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文化

一個小院,一壺茶,便是心靈的歸處!

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想要有個庭院,不必很大,綠植幾株,水井一眼,養(yǎng)只公雞,一條狗,一只貓,也可種高大的枇杷或棗樹,樹下置藤椅,木桌,若能再放一葡萄架,堪稱完美。若有一方庭院,回歸自然。與綠水青山為鄰,讀書烹茶,與花草

文化
36閱讀
·
2020年12月28日 01:36

茶馬司是茶馬古道最佳見證

位于名山區(qū)新店鎮(zhèn)的茶馬司遺址1990年7月考察出發(fā)前在中甸集結(jié)前不久,云南茶馬古道研究專家李旭的新書《茶馬古道——從橫斷山脈到青藏高原》出版。自1986年開始,30多年來,李旭幾乎不間斷地行走于茶馬古道,不僅參與了茶馬古道開創(chuàng)性考察和命名,還

文化
63閱讀
·
2020年12月28日 01:27

西藏傳統(tǒng)茶文化的發(fā)展階段研究

關(guān)于西藏茶文階段性就是其中,之比的許多基本問題還有待于進步研究和探討,傳統(tǒng)茶文化的發(fā)展地風俗》,書中列舉和探討工告目前有些研究和成果涉及這問題,比如摩東凡先生的(藏傳人西藏相關(guān)問題研究》文工茶葉在西藏傳桶的重要事件和時間節(jié)點,筆者在《茶葉解開

文化
136閱讀
·
2020年12月26日 07:03

六堡茶文化內(nèi)涵豐富

縱觀六堡茶的發(fā)展史,六堡茶品牌的成長過程,其實是一個茶文化不斷滲透、積累和豐富的過程。而橫向來看,任何有持久生命力和競爭力的品牌,都不能沒有相應(yīng)的文化作支撐。西湖龍井是如此,碧螺春是如此,普洱茶是如此,大紅袍、鳳凰單樅、鐵觀音、祁門紅茶都是如

文化
88閱讀
·
2020年12月26日 03:49

建國至今,六堡茶的大起大落半世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抗戰(zhàn)期間曾經(jīng)一度荒廢的六堡茶,又得到了飛躍式的發(fā)展。促使這種高速度發(fā)展的形成,既有外部需要的因素,也有內(nèi)部需要的因素。外需的因素是因為一度停產(chǎn)而導(dǎo)致東南亞茶葉市場的供給緊張,貨源緊缺;內(nèi)需的因素是國家需要大量的外匯收入

文化
52閱讀
·
2020年12月26日 03:43

“藏茶”,黑茶的鼻祖

古人云:“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藏茶是中國茶的典型代表,經(jīng)過千百年來的歷史沉淀形成其獨特的風味和文化魅力。藏茶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當年生成熟茶葉和紅苔,經(jīng)過特殊工藝精制而成。藏茶具有降脂、減肥、防治動脈硬化等功效。我國黑茶

文化
67閱讀
·
2020年12月26日 02:30

雅安滎經(jīng):修復(fù)茶馬古道

大相嶺茶馬古道中修復(fù)完成的一段四川省滎經(jīng)縣從2020年年初開始啟動大相嶺茶馬古道修復(fù)項目,修復(fù)茶馬古道22.5公里,改造民宿、古道書院、廁所等設(shè)施,為當?shù)匕l(fā)展古道徒步旅游打下基礎(chǔ)。項目預(yù)計6月底全部完成。大相嶺茶馬古道是川藏茶馬古道迄今保存較

文化
28閱讀
·
2020年12月25日 07:56

世界紅茶

紅茶作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發(fā)源于中國傳播于世界。17世紀初,中國紅茶便通過海運出口歐洲,享譽國際市場。目前紅茶占世界茶葉生產(chǎn)與消費貿(mào)易總量的78%左右,主要銷往西方國家及亞洲部分地區(qū)。紅茶是用茶樹新梢幼嫩芽葉,經(jīng)過萎凋、揉捻(揉切)、發(fā)酵、干

文化
55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9:29

歷史上7位知名女茶人,知道5位以上的是大神!

說起茶界名人,大多數(shù)茶友想到的應(yīng)該是陸羽、盧仝、趙佶、許次紓等等。但是,如果讓你說出3位知名的女性茶人,可能很多人一時間就語塞了。其實,在茶的歷史上,有很多女性都對茶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她們的存在,讓茶文化平添了許多溫柔與嫵媚。文成公主文成

文化
77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8:21

虛偽的謙卑在茶文化里盛行

“我們對于茶要有謙卑和恭敬之心。”喝茶和習茶的時候總是能聽到這句話。我們對于萬事萬物都要應(yīng)該謙卑和恭敬。然而,這種謙卑和恭敬是對他人、事、物的最大禮遇嗎?非也!一切都是源于自己,也最終回歸于自己。一片茶葉,經(jīng)過無數(shù)個陰晴雨晦、風霜雪露的滋養(yǎng)和

文化
27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8:18

海峽那頭的茶鄉(xiāng)

武夷山是著名的茶鄉(xiāng),與臺灣有著深厚的茶緣。臺灣是中國的重點產(chǎn)茶區(qū)之一,特殊的海島地理環(huán)境,使臺灣歷史上就與廈、漳、泉等港口有了茶葉貿(mào)易的往來,閩臺連通著海上茶葉之路。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詩句,多次出現(xiàn)一個詞“那頭”。而近些年來探究中華茶文

文化
14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8:13

現(xiàn)代熟茶誕生之路,從廣東到云南

編者按:想完整的了解普洱茶的歷史,非常不容易。其中熟茶的歷史又是非常獨特的,從勐海到廣東再到勐海,熟茶在這期間又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普洱茶七堂課》第六堂課「熟茶的故事」為你解讀這其中的波瀾壯闊。------------------------1

文化
58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6:47

品廣西六堡檳榔香,一個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的味蕾傳奇

如果要訴說六堡茶的傳奇,一條隱約能窺見歷史斑痕的水運古道是繞不開的話題。這條中國茶葉運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茶船古道”,見證了六堡茶的千百年僑銷茶史,也沉淀下了六堡檳榔茶香的滄桑古韻。白駒過隙,茶船古道漸漸隱沒,六堡茶的發(fā)展卻在新興的海陸空大

文化
30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4:00

品味著茶香,感念歲月的冷暖

光陰匆匆,它帶著歲月的暖意,也帶著它的寒涼。光陰的溫度就是春夏秋冬,有春暖花開的芬芳,有熱情似火的問候,有秋高氣爽的淡然,有寒意濃濃的恬靜。都說: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對人是種無聲的誘惑。茶每一天都在改變我們的行為習慣,也在不斷陶冶著我們的性

文化
27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3:44

從茶具的變化解讀茶文化的演進

茶文化熱是近些年興起的,茶文化學(xué)者的隊伍也在蓬勃壯大。茶的諸多歷史真相自然離不開各式各樣、各種途徑的考證。在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茶文化的發(fā)展不斷出新,諸多的出土文物給了茶界研究最有力的佐證。歷數(shù)起來,目前發(fā)現(xiàn)與茶相關(guān)的文物有茶葉、茶籽和茶

文化
36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3:11

冬天,茶帶給你全方位的溫暖

茶補四季,經(jīng)過一秋的“溫補”,面對已到來的“多病之冬”,該科學(xué)地調(diào)整一下飲茶習慣了。茶低調(diào)地走進了千家萬戶,又高調(diào)地守護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但以茶養(yǎng)身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那么,我們要如何在冬天挑選到一杯適合自己的茶呢?天時——迎冬為了在

文化
29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2:48

一期一館:39御茶館

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世。若說武漢市內(nèi),在我去過的茶館中,哪一所能給我留下最刻骨銘心,最難以忘懷的印象的,毫無疑問,是39御茶。39御茶坐落在武昌區(qū)中北路,隱于高樓之中。那是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純樸風;那是一種夢回漢唐如夢似幻的復(fù)古潮;那是一種處

文化
40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2:33

從技到藝:潮州工夫茶的現(xiàn)代性

茶以悅己,茶以貴人。摘要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潮州工夫茶從中國眾多的地方性飲茶實踐中脫穎而出,逐漸由東南沿海向內(nèi)地傳播,并在此過程中與臺灣、福建的飲茶習俗結(jié)合而形成了當代工夫茶藝。在21世紀席卷全球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浪潮下,無論是潮州地方

文化
104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2:16

沏一壺好茶,靜待那個可以陪我喝一輩子茶的人

這一生,我不愿辜負的就是這兩個,杯中茶給我寧靜,心中人使我充實。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實社會就像是一個大江湖,雖然不是刀光劍影,動不動就血流成河,但也是勾心斗角,處處身不由己。生活給了我們太多無可奈何。但是只有經(jīng)過這些無

文化
15閱讀
·
2020年12月24日 02:00

人生下半場,少端酒杯多喝茶

不喝茶的人總有許多理由,而且對茶一點也不看好,因為他覺得茶太苦,而且喝茶需要講究的太多,很是麻煩。當然,對于年輕的人,好多人覺得喝酒才夠勁,喝茶多沒意思。慢慢地,越來越成熟了,開始也會喜歡上茶,研究上茶。因為人生的前半場可能需要更多的激情,而

文化
43閱讀
·
2020年12月23日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