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文化

還記得你是在哪個時刻愛上喝茶嗎?

曾聽一些茶友說,自從開始喝茶,便很少再喝別的飲料,原本脆弱的脾胃也漸漸養(yǎng)護好了,慢慢徹底愛上了喝茶。喝茶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習慣。在喝茶時,你看到了怎樣的自己?你還記得自己是在哪個時刻愛上喝茶的嗎?-因為茶本身,愛上喝茶-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葉

文化
2閱讀
·
2020年10月19日 03:25

新上市的鐵觀音秋茶,和美好相遇

新上市的鐵觀音秋茶,滾水一泡,茶色絲絲滲出,它吸納的溫暖的朝陽、未晞的晨露,它沐浴過的月影、星光,以及閩南的山水,翠綠的茶園,背著茶簍的鄉(xiāng)間少女,都在這一刻氤氳起清冽淡雅、沁人心脾的清韻秋香。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武夷山綿延在閩西北

文化
17閱讀
·
2020年10月19日 03:04

從早期的煮茶到后期的泡茶,中國人喝茶的方式變化太大了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jīng)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證據(jù)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chuàng)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

文化
10閱讀
·
2020年10月19日 02:59

漢藏茶飲與茶馬互市

每年春季,一旦冰雪消融,青草長出,大批的馬幫即行出發(fā),穿越橫斷山脈前往青藏高原。由于他們的出現(xiàn),商業(yè)的潮流,從川西的雅安諸縣,從云南南部的茶山開始,經(jīng)過整個橫斷山脈,一直流淌漫延到西藏腹地喜馬拉雅深處,乃至南亞次大陸。這股潮流所及之地,形成了

文化
56閱讀
·
2020年10月19日 01:53

茶葉行業(yè)包裝設(shè)計應(yīng)該注意哪些方面?

從古至今,茶葉在人們心中都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是傳達著中國人對于家國歷史的情懷,因此茶葉文化的發(fā)展長盛不衰。關(guān)于茶葉的品牌包裝設(shè)計要點,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探索吧!差異化設(shè)計茶葉文化已經(jīng)逐漸年輕化,不少年輕人也是飲茶愛好者,那么茶葉行業(yè)的包裝設(shè)

文化
14閱讀
·
2020年10月17日 04:06

吳裕泰:小門洞孕育茶商巨賈

在北京雍和宮附近,從東直門到鼓樓有條東西五里長的大街,從崇文門到北城根雍和宮豁口有條南北十里長的街,這兩條街的交叉點就叫北新橋,大街之東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門洞。那時,徽州歙縣有一個姓吳的先生,隨從一位舉人進京會試,出門時帶了些茶葉,到了北京,那

文化
2閱讀
·
2020年10月17日 03:53

跟著茶日歷 學習中國茶——雅安藏茶

雅安藏茶,西北少數(shù)民族生命之茶品質(zhì)特征雅安的茶葉不僅有我們熟悉的蒙頂黃芽、蒙頂甘露,還有極具特色與文化內(nèi)涵的雅安藏茶。雅安藏茶屬于黑茶類,品種豐富,產(chǎn)品多樣,主要分為緊壓茶和散茶兩大類,其中緊壓茶以康磚茶和金尖茶為代表。雅安是當時西康省的省會

文化
19閱讀
·
2020年10月17日 01:58

宋代商品、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進了飲茶之風的盛行

編者按:茶興于唐盛于宋。宋代的商品經(jīng)濟、城市經(jīng)濟比唐代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茶葉生產(chǎn)也空前發(fā)展,飲茶之風非常盛行,既形成了豪華極致的宮廷茶文化。又興起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今天與您分享的是吳旭霞所撰寫的《茶館閑情·中國茶館的演變與情趣》(光明日

文化
5閱讀
·
2020年10月15日 02:49

潮汕工夫茶文化,貼近生活,一葉歸真!

有句俗話叫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這句話之后,我認為還應(yīng)有一句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潮汕人嗜茶如命,工夫茶已經(jīng)融入他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作家秦牧在《敝鄉(xiāng)茶事甲天下》一文中曾寫道:在汕頭,常見有小作坊、小賣攤的勞動者在路邊泡工夫茶,農(nóng)民

文化
46閱讀
·
2020年10月14日 03:50

何謂“茶七、飯八、酒十分”?

我們常說,倒茶只倒七分滿。其實還有一句俗話,叫做“茶七、飯八、酒十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在待客方面更是如此,“茶七、飯八、酒十分”正是中國傳統(tǒng)禮儀和文化內(nèi)涵的一個體現(xiàn)。那么何謂“茶七、飯八、酒十分”?茶七、飯八、酒十分1、

文化
53閱讀
·
2020年10月13日 04:00

傳成:茶開芳自來,心靜人自在

原標題:茶開芳自來,心靜人自在我們都是時間的過客。屬于自己的風景,從來不曾錯過;不是自己的風景,永遠只是路過。生活在于過程,猶如生命在于成長。平淡不是無味,而是生活的真味;平淡不是無所求,而求得的恰是人生的本質(zhì)。任何輝煌的人生,都將恬淡于平靜

文化
11閱讀
·
2020年10月11日 02:34

為什么說藏茶是民族大團結(jié)之茶葉?

青藏高原生活的藏民族,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民族,飲用藏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從吐蕃與唐朝的茶馬貿(mào)易開始,吐蕃用良馬換唐朝的茶葉。宋朝,朝廷已開辟了多條通往藏區(qū)的“邊茶古道”,即為今天史書記載的南、中、北路茶馬古道,其中雅州經(jīng)川西、進甘孜、昌都

文化
73閱讀
·
2020年10月10日 03:16

拓展鐵觀音市場版圖,文化是茶葉的筋骨

原標題:那升騰中彌漫的茶香,蘊含深深的文化來源:安溪鐵觀音茶文化中國產(chǎn)茶城市眾多,決定其能夠走多遠的因素不僅僅是質(zhì)量,還有茶葉所附加和融合的文化,文化就是茶葉的筋骨!在安溪這片土地上人們,尤其喜歡給鐵觀音尋找文化的支撐,在茶葉生產(chǎn)營銷過程中融

文化
7閱讀
·
2020年10月8日 05:54

寒露前后,制出最好鐵觀音最佳時機

原標題:寒露至,見茶王來源:茶事頻道圖:葉景燦都知道,清明節(jié)前一個禮拜綠茶最好喝。也都知道,鐵觀音秋茶最好喝(高海拔產(chǎn)區(qū)10月1日至10月16日)。可見,季節(jié)對于茶葉的重要性。但是你知道寒露對鐵觀音的重要性嗎?在產(chǎn)地安溪,寒露前后3天左右,茶

文化
23閱讀
·
2020年10月8日 03:40

古代州官縣官與蒙頂山茶(中)

茶祖吳理真七、彭乘與蒙頂山茶(一)生平與成就彭乘(985年-1049年),字利建,益州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少以好學稱州里,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進士,授漢陽軍判官。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集賢校理知普州(今四川資陽市安岳縣)。寶

文化
11閱讀
·
2020年10月7日 14:56

名人與茶 | 古代州官縣官與蒙頂山茶(上)

蒙頂山茶自古就被視為茶中珍品,自唐至清,一直是貢茶,其聲名遠揚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和中央官職、地方官職人員吟頌的對象。蒙頂山茶作為貢茶,除成為歷代皇帝、宰相和尚書吟誦的對象外,也有一部分州官(“知府”)和縣官(“知縣”)等基層官員因在四川、雅

文化
23閱讀
·
2020年10月7日 14:55

名人與茶|高鶚與蒙頂山茶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在中國文化史上地位舉足輕重,可以說是一座巍巍高峰,與世界最杰出的文學經(jīng)典完全可以比肩而立。其作者除了曹雪芹之外,還有高鶚不得不提。高鶚是一位十分有名氣的學者,提到他的名字,我們自然就會想到《紅樓夢》這部經(jīng)典

文化
12閱讀
·
2020年10月7日 14:50

名人與茶|楊萬里與蒙頂山茶

南宋有一位高產(chǎn)詩人,他一生創(chuàng)作詩詞兩萬余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多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不僅是一位難得一見的詩文奇才,更是一個嗜茶如命的愛茶人,他的眾多名篇中,有很多與茶有關(guān)的詩文,其中一首提及曾為貢茶的蒙頂石花。楊萬里生平和文學成就楊萬里

文化
5閱讀
·
2020年10月7日 14:49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丨蒙頂甘露

歷史發(fā)展蒙頂甘露屬歷史名茶。相傳蒙山種茶始于西漢末年,時名山人吳理真親手種七株茶于上清峰,"靈茗之種,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當時被人們稱為仙茶,吳理真也在宋代被封為甘露普慧妙濟大師。這是我國人工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唐代

文化
39閱讀
·
2020年10月7日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