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證據(jù)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chuàng)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唐、宋兩朝的雅士,多喜愛“團茶”,就是一種重約40克且表面雕有龍鳳紋樣的小茶餅。
唐人飲團茶時,習慣先將茶餅掰開揉碎,然后,放在火苗上炙烤,當茶葉被烤碎成粉末后,再投入鍋中放入香料一同熬煮。陸羽認為,這種飲茶的方式會破壞茶葉的本味,所以,便加以改良,創(chuàng)造了“煎茶”之法。
所謂“煎茶”,就是將茶餅以炙、碾、羅三道程序進行初步處理,隨后,再將被加工成小顆粒的碎末放到火上加水煮透。宋人在喝團茶時,再次改良了“煎茶”的技法,并引申出“分茶”與“斗茶”等茶文化。隨著茶文化的變遷,流行的茶器亦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改變。
宋代最流行的,就是適用于點茶的黑釉建盞。在當時,還沒有老北京喝茶時用的“蓋碗”。不過,在宋朝時期,就已出現(xiàn)了用于托茶盞的茶托,工匠將其制作出來與茶杯配套使用,此物大受茶客歡迎。在南宋時期,又有茶客在茶盞上加了一層蓋,這才讓宋朝的茶具有了今日“蓋碗”的雛形。
雖說,蓋碗出現(xiàn)于宋代,但蓋碗成為明清兩朝風靡全國的茶具,還要歸功于朱元璋。
朱元璋是我國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草根皇帝,出身貧寒的他在喝茶時自然沒有那么多講究。朱元璋覺得,源于唐宋的團茶是一種奢侈品,每一塊茶餅都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命令屬下改良茶藝,“罷造龍團,惟令采芽茶以進”。
自此之后,點茶法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泡茶法取而代之。皇帝不再飲用工藝復雜的點茶,民間茶客自然上行下效,開始琢磨泡茶。泡茶的技法相對簡單,只需將茶葉放在碗中,然后用沸水進行沖泡即可,自是玩不出什么花樣。
所以,明清茶人將對煎茶、點茶上的講究放在茶器上,開始在茶具上一較高下,突顯風雅。明朝時期,經營茶葉的匠人創(chuàng)造了“炒青”法,這種技術革新讓明代茶葉的喝法與制作工藝發(fā)生了劇變。散茶成為茶葉市場上的新寵。茶客在品茶時,除了要咂摸茶水中的滋味之外,還熱衷于觀察經熱水沖泡的茶葉本身是否完整,顏色是否明亮。
明代誕生的“文士茶”則更加考究,那些滿腹經綸無從施展的落魄文人們,或隱居在深山老林之中,或寄身于素雅的幽室內,或端坐于涓涓細流之畔,在清新雅致的環(huán)境中燒上一壺沸水,沖一杯濃淡相宜的茶水。在文人雅士看來,越是小巧精致的茶具,越能夠彰顯雅致的情趣。
清朝的茶文化首先興盛于宮廷,清帝大多是愛茶之人。由于康熙帝尤愛簡單樸素的蓋碗,是以蓋碗在宮廷迅速流行開來。王公大臣見狀紛紛效仿,使得蓋碗飲茶的風氣得以上行下效。為了滿足上流社會的需要,清代的官窯燒制了大量蓋碗,民窯則緊隨其后,批量制造了適合大眾使用的蓋碗。
清中期以后,蓋碗的形制終于定型。在茶碗上是一枚恰到好處的圓蓋,下方又放置一枚與蓋形狀相同但口徑更大的茶碟。蓋、碗、碟三者合一,成為時人最喜歡的茶具。文人雅士將其命名為“三才碗”,正應了“天、地、人”三才的寓意。茶蓋指代的是包羅萬象“天”,茶碟則代表承載萬物的“地”,中間的茶碗則謂之“人”。
坐在桌前,悠然地端起一杯清茶,一瞬間似乎宇宙萬物都在小小的蓋碗之中,茶客在天地人交融的自然之道中怡然自得。魯迅先生曾在《喝茶》這篇文章中如是說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憋@然,魯迅先生是愛茶之人,亦深知蓋碗于茶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蓋碗這種茶具沖水方便、出湯速度快,且可以使用蓋過濾茶渣,可以說是最方便的茶具了。茶客對飲茶的要求,無非“察色、嗅香、品味、觀形”四點,使用蓋碗作為茶具,這四項要求都能得到滿足。相比于將茶葉燜熟的茶杯、易使香氣揮發(fā)的茶壺,蓋碗無疑是最能保證茶水品質的茶具。
并且,在使用蓋碗飲茶時,古人還總結了幾點使用法寶:
1、用蓋碗品茶,杯蓋、杯身、杯托三者不應分開使用,否則,既不禮貌也不美觀。
2、品飲時,揭開碗蓋,先嗅其蓋香,再聞茶香。
3、飲用時,手拿碗蓋撩撥漂浮在茶湯中的茶葉,再飲用。
4、在閩南一些地區(qū)常以蓋碗泡茶后再分茶,在北方地區(qū)通常用蓋碗泡茶后就直接飲用。
喝茶時,僅需將蓋半開半閉,既能在飲茶的同時隔離茶渣。若覺得茶葉的濃淡不均,亦可用蓋在茶水表面輕描淡寫地一刮,讓茶水在茶碗內上下翻騰,與茶葉充分混合,可謂絕妙啊。
參考資料:
【《中國茶文化》、《團茶》】
注:內容轉自山川文社,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