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文化

湘派茶館風(fēng)采,澧縣澧州老茶館記

從西入洗墨池路,東行約五百米,有一老茶館。主人真情待客,文人藝士紛至。室內(nèi)置簡而不陋,茶飲樣眾而不俗。往之,亦茶、亦友、亦佛;亦茶藝、亦歌詠、亦書法、亦文創(chuàng)。聲名漸遠生意日隆,勢之所迫,乃擴修老茶館。受主人之托,特作文記之。老板李先生、哈女士

文化
9閱讀
·
2022年7月25日 01:38

福州老茶攤,百姓休閑點

福州是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因為當(dāng)?shù)厥a(chǎn)茶葉,所以,福州人和茶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唐史》中說:“……福州有方山之生芽。”唐代《國史補》也稱:“福州茶又稱方山露芽,列為貢芽,其品質(zhì)甚佳。”可見早在唐代,福州就盛產(chǎn)茶葉。到了明代,福

文化
10閱讀
·
2022年7月25日 01:28

在夏日午后,最適合一盞茶

夏日茅齋里,無風(fēng)坐亦涼。竹席睡起,沏一杯茶,靜靜坐下,在茶香中慢慢沉淀,輕抿杯中的香茶,看茶葉在杯中舒展、輕盈與曼舞。自從到夏天以后,世界進入了另一種色彩。滿眼都是恣意得生機勃勃著的新綠,濃濃的綠意投映在古舊的木格窗和斑駁的石板之上。見到這樣

文化
10閱讀
·
2022年7月25日 01:18

點茶、焚香、掛畫,《夢華錄》中的宋人審美風(fēng)尚

熱播的連續(xù)劇《夢華錄》劇名取自宋代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書中翔實描繪了北宋都城東京上至貴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生活風(fēng)貌。輕羅小扇、焚香點茶,《夢華錄》中刻畫宋人生活的每一幀都傳遞著風(fēng)雅的審美風(fēng)尚。兔毫盞、青白釉瓷、熏香爐……美國舊金山亞

文化
10閱讀
·
2022年7月24日 08:14

茶里不止有茶氣

1有個老笑話是這么說的,一條街上有三個鞋匠,第一個鞋匠立了塊牌子,寫著“全國最好的鞋匠”,第二個鞋匠看到了,也掛出招牌,寫上“全世界最好的鞋匠”。第三個鞋匠眼看卷起來了,只好在自己的牌子上寫道:這條街上最好的鞋匠。你看,你信誰?卷來卷去的后果

文化
27閱讀
·
2022年7月24日 02:52

細說蒙山茶史,西漢,植茶現(xiàn),此后茶動天

細說蒙山茶史|西漢,植茶現(xiàn)此后茶動天下《智炬寺留題》古碑·節(jié)選繼登凌云閣,倚欄眺茶圃。昔有漢道人,薙草初為祖。分來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至今滿蒙頂,品倍毛家譜。西漢/植茶現(xiàn)常有云霧·若神護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上裕國賦,下裨民生”,已成為

文化
11閱讀
·
2022年7月24日 01:23

大暑:在茶中尋一處清涼,度一場清歡

“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與小暑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jié)令,而大暑表示天氣炎熱至極。中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節(jié)氣正值“三伏天”

文化
14閱讀
·
2022年7月23日 03:13

人生的味道,和茶一樣

01茶如人生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愛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風(fēng),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一杯綠茶,看著茶葉在杯中翻騰,飄出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肺。看著茶葉在杯中浮沉,茶色的變化,喝一口,細細的品味著茶味的苦澀甘甜,體悟著人生的浮生得失、起

文化
17閱讀
·
2022年7月23日 01:47

普洱茶價值 被發(fā)現(xiàn)

當(dāng)北緯23.5度自西向東逶迤而來,無論是北美的墨西哥高原,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還是西亞的阿拉伯沙漠,幾乎一路都是干旱與荒蕪。直到,北回歸線進入到中國的西南部,與瀾滄江、紅河相遇后,慷慨地給滇南大地留下了一片蔥綠。這是北回歸線沿線最大的綠洲,也是

文化
12閱讀
·
2022年7月23日 01:41

報人與茶(六)浮沉煎熬是必然

筆下有乾坤壺中見精神——報人與茶的風(fēng)云際會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面對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有些人直接拿起了武器,而報人們則揮動起如椽大筆,一篇篇振聾發(fā)聵、激昂慷慨的文章見諸報端,成為喚醒民族

文化
8閱讀
·
2022年7月22日 07:26

在兩廣地區(qū)的飲茶文化中,六堡茶扮演了什么角色?

歷經(jīng)數(shù)百年變遷,“茶船古道”已不僅僅是六堡茶走向世界的一條大走廊,更成為了重要的文明文化傳播古道。在這條古道上,茶文化、商貿(mào)文化、碼頭文化、風(fēng)俗文化……各種跨地域跨領(lǐng)域的文化相互交匯、激烈碰撞,最后融為一體。時光飛逝,白駒過隙。發(fā)達的現(xiàn)代立體

文化
6閱讀
·
2022年7月22日 02:40

天熱不怕 一茶一席 風(fēng)雅自在

自從進入三伏天以來,熱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以琴棋書畫詩酒茶,亦可柴米油鹽醬醋茶。一個恬靜淡雅,一個閑話家常。但能夠雅俗共賞的,依舊是茶。在這個驕陽似火的日子里,與茶相伴,感受茶的淡雅和清涼。僧人吃茶,品的是禪;匹夫吃茶,飲的是味。一者

文化
6閱讀
·
2022年7月22日 02:32

聞香品韻 古樹茶鑒賞

品鑒一款古樹茶,往往會有一種端正嚴(yán)謹(jǐn)而略帶緊張的氣氛,因為畢竟面對的是在森林中生長了上百年的古茶樹,對眼前杯中的茶油然升起了一顆敬畏之心。然而,可別被這樣的氛圍給嚇住。其實,品鑒任何一款茶眼見未必為實,身體的全方位感受才是帶給你真相的通道。干

文化
11閱讀
·
2022年7月22日 02:22

有一種執(zhí)著,就想與你一起喝茶

與千萬人之中,在時間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恰巧遇上了。然后輕輕的說一句:原來你也在這里!一壺茶,茶葉在水中跳舞,不論悲喜,不爭朝夕,不嘆時光,與你喝茶,不談世事牽掛。在這一杯茶里,有無限的前因,也不必深究,這一切仿佛早有安排,拿起

文化
11閱讀
·
2022年7月21日 03:36

福建名茶文化深,花茶巖茶鐵觀音

福建是茶葉的發(fā)源地之一,有非常悠久的茶歷史,有著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歷史優(yōu)勢。在福建茶中,有一項“全球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tǒng)),五項茶類(福州茉莉花茶、武夷巖茶大紅袍、安溪鐵觀音、福鼎白茶、永定采善堂萬應(yīng)茶)和一項茶具(建窯

文化
3閱讀
·
2022年7月21日 02:16

傳統(tǒng)詩詞中的茶之美

美是一種我們被事物賦予的主觀感受是一種對于生命中美好的期待與寄托中國詩詞海納百川茶作為我們傳統(tǒng)飲品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將其定性為“茶性儉,行儉德之人”至此,茶更是融入了文化的追求文人墨客將昔日美好濃縮成幾句詩篇在時光的醞釀下這些詩句中的茶突破了時空的

文化
14閱讀
·
2022年7月21日 01:38

一盞清茶,卸下風(fēng)塵

茶,經(jīng)得起反復(fù)沖泡,余味雖淡,一縷清香猶存,淺嘗細品最是淡美。一小撮茶葉,可煮飲生香。青葉如花,婉立水中;清茶淡語,如禪似夢。在一盞茶時間里,獲得坦然,獲得清淡,獲得寧靜。端起茶盞,輕酌一口,一股馨香之感撲入心田,不禁感喟:人生有這杯茶的香暖

文化
12閱讀
·
2022年7月20日 06:28

報人與茶(五),生活,就像一杯茶

筆下有乾坤壺中見精神——報人與茶的風(fēng)云際會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面對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有些人直接拿起了武器,而報人們則揮動起如椽大筆,一篇篇振聾發(fā)聵、激昂慷慨的文章見諸報端,成為喚醒民族

文化
10閱讀
·
2022年7月19日 05:57

福建有好茶,美譽滿華夏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良好的氣候和優(yōu)越的生態(tài)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環(huán)境。福建省不僅種茶歷史悠久,茶葉產(chǎn)量高,而且品種繁多、名茶輩出。福建產(chǎn)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泉州南安縣豐州古鎮(zhèn)蓮花峰西面石壁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這塊晉代“太元

文化
11閱讀
·
2022年7月19日 02:57

老外開的茶館,不錯哦!

手捧小資咖啡卻不知當(dāng)“歪果仁”的茶館碰撞時尚席卷來東西交融的潮流風(fēng)芬蘭Teemaa茶空間Teemaa茶空間坐落于赫爾辛基市中心老街一隅,兩位主理人滿懷熱忱冀望將中國文化中韻味深遠的茶文化,引入芬蘭——全世界人均咖啡消耗量最高的北歐國家之一。T

文化
14閱讀
·
2022年7月19日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