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文化

茶葉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但青海的做法很獨特,是牛羊肉的最佳搭檔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葉在中國已經(jīng)有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是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很多國家也非常喜歡喝茶。那么作為我的故鄉(xiāng),青海人喜歡喝茶嗎?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這個話題。茶葉是一般產(chǎn)自熱帶

文化
18閱讀
·
2020年1月18日 01:49

巔茶:知禮懂禮 飲茶不失禮

中華上下五千年講究以禮待人,《禮記》道:“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小典故:據(jù)說乾隆微服南巡時,到茶樓飲茶,被當?shù)刂獣院笄叭プo駕,到茶樓就皇帝對面坐下,皇帝和知府心知肚明也不揭穿,免得暴露彼此身份?;实凼侵?,免不得提起茶壺給知府倒茶,知

文化
5閱讀
·
2020年1月16日 13:38

茶性之味潤澤品性,茶湯之味品甘苦人生

茶,南方之嘉木也。自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后,中華民族就一直生活在茶香氤氳之中,茶也便潤澤著每一個炎黃子孫。茶之本性,最能醫(yī)疾祛疫,頤養(yǎng)人生。著名的醫(yī)學(xué)家陳藏器首先提出了“茶為百病之藥”的觀點,“止渴除疫,貴哉茶也。”李時珍在其《

文化
3閱讀
·
2020年1月16日 01:21

解密普洱春茶廣受追捧的6大原因

春日百花艷,茶香最風(fēng)華。普洱春茶之色、香、味、韻,都讓人品之著迷,欲罷不能,甚至以爭啖春茶為雅之極致。春茶何以有這么大的魅力?有多少個愛茶的人就有多少個愛它的理由。春茶的營養(yǎng)積累最為厚實秋冬生物體內(nèi)均處于斂藏狀態(tài),春茶在休養(yǎng)生息的同時,蘊含整

文化
4閱讀
·
2020年1月14日 01:29

茶與人:淡淡的相逢,一生的相濡以沫!

日常生活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你看!人與茶的相逢是多么平淡!但人生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很多驚艷熱烈的相逢,往往如煙花易冷,而很多不經(jīng)意中的淡然相遇,卻能使人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茶與水、人與茶、茶與器一相逢,便是一生的相濡以沫——水為

文化
3閱讀
·
2020年1月11日 10:58

武夷巖茶滋味的特征

巖茶江湖騙局觀:將雜味說成是巖韻,太能忽悠人!關(guān)于巖韻是什么,很多人都在好奇。這不,傍晚筆者在看視頻時,就看到了巖韻的介紹。視頻里的主持人是這樣介紹巖韻的:“巖韻,就是巖石的味道。”當看到這段時,一邊喝著足火水仙的筆者,差點兒被嗆人。這是哪里

文化
27閱讀
·
2020年1月11日 02:36

傳成 金不讓 紅茶:生活的藝術(shù),恰似一杯紅茶!

喝茶是一門藝術(shù)一杯紅茶,一整個下午體驗人生各種滋味趁著品茶的閑暇時光放任思緒不管不顧待醉意爬上心頭在扶額小憩中與紅茶為伴歡娛黃昏與紅茶為伴迎接晨曦一杯紅茶,聞香品味紅茶這種神奇、充滿東方魅力的樹葉早已環(huán)游世界,閱無數(shù)風(fēng)景帶著各國的習(xí)俗歸來讓人

文化
2閱讀
·
2020年1月8日 09:38

名人與茶:清代著名詩人閔鈞與蒙頂山茶

蒙頂山茶名垂青史,除了歷代皇帝、宰相、尚書等達官貴人的青睞和州官縣官的助推以及“唐宋八大家”等文人墨客的力捧外,也有名山本土人士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清代著名詩人閔鈞便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一、閔鈞生平及成就閔鈞,名山百丈閔坡人,生卒年不詳,清

文化
2閱讀
·
2020年1月6日 14:01

民族舞劇《茶馬古道》首度曝光終極預(yù)告片,將于1月10日首演

1月1日,國家藝術(shù)基金資助項目,由四川省歌舞劇院著名國家一級導(dǎo)演馬東風(fēng)等主創(chuàng)傾情巨獻的開年大戲民族舞劇《茶馬古道》正式發(fā)布終極預(yù)告片,同時,該舞劇的最新劇照也同時亮相。在《茶馬古道》籌備的幾年時間里,導(dǎo)演馬東風(fēng)曾多次帶領(lǐng)主創(chuàng)人員走進雅安、走近

文化
2閱讀
·
2020年1月6日 09:50

中國紫砂壺的文化歷史背景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傳至今。在明代中葉以后,逐漸形成了集造型、詩詞、書法、繪畫、篆刻、雕塑于一體的紫砂藝術(shù)。明清兩代,宜興紫砂藝術(shù)突飛猛進地發(fā)展起來。名手所作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彩奪目,成為藝術(shù)作品。到了清代,紫砂藝術(shù)進入了

文化
21閱讀
·
2020年1月5日 01:52

本源之味系列, 漫話班章

普洱茶,隨著道路和交通工具的變遷,從農(nóng)耕時代的人背馬馱到近現(xiàn)代的海陸空運輸,走向廣袤的地域。茶老饕們,不在滿足古書記載中的那幾座山頭,將腳步踏足進亞熱帶原始深林中,探索普洱茶的味覺寶藏。勐海布朗山的春天,茶樹上剛剛冒出肥碩的芽頭,普通話里夾雜

文化
1閱讀
·
2020年1月5日 01:26

普洱茶人工渥堆發(fā)酵工藝:始于廣東,興于云南

2019年冬季的廣州沒有任何寒意,陽光灑在芳村大沖口,看起來與以往有些不同,那個1957年就開始大量生產(chǎn)渥堆發(fā)酵普洱茶的車間早已不見蹤影,在這里保留下來的只有1922年協(xié)同和機械廠舊址。作為茶人,內(nèi)心感到陣陣的遺憾。芳村大沖口,普洱熟茶制茶工

文化
24閱讀
·
2019年12月31日 01:56

喝茶是一種享受,不必刻意去懂

人人都知道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我國的飲茶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多。但是也常會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總是小心地說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隨便喝喝。不管這謹慎的態(tài)度是不是謙虛,其實懂不懂茶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個茶感覺還不錯,能接著喝下去就

文化
3閱讀
·
2019年12月27日 08:42

林治茶文化工作室: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越努力越幸運!——為自己努力寒冬臘月,冷意刺骨。剛剛過了冬至,太陽仍然習(xí)慣于睡懶覺,日出的時間還是較遲。清晨七點了,夜色尚未褪盡,我睜開眼睛,眼皮沉沉,仍舊睡意朦朧,還想與床久久纏綿。起床便成了一場“戰(zhàn)爭”,與自己、與時間博弈。

文化
2閱讀
·
2019年12月25日 09:07

林治茶文化工作室:《林徽因先生的茶情、茶詩與茶道》

姑媽林徽因是大家公認的民國大才女,而在我的心中她還是一位“把科學(xué)家的縝密、史學(xué)家的哲思、文藝家的激情融于一身”的茶人(表兄梁從誡語)。我們的祖籍福州是茉莉花茶的著名產(chǎn)地,林氏一門多是風(fēng)流倜儻的名士和熱愛生活的才女,都嗜茶如命。姑媽本人雖然只在

文化
8閱讀
·
2019年12月24日 03:30

藏茶之旅(六):雅安藏茶的生產(chǎn)與加工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四川輸入西藏茶葉的生產(chǎn)加工方法曾經(jīng)引發(fā)了英印的極大興趣,1905年3月11日,哈奇森作為他們的“特使”,從加爾各答乘坐一艘名為“格里高利•阿皮亞”(GregoryApear)的輪船出發(fā)了,他于16日到達馬來西亞的檳榔嶼

文化
10閱讀
·
2019年12月24日 01:21

沱茶是馬幫文化的產(chǎn)物

撰文︱關(guān)茶編輯︱青子圖片︱關(guān)茶“沱茶”名稱的由來沱茶的形狀之所以采用下面有一內(nèi)凹圓窩,中間留有空隙似碗形狀,是為了在長途馱運中堆放、貯存、防止霉變,減少運輸中的損耗和保質(zhì)。沱茶是經(jīng)過蒸后揉成沱狀,若中間沒有通風(fēng)的余地,就容易漚霉,猶如一個個用

文化
9閱讀
·
2019年12月22日 01:50

新年開門納福:六如2020年首期茶道養(yǎng)生班開始招生啦!

“六如”茶道養(yǎng)生班開始招生啦!全程由林治老師主講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但是很多人至今沒有找到益壽延年的正確途徑。專家說茶道養(yǎng)生是追求健康長壽的至妙法門,但是不少人卻被誘導(dǎo)入似是而非的誤區(qū)。從理論上講“投入養(yǎng)生不是消費而是對自己和家人一本萬

文化
2閱讀
·
2019年12月21日 04:25

來生,愿做蒙頂山中的一棵樹, 與你站成永恒!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三毛從古至今,民間流傳著不少愛情故事與神話傳說,或令人感動或讓人心生遺憾……再回首,牛郎織女、白娘子與許仙、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仍記憶猶新。而在這蒙頂茶文化“圣山”之上,同樣流傳著一段千古佳

文化
25閱讀
·
2019年12月17日 10:31

名人與茶 | 南宋宰相虞允文與蒙頂山茶

之前撰寫《歷代宰相與蒙頂山茶》時,漏掉了一個四川老鄉(xiāng),他就是曾擔(dān)任名山茶監(jiān),后官至宰相的虞允文。相傳,當年他任宰相期間對蒙頂山茶與茶祖吳理真進行了宣傳推介,讓朝廷上下知道了吳理真的植茶功績。《名山縣志》記將其:“入祀名宦祠”,可見虞允文對蒙頂

文化
6閱讀
·
2019年12月10日 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