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文化

茶山故事,名山茶我只收一斤

歷史是一面鏡子,總是照見我們的丑陋。——《吳疆說普洱》前幾天,廣東一個朋友放倉,2007年的“中茶餅”零售100塊,批發(fā)價是多少我沒問,隨便算算資金利息,倉租成本,不用問也知道是虧了,而且是大虧。賣不掉,還增值?這是市場的誤導(dǎo),市場一個概念的

文化
17閱讀
·
2020年5月26日 09:43

云南紅茶是如何在世界范圍內(nèi)流行起來的?

2020年年初,在西班牙巴薩羅那一家街邊的咖啡館等朋友,本想點一杯便宜的黑咖啡消磨時間,但卻在“茶”的那一欄,發(fā)現(xiàn)了云南滇紅茶,售價2.8歐一壺(人民幣22元左右,這家店意式濃縮的價格是5歐,美式的價格是2.5歐)。相比咖啡,云南紅茶的價格略

文化
22閱讀
·
2020年5月26日 06:58

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視角下的茶文化

2019年11月27日,聯(lián)合國大會宣布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以贊美茶葉的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nóng)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宣布2020年的第一屆“國際茶日”活動主題為“茶和世界共品共享”,其目的在于傳播弘揚茶文化,活躍繁榮

文化
6閱讀
·
2020年5月25日 09:20

致敬易武——解構(gòu)易武茶的時代烙印

易武古鎮(zhèn),坐落在一處平坦的山梁之上,形似馬鞍,生在茶鄉(xiāng),似乎冥冥中就與“茶馬”有著無盡的機緣。馬鞍正中,順著大天井廣場拾級而上,不多遠便會來到公家大院。這里便是茶馬古道的起點,普洱茶文化的源頭。數(shù)百年前,馬幫的駝鈴就在這里響起,逶迤而去,漫漫

文化
23閱讀
·
2020年5月21日 03:36

你不知道的紅茶羅曼史,ta為什么在英國這么受歡迎?

紅茶為什么在英國這么流行?還要從幾百年前說起。1662年,葡萄牙的凱瑟琳公主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這位公主不僅帶去了錢財,還有奇珍異寶和各種香料。她的嫁妝中有一小箱茶葉和精美的中國茶具,這箱茶葉是用運輸箱封裝的散裝茶葉,上面還貼了標(biāo)簽。上面寫

文化
11閱讀
·
2020年5月21日 02:01

“衫可以少買 茶吾可以吾飲”論粵式早茶重要性

早茶由來粵式早茶的來源,要追溯到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當(dāng)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厘館”的館子,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yīng)茶水糕點,設(shè)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腳談話。后來出現(xiàn)了茶居,規(guī)模漸大,變成茶樓,此后廣東人上茶樓喝早茶蔚

文化
10閱讀
·
2020年5月20日 01:18

茶文化I陸羽:品茶評水第一人

中泠泉又名南零水,即“揚子江心第一泉”(文天祥詩句),原位于鎮(zhèn)江金山之西的長江江中,汲取極難。在中國飲茶史上,唐朝以前在長江以南飲茶已較普遍,但飲茶仍較粗放,習(xí)慣在茶中加入各種香辛佐料,采用煎煮方式調(diào)飲,對茶的色、香、味、形并無特別要求。對宜

文化
35閱讀
·
2020年5月19日 07:16

醇在普洱茶語境中的術(shù)語應(yīng)該如何理解?

說茶的時候經(jīng)常會用“醇”這個詞,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覺得跟濃度相關(guān),有人覺得跟甜相關(guān),也有人認為它跟酒相關(guān)。先說我的觀點,我認為“醇”是一種轉(zhuǎn)化產(chǎn)生的濃稠。打個比方,新熟茶的茶湯進入口腔里,就像一團沒有整理的毛線,比較亂,比較毛。經(jīng)過一段

文化
7閱讀
·
2020年5月15日 07:46

因茶得名第一縣 政和白茶韻味足

白茶之鄉(xiāng)因茶得名政和是“中國白茶之鄉(xiāng)”,世界白茶核心產(chǎn)區(qū)。宋代政和已成為重要的北苑貢茶主產(chǎn)區(qū)。宋徽宗政和五年,關(guān)隸縣向徽宗皇帝進貢白茶,宋徽宗品嘗后龍顏大悅,將年號“政和”賜作縣名,沿用至今,政和成為全國白茶得名第一縣,有“千年白茶,百年工夫

文化
13閱讀
·
2020年5月15日 01:44

茶——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也當(dāng)如此

做人,應(yīng)如茶一般,不忘初心!茶,好似往往比人都要清醒、睿智,從剛開始在茶樹上發(fā)芽,它們便好像知道了自己的“一生”,也知道“隔壁鄰居”的人生,殊途同歸用以比擬茶葉,好像恰好而已。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烏龍茶,試問哪一類茶葉能擺脫早已注定

文化
14閱讀
·
2020年5月14日 08:51

清代普洱府貢茶的品種和皇室風(fēng)尚——普洱府貢茶緣由考(上)

清代普洱茶作為皇朝貢品,起始于何年有待進一步考證,據(jù)史料記載,至遲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鄂爾泰在云南推行“改土歸流”時期,應(yīng)已每年向朝廷進獻(歲貢)。北京茶葉專家王郁風(fēng)先生對普洱貢茶做過考證研究,他曾于1993年4月在思茅舉行的中國普洱茶

文化
25閱讀
·
2020年5月10日 07:28

徽茶人物影像之北宋茶人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字功父;北宋太平州當(dāng)涂(今屬安徽)人郭祥正出身官宦之家,父親郭維,曾任淮南提刑、度支郎中等職。史傳其母夢李白而生。少年即倜儻不羈,詩文有飄逸之氣。郭祥正皇佑五年進士,歷官秘書閣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請大夫等

文化
15閱讀
·
2020年5月9日 08:43

茶山行,茶人心!正氣塘:東半山的“小冰島”

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氣塘算是來勐庫第一個見到的名寨。快要到達勐庫鎮(zhèn)初制所時,天色已完全黑了下來,當(dāng)時想看看還有多遠能到達目的地,于是掏出手機看了一眼地圖。但是第一眼并沒有看見勐庫鎮(zhèn),而是看見了在前進方向右側(cè)的正氣塘。第一次感覺距離產(chǎn)區(qū)如此之近,

文化
94閱讀
·
2020年5月8日 03:06

名人與茶:晚清著名書法家何紹基與蒙頂山茶

清代,蒙頂山茶被譽為“仙茶”,自1739年(乾隆四年)始至清代結(jié)束(1911年),達到了蒙頂山茶自唐代始作“貢茶”以來的又一高峰,并且專供祭天祀祖,在當(dāng)時所有貢茶中地位獨一無二,得到當(dāng)時文人墨客的大書特書。晚清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何紹基便是

文化
4閱讀
·
2020年5月6日 07:15

雅安與藏茶——跨越1300年的茶馬往事

《西藏政教鑒附錄》:“茶葉自文成公主入藏地”。所帶茶葉即雅安出產(chǎn)的龍團、鳳餅茶,貢奉朝廷后作為和蕃禮品帶進藏區(qū)。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斷輸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文成公主進藏/王珠珠畫藏茶并不是藏族同胞、或者藏區(qū)生產(chǎn)、制造的茶。據(jù)《四

文化
9閱讀
·
2020年4月28日 09:49

茶園體驗“采茶”:茶的“獨善”與“兼濟”

新冠肺炎疫情讓所有的奔波戛然而止,我也被困在家鄉(xiāng)。清明節(jié)前的某一個好天氣,我同朋友去茶園體驗“采茶”。從市區(qū)出發(fā),沿包茂高速便駛?cè)肓蓑牝暄蜒训泥l(xiāng)村干道。熏風(fēng)微拂,路旁的油菜花開得正好,時不時點綴上幾株白色櫻桃花和梨花,我才意識到已經(jīng)有十幾年沒

文化
3閱讀
·
2020年4月27日 06:07

七子餅茶的起源(上)

七子餅茶的起源七子餅茶(1960年)穿越時光的追尋說到普洱茶,中外茶人的眼光便要聚向七子餅茶,因為它是云南傳統(tǒng)普洱茶的標(biāo)志性產(chǎn)品。餅圓如月,每餅重7兩(老稱),七餅為一筒,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云南七子餅茶。七子餅茶始于何時,如何得名,為什么要七

文化
16閱讀
·
2020年4月27日 01:17

白茶魅力,白茶堪稱是天生麗質(zhì)

何為天生麗質(zhì)?天地生成,麗質(zhì)動人。一提到這個詞,許多人想到的,也許是美麗的少女,是古詩文中的“屆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回眸一笑,傾國傾城。其實,在六大茶類中,白茶也堪稱是天生麗質(zhì)。何以見得?這就要從它的起源開始講起。天地

文化
6閱讀
·
2020年4月25日 09:13

家庭茶藝別有一番閑情雅致

突如其來的疫情在一段時間內(nèi)阻隔了人們的戶外活動,但這并不能代表我們失去了所有活動的自由。我們在戶內(nèi)也可以激發(fā)自身潛力,營造出清新雅致的生活氛圍。品茶,可以為我們營造出清雅的氛圍、優(yōu)美的境界,它使人內(nèi)心得以平復(fù),精神得以延伸,其中的技巧則成為一

文化
5閱讀
·
2020年4月23日 02:52

家庭茶藝別有一番閑情雅致

突如其來的疫情在一段時間內(nèi)阻隔了人們的戶外活動,但這并不能代表我們失去了所有活動的自由。我們在戶內(nèi)也可以激發(fā)自身潛力,營造出清新雅致的生活氛圍。品茶,可以為我們營造出清雅的氛圍、優(yōu)美的境界,它使人內(nèi)心得以平復(fù),精神得以延伸,其中的技巧則成為一

文化
7閱讀
·
2020年4月23日 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