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茶一年,只賺一堆茶葉的背后:中小茶企,山頭茶市場的弱勢群體!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做茶一年,只賺一堆茶葉的背后:中小茶企,山頭茶市場的弱勢群體!

做茶,原本是能賺錢的。

但后來,茶產業(yè)的紅利期過了,加上賣茶的人多了。

做茶,非但賺不了錢,連勉強混口飯吃都有難度了。

-01-做茶一年,賺了一堆茶

張老板到倉庫找茶葉的時候,感慨了句:

年初,定了個好好賣茶賺錢的目標,到了年底才發(fā)現(xiàn),賣茶掙來的錢只夠糊口,又賺了一大倉庫的茶葉。

老楊淡定地說: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也是賺一堆茶葉和好歹還活著。

brand_alt_mark

賣茶,奇怪的循環(huán)

張老板尷尬地笑道:茶葉雖然賣的慢,但是陸陸續(xù)續(xù)變現(xiàn),就是財富。

老楊果斷地說:5年前你就是這么想的。結果,陷入一個奇怪的循環(huán),你賺來的錢呢?收茶了。茶呢?賣了。賣茶的錢呢?又收茶了。

張老板只能安慰自己說:做茶,好歹還有口好茶喝,能有好茶喝,能養(yǎng)活自己,也是苦中作樂了。

茶葉,一輩子賣不完

張老板看著一倉庫的茶葉,說:我感覺茶葉越賣越多。

老楊趕緊補刀:對,不是不想賣,而是茶葉真的賣不動,積壓了這么一大倉庫。而沒有賣掉的茶葉,它就只是茶葉。

張老板點點頭:去年賺了茶葉,今年也賺了茶葉。去年的茶葉沒有賣完,今年的也沒賣完,明年又要做,茶葉只會越積越多。

既然一輩子都賣不完,為何還要做那么多茶葉?

茶友要新茶,市場透明,要用量攤平做茶成本。而茶葉積壓,仍堅持做茶,僅僅是,賣茶,真的只為混口飯吃。

最后,張老板咬咬牙,說:按茶葉估算,資產上千萬,事實上,窮的像條狗。以后再也不說自己有幾噸茶葉了,丟人的很。

-02-中小茶商,弱勢群體

茶行業(yè)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

做茶的茶商,無論大小,手里都有很多茶葉,小茶商幾噸十幾噸,大一點的茶商幾十噸上百噸。然而,大多數(shù)茶商都是茶葉很多,實際囊中羞澀。

這種現(xiàn)象的背后,是中小茶企,在山頭茶利益分配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必然結果。

brand_alt_mark

山頭茶:茶商,弱勢群體

除了干臺地茶的大廠,幾乎所有做山頭茶的茶企,都受制于原料成本。

生產茶葉原料的古茶樹,掌握在茶農手里。這就注定了:縱然茶商把茶葉宣傳出花來,茶園承包一到期,茶樹又回到茶農手里,茶葉價格漲了,最終都是為茶農做嫁衣。

原料價格逐年上漲,加上茶農比茶商還會做生意,茶葉玩配額制,剛種下去十來年的小樹茶,也要跟古樹一起打包賣給茶商。

終端茶葉市場透明,茶商為了稍微有點利潤空間,小樹綁定古樹賣的配額制,只能認命。

小茶企面對掌握原材料的茶農,沒有定價權,只能用量換一點議價權。茶葉全收,價格便宜點。

可茶葉全收進來,古樹好賣,中小樹大積壓。最終,茶農賺現(xiàn)金,茶商賺一堆茶葉。

在山頭茶這個江湖里,茶農是地主,茶商是長工。茶商才是弱勢群體。

brand_alt_mark

不合于利而止

做貨真價實的山頭茶的小茶企,只要能混口飯吃,都能接受茶農賺現(xiàn)金、茶商賺庫存的分配方式。

但是,當某一天,市場下行,茶商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到實在活不下去的時候,茶商先要求茶農,原料便宜點。

一般情況下,當慣了地主的茶農是不會同意的。于是,茶商不存茶了,把庫存壓力甩給茶農,就像2024年一樣。

但是,隨著市場下行,存量市場的競爭越加激烈,這個裂痕會進一步撕開。

這時候,就不是簡單的坐在一起商量價格要不要便宜點了,而是各種做局:

比如,有的茶商,買茶農的門牌號,拿到直播間亂干。

這種挖自己祖墳的事,茶農居然真把門牌號賣給茶商。

殊不知,有的茶商,要的就是把源頭搞亂,把茶農群體的信任搞砸,市場又回到了茶商這邊。

有的貨真價實收茶的茶商,利益分配實在不均時,聯(lián)合起來做空山頭。

比如,春茶季,某些寨子的茶農,還要開個會,說茶葉決不能低于這個價賣。

既然茶農不愿意降價,春茶季開始那幾天,茶商派小弟上山,高價收幾公斤茶葉,為高價湊一把火,把價格捧高。

等到古樹茶上市的時候,茶商集體消失不收茶。

茶農前些年體驗過高收入的快感,采茶做茶都是招工做的,這兩年,甚至要借款做茶了。

brand_alt_mark

收茶的人消失,壓力就來到了茶農這邊。茶農背著貸款,一旦過了春茶季,心慌啊,趕緊降價,此時,茶商再來低價掃貨。

諸如此類,茶圈商戰(zhàn)和明爭暗斗,大山深處,精彩著呢。

寫在最后:

經濟的繁榮,能掩蓋社會的絕大多數(shù)問題。

今天,茶葉市場種種怪事的根源,都是:茶葉市場下行,存量競爭更加激烈,很多矛盾都暴露出來了。

這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非常正常,卻難以解決的事。

這幾年,茶農賣茶的價格,就是終端市場的零售價,想一個人吃掉產業(yè)鏈上的所有利潤。

然后,有了茶商以身入局,買來茶農的門牌號亂干,把水攪渾。

茶農面對茶商,不愿意降價,結果引來茶商做空茶山,像2024年一樣,茶葉積壓在茶農手里。

這些無一不說明了:茶產業(yè)鏈上,各有分工才是合理的。茶商雖然是山頭茶利益分配中的弱勢群體,但茶農以為自己掌握生產資料,就想獨自吃掉產業(yè)鏈上的所有利潤,是不可能的。

2025年的山頭茶:炒山頭的熱錢完全沒有了。茶商的資金早套在了茶葉上。整個茶葉市場都缺資金。

山頭茶的價格靠什么來支撐,這是從業(yè)者最該關心的問題。

是繼續(xù)守著高價,換來茶葉持續(xù)大積壓。還是主動降價,讓更多的茶客喝得起好一點的茶。

這不僅是對茶農的考量,也是茶商即將面臨的生死抉擇。

來源:普洱話江湖,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