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小知識:紫砂的泥繪裝飾技巧

  傳統(tǒng)的紫砂裝飾手法有陶刻、泥繪、貼花、鑲嵌等諸多工藝,而紫砂泥繪則是與紫砂作品本身同質(zhì)同構(gòu)的裝飾手法。
  泥繪裝飾流行于清代十七世紀晚期,其工藝方法是在制作完工的壺坯上,須有一定濕度,用本色(制壺泥)或其他色泥,制成細泥漿,用毛筆在坯體上作畫,題材多為山水、花卉、詩文短句,燒成后,泥繪作品多有淺浮雕、薄意雕的效果。根據(jù)泥繪選用泥料泥色的不同可分為本色泥繪和異色泥繪,按照裝飾手段和其厚薄肌理效果的不同又可分為堆繪和薄繪。
  大家都看過油畫,而紫砂壺“泥繪”就是類似這樣,不同的是在紫砂壺生坯上用不一樣的泥色繪畫。用來泥繪的色泥有白泥、本山綠泥、朱砂泥、黑泥等。其紋飾主要是山水畫,也有花鳥畫,均以中國畫形式表現(xiàn),古樸雅致,意味雋永。


  泥繪工藝也是紫砂陶獨有的裝飾工藝之一,它是用毛筆蘸十分稀薄細膩的泥漿在紫砂半干的坯體上作畫,有單色的,也有兩種以上色彩的,題材多為山水、花卉之類。燒成后,泥繪作品具有淺浮雕、薄意雕的藝術(shù)效果。
  清中期泥繪較為流行,多為寫意,有些作品泥繪、模貼、刻畫等并用。必要時,可在堆泥較厚部位適當(dāng)?shù)褡痢S捎谟泄P觸,濃淡區(qū)分顯得很有層次感。泥繪工藝興起于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流行于清中期。
【楊季初款紫砂筆筒】
 
  泥繪不僅運用于茗壺制作,而且廣泛施行于花盆和文具、食具上。以泥繪著稱的紫砂藝人有楊季初、楊履乾等。尤其是楊季初創(chuàng)作的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雪江待渡圖筆筒與收藏于蘇州市博物館的山水圖筆筒,構(gòu)圖高雅,用筆老到,泥色準確,意境深遠,儼然一幅極妙的山水畫,堪稱泥繪代表作。
【楊季初款彩泥繪牧牛圖筆筒】
 
  此楊氏牧牛圖筆筒口底相若,口部略寬大,呈筒狀,淺黃色砂胎,肌理細致,包漿溫潤,造型端莊古雅。筒外壁以粉紅、赭、褐等色泥繪制通景《牧牛圖》,所繪景致靜雅生動。底鈐“楊季初”。
 
  楊氏寫此牛,以泥代墨運以淡,濃,焦,漬染,溢染之法出之,水牛的質(zhì)感、動感躍然紙上,牛角及牧童衣紋線條,筆法古拙,極具力度感,二牧童一俯牛背之上一牽牛之韁繩,相與攀談,垂柳數(shù)枝,搖曳隨風(fēng),筆力遒勁老辣,寫出江南一片春色。筆墨在境象之外,氣韻又在筆墨之外,境象筆墨之外,自別有畫在。
責(zé)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