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內飛”的古董茶
1950年之前的普洱茶稱為“古董茶”,這種茶內通常都有一張糯米紙,印有名稱,稱為“內飛”。
印級茶
這種普洱茶的包裝紙上的“茶”字以不同顏色印制,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
印級茶之中以綠印圓茶流傳最廣。早期的綠印圓茶是以江南六大茶山,尤其是南糯茶山上的好茶青制成的?,F(xiàn)存的早期綠印圓茶有甲乙兩個小類,二者在品質上沒有根本的區(qū)別。
?
干倉普洱茶
通常指在通風、干燥及清潔的倉庫中存放的普洱茶。為自然發(fā)酵,發(fā)酵期較長。
?
濕倉普洱茶
通常指在較潮濕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等存放的普洱茶。通常以人工方法加快其發(fā)酵的時間和速度。
?
號級茶餅
茶餅上標有辨別茶餅茶葉的年代、級別、生產廠的編號,如8582餅,前兩位數(shù)85為1985年研制的配方(不一定是85年出品),第三位8為8級茶,最后一位數(shù)為2,為勐海茶廠的代號。茶廠代號1為昆明茶廠,2為勐海茶廠,3為下關茶廠。
?
鐵餅
壓制得比較厚實、堅硬的茶餅叫鐵餅,和相應的“火燒餅”等同為工藝流程上的名稱。
?
中茶牌普洱茶
這種茶餅的外紙正面標志上有8個“中”字圍繞著中間的一個大的“茶”字(為中國土產畜牧進出口公司云南茶葉分公司商標)。
?
大益餅
云南西雙版納勐海茶廠商標,“大”字中間有個反白色的“益”字,根據(jù)不同級別和年限分有不同顏色的商標,如“紅印”、“藍印”、“黃印”等。
勐海茶廠的“大益”牌普洱茶以其品質上乘,在2005年被云南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云南省著名商標”稱號。
2006年10月,“大益”牌普洱茶又被農業(yè)部中國名牌農產品推進委員會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云南省僅此一家。
?
普洱散茶
為曬青毛茶經渥堆后篩制分級的商品茶,現(xiàn)時的主要商品茶有:
?
勐海茶廠產的宮廷普洱茶,歷史上曾作為貢茶。該茶原料選用南糯古茶山的優(yōu)質滇青,采用傳統(tǒng)工藝精制而成,為普洱茶中珍品。
勐海茶廠產的大益牌三七參普洱茶為特選高級普洱茶、名貴中藥三七和三七葉配制而成的袋泡茶。原料產于勐宋古茶山。
勐海茶廠生產了一系列“大益牌”普洱茶。其具有選料精良、加工精細、陳香顯著、茶氣充足、湯色紅亮、口味純正、口感爽滑、回甘綿長和經久耐泡等特質,備受消費者青睞,也被茶界推為普洱茶的經典之作。它是云南普洱茶的第一品牌。此外,還有下關茶廠產的中茶牌云南普洱茶、云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生產的陳香普洱茶等。
?
七子餅茶
為扁平圓盤狀,每塊餅凈重357克,每七個為一筒,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餅。原包裝為繁體字,后將繁體字的綠印餅包紙改為簡體字的餅包紙,而名稱也由“中茶牌圓茶”改為“云南七子餅”,同時將外包紙字體變小,并加上英文,這個包裝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
七子餅茶的特點是原料分里茶和面茶,里茶體積較大,面茶較細嫩,芽毫顯露,棕褐油潤有光澤,中心有凹,中心到邊緣自然變??;外包裝有繁體中文和英文兩種文字。
七子餅茶出產后便迅速取代綠印圓茶。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綠印圓茶為生茶,而七子餅茶為熟茶,茶性有了很大的不同。七子餅茶的生產得益于勐海茶廠1973年試驗成功的普洱茶“快速陳化”發(fā)酵技術即渥堆技術。由于擁有這一項被稱為“國家機密”的普洱茶制作技術,勐海茶廠成為普洱熟茶的生產基地。
?
磚茶
長方形或正方形,250~1000克居多,制成這種形狀主要是為了便于運送。
?
沱茶
形狀跟飯碗一般大小,每個凈重100克或250克,現(xiàn)在還有迷你小沱茶,每個凈重2~5克。
?
金瓜貢茶
此茶被稱為普洱茶的太上皇。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云南總督鄂爾泰選取最好的普洱茶青制成團茶、散茶和茶膏,進貢皇室作為貢茶,普洱茶遂成為貢茶行列中的一員。用來制造貢茶的茶青都是一級芽茶,經長期存放后,會轉變成金黃色,所以也叫“金瓜貢茶”。
1936年北京故宮清理清朝遺留下來的貢茶,其中一些是普洱貢茶。這些普洱貢茶大者像大金瓜,小者如乒乓球,最大的重3300克左右。
?
千兩茶
壓制成大小不等的緊壓條型,每條茶都較重,故名千兩茶。
?
廣云貢餅
除云南省外,廣東省也生產少量的普洱茶,其所用的茶青部分調撥自云南省,而其余部分則為廣東省生產,也稱之為“廣東餅”。
大部分廣東產的普洱茶,在20世紀60年代后都是用廣東的茶青或云南茶青與廣東茶青拼配后制成的餅,故名廣云貢餅。
?
紀念餅(磚、沱)
為紀念某個事件所特別制作的小批量茶葉,帶有相應編號的證書。較有名氣的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紀念茶。
?
緊茶
由蒸壓團茶演變而成。原為帶柄的心臟形,1957年為實現(xiàn)機械加工和方便包裝運輸,改心臟形為磚形,有白毫,味醇濃,湯色橙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