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文化

呈現(xiàn)白茶之美,《白毫銀針》詩歌朗誦

你是世界的,生長在中國。海上仙都太姥山,祥云縈繞山連山。白毫銀針你是世界的,生長在中國。海上仙都太姥山,祥云縈繞山連山。你是世界的,生長在中國。遠古山中有藍姑,仙翁托夢找尋你。你是世界的,生長在中國。人間春暖出嫩芽,滿披白毫報春暉。你是世界的

文化
14閱讀
·
2022年12月14日 01:30

人生如茶,淺酌細品方知味

盞中茶,杯中酒,佳人笑;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靜思量,生活對于每個人,在本質上并沒有區(qū)別,區(qū)別在于我們怎么看待它;同樣,喝茶本質上沒什么不同,不同的是我們賦予了它不一樣的意義。喝茶解渴生津,不讓水寡然無味杯中茶,口中味,可有它也可無它,所以

文化
6閱讀
·
2022年12月14日 01:26

用一杯溫茶看待人生

茶是工作休閑之余用來慢嘗細品的高雅之物。每天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奔波勞碌,若能淡定下來,泡一杯熱茶,聞著裊裊飄來的淡淡的茶香,翻開一本溫暖心靈的書,循環(huán)播放一首鐘情的老歌,我覺得這是一件再美不過的事了。躲開喧囂,躲開繁雜,躲開困擾,沉浸在唯美的文

文化
5閱讀
·
2022年12月14日 01:22

1000多年前古人就在茶上拉花了

非物質文化遺產“茶百戲”,又稱“幻變”、“水丹青”,是用清水在茶湯懸浮液的表面繪制圖案的技藝。茶百戲是瞬間藝術,必須在10分鐘內做好一幅圖。古人對點茶工具都實行了人格化,每個工具都有姓、有名、有號。來源:央視新W,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

文化
7閱讀
·
2022年12月13日 03:41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日前申遺成功。?????總臺多路記者奔赴中國主要茶產區(qū),在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里茶道帶來的系列融媒體報道《人在草木間》,今起也將清香四溢播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中國,飲茶既是人們的日常習慣,

文化
8閱讀
·
2022年12月13日 02:19

鐵觀音誕生的地方:安溪

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fā)源地——安溪,有“中國茶都”之稱,是烏龍茶之鄉(xiāng),同時還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素有“龍鳳名區(qū)”之美譽。除了茶園,此地的文物古跡也頗吸引。安溪的鐵觀音,茶色金黃,香味醇厚,是茶中的精品。鐵觀音之所以名貴,既有物以稀為貴的市場因素,也

文化
5閱讀
·
2022年12月13日 01:26

一段茶時光 品出茶外的人生韻味

愛茶的人,到底愛茶的什么?喝茶人愛茶的真、善、美,或者愛茶的自然,愛茶的舌尖舞蹈,愛茶的鄉(xiāng)愁,愛茶的緣分,愛茶的種種隱喻,一定只有喝茶人清楚,就這樣一輩子與茶結下說不清的緣由。茶不僅僅體現(xiàn)在茶道的美,任何與茶有關的形態(tài),都被我們納入茶文化的框

文化
6閱讀
·
2022年12月13日 01:22

熟茶品鑒進階記

關于熟茶現(xiàn)代熟茶自70年代中問世以來,已經成為很多茶友的心頭好,它獨特的保健功效令人神往,特殊的口感滋味也讓云南茶更加豐富多變。我們試圖模擬一位“茶小白”在熟茶品鑒學習中的進階過程,也許這也是你慢慢走進熟茶世界的心路歷程。小白接觸普洱茶的時間

文化
6閱讀
·
2022年12月13日 01:07

茶者 山野之物 淡泊輕逸

茶者,本山野之物,餐風飲露,不與花木爭妍。昔神農氏遍嘗百草,方為世人所知,漢時相如作《凡將》,楊雄擬《方言》,茶乃見諸文人筆端。上至皇侯貴胄,下至販夫走卒,茶之好,宜乎眾生也。而文人雅士,獨鐘情此物,以其可長飲而不醉,可暫品而自足。古之士者,

文化
6閱讀
·
2022年12月12日 01:29

喝茶要講究的茶禮儀有哪些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喝茶,幾乎家家戶戶家里都會備著點茶葉。喝茶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里面大有學問。喝茶是一種有品位和格調的事情,所以茶桌禮儀顯得尤為重要,況且懂禮儀一直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不管自己請客喝茶還是拜訪別人,都要懂這些基本的茶桌

文化
21閱讀
·
2022年12月11日 09:36

人生如茶, 甘苦并重

人在草木間“茶”字拆開就是人在草木間。草木乃是人生之本,故而生活就是一杯茶,甘苦并重,恰到調制方能換來層香迭溢的境界。茶有杯容,人亦需容器。人生的容器,并不需如俗見者那般大而無當,動輒上達寰宇,下至天地。其實得一屋足矣,只是這屋應當隨著自身心

文化
15閱讀
·
2022年12月10日 09:04

厲害了云南茶,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德昂族酸茶

近日,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條消息幾乎刷屏茶圈。來自云南的六項內容中,有一項看起來頗為神秘,那就是來自德宏州的德昂族酸茶。這種制茶技藝是怎么回事呢?《普洱》

文化
8閱讀
·
2022年12月10日 09:02

心致安寧,即是茶境

茶在吸收了中國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上善若水中將其詮釋并融合為一,即形成一種茶之情、道、境三種茶文化。一為敬茶之情倒茶前序為行龍布雨,海壺過聞香杯,使其杯中水過半五分,盡可持平,以示等同待客,后序為鳳凰點頭,以示敬意賓客,使其各杯茶過七分。

文化
6閱讀
·
2022年12月10日 01:28

飲一盞茶,為生命留白

寫書的人要留白,讀者才能意猶未盡;作畫的人要留白,觀者才能自由暢想;彈琴的人要留白,聽者才能情思綿延。因為這一片空白,才可生出無數(shù)美的可能。而喝茶,則是給生命的留白。當喧囂停止,腳步停留,世間的紛擾,皆在一盞茶的氤氳里漸次沖淡,幻化成悠遠的背

文化
13閱讀
·
2022年12月9日 07:54

識茶,以科學的精神

隨著越來越精準的防控政策快速出臺,我們開始對這場疫情有了新的理解。無論面對怎樣的不確定性,我們對茶始終抱有希望,希望它能夠給我們帶來健康和幸福。秉承實事求是與尊重科學的態(tài)度,我們一邊逐步深入對茶的研究探索,另一方面,我們也能夠更加冷靜客觀的看

文化
12閱讀
·
2022年12月9日 01:48

黑茶的鼻祖,就是這塊磚!

近日,大降溫冬天的第一杯茶,你會選擇哪一款?不如跟著我們穿越茶馬古道,去探尋黑茶的鼻祖。在湖北,有這樣一個地方曾被稱為“小漢口”——它就是赤壁羊樓洞,一個面積不足0.7平方公里的古鎮(zhèn)能跟漢口相提并論,這要歸功于一塊“磚”——羊樓洞青磚茶(趙李

文化
9閱讀
·
2022年12月9日 01:26

夢回元明清,找尋茶文化的歷史印跡 (三)

戲曲、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出現(xiàn)比較晚的,在元明清時代迅速發(fā)展起來,也成為了茶文化在文學領域新的載體。元代的散曲,明清的戲劇、小說、散文,都有以茶為主旨或茶事內容的作品。元劇作家王實甫雜劇《蘇小卿月夜販茶船》,便有茶事內容——書生雙漸與蘇小卿相

文化
8閱讀
·
2022年12月8日 03:11

一個茶舍的角落,是靈魂的落腳點

能擁有自己的茶空間小角落,或尋得一心意小茶館,淡煙細水、竹簾隔燕、月移花影、冬日暖陽、紅泥小火爐,人間美哉。生活雖不能完全避開車馬喧囂,但擁有茶人的幸福,可以在心中修籬種菊,建造屬于自己的世外桃源。簡單樸素與不落俗套,確實讓茶室成為免于外界憂

文化
10閱讀
·
2022年12月8日 02:50

當你筋疲力盡,不妨走進茶的世界

老舍先生在《多鼠齋雜談》中寫道:“我是地道中國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獨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作為資深茶客,老舍生前有個習慣,就是邊寫作邊品茶,一日三換茶,泡得濃濃的。以清茶為伴,文思泉涌,難怪能創(chuàng)作出《茶館》這等

文化
8閱讀
·
2022年12月7日 07:53

標號級時代的星空,那些民營茶廠(一)

1993年,你在做什么呢?現(xiàn)在還能回憶起來嗎?對普洱茶行業(yè)來說,“1993年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這一年里,作為一種完整制度形態(tài)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最終全面取消,這不僅激活了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更讓傳統(tǒng)而古老的普洱茶卸下了種種束縛,迎來了全面復

文化
25閱讀
·
2022年12月7日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