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佛的因緣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茶與佛的因緣

《茶與佛的因緣

文  /  許  波

自古以來茶與佛的因緣深長。佛教自東漢末年從西域傳入我國,從三國時期到南北朝,茶樹的種植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發(fā)展迅速。魏晉南北朝之后,各地寺院林立,佛教鼎盛一時。

我國的佛教寺院大多地處名山大川之中,風景優(yōu)美空氣清新。僧侶們身居其間,能夠吸天地之靈氣、悟萬物之精華。茶具有醒腦卻睡之功效,科學分析表明,茶葉之中含有的化學成份多達300余種,既有營養(yǎng)成份也有藥物成份,飲茶的功效早就引起佛家僧侶們的濃厚興趣。

唐朝是我國茶葉的興盛時期,飲茶是在佛教禪宗發(fā)展的基礎之上風行起來的。唐宋時期可以說寺必有茶,南方寺廟里還出現(xiàn)了廟廟種茶、無僧不茶的嗜茶風尚。唐代寺廟的飲茶風氣興盛空前,飲茶時間從初春到寒冬、從早晨到傍晚、從日落到深夜。從飲茶的活動來看,坐禪誦經(jīng)、吃飯乘涼、吟詩下棋等都離不開茶。唐朝寺廟的寺前、寺后、庭中、墻外都種茶,并且是自種、自制、自飲的。

自唐朝以來,茶事一直成為佛教寺院之中舉辦佛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僧人以茶貢佛祖叫奠茶,以茶敬施主叫佛茶,以茶助禪叫禪茶,以茶社交叫茶宴,供僧眾日常飲用的茶叫普茶。

佛教寺院不僅掌握了茶葉栽培焙制技術,而且十分講究飲茶之道。寺院內一般設有“茶堂”,專供僧侶們辯論佛理、招待施主、品嘗香茶;法堂內的“茶鼓”是用來召集眾僧飲茶的專用鼓。此外寺院還專設“茶頭”之職,專門負責燒水煮茶獻茶待客;寺院門前設“施茶僧”數(shù)名,向信眾施惠茶水。寺院之中的茶葉被稱作“寺院茶”,一般用途有供佛、待客、自奉三種。據(jù)史書記載:寺院僧人一般以中等茶待客、以下等茶自飲、以上等茶供佛?!八略翰琛卑凑辗鸾桃?guī)矩有不少名目,每天在佛前、堂前、靈前供奉茶湯,稱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順序飲茶,稱作“戒臘茶”;化緣乞食得來的茶,稱作“化茶”等。而僧人最初吸取民間方法將茶葉、香料、果料同桂圓、生姜等一起煮飲,稱為“茶蘇”。

我國佛教僧侶修行的方式是“禪定”,重視坐禪修行,即安靜地沉思,只能靜坐,不可臥床,又叫作“坐禪”。禪思悟道,通常坐禪長達數(shù)日,久坐會比較困乏,茶葉中含有咖啡堿,可以令中樞神經(jīng)興奮,使肌肉的酸性物質得到中和,消除疲勞,提神益思,因此茶葉便馳名佛教界,成為佛教信徒們的日常必備飲用佳品。

在禪堂打坐之時,每坐完一柱香,僧侶們就飲茶以提神益智,避免人處于昏昏沉沉的狀態(tài)。善飲之人通過飲茶品茗,可以凈化身心,在心靈深處充溢淡泊寧靜的人生意趣,從而消除各種煩惱,提升自我的品格和境界,體會并領悟生活的真諦和生命的韻味,達到以茶悟道的目的。這種茶才真正具有我們現(xiàn)在通俗意義上所說的“禪茶”意味。

同時,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態(tài)度,抑欲忌葷,提倡素食,清淡茶湯無疑是最佳飲品,且茶性凈潔,久飲能使人寂靜斯文,為佛教平添了一層神秘色彩,更與僧人結下不解之緣。

佛教普遍認為茶具有三德:一是坐神徹夜不眠,茶可提神益思;二是滿腹時能助消化輕神氣;三是“不發(fā)”,也就是能夠抑制性欲。因此,飲茶是符合佛教的道德觀念的,茶自然就受到佛教僧侶們的喜愛。茶除了具有這三種實用價值之外,還隱含著一種淡泊的人生態(tài)度。佛教提倡遠避紅塵、不近女色、不慕功名,講究四大皆空。茶的清淡微苦與淡泊塵世的佛家學說也有關聯(lián)。茶生長于巖崖之上、棲身于云霧之中的形態(tài),以及品性清潔的習性,也與佛家學說有著一定的象征性聯(lián)系。茶的苦中有甜的味道,也成為佛家修行以苦為樂的生動寫照。

宋代時,寺院內專設“茶室”、“茶亭”,布置得相當高雅。每天擊鼓飲茶,僧侶團團圍坐,濟濟一堂,盛況空前,被稱作“茶宴”。余杭徑山寺還舉行“茶宴”和“半茶”活動,并且發(fā)明了將嫩芽茶研成粉末,用開水沖泡的“點茶法”,從而完成了由“煮茶”到“泡茶”形式的改革,促進了我國民間飲茶習俗的普及。該寺還時常舉辦茶會,招待游方僧和香客施主,同時品嘗、鑒定各種茶葉的品質高低優(yōu)劣,稱之為“斗茶”。據(jù)說古代虔誠的佛教信徒總是以鮮花一束情茶一杯奉獻于佛前,因而逐漸在民間流傳著“茶禪一體”“茶佛一味”的說法,將茶佛文化融匯為一體。

在我國古代,寺廟最有條件研究茶葉、發(fā)展制茶技術、提高茶葉的品質。除了必修的功課之外,僧人仍然要從事生產(chǎn)勞動,種茶制茶。他們在工作中研究探討茶葉栽培制作技術,而在品茶之余,不少高僧都有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的愛好,或者與文人墨客唱和茶事,他們常常以詩文、寫作來歌頌飲茶生活,在品茶的過程之中,將如何泡好茶、喝好茶的心得體會盡情抒發(fā)出來,一首首、一篇篇詠茶、評茶、飲茶的優(yōu)美文學作品便成為不朽的篇章留傳于后世,從而極大地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佛教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以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從而進一步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加富有神韻。特別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觀與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縱觀我國茶葉的發(fā)展歷史,茶葉生產(chǎn)經(jīng)歷了由天然采集到人工裁培的漫長而曲折的發(fā)展過程,首開茶樹培植先河的是寺院僧人。我國古代不少名茶都是寺院僧人培育并種植出來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也叫“仙茶”,相傳是東漢至西晉時期甘露寺普慧禪師親手培育出來的。廬山云霧茶是東晉時高僧慧遠在東林寺經(jīng)過30多年培植出來的;江蘇洞庭山碧螺春茶,茶名是清朝康熙皇帝御賜,此茶最初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僧尼用在碧螺峰的石頭雜草叢中采摘到的野茶制作而成,也叫作“水月茶”。此外,西湖龍井茶、武夷山大紅袍、黃山雁蕩山毛峰茶、普陀山佛茶等都是最初產(chǎn)于寺院之中的名茶。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的作者茶圣陸羽,從小在寺廟里長大,他對于茶葉的最初認知和興趣也是從寺廟之中獲得的。而與陸羽是忘年交的詩僧皎然所作的《茶歌》,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對中國茶葉生產(chǎn)的發(fā)展也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佛教和寺院僧人對促進我國茶葉生產(chǎn)的發(fā)展以及茶文化的傳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本文原載于《安化黑茶》2020年第6期總第35期,轉載自:安化黑茶傳媒平臺,作者:許波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