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在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許多類群,同時又由于茶樹是異花授粉植物,使茶樹的變異非常之多,這就給屬以下種的劃分帶來困難。
自從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Linnaeus)對茶樹命名之后,200多年來,茶樹植物分類始終是個爭論的問題,迄今國內外植物界還未建立一個公認的茶樹分類法,許多學者曾提出過許多設想,歸納起來主要有:
1753年,瑞典林奈在《植物種志》第一卷中,將茶樹定名為Thea Sinensis L.即茶屬茶種。同年8月在該書第二卷中,又把從日本得到的紅山茶命名為 Camellia japonica L.即山茶屬山茶種。當時因為對茶和山茶植物了解很少,因此在1762年《植物志》的再版中誤將茶樹分為兩個種,花瓣6瓣的為紅茶(Thea bonea);花瓣9瓣的為綠茶(Thea virids)。
1908年,英國植物學家喬治·瓦特(G.Watt)將茶樹分為4個變種,包括6個類型,即:尖葉變種(var.viridis):喬木,葉特大,多產于熱帶。這個變種又分為6個類型:阿薩姆型(Assam Indigenous),老撾型(Lushai),那伽山型(Naga),馬尼坡型(Manipur),緬甸及撣部型(Burma and Shan)和云南型(Yunan);武夷變種(var.bohea):灌木,葉小;直葉變種(var.stricta):灌木,葉較大而厚;毛萼變種(var.lasiocalyx):介于尖葉變種與其他變種之間。
印度尼西亞植物學家科恩·斯徒脫(C.Stuart)在喬治·瓦特分類的基礎上,1919年進行了歸并,提出4個變種:武夷變種(var.bohea);中國大葉變種(var.macrophyaa);撣形變種(var.shan form)和阿薩姆變種(var.assamica)。
1958年,英國T.艾登(Eden)將茶樹分為3個變種:中國變種(var.sinensis);印度變種(var.assamica)和柬埔寨變種(var. cambodia)。
1958年,英國植物學家R.席勒(Sealy)將茶樹分為親緣關系較近的3個中國種(C.sinensis),并分成2個變種:中國變種(var.sinensis),阿薩姆變種(var.assamica);大理種(C.taliensis),伊洛瓦底種(C.irrawadiensis)。
1970年,日本《新茶葉全書》將茶樹分為:印度大葉種變種(var.assamica);印度小葉變種(var.burmensis);中國大葉變種(var.macrophylla)和中國小葉變種(var. bohea)。
1971年,前蘇聯(lián)茶樹育種家K.E.巴赫達捷(Бaxтaлзe)將茶樹分為兩個地理亞種,包括10個變種:中國亞種(ssp.sinensis):日本變種,中國變種和中國大葉變種。印度亞種(ssp.assamica):阿薩姆變種,老撾變種,那伽山變種,馬尼坡變種,緬甸變種,云南變種和錫蘭變種。
1976年,印度托克萊試驗站的H.Bezbaruah等將茶樹分為2個種1個亞種:中國種(C.sinensis),阿薩姆種(C.assamica)及尖萼亞種(C.assamicassp. lasiocalyx)。
國外植物學家分類的主要根據是茶樹的地理分布和植物學形態(tài)特征,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缺乏遺傳學基礎的支持,因此,上述分類法難免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所以一直未能統(tǒng)一。
中國茶學家莊晚芳等認為,茶樹分類的范疇是介于種以下,品種(variety)之上。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植物分類,也不同于茶樹品種分類,但兩者有密切聯(lián)系。根據茶樹類型間的親緣關系、利用價值和地理分布,認為所有茶樹都是一個種,即茶(Camellia sinensis)。同時,根據種內個體之間的差異程度,在種之下再分為亞種(subspecies)、變種(varietas)與變型(forma)。莊氏分類系統(tǒng)如下:
云南亞種:喬木,分枝稀,葉大,花少,結實率較低,茶多酚與咖啡堿含量高,抗寒性弱。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華南以及印度、緬甸和越南等國的部分茶區(qū)。
武夷亞種:灌木或小喬木,分枝較密,葉片以中、小葉為主,少數(shù)大葉,花多,結實率高(不孕變種除外),茶多酚與咖啡堿含量低,氨基酸含量較高,抗寒性強。在我國廣大茶區(qū)及世界主要產茶國都有分布。
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張宏達對山茶屬近200種植物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他在1981年所著的《山茶屬植物的系統(tǒng)研究》一書中,把山茶屬分為4個亞屬(subgenus),即原始山茶亞屬(subgen.Protocamellia Chang)、山茶亞屬(subgen.Camellia)、茶亞屬[subgen. Thea(L.)Chang]和后生山茶亞屬(subgen.Metacamellia Chang)。茶亞屬下又分8個組,茶被列入茶組[sect. Thea(L.)Dyer]。茶組再根據子房有毛或無毛,子房5(4)室或3(2)室,分為五室茶系(ser,Quinquelocularis Chang)、五柱茶系(ser.Pentastylae Chang)、禿房茶系(ser. Gymnogynae Chang)和茶系(ser. Sinensis Chang)。這4個系是按性狀的逐步進化而劃分的。如野生型茶樹多屬于前3個系,栽培型茶樹多屬于茶系。
按照張氏分類法,到1990年止,4個系共有44個種3個變種,其中除2個種擴散到越南及緬甸外,其余主產在我國的西南及華南。
張氏分類法,系際界線較清楚,種間聯(lián)系較緊密,既符合茶樹的進化程序和親緣關系,又能包含各種變異體,但是,由于他的分類依據主要是表現(xiàn)型的可塑性變化特征,缺乏生物化學、細胞學等的印證,實際上有些種如大苞茶、圓基茶、紫果茶、疏齒茶等典型征狀在有性后代中已不穩(wěn)定。此外,分類過多過細,難免會出現(xiàn)同種異名現(xiàn)象,易給鑒定、分類造成混亂。盡管如此,張氏的分類是迄今茶組植物分類中最系統(tǒng)最全面和最有影響的分類方法。
1992年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閔天祿對山茶屬茶組和禿茶組(sect.Glaberrima Chang)的47個種和3個變種進行了分類訂正,將張宏達所建立的禿茶組并入茶組,這樣茶組植物共有12個種6個變種。
來源:武夷山茶產業(yè)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