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綠茶制作技藝(婺州舉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婺州舉巖主要分布在浙江金華北山一帶,此處奇峰怪石,巨巖聳立,猶如仙人所舉,金華在隋唐時稱“婺州”,故名“婺州舉巖”。
相傳在金華北山修煉的黃大仙見民眾為眼疾所困,遂取山上茶葉搗碎給民眾敷眼,故又名“舉眼茶”。
婺州舉巖在五代十國已是十分著名,后蜀明德二年(935年)毛文錫所著《茶譜》載:“婺州舉巖茶,斤片方細,所出雖少,味極甘芳,煎如碧乳。”明代,婺州舉巖成為貢茶,一直持續(xù)到清代道光年間。婺州舉巖源于秦漢,興于唐宋,盛于明清。
茶葉采摘時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標準,一般炒制1千克干茶需采摘約3-4萬個芽葉。其制作技藝主要由攤青、青鍋、揉捻、二鍋、做坯整形、烘焙、精選儲存等工序組成。炒制特點是以炒為主,炒焙結合,對溫度和手法要求極高。
其中,青鍋時鍋溫約180℃,鮮葉下鍋后即用手翻炒或抖炒,拋悶結合;二鍋時鍋溫約90℃,炒制時手掌伸直由鍋心、鍋壁至鍋面翻炒,至茶條粘性減少,即可起鍋。
婺州舉巖茶葉細緊卷曲呈顆粒形,兼帶茸毫,色澤銀翠交映,香味持久,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整,入口則鮮醇甘美,清新宜人。
來源:中國茶葉學會,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