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感,是指口腔、舌尖有類似吃了薄荷糖之后的發(fā)涼感覺。
茶葉的清涼感,比薄荷糖的清涼感要輕微許多,余韻更加細膩悠長,非常舒適。
相信有不少真粉在品飲一任天真的熟茶時,也曾感受過這樣的清涼感。
對于小白茶友而言,有個比較直觀地感受到清涼感的方法:在煮沸的開水里加入茶葉,再倒入茶杯里喝,感官上會瞬間覺得水溫好像降了幾度,茶湯只需吹幾下便可直接飲下,并不覺得燙口。但如果只是喝純粹的白開水,十有八九會燙口。
實際上加與不加茶葉的白開水,兩者溫度相差并不大,之所以感覺含茶的開水變涼了,更多是源自茶葉本身。
關于茶葉產生清涼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是與茶葉內含的“糖苷類”物質水解有關。水解反應本身是一種吸熱反應,物質水解吸熱,于是產生了清涼感。
第二是茶葉內含芳香物質“萜烯類化合物”,能在特殊條件下產生薄荷腦,刺激口腔神經,從而讓人感覺到了清涼感。
另外,決定茶葉鮮爽味的物質“氨基酸”,也是側面影響清涼感的一種因素。
從茶葉藥用功效角度,還有另一種說法:香為升散,苦為沉降,一升一降,出汗利尿,熱量少了,則生清涼。
一般來說,清涼感多見于原料優(yōu)質,內含物質豐富的茶葉,比如古樹生茶。另外,品質高的熟茶也有,包括其它茶類的一些優(yōu)質品種,也都具有獨特的清涼感。
拿熟茶來說,由于熟茶是發(fā)酵茶,經過渥堆發(fā)酵后保留有愉悅清涼感的熟茶,較為少見。除非茶樹本身所處的產區(qū)生態(tài)、植被環(huán)境足夠優(yōu)秀,內含物質豐富。
還有一點就是,發(fā)酵工藝得過硬。
否則,換做普通熟茶,尤其是渥堆工藝拙劣,燥感重的熟茶,喝起來不僅不會感覺到清涼,反而加重了開水本身的灼熱感。好比吃了辣椒再喝開水的感覺。
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一款熟茶存放了好幾年后依然能夠產生舒適的清涼感,說明這款茶的氨基酸、糖苷類含量非常豐富。因為這兩種物質本身是會隨著茶葉存放時間的增長而逐漸減少,能留存,足以說明底蘊深厚。
以“一代”圓融(2017年)為例,這款茶存放幾年后,如今品飲起來,每喝完一口茶湯,口腔的回味都很舒服,清爽,仍能感受到絲絲涼感。
正如大千世界的時尚有輪回,茶葉也如此。
兜兜轉轉經歷過手工、名山、大師、金融系列潮流后,最終又回歸到了——味感。
在味感世界里徜徉的挑剔饕餮,往往也會為高級味感而沉淪。
我們總能在某種特別的味感里,體驗到世界與真我的平衡。
茶葉的清涼感,是可獲得的愉悅,是真實的感知,也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