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茶界紅人,鐵觀音可是不折不扣的老資格網(wǎng)紅了,爆紅20年,即使不喝茶的人,也多少聽過它的大名。
但對于鐵觀音的了解,很多人只聞其名,知之甚少。其實關于鐵觀音,很多人都有誤會。
NO.1為什么叫鐵觀音
關于鐵觀音名稱的由來,有兩個典故。
一說是乾隆看干茶形沉似鐵,葉底美如觀音臉,而賜名鐵觀音;
一說是篤信佛教的茶農(nóng),受觀音托夢尋得了一株好茶,后移栽于鐵鼎中,因而取名鐵觀音。
NO.2鐵觀音是綠茶嗎
由于鐵觀音干茶呈砂綠的顆粒狀,泡出的湯色又金黃透亮略帶綠色,
尤其是發(fā)酵程度較輕的清香型鐵觀音,泡出來“清湯綠葉”,人們很容易誤認為它是綠茶。
實際上鐵觀音屬于烏龍茶,鐵觀音的關鍵工藝在于“做青”,不管是清香型還是濃香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發(fā)酵。
NO.3鐵觀音是品種名還是品牌名
鐵觀音,是一個茶樹品種名。鐵觀音發(fā)源地在福建安溪。
安溪緊鄰泉州,出海方便,20世紀初,鐵觀音這一優(yōu)良樹種,曾隨著移民大潮,遠播南洋,東渡臺灣。
鐵觀音也是一種茶葉制作方式。傳統(tǒng)的鐵觀音,是采取成熟開面葉做出來的一種發(fā)酵程度高,
有成熟果香及熟火香、成茶形狀為球形或半球形的烏龍茶。
但隨著時代演變,制造鐵觀音時使用的不一定是鐵觀音品種的茶樹,制程上也多有改變,從發(fā)酵程度到焙火程度都已不如傳統(tǒng)那么高。
泛泛意義上的鐵觀音,已經(jīng)突破了產(chǎn)地和品種,成為呈現(xiàn)出特定香氣與滋味的一種烏龍茶產(chǎn)品名稱。
NO.4、鐵觀音有什么特點
傳統(tǒng)鐵觀音成茶外形緊結重實,色澤砂綠油潤,多呈顆粒狀,俗稱“蜻蜓頭”。
其湯色金黃明亮,內(nèi)質(zhì)香氣馥郁悠長、滋味醇厚,飲之齒頰留香、甘潤生津,香味具有獨特的風格,俗稱“觀音韻”。耐沖泡,素有“七泡有余香”之稱。
NO.5鐵觀音的顏色、香型有哪些
鐵觀音按照國家標準分為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三類,這三類區(qū)別比較明顯。
1、清香型鐵觀音
清香型鐵觀音采用文火烘干。外形翠綠有光澤,香氣清冽,滋味爽口,茶湯金黃泛綠。
2、濃香型鐵觀音
濃香型鐵觀音采用烘焙的方式烘干。外形更偏烏潤,香氣濃郁持久,復合花香、焦糖香等,滋味醇厚,湯色金黃偏橙色。
3、陳香型鐵觀音
陳香型鐵觀音,烘焙后貯存時間至少五年。茶葉呈烏褐色,略帶黃色,陳香明顯,滋味醇和,湯色為清澈的深紅色。
NO.6“綠葉鑲紅邊”是標配嗎
傳統(tǒng)制作鐵觀音,關鍵工序在于搖青和發(fā)酵,讓茶葉在反復碰撞中激發(fā)出茶香。
這個過程會讓茶葉邊緣輕度破損,產(chǎn)生紅邊,因此鐵觀音又有“綠葉紅鑲邊”的美稱。
但新工藝制作出來的鐵觀音,因采茶時成熟度偏低,發(fā)酵程度偏低等原因往往不易見到紅鑲邊。
NO.7什么是“紅芽歪尾桃”
“紅芽歪尾桃”屬于鐵觀音茶樹品種的一類,它是鐵觀音茶樹中最古老的樹種,茶芽為紫紅色,葉端略下垂歪斜似桃,葉如其名。
紅芽歪尾桃是純種鐵觀音的特征之一,用它做成的鐵觀音,特別顯“觀音韻”,滋味醇,品質(zhì)純正,又由于它不易栽培、數(shù)量稀少等,比較珍貴。
NO.8金觀音、黃觀音與鐵觀音
有時我們會在一些產(chǎn)品包裝上看到金觀音、黃觀音,他們和鐵觀音有什么關系?
金觀音、黃觀音、鐵觀音都是茶樹品種名,看上去像三胞胎,事實上鐵觀音和金觀音、黃觀音之間存在的是親子關系。
金觀音、黃觀音都是鐵觀音茶樹和其它茶樹雜交培育出來的,只是提供花粉的“父親”不一樣。比如培育金觀音,用的是黃金桂的花粉,授粉到鐵觀音的茶樹上。
這三個品種制作出的烏龍茶,香氣都屬花香型,品質(zhì)上的差異微妙,需親身品嘗才有更真切的感受。
NO.9鐵觀音春茶還是秋茶好
鐵觀音有“春水秋香”的說法,雖然安溪鐵觀音一年四季都可以采制,但其中春季和秋季的采制量最大,品質(zhì)也更突出。
從原料看,春季茶葉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藏納,營養(yǎng)物質(zhì)更為豐富;而秋季茶葉經(jīng)過夏季的茂盛生長,
營養(yǎng)物質(zhì)消耗較多,秋季茶葉的營養(yǎng)含量就不如春茶。
從工藝看,春茶雖然原料好,但是因為春季多雨水,在做茶時特別容易受陰雨天等惡劣天氣影響,從而導致春茶的制優(yōu)率不如秋茶高。
從香氣看,在相同的工藝下,春茶的香氣不易凸顯,但因為原料優(yōu)勢,茶湯滋味更好;而秋茶雖然原料不如春茶,但是做茶時秋高氣爽,香氣優(yōu)勢容易凸顯。
NO.10鐵觀音怎么泡
鐵觀音沖泡品飲時,建議用100℃沸水沖泡,茶具推薦瓷質(zhì)蓋碗或紫砂壺。茶與水的比例,以150ml蓋碗為例,干茶可放7~8g。
鐵觀音沖泡時,先洗茶,前3泡出湯需多等幾秒,讓茶葉泡開。之后要快出湯,避免茶湯偏澀。
來源:六茶文化知識,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