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壺的出水怎么樣?
這把壺是幾孔出水,是什么出水孔?
這把壺的出水拍個視頻看看?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一把紫砂壺出水的好壞已經(jīng)成為繼泥料、壺型之后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但確實,我們從使用的角度出發(fā),出水對于紫砂壺的實際使用體驗影響很大。
首先出水的順暢與否涉及到出湯的快慢,對于有些要“一秒出湯”的茶,那么泡出來口感難免不盡如人意。
其次紫砂壺的出水還容易“流口水”。“流口水”指的是斷水不利落,在出水結(jié)束后,會有一兩滴茶湯附著在壺流的最末端,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壺流的下緣一直流到壺底,久而久之,會在壺流的下方形成一道明顯的茶漬。
因此“出水的爽利程度”和“斷水是否干脆”是一把紫砂壺“功能性”里很重要的兩個因素。
這里談?wù)剛€人的實際使用體驗和研究看法,各位朋友能夠不必親自使用就能大概對一把紫砂壺的出水能力有基本的判斷。
紫砂壺五花八門,形態(tài)各異。在上千款紫砂壺中,除去一些觀賞壺,真正能用來泡茶、并且泡茶好用的壺,其實并不多。毫無疑問,紫砂壺的出水就和壺嘴、出水孔息息相關(guān)。
常見的壺嘴可簡單分為直流和彎流。
直流又分炮流和劍流,彎流分一彎流、二彎流、三彎流。
常見的出水孔可分為獨孔、網(wǎng)孔和球孔。
球孔又分為模具灌漿球孔、手工球孔和內(nèi)推球孔。
所以在不改變壺型的基礎(chǔ)上,出水斷水的優(yōu)劣其實就是壺嘴和出水孔的搭配組合的取舍。
注:其他影響出水的條件諸如:壺嘴根部的大小、壺眼的位置、壺蓋氣孔大小、口蓋氣密性等不在今天的討論范圍。
如果對壺嘴出水的爽利做一個排序的話,那一定是
直流(炮/劍流)>一彎流>二彎流>三彎流
如果對壺嘴的斷水干脆做一個排序的話,那又會是
三彎流>二彎流>一彎流>直流(炮/劍流)
壺嘴
要想出水好,直嘴少不了。直流或者說炮流的出水我們完全不用擔心,但是炮流斷水不利落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
典型的炮流有石瓢、德鐘、巨輪珠等,這類炮流壺,如果在倒水的中途中止出水,那么一定會有“流口水”的現(xiàn)象,這是水的附壁現(xiàn)象,如果難易理解,可以回想下下大雨時的屋檐。
當然如果出水手法高明的壺友,也是有可能做到干凈利落地斷水,這就考驗每個壺友的功力了。
相較于炮流嘴的一瀉千里,彎流犧牲了部分出水的爽利,但是對出水有了控制和引導(dǎo),從而做到出水斷水收放自如。
三彎嘴和二彎嘴雖然在斷水上更有優(yōu)勢,但是能兼顧出水和斷水的以一彎流為最佳。一彎流就是壺嘴只帶一個彎,像仿古、掇只、蓮子等都是一彎流。
出水孔
談完壺嘴,我們再說說出水孔。
受限于早期的制壺理念和制壺工具,最早紫砂壺都是獨孔的,獨孔比較簡單,就是在壺的內(nèi)壁上挖一個洞。好處是出水效果好,缺點是無法過濾茶葉,這樣紫砂壺的功能性存在缺失。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制壺理念的進步,前輩匠人把“銅管”變成制作“網(wǎng)孔”的制壺工藝,并一直沿用至今,這也是目前最普遍的出水孔樣式。
網(wǎng)孔出水孔基本呈網(wǎng)狀排列,比較常見的是七孔梅花孔和十孔菱形孔,再往上還有十四、十七甚至二十一孔等。
紫砂壺在民國之前,大多為獨孔壺和簡單的網(wǎng)孔壺(例如四孔網(wǎng)孔)
時間來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紫砂廠接了一筆日本的外貿(mào)訂單,日本一直有自己的陶瓷藝術(shù)體系,而日本的陶藝家制壺時,普遍采用球形濾網(wǎng),所以當時日本對于這批壺的出水孔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球形出水。
所謂的球孔出水就是在獨孔的基礎(chǔ)上,把一個密布出水孔的半球形附件粘接到獨孔的位置,這樣出水就從一個平面變成了立體的球形。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既可以更好地過濾茶葉,還能增加出水量。
細密的濾孔和凸起的球面,保證了充足的流通面積,既具備良好的過濾功能,又具備良好的出水效果,還能避免茶葉完全把出水孔堵住,唯一的缺陷就是工藝難度較大,而且壺的容量也不能太小。
工藝精湛的球孔壺,出水確實會優(yōu)于網(wǎng)孔壺。
但是當球孔和模具甚至灌漿結(jié)合到一起的時候,粗制濫造的灌漿球孔就率先出現(xiàn)在批量的低端壺上。幾塊錢一個的灌漿球孔讓制壺匠人節(jié)省了掏出水孔的時間,出水效果還賊好,屬實既便宜又實用。
于是灌漿、手拉以及現(xiàn)在的機車壺紛紛都用起了球孔出水,長期以往,就給很多壺友造成一種“低端壺都用球孔出水”的不良印象,以至于很多制壺老師為了避嫌,紛紛放棄了球孔出水而繼續(xù)沿用網(wǎng)孔,這屬實反向操作了。
但同樣也有一些制壺老師,不愿意放棄球孔出水的優(yōu)勢,選擇用手工球孔替代了傳統(tǒng)網(wǎng)孔,這樣的手工球孔做工精良,費時費力,出水一流,碰到這樣的紫砂壺,真的可以閉眼買了。
最后就是最近兩年流行起來的內(nèi)推球孔。球孔出水的好處毋庸置疑,制壺老師也不愿意放棄,于是一種既可以規(guī)避“刻板印象”,又是手工制作的球孔出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手工壺上。
內(nèi)推球孔就是在拍打好的壺身上用圓頭工具向壺內(nèi)慢慢敲打,從而形成一個對內(nèi)的凹坑,然后在凹坑中挖出水孔,這樣從壺內(nèi)看就是一個小型的球孔出水。內(nèi)推球孔兼顧了手工屬性,提高了手工球孔制作的時間和成品率,是目前出水孔最好的選擇之一。
綜上所述,如果你對出水斷水有較高的要求,那么一彎嘴加上球孔/網(wǎng)孔出水會是最佳搭檔。譬如選擇一把像是笑櫻、上新橋、掇只、蓮子這一類壺嘴,哪怕是三五百塊錢的普通壺,也都能做到出水順暢斷水利落。
如果你壓根就不考慮斷水(一氣呵成直接倒在公道杯里),那么炮/劍流是你唯一且正確的選擇。
最后,再說一下,紫砂壺的使用,還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正確的拿壺姿勢是用拇指和中指拿捏住壺把前,然后食指輕輕搭在壺蓋上。出湯時食指微微用力,把蓋子摁在壺身上不致脫落。
這個姿勢剛開始可能很別扭,會覺得手指很累,或者手指無力根本無法把壺提起來,但這都不礙事,多加練習即可。這個姿勢的優(yōu)勢在于你永遠不會被紫砂壺燙到手,并且手腕靈活,出湯的快慢、什么時候斷水都可以控制自如。
來源:紫砂壺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