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茶大文化,那卡竹筒茶

  久負盛名的“那卡竹筒茶”,喝起來到底什么味道?,竹,似君子,常代表一個人的節(jié)氣,是剛直的象征,古人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說。

  中國人愛竹、惜竹,更是能將竹融入生活的各個地方,包括茶——竹筒茶。

  竹筒茶,其實已經(jīng)有了百年歷史,它起源于云南西雙版納,可以說是早期的緊壓茶類,是當?shù)卮鲎濉⒗镒濉⒕邦H族等少數(shù)民族飲茶的一種方式。

  這樣將毛茶裝在竹筒里,既是合適的茶葉儲藏方法,還能豐富了茶的風(fēng)味、口感,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完美的結(jié)合。

  少數(shù)民族中,以云南勐海縣那卡拉祜兒女所做竹筒茶久負盛名,他們將竹筒茶稱為「臘朵」,意喻平安吉祥。

  熟悉勐海茶的茶友可能知道,“那卡茶”,是至今名氣可與“南糯山”、“班章茶”比肩存在。

  它在清代時就名聲遠揚,每年需要上貢“車里宣慰府”。歷史有記載稱,緬甸國王還將“那卡竹筒茶”指名為貢茶。

  那卡竹筒茶,是以竹筒為儲茶工具,選取秋季成熟的新鮮甜竹,不會太嫩,不要太老。

  運回竹子后截取大小適中的竹段,挑選普洱茶原料裝入新鮮竹筒內(nèi),還不是一次填完,要反復(fù)的軟化、壓茶,才能慢慢壓好一根完整的竹筒茶。

  其間是由經(jīng)驗豐富的制茶師把控火候,將竹筒茶放在火上反復(fù)烘烤,使竹汁充分浸潤茶葉。

  這一過程中,受熱均勻、炙烤時間的把握也都十分考驗制茶師的工夫。

  烤好的竹筒,再經(jīng)過兩三天的時間放在陽光下曬干,將竹筒表面的竹皮削去,當?shù)厝诉€習(xí)慣的在竹筒的中間開一條小槽,或者打幾個小孔,防止茶葉受潮發(fā)霉,保證竹筒茶的品質(zhì)。

  竹筒茶在時間的磨練中,逐漸顯露陳香,與竹筒的清香相互交融。

  這樣的那卡竹筒茶,有純正的茶香,又有清雅的竹韻,得天獨厚,也不愧有如此繁瑣的工藝。

  茶湯金黃明亮,一片清澈,入口濃醇,喉感舒適,而且能感受到絲絲的甜味和糯糯的竹香味,的確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竹筒茶亦十分耐沖泡,大概7克茶,可以安心地泡十來泡,喝一整天。


  來源:甘茗,圖來源:茶友網(wǎng)圖庫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