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好不好,“悶”一下就知道啦?

茶葉好不好,“悶”一下就知道了?這似乎是很多做茶人鑒別茶葉的慣用手法之一?!皭灐辈?,能夠將茶的缺點放大,方便我們看出茶的品質缺陷。確實時間相對越長的浸泡,茶葉溶出的內質越多,更易看出茶品的優(yōu)缺點。

  此法雖然一定程度上奏效,但是也非常走向極端,更容易讓人(尤其是初學者)誤以為,茶葉好不好只要“悶”過就知道,就能看清本質了。

?

  其實這對于很多品質好的茶葉來說是一種不可取的做法。因為再不好的茶葉,經(jīng)過高溫“悶”過,性質都在發(fā)生變化,同樣這對于好茶來說也是一樣。

  經(jīng)過無數(shù)沖泡實驗證明,很多好茶,經(jīng)過這樣一“悶”,口感滋味完全發(fā)生了改變,甚至連茶底都一樣。比如本來茶底柔韌耐泡,但是經(jīng)過“悶”,茶葉會變得不耐泡,同時用手捏葉底很容易成沫,感覺沒有筋骨。但這樣你就能單方面判斷這茶葉不好么?非也。

?

  因為,基本好茶(例如一些名山名寨茶)在“悶”的過程很容易受高水溫的影響。較高的水溫很容易把內含物質過度析出來,從而不僅不耐泡,滋味還特濃“勁道雖足,韻味卻已消”。

  即便是水溫正常不高不低的情況下沖泡,然而只要“悶”過,就會存在茶葉內部外部環(huán)境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有的本質特性。特別是蓋碗或紫砂壺外部環(huán)境的不透氣,極易容易是的茶葉內部結構在短時間內發(fā)生強烈轉變,使得該釋放的釋放不出來,被壓回去,不該釋放的卻提前或過度被釋放。因此,本質上已經(jīng)和正常的沖泡滋味、葉底都有了很大的本質區(qū)別。

?

  另外,在時間上也是存在極其講究的。時長還是時短,怎么控制,控制在哪個程度都是“悶”法的講究。如果茶葉真的非“悶”不可的話,必須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需有一定章法。

?

  不同茶類則不同,比如是1分鐘、3分鐘或更久的都要分清楚?其原則上,綠茶、生普、白茶、黃茶、“悶”長一點;烏龍茶適中;紅茶、黑茶可偏短。

  那“悶”了以后怎么做?實際上就是倒出來,按“看、聞、品”幾個步驟來仔細觀察:

?

  看湯色:觀察一款茶湯,要注意其色澤及明亮度:茶湯色重、渾濁,通常意味茶品不夠優(yōu)質。好的茶湯,都要通透明亮。

  聞香氣:“悶”后聞香,感受香氣的類型、是否異雜、是否顯揚等。香氣短促,或者不顯,則茶次;帶有煙(除煙小種、傳統(tǒng)黃茶)、霉、酸、餿、臭,以及陳味、其他異味、雜味的茶,可以定位為劣質茶品。好的茶品,香氣應該是在具備本類茶的基本香氣外,還會帶有花香、果香或木質香等,并且顯而長。

?

  品口感滋味:“悶”過的茶,口感滋味更易被感知。好的茶湯,茶水鮮爽(黑茶類厚重)、飽滿、富有張力,回甘明顯持久。順滑、清透、回涼、生津為好;凝滯不移、苦澀不化、鎖喉刺痛等,為劣品。

  所以,茶葉好不好,“悶”一下就知道了,這個方法或者觀點雖然可取,也有一定的適用性,但并不完全成立,至少經(jīng)過對一些好茶(名山頭山寨)無數(shù)次沖泡的實踐經(jīng)驗證明,“悶”茶也是可能會對好茶造成極大的鑒別偏差的,也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的。

?

?

作 ?者丨wo 嘜

攝 ?影丨西 卡

來源:中國普洱網(wǎng)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