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傳統(tǒng)茶學的終結

中國古代的茶葉科學技術,主要匯集在茶書之中,并通過茶書表現(xiàn)出來。古代茶學自陸羽撰寫《茶經(jīng)》起,經(jīng)唐宋兩代的發(fā)展,至明清特別是明朝中期和后期,達到了一個高峰。清朝中期和后期,中國古代茶書就很少再見新作,傳統(tǒng)茶學走到了靜止待變的階段。所以,如果說明朝和清初是中國傳統(tǒng)茶學的一個繁榮期或高峰的話,那么,至清朝中后期后,中國傳統(tǒng)茶學,也由式微慢慢走向了終極。

據(jù)萬國鼎先生在農(nóng)業(yè)遺產(chǎn)研究集刊發(fā)表的《茶書總目提要》中介紹,中國古茶書的撰刊情況是:唐代7種;兩宋25種;元代未見有專門的茶書;明代55種;清代11種,總計98種。當然,萬氏所舉的“茶書總目”,不能說十分完全(據(jù)統(tǒng)計,還有近30種茶書未列進總目),茶書愈多的朝代,一般遺漏也多,但本書還是較能正確反映我國傳統(tǒng)茶學發(fā)展情況的。

分析以上數(shù)字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把明清合作一個階段,那么明清二代的茶書共66種,唐宋包括元代才32種;這就是說,明清552年中撰刊的茶書,較唐至元代750年撰刊的總數(shù)增加了一倍還多。如果把明、清分開,那么,明朝一代的茶書,就占中國古代全部茶書的一半。再以明清茶書撰刊的年代來看,在明代的55種茶書中,屬于明朝初期的著作,僅朱權《茶譜》和正統(tǒng)年間譚宣撰的《茶馬志》2種;中期的茶書10種;其余43種,悉為明代后期撰刊。清代的茶書中,屬康熙及其相近年代撰刊的7種,3種成書年代不詳,光緒年間刊印的只程雨亭《整飭皖茶文牘》1種。應該指出,《整飭皖茶文贖》,農(nóng)學叢書把它收作一種茶書,實際它只是給南洋大臣寫的要求整頓徽州茶商的一個報告。所以,由上可以看出,從茶書撰刊的角度來說,中國傳統(tǒng)茶學,明清是一個高峰。其最為發(fā)展的時期實際只是從明憲宗成化(1465~1487)時起,到清世宗雍正(1723~1735)止的二百多年時間。雍正以后,可能我國古代茶事和茶葉生產(chǎn)技術,已為明清形形色色茶書反復敘述或敘述已盡,所以,直至清朝覆亡,基本上未再有新的茶書出版。

當然,明朝中后期茶書的眾多,與當時社會商品經(jīng)濟和刻書事業(yè)的發(fā)展有一定的關系,但它總是現(xiàn)實茶學發(fā)展的一種反映,以至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茶學發(fā)展的一個頂峰。

中國古代茶書除陸羽的《茶經(jīng)》以外,大多只是起到了匯集歷史科學材料的作用。那么,明清茶書在茶葉生產(chǎn)技術上到底有什么發(fā)展呢?應該說,其成就是突出的。關于制茶方面的提高和發(fā)展,在上節(jié)已有所述,現(xiàn)再看茶樹栽培技術的發(fā)展。以茶樹繁殖說,在唐朝以前,如《茶經(jīng)》所反映:“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當時種茶和種瓜一樣,是采取直播叢栽的。這一方法,在宋元直到明朝中期,被奉為經(jīng)典,但是,在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識》(1664)中就記到:“種以多子,稍長即移,大即難移”,說明在明朝,至少在明朝后期,有的地方除直播以外,還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法。但這還是有性繁殖法。為了保持優(yōu)良茶樹品種的性狀,如《連陽八排風土記》(1708)所載,茶樹繁殖引用了插枝繁殖技術?!哆B陽八排風土記》是康熙年間的作品,由此不難想見,茶樹插枝無性繁殖的方法,是明朝至少是明朝后期出現(xiàn)的一種技術。此外,據(jù)民國《建甌縣志》記載,在清代閩北一帶,對一些名貴和優(yōu)良茶葉樹種,還開始采用了壓條繁殖的方法。

再如在茶園管理技術上,明朝較唐宋也有一個明顯的飛躍。程用賓在《茶錄》(1604)中說:“肥園沃土,鋤溉以時,萌腴豐蘗”,這是明人對茶園管理的概括,也是他們力行的目標。宋時對茶園建設、施肥除草講得都很簡單,明人羅廩在《茶解》中對茶園的建設過程,就提出了“土地平整”的要求。至于茶園的耕作施肥,《茶解》講得更精細:“茶根土實,草木雜生則不茂。春時薙草,秋夏間鋤掘三四遍,則次年抽茶更盛。茶地覺力薄,當培以焦土。”怎樣培法?“每茶根旁掘一小坑,培以升許,須記方所,以便次年培壅。晴晝鋤過,可用米泔澆之?!绷硗猓诓鑸@間種方面,宋時只提到間植桐樹,《茶解》中進一步提出可種植桂、梅、玉蘭、松、竹和蘭草、菊花等清芳之品,即上層種喬木形花果,中間為茶樹,下層種蘭、菊一類草本花卉,一使茶園幽香常發(fā),二可以蔽土抑制雜草生長,現(xiàn)稱“立體種植”。關于用覆蓋的辦法抑制雜草生長,在清代《時務通考》(1897)一書中,提到在鋤地以后,“用干草密遮其地,使不生草萊”。其實這除可防止雜草生長外,還具有防止土壤流失、蓄水保墑和施肥等一連串的效應。

在元朝以前,史籍中對茶樹的更新復壯,無甚記述,直至清初的《匡廬游錄》、《物理小識》和后來的《時務通考》中,才提到了茶樹更新方法。如方以智在《物理小識》中稱:“樹老則燒之,其根自發(fā)”;《匡廬游錄》載:“山中無別產(chǎn),衣食取辦于茶,地又寒苦,茶樹皆不過一尺,五六年后梗老無芽,則須伐去,俟其再蘗。”這是有關更新方法的最早記載,也較原始。至咸豐時,張振夔在《說茶》一文中提及:“先以腰鐮刈去老本,令根與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糞其根,仍覆其土而鋤之,則葉易茂。”顯然,這時已從消極的“候其再蘗”,進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促其葉茂了?!稌r務通考》的記載是:“種理茶樹之法,其茶樹生長有五六年,每樹既高尺余,清明后則必用鐮刈其半枝,須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除去其草,此時全樹必俱發(fā)嫩葉,不惟所采之茶甚多,所造之茶猶好?!边@里講的,是一種類似現(xiàn)代的重修剪。

此外,在掌握茶樹生物學特性和茶葉采摘等方面,在明清時也都有較大的提高和發(fā)展。這些方方面面的發(fā)展,也就構成了這一時期的茶學的基本內(nèi)容和水平。近代茶葉科學技術,是上一個世紀特別是上一個世紀后期,在中國傳統(tǒng)茶學的基礎上引進近代科技成果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從這一角度上說,雖然明清時代的有些茶葉科學技術不免有點幼稚,但確確實實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茶學所達到的技術高度,也代表了當時中國和世界茶葉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朱自振)

來源:茶貴人

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刪除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