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分類之傷

01

新中國成后,六大茶類的確立一直要到1979年,最早由安徽農業(yè)大學陳椽教授首次提出。分類的依據(jù)是根據(jù)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不同,很快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只有普洱茶的分類一直備受爭議,一直到2023,不但沒有結束,專家們又開啟了另一種更激烈的爭議。

02

1979年,普洱茶已經(jīng)有兩大產(chǎn)品類別,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生茶的工藝是采摘、萎凋、殺青、揉捻、曬干、蒸壓成型。普洱熟茶的工藝是將曬干的毛茶加水渥堆發(fā)酵,然后晾干、篩選、蒸壓成型。無論是從口感、外觀、茶多酚的發(fā)酵程度都完全不同,但專家還是活生生的把生茶和熟茶統(tǒng)統(tǒng)歸為黑茶,也許是為了便于記憶。

03

40多年過去了,每一個學茶的年輕人都會在深入分類學習時,面對青綠色的生茶和黑黢黢熟茶時,反復詢問,這是同一品類嗎?老師很肯定而無奈地說兩種都是黑茶時,每個同學都會故作鎮(zhèn)靜而內心疑惑。尤其是在我們學評茶時,當老師把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兩種黑茶一起做評審時,我們的評語更是難以下筆,自己都覺得在指鹿為馬。

04

2023年的春天,還是安徽農業(yè)大學,制定并頒布我國茶葉國際標準ISO20715:2023《茶葉分類》,標志著我國六大茶類分類體系正式成為國際共識,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但令云南茶圈意外的是普洱茶的分類有了調整,將普洱生茶劃分為綠茶類,熟茶仍然保留在黑茶類。有進步的是終于將生茶和熟茶區(qū)分開了,但是把一坨一坨的生茶餅放在全國綠茶的品類中,必將成為一道更加靚麗的風景線。

05

我們在一片愕然中慢慢冷靜下來,開始思考。我們從事普洱茶行業(yè)多年,分類跟我們有關系嗎?有,但不大。專家的分類會影響我們的業(yè)務以及銷售嗎?不會,還不如一個小網(wǎng)紅的沖擊大。專家在實驗室完成的報告跟我們茶葉的品質與品牌有一毛錢關系嗎?一點沒有。于是我們逐漸想開,專家要完成他的任務,國際化也只是讓老外承認我們分類的必要手段,跟懂不懂茶沒關系。我們跟專家之間就是莊子說的:“夏蟲不可語冰”。而且互相這樣認為。畢竟我們反復強調,真正負責任的企業(yè),產(chǎn)品質量標準是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的,國標只是一個最低的門檻而已,做高品質的無需重視。

06

普洱生茶是后發(fā)酵茶的典型代表,可以長期存放,跟醬香白酒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綠茶是有保質期的,而且兩者的工藝、存放、品飲方式都完全不同。專家非要把他放在一起,坦白講,還不如原來放在黑茶類,畢竟黑茶類還抓住了普洱生茶的核心,那就是后發(fā)酵與長期存放的特征,但現(xiàn)在歸為綠茶類了,猶如將醬香白酒強行歸為清香白酒。讓新入門而不知所以然的同學更加懵圈。這個現(xiàn)實就相當于我們?yōu)榱四米C必須聽老師的,但為了生存,就必須屏蔽一切不合理的雜音。

07

無論專家如何分類,只有在學校教學時課堂上會不斷爭論。現(xiàn)實是沒有時間去與教科書較真的,為了生存,你說是啥就是啥,只要你買單。好茶永遠不愁銷路,就像牛人,無需拿文憑證明自己的能力。只有剛畢業(yè)的學生才需要文憑,行業(yè)高手都是被獵頭緊盯的對象。做品質不聞窗外事,實干家早就將星空牢記于心,無需東張西望。

來源:古樹迷宗茶業(yè)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