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一座城,武夷茶韻百世流芳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雙重遺產(chǎn)地,這里風光秀麗,山清水秀,是大自然的瑰寶,更是全世界人民的重要財富。

但武夷山的魅力不光只是美景,還有舉世聞名的武夷茶。只要來到武夷山,你就會發(fā)現(xiàn)武夷山人在茶余飯后,會見親朋好友,都喜歡泡上一壺武夷茶來細細品嘗;而在武夷山你只要聊茶,每一位武夷山人都能如數(shù)家珍一般,與你聊上半天。

武夷茶的起源

武夷茶在我國茶葉發(fā)展史上,譜寫了十分重要和光輝的一頁,更是使武夷山在茶道上燁燁發(fā)光的原因。

武夷茶在南北朝時(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稱于世,唐代成為士大夫上層貴族饋贈佳品,宋元兩代入貢朝廷,盛極一時。

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就于九曲溪畔設置御茶園。明代罷造龍團,改蒸青團茶為炒青散茶,隨后又改制三紅七綠的烏龍茶,即現(xiàn)在所稱之巖茶。

明末清初,由于社會動亂,茶葉一度停滯發(fā)展。隨著清政府的統(tǒng)一中國,社會經(jīng)濟逐步穩(wěn)定,茶葉經(jīng)濟也逐漸恢復。

在清代,武夷茶已大量地通過海運銷往世界各地;陸上從武夷山出發(fā)一路向北,途經(jīng)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nèi)蒙古,穿越蒙古國,最終到達俄羅斯圣彼得堡,這條路線也被稱為“茶葉之路”。

因而,武夷巖茶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十七世紀遠銷西歐,蜚聲四海。武夷茶也再次走上了中國茶葉的巔峰!

武夷茶的工藝

武夷山產(chǎn)茶有1500年歷史,茶樹各類繁多。按來源分,武夷山茶樹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武夷山當?shù)夭铇淦贩N——武夷菜茶(又稱武夷變種)及從中選育出各類單叢、名叢茶樹群體。這類茶樹品種從武夷山開始種茶起至近代,一直是當?shù)夭枞~主栽品種;一類是引進品種,主要是近幾十年至近百年來引進的水仙及梅占、黃棪等無性系品種。

其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頂級的口感既源于武夷山的好水土,又離不開武夷巖茶獨特的制茶工藝。

雖然武夷巖茶也采用烏龍茶的制作工藝,但是與追求鮮爽的輕發(fā)酵、輕焙火的臺灣烏龍茶和追求花香的深發(fā)酵、低焙火的安溪烏龍茶不同,武夷巖茶采用的是深發(fā)酵、重焙火做法。

因為獨特的口感,武夷巖茶可以更好地詮釋賞茶的美感之道。與親朋好友共飲此茶,既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shù),也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更是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一杯濃郁悠香的武夷巖茶,不僅可以靜心、靜神,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而且可以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不得不讓人對之倍愛有加。

武夷茶之品茶

說起品茶,可能許多人都難以真正領(lǐng)略茶之中那妙不可言的真趣。而要說品飲武夷巖茶的心得體會,那當以清代大才子袁枚寫得最深刻、最具體。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藥。然丙午秋,余秋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

”——《中國茶經(jīng)》

從袁枚的話里,我們不難看出,他從不愛武夷巖茶,到飲后怡情悅性的整個過程,同時也反映出應該如何正確的品茶,才能深得其精髓。

其一、武夷茶一般講究熱飲,要隨泡隨喝才有味道,稍遲一些都會大失其味。

其二、品茶要“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品飲武夷巖茶要特別注意聞香。而武夷山茶要至少聞三次,不僅能夠細嗅其味,還有益于身心健康。

其三、品茶要“徐徐咀嚼而體貼之”?!熬捉馈奔唇啦?,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才能品出茶的真味。

其四、“釋躁平矜,怡情悅性”,這是精神上的升華,品茶的心境要好,用心體會其中滋味。

“千古儒釋道,萬古山水茶”武夷山自古以來就儒、釋、道三教并存。武夷巖茶,素有仙山靈芽之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工藝的進步,武夷茶也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一杯茶,造萬千世界。

一杯茶,結(jié)緣愛茶之人。

捧上一杯武夷香茗,與親朋好友共飲,

定能喝出緣分、韻味與真情。

來源:武夷山茶產(chǎn)業(yè)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