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故事傳說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tǒng)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zhì)特征的烏龍茶。“武夷巖茶”是產(chǎn)于閩北武夷山市(原祟安縣)武夷山巖上烏龍茶類的總稱。歷史悠久。據(jù)史料記載,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貢品”。那么關于武夷巖茶故事傳說你知道嗎?
武夷巖茶故事傳說
  大紅袍的由來
 
  一曰,大紅袍茶樹受過皇封,御賜其名,故當?shù)乜h丞于每年春季(到來)親臨九龍窠茶崖,將身披紅袍脫下蓋在茶樹上,然后頂禮膜拜,眾人高喊:“茶發(fā)芽”待紅袍揭下后,茶樹果然發(fā)芽,紅艷如染。
 
  二曰:相傳清朝時候,有一文人赴京趕考,行到九龍窠天心永樂禪寺,突發(fā)腹脹,腹痛不已,后經(jīng)天心寺僧贈送大紅袍茶,飲后,頓覺病體痊愈,得以按時趕考,高中狀元。為感念此茶治病救命之恩,今科狀元親臨茶崖,焚香禮拜,并將身披紅袍,脫下蓋在茶樹上,大紅袍遂得此名。
 
  三曰:大紅袍因春芽萌發(fā)的嫩芽呈紫紅色,遠遠望去,茶樹紅艷,因而得其名,故歷史上亦有“奇丹”之稱。
武夷巖茶故事傳說
  另一傳說資料
 
  傳說古時,有一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廟老方丈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招為東床駙馬。一個春日,狀元來到武夷山謝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擁,到了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株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著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你犯鼓脹病,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樹發(fā)芽時,就鳴鼓召集群猴,穿上紅衣褲,爬上絕壁采下茶葉,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狀元聽了要求采制一盒進貢皇上。第二天,廟內(nèi)燒香點燭、擊鼓鳴鐘,召來大小和尚,向九龍窠進發(fā)。眾人來到茶樹下焚香禮拜,齊聲高喊“茶發(fā)芽。”然后采下芽葉,精工制作,裝入錫盒。狀元帶了茶進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脹,臥床不起。狀元立即獻茶讓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噬洗笙?,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讓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賞。一路上禮炮轟響,火燭通明,到了九龍窠,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后來,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了。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了“大紅袍”三個大字。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
武夷巖茶故事傳說
  文化活動
 
  自1990年以來共舉辦六屆“武夷巖茶節(jié)”、三屆“無我茶會”、四次“茶王賽”,大大地擴大了武夷巖茶的影響。武夷茶界人士及有關領導還多次到日本、朝鮮及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區(qū)交流茶文化。
 
  武夷山有關人員撰寫出版有不少茶書、文章、光盤。主要有《佳茗飄香》、《趣談武夷茶》、《漫話武夷茶文化》、《武夷茶文化》(光盤)等。茶文章主要登載于《農(nóng)業(yè)考古·茶文化專號》、《福建茶葉》等刊物、報紙。
 
  由黃賢庚主撰的《武夷茶藝》(18道),經(jīng)推練演出后,產(chǎn)生良好反響,且經(jīng)久不衰,在國內(nèi)廣為傳播,并到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香港、臺灣等國家、地區(qū)演出,收到很高評價。
責編: 木坤小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