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師拙言

那么這次復出還有一件事,就是最近出現(xiàn)了不少人開始使用一年前我發(fā)過的“活茶”理論,令我有些好奇。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底,我發(fā)現(xiàn)這些人對“活茶”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概念階段;在面對我的提問時各種牽強附會的解釋,讓我既好笑,又好氣。
那么在這里我對活茶進行一個解釋,這是我在探求普洱茶的核心要素時提出并試制的一個理論,而不是通過茶葉表面的鮮活度來判斷,這個知識點希望大家標注一下。
活茶理論的提出主要是用來組建框架,主要目的就是以此框架作為研究茶葉內部物質關系的范本,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攻關,我通過這個框架確定了制茶工藝并還原了普洱茶轉化前的最初形態(tài),這個茶前期表現(xiàn)出的香氣,味道,口感等指標均符合“活茶”變化多端的理論框架,且會隨著沖泡手法的不同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質。
經(jīng)過反復的審評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活茶”充滿了一種不確定性,其對沖泡的規(guī)范性有著極高的要求并且沒有一個明確的轉化方向。如此一來,這個茶后期變成什么樣子我們就無從把控,所以在試制了三個藍本后,我就果斷的暫停了這一理論體系的深入研究,避免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帶來更多損失。
恰好最近這三個藍本的轉化周期達到理論體系確立的第二轉化周期峰值,所以我又把當時試制的藍本拿出來審評了一下,其中有兩款茶是向著不愉快的方向發(fā)展的,只有一款茶,轉化出了純生津的特質,但除了生津它一無所有,貌似也不咋的。
之所以爆出我的研究成果,僅僅是希望大家在看到什么人提到“活茶”或者“活”這個概念的時候;能夠有所戒備,以“多提問,少沖動;多試探,少買單"的方式輕松避坑。

謝謝閱讀,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評論 / 18

紅(^。^*)(菩提心)
#672663

我是實在不懂,

回復
鄧勇
#672457

又一個大神?

回復
茶師拙言
#672527

@鄧勇 不是大神。我很落地。

回復
青山巍峨
#672369

坐下慢慢學

回復
人在草木
#672085

茶生天地間,活了億萬年。人茶兩相和,茶活人心感。

回復
茶師拙言
#672175

@人在草木 茶者無界,人心自顯。

回復
茶師拙言
#672176

@人在草木 師兄吉祥

回復
人在草木
#672248

@茶師拙言 茶大師好!

回復
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
#672077

已關注

回復
茶師拙言
#672182

@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 感謝??已回關

回復
老怪
#672011

大師啊

回復
茶師拙言
#672181

@老怪 不敢當,好茶盛一時,著述傳千年。如果我的著述可以傳千年,到那時師兄再這么稱呼。??

回復
饞茶一味
#671942

茶友做茶研究的?

回復
茶師拙言
#672183

@饞茶一味 略有心得??刹幌駥嶒炇乙粯訉I(yè)。

回復
和光同塵
#671913

個人:就是這個“活”,給了茶葉不確定性的發(fā)展方向,后期的口感也不同,這樣一來也是喝茶的一種趣味性,畢竟我們都喜歡玩,或者追求不同的感官刺激帶來的喜悅感吧。

回復
茶師拙言
#672193

@和光同塵 茶不可以遠人,茶遠人者不足以為茶。
好茶的定義無非就是“簡單沖泡出美味”,用品質的穩(wěn)定性降低沖泡門檻。沖泡門檻太高對茶友好像并不怎么友善。對茶友不友善的茶一定要淘汰!嘿嘿

回復
和光同塵
#672207

@茶師拙言 你為大眾考慮的很對,有時候這個生普本身的接觸人群是小眾,真正喝明白的更是少之又少。

回復
茶師拙言
#671903

十分抱歉,文章尾部分段的銜接的有點跳躍,所以只能勞煩大家的思維跟著跳躍一下了。哈哈。早安各位。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