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中國三大工夫紅茶

找到約486條結果 (用時 0.015 秒)

宜紅茶——200年歷史的中國三大工夫紅茶

宜紅茶

萬里茶道上的“中國符號

中國工夫紅茶的典型代表

宜昌紅茶問世于19世紀中葉,至今已有100余年歷史。

1861年漢口被列為通商口岸,英國即設洋行大量收購紅茶。由宜昌轉運漢口出口的紅茶取名“宜昌紅茶”,宜紅茶因此而得名。

1876年,宜昌被列為對外通商口岸,宜紅茶出口猛增,聲譽極高。

宜紅茶的品質在工夫紅茶中僅次于“祁紅”,作為當時中國工夫紅茶的典型代表和傳統(tǒng)出口商品,大量的宜紅茶通過“萬里茶道”遠銷亞歐,走向世界,成為重要的“中國符號”和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中外交流的重要使者。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宜紅茶失去銷路,生產基本停止??箲?zhàn)勝利后宜紅茶生產有所恢復,但因政局不穩(wěn),產量不多。

1951年,中國茶業(yè)公司建“宜都紅茶廠”,集宜昌、恩施、常德、永順四個地區(qū)的毛紅茶精制加工成宜紅茶出口,50、60年代祁紅、宜紅、滇紅長期占據(jù)中國出口紅茶數(shù)量和質量的前三位,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進入二十一世紀,宜昌、恩施所屬宜紅茶產區(qū)的年生產量達到1.5萬噸左右,出口和內銷平分秋色。

頗費工夫的工夫茶

主產區(qū)內能精制加工的茶企不到十家

宜紅茶是傳統(tǒng)的條形茶,由于選料講究,做工精細被稱之為“宜紅工夫茶”。宜紅工夫茶條索緊細有金毫,色澤烏黑油潤,沖泡后甜香高長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紅艷明亮。同祁紅、滇紅一起被列入我國傳統(tǒng)外銷三大工夫紅茶。

傳統(tǒng)宜紅茶制作工藝十分精湛,分初制和精制兩大過程。因初、精制頗費工夫,所以又叫宜紅工夫茶。

初制是使茶葉鮮葉變成條索緊結、色澤黝黑的干燥條形毛紅茶,包括萎凋、揉捻、發(fā)酵、烘干四道工序;精制是將長短、粗細、輕重、色澤不一的毛茶加工成性狀一致的商品茶,包括篩分、切細、風選、揀剔、提香、拼配、勻堆、裝箱等工藝,制成形、質兼優(yōu)的成品茶。

宜紅茶的主要生產區(qū)域為湖北省的宜昌市和恩施州的所屬縣、市、區(qū),核心縣市有宜都市、五峰縣、長陽縣、夷陵區(qū)、鶴峰縣、宣恩縣、來鳳縣、恩施市、利川縣、建始縣、巴東縣等十多個縣。這個區(qū)域內能精制加工宜紅茶的企業(yè)不到十家,年產量在1.5萬噸左右。

品質特征

部分茶湯冷卻后有“冷后渾”現(xiàn)象

宜紅茶是中國上等品質的工夫紅茶,誕生一百多年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其品質的描述不盡相同。

2013年《湖北宜紅茶》省級地方標準規(guī)定的特級宜紅茶的品質要求為:外形條索細秀顯毫、勻整、凈,色澤烏黑油潤;內質香氣鮮嫩甜香、滋味鮮甜、湯色紅艷明亮、葉底紅勻明亮,細嫩多芽;部分茶湯冷卻后有“冷后渾”現(xiàn)象。

部分高品質的宜紅茶在沖泡時,豐富的茶黃素和茶紅素與咖啡堿形成絡合物,茶湯熱時,溶于水呈游離狀態(tài),使茶湯紅亮;當茶湯冷卻后呈乳狀物析出,使茶湯呈黃漿色渾濁,這就是宜紅茶的“冷后渾”現(xiàn)象,它與紅茶湯的鮮爽度和濃強度有關,是優(yōu)質宜紅茶的重要特征。

沖泡品飲

滿口生香,回味甘美,心清氣爽

備具:沖泡紅茶,一般選用瓷器,乳白色的最好。蓋碗沏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口感順滑。

溫杯潔具:用沸水將茶具內外沖淋一遍,起到提高杯溫,避免沖泡時的冷熱交替;去除異味;消毒殺菌的作用。

水質:泡紅茶的水要用含鈣鎂低的“軟水”,泉水最佳,純凈水次之。

水溫:紅茶可以用100℃來沖泡,但是為了口感更好,紅茶一般采用80—85℃來沖泡。沖泡茶葉的水一定要煮沸,等它冷卻到所需要的溫度。

投茶量:根據(jù)容器的大小,不同茶的特點、客人的人數(shù)、客人的喜好來控制。一般到容器的三分之一,不能超過一半。

水量:注水一定要蓋過茶葉。茶量多了,注水相對要多;茶量少了,注水相對減少,避免過濃或者有水味。

注水方式:一般采用定點注入、沿杯壁轉圈注入。水溫較低、茶質嫩,想追求鮮甜偏淡口感的,可采用柔和細水注入,然后快出湯;水溫較高、茶質較老,想追求茶色濃、茶味重口感的,可采用穩(wěn)重中水注入或陽剛較大水流注入,注意不能直接淋在茶葉上,更不能往茶葉中部注水,這樣會破壞茶葉沖泡出來的口感。

出湯方式:紅茶要求快出湯,一般保持1—5秒。如果想口感強烈一點,可浸泡時間長一點,具體還是要看喝茶人的喜好。

品飲:湯色橙黃,滋味醇甜,回甘持久。

來源:請你喝杯湖北茶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福建三大工夫紅茶之“坦洋工夫茶”

  “我在福建那些年,喝茶是以工夫茶為主?!?/p>

  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潮州時說了這么一句話。于是,火了“工夫茶”。

  工夫茶由來已久,源于福建,盛行于閩南、廣東潮汕和臺灣乃至東南亞一帶。因茶葉沖泡的技法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所以被稱作“工夫茶”,這里的“工夫”指的是泡茶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工夫”這兩個字還被運用在紅茶的取名上,因為紅茶的加工十分精細,需要下相當深的功夫,耗費很多工夫,所以也被叫做“工夫紅茶”。我國共有12個省份制作工夫紅茶,而在產茶大省福建的三大工夫紅茶中,尤以福安坦洋工夫最為著名。

  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全國茶葉加工工(精制)職業(yè)技能競賽”中,福建選送的10位選手從全國60多名制茶高手中脫穎而出,雖無緣冠軍,但有4位入圍前十名,其中福安市選送的3位選手分別獲得第2名、第4名、第7名的佳績,福安的紅茶制作水準及地位再次得以認可。

△“2020年全國茶葉加工工(精制)職業(yè)技能競賽”福安市獲獎選手(圖:福安茶業(yè))

  坦洋工夫在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曾紅極一時。后由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海路中斷,貿易受阻,坦洋工夫開始漸出人們的視野。而如今坦洋工夫的復興,離不開習近平總書記給予的指導。

  坦洋工夫的發(fā)祥地坦洋村,是時任中共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在閩東工作時的農村黨建聯(lián)系點,也是當時離任交接的地方。

  199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以一杯清茶話別寧德,留下了“喝過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的金句。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在閩東時間雖短,但是工作體會很深,跟大家感情很好。離開這么多年了,閩東還是我最感親切的地方?!?/p>

△圖:翻拍于坦洋工夫宣傳冊

  期間,他一邊喝著坦洋工夫茶,一邊與村干部親切交談,對村黨支部提到的村里發(fā)展情況與遇到的問題一一給予分析,并提出建設性意見。臨走時,習近平緊緊握住村老支書的手,誠懇地說:“原想安排一段時間到村里住一陣,走走家串串戶,沒料到這次走得那么匆忙,很是遺憾。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喝過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p>

  正是30年前這句話,說“活”了福安的坦洋工夫茶。

△圖:翻拍于坦洋工夫宣傳冊

  時任坦洋村村支書的劉智勇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來到坦洋村是在1988年的秋天,他鼓勵村民,“坦洋要當領頭羊,不斷放大坦洋工夫紅茶的品牌效應,因地制宜,壯大茶葉經濟”,他還明確提出來坦洋發(fā)展好了,就要走出去,要與困難村結成對子,開展幫扶。

  從習近平總書記初來坦洋時,農民守著500多畝茶園,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窘境到2019年人均年收入超過了20,000元。40倍的數(shù)值足以證明當年習總書記提出的“因地制宜,發(fā)展茶業(yè)”是坦洋村踐行產業(yè)脫貧的正確道路。坦洋工夫成為坦洋村致富的一把金鑰匙,而坦洋村成為了閩東的“明星村”。

△坦洋村
△坦洋村茶園(圖:丁立凡 攝)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指導下,2006年,福安市委、市政府把茶業(yè)作為民生產業(yè),實施發(fā)展壯大茶產業(yè)的“五個一工程”,即每年推廣優(yōu)良品種1萬畝、每年舉辦一次大型茶事活動、建設好一個茶葉交易市場——中國海峽大茶都、打造好一個品牌——“坦洋工夫”、建好一個茶葉加工區(qū),恢復打造中國歷史名茶品牌“坦洋工夫”。

△福安溪柄千畝無公害茶園

△坦洋工夫

  如今,坦洋工夫已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在北京“人文中國·茶香世界”、首屆香港國際茶展等多個活動中斬獲金銀獎,并在時隔一個世紀后,再次榮獲“2013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2015年,坦洋工夫茶因其外形緊細勻整,色澤烏黑油潤,湯色紅亮明亮,香氣高銳幽遠,滋味鮮爽醇厚,葉底軟嫩紅亮等特性,被選定為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全球合作伙伴及唯一指定用茶,并成為福建“一杯茶、一座樓、一條路”對外推介主打茶品牌。

  坦洋工夫,再次重回世界舞臺。

△坦洋工夫在1915年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金牌獎章

  2020年9月14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與德國駐華大使葛策、歐盟駐華大使郁白正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lián)盟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xié)定》,協(xié)定納入雙方的550個地理標志(各275個)中,坦洋工夫茶赫然在列。這也意味著坦洋工夫獲得歐盟保護,為其在國際市場上打響品牌知名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句話成就一個產業(yè)的偉大宏圖。雖然時隔30年,但習近平總書記的那句“喝過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仍不斷地為坦洋村乃至福安茶農茶人走向脫貧、提升茶產業(yè)的道路上,提振信心、堅定決心、激發(fā)干勁。

  原標題:“我”在福建那些年,喝的工夫茶都是什么茶?

  注:內容來源說茶ShowCha,作者說茶傳媒,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四川省茶業(yè)集團在“黃金白露杯”第二屆成都·中國工夫紅茶斗茶大賽中斬獲“特別金獎”

11月5日,“黃金白露杯”第二屆成都·中國工夫紅茶斗茶大賽圓滿落幕,四川省茶業(yè)集團選送的“天府龍芽”牌工夫紅茶與來自湖北、湖南、安徽、廣東、福建等14個省市共計228份茶樣參與盲評,最終脫穎而出,斬獲工夫紅茶(芽形)特別金獎。

“川紅”是四川工夫紅茶的簡稱,與“祁紅”、“滇紅”并稱為中國三大工夫紅茶。宜賓是“川紅工夫”紅茶的故鄉(xiāng)和發(fā)源地。當前,工夫紅茶制作方面普遍存在加工技術落后、專用加工設備缺乏、品質特色不突出、連續(xù)化自動化程度低、紅茶產業(yè)科技支撐薄弱等技術瓶頸。

在此背景下,四川省茶業(yè)集團在四川酒業(yè)茶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市屬國有資本賦能下,遵照習近平總書記“三茶統(tǒng)籌發(fā)展”重要指示,率先打造“川紅工夫”品牌茶,緊緊圍繞“品質、品牌、渠道”發(fā)展思路,堅持“強基、固本、賦能、提質”主基調,以“一室兩院一中心”全國茶行業(yè)領先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為根基,以深化校企合作為抓手,全面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大力促進內涵發(fā)展,形成了多個包括院士、教授在內的研究團隊,在保證綠茶產品成熟穩(wěn)定的基礎上,大力研發(fā)紅茶、黑茶等茶產品,圍繞茶樹良種繁育、初精深加工等關鍵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和產業(yè)化運用,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做優(yōu)茶品質,做強茶品牌。

“天府龍芽”工夫紅茶——是四川省茶業(yè)集團生產管理中心部長“國茶工匠·制茶大師”楊朝林在總結26年制茶經驗的基礎上,帶領公司技術團隊,歷經多年,精耕技藝,潛心研制而成。原料選用于高山茶園特色品種芽葉,在保留原傳統(tǒng)工夫紅茶制作工藝的基礎上,融入新設備、新技術,研制出甜香味醇的新一代“川紅工夫”。其外形條索緊細,滿披帶毫,湯色紅亮,滋味醇厚甘爽,是四川工夫紅茶的優(yōu)質代表。

下一步,四川省茶業(yè)集團將積極響應各級黨委政府關于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工作部署,進一步發(fā)揮龍頭企業(yè)對產業(yè)發(fā)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fā)揮“一室兩院一中心”科技資源優(yōu)勢,持續(xù)開展茶葉科技攻關,深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持續(xù)擦亮川茶金字招牌,助推川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來源:川茶集團)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473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