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中國那里綠茶最好

找到約152條結(jié)果 (用時 0.046 秒)

高富華:中國茶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茶為國飲?!敝袊撕炔?000多年后,大航海時代,歐洲商船到了中國,中國茶進入西方,成為大眾健康飲品。茶葉傳入西方時身份還是“毒藥”,今天,中國茶是如何實現(xiàn)復(fù)興的?

茶為何物:直叫人“以茶試毒”

“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中國有著悠久的茶葉飲用史和茶文化史。茶作為貢品和祭品的記載,可以推及周武王伐紂時。茶作為商品的記載,根據(jù)現(xiàn)有文獻資料,是在西漢。

西漢著名文學(xué)家王褒的《僮約》中,有兩次提到茶:“膾魚氰鱉,烹茶盡具?!薄拔潢栙I茶,楊氏擔(dān)荷?!迸氩璞M具,就是煎好茶并備好潔凈的茶具;武陽買茶,意為到武陽縣(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區(qū))買茶葉。

《僮約》雖是消遣之作,但在不經(jīng)意間為中國茶史留下重要一筆。從茶史研究的角度來看,茶葉能成為商品買賣,說明在西漢時飲茶已盛行了。

那么,中國茶葉又是什么時候傳到西方的?

100多年(1868—1872年)前,一個叫李希霍芬的德國人,在中國進行了7次考察,足跡遍及當時18個行省的13個,對中國的山脈、氣候、人口、經(jīng)濟、交通、礦產(chǎn)等進行了深入探查。

在他的《中國——親身旅行和據(jù)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一書中,首次提出“絲綢之路”這一名稱。他把古代從東方向遙遠的西方輸送絲綢的通道稱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這個名稱很快傳播開來,沿用至今,逐漸成為古代東方與西方之間文化交流的代名詞。

其實,東西方交往的通道早已有之,只是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名稱。除絲綢之路外,在大西南還有一條通往青藏高原的茶馬古道。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是現(xiàn)今發(fā)現(xiàn)的中國茶葉傳入西方最早、最著名的兩條國際通道。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雛形,大約也是在西漢時期。隨著張騫出使西域,絲綢、茶就到了西方。

讓人納悶的是,在西方并沒有中國茶的記載。

歐洲最早出現(xiàn)“茶”,是在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修在其出版的《航海記》中首次提到茶葉,這與《僮約》相差了1500多年。在這1500多年里,西方的文獻中找不到一個“茶”字,更說不上茶葉的交易和消費了。更讓人不解的是,在《馬可波羅游記》中,也看不到對茶葉哪怕是只言片語的介紹。

1606年,荷蘭人首次將茶葉輸往歐洲。但在此后的100多年間,茶葉并沒成為輸往歐洲的重要商品。1704年,英船“根特”號在廣州購買470擔(dān)茶葉,價值14000兩白銀,只占其船貨價值的11%。而所載絲綢價值80000兩,是茶葉的好幾倍。

1716年,茶葉開始成為中英貿(mào)易的重要商品,兩艘英國商船從廣州攜回3000擔(dān)茶葉,價值35085鎊,占總貨值的80%。1720年代后,歐洲的茶葉消費迅速增長,茶葉貿(mào)易成為歐洲所有東方貿(mào)易公司最重要、盈利最大的項目。

當時活躍在廣州的法國商人羅伯特·康斯登說:“茶葉是驅(qū)使我們前往中國的主要動力,其他的商品只是為了點綴商品種類?!鼻宄jP(guān)總稅務(wù)司赫德在他的《中國見聞錄》書中寫道:“中國有世界最好的糧食——大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物——棉、絲和皮毛,他們無需從別處購買一文錢的東西。”

在品茗的歷史中,俄國比歐洲其他國家要幸運得多。1638年,俄國一名叫斯特拉科夫的使者受命前往蒙古拜見可汗,帶去珍貴的貂皮作為晉見禮。可汗收下禮物,向沙皇回贈200包中國茶葉。沙皇使者對茶葉一無所知,將茶葉帶回圣彼得堡,沙皇命仆人沏茶請近臣們品嘗,眾人一致認為入口有奇香。從此,俄羅斯人開始了漫長的飲茶史。

18世紀,英國對茶葉等奢侈品征收重稅,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茶葉走私。走私茶葉利潤巨大,以致不少水手鋌而走險。一個名叫羅伯特·特羅特曼的商販,就因走私茶葉被打入死牢。

時至今日,不少史學(xué)家仍常常在徘徊在他的墓前。他們并非想梳理這個走私犯的人生,只是想抄下他墓碑上的銘文,上面留著羅伯特·特羅特曼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一點兒茶葉,我偷的不多。上帝啊,我的血流得冤枉。一邊是茶葉,一邊是人血。想想,就因這殺死了一個無辜的兄弟!”

如果說羅伯特·特羅特曼死得有些“冤”的話,那么瑞典的一對孿生兄弟“喝茶免死”就有些傳奇了。

1772年的一天,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頭戴皇冠,手握權(quán)杖,愁眉苦臉地坐在龍椅上發(fā)呆。一位大臣向他呈報說,從遙遠的東方傳來一種神奇的樹葉,可以做飲料,但人們擔(dān)心飲用這些東西會被毒死。

古斯塔夫三世靈機一動,讓人把一對被判死刑的孿生兄弟押進皇宮,命令他們說:“你倆一個每天飲茶,一個每天飲咖啡,即可免去死罪?!?/p>

60年后,飲咖啡者因病過世;再過了10多年,飲茶者無疾而終。

茶從何來:紅茶綠茶“另有種乎”?

事實上,從16世紀西方接觸茶算起,在3個多世紀中,茶葉一直被西方人疑為有毒之物。

1664年,東印度公司向英王進貢茶葉后,追求時髦的貴族婦女紛紛仿照王室試飲起來。可她們擔(dān)心茶葉有毒,于是飲茶后必須要喝白蘭地“排毒”。

歐洲人開始飲茶了,但在歐洲大地上依然找不到一株茶。

茶是怎么生產(chǎn)出來的?歐洲人一直不解,原因是中國不允許歐洲商人進入內(nèi)地,誰也不知道茶葉是如何生產(chǎn)出來的。所以,這種神秘植物引起西方人的極大好奇。

1560年,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克魯茲喬裝打扮混入一群商人中,在4年多里,來往于中國貿(mào)易口岸和內(nèi)地,搞清了茶的來龍去脈?;貒螅阉娝剬懭搿吨袊栾嬩洝?,這是歐洲第一本介紹中國茶的專著。

從克魯茲開始,西方不少探險家打起了中國茶的主意。

1848年,為獲得品種優(yōu)良的茶樹,同時尋找中國的茶農(nóng)茶工和栽培工具,幫助英國政府在其南亞殖民地大范圍建立茶樹種植園,掠奪中國政府通過全球茶葉貿(mào)易獲取的巨大利潤,東印度公司派蘇格蘭最成功的“植物獵人”福瓊到中國考察。

為順利地進入中國探險考察,福瓊一番喬裝打扮,穿上清代人的衣服,讓向?qū)樗暌粋€清代的頭式。

后來,福瓊在他的《茶國之行》中,詳述了這次冒險經(jīng)歷。

在一家小旅店的花園內(nèi),他發(fā)現(xiàn)一株從未曾發(fā)現(xiàn)的植物。他剛想爬墻進去,突然醒悟到自己早已是一身中國人的打扮。干是,他們一行從容不迫地走進客棧,在一張桌邊坐下,點了酒菜。吃完飯,福瓊又慢條斯理點上中國煙斗,對店主說:“這些樹真漂亮。我從海邊來,在那里看不到這些樹,給我一些種子吧?!鄙屏嫉牡曛鳚M足了他的請求。

這一回盜竊,福瓊從衢州和浙江其他地區(qū)采集到了茶樹種子,還從寧波、舟山等地采到大量茶樹標本。最后,他將23892株小茶樹和大約17000粒茶種帶到了印度,并帶回8名中國茶工。

福瓊的中國之行還為西方品茗者和植物學(xué)家解開了一個謎團:長期以來,他們一直相信茶樹有綠茶樹和紅茶樹之分,而福瓊卻告訴西方人,綠茶和紅茶的區(qū)別,只在于制茶工藝的不同。他這一觀點起初受到公眾和專家的嘲笑,直到他請印度制茶專家在公眾面前手工制茶,親自驗證后才得到了認可。

1848年福瓊的中國之行,無疑是世界茶史上重大的分水嶺。不久,在印度的阿薩姆邦和錫金,茶園陸續(xù)涌現(xiàn)。到19世紀下半葉,茶葉成了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從1854年至1929年的75年間,英國茶葉進口上升837%。隨后,立頓紅茶在全球飄紅。百年后,依然占據(jù)世界茶葉第一品牌。

在這一驚人數(shù)字的背后,相對應(yīng)的是茶葉原生地中國的國際茶葉貿(mào)易量的急劇滑坡與衰落。

食而不化:探秘藏茶“個中滋味”

面對茶葉這片神奇的“綠色黃金”,19世紀下半葉,英國商界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西南門戶。英印政府把目光放在西藏巨大的茶葉消費市場上。又一個英國人唐古柏來到中國,他的目標是川藏茶馬古道。

1867年,唐古柏在上海接受歐洲一商人團體的委托,尋找一條在中國和印度之間更短、更直接的茶葉貿(mào)易通道。

唐古柏也跟福瓊一樣喬裝打扮,他計劃考察的路線是成都—雅安—康定—巴塘—印度,從而打通一條從印度到川藏之間的商路。由于受到中國政府的抵制,他走到巴塘受阻,只得沿路返回。雖然考察沒成功,但他發(fā)現(xiàn)了藏茶和巨大的藏茶市場。

他在《蓄辮著袍的英國貿(mào)易先鋒游記——溯長江而上的探索之旅》一書中寫道:

“在進入通往打箭爐的峽口處,我們超過了一隊將近200人的從雅州運茶到打箭爐的隊伍。在路上,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有著數(shù)百人的長長的運輸茶葉的背夫。在陡峭的二郎山山峰腳下的大渡河岸邊的羊腸小道上,長長的運輸隊伍的側(cè)影看上去猶如一道風(fēng)景線。每個男子平均背負8包茶葉,即72公斤,但其中也有背12包的,大約109公斤?!?/p>

唐古柏考察的路線,正是古已有之的川藏茶葉大道(今稱川藏茶馬古道)。清同治年間,從雅安入藏的茶葉數(shù)量達110000引(1引=50公斤)。這上千萬公斤的茶葉入藏,全靠人力背運至康定后,再由馬馱入藏。來自雅安、名山、滎經(jīng)、天全、邛崍的南路邊茶,源源不斷地運到打箭爐,在鍋莊交易后再轉(zhuǎn)運到西藏、青海等地。

茶葉是藏族人不可缺少的東西,也是川藏貿(mào)易最重要的商品。中國人出于壟斷邊茶貿(mào)易的需要,對雅安生產(chǎn)磚茶的制作過程完全保密。唐古柏設(shè)法從客棧老板那里打聽制作過程,分不同等級的茶葉產(chǎn)地、采摘時間、制作工序、單價、銷售區(qū)域分別做了詳盡的描寫,為印茶按雅安邊茶的生產(chǎn)標準提供了精確數(shù)據(jù)。

唐古柏認為,在印度阿薩姆邦布拉馬普特拉河谷的坡地上種植的茶葉,能取代中國內(nèi)地的茶葉而占領(lǐng)西藏的市場。一旦印度茶葉入藏,印度茶葉在與雅安茶葉的競爭中可輕易獲勝。印度政府所獲效益,將彌補鴉片貿(mào)易利潤隨時可遭到的損失。如果能用印度茶葉替代中國茶葉,這將是一個巨大價值的市場。

從1870年后,英印政府不斷地派人到雅安、打箭爐一帶考察。他們利用各種關(guān)系和各種手段,試圖破解雅安磚茶的謎團??疾齑ú璺N植和邊茶貿(mào)易,所收集的情報為印茶入藏做了充分的技術(shù)和商業(yè)準備。

后來,印茶進入西藏,盡管印茶較雅安藏茶低廉,但印茶并不受西藏人歡迎,因為印茶在口感上不被西藏人所接受。唐古柏考察的價值,在于向官方提供了有關(guān)雅安邊茶入藏的詳細情況和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但在生產(chǎn)加工上,還缺乏技術(shù)支撐。英印政府開始組織專門人員研究印茶入藏的生產(chǎn)加工問題。

1905年,一個叫哈奇森的英國人出現(xiàn)在雅安街頭。他以雅安為中心,考察茶山(蒙頂山)、茶路(經(jīng)滎經(jīng)的“大路”和經(jīng)天全的“小路”)、茶城(雅安、打箭爐)、茶人(吳理真)、茶事(蓮花山會)等。

在他的筆下,蒙頂山茶產(chǎn)區(qū)的概況和歷史、管理和稅收、生產(chǎn)和加工、運輸和銷售等內(nèi)容全部囊括。他們還考證了吳理真的生平和皇茶園7株茶樹的來歷,哈奇森稱吳理真是“雅州茶行業(yè)的守護神”。

哈奇森寫了《供應(yīng)西藏的印度磚茶:四川任務(wù)報告》等考察報告,為印茶入藏提供了茶樹栽培及磚茶生產(chǎn)加工技術(shù)依據(jù)。時至今日,印度茶業(yè)依然重視當年文獻資料的價值。2013年,印度一出版社重印了此書,并公開發(fā)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史海中打撈碎片,還原中國茶走向世界的過往,可為我們打開一道認識自己的窗口。對中國茶的復(fù)興,以及以茶文化為代表的生態(tài)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都有著巨大作用。

來源:封面新聞,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中國茶是如何走向世界的?——趣談世界茶葉飲用史

1919年,巴黎時髦的茶敘

“茶為國飲。”中國人喝茶喝了1000多年后,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歐洲商船到了中國,中國茶才進入西方,茶葉才傳入西方,茶入西方的身份最先還是“毒藥”,后來才成為大眾健康飲品。

1890年英國木刻版畫《公園里貴婦和小孩的茶飲 》

茶為何物:直叫人“以茶試毒”

“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敝袊兄凭玫牟枞~飲用史。而茶作為商品的記載,到了西漢時才出現(xiàn)。

《僮約》一文,有兩次提到茶,就是“膾魚氰鱉,烹荼盡具”和“武陽買茶,楊氏擔(dān)荷”。《僮約》的作者王褒,是西漢著名的文學(xué)家,《僮約》雖是消遣之作,但是它在不經(jīng)意間為中國茶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芭胼北M具”就是煎好茶并備好潔凈的茶具,“武陽買荼”意為到武陽(今彭山縣雙江鎮(zhèn))買回茶葉。

從茶史研究的角度,茶葉能夠成為商品買賣,說明在西漢時,飲茶已經(jīng)相當盛行。中國茶葉又是什么時候傳到西方的?

100多年(1868—1872年)前,一個名叫李?;舴业牡聡?,在中國大地上進行過7次考察,他的足跡遍及當時18個行省的13個。在他的《中國——親身旅行和據(jù)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一書中,他把古代從東方向西方輸送絲綢的通道稱為“絲綢之路”?!敖z綢之路”成為古代東方與西方之間文化交流的代名詞。之不過讓人納悶的是,在西方并沒有中國茶的記載。

歐洲最早出現(xiàn)“茶”,是在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修撰寫的《航海記》一書中,首次提到了茶葉,這與王褒的《僮約》相差了1500多年。在這1500多年的時間里,在西方的文獻中找不到一個“茶”字,更說不上茶葉的交易和消費。在《馬可波羅游記》中,我們也看不到茶葉的只言片語。

1606年,荷蘭人首次從茶葉輸往歐洲。但在此后的100多年間,茶葉并沒有成為輸往歐洲的重要商品。1704年英國商船“根特”號在廣州購買470擔(dān)茶葉,價值14000兩白銀,只占其船貨價值的11%,而所載絲綢則價值80000兩,是茶葉價值的好幾倍。

1716年,茶葉開始成為中英貿(mào)易的重要商品,兩艘英國商船從廣州攜回3000擔(dān)茶葉,價值35085鎊,占總貨值的80%。十八世紀二十年代后,歐洲茶葉消費迅速增長,茶葉貿(mào)易成為所有歐洲東方貿(mào)易公司盈利最大的項目,當時活躍在廣州的法國商人羅伯特·康斯登說:“茶葉是驅(qū)使我們前往中國的主要動力,其他的商品只是為了點綴商品種類。”清代海關(guān)總稅務(wù)司赫德在《中國見聞錄》一書中寫道:“中國有世界最好的糧食――大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物――棉、絲和皮毛?!?/p>

在品茗的歷史中,俄國則比歐洲其他國家要幸運得多。1638年,一名叫斯特拉科夫的沙皇俄國使者受命前往蒙古拜見可汗,貂皮作為晉見禮??珊瓜蛏郴驶刭?00包中國茶葉。當時沙皇使者對茶葉一無所知,他將茶葉帶回了圣彼得堡,沙皇命仆人沏茶請近臣品嘗,入口有奇香。從此,俄羅斯人開始了其漫長的飲茶史。

18世紀,英國對茶葉等奢侈品征收重稅,走私利潤巨大,以致不少水手鋌而走險。一位名叫羅伯特·特羅特曼的商販,就因走私茶葉被打入死牢。

時至今日,不少史學(xué)家仍常常在徘徊于他的墓前,抄下墓碑上的銘文,上面留著羅伯特·特羅特曼臨終前的一句話:

“一點兒茶葉,我偷的不多。上帝啊,我的血流得冤枉。一邊是茶葉,一邊是人血。想想,就因這殺死了一個無辜的兄弟!”

如果說英國的羅伯特·特羅特曼死得有些“冤”的話,那么瑞典的孿生兄弟“喝茶免死”就顯得“搞笑”了。

1772年,瑞典一大臣向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報告,從遙遠東方傳過來一種神奇的樹葉,說是可以作飲料,但人們擔(dān)心飲用這些東西會被毒死。國王靈機一動,他讓人把一對被判死刑的孿生兄弟押進皇宮,命令他們:“一人每天飲茶,一人每天飲咖啡,即可免去死罪?!?0年后,飲咖啡者因病過世,再過了10多年,飲茶者無疾而終。隨后,茶開始在瑞典流行。

1892年德國木刻版畫《一杯中國茶》

茶從何來:紅茶綠茶“另有種乎”?

從十六世紀西方接觸茶算起,在三個多世紀中,茶葉一直被疑為有毒之物。1664年,東印度公司向英王進貢茶葉后,追求時髦的貴族婦女紛紛仿照王室試飲起來,可她們擔(dān)心茶葉有毒,于是飲茶之后要喝白蘭地“排毒”。

歐洲人開始飲用茶了,但在歐洲大地上依然找不到一株茶。

茶是怎么生產(chǎn)出來的?歐洲人一直不解,原因是中國不允許歐洲商人進入內(nèi)地,茶葉是如何生產(chǎn)出來的,他們不得而知。東方茶引起了西方人的極大好奇。1560年,葡萄牙人克魯茲喬裝打扮混入商人隊伍中,他來往于中國貿(mào)易口岸和內(nèi)地,歷時4年,他才搞清了茶的來龍去脈。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入了《中國茶飲錄》,這是歐洲第一本介紹中國茶的專著。

從克魯茲開始,不少西方探險家打起了中國茶的主意。1848年,受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植物獵人”福瓊來到中國考察。

福瓊也經(jīng)過了一番喬裝打扮,穿上了中國衣服,弄了一條假辮子。后來,福瓊在他《茶國之行》中詳述了這次冒險經(jīng)歷。

在一家小旅店的花園內(nèi),他發(fā)現(xiàn)了一株從未曾發(fā)現(xiàn)的植物。他從容不迫地走進客棧,在一張桌邊坐下,點了酒菜。吃完飯,福瓊又慢條斯理點上中國煙斗,對店主說:“這些小樹真漂亮,我從海邊來,在那里看不到這些小樹,給我一些種子吧?!鄙屏嫉牡曛鳚M足了他的請求。連哄帶騙,福瓊從江浙一帶收集到了大量的茶樹標本和種子。最后他將23892株茶樹和大約17000粒茶種到了印度,并帶回了8名中國茶工。

福瓊的中國之行還為西方人解開了一個迷團:長期以來,他們一直以為有綠茶樹和紅茶樹之分,而福瓊告訴西方人,綠茶和紅茶的區(qū)別,在于制茶工藝的不同。起初受到了公眾的嘲笑,他請印度茶工在英國公眾面前手工制茶,親自驗證后才得到了認可。

福瓊的中國之行,無疑是世界茶史上重要的分水嶺。不久,在印度的阿薩姆邦和錫金,茶園陸續(xù)涌現(xiàn)。到十九世紀下半葉,茶葉成了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從1854至1929年的75年間,英國的茶葉進口上升了837%,隨后,“立頓”紅茶在全球飄紅,至今依然占據(jù)世界茶葉第一品牌位置。相對應(yīng)的是,中國的茶葉國際貿(mào)易量的急劇滑落。

1901年荷蘭發(fā)行的明信片《請品中國茶》

食而不化:探秘藏茶“個中滋味”

面對茶葉這片神奇的“綠色黃金”,19世紀下半葉,英國商界迫切要求打開中國西南門戶,目光放在了西藏茶葉消費市場上。又一個英國人來到了中國,他的目標就是川藏茶馬古道,尋找一條在中國和印度之間更短更直接的茶葉貿(mào)易通道。

這個英國人叫唐古柏,1867年,唐古柏也進行了一番喬裝打扮,他計劃考察路線是成都—雅安—康定—巴塘—印度。由于受到中國政府的抵制,他走到巴塘受阻,只得沿路返回。雖然考察沒有成功,但他發(fā)現(xiàn)了藏茶。在他的《蓄辮著袍的英國貿(mào)易先鋒游記——溯長江而上的探索之旅》一書中寫道:

“在進入通往打箭爐的峽口處,我們超過了一隊將近200人的從雅州運茶到打箭爐的隊伍。在路上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有著數(shù)百人的長長的運輸茶葉的背夫。在陡峭的二郎山山峰腳下的大渡河岸邊的羊腸小道上,長長的運輸隊伍的側(cè)影看上去猶如一道風(fēng)景線?!?/p>

唐古柏考察的路線,正是古已有之的川藏茶馬古道。清同治年間,從雅安入藏的茶葉數(shù)量達110000引(1引=100斤)。這上千萬斤的茶葉入藏,全靠人力背運至康定后,再由馬馱入藏。

茶葉是藏族人不可缺少的東西,因而也是川藏貿(mào)易最重要的商品。唐古柏設(shè)法從客棧老板那里打聽到藏茶的制作過程,他對茶葉的產(chǎn)地、采摘、工序、單價、銷售分別作了詳盡的描寫,為印茶仿制雅安藏茶提供了精確的參考數(shù)據(jù)。

唐古柏認為,在印度阿薩姆邦布拉馬普特拉河谷的坡地上種植的茶葉,就能夠取代中國內(nèi)地的茶葉而占領(lǐng)西藏的市場。一旦印度茶葉入藏,印度茶葉在與雅安茶葉的競爭中可輕易獲勝。

盡管印茶較雅安藏茶低廉,但印茶并不受西藏人民歡迎,因為印茶在“口感”上也不被西藏人所接受。從1870年后,英印政府不斷地派人雅安、打箭爐一帶考察川茶種植和藏茶貿(mào)易。唐古柏考察的價值在于向官方提供了有關(guān)雅安邊茶入藏的詳細情況和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但在生產(chǎn)加工上,還缺乏“技術(shù)”支撐。

1905年,又一個叫哈奇森的英國人出現(xiàn)在雅安街頭。他以雅安為中心,考察茶山(蒙頂山)、茶路(茶馬古道)、茶城(雅安、打箭爐)、茶人(吳理真)、茶事(蓮花山會)等。在他的筆下,蒙頂山茶產(chǎn)區(qū)的概況和歷史、管理和稅收、生產(chǎn)和加工、運輸和銷售等內(nèi)容全部囊括,他們還考證了吳理真的生平和皇茶園七株茶樹的來歷,哈奇森稱吳理真是“雅州茶行業(yè)的守護神”。

哈奇森的《供應(yīng)西藏的印度磚茶:四川任務(wù)報告》考察報告,為印茶入藏提供了茶樹栽培及磚茶生產(chǎn)加工技術(shù)依據(jù)。時至今日,印度茶業(yè)依然重視當年文獻資料的價值,2013年,印度一出版社重印了此書,并公開發(fā)行。

在史海中打撈碎片,還原中國茶走向世界的過往,為我們打開了一道“認識自己”的獨特窗口。這對于中國茶的復(fù)興,以及以茶文化為代表的生態(tài)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無疑有著巨大的作用。

(本文作者為雅安日報社記者高富華)

來源:茗邊

如涉及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男人的綠茶

(《吃茶去》雜志)“女人的香水,男人的綠茶”成了一種擋不住的誘惑。

香水給女人們烙印上了唯美艷麗的色彩,而綠茶給大男人們標簽上了一個美好寧靜的向往,時尚的消費潮流無不標志著一個成功而有魅力的男人,生活的品位與心境如何,并不取決于市場經(jīng)濟中擁有的金錢、名車豪宅以及官場仕途中的榮耀與富貴,而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茶事,能夠透視出你的五臟六腑……那就是讓男人為之心動的一杯綠茶啊!

在常人眼中,茶葉是止渴消暑的飲料佳品。但女人和小孩子們青睞的不是很多,因為她沒有可樂、雪碧、健力寶那種隨意性和以甜奪人的口味解饞,總是有個先苦后甜的慢工夫。若一個男人要是愛上綠茶,那至少要費十多年的時光,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后,通過數(shù)年來的品茶悟道,在大喜大悲,大徹大悟中保持心靜如水,榮辱不驚,愉快的度過好每一天,這就是綠茶為伴的溫馨時光。

有時候,命運是和幾片茶葉聯(lián)系在一起的。綠茶能給人帶來這種健康的心理和人生,我對此有著親身的體會。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我從寶雞一個山區(qū)小縣來到古城西安打拼時,追逐捕捉著都市快餐文化,一時迷惑不解的猜測,真不亞于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這時,從日本、韓國、臺灣、香港等地刮來的茶文化清風(fēng),無不蕩漾在長安古城的各處角落。我想,自己不抽煙,且適量飲酒,喝茶百利而無一害,又能與文化結(jié)合,多好的事情,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慢生活選擇。

我開始品茶,首改過去農(nóng)家娃喝茶,只喝價廉無味的粗茶,而更注重茶葉的品質(zhì)。陜南紫陽富硒茶、午子仙毫名茶等就成為首選茶葉。而每年春夏之際,至少要去幾趟產(chǎn)茶的地方,親歷那里的人文環(huán)境,耳聞目睹茶鄉(xiāng)變遷,親手采制綠油油的茶葉,分享它帶來的快樂。秦巴南部的漢中、安康、商洛等茶區(qū),成了我快樂的老家。由于此地?zé)o工業(yè)污染,常年高山云霧,雨量充沛,氣候濕潤,是種茶、采茶、賞茶、飲茶的仙境之地,尤其是那獨有的寺觀禪道,風(fēng)花雪月,小橋流水,美女似茶的詩情畫面,無不勾引得一個文人墨客,自然會產(chǎn)生出青山攜女采茶樂的一種纏綿的情意來。

綠茶是剔透的,且有養(yǎng)生的魔法。為了喝上一杯好茶,我?guī)缀跖鼙榱岁兡系乃挟a(chǎn)茶縣區(qū),品嘗過上百個名茶。常喝綠茶讓人上癮,天長日久也改變了我的容顏,這成了天大的奇跡。偶爾有一天,我的女兒無意中有了一個驚喜的發(fā)現(xiàn),她告訴我說:“爸爸,你額頭上的棒棒面不見了!……”

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她所說的“棒棒面”,意思是我額頭上一直留有多少年來的皺紋,由于抬頭紋路太深,有時我在生氣中眉頭一皺,就鼓起一道道深痕。小時候,我常把她抱在懷里用頭哄她玩,她不時用她那雙幼嫩的小手在抓銜我的額頭皮,說這是“棒棒面”,童言無忌,我還不到落有皺紋的年輪,為何如此衰老啊!

我出生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農(nóng)家生活的艱難,讓兒女們就像是田野里的一束野草閑花,有你不多,無你不少,任其生長。我自小就飽嘗過了體弱多病,缺醫(yī)少藥,無錢治病等方面的折磨,未成年就成了勞動者,干起了沉重的農(nóng)活,加上好不容易遇到了改革開放政策的機遇熬成國家人,有了一碗飯吃,但工作上又不是那么的舒心如意。人生路上的風(fēng)霜雪雨,常沖擊得我沮喪無懶,這種憂愁的心境,就像魔鬼用一把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在我額頭上殘忍的往下割,留下了難以想象的紋路傷痕。那年那月,貧窮落后,常是吃不飽飯,誰知茶何物,喝的是白涼水。即是對茶有了朦朧的印象,就是看到了經(jīng)濟富裕的城市人家的生活印象。

時光不居,歲月如歌,這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時代,人們都在追求談?wù)撝腋#艺J為快樂是人的最高幸福,而幸福的指數(shù)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質(zhì)上的享受,兩者要平衡。單說消除我額頭上的皺紋,也全歸功于這10多年平常的心態(tài)與飲茶。我春夏秋冬,從不用化妝品,更不光顧美容院。惟一愛好就是品茶參與茶文化有關(guān)的社會活動。一口水也離不開茶,所以家里和辦公室里,都備有充足的名茶名壺與茶杯。出差途中,茶葉與杯從不分離,茶藝館茶市場,茶書畫廊常是我眷戀的地方,讓茶幾乎把我融化了。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靠茶生活終于消除掉了我額頭上的皺紋,茶葉中的保健理療作用,全都浸透了我的饑膚,起到了美容防病的效果,說給誰也不信,然而事實卻如此。

在市井氣息彌漫,生活壓力巨大的今天,似乎有了陰勝陽衰的趨勢,男人成了“難人”,有的借酒消愁愁更愁,剪不斷來理還亂。傷不起,抽煙酗酒讓男人衰老,喝茶養(yǎng)生讓男人理性。我是屬性“經(jīng)濟實用性男人”,可能是人清如茶吧,讓我接觸到了全國各地許多美艷風(fēng)情的茶藝小姐,一起品茶,一起閑聊,傾訴心語,不知不覺中倒讓她們詢問起我的年齡來,當我剛一報出,她們是信非信,還要我的身份證,進行一番查驗后驚嘆道:“呵,你看上去咋這么年輕,還有一魔鬼身材!”……文朋詩友們與我聚會,說我太瀟灑了,能夠享受到美女們沖泡的佳茗,難得氛圍、佳人和環(huán)境,讓人無比的輕松愉快,真讓人有些度年如秒的感嘆。有位曾經(jīng)讓我多次培訓(xùn)過的茶藝小姐曾作詩說道:“我點擊整個春天,看到了你的笑臉/我復(fù)制你的笑臉,粘貼在我的心間/我下載我的思念,把它另存為永遠/我打開我的手機,給你最好的祝愿——茶人健康快樂!”……如此情真意切的心語,這是掏錢也買不來的。有時我走在大街和出差的途中,不時會遇見到許多同志朋友,大家評說我心胸開闊,不給人以老氣橫秋的感覺。我說這歸功于茶道的啟迪,是大自然界最好的圣靈仙草——芳香的茶葉,在我杯中慢慢的舒展開來了,碧綠的,褐黃色的,還有那鮮紅的湯色等,常沖泡著我一顆年輕的心,讓我心靈充滿著陽光!

茶詩茶藝茶生活,喝茶的故事更是撲朔迷離。難怪女作家金仁順獨特感受著書《綠茶》,讓少男少女用此來檢驗愛情。她說:“很多時候,她真的相信茶葉能說話。相信自己聽見了茶葉說的話。那些神奇而又神秘的綠葉子,既簡單,又復(fù)雜”……這就是中國茶文化現(xiàn)象,讓影星姜文與趙薇傾情演繹的電影《綠茶》,那情深深、雨濛濛的畫面上展示出“如果兩個人的世界是一杯茶水,陳明亮和吳芳是杯底的茶葉,而朗朗就是沖茶的水。水決定了茶葉旋轉(zhuǎn)的方向、交纏的方式和沉浮的節(jié)奏”……隨著奪目的畫面不斷轉(zhuǎn)換,有誰能說不愛綠茶含情脈脈的美呢?這正是——

“冼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雜志;作者:韓星海)

找到約146條結(jié)果 (用時 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6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