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中茶紅印98

找到約37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紅八中”70年傳承,“好茶在中茶”歷久彌新

2021年是中茶“紅八中”商標誕生70周年。中茶公司前身中國茶葉公司,其所有的“紅八中”商標也是新中國第一個茶葉商標。長期以來,中茶公司和“紅八中”商標伴隨新中國同頻共振,代代傳承紅色血脈,踐行為國謀茶興、為民奉好茶的初心,譜寫了當代茶葉振興發(fā)展的歷史。

 “紅八中”紅色基因,星火相傳

1949年11月23日新中國第一個茶葉專業(yè)總公司,中國茶葉公司(中茶公司前身)成立。當代茶圣吳覺農以副部長的身份,兼任首任經理。緊接著,吳覺農提出,中茶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商標,要建立一個新中國的茶葉商標,象征著有別于舊社會的茶葉,可以顯示紅色中國生產的、優(yōu)質的中國茶。
1951年3月在經歷了《人民日報》商標征集、尋人設計、企業(yè)集思廣益等諸多方法后,新中國第一個茶葉商標— “紅八中”商標誕生,商標設計為中間一個綠色的“茶”字,四周環(huán)繞著紅色的“中”字,代表著紅色中國出品的綠色茶葉,有 “中國茶葉銷往四面八方”的涵義。“紅八中”也不負眾望,成功走出了國門,為新中國的品牌樹立了旗幟。在先輩們奠定的基礎上,中茶后人薪火相傳,中茶“紅八中”茶葉,成為當時突破貿易封鎖、獲取外匯的重要手段,以出口換進口,給新中國進口戰(zhàn)略物資及引進機械設備提供了基礎條件,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今,中茶公司歷久彌新,以“好茶在中茶”為經營理念,以做大茶產業(yè)、做強茶科技、做優(yōu)茶文化為使命,發(fā)揚“中茶”品牌所承載的歷史精神,主動融入國家戰(zhàn)略,以高質量發(fā)展聚集帶動茶產業(yè)向規(guī)?;?、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轉型升級,連續(xù)多年經營業(yè)績超歷史增長,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單接續(xù)紅色血脈,講述新中茶的發(fā)展故事。

服務國家戰(zhàn)略

把茶葉子打造成鄉(xiāng)村振興的金葉子

中國是世界茶葉生產消費大國,有近20個省份種植茶葉,涉茶人口8000多萬,茶葉產業(yè)的振興與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密不可分,是打造鄉(xiāng)村振興的支柱產業(yè),也是加快農業(yè)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意義重大。
近年來,中茶公司作為茶行業(yè)唯一的國資央企,致力于把茶產業(yè)打造成為鄉(xiāng)村振興支柱產業(yè),以茶產品及服務為茶農增收,為消費者打造健康美好生活。中茶公司發(fā)揮產業(yè)優(yōu)勢,建立“品牌整合+標準輸出+渠道共享+模式復制”的“中茶﹢地方特色名優(yōu)茶”長效機制,全面助力茶農增收。2021年,中茶攜手1州8縣吸納整合“黃金北緯30度+長江流域”優(yōu)質產茶帶的茶葉資源,打造出“山水中茶”特色茶系列產品,同時開設“中茶+名優(yōu)茶”品牌門店,以中茶品牌賦能地方名優(yōu)茶,拓展各地茶葉銷售渠道。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中茶公司結合當地優(yōu)勢和個性特點,幫助實施茶產業(yè)開發(fā),實現了現代技術和古法制茶的無縫銜接,還成立茶葉專業(yè)合作社,創(chuàng)建了一條生態(tài)綠色有機的茶葉全產業(yè)鏈,走出了一條“茶旅融合”的鄉(xiāng)村振興模式,茶農從2008年人均700元收入增長到2021年人均1.98萬元,增長近25倍,不僅帶領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同時也推動了當地茶產業(yè)向品牌化轉型升級。
在福建省松溪縣鄭墩鎮(zhèn)南坑村,中茶公司通過科技特派員技術幫扶,開展實地指導、技術培訓,解決了當地茶產業(yè)發(fā)展“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中茶閩北原料中心運用自主研發(fā)獲得實用新型技術專利的“白茶萎凋加工的初制裝置”,促進了松溪縣整體茶葉加工技術發(fā)展進步,拉動了地方產業(yè)升級?,F該技術已在松溪縣茶行業(yè)得到廣泛應用與推廣,推動了地方茶產業(yè)做優(yōu)做大做強。
在浙江千島湖,中茶公司通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方式,通過“農戶+基地+合作社+企業(yè)”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模式,使農戶茶青收入比周邊鄉(xiāng)鎮(zhèn)高出30%。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臨滄市,中茶公司通過建立42家合作茶園基地,助力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116戶508人脫貧致富。與此同時,中茶廈門深入紅色蘇區(qū)革命搖籃福建省建寧縣,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成立工作幫扶小組,賦能建寧紅,帶領老區(qū)人民鄉(xiāng)村振興。


奮進“十四五”新征程

“好茶在中茶”詮釋高質量發(fā)展

進入新時代的中茶公司,主動肩負起做大做優(yōu)茶產業(yè)使命,高標準謀劃“十四五”發(fā)展,提出“資源掌控、行業(yè)整合、市場營銷、創(chuàng)新改革”十六字戰(zhàn)略路徑,加速向品牌消費品企業(yè)轉型,持續(xù)提升營銷管理能力,持續(xù)提升優(yōu)質資源掌控能力,以“做標準、做鏈條、做技術、做品牌、做渠道、做產品”為抓手踐行“好茶在中茶”的品牌理念,為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貢獻中茶力量。
 “好茶”嚴格做標準。中茶公司秉承高于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出口標準理念,積極參與制定國家、行業(yè)、地方茶葉標準,同時加強企業(yè)標準體系建設,制定了烏龍茶、白茶、茉莉花茶、普洱茶、安化黑茶、紅茶、綠茶、六堡茶和袋泡茶9個產品企業(yè)標準,入選“企業(yè)標準領跑者”聯(lián)盟,中茶還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22000、FSSC22000、HACCP、AEO高級認證、UTZ認證等各類體系認證48項,確保為消費者打造安全放心產品。
“好茶”致力做鏈條。近年來,中茶公司持續(xù)推動全產業(yè)鏈、全茶類產業(yè)布局,不斷占領核心茶產區(qū),實行原料采購、生產加工、運輸存儲、市場銷售等環(huán)節(jié)全產業(yè)鏈管控,保證從茶園到茶杯的安全,通過嚴格的原料篩選標準,以科技手段加強產品的全過程可追溯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自然健康的飲品。
今年3月頂級原料白毫銀針的價格上漲40%以上。中茶公司快速行動,奔赴市場一線,深入福鼎白茶核心產區(qū)進行考察,現場確定了業(yè)務合作和產業(yè)布局方案。在經過14天日夜奮戰(zhàn),終于達成了與綠雪芽企業(yè)的白茶業(yè)務合作,從而掌控了白茶核心產區(qū)優(yōu)質資源,同時中茶公司派遣業(yè)務團隊多次趕赴福鼎白茶核心產區(qū),研究深耕核心資源的業(yè)務模式。四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中茶在福鼎的生產加工布局及工廠建設。經過半年多的耕耘攻堅,中茶牢牢把握住行業(yè)風口,白茶業(yè)務增長翻一番,躋身行業(yè)前三甲,成為高速發(fā)展的增長明星。
“好茶”鉆研做技術。中茶作為茶產業(yè)的領軍企業(yè),持續(xù)加大科技投入,通過傳統(tǒng)正宗工藝與現在科學技術結合模式,積極探索茶葉深加工,將茶產業(yè)向多領域延伸拓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今年1月,中茶公司現代化發(fā)酵技術在勐海深耕落地。傳統(tǒng)普洱茶發(fā)酵采用“自然發(fā)酵”制作方法,發(fā)酵時間需要60天。憑借“定向發(fā)酵”等關鍵核心技術,全面實現發(fā)酵工藝的科技化、可控化、清潔化,發(fā)酵時間大幅縮短至25天。從60天到25天,全新的高科技發(fā)酵生產模式由此形成。
不只是普洱茶,中茶在白茶精制加工清潔化生產線、黑茶發(fā)花、六堡茶窖藏、巖茶焙火等關鍵生產技術上實現全面突破,以最新科技賦能經典產品,全面領先行業(yè)的優(yōu)勢地位得到鞏固提升。“好茶”用心做品牌。中茶公司作為中華老字號企業(yè),行業(yè)唯一央企,“中茶”牌曾多次保障重大國事活動,連續(xù)入選“我最喜愛的中國品牌”,讓“好茶在中茶”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4月,中茶公司獨家冠名的《書畫里的中國》在北京衛(wèi)視閃耀登場。節(jié)目中,各路明星、書法名家、知名專家共同舉杯品茗、暢聊書畫,在普洱茗香中探尋中國古代書畫的魅力。節(jié)目播出后,“中茶大紅印·傳世之作”作為超級單品,在業(yè)內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近2億的銷售額,在市場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今年5月,中茶品牌廣告全面登陸中央電視臺“品牌強國工程”,全方位、高層次、深滲透構建起中茶品牌的深遠影響力和強大競爭力。系列廣告在CCTV新聞頻道、經濟頻道、國際頻道滾動播出,以茶為載體,塑造“好茶在中茶”新形象,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使中茶的品牌認知度、美譽度、忠誠度和知名度都達到歷史高點。
“好茶”精耕做渠道。中茶公司通過打造線上線下多元化、規(guī)范化、高效化銷售渠道,統(tǒng)籌“門店、電商、特通、收藏”四個渠道條線一體推進,為更多更廣大消費者提供更便利的購物渠道,帶來更加優(yōu)質的購物體驗。
9月9日,中茶連鎖有限公司正式更名,并提出“百城千店”的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在“百城千店”戰(zhàn)略指引下,中茶公司奮力實現大本營市場各地級市全覆蓋,景區(qū)、交通樞紐插旗,其他市場聚焦重點城市密集開店,推行區(qū)域總代理模式,支持客戶連鎖經營的綜合模式,中茶門店數量以每天一家速度在增長。
同時,中茶公司在空白區(qū)域市場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成立獨立運作的全國戰(zhàn)區(qū)運營中心,推動各重點、空白區(qū)域業(yè)務發(fā)展。空白戰(zhàn)區(qū)通過人員駐點,實現了業(yè)務快速增長,各大戰(zhàn)區(qū)2021年整體收入增長70%。
在線上,中茶公司電商渠道,始終保持著翻倍的速度增長。通過大力發(fā)展新媒體主播與推廣人員,加強專業(yè)化運營,開創(chuàng)新思路、開辟新賽道,多次在抖音茶葉品類排名第一,在京東、天貓等傳統(tǒng)電商渠道保持高于行業(yè)的增長速度,穩(wěn)居茶行業(yè)TOP10。
“好茶”專注做產品。中茶公司秉承安全至上原則,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同時推出高中低端多種價位全品類產品,研發(fā)更多年輕化、時尚化、便捷化的新型茶類飲品,提高各年齡層的生活品質,引領健康消費新方式。
今年5月15日“號級紅標及中茶大紅印·傳世之作”正式發(fā)售,在廣州芳村古橋茶街的中茶普洱南方運營中心門前,早早地排起了長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各地茶友無不乘興而來,載興而歸,又一次在普洱茶品牌樹立了新標桿。
中茶公司本著“正源產地、珍稀原料、精湛技藝”的原則,還推出了“金中茶”高品質系列產品,致力于打造各茶類好茶的標桿代表,包括普洱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六堡茶,為廣大消費者奉上品飲與收藏臻品,為人們美好生活貢獻力量。

今年是中茶商標注冊70周年,也是“十四五”新征程開局之年,中茶公司將堅守初心使命,傳承紅色血脈,在“十四五”期間,積極踐行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弘揚中國茶文化,推動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推動茶行業(yè)做大做優(yōu)做強,為消費者奉上一杯“中茶”好茶,為您打造中茶美好生活。

中茶、瀾滄古茶爭奪茶葉第一股 為何普洱茶售價越拉越大?

  要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和“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雖是我國主要日常消費之一,但A股中卻并無一家相關主營業(yè)務上市公司。如今的IPO隊伍中,一次性就來倆茶企。

  6月18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茶葉)遞交了申報稿,數日后的6月22日,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洱瀾滄)也報送了申報稿,兩者均于7月3日在證監(jiān)會網站進行了披露,那么誰會是A股茶葉第一股呢?

  中國茶葉屬中糧系

  翻開中國茶葉說明書可以看到,該公司成立于1985年4月24日,歷史悠久,注冊資本68750萬元,定位于全品類、一體化運營的品牌消費品公司,以“國飲中茶”為品牌主張,主營業(yè)務為各類茶葉及相關制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該公司創(chuàng)造了暢銷海內外的“中茶”核心品牌及“海堤”“猴王牌”“蝴蝶牌”“百年木倉”等子品牌,主要產品包括烏龍茶、普洱茶、花茶、紅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綠茶及相關制品等。中國茶葉的銷售模式為“經銷為主,直銷為輔”,針對國內品牌茶業(yè)務,中國茶葉以行政區(qū)劃分為基礎,將全國區(qū)域市場劃分為八個大區(qū)對經銷商進行管理。中國茶葉的業(yè)務是覆蓋茶葉種植的。  

  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土畜,中土畜直接持有公司40%的股權,通過一致行動人中茶員工持股平臺控制公司15%的股權。中土畜則成立于1983年11月10日,法定代表人為黃勇,注冊資本為63757.1萬元,企業(yè)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為中糧集團全資子公司。也就是說,中國茶葉屬中糧系,中糧集團尚有其他上市公司平臺,諸如中糧資本(10.110, -0.08, -0.79%)(002423.SZ)、中糧糖業(yè)(8.320, -0.23, -2.69%)(600737.SH)、大悅城(6.050, 0.29, 5.03%)(000031.SZ)等。中糧集團即中國茶葉的實際控制人,中糧集團為國務院國資委的直屬中央企業(yè)。  

  來源:說明書

  2017年至2019年中國茶葉的營業(yè)收入達12.29億元、14.9億元、16.28億元;歸母凈利潤1.75億元、1.45億元、1.66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592.05萬元、3438.97萬元、9119.07萬元;資產負債率(合并)為32.32%、29.39%、35.38%。截至2019年末,中國茶葉的員工數人數達2277人。

  此番上市的募資,主要投入“云南普洱茶產能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預計使用募資5.4億元。截至2019年末,中國茶葉的設計產能超過3萬噸,其中的普洱茶產量為1533.7噸。而募投順利落地的話,中國茶葉又將實現緊壓茶加工產能3000噸/年,小包裝普洱散茶加工產能500噸/年,滇紅茶加工產能250噸/年。

  不過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茶葉的產能利用率只有58.71%,倒有些耐人尋味。  

  

  

  普洱瀾滄不涉及種植

  普洱瀾滄成立于2002年9月11日,注冊資本6000萬元,品牌歷史可追溯至1966年設立的瀾滄縣茶廠,該公司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茶葉企業(yè),產品主要以普洱茶為主,按照原料和工藝不同可以具體分為生茶、熟茶和調味茶三大類。普洱瀾滄并不涉及茶樹種植,這或許也解釋了截至2019年末,普洱瀾滄共計有399名員工,只相當于中國茶葉的20%不到。

  2017年-2019年,普洱瀾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4975.43萬元、29912.88萬元、38046.72萬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3.42%;凈利潤分別為5932.91萬元、7559.45萬元、8116.71萬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6.9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7651.69萬元、-1911.76萬元、5857.77萬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8.21%、41.26%、34.31%??磾祿?guī)模,普洱瀾滄是不及中國茶葉的。  

  普洱瀾滄主營業(yè)務收入中經銷模式實現收入分別為22565.07萬元、25752.98萬元、31837.07萬元,占比分別為91.12%、86.69%、84.2%。普洱瀾滄經銷商分布以華南和華東地區(qū)為主,近年來以華北地區(qū)為主的北方市場亦呈現持續(xù)發(fā)展的態(tài)勢,而西南、西北地區(qū)的發(fā)展則保持相對穩(wěn)定。截至2019年年末,該公司在約經銷商數量為649家,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qū)域。

  發(fā)行前杜春嶧直接持有普洱瀾滄1138.36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8.97%,杜春嶧之配偶石躍持有公司167.77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8%,杜春嶧之女兒石艾靈持有普洱瀾滄385.753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43%;王娟直接持有普洱瀾滄832.859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88%,通過廣州天速間接控制公司49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28%;杜春嶧、王娟共同持有、控制公司合計50.36%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此番普洱瀾滄此番募資逾6億元,投入“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普洱茶技術及倉儲中心建設項目”、“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面臨共同的問題

  對比兩家企業(yè)的說明書可以看到,其有著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首當其沖便是激烈的市場競爭。

  中國茶葉表示,茶行業(yè)涉及茶葉品類眾多,行業(yè)集中度相對較低、市場競爭較為激烈,雖然公司的主要產品獲得一定市場認可,但若不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快速拓寬銷售渠道和營銷網絡、及時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將有可能面臨市場競爭加劇、市場份額降低的風險,進而導致公司經營業(yè)績受到影響。

  中國茶葉說明書中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茶葉企業(yè)總數約為6萬余家,其中規(guī)模企業(yè)為1600余家,僅87家企業(yè)總資產超過1個億,6家企業(yè)總資產超過10億,整體呈現集中度偏低的情況。即使是中國茶葉,其黑茶2019年國內銷量0.37萬噸,市場占有率僅為1.15%,2018年、2017年還更低;烏龍茶市占率1.74%;紅茶市占率1.67%;白茶市占率0.77%。在中國茶葉眼里,普洱茶業(yè)務主要競爭對手為云南大益茶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在這方面,普洱瀾滄的描述也類似,其還借用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數據及公開資料整理透露,云南省擁有茶葉精制企業(yè)超1000家,2018年云南省規(guī)模以上(年產值1000萬元)茶葉企業(yè)為180余家,茶葉企業(yè)數量眾多,產業(yè)集中度相對不明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茶葉的競爭對手中,沒有普洱瀾滄的名號,但普洱瀾滄卻把中國茶葉放到了主要競爭對手的首位。  

  另外,兩者在原材料波動以及食品安全問題上,也有一致的擔憂。

  茶葉鮮葉產量受氣候變動影響較為明顯,倒春寒、冰凍、高溫、干旱等惡劣氣候都有可能導致當年茶葉減產,進而導致茶葉價格上揚,而茶葉原料成本占營業(yè)成本的比例較高,顯然成本的波動就會左右到價格的起伏,以致構成風險。

  至于食品安全,隨著國民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以及權益保護意識的增強,食品安全已成為食品加工企業(yè)日常經營的重中之重。故,中國茶葉在說明書中專門有段風險描述,表示如果由于工作人員操作疏忽等質量管控意外、物流及銷售等第三方主體對于茶葉運輸、貯藏等環(huán)節(jié)處置不當或是氣候異常、環(huán)境污染等不可抗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食品質量不合格并引發(fā)相應的食品安全事件,進而對公司的品牌聲譽、公眾形象及經營業(yè)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至于普洱瀾滄,則強調自己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證等,普洱瀾滄稱報告期內未出現重大質量糾紛情況。

  普洱產品一個漲價一個跌價

  在自身差異上,兩家公司還是有所不同的。其中一個,便是中國茶葉面臨公司自有品牌、商標存在被他人仿制、仿冒的風險。

  有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中茶云南曾因被大量仿冒“中茶”商標產品,而把胡珊莉、吳年生告了,請求賠償經濟損失500萬元;2017年有陸澤華、李愛梅、劉茈在明知沒有獲得商標權人授權的情況下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中茶”牌茶葉,中茶云南在2019年憤然訴之于法律;同樣在2019年,中茶云南因侵害商標權糾紛向廣州市荔灣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鐘梅芳賠償中茶云南經濟損失100萬元,一審判鐘梅芳賠償10萬,該判決尚未生效;另還有云南譽珈茶業(yè)有限公司、雙江自治縣勐庫鎮(zhèn)十八寨茶廠、深圳市金鴻源實業(yè)有限公司、西安市新城區(qū)昀溪茶行、云南灝后商貿有限公司、伍艷梅、龍新國、羅海猛、龍香華,也因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等等原因,被中茶云南一張狀紙告上法庭。

  在這方面,普洱瀾滄似乎煩惱要少很多,目前普洱瀾滄并沒有重大訴訟,取而代之的卻是“品牌推廣的風險”。該公司認為受限于自己目前的業(yè)務規(guī)模、資金實力,品牌推廣的投入相對有限,公司整體品牌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中國茶葉在存貨方面值得留意,該公司報告期各期末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65989.82萬元、71494.3萬元和96729.85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8.38%、39.64%和45.75%,金額及占比均較高,且還呈現增長態(tài)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存貨跌價風險和資金占用壓力。相對應的,中國茶葉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23次、1.24次、1.1次,2019年的數據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中國茶葉表示,如果未來茶葉市場需求發(fā)生重大不利變化,可能導致公司存貨的可變現凈值降低,公司將面臨存貨跌價損失的風險。

  在這點上,普洱瀾滄也有雷同之處。報告期各期末,普洱瀾滄存貨余額分別為28222.69萬元、38271.53萬元、41433.47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1.97%、66.77%、56.27%,占比較中國茶葉還高。對此普洱瀾滄的解釋是,存貨余額較高是普洱茶行業(yè)屬性所決定,適當的存貨規(guī)模有利于普洱茶行業(yè)企業(yè)降低自然氣候變化導致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普洱瀾滄2017年至2019年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0.3次、0.32次、0.36次,這個數據是遠遠低于中國茶葉的。

  最后來看看普洱茶這塊,中國茶葉2019年的售價為218.44元/千克,同比出現了24.63%的下降,2018年的售價則要高出許多。另外2019年中國茶葉在普洱茶原料上的采購金額達36154.28萬元,占營業(yè)成本比例的37.8%。據披露,中國茶葉普洱茶原料的平均單價為157.45元/千克,同樣較2018年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比售價要小一點。售價的下降,中國茶葉歸咎于銷售均價較高的中茶茗山(山頭茶)系列產品在2018年銷售占比較高所致。  

  

  普洱茶對中國茶葉來說,算是第二大品類,2019年給公司貢獻了36680.56萬元的收入,僅次于烏龍茶,甚至其2019年的增長貢獻率還超過了烏龍茶。2019年中國茶葉生產了1533.7噸普洱茶,但銷量卻有1679.19噸,同比大幅增長了53.79%,上升幅度較高的主要原因系2019年中茶云南主推的大紅印兩款生茶餅茶(尊享紀念版及經典款)銷售火爆,帶動公司普洱茶銷量整體上升明顯。中國茶葉普洱茶的毛利率45.89%。  

  再觀普洱瀾滄,首先普洱瀾滄的產銷量不比中國茶葉。2019年普洱瀾滄產出751.9噸的產品,高于產量656.77噸,銷售量則為537.35噸,公司產能利用率為87.35%,產銷率為81.82%。

  其次對比采購,自2010年開始普洱瀾滄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向茶葉專業(yè)合作社采購毛茶原料,2017年-2019年,普洱瀾滄毛茶原料總采購金額分別為11032.39萬元、13750.35萬元、12755.67萬元,每公斤的采購價格分別為108.06元、137.58元、157.58元,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從每公斤采購價格來看,中國茶葉和普洱瀾滄是差不多的。但最值得注意的是,普洱瀾滄稱,報告期各期普洱茶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每公斤378.61元、500.82元和579.94元,呈現的是持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2019年的售價甚至比中國茶葉的兩倍還多。也因此,毛利率方面普洱瀾滄就顯得占優(yōu),2017年至2019年普洱瀾滄的毛利率分別為65.69%、64%、61.89%。另外,從主營業(yè)務成本構成來看,普洱瀾滄2019年直接材料成本占80.6%。  

  根據普洱茶的特點,普洱茶在適宜環(huán)境(避光、干燥、無異味等條件下)下可長期儲藏,且由于其內含物質在微生物活動的影響下得以進行轉化, 具備越陳越香的特點,其價值也會隨著時間有所上漲,素有“可以喝的古董”及 “軟黃金”的美譽,因此也有部分消費者喜歡收藏普洱茶,一是滿足自身存新茶喝老茶的需求,另外也有一定的長期存放逐漸升值的投資意識。

  再結合前述的存貨周轉率數據,未知兩家企業(yè)的普洱茶售價迥異,是否與此有關呢? 

  來源:讀茶記

關茶珍檔:解放初期的“紅印圓茶”檔案首次公開

關茶珍檔

紅印圓茶檔案首次公開

你認為的事實不一定是真相,

因為真相往往塵封于不易挖掘的寶藏中。

然而,只要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上世紀50年代,下關茶廠生產的餅茶有兩種,第一種是主要面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產品名稱就叫餅茶,是邊銷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品種,是直徑比較小、重量比較輕的小餅茶。另一種是主要面向出口的大餅茶——園茶,也叫七子園茶或七子餅茶,分內銷和出口兩種,出口的稱僑銷園茶。


☆1950年☆

1950年底,中國茶業(yè)公司西南辦事處發(fā)布了1951年“生產總量及公私經營數量表”,計劃生產僑銷茶1000擔,說明“一、本計劃依據國家經營西南茶葉以邊茶及外僑銷茶為主,內銷茶以私營為主之總方針擬定,……三、滇茶僑銷過去在緬越及南洋一帶曾具成績,故酌予生產,設法恢復過去銷路,并計劃由云南區(qū)的國營企業(yè)生產僑銷茶1000擔?!?/p>

▲西南辦事處1951年“生產總量及公私經營數量表”

中國茶業(yè)公司云南分公司(以下統(tǒng)稱省茶司)據此擬定的1951年各茶制造計劃,生產僑銷茶1000擔,全部由下關茶廠生產,其中700擔調撥到昆明。

▲省茶司1951年各茶制造計劃


☆1951年☆

1951年4月8日,下關茶廠工廠管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討論內容中,李宗桂主席報告:“最近又有新任務制大七子餅茶。”5月28日,作為第十九次會議的第3項事項,討論了“大七子餅茶內票采用哪種”會議決議:“請示省公司是否仍用寶焰牌或另立新標?!?/p>

▲下關茶廠管委會會議記錄

從后期的生產記錄和年末總結來看,本年度的僑銷茶生產計劃,下關茶廠及整個云南茶業(yè)公司系統(tǒng)并未真正實施。

1951年11月23日,中茶云南公司向下關和順寧兩廠“抄轉關于轉發(fā)我公司統(tǒng)一商標圖式希按規(guī)定使用案由”。通知“我公司統(tǒng)一商標圖式業(yè)已印就,并正向商標處申請注冊中,茲先檢發(fā)圖式分法所屬各單位使用?!备鶕对颇鲜〔枞~進出口公司志》的描述,由于當時的佛海茶廠生產尚未恢復,也許還處于失聯(lián)狀態(tài),所以通知并未發(fā)到該廠。

▲云業(yè)51字第1639號通知

1951年末,中茶云南公司提出“我公司各廠52年任務概略數如下表,請你廠研究提出下列各項建議?!?,表中計劃生產園茶500市擔,由昆廠生產。

▲省茶司各廠52年任務概略


☆1952年☆

▲省茶司1953年與1952年商品周轉比較表

根據后期1953年度全省《國營商業(yè)主要商品購銷計劃分區(qū)檢查表(銷售)》中“銷售對象逐年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1952年全省銷售園茶446.28擔”。結合1953年12月8日《下關茶廠1953年度加工總結》附表《53年各茶柔型品配料比例表》“各茶原料半制品拼和率及加工過程說明”中強調:“園茶半制品拼和根據篩風車間篩下各茶,結合昆明廠拼和率而決定拼配率,一至五批亦無變動”的描述,在下關茶廠生產園茶之前,昆明茶廠已經有園茶生產,此前下關茶廠和佛海茶廠均未生產園茶。因此可以推斷1952年的這部分園茶應該是由昆明茶廠生產的,結合全省的出口情況統(tǒng)計,本年度銷售的446.28擔園茶主要是用于內銷(其中,國營企業(yè)銷售342.21擔、合作社銷售98.39擔、私營經濟銷售4.82擔、零售銷售0.86擔)。

1952年1月13日,中茶云南公司奉通知“為中茶牌統(tǒng)一商標經審查合法,領得8071號審定書由”發(fā)送到下關、順寧、佛海三茶廠,抄送昆明市工商局和昆明市稅務局。轉西南辦事處通知“商標經私營企業(yè)局審定”,雖然需要公示四個月后才能頒發(fā)注冊證,但“為了適應業(yè)務需要,我處認為可以開始應用?!?/p>


☆1953年☆

1953年4月9日省茶司發(fā)出的第二季度調撥計劃,要求下關茶廠四月份調撥園茶40擔,五月份調撥園茶100擔,六月份調撥園茶120擔。

▲云業(yè)53字第0138號通知

從1953年的下半年起,下關茶廠開始加工園茶,綜合省茶司體系內全年度的生產計劃及生產計劃調整情況,尚未發(fā)現本年度下關茶廠以外的工廠加工園茶的證據,而且本年度生產的園茶也是以內銷為主。

1953年6月13日,下關茶廠向云南公司建議“修改園茶包裝規(guī)格“,提出:


一、你司指示園茶包裝規(guī)格為七圓,用棉紙大包紙包裝,不用筍葉,經我廠研究有下列缺點:

(一)在運輸時,經過振動摩擦,包紙與茶均可能會發(fā)破洞;

(二)不能防雨,設運昆后再需重新整理和包裝,這無形中浪費了人力和物力,我意見擬不用大包紙,改用筍葉,使經得起摩擦,減少損耗,更能防止雨淋。


二、每件為十筒(50市斤),亦有其缺點。

(一)在運輸時因每間均有空隙即占了面積而實際噸位不足,可能浪費運費之一部;

(二)由于包裝有空隙,擠得不緊,振動力大,筒與筒之間就會發(fā)生摩擦,經過摩擦就可能會發(fā)生損耗破爛,我廠意見擬改為12筒(60斤),筒與筒之間就不會有空閑……。

▲下關茶廠53工字第467號請示

1953年6月17日,下關茶廠根據省公司6月11日的下半年及第二年上半年的業(yè)務計劃,提出了自己的原料拼配意見:“園茶配料,結合我廠目前加工情況,擬修改為乙級尖10%,春中20%,春尾15%,二水55%(原你司所訂拼配比例僅占90%,尚不夠10%,因此,結合我廠實際加工情況,作了如上的調整和修改),在制率方面,擬仍按我廠原定制率88%?!?

1953年6月18日,省公司復下關茶廠“修訂園茶包裝改進規(guī)格”:“今后對包裝規(guī)格一律是以筍葉包裝,較為最佳……籃子規(guī)格:每籃裝十筒(50斤),籃子的規(guī)格寬八英寸,長十八英寸,高廿二英寸半為原則,兩個相重,按每件十筒裝容量編制。裝茶時再襯一層筍葉,口上還是用筍葉蓋面,口緣用藤篾廿字形扎縛,這樣不會發(fā)生損耗破爛現象。”9月7日下午,下關茶廠在寄給省公司“各類茶包裝規(guī)格”為研究解決完稅證明及其粘貼問題中說:“①七子餅茶內商標及包紙各六張,②封口處烙中茶統(tǒng)一商標火印六個。”我們用過這兩段說明可以完整的了解到當時園茶的外包裝情況。

▲下關茶廠1953年園茶配茶燃料物料實績耗用統(tǒng)計表

1953年7月15日,省公司發(fā)出的“提供編制生產企業(yè)計劃有關各項資料”,通知下關茶廠依照53年度流轉計劃,本年加工任務配茶3000擔、沱茶4000擔、園茶1000擔、緊茶20000擔、餅茶3500擔,此項任務數與原任務數稍有增減,但園茶的調撥任務沒有改變。

根據下關茶廠1953年計劃生產數量檢查表,本年計劃生產園茶50噸1000擔,實際加工實際為52.4025噸1048.05擔,完成計劃數的104.81%,檢查說明中說“園茶超額完成,一方面加工數量較少,另一方面由于維持均衡生產?!?

根據1953年度全省《國營商業(yè)主要商品購銷計劃分區(qū)檢查表(銷售)》統(tǒng)計,計劃銷售園茶2000擔,完成銷售收入185000萬元,實際由昆明完成銷售1065.6擔。這一銷售數量和1953年度下關茶廠加工園茶的數量大體相當,也未查到其他三廠(昆廠、順廠、佛廠)在1953年有園茶加工的記載。


☆1954年☆

1954年11月9日,中茶云南公司以(54)第515號通知,布置四季度追加加工任務:奉區(qū)公司茶業(yè)戍122、123號密電:“轉知總公司指示:在原來核準本年度加工計劃外,再追加你廠緊茶5000擔,僑銷園茶2000擔,另需調往廣東分公司園茶300擔,一并在你廠加工?!瓐@茶在11月內完成300擔,55年一月中旬前再完成2000擔?!边@個通知在省茶司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僑銷園茶的任務,且“一并”在下關茶廠加工。同時,因為任務緊急,直接由中茶西南區(qū)公司派出了四位同志深入到下關茶廠指導工作,可見,當時整個中茶公司對準備用于出口的僑銷園茶生產是高度重視的。

在1954年12月23日的下關茶廠加工總結中說“在滇配加工上只完成年計劃的95.82%,沒有完成主要原因是由于十一月下旬,僑銷園茶開始加工,為了保證僑銷園茶及時調運和任務完成,因此,把配茶的揀工全部調至僑銷園茶加工,原來可以預計完成年計劃的108.67%,但在十二月份,沒有加工,因而影響了年計劃完成?!睂iT解釋了“滇配茶”沒有完成任務的原因,是為了加工僑銷園茶。

根據關茶計密55字第009號的云南省茶業(yè)公司下關茶廠1954年度增產節(jié)約工作總結附表統(tǒng)計,全年原計劃加工七子園茶1500擔,實際完成3008.1擔,其中,第四季度原計劃不生產七子園茶,但根據西南區(qū)公司的及云南省公司的新增計劃,實際新增加生產1498.2擔。

▲省茶司云生54字第0515號,為布置第四季度追加加工任務通知


☆1955年☆

1955年7月25日,省茶司發(fā)出云生(55)661號通知,為檢寄中國茶葉公司正商標圖案由(附正商標圖案一本)。通知說:“查我屬各廠在過去所用的中茶正商標有時隨意繪制,未按圖案規(guī)格,說明了我們對正商標的使用在思想上不夠明確,這樣即不符合商標管理部門之要求,總司最近多次指出我省出品之七子餅茶(即七子園茶),包紙及方茶壓印中茶商標均不符合規(guī)格,應將改正等情,特通知你處,將現用商標進行檢查核對,凡不合規(guī)格者應按圖案格式放大(或縮?。┓「恼延【筒糠譃榱斯?jié)約,避免浪費,盡量做內銷使用,不能再做外銷商標。關于下關廠此次代西雙版納及昆明廠所翻印之七子餅茶(即園茶)包紙,若不符合圖案格式者,全部調昆使用,茲隨文檢寄中茶正商標圖案一本作為翻印依據,請下關廠代西雙廠重新照圖案規(guī)格排版翻印為荷。”

該通知下發(fā)給下關、鳳慶和西雙版納茶廠后,下關茶廠的內部擬辦意見提出:“我廠出品園茶、餅茶包紙上印中茶商標均不符合規(guī)格,今后印包紙應遵照總司正商標圖案制?!?/p>

▲省茶司云生55字第661號,為檢寄中國茶葉公司正商標圖案通知

根據1955年12月15日成文的加工總結分析:園茶完成得最差,其主要原因55年初在省公司召開廠長經理會議,省司初步意見,我廠加工……園茶2500擔。后接省司指示,園茶由西雙版納廠加工1000市擔,我廠多加工緊茶1000市擔。

▲下關茶廠1955年度加工總結

在稍后成文于1956年1月13日的工作總結中,原茶生產量為870.55市擔,分析原因時也說,“2、園茶亦因奉省司指示,原定由我廠加工的園茶任務改由西雙版納茶廠擔任,因而只完成計劃數34.82%。工作總結所附《1955年調往各地計劃執(zhí)行檢查表》中,下關茶廠的園茶全年合計調出2067.4市擔,其中調昆明1867.6擔,調畹町199.8擔。

▲下關茶廠1955年調往各地計劃執(zhí)行檢查表

1955年應該是園茶(含僑銷圓茶)產量劇增的一年,后期追加的產量遠高于年初制定的計劃。根據1956年2月8日省公司的1955年度“加工回收檢查表”,先后計劃安排加工園茶任務7500擔,實際到年末加工了4943.36擔,下關茶廠加工了870.4擔。省公司“銷售計劃分類執(zhí)行檢查表”記載,1955年度的園茶中央下達銷售計劃2000擔,全年實際完成銷售2307.07擔。

通過1952年至1955年全省園茶(含僑銷園茶)的計劃與加工實績數據分析,我們大致可以得知云南三大老茶廠早期“紅印圓茶”生產加工的基本情況是:昆廠起步,關廠支撐,西廠接棒。

由于規(guī)范出口僑銷園茶包紙的商標印刷是1955年7月25日以后,所以這一年加工的4943.36擔園茶(包括僑銷園茶)中,有多少是“紅印”,有多少是規(guī)范以后的“綠印”?,暫時還沒辦法弄清,有待業(yè)內一起尋找線索,并進一步考證。

備注

一、圓茶、園茶和元茶在文件里常常混用,因此文本也不再做規(guī)范,統(tǒng)一用原文使用較多的“園茶”。

二、本文依據史料進行綜述,茶友若發(fā)現不完整之處或其他史料歡迎在留言區(qū)參加討論。

撰文︱杜發(fā)源 圖片︱下關沱茶檔案 編輯︱青子

找到約37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