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御品天下茶葉價格

找到約30條結(jié)果 (用時 0.004 秒)

中國茶界史上最貴茶葉,2000年班章橡膠青餅

5460萬!中國茶界驚現(xiàn)史上最貴茶葉,億萬富翁也只敢看看!

  中國茶界,從來不缺頂級茶葉。

  兩個月前的深圳茶博會上,天價茶的記錄又被刷新,2000年班章橡膠青餅,一件茶葉84餅,售價5460萬元。

  5460萬,刷新了中國茶葉的記錄;5460萬,億萬富翁也只敢看看!  

  果然應(yīng)了那句話:茶葉,品飲彰顯不出大佬的身段,把茶葉玩到登峰造極,才能襯托其身份。

  2004年2月8日,魯迅之子周海嬰收藏的3g普洱茶磚(膏茶)以1.2萬元的價格成交,從此,中國茶界殺出一匹黑馬,不斷刷新茶行業(yè)的記錄。

  先放下你茶杯里的老班章,靜靜圍觀天價名茶!混在普洱茶江湖里,這些殿堂級的普洱古董,絕對是茶余飯后的談資。

  No.10 福元昌號藍票圓茶

  福元昌號,誕生于光緒初年,年代不是最久,但絕對是拍賣場上的扛把子,代表了普洱茶、易武正山的雄壯之美!  

  來自普洱江湖里、大名鼎鼎的易武四大家族中的福元昌(另外三個:同興號、同慶號、宋聘號),有百余年歷史的藍票圓茶,2010年12月以64.96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

  過了100多年,出身名門的她依舊氣質(zhì)不減,茶餅上,依然能清晰地看見茶餅上厚大的茶葉以及內(nèi)飛。

  據(jù)專業(yè)人士指出,這餅福元昌號藍票圓茶,如今,在香氣、茶味、茶氣方面依然堪稱一流。  

  No.09 同昌黃記圓茶

  古董級普洱,要在易武四大家族中擠出一條出路,是相當不容易的!但是同昌號,絕對是普洱茶史上的一個經(jīng)典。

  同昌號始創(chuàng)于同治七年(1869年),茶莊幾度易主。最早的原昌號圓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流傳下來的,是30年代后的標明“主人黃文興”或“同昌黃記主人”之茶品。  

  2010年12月,一筒同昌黃記圓茶,以67.2萬人民幣的價格拍出。

  20世紀40年代后半期,同昌茶莊的主人換成了黃錦堂先生,茶品內(nèi)飛落款也改成了“同昌黃記主人謹白”,內(nèi)飛白底藍色圖字,變成了藍底紅色圖字,她,妥妥地見證了一個茶莊的變遷歷史。

  這筒茶之所以有名,另一個原因是:年份特殊,她的年齡跟新中國差不多。  

  No.08 同昌號黃文興銅版紙內(nèi)飛圓茶  

  這筒20世紀30年的茶在2010年12月以84萬人民幣的價格拍出。

  歷經(jīng)幾十歲月消磨,茶筒仍然油光色澤,筒頂?shù)耐柺謺舟E依然清晰可見。

  餅身依然厚實并呈深栗色,條索扁長,白毫粗碩,可明顯看出梗葉一體的茶菁,自然美觀,油面光澤極佳。經(jīng)歲月而不衰,著實難得。

  同昌圓茶和同昌黃記圓茶使用的是易武茶菁,但據(jù)品茗大師們品鑒,應(yīng)都為倚邦茶品。 

  No.07 紅印圓茶

  道光到民國90年的時間里,號級茶創(chuàng)造了經(jīng)典的歷史。但隨著時間流逝,建國后才出現(xiàn)的印級茶也變得相當罕見。

  紅印圓茶又叫現(xiàn)代普洱貢茶,這筒20世紀50年代紅印圓茶,2010年12月100.8萬人民幣的高價拍出。  

  紅色圓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鈞創(chuàng)建佛海茶廠之時)。

  在中茶公司的普洱茶中,以八中茶作為標志,又以茶字為紅色的,只有紅印普洱圓茶和云南沱茶,這餅有70年歷史的紅印圓茶,可謂空前絕后。

  更讓人驚訝的是她的質(zhì)量,即使和現(xiàn)在的普洱茶對比,她依然是上乘佳品。條索飽滿肥碩,顏色栗紅,茶面油光,茶湯透紅,葉底柔軟新鮮,放在今天的勐海茶廠中,依舊可以傲視群雄。  

  No.06 同興號向純武內(nèi)飛圓茶  

  這筒茶的問世時間大概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2010年12月,她被藏家以134.4萬價格收藏。

  從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創(chuàng)辦,同興號已經(jīng)走過288年的光輝歲月,這筒茶雖然年代久遠,但包裝基本完好,同興號字樣依然清晰可見,難能可貴的是,內(nèi)飛上“主人向純武披露”的字樣依然清晰。

  不愧是與宋聘相當,具有典型貢品風范的經(jīng)典老茶!  

  No.05 同慶號龍馬商標圓茶

  同慶號1736年在易武設(shè)廠制茶,在易武的制茶歷史就達百余年。

  同慶號圓茶分內(nèi)票和內(nèi)飛兩種,1920年以前有龍馬商標,之后有雙獅旗圖,兩者以1920年以前的茶品為絕品。  

  這款20世紀初的茶,至今有將近120年的歷史,2010年12月,土豪藏家以134.4萬的價格拍下一筒。

  雖然年代久遠,但是包裝依然精致美觀,“同慶字號”、金紅色朱砂寫字“陽春”二字、左右分別“陽春嫩尖”和“易武正山”,這些字跡依舊清晰可見,在現(xiàn)存的普洱老茶中也是堪稱頂級。

  她不僅有顏值,更有內(nèi)涵,龍馬同慶號品質(zhì)剛?cè)岵?,冠艷絕倫,當之無愧的“普洱茶后”。  

  No.04 大票敬昌號圓茶

  敬昌號(信昌號)普洱茶,被稱為最有藝術(shù)感的百年老茶,一筒茶葉可買香港一套房!  

  2017年5月,仕宏2017春拍古董級普洱茶及佳茗專場上,一筒七片百年敬昌號圓茶,成交價超過470萬港元,355萬人民幣。

  在七子餅茶早已名揚茶界的時候,她一流的質(zhì)量不需要再大談特談,值得說的是,她的內(nèi)票非常有珍藏價值,制作精美的采茶圖,3個少女在兩棵喬木間采茶的生動景象,讓其品牌價值更加突出。  

  No.03 福元昌號藍內(nèi)飛圓茶 

  這筒茶也是20世紀初的偉大作品,2010年12月的拍賣會上,竟拍出504萬人民幣的天價。

  這筒茶保存完整,彌補珍貴。一舉奪得2010年茶葉拍賣的冠軍,當年就震驚了整個茶行業(yè),百年孤品,當世罕見,內(nèi)飛白籃紫三種顏色,質(zhì)量依然不減當年,湯色栗紅明亮,水底沉香潤化,茶氣強烈醒神,當之無愧的普洱茶王。  

  No.02 福元昌號圓茶

  這也是一筒20世紀初的偉大佳品,2013年的拍賣會,以1035萬的天價再一次刷新普洱茶拍賣行業(yè)。 

  2014年,2016年,拍賣行雖然也拍出了900多萬的普洱茶,但也沒有打破她創(chuàng)下的紀錄,直到去年5月,她創(chuàng)下的記錄才被師出同門的福元昌號刷新。  

  No.01 紫票福元昌號

  2019年5月,香港四季酒店,東京中央春季拍賣會,福元昌號再次刷新了普洱茶的記錄。  

  百年號級茶,一筒1920年紫票福元昌號以港幣2632萬元(人民幣2311萬)成交,一筒七片茶葉,每片價值港幣3,760,000。

  這筒茶,以竹心篾包裹,篾上有字,雖年代久遠,中間仍可見福元昌及左側(cè)的…余福生…銘。百年老茶,雖然飽經(jīng)滄桑,但風骨猶存。  

  寫在最后:

  古六大茶山,創(chuàng)造了普洱茶的經(jīng)典與傳奇,但如今,普洱茶界后起之秀奮起直追,創(chuàng)造了新的神話:2020年7月16日深圳茶博會,一件2000年的班章橡筋白菜創(chuàng)下5460萬的天價。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茶葉價格的最高神話!

  古董級老茶,一筒就是2311萬。后起之秀老班章,一件就是5460萬。很多人都在懷疑,真的值這個價嗎?

  其實,你說值就值,你說不值就不值。  

  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中國從來不缺天價茶葉,2002年,一兩六安瓜片茶王拍出4.6萬元;2006年,信陽毛尖茶王“藍田玉葉”以74.5萬/(單)斤的價格拍出;

  2011年,3罐150克裝的都勻毛尖特制珍品茶王,成交價高達10萬元;2012年,茶王賽清香型鐵觀音,100克6.7萬元;2016年,潮州鳳凰單樅宋種一號以100萬元/千克的價格拍出。

  西湖龍井御前十八棵價格不可估量,武夷山母樹大紅袍更是神話般的傳奇,被送給美國第一位訪華的總統(tǒng)。  

  有人說這些茶純粹是炒作博眼球,有人說這些茶就值這么高的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說天價茶炒作博眼球,其立場是喝茶,柴米油鹽醬醋茶,喝茶這件生活里的小事,價格應(yīng)該親民,讓人人都喝得起茶。一斤茶葉炒到天價,已經(jīng)脫離了品飲屬性。

  也有人說天價茶真值這個價,其立場是黃金有價茶無價。這類人,要么是富豪,要么愛茶愛得深沉。他們對茶,帶有一種虔誠的敬仰,一泡好茶,一口都舍不得浪費??匆娪腥苏f茶的壞話,甚至不惜跟他較真到底。

  天價茶,兩邊倒的觀點,總體而言,持天價茶炒作、博人眼球觀點的人居多。說明大多數(shù)人立足于喝茶。  

  茶是用來喝的

  雖然天價茶層出不窮,價格炒的一次比一次高,歸根到底,普洱茶是用來喝的,茶是最健康的飲料,堅持喝茶有利于健康,這是不爭的事實。

  每天一杯普洱茶,喝的是是一種情懷,天下大道,都是茶道,喝的是茶,更是自己。

  勞累口渴一杯茶,喝的是解渴;閑來無事一杯茶,喝的是生活;三二好友,煮茶論道,喝的是感情。  

  天價茶,不該影響到我們對茶的感情

  天價茶一出現(xiàn),總會被罵的很慘。

  天價茶現(xiàn)象,從生產(chǎn)力的角度來說,這是任何一個產(chǎn)業(yè)發(fā)展成熟的必然結(jié)果,既要滿足大多數(shù)人的基本需求,又要滿足少數(shù)人的身份需求。

  很多茶友喜歡把普洱茶的未來與葡萄酒相對比,其實,天價現(xiàn)象,在葡萄酒行業(yè)也很嚴重。一瓶1869年的拉菲拍出150萬元;一瓶1947年的白馬酒莊拍出199萬元;一瓶1945年的羅曼尼康帝拍出387萬元。  

  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必然導致階層逐步固化,進一步產(chǎn)生不同的需求。有些人懂茶,也喜歡茶,知道天價茶,把茶行業(yè)搞得烏煙瘴氣,不吐不快。有些人玩茶,絲毫不懂茶,但是為了彰顯身份,喜歡狂追天價。

  天價茶現(xiàn)象,從市場的角度來說,是合理的。只是,茶行業(yè)這個泡沫被吹得太大了。以至于提起天價茶,很多人都憤憤不平。

  其實,大可不必。茶行業(yè),不會因為天價茶的存在,突然間就崩了。也不會因為說出幾句發(fā)出幾句發(fā)自肺腑的吶喊,這個行業(yè)就突然變得成熟穩(wěn)重。表象的背后,永遠是利益在駁斥。發(fā)展,也有一個過程。

  看清了這一點,天價茶的存在,哪怕不合理的現(xiàn)象,不該影響到我們對茶的感情。

  茶是用來喝的,能在一杯茶里,找到自己的需求。該喝茶就喝茶,該吃瓜就吃瓜,該吐槽的時候,吐槽幾聲又有何妨。

  在一杯茶里,喝出健康,喝出人生,找到自己的樂趣,就足夠了。

  來源:網(wǎng)茶會習茶社

各種稀有茶有哪些

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一切向錢看,以金錢做為人生價值觀。茶可不一樣,雖然常常被人用金錢來衡量她的高貴與珍稀,但她卻說,這和錢沒關(guān)系,有錢,你真的喝不上我。


不信,你喝過這些茶嗎?

1、武夷山母樹大紅袍

別說是土豪了,就是土司,土王也喝不起吧?


關(guān)于這個茶的傳說記載那是太多太多,什么蔣介石、尼克松之類相關(guān)軼事在此不占版面了?!安豢催z憾終身,一看終身遺憾”,很多當?shù)厝巳缡菍ν鈦碚呙枋鼍琵堮降倪@三顆350余年樹齡的古樹。


1998在首屆中國武夷山大紅袍茶文化節(jié)上,有中國豪宅教父之稱的澳洲許榮茂先生,15.68萬元的高價在拍賣中競得20克母樹大紅袍.2005413日在第十二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拍出的19.8萬元,2005年在第7屆武夷山紅袍節(jié)上20克武夷山母樹大紅袍又拍賣出20.8萬元的天價?,F(xiàn)在已禁采多年。


價格:每千克¥1040


2、龍井御茶園十八棵

龍井是中國最負盛名的茶之一,自清代以來深受各朝大佬喜愛。流傳度最廣的故事,是一個乾隆拿茶葉回去給老母治病的不靠譜傳說,但是御茶園卻是真有。

關(guān)于御茶園龍井的價格,沒有可信的記載。 2014上好的明前龍井價格在5萬元一斤左右。那站在龍井巔峰的茶應(yīng)該價值幾多少?



一棵樹哪怕能采400個芽頭,那18棵樹也就撐死7200個芽頭,龍井茶四萬個芽頭一斤,那么大概每年撐死能有二兩。

物以稀為貴。

價格:未知


3、鎮(zhèn)沅千家寨茶王、鳳慶香竹箐茶祖算什么,已倒下的巴達野生茶樹王你有嗎?


千家寨野生茶樹王


鎮(zhèn)沅千家寨野生茶王樹據(jù)專家鑒定有2700年高齡,早些年為了采這棵樹的芽苞還摔死過人,現(xiàn)已禁采。


香竹箐茶王


香竹箐的大茶樹來頭更玄乎,傳說有3200年高壽,“世界茶樹之王”“世界茶王之母”“世界茶祖母”之類的稱呼起碼十幾個,更不得了的它居然還是栽培型的!據(jù)說已有磚家認證,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禁采,喝不到。


都喝不到了,還不夠嗎?嗯,樹長在哪兒,人總有能力YY一下吧......


在千家寨野生茶王被發(fā)現(xiàn)前,1961年被考察組發(fā)現(xiàn)的的巴達野生茶樹王當了三十多年的世界茶王。20129月,勐??h巴達野生茶樹王由于極度衰老和樹干中空枯死倒伏,自然死亡,享年1800余歲。



巴達野生茶樹王,已成歷史??梢哉f是連YY的機會都沒有了。


當然,之前采過一些,現(xiàn)在無處可尋。


價格:未知


4、天圣之天下無茶

叫這名字,看來是讓你喝了此茶,從此不再喝茶了。


據(jù)說,此茶須生長在海撥一千米以上的山頂,茶樹品種為純正的紅心歪尾桃(鐵觀音樹源種),種植在風化石地或碎石地,自然生長,綠色有機管理。請當?shù)刈钣忻牟杷噹煵刹璨⒂僧數(shù)刈钪闹谱鞔髱熤谱鳌O鄠饕荒戤a(chǎn)量只有不到一千克。此茶只出產(chǎn)過一次,如今想喝到此茶,應(yīng)該也不是錢的問題了。


價格:每斤¥72(7克一泡茶,相當于一泡茶要一萬元,估計能喝到此茶的人,福氣不薄


5、宋種1

宋種1號是一株600年以上樹齡的老茶樹,系從烏崠山鳳凰水仙群體品種的自然雜交后代中單株篩選而成。它的克隆體無性繁殖后代,鳳凰各地均有引種栽培,高山地帶數(shù)量較多。


這棵見證了鳳凰山茶文化幾百年傳承的母樹可謂命途多舛,先前人為管理不當也就罷了,1987年更遭一精神病人砍伐,而后先有人栽植新茶樹爭奪養(yǎng)分,后有游人絡(luò)繹不絕,致使樹勢衰退,產(chǎn)量連年下降,至今據(jù)說可年產(chǎn)2斤。


價格:每千克¥200


6、蒙頂上清峰仙茶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蒙頂自古以來就是著名茶區(qū),深受廣大人民喜愛,而站在蒙頂茶頂端的就是上清峰的七株圍在欄桿里的茶樹。


上清峰七株茶據(jù)說是吳理真手植,有“仙茶”之稱,于是就成了專供皇帝祭祀和飲用的專用茶,也就是所謂的“正貢”茶。園外所采之茶,謂之“陪茶”,供王公貴族飲用。從淳熙十三年吳理真被封為“甘露普惠妙濟大師”開始,蒙頂七株仙茶就用石欄桿圍起來,列為神圣之地,言有白虎巡山,凡人不得靠近。“民間不可瀹飲,一蠹吏竊飲之,被雷擊死”。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二卷果之四茗》中有記載:真茶性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溫而主疾。毛文錫《茶譜》云∶蒙山有五頂,上有茶園,其中頂曰上清峰。昔有僧人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謂曰∶蒙之中頂茶,當以春分之先后,多構(gòu)人力,俟雷發(fā)聲,并手采擇,三日而止。若獲一兩,以本處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兩當眼前無疾,三兩能固肌骨,四兩即為地仙矣。


這就是仙茶的來歷了。


不過這段文字略一琢磨頗有深意,一共七株茶,就讓采三天,你能采到多少茶呢?參照之前龍井的算法,一兩都不到。


明白了?古人的意思其實是,這就能采那么點兒茶,多了沒有,你要能采出四兩,你就是神仙了。


價格:未知



7、綠雪芽母樹

中國有很多茶祖,每一個都種了很多茶樹。


上古神太姥娘娘就在太姥山種下了綠雪芽。


這就是福鼎大白毫母樹。


2004年寧德茶文化節(jié)上,100克的福鼎大白毫母茶綠雪芽,以71萬元的天價被拍出。


價格:每千克¥710


8、百年宋聘?來看看清宮茶(金瓜貢茶、清宮茶膏)

站在普洱茶之巔,上百萬一餅的百年乾利貞宋聘號,香港還有很多,雖然絕大部分是假的。

紅標宋聘

有的人似乎并不在意這些,依然任性地喝著。


而清宮普洱茶則是讓人有錢也任性不了。喝過的人表示其滋味正是茶中最極品“無味之味”,其實金瓜貢茶已經(jīng)超越了飲料的含義,與歷史、文化結(jié)緣,成了精于品茗的風雅人士品讀歷史、感悟生活的特殊載體。

2007普洱市迎回貢茶,活動主辦方為這個國家二級文物“金瓜貢茶”,投保了保額為1999萬元的巨額保險。


清宮茶膏承載了同樣厚重的歷史,并有幸在拍賣行留下了參考價格,一盒共105.6克,賣得100.8萬。

清宮茶膏

價格:

金瓜貢茶 未知

清宮茶膏 每千克¥954


9、熊貓茶

熊貓茶指生長在四川雅安頂峰村熊貓生態(tài)茶山、采用熊貓糞便種植的茶。(據(jù)稱,熊貓腸胃吸收功能不好,排出的糞便中保留有70%的營養(yǎng),堪稱有機肥料輸送者)

2014312日,四川省雅安市,一群身穿熊貓衣服的采茶姑娘在鳳鳴山開始了2014熊貓茶春茶采選。這些茶樹是從201111月起用近10噸熊貓糞便種植出來的。熊貓茶中的稀品定價近22萬元一斤。


作為一個尚有常識的人,我只能對此表示呵呵。


幾萬一斤的金駿眉、顧渚貢茶園紫筍一聲嘆息,七十幾萬一斤的鐵觀音茶王表示不服(管你什么天下無茶,我不信,我也要來爭爭安吉白茶祖也默默站在一旁。)

茶馬古道專家,澳大利亞孔子學院院長席格倫博士聽聞后表示要在澳大利亞開發(fā)袋鼠茶。


價格:每千克¥44


10、農(nóng)殘茶


這種茶,錢不錢的,命重要啊!

八六茶人陳椽:武夷巖茶四起永不落

為了攻破對武夷茶史的種種唯心論者的曲解,特寫《武夷茶三起三落》——武夷茶起源考證。發(fā)表在廣東省農(nóng)科院茶葉研究所的《廣東茶葉科技》1984年第四期。還我武夷茶史真實面貌,引起全國茶業(yè)工作者的重視。尤其是福建茶葉學會通告全省會員共同研究這篇文章,至今已有十年之久了。

1992年武夷山市成立巖茶總公司,為建立《東方茶城》打基礎(chǔ),1993年又要舉辦第三屆巖茶節(jié),為大力發(fā)展巖茶產(chǎn)銷,筑成千古不滅的堅固基礎(chǔ)。特寫《武夷茶四起永不落》慶祝紀念。

陳椽先生手跡

武夷茶起源初釋

北宋范仲淹詩:“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表明武夷茶為天下茶之冠,名聞全國。從“仙人古栽”做文章,追根可及源。結(jié)合茶樹從原產(chǎn)地傳至全國的歷史研究。早則在漢朝就有。西漢初期,“蕭何答漢高祖問,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西漢末年,王褒《僮約》記載,既要家僮煎茶,又要去武陽初級市場買茶市集中的成都中級市場出賣,西漢末期茶葉已成為主要商品之一。

東漢華陀《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華陀是江淮兩岸名醫(yī)。當時茶葉已是江蘇、安徽的普遍飲料了。

遲則在東晉十六國時期。武夷茶最早被人稱頌,則在南北朝齊時(479-502年)。清朝閩北蔣衡在《晚甘候傳》追述武夷茶史說:“先是森伯之祖,嘗于王肅善”。據(jù)這篇傳記記載:晚甘候是武夷茶之名,表字是森伯。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鄉(xiāng),月澗云龕之奧。關(guān)于森伯二字的來歷,宋朝陶谷的《苑茗綠》說:“湯悅有森伯頌,蓋茶也,方飲而森然嚴乎齒牙,既久,四肢森然,二義一名,非熟夫湯甌境界者,誰能目之”。從這篇文章體會,森伯之意是來自品飲武夷茶后的人體感覺,森伯是超群的好茶,要能體會森伯之意,非熟練地評茶者不能。

宋朝熟知茶事的葉清臣在《述煮茶小品》說:“王肅癖于茗飲”。說明王肅可算得“熟夫湯甌境界者”。王肅的父親王奐在當時(479-502年)齊的國都建業(yè)(今南京)任尚書右仆射(中書郎,宰相的助手)很可能得到進貢的武夷茶禮品。由此可表明,武夷茶約在一千五百年前就以晚甘候之名而聞于世,那么武夷茶的起源時期更早于此。

公元二世紀,茶樹已從原產(chǎn)地沿長江進入四川的瀘州(瀘縣),然后分路流傳到東南各省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到了南北朝,東南各省茶葉生產(chǎn)豐盛,促進佛教的推廣,佛教推進茶葉生產(chǎn)發(fā)展。俗謂“茶佛一味”是至理名言。

如從“武夷茶”三字考證,則至唐朝的史書中也很少看見。武夷茶始于唐朝之說不可慎也。按我國茶葉生產(chǎn)到二世紀,由西南向東南推進,武夷山早該有茶了。據(jù)史書記載,武夷茶在六朝時已頗有名氣,得行家嘗識。但當時武夷山交通不便,崇安尚未設(shè)縣,屬建陽管轄,離崇安南三十里的武夷山,更為一般人所不知。加之文人的形容渲染,或以誤傳誤,使武夷茶名久未顯露。直到宋朝以后,崇安建縣,武夷茶的名稱才漸漸為人所知。

武夷茶發(fā)展時期

唐朝建茶(含武夷茶)未普遍見聞,故陸羽《茶經(jīng)·八之出》說,福州、建州等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到了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年)孫樵的《送茶焦邢部書》說:“建陽丹山碧水之鄉(xiāng),月澗云龕之品,慎勿賤之”。從此說明,武夷茶在當時已作為饋贈珍品了。

唐天寶七年(748年)封天下名山大川,登仕郎顏行之至武夷山,申采樵之禁,歷至五代。限制了武夷茶的生產(chǎn)。唐時,江淮茶區(qū)大至發(fā)展,交通方便,流通各地。武夷茶區(qū)所能提供甚少,自然就無名了。由于這兩個原因,所以,武夷茶在唐朝時少聞。

北宋是我國制茶技術(shù)變革時期,民間斗茶風俗盛行。名茶很多,僅貢茶就有數(shù)十種。當時的建茶、北苑貢茶,以品質(zhì)日異翻新,而能在“斗品充官茶”的風浪中,盛行北宋半個世紀之久。武夷茶作為北苑貢茶的一部分,雖然被聲勢浩大的建茶、北苑貢茶所掩蓋,但由于北苑茶的興旺,技術(shù)和品質(zhì)的不斷更新,推進武夷茶的發(fā)展。所以,至元朝北苑貢茶衰落,而改貢武夷。

明朝王應(yīng)山的《閩大記》說:“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宋明制造充貢”。表明武夷茶為宋時北苑貢茶的一部分。明朝何喬運的《閩書》說:“宋時貢茶制造品式多端,而皇朝武夷不過貢茶斤耳”。當時武夷茶屬建茶的一部分。正如《崇安縣志》記載:“宋時貢額尚少”。

武夷茶自宋始漸聞其名。宋朝的蘇子瞻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ㄎ迹┖蟛蹋ㄏ澹┫鄬櫦印?。這兩句話,是說武夷茶專門為貢茶。宋朝的徐珂在《可言》里解釋武夷山名的由來說:“相傳昔有神人武夷仙居此,故名?!弊鳛椤拔湟南扇藦墓旁浴钡淖⒛_。這些記載說明,由于宋朝武夷茶的發(fā)展,武夷茶名聲日漸擴大,為人們共同認識,至元朝方才封為貢茶。

元朝武夷蒸青貢茶一起一落

所謂起落,“起”是興起,“落”是衰落;衰落未必至于滅亡。有的名茶至今尤存,有的名茶,改進制法,尤以新“面目”出現(xiàn)。

宋末,北苑蒸青貢茶衰落,武夷蒸青貢茶興起接替。元朝大德年間(1302年),浙江省平章高興始采制充貢,設(shè)御茶園于四曲。造喊山臺,通仙井在園邊。設(shè)官采制貢茶。每年到驚蟄,有官為文致祭。祭畢,敲鑼打鼓,臺上揚聲同喊曰:“茶發(fā)芽”,井水既滿,用以制茶上貢,共九百九十斤,制畢,水遂渾濁而縮。

宋朝貢茶,都是碾碎而揉之,為大小龍團,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茶,采茶芽進貢。其品類有四種,一曰探春、二曰先春、三曰次春、四曰紫筍。宋、元貢茶都是蒸青團茶,到明初,武夷山才罷蒸青團塊貢茶,而改芽茶進貢。

在立春以前,采制芽茶進貢,叫探春。立春以前,茶芽未萌發(fā)或萌發(fā)很少。茶農(nóng)從早到晚跑山一天也采不到茶芽。受不了壓迫剝削,紛紛砍掉茶棵,導致茶園荒蕪。貢茶免不了,不得不采制延平(今南平)茶冒充武夷茶。品質(zhì)低下,武夷真茶久絕。貢茶只能供宮中洗濯瓶盞之用。武夷貢茶至此已衰落了。武夷茶自十三世紀末開始進貢,到十四世紀末一起一落,經(jīng)歷了約一百年的歷史。

武夷蒸青貢茶的滅亡,其原因有三:一是,受貢茶之害,使得茶山枯荒,茶農(nóng)離家外逃;二是,茶久荒。喊山歲猶供祭費,輸官茶購自他山,遍采春芽三月內(nèi),搜盡深山粟粒雪。官令禁絕民蒙惠。當時的茶農(nóng)除了每年貢新茶和受地方官吏的敲詐外,還要負擔喊山祭費,也不得不購自他山茶,以輸官茶。茶山枯荒之原因,遍采春芽三月內(nèi),凡歲九百九十斤,大大摧殘茶芽生長,久而久之樹死山荒,無茶進貢,不得不罷御茶園,改貢延平;三是,炒青技術(shù)興起,品質(zhì)比蒸青好。這就是蒸青貢茶在中國茶史中的一起一落史。

陳椽先生手跡

明朝武夷小種紅茶二起二落

武夷小種紅茶,二起于明朝中葉,而衰于清朝初期,歷經(jīng)一百多年,是明朝突出產(chǎn)品。武夷山自從安徽傳入松蘿制法后,則蒸青綠茶改為炒青綠茶。由于炒制技術(shù)和品質(zhì)都不如國內(nèi)其它產(chǎn)品,銷路不好。武夷山勞動人民發(fā)揮聰明才智,創(chuàng)制小種紅茶,輸出國外,揚名國際市場。外國人爭購小種紅茶。于是全國大興紅茶生產(chǎn)。小種紅茶制法,走向綠茶相反,鮮葉殺青改為曬青(萎凋)后揉捻,轉(zhuǎn)色后過紅鍋,復(fù)揉重焙后,薄攤在水篩上過夜,翌早揀梗,簸除碎片,復(fù)火后即成毛茶。制法繁復(fù),費時費工。各產(chǎn)區(qū)逐漸改進,簡化加工步驟為萎凋、揉捻、轉(zhuǎn)色、干燥,創(chuàng)制工夫紅茶。簡化鮮葉加工,繁復(fù)毛茶加工,故名工夫紅茶。工夫紅茶一經(jīng)出口,亦名振世界,很快掀起了工夫茶熱,于是小種紅茶落,工夫紅茶興起,這就是武夷小種紅茶在中國茶史中的二起二落史。

據(jù)史書記載,約在十五世紀初,武夷山就有炒青綠茶的制法。十六世紀前,就有小種紅茶制法了。而盛于十七世紀初。據(jù)崇安縣令陸廷燦1734年寫的《續(xù)茶經(jīng)》中引《隨見錄》說:“凡茶見日則味奪,惟武夷茶喜日曬。武夷造茶,其巖茶以僧家所制者最為得法……遂選擇其背上有白毛者,另炒另焙,謂之白毫,(國外稱紅茶為白毫,由此而來。)又名壽星眉。據(jù)此,武夷山小種紅茶約在十六世紀前已興盛了。

武夷小種紅茶極盛時期,大約在1700年前。植物分類學家林奈在1763年再版的《植物種類》一書中,就誤認為武夷星村小種紅茶是武夷變種(Varbohea),以武夷變種代表紅茶的品種。說明當時星村小種紅茶在國際市場上極負盛名,人人周知。當然小種紅茶創(chuàng)制年代遠早于林奈寫在書中的年代。

武夷小種紅茶的衰落,約在十八世紀中葉。武夷小種紅茶制法傳遍福建各縣。咸豐年間,福安縣坦洋村的姓胡者在小種紅茶的制法上加以改進,創(chuàng)制坦洋工夫紅茶,遠銷西歐,頗受歡迎,獲利甚厚。政和、福鼎相繼仿效,改制工夫紅茶,大量出口,號稱三大閩紅。在國際市場逐漸取代小種紅茶,著名于世。1876年工夫紅茶制法傳到安徽祁門,試制成工“祁紅”,以其自然條件和品種適制紅茶,品質(zhì)超過閩紅,亦揚名于國際市場。自此,“祁紅”興旺,聲名大振,大量輸出國外,而武夷星村小種紅茶衰落。

清朝武夷青茶三起三落

這里所說的青茶三起三落,主要是指武夷巖茶,兼及閩北建陽、建甌的奇種、水仙、烏龍等茶樹品種所采制的成茶。有些人把武夷茶與武夷巖茶劃等號,凡歷史記載的武夷茶都以為是指武夷巖茶。是食書不化,不會運用辯證法比較分析是非,攪亂茶史特大的二大錯誤:其一,把小種茶、工夫茶、花香……等等,都誤認為武夷巖茶了。其二,根據(jù)其一發(fā)展到明朝就有武夷巖茶制法。這兩大錯誤都不符合歷史事實,不是唯物論還是陷入唯心論的泥坑里?;ㄏ闶切》N紅茶、工夫紅茶的副產(chǎn)品;又是武夷巖茶的正產(chǎn)品之一,一名兩解才是正確的,不容攪亂茶史,此其一也。

據(jù)明朝徐渤《茶考》、清朝周亮工《閩小記》的記載,改貢延平半巖茶也是武夷蒸青團茶,不是武夷巖茶。明朝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禁止蒸青團茶,改貢芽茶,很明白說明不是武夷巖茶。

據(jù)《閩小記》和《鼓山志》以反徐渤《靈源雨茗》和謝肇制中的《采茶曲》記載,鼓山半巖茶都是炒青綠茶??傊?,巖茶不冠武夷,武夷不連巖茶都不是現(xiàn)在所指的武夷巖茶。如以字論史,未加分析考證,指鹿為馬,就不是歷史唯物論的史觀。此其二也。

陳椽先生手跡

青茶起源,據(jù)長期在安溪縣政府工作的黃志農(nóng)說,縣府內(nèi)部檔案記載,安溪如創(chuàng)烏龍品種青茶,是在雍正年間(1723-1735年),這與安溪人蘇龍始制烏龍的記載相符合。(注:沒有提供史料根據(jù),只是“黃志農(nóng)說”。)

唐永基、魏德端合編的福建調(diào)查統(tǒng)計叢書之五《福建之茶》上冊(福建省政府統(tǒng)計處,民國三十三年即1944年出版的。)說:“烏龍茶發(fā)源地安溪,以鐵觀音馳名海外1868年,僅從廈門出口,為35721擔,翌年增至85967擔,1872年達83170擔,1877年突升至九萬擔,為閩南茶葉出口達到最高水平。

《福建之茶》都以青茶歸類。莊晚芳說:“按福建所產(chǎn)烏龍茶,商品名稱未見以‘青茶’命名?!笔强床灰娺@部書和在福建茶管理局局長時,莊晚芳主編的《閩茶》季刊,以及任農(nóng)林公司總經(jīng)理編印的《閩茶》月刊等,亦是以青茶歸類是出爾反爾的自打自己的屁股,是一貫的作風?!堕}茶》月刊第一卷第四、五期,“香港茶訊”文中說:“本港茶葉價格,目前以巖茶為最高,且缺貨,每擔一千元港幣,其次為水仙每擔五百元港幣、烏龍每擔三百五十元港幣。據(jù)此香港茶葉市場,亦以巖茶、水仙、烏龍之名,總稱為青茶,巖茶與烏龍價格相關(guān)天淵,如以烏龍歸類,巖茶也屬烏龍,則巖茶價格跌至35%,豈不是茶價自殺政策嗎!?

從福州出口的茶葉以工夫紅茶為主,最高輸出量為1878年。自從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大興紅茶輸出后,侵占我國紅茶市場,中國紅茶逐漸衰落,茶農(nóng)、茶工、茶商三者大受影響,于是不紅不綠的青茶應(yīng)時而興。

咸豐年間,外國紛紛侵入,國內(nèi)大亂。內(nèi)地土匪到處興起,尤其是福建閩南的土匪最為兇狠,民不聊生。由是安溪農(nóng)民,紛紛逃難,有的向東過海到臺灣,有的向北到漳州而達廣東潮州,有的向閩中沙縣而達武夷山。安溪人逃到那里就在那里發(fā)展茶葉生產(chǎn),如安溪烏龍制法。所以臺灣、漳州、潮州、沙縣先后生產(chǎn)茶葉都叫青茶。

據(jù)《沙縣縣志》載:“沙邑茶有兩種,一名烏龍,一名紅邊。制烏龍則用火烘,制紅邊則日曬,制法略異。”一名烏龍是指青茶,一名紅邊是指小種紅茶,當時紅茶是日光萎凋,日光曬干的。這兩種制法確略異。莊晚芳未深入研究分析,兩相混淆,張冠李戴,攪亂茶葉分類。

青茶興起是在咸豐年間,工夫紅茶衰落,同治年間(1862-1874年)繼起大量發(fā)展生產(chǎn)出口外銷。1868年廈門就出口8596擔。光緒年間就逐漸衰落至1千多擔,民國初年只剩數(shù)百擔。因此,促發(fā)勞動人民努力奮斗,改進技術(shù),提高品質(zhì),而創(chuàng)制武夷巖茶。

歷史上所記載的武夷茶都不是指武夷巖茶,武夷巖茶是青茶的發(fā)展。武夷巖茶的創(chuàng)制是從閩南安溪居民先逃至沙縣而后逃來武夷山定居后。沙縣很早也生產(chǎn)青茶。當時,武夷山僅有廟寺和尚,居民很少。安溪難民就定居武夷山巖上,至今巖上的農(nóng)民仍是安溪人,也是制巖茶的能手。武夷山可耕地不多,一部分安溪難民無以為生,又遷居到江西上饒、廣豐鄉(xiāng)下定居,到了茶季才來武夷山做茶。武夷巖茶采制都是安溪人。凡是到武夷山的人都知道的,事實勝于雄辯。(注:沒有提供史料根據(jù)。)

武夷巖茶采制的茶工,除定居的安溪人外,大部分均為逃難到江西的閩南人后代。于春茶前,由上饒、河口一帶來崇安,茶季終了,除了留少數(shù)長工外,余均清算工資返回江西,現(xiàn)在還是這樣不變。

安溪難民來武夷山定居后,在閩南青茶和閩北青茶的制法基礎(chǔ)上,結(jié)合武夷山小種紅茶制法,創(chuàng)制發(fā)明武夷巖茶的高超的制茶技術(shù)。如安溪鐵觀音午后曬青,改為早上曬青。兩曬兩晾是小種紅茶的復(fù)式萎凋,先日光萎凋而后陰處萎凋,控制萎凋程度。安溪大笳簍搖青改為水篩搖青制法,控制“發(fā)酵”程度,制成三紅七青的紅綠茶的高超品質(zhì)。雙炒雙揉改進小種紅茶紅鍋的炒揉不勻,半紅半青的花青,小種紅茶毛火后即篩分揀梗,巖茶毛火后攤放過夜,把葉梗的液汁分散葉面,增進巖茶的香味。然后去梗,簡化加工技術(shù),并使復(fù)火均勻。最后低溫久烘的燉火,是提高巖茶香味突出的技術(shù)措施。近來生產(chǎn)高香紅茶都到武夷山學習巖茶的制法。武夷巖茶創(chuàng)制技術(shù),獨一無二,為世界最先進的技術(shù),無與倫比,值得中國勞動人民雄視世界。

武夷巖茶制法,是取烘青、炒青和小種紅茶的精華,去紅、綠茶不科學的技術(shù)措施。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在鮮葉適制性的基礎(chǔ)上,采取細致地、復(fù)雜的技術(shù)措施。因此,色香味吸收紅綠茶之長,揚去紅綠茶之短,品質(zhì)優(yōu)美,為紅綠茶所望塵莫及。

搖青和厚攤靜放交叉進行,是巖茶做青關(guān)鍵過程。邊促進內(nèi)質(zhì)變化,邊限制水分繼續(xù)蒸發(fā),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緊密結(jié)合,是質(zhì)量互變與互相制約的過程,是決定毛茶品質(zhì)好壞的主要關(guān)鍵。作者曾同研究生、畢業(yè)學生三次到武夷山各茶廠實習,每過程都有詳細記錄,運用制茶的科學理論,分析其優(yōu)點,公之于眾參考。在此從略,請參閱《中國名茶研究選集》中,《武夷茶三起三落》的拙作。

武夷巖茶起源于清末而盛于民國初年。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最盛時期年產(chǎn)五十萬斤,1914年還達四午五百斤。后受世界大戰(zhàn)影響而減產(chǎn)。到1924年只剩二千五百斤。除內(nèi)銷年平均一萬二千斤外,余均銷于南洋各地,如新加坡、吉隆坡、檳榔嶼、菲律賓、仰光、泰國、安南、香港和澳門地區(qū),以及美國舊金山等地。經(jīng)營運銷者,都多為閩南僑商。每年茶季時,匯款委托赤石茶莊代為收購毛茶加工、包裝?;蛘邤y款來赤石臨時設(shè)莊,自行收購毛茶加工,拼配為各種茶名牌號,裝運出國。

崇安自從1908年后,迭遭匪患,茶園被破壞,房屋圮廢,居民背鄉(xiāng)離井,外出謀生。武夷巖茶受害嚴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發(fā)生,戰(zhàn)爭造成勞工缺乏,經(jīng)濟枯竭,運輸阻滯與市場消失,種種不景氣現(xiàn)象,因而使巖茶生產(chǎn)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巖茶僑銷中斷,致茶園荒蕪,廠舍圯頹。1935年匪患雖告平靖,正待蘇醒,而戰(zhàn)爭發(fā)生,??诜怄i,外銷茶無法出口。1941年,南洋淪為戰(zhàn)區(qū),巖茶僑銷告絕。建國前,武夷巖茶一落千丈,產(chǎn)量只剩一萬斤,不及全盛時期的五十分之一,落得可憐。

當今武夷巖茶四起永不落

武夷茶三起三落經(jīng)歷元明清三朝數(shù)百年歷史,跟著歷史向前推進,制茶技術(shù)三次革命、創(chuàng)造三種新茶類。制茶技術(shù)登上世界最高峰,為任何產(chǎn)茶國所望塵莫及。炎黃子孫的勞動人民,為世界人類作了突出貢獻,真了不起!

元朝一起,蒸青貢茶,雖然到明朝改貢芽茶,但蒸青技術(shù)還未消沉。如著名綠茶:恩施玉露和日本玉露都是蒸青技術(shù)的產(chǎn)品。傳到日本逐漸機械化、連續(xù)化生產(chǎn),獲得成功后,為蘇聯(lián)、印度生產(chǎn)綠茶的模范。八十年代初,我國曾從日本進口大小不同五套蒸青機具,分給福建松溪鄭墩、浙江余杭、江西河口、安徽宣郎廣等茶廠,生產(chǎn)蒸青煎茶,暢銷日本。后因機具陳舊,加以蒸青技術(shù)未加研究,品質(zhì)下降,先后要求停產(chǎn)。最近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劉勤晉教授應(yīng)用蒸青技術(shù)生產(chǎn)生產(chǎn)竹葉青外銷綠茶。據(jù)寄來的樣茶看,可作外銷綠上品。蒸青技術(shù)值得深入研究,可再創(chuàng)新奇跡。

明朝二起小種紅茶,到了清初,雖被工夫紅茶取代,但依制法的不同,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松木或棗香的香味,有獨特的風格,為個別國外人民還難忘。武夷山桐木關(guān)仍繼續(xù)少量生產(chǎn),供應(yīng)國外市場。

清朝三起青茶,推廣迅速。產(chǎn)區(qū)擴大出口到福建、臺灣和廣東三省地區(qū),都以生產(chǎn)青茶為主,由青茶再發(fā)展為武夷巖茶。由于民國初年,戰(zhàn)亂影響,受了挫折。但建國后,產(chǎn)地人民積極改進技術(shù),采用機制,擴大生產(chǎn),雖然品質(zhì)不夠穩(wěn)定,但保存風味,也暢銷國內(nèi)外。

陳椽先生手跡

現(xiàn)在武夷巖茶四起,有很多優(yōu)越條件,為三起所未有的,預(yù)測永不落,略述于下:

一是,過去三起都是勞動群眾自發(fā)的,未有組織領(lǐng)導,現(xiàn)由政府組織武夷巖茶總公司,有堅實的領(lǐng)導,制訂武夷巖茶生產(chǎn)規(guī)劃,指導向國內(nèi)外銷售,農(nóng)茶、工茶、商茶三者,沒有虧損的風險。

二是,建國前后,設(shè)立武夷山茶葉研究所。開展選育優(yōu)良品種,深入研究栽制技術(shù)。育種專家們選擇育優(yōu)良肉桂品種成功后,擴大栽培面積,采制肉桂商品茶,擴大生產(chǎn)有足夠的產(chǎn)量,供應(yīng)市場的需要。1992年參加農(nóng)業(yè)部舉辦的展覽會,獲得首批金獎。名聲四溢。加以擴大茶王大紅袍生產(chǎn),供不應(yīng)求。茶葉研究所繼續(xù)選育良種,也獲得新品種成功。

三是,時任的育種專家們又在星村協(xié)助建立示笵茶場(廠)。一方面培育新品種,如金鎖匙、黃龍等;另一方面研究巖茶初制新技術(shù)和新機具縮短做青時間,一次重搖青,可相當三次搖青的效果,正在繼續(xù)試驗,如試驗成功,可大大縮短生產(chǎn)時間。

以上優(yōu)越條件,為巖茶四起奠定堅實基礎(chǔ),為今后發(fā)展巖茶提供有力的保證。但是為了四起永不落,必須解決以下的問題。

一是,外形的選定:原來巖茶的條索,一般要求壯大勾結(jié),卷曲結(jié)實沉重,大小一致。條索松偏輕飄的不合格。大葉形的品種,如水仙,條索粗大疏松,與最低級的紅綠茶類似。

二是,創(chuàng)造如篩搖的機具,仍能控制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相適應(yīng),制成優(yōu)美的內(nèi)質(zhì)。巖茶分大巖和小巖。一般巖茶條索粗大,色澤青翠,鮮潤有光澤,香氣馥郁,滋味醇和。大巖湯色深而鮮艷,香氣高而長,愈嗅愈香。小巖香氣高而短,與大巖不同。

武夷水仙條索比一般的巖茶粗大,色澤青翠黃綠,而鮮潤有光,湯色深金黃色而鮮艷,滋味濃厚醇正,入口爽快,濃郁生津,葉底明凈清沏。這種優(yōu)良的內(nèi)質(zhì),都是篩搖工具所形成的。要恢復(fù)巖茶原有的香味,篩搖工具的創(chuàng)造極為重要。否則,仍以手工生產(chǎn),則產(chǎn)量不大,成本高,阻礙銷路。

來源于:茶貴人,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9條結(jié)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1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