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有蓋碗

找到約6,291條結果 (用時 0.017 秒)

聽說蓋碗不會用,會很丟人?

梁實秋先生在《喝茶》一文中 ?說“蓋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魯迅先生也說“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后,色味而清甘,微香而小苦?!?/span>

????????在中國的茶文化中,蓋碗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茶具,歷史也較為悠久。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蓋碗。


一、蓋碗的定義


????????蓋碗一般有兩種形制,一種是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樣式。因為是三部分由下至上組成,故此類蓋碗又稱三才杯,取“三才者,天地人”之意。


????????《中國茶葉大辭典》中的定義為:蓋碗,飲具。多見瓷質。上配蓋下配茶托,茶托隔熱便于持飲 。 ?


????????第二種是只有蓋和碗的樣式。


????????在《中國古陶瓷圖典》中的定義是:蓋碗,帶蓋的小碗,茶具,流行于清 。


????????然而無論有沒有托,從功能角度來講都是用于飲茶的。




二、蓋碗的歷史


????????底下帶托的茶盞起源很早:


????????宋朝的《演繁露》里就說:托盞始于唐,前世無所有也。


????????而給茶碗加上蓋子,形成所謂的“蓋碗”,卻是清康熙年間的事了。


????????《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寫道:康熙時期陶瓷造型,有的沿用舊式;有的加改造發(fā)展為新品種;有的富有獨創(chuàng)性。如碗,早期有敞口碗、直口碗。中期多折腰碗。晚期創(chuàng)造了有蓋碗,是專供飲茶用的。?


????????而在同治年間,蓋碗的造型已經又了明確的官方版本。


????????故宮清代制瓷官樣圖稿里就有寫明“粉地五彩八吉祥蓋碗樣”、“照此樣蓋碗十對,茶盅二十件”等文字。


????????至于將既有蓋,又有托的“三才杯”制式化,則是民國時候的事了。


????????《民國日用瓷器》中提到:民國10年前后景德鎮(zhèn)創(chuàng)燒,稱之為三頭飯貝,為飲茶用具,民國時期極為暢銷,……清代雖有蓋碗,但無此三件器。上層社會飲茶多用官蓋,民間則為渣胎碗。?


????????所謂“三頭飯貝”,即是“三才蓋碗”。




三、蓋碗的用法


????????用于泡茶時,大拇指和中指,負責拿碗身,而食指負責固定蓋子,手勢要不偏不歪,傾斜角度讓茶水緩緩流出。


????????喝蓋碗茶時,首先,坐姿要端正。


????????司馬承禎在《坐忘論·收心》中主 張“ 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 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


????????飲茶同樣需要平心靜氣,左手拿起茶碗托盤,右手抓起蓋子,輕輕地“刮”幾下,其作用是可潷去浮起的茶葉等物,然后將茶蓋呈傾斜狀,送到嘴邊,再把茶湯吸進去,不能有聲音,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飲。




四、蓋碗的茶語


????????到晚清時,蓋碗不再被上層社會壟斷,而是成為市井之物,并且衍生出許多規(guī)矩。比如四川的茶館里,把蓋子放在碗的不同位置,可以表示許多暗語。

茶蓋上放個東西。含義:暫時離開,莫收蓋碗。老茶館一般是先付錢后喝茶。


????????客人有事想暫時離開,可以在茶蓋上放個小東西,火柴、石子甚至樹葉都行。



????????茶蓋朝下靠茶船。含義:堂倌,我要添水了,用這種方式請?zhí)觅膯为殲榭腿颂硭?,一般只能添兩次。如果你想要堂倌給自己第三次添水,那就只有等到茶館給所有茶客統(tǒng)一添水時才行。



????????茶蓋立起放茶碗旁。含義:錢沒帶夠,要賒賬。喝茶時忘了帶茶錢,如有朋友在場,為了避免尷尬,可以此示意茶館老板,先賒著茶錢,改天再補。茶館老板也懂得,不會點破,給客人留面子。



????????茶蓋朝外斜靠茶船。含義:外地人,有困難。如果外地幫會的人遇到什么困難,需要找本地幫會的人尋求幫助,就會如此擺放茶具。堂倌看到暗語后便會在茶館里尋找,介紹雙方認識。



????????茶蓋朝上放進茶碗。含義:可以收桌子了。通知茶館老板,你喝完茶走人了。





五、蓋碗的茶道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凈茶具,并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投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為5--8克。


????????3.沖茶--懸壺高沖


????????沖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刮去浮在杯面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的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并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品茶要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巖韻。


????????注:初用蓋碗時,容易燙手,使杯中茶湯倒之不盡,會使茶湯顯老,應多加練習。

免責聲明

? 公眾號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重力,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或者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并請承擔全部責任。

? 本文經由讀茶記公眾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yè)用途,如有異議請與我們聯(lián)系。

普洱茶的沖泡程序主要有哪些?這些要點要切記!

  普洱茶的沖泡程序主要有哪些?這些要點要切記


  補充:

  普洱茶沖泡茶藝主要有蓋碗茶藝、紫砂壺茶藝。最常見的當屬蓋碗茶藝,前期將主要為大家介紹蓋碗茶藝。在講解完主流程之后,之后的小課中會為大家詳細講解其中的每一個要點。

  ?。ǚ郑┎瑁壕o壓茶用到的工具是茶針(刀)。

  溫杯:除清潔茶具目的之外還有利于提高蓋碗的溫度,有利于茶香的散發(fā)。

  投茶:投茶量根據蓋碗大小或人數多少而定,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而定。針對常見的蓋碗容量(110ml)推薦6~8g。

  潤茶:將沸水沖入蓋碗中,喚醒茶葉。有利于茶香散發(fā),內含物的充分溶解。根據茶葉的粗老程度、年份選擇潤茶1遍或者2遍,潤茶水倒掉不喝。

  沖泡:關鍵在于水溫與時間的控制。待水煮沸后,水面恢復平靜后即可使用。如可以沿著蓋碗的邊緣定點注水,第一泡可以控制在10秒左右,后期時間根據茶適當增加。(關于低沖、高沖、定點注水、環(huán)繞注水、中間注水等后期會做詳細的分享,歡迎關注)

  分茶:倒茶七分滿即可,以示尊敬。

蓋碗、紫砂壺、紫陶壺、飄逸杯,泡茶的器具你用對了嗎?

  泡茶有三要素:

  水溫、茶水比、浸泡時間

  每一項都與茶具的選擇相關。常用的泡茶器具,有蓋碗,紫砂壺,紫陶壺,飄逸杯等。

  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它們適合泡什么茶?它們之間有優(yōu)劣之分嗎?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茶具。

  △本文音頻同步喜馬拉雅,掃描二維碼或點擊底部左下角【閱讀原文】收聽

  1、材質和形狀的區(qū)別

  2、不同的器具適合泡什么茶

  3、場景與儀式感

  材質和形狀的區(qū)別

  挑選茶具,我一般基于實用性,也就是這個茶具能否讓我泡出好茶。

  茶具對茶湯的關鍵影響在于散熱性(保溫性)。茶具的材質、形狀與散熱性密切相關。

  |材質

  認識器物要回歸到材質本身:蓋碗大部分都以瓷為主,紫砂壺與紫陶壺則由陶土制成,飄逸杯為玻璃或者塑料。  

  材質只是表象,我們來看看材質與散熱性的關系:

  不同的材質的密度從致密到疏松可排列為:

  玻璃 > 精瓷 > 粗陶

  結構越疏松散熱性越弱,反之則越強。散熱慢,就具有保溫的效果。

  所以論保溫性,結構相對疏松的紫砂壺就強于紫陶壺,陶制的紫陶壺又強于瓷壺。

  細究一番,紫砂壺也會因為泥料的不同有所區(qū)別:紫泥較粗,密度較低,所以保溫;朱泥較為細膩,散熱相對快;段泥則居中。  

  |器型

  一般來說,體積與表面積比值越大,也就是形狀越圓的器具,保溫性越強。同時體積大也是保溫的優(yōu)勢因素。

  所以,越大、越圓的茶具越保溫。  

  不同的器具適合泡什么茶?

  明確了茶具的散熱快慢后,不同的茶具就可以派上不同的用場了。

  |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適合用紫砂壺,尤其是較粗的紫泥壺。因為紫砂壺導熱性較弱,保溫效果強。

  熟茶的品鑒要點是口感的醇厚,這與熟茶茶湯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相關:

  沖泡時水溫越高,多糖類物質可溶解的就越多。水溫高一度,能溶進水里的多糖都多一點。

  如果你嫌紫砂壺保溫性不夠,可以直接試試燜燒杯、保溫瓶。有奇效。  

  |普洱生茶(新生茶)

  普洱生茶適合用蓋碗,因為生茶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沖泡需要控制好,否則就容易泡濃、泡苦。

  沖泡生茶對散熱性(保溫性)的要求不高,但是對可控制性要求很高。蓋碗沖泡過程中快進快出的特點方便泡茶人控制茶湯濃度。

  這也是我們在泡毛料、新生茶時選擇蓋碗的原因。

  |普洱老生茶

  普洱老生茶介于新生茶與熟茶之間,沖泡過程中既要保證其口感的醇厚度,又不能太濃。

  遵循上述原理,宜選用紫陶壺和朱泥壺。  

  場景與儀式感

  茶具當中,飄逸杯的可控性極佳,泡大部分茶完全沒問題,是一種非?!赣杏谩沟牟杈?。

  但飄逸杯卻居于茶具鄙視鏈底層,為什么呢?因為泡茶不只是為了喝,儀式感也很重要。飄逸杯的出現(xiàn),極大地破壞了正式場合的儀式感。

  不過,儀式感是因為條件而存在的。

  旅行中用保溫杯喝上一口茶,繁忙的工作中也用飄逸杯泡上一杯茶,何嘗不是人們在平凡生活中的儀式感?

  所以,選擇怎樣的茶具,既看客觀的場景,也看主觀的價值。這之間的平衡,只在于你自己。 

  來源: 茶葉進化論

       作者:李揚

找到約6,207條結果 (用時 0.008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8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