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易武的山頭茶

找到約2,015條結果 (用時 0.019 秒)

新易武,病了。

遵友人囑,寫一篇介紹易武的,如下:

引言

2014年,云南茶市重新登頂,山腳熱,山上更熱,每個山頭寨子都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收茶客,林總在易武花了1500萬巨款收茶,這是易武在沉寂多年后,又迎來的一個大資金。

這次收茶算是創(chuàng)下了幾個第一,第一次有規(guī)模性廠家進入易武,第一次有規(guī)模性的資金收購古樹春茶,第一次不是砸向固定資產而是流向收茶。

第一次大規(guī)模收購易武古樹春茶?

很多人會奇怪我這樣說,我也奇怪,我只能這樣說,絕大部分消費者喝到的只不過是足夠“性價格比高”的“純料古樹”而已。

也許大家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廠家開著浩浩蕩蕩一長串皮卡車,到處進寨子,到處收茶葉,然而,事實上呢?。。。。

有時候,真金白銀收古樹,卻是未必。至少現實是有理想未必能變現,林總也一樣吃了大虧才下山的。

不知道是不是這一次事件的影響,這之后,收鮮葉而不收干茶成為易武茶山常態(tài),這股風從易武刮到古六山,再刮到勐海,直至席卷全省,至于現在,收古樹必收鮮葉,已經成為一種固定的流程。

至于茶山上流行的跳過中間商取利、江城當易武、老撾當高桿、彎弓當薄荷塘更是家常便飯。

有茶客言,這都是由于易武人太聰明了。

易武人祖上絕大部分是紅河州的石屏人,據說現在的易武話也不是版納話,是石屏話,或者是基因里就有做生意的血統。

之一

從景洪到易武,有兩個半時的車程,一半是高速,一半是國道,過了勐醒就一直是爬山,都是盤山道,如果習慣平原地區(qū)開車的,最好還是不要自駕,安全起見,打一張車上山,我記得大約是3、400塊。

易武茶比較復雜,小山頭眾多,細分嚴重,產量小,不像老班章一個寨子就有足夠的量,所以,老班章的廠家多,茶商多,玩家也多,而易武不是,玩家的數量遠遠超過廠家。

易武茶出名早,這和李師程會長有關,1993年的時候,思茅開了一個普洱茶的會議,以前云南茶產業(yè)開會都是由省茶葉公司代表省政府主持,屬于典型的行業(yè)會議,這次不同,是云南茶從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的一次標志性的會議。

李師程時任地委書記,思茅也是當時最大的茶葉產區(qū),李書記是易武人,祖上開過茶莊,易武茶自然就引發(fā)了市場的重視,會議之后,政府組織了一系列恢復圓茶制作,挖掘易武老茶莊歷史的工作,易武茶也就宣傳了出去。

之二

去易武必得去古鎮(zhèn),圍繞這個古鎮(zhèn)有很多歷史故事,有真有假,只不過,這些現在都不重要了。

古鎮(zhèn)是真的古鎮(zhèn),不像現在國內很多地方是新建的古鎮(zhèn),已經沒有了古鎮(zhèn)的味道,古鎮(zhèn)的建筑則都是建國前的老建筑,窄巷子里的每個房子每個細節(jié)都值得深深的琢磨,你要探頭進去望,那就是悠遠的歷史了。

古鎮(zhèn)就在易武鎮(zhèn)旁邊,從鎮(zhèn)中心的電影院那里有條路上去即到,以前這一段是石板路,不知何故,現在改成了水泥路。

古鎮(zhèn)在2014年之前還很少有新房,大部分都是民國時候的建筑,從古鎮(zhèn)的底部向上看整個古鎮(zhèn),層層疊疊,不亞于任何一座古鎮(zhèn)的風景。

14年做古樹,古鎮(zhèn)的農戶都發(fā)了財,大部分都翻修成了鋼筋水泥房,之前的景色不再。

古鎮(zhèn)的最高處即是茶馬古道的始發(fā)地,據說之前馬幫(或者說牛幫更準確)運送茶葉都是從此地出發(fā),由易武到昆明是一條線,到下關,到越南等等。這個地點很好找,至今也有幾顆高大的老槐樹,一說上千年,我不是植物學家,不知道樹齡準確與否,只不過,每年上易武,我必定會到參天的古樹下發(fā)發(fā)呆。

今年去,有兩個小姐姐做直播,兩個小姐姐不太好看,軟軟的普通話很好聽,我坐在比較遠的地方抽煙,始發(fā)點是個巨大橢圓的平臺,好像有種回聲筒的作用,兩個人的聲音很清晰,她們在介紹易武茶:茶湯金黃,茶色油亮,口感飽滿,中正柔和,香氣高揚帶蜜香,回甘持久。

我邊抽煙邊在想,茶湯金黃,回甘持久,大家都這樣講,到底有沒有用,能不能賣掉茶呢?

無論怎么說,還是祝福她們,都是在宣傳易武茶,宣傳云南茶,我希望她們生意好,參天大樹之下必有好運氣。

之三

從鎮(zhèn)子出來,到了易武的牌坊往右拐三四公里的國道,再左拐爬坡往上走就是高山寨,高山寨是最早出名的一批寨子茶,其茶細膩柔順,很有特點。這里保留了一片相對來說樹形完整的古茶園,80年代古茶樹其實也是砍過的,只是砍過一次后就再也沒有砍,版納的生態(tài)實在是很好,三四十年茶樹長得又高又粗。

以前概念沒有這么多,一邊走到麻黑,一邊走到高山寨,就算是進入核心產區(qū)了。

從高山寨寨門前的國道往前走,沿途是薄荷塘、楊家寨這些寨子,茶地則是在離寨子很遠的原始森林深處。茶客若要理解“生態(tài)”二字,必得去這些地方。

只是這幾年森林公安管的嚴,茶季是不允許游客進入的。

以前每到收茶季,易武漫山遍野都是密密麻麻的收茶客,這兩年不準上山,游客的數量在急劇減少。游客少,銷量也直線下降,茶客看不到茶樹,是不敢收茶的。

茶客不守樹,茶葉想收又不敢收,雖然大小樹發(fā)芽時間有先后,大部分明前茶都是小樹茶,然而,上到茶山的茶客誰又愿意拿自己的資金和看不到的鮮葉去對賭?

這幾年,茶葉大發(fā)展,易武的原始森林種下了無數的小樹茶,采收量是遠遠超過大樹茶的。

有一年,易武一個小山頭炒作茶王樹,被當地政府制止,制止的原因大概在于森林防火、生態(tài)破壞這些問題。但是,從市場層面來理解,酒香也怕巷子深。

好多人,拼命標新立異,不還是怕市場忘記?

易武茶區(qū)在李書記退休以后,推廣都是在逐年遞減。恢復易武圓茶制作,記錄老茶莊歷史,集中幾十家作坊共同拿到一個QS,易武博物館,這是事件都是老書記牽頭,每一件都是可圈可點的易武推廣大事件。

如今政府層面的廣告在減少,民間的炒作被制止,方向到底往何處去,估計誰也弄不清。

之四

國道邊第一個寨子是曼灑村,此曼灑非彼漫撒,曼灑周圍是小樹茶,并沒有古樹。

漫撒其實是古名,指的是現在普洱茶核心的古茶區(qū),并沒有一定準確的地理意義,只是收茶客把易武周圍的幾個村的茶葉都劃歸到易武,而更遠的(大致)刮風寨、丁家寨、楊家寨、馬趴寨等等劃歸到漫撒。

所以,有時候收茶客對消費者說易武茶區(qū),漫撒茶區(qū),大家都還有點莫名其妙。從地圖上看,最近的是落水洞,一條直線下去,高山、丁家寨、楊家寨、茶王樹、濫田、彎弓、薄荷塘、多依樹、一扇磨,最遠的是天門山,都在一條直線上,也都是好茶集中的區(qū)域。

沿國道過曼灑、曼乃,過了倮德村就是江城地界了,一直傳說的用江城茶替換易武茶的大通道就在此。

這幾年,易武茶保護的意識逐漸提高,畢竟這是自毀身家的事情,除非客戶出價實在太低,比如香港客商要求是100元一公斤的“易武茶”,還得按芽尖是芽尖,二梭是二梭的做,那就只能是用江城茶葉了。

從易武鎮(zhèn)的上段走刮風寨方向,一路經過曼秀、落水洞、麻黑、大漆樹,這幾個寨子相連,相距也不遠,不過一兩公里的距離。

從麻黑分路出去到刮風寨就比較遠了,約有十多公里遠,這段路一直是毛路,道路爛、窄不說,有一段特別陡峭,這十來年我每年都去茶山,刮風寨也僅僅去過三四次。

之五

易武街頭上,今年開始一些小山頭小寨子的廣告牌被摘除,原因據說是很多古樹茶都是屬于自然保護區(qū),茶樹采摘權屬于國有還是私有說不清,只是管理權屬于茶農。

把小山頭去除,這只是茶農這個環(huán)節(jié)做得到,市場則無法控制,市場到處可見薄荷塘,多依樹,天門山,彎弓這一類小山頭的名字。

2010年,借著茶市翻紅,易武茶逐漸開始復蘇,12年之后易武茶最早開始裂變小山頭,今天市場流傳的薄荷塘、多依樹、一扇磨、天門山、蟒蛇箐等等小山頭,都是這時期之后細分,甚至遲到2016年、2018年還在不斷細分。

細分的結果是易武茶反而又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了,要說好茶,遍地皆是,要是談量,一個山頭也沒有,資本進不來,大資金來了也無處使力。

和老班章不同,老班章由眾多農戶控制資源,易武現在細分的小山頭有些就是幾戶茶農所有,甚至就是一個家族所有,這在很大程度上掐滅了大資本進入的途徑。

當然,有利有弊,“純凈度”更容易保持。

前兩年有個古樹坊品牌在薄荷塘拍了幾張照片,然后在茶博會造勢,結果一個茶農的朋友圈曝光,根本就沒有收購。一個茶農的朋友圈就可以刷爆全中國,一個朋友圈足以毀滅一個大品牌。這就是現在互聯網的現實。

這還不像老班章,大一點的茶廠用稅收就可以說服當地政府彈壓。

易武絕大部分都是做毛茶,做初制,即使精制,聯合茶農成立合作社就可以解決稅收的問題,可以這樣說,易武茶再出名,當地政府顆粒無收。

沒有收入,也就沒有管理,也就沒有服務,這是福還是禍?

之六

易武茶好,這是公認的好,你要翻歷史書,書中都會告訴你,易武茶為代表的古六山就是清代的“國標茶”,普洱茶就是古六山茶,這在清代是有嚴格的法律規(guī)定的。

但是,易武茶好喝不好賣,要論名氣,前有班章后有冰島,兩者的名氣現在都遠遠超越易武,甚至曼松茶也蓋過了從前的老大。要論價格,不上不下,要說貴,不如老班章、冰島茶,要說價廉物美,又根本談不上。

從渠道上來分析,正是因為玩家多,導致推廣的渠道遠遠弱于勐海廠家的渠道,兩者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任何人都知道的道理,量變到質變,易武茶又如何追?

從每年茶客的流向也看得出,勐海由于廠家集中,每到春茶季,茶客無數,雖然絕大部分人都會來易武轉一圈,然而,都是游玩的興致大過于采購。

現在的茶價透明,茶樹資源透明,做真茶,價格高了山下接受不了,做假茶,茶農沒說好,茶農第一關就過不去。

雖然燈下黑的案例也不少,只是現在喝茶人口感刁鉆,思維敏捷,能上到易武的茶客都非等閑之輩,哪里又是前十年的光景了。。。

文章來源:吳疆 吳疆說普洱 (非常感謝原創(chuàng)分享文章,好文章貴在分享)

易武名山—— “歲月百茶榜”第一階段榜單發(fā)布!

易武茶的魅力,來自于山水賦予的細膩滋味,來自于前人留下的璀璨歷史,也來自于歲月之輪的完美轉化。而其中尤為獨特的,是那些百花齊放的山頭明珠,它們各自精彩,即便隔山相望,滋味也各有豐富。

山頭茶是普洱茶中極富魅力的一頁,而易武則更是將山頭茶概念演繹得淋漓盡致。從七村八寨到小微產區(qū),甚至再到一片茶地,易武在保持整體風格的基礎之上卻又將一山一味的特點發(fā)揮得精彩絕倫。

歲月知味從做好“易武正山古樹茶”的初心懵懂,到七村八寨的鉆研,從小微產區(qū)的挖掘,到易武茶三大香帶的風味解密……這一路走來,我們不僅僅是一個見證者,更是有幸成為這場大開發(fā)的參與者與推動者,我們目睹了易武星星之火如何到燎原之勢。

易武三大香型帶

因此,“歲月百茶榜”首個榜單我們選擇了易武的山頭茶產品,用產品來回顧易武產區(qū)的開發(fā)與變遷,我們稱之為——“易武名山”系列。因其中不同年份不同山頭的產品眾多,我們特意挑選出此系列中尤具代表性的30款明星產品,由大家品評投票,選出其中得分最高的3款歲月茗星。

易武大開發(fā),散落一路星辰

或許連易武本地茶農都沒有想到,易武茶區(qū)能成為如此群星璀璨的產地。曾經的易武正山,是易武最大甚至唯一的代名詞;而如今的易武各類山頭茶、小產區(qū)百花齊放,充滿太多可能。

時針撥回2005年,歲月知味初到易武。彼時的易武,可謂處于“懵懂”階段,僅有一些離寨子較近的茶地被開發(fā),稍微偏僻一些的丁家寨、老曼撒、刮風寨,這些地方的原料幾乎少有人利用。而像茶王樹、彎弓這些今天如雷貫耳的優(yōu)質古樹茶資源,當時更是丟荒狀態(tài)。

在這個“全員懵懂”的階段,做好易武正山古樹茶,是當時鄭少烘董事長的初心。在對易武不斷的探訪、丈量中,歲月知味逐漸發(fā)現易武不同山頭的茶雖然整體風格相近,卻也有細微差別各自精彩,漸漸的,讓易武茶有更多可能被記掛在心上。

歲月知味開始嘗試對七村八寨等山頭進行產品開發(fā)和資源整合。從2007年開始,七村八寨的山頭茶陸續(xù)經過試制、面世,引起強烈反響,到2011年,彎弓、茶王樹等小微產區(qū)也成為開發(fā)的核心。

同時在這一系列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有更多微小的產區(qū)被發(fā)現。同慶河、薄荷塘、白茶園、哆依樹……從2012年開始源源不斷的將遺落在山間的明珠帶到大家眼前。歲月知味準確抓住它們之間微妙的差別,逐步為這些微產區(qū)做出了細致的劃分、整合,易武茶的產區(qū)地圖逐步完善。

歲月知味董事長鄭少烘先生探尋易武茶山

從易武正山,到如今易武產區(qū)內江湖格局的成型。這些在探索過程中逐步恢復的產區(qū)和茶園,有的成為炙手可熱的稀缺明星,有的成為易武的核心支柱。

時至今日,“不忘初心”的堅持下,歲月知味依舊沒有停止對易武探索的腳步。可以說,易武名山,不僅是歲月知味成立以來成長的見證,更是一部易武產區(qū)當代大開發(fā)的記錄史料。

02

茗星薈萃,誰是定盤之星?

易武產區(qū)可謂茗星薈萃,而選出這30款產品的雛形,鄭少烘董事長僅用了一盞茶的時間。與易武的耳鬢廝磨中,他心目中已經了然于胸。

在丈量易武的過程中,那些點滴讓他可以不假思索。

從曾經的“易武正山古樹”,到如今每年數十款琳瑯各異的產品,都是這場易武大開發(fā)中獲得的寶貴財富。其中的核心產品如麻黑、高山寨、彎弓、茶王樹等已然是市場代表易武山頭茶的耀眼明星。

在2005年成立后的數年內,歲月知味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恢復”——找回歷史的真相,并恢復品質的本源。分解味覺密碼,建立易武茶基因庫……以此形成對易武茶更全面的認識。

在探索易武七村八寨最初的幾年里,僅在易武正山區(qū)域,歲月知味便嘗試過曼秀、易比、落水洞、三合社等不同的可能,數年間在對品質和市場反應的不斷比較之下,蜜香濃郁,滋味醇厚,風格更具易武正山代表性的麻黑成為了這片區(qū)域上的核心代表。

在這樣不斷的找尋比對中, 2011年,歲月知味正式確立四大核心產區(qū)并完成基地建設。此時,距歲月知味進入易武已是第七個年頭。

麻黑村寨鳥瞰圖

核心產區(qū)是一種代表,想要更多可能,便要繼續(xù)探索。在這樣的過程中,歲月知味始終堅持自己的態(tài)度。在數年對刮風寨產品的調試中,我們發(fā)現刮風寨中有部分原料格外優(yōu)異,經過反復探尋,2011年細分的茶王樹產品應勢而生。2011年開始,我們陸續(xù)發(fā)現以同慶河為中心的一大片古老茶園,有著獨特的原野香氣,這也成為日后構建易武茶原野香帶的主要來源。

隨后,薄荷塘、哆依樹、百花潭、白茶園……歷史的遺珠,相繼浮出水面。這些易武茶頂級的小微產區(qū),因其品質突出,風格各異,如群星閃爍般先后登場,在專業(yè)市場熠熠生輝。在探索易武的過程中,這樣的歲月故事不勝枚舉。

03

時間之輪,是最大的魅力

十六年間,面對上百款的易武山頭茶產品,每一款都是我們的掌上明珠,取舍之間,選出其中尤具代表性的30款產品也并不容易。面對不同的產區(qū)跨度和年份跨度,我們主要進行了三個維度的評估——即陳化品質、年份優(yōu)勢與特殊意義。

“年份優(yōu)勢”比較好理解,即氣候極佳的特定年份。不同氣溫、雨水、光照,都會對同一產地的不同年份產生影響。譬如2011年、2017年等,易武產區(qū)整體氣候都是極佳的。也有個別產區(qū)在個別年份因為小環(huán)境的特殊性,茶葉品質格外突出。我們都將其作為選品的重要依據。

“陳化品質”指產品在當下的陳化效果已經具有明顯優(yōu)勢,如2008年的麻黑、2012年的同慶河等。當年的新茶便令人驚喜,經過歲月知味十余年專業(yè)的倉儲,如今品鑒其產生了更為驚人的變化,具有極佳口感。

“特殊意義”指產品在歲月知味的發(fā)展歷程中具有特殊背景和價值,如2011年的麻黑、高山、茶王樹、彎弓等。這4個產品不僅因為當年氣候較好,還有這四個基地在當年底剛好落成。對于歲月知味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這批產品因此便多了一重特別的意義。

其余榜單產品的選擇也遵循這幾個方向。但究其根底,最好的易武茶依然指向——“經典的產區(qū), 優(yōu)秀的品質、干凈的倉儲、時間的陳化”這幾個核心概念。這也是本次歲月百茶榜選品最大的魅力與宗旨。

今天,我們用“易武名山”來回顧易武產區(qū)的發(fā)展,見證歲月沉積的經典。至此,歲月百茶榜第一階段正式開啟。線上投票、留言通道同步開啟,請點擊下方投票頁面鏈接參與投票,贏取大獎。

接下來,我們將不間斷推送“易武名山”系列相關的產品詳情,通過產品故事與解析,助你更加了解榜單產品,敬請關注。

易武古樹熟茶,七彩云南高端古樹熟茶又一力作

余秋雨曾這樣評價易武茶,“兼得磅礴、幽雅兩端,奇妙地合成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沖擊力,彌漫于口腔胸腔?!?/p>

易武茶的后韻和后勁是難能可貴的。

特別是易武的古樹茶,隨著時間的沉積,茶湯的品質與飽滿程度可以用豐韻細膩、沉穩(wěn)厚實、蜜韻柔長來形容,時間越久,越能帶來味蕾上香揚水柔的驚喜感受。

無數茶人,在這一份“柔”情之中,接受普洱,愛上普洱。

△ 易武古樹熟,2023頭春古樹茶,點擊圖片 了解更多 ??

△ 很多老茶客收藏易武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易武茶品質出眾,更是因為易武茶的轉化已經被歷史時間證明

01 / 班章為王,易武為后

普洱茶圈有流傳這樣一句話:“班章為王,易武為后?!?/p>

提到老班章,很多人會馬上聯想到“霸氣王者”的形容,茶氣飽滿剛勁,滋味濃烈霸道,這就是老班章帶給人的感覺。

而易武的茶是以“香高水柔”聞名天下,水性細膩、溫和甜醇,相比之下,多了幾分柔情,陳化后的茶韻更讓人贊不絕口。

說到皇后,我們自然會想到“品性端柔”幾個字。與王者之氣截然不同的是,茶后體現出的柔美綿長之氣,是萬鳳之儀,是柔而廣納天下。

△ 干茶,餅形圓潤飽滿,條索緊結顯芽,金毫顯露

02 / 為后者,自是具有令人驚嘆的力量

茶后雖代表柔和之美,卻并不是毫無實力可言。

她雖無茶王表現出來的剛強雄渾,可她骨子里,流淌著的,絕對是茶王一樣的“血液”。為后者,自然是充滿內質,且本就具有令人驚嘆的力量。

易武是茶馬古道的始發(fā)地,著名的“貢茶之鄉(xiāng)”,曾位列古六大茶山之首。據《普洱府志》記載:“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產易武較多,茶味易好”。

易武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茶樹生長的理想之地。海拔差異大,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植被豐富等特點,使得易武古樹茶內含物質豐富。

制成的古樹茶,條索黑亮,湯色金黃,苦澀較輕,以“香揚水柔”著稱,水性細膩、溫和甜醇,存放之后茶氣愈強,更是成為不同時代普洱茶愛好者的心頭好。

△ 湯色,紅濃透亮,陳香顯露;滋味,有層次,果香高,甜韻繞齒,喉韻甘潤

02 / 易武古樹熟茶,高端古樹熟茶又一力作

從普洱熟茶誕生至今,勐海作為核心產地一直備受矚目。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想法:只有產自勐海的熟普才是正宗的?

答案也許不然。

易武古樹熟茶(2023),摒棄了傳統的勐海產區(qū)熟茶擇料選擇,打破傳統熟茶取料的固化性和局限性,選用了茶味更顯柔潤清雅的經典貢茶產區(qū),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

甄選易武核心山頭古樹,精挑一芽二葉、一芽三葉的古樹春茶原料鮮嫩茶菁,精細發(fā)酵而成。陳化后的茶餅醇厚甘滑,芳香濃郁,絲滑甜怡,在無聲間便能將人征服。

△ 葉底,褐紅嫩勻,柔軟、油潤鮮活

找到約1,929條結果 (用時 0.01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86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