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行家茶

找到約514條結(jié)果 (用時 0.005 秒)

遇茶喝茶

  那些年月,野長在喬木天年、灌叢雜生的山嶺之中,只是遍野的山泉澆灌,不知茶味。在告別大山之前,別說水壺了,就是水杯那樣的私產(chǎn)也沒有,若是游蕩在荒山野嶺,口渴了就埋頭進山溪里咕咚咕咚牛飲一番,想斯文一點則涮涮手,用手捧著喝,特別是夏天,清甜的泉水入喉入心,消乏解渴。習(xí)慣了野水,初飲家茶,自是失望。

  山里無人種茶,家中也無人喝茶。第一次喝茶是在茶館里,朋友三娃夸贊的花茶第一口是苦,繼續(xù)喝下去還多了澀味,不喝也罷。

  學(xué)會喝茶是在成都,那是上世紀80年代中的事了。印象里成都的茶館遍布街肆和公園,每到成都,朋友相見均聚在那里。初時仍舊拒斥喝茶,不想白水異味顯著,難以下飲。“還是喝茶吧。”端著“三花”的朋友相勸。一品苦澀照舊的茶水,再嘗自來水,還是蓋住了異味的茶水順喉。一來二去,終于可以嘗出花茶的香味,算是學(xué)會了喝茶。不過平常時間并不喝茶,茶飲相伴是后來的事。

  工作以后慢慢知道了,關(guān)于茶,內(nèi)涵龐雜。好茶之徒相互之間時有茶的比較敘談,而一些來自長江尾的士人精于布道,耳濡目染之后知道了“茶”原來也是文化,像人一樣高低貴賤分明,舊時的“三花”原來是三級花茶的意思,屬于平民等級。至于綠茶、紅茶,發(fā)酵、半發(fā)酵之類的知識也亂學(xué)了若干,據(jù)單位的行家說,綠茶采摘后直接加工,少了發(fā)酵的環(huán)節(jié),最具原味的清香。身居北方的我對此感覺遲鈍,因為早先缺少保鮮手段,綠茶往往受潮,之后沖泡出來色澤發(fā)紅,除去花熏的香味,味道與紅茶相近,只是口感不及紅茶醇厚。

  及至隨老首長出差浙江,才見識了“好茶”的品相。首長舊交系一方大吏,知道首長好茶,閑時就帶我們?nèi)チ宋骱仁菂菽菐卓镁G葉稀疏的正宗龍井茶樹,后入近邊的茶葉博物館。館長乃官吏好友,端出正宗龍井明前新茶,還坦言一年產(chǎn)量一兩斤而已,告知要細細品嘗。但見杯中雙葉微開,棵棵直立,水清無塵,只是多了一點淡淡的綠色。首長直呼好茶,我不敢言語,內(nèi)心則實不以為然,真的不知道好在何處。

  返京后轉(zhuǎn)述行家在下的親口感觸,被告知就是那樣。不是茶不好,是俺的口很差。平日里紅茶、花茶、綠茶再加上普洱沱茶、磚茶亂喝一氣,自是茶味之外,再也品不出優(yōu)劣,以我這等粗口,好茶劣茶同時比較,或者才可以分出高下,說得俺心服口服。

  轉(zhuǎn)折是上世紀90年代以后。辦公室有老者,女婿在商業(yè)部專司茶葉評級檢驗工作,不時有明前嫩葉帶來分享,兩三年間,各地青綠好茶有增無減,后來干脆二兩一包、三兩一包的轉(zhuǎn)贈于我,從春茶喝到秋茶。待到入冬,銀針、毛尖斷了頓,再端起等級差的,早先的澀味又開始入口。行家問知道好壞了吧?是,知道了。

  然而我還是愿意喝便宜一些的粗茶,雖然口感差些,但味濃、耐泡,不像龍芽、雀舌那樣,第三杯就失了味道。這也是平民本位的想法,一來要自己泡茶,懶得來回洗杯換茶,二來茶葉價位漲勢遠超薪水,故而安分的念想亦可告慰自己,圖個安居樂業(yè)無甚不好。不過這個只考慮自己的私念很快就出了問題。

  有小哥跑路各地農(nóng)藥廠,數(shù)年下來業(yè)務(wù)精熟,告知農(nóng)藥的厲害。“來福林算不了什么!”他說。據(jù)稱咱們的藥高效高毒,你看現(xiàn)在的韭菜餃子,多半人吃了都消化不了,出來甚至原形韭菜清晰,知道為什么嗎?是因為農(nóng)藥高殘留。用鹽泡頂多去掉一點表皮的磷化物,農(nóng)藥還會擴散。茶農(nóng)在明前采完新茶后就開始噴藥,到秋后都是如此,所以喝茶必須是明前茶。小哥這么一說,給俺添了幾分擔(dān)憂,后來仔細想想,既然是高殘留,土里更多,長在那里如何可以幸免呢?罷了,要不然買印度或者斯里蘭卡種植的加工紅茶成品好了。

  本來住在長江頭很好,撒尿都有自豪感,沒想到進城以后平添許多滋擾。轉(zhuǎn)年回了趟山里,被告知山水不能亂喝,森林干旱,易染蟲患,不時或有打藥殺蟲。正式完蛋。要是水都有問題,又喝老外的茶做什么!

  前陣子小哥相約喝茶,我對茶已有抵觸。來吧,咱們喝鐵觀音。這個就少了農(nóng)藥殘害么?我已經(jīng)不抱“有機”的幻想。沒想到話還沒問出口,小哥就從壺中揀出茶樹葉子小心地展開,一邊仔細端詳一邊專業(yè)地說:“這個品相,一點殘缺都沒有,極品必須如此。不過要做到這點,只有靠我們的農(nóng)藥,要不然被蟲叮咬,葉片有殘缺就賣不出好價位了。”我尋思著他說過那么多農(nóng)藥的厲害,怎么一點擔(dān)憂都沒有呢?不管那么多了,安全起見,我打算喝礦泉水。

  小哥看出了我的心思,滿不在乎地說:“這些年嘗遍各種農(nóng)藥,早已和害蟲一樣有抵抗力了。不是夸張,哪個蔬菜沒有農(nóng)藥?現(xiàn)在的家禽、海產(chǎn)誰知道里面有多少激素、抗生素?別想那么多了,你看看外面,霧霾比這些都厲害。我問過,口罩和空氣凈化器都沒用,除非你戴防毒面具?!狈蓝久婢呶疫€真戴過,周身不透氣,悶熱異常,要是身體不好還真不成?!澳悴皇菍W(xué)過佛嗎?‘遇茶喝茶’你比我懂。來,喝茶?!毙「缯f。這樣就會好么?“大家都去掉妄念就會好。你首先就必須不給自己添堵。”小哥坦然如故。農(nóng)藥是妄念?應(yīng)該不是了。

  貪婪才是妄念。自己種的、養(yǎng)的不吃,以為交換回來的就安全?那些腦殘的人都這樣想,真是不可救藥。不只是菜農(nóng),見到地方管事的我都告訴他們少點農(nóng)藥,但沒有人聽,不聽我還是繼續(xù)講。“他們腦子里只剩下錢了,活生生的要錢不要命?!毙「缛缡钦f。

  本來喝茶可以是禪悟,可以是道,結(jié)果面目全非。

  泌尿科的專家說,尿是人體凈化過濾的東西,比礦泉水還干凈。但愿如此,我就給別人當過濾器好了。

  罷了,想多了也是徒勞,與其被那些圖財?shù)牧髅埡?,不如自己做流氓,自殘還安心一些。

  心安即是歸處,如此或許還可以延壽,抵抗到那些以為殘害別人自己不受傷的腦殘弱智互相殘害死去,或者耗到他們清醒過來,把腦子里的水清理干凈,凈化被貪念污染了的靈魂,還俺一方凈土。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杜學(xué)峰(安徽蚌埠)】

茶癡張大復(fù):論茶論水論松蘿……

張大復(fù)(1554~1630),名彝宣,字元長,又字心其,號寒山子,又號病居士;明朝蘇州昆山(今屬江蘇)興賢里片玉坊人。張大復(fù)是明代著名戲曲作家、聲律家;從小聰慧過人,詩文名重鄉(xiāng)里并在34歲時考中秀才,然遺憾的是終與科舉無緣。史載張大復(fù)“年十七,赴鄉(xiāng)試,不售,至中年則棄之,以諸生設(shè)管授課,后多以病止?!彼趸记喙庋?,卻憑微弱的視力堅持寫作、教書;然原本殷實的家底,只因請江湖游醫(yī)、鐵鞋道人醫(yī)治眼疾,花費甚多;最后只得典賣祖?zhèn)髯之?、良田,可眼疾卻是越來越重,至40歲時竟然失明。在這期間,他一度還患有偏頭痛、傷寒、肺炎等疾??;雖然是貧病相交加之身材矮小,所以他自稱“病居士”。但是,他也并非是別人想象中的那么愁緒滿腔,怨天尤人;他常常閑坐在家鄉(xiāng)小西門的城墻上,或是搖頭晃腦哼著昆曲;或是與各界朋友聊天長談,他用耳朵去“觀察”,用心去感知紛繁的大千世界……張大復(fù)除了短時間在朋友的衙署里擔(dān)任幕僚外,主要是以口述的方式讓人記下自己設(shè)館、作幕、出游的見聞,包括著名人物言行、家鄉(xiāng)風(fēng)土人情以及昆曲的興起與發(fā)展等;他之所以活得比常人還豁達、瀟灑,是因為他的一生有茶水與昆曲的滋潤……

“茶癡”著書

張大復(fù)博學(xué)多識,為人曠達,興趣獨特;他潛心古文,猶重東坡文章且獲其風(fēng)骨;他廣交士林,與歸有光,王世貞,陳繼儒等當時名儒相與交接,結(jié)社論文;他還“廣搜虞,昆山先賢事跡”編纂成書。生平著述有《張氏先世紀略》、《昆山人物傳》、《昆山名宦傳》、《噓云軒文字》、《聞雁齋筆談》以及《志遺》、《靈薈》等等;尤以《梅花草堂筆記》著稱于世,亦以《梅花草堂筆談》聞名于世。

張大復(fù)《梅花草堂筆談》以隨筆形式寫日常見聞與生活瑣事,文筆清雅簡潔,靈動且有韻致;正如其友陳繼儒在《梅花草堂筆談》序中所說:“元長貧不能享客而好客,不能買書而好讀書,老不能詢世而好經(jīng)世,蓋古者狷狹之流,讀其書可以知其人矣;”與張大復(fù)交往較多的湯顯祖,在一封信札中也說:“讀張元長先世事略,天下有真文章矣?!?/p>

張大復(fù)《梅花草堂筆談》一書共八百五十三則,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侶,樹木花草,飛禽走獸,塵世夢境,春夏秋冬,皆在筆談之內(nèi),從中可以領(lǐng)略到時代人物的風(fēng)貌和社會習(xí)俗,清新人們的耳目,由于其間記有錢谷、屯田、漕河、海運的經(jīng)世之事,故亦足備考史之資。尤其是書中的論茶、論水、論松蘿情節(jié),更是讓人領(lǐng)略了一位明代“茶癡”的癡情,也讓人領(lǐng)略了一位資深茶人于茶的專注與專業(yè)……

“茶癡”論茶

張大復(fù)的《梅花草堂筆談》多言及明代茶事,而且文字很有特點,值得品讀;只是由于未能夠得到普及,故世人多有不知,茶人少有人知而已……張大復(fù)《筆談》中的一些篇章,雖然記錄的是日常生活,卻是極富有生活情趣,如“料理息庵,方有頭緒,便擁爐靜坐其中,不覺午睡昏昏也。偶聞兒子聲書,心樂之,而爐間翏翏如松風(fēng)響,則茶且熟矣。三月不雨,井水若甘露,竟扃其門而以缸器相遺,何來惠泉?乃厭張生饞口,汛之家人輩云:舊藏得惠水二器,寶云泉一器,丞取二味,品之由令兒子快讀李禿翁《焚書》,惟其極醒極健者,回憶壬寅五月中,著屐燒燈品泉于吳城王弘之第,自謂壬寅第一夜,今日豈能此耶!”

《品泉》則是在文字的開篇幾句,就描繪出一副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畫面:在沸茶的咕咕聲中,父親昏然欲睡,忽然聽見兒子朗朗的讀書聲,不由“心樂之”;接下來作者卻筆鋒一轉(zhuǎn),回憶起和友人在吳城“燒燈品泉”的“壬寅第一夜”……想來,與古代高人雅士賞花飲酒、煮茗品泉,談詩論畫,是張大復(fù)和許多名士一樣,不僅是有所向往,而且是有所傾心……張大復(fù)在《筆談》中的《言志》篇中,則清楚地表達了這種愿望:“凈煮雨水潑虎丘,廟后之佳者連綴數(shù)缸……坐重樓上望西山,爽氣窗外,玉蘭樹初舒嫩綠,照月通明,時浮黃暈,燒筍午食,拋卷暫臥,便與王摩詰、蘇子瞻對面縱談,流鶯破夢,野香亂飛,有無不定,杖策散步,清月印水,隴麥翻浪,手指如水,不妨敞裘著羅衫外,敬問天公肯與方便否?!边@恐怕是中國歷代知識分子人生畫面的最高理想,但究竟能否真正實現(xiàn)?!又有幾人能夠?qū)崿F(xiàn)呢?!那真是只能“敬問天公肯與方便否”了!張大復(fù)以為,飲茶如鑒賞金石彝鼎、欣賞書法名畫一樣,是一門獨特的審美藝術(shù),絕不能由他人代勞;只能是由自己親自操作,自己用心去體驗、品味其中的濃情妙趣;而這與蘇軾的“從來佳茗似佳人”之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傊?,古人在品茶之時,撫摸著或精美或樸素的茶具,凝視著澄碧青翠的茶湯,鼻嗅著如蘭似梅的茶香,品味著茶湯甘芳鮮爽的滋味;這樣,便可自然而然地進入一個高雅美妙的茶道藝術(shù)境界,讓人在不知不覺之中使精神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華。

張大復(fù)還在《梅花草堂筆談?茶說》中,于茶的個性給予了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天下之性,未有淫于茶者也;雖然,未有貞于茶者也。水泉之味,華香之質(zhì),酒瓿、米櫝、油盎、醯罍、醬罌之屬,茶入輒肖其物。而滑賈奸之馬腹,破其革而取之,行萬余里,以售之山棲卉服之窮酋,而去其膻熏臊結(jié)、止膈煩心之宿疾,如振黃葉。蓋天下之大淫而大貞出焉。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xué)佛而不破其宗,好色而不飲其韻。甚矣,夫世人之不善淫也!顧邃之怪茶味之不全,為作《茶說》,就月而書之。是夕船過魯橋,月色水容,風(fēng)情野態(tài),茶煙樹影,笛韻歌魂種種,逼人死矣。以貞與淫比喻茶性,初看似乎新奇怪誕,但閱后深思,又覺不無道理,不失為奇思妙想。淫者,亂也。茶性極易吸氣,遇梅則香,逢鮑則腥。如封藏不嚴,百味皆雜,難守其本真之味。從這一角度來看,天下沒有一物如此輕佻。貞者,正也。”

茶不僅解葷腥,能祛除煙酒之毒,更被譽為“百病之藥”;明代李時珍等歷代醫(yī)家對茶都有較高的評價。尤其是茶于頭昏腦漲,精疲神倦,百節(jié)不舒,飲之皆消;令人神清氣爽,身心舒泰等等……。所以,“茶癡”張大復(fù)認為飲茶“去其膻熏臊結(jié)、止膈煩心之宿疾,如振黃葉”,效果猶如秋風(fēng)掃落葉那樣明顯。由此可見,大淫只是茶的表面現(xiàn)象,大貞才是它的內(nèi)在本質(zhì)。茶既是如此大淫大貞之物,品茶行家就應(yīng)該明其淫而就其貞,不僅能品味其色、香、味、形,更要看重它的非凡功效和神韻。這篇新奇優(yōu)美的《茶說》,是張大復(fù)在一個美好迷人的月夜寫就的;“是夕船過魯橋,月色如水,風(fēng)情野態(tài),茶煙樹影,笛韻歌魂種種,逼人死矣?!毕雭?,張大復(fù)能在黑暗與貧病中,瀟灑地活到77歲,其中的秘密是:茶水與昆曲不無大功矣!

“茶癡”論水

對于煎茶的用水,在古代則是被重視到無以復(fù)加的神圣程度,各界人物紛紛出來做茶事表演;以彰顯煎茶用水的重要或意義。水為茶之母,中國茶人歷來講究泡茶用水。陸羽《茶經(jīng)》、張又新《煎茶水記》、歐陽修《大明水記》、蔡襄《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等,都對茶與水的關(guān)系作有精辟的論述。

明代人田藝衡的《煮泉小品》是一部茶之水的專著,它分為十個部分:從“源泉”、“異泉”一直說到“江水”、“井水”等,不少議論怪異到出人意表的程度。而“茶癡”張大復(fù)則是來得更猛,他甚至有點“喧賓奪主”地將水提高到勝于茶的地步。他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以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貧人不易致茶,尤難得水?!边@是“茶癡”張大復(fù)泡茶試水時的體會與感悟。他的意思是,泡茶的重要性在于水。茶發(fā)于水,水乃茶之母。所以,好茶還需好水沏……張大復(fù)《梅花草堂筆談?試茶》文中關(guān)于水的經(jīng)典論述是說得最透徹的;看來好作驚人之語的文人習(xí)氣,用在茶事酒風(fēng)上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諒解和認可……因為水不僅承載了茶之色、香、味,而且實現(xiàn)茶的養(yǎng)分和藥理功能,所謂“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就是這個道理。與他同時代的茶人許次紓,也曾在《茶疏》一文中寫到:“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比欢?,張大復(fù)的高論比許次紓等所有名人行家更加淋漓盡致;在張大復(fù)看來,品茶同時也是品水,好水不僅可以掩飾茶之不足,更可以使茶錦上添花;而水品不足,不僅是茶性難顯,還會減低茶的品質(zhì)……能透徹、經(jīng)典地評說茶水關(guān)系的張大復(fù),可謂是識得茶之真滋味。

“茶癡”論松蘿

張大復(fù)《梅花草堂筆記》的30多篇記述茶、水的文章,除了有《試茶》、《茶說》外,還有《天臺云霧茶》、《天池茶》、《紫筍茶》等篇記;說各地特色茶的有《茶菊》、《乞梅茶帖》,不失為高士飲茶圖的有《此坐》、《煎茶》,述說各地名茶和品飲心得有《飲松蘿茶》等……然令人遺憾的是,張大復(fù)的《飲松蘿茶》一文未見原著;只知道他在《聞雁齋筆談》中說:“松蘿茶有性而韻……初潑時,嗅之勃勃有香氣耳……”張大復(fù)品飲并贊美松蘿茶,是因為松蘿茶的名氣還是因為松蘿茶的品質(zhì),抑或是與松蘿茶的緣分,不得而知;然他對于松蘿茶的那份傾心和熱愛,卻是躍然紙上;“飲松蘿茶,松蘿茶有性而韻,正不堪與天池作奴,況介山之良者哉。但初潑時,嗅之勃勃有香氣耳。然茶之佳處,故不在香。故曰虎丘做豆氣,天池作花氣,介山似金石氣,又似無氣?!倍凇睹坊ú萏霉P談》(卷十三?茶條)中,張大復(fù)更是情深意長的評論松蘿茶;他說:“松蘿之香馥馥,廟后之味閑閑,顧渚撲人,鼻孔齒頰都異,久而不忘。然其妙在造?!毕雭?,張大復(fù)的“然其妙在造”幾個字,卻是一語道破了明代松蘿茶的制作技藝……

中國的制茶技術(shù),由唐宋時期占主導(dǎo)性的“蒸青”制茶法,至明代已為“炒青”制茶法取代,并逐漸成為占主導(dǎo)性的制茶技術(shù)且一直延續(xù)至今。這個創(chuàng)新的制茶技術(shù),就是以松蘿茶為代表的炒青技法,因為炒青技法的獨特和領(lǐng)先……所以,松蘿茶獲得了“炒青始祖”之譽。作為明代茶苑的一枝奇葩,松蘿茶的崛起和盛行,體現(xiàn)了制茶工藝的精湛與茗飲文化的內(nèi)涵豐富。同時,伴隨著松蘿茶技法向湖南、福建、浙江、江西等茶區(qū)的傳播,各大茶區(qū)實現(xiàn)了中國茶業(yè)史上由蒸青向炒青轉(zhuǎn)變的技術(shù)革命;“松蘿”之名亦傳遍天下并成為清末以前徽州茶的通稱。而在技術(shù)革新作為發(fā)軔契機的同時,引領(lǐng)消費時尚的文人雅士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想來,張大復(fù)不僅是一位雅士中,亦是一位喜茶愛茶并懂茶的資深茶人;稱其“茶癡”亦是理所當然……晚明時期,色、香、味俱佳的松蘿茶大行其道后,文士們對品飲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講究“至精至美”之境;在那些文人墨客看來,品飲松蘿茶至精至美的極至最后之境,就是“道”,亦是松蘿茶之“道”。

明人張源首先在自己的著作《茶錄》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說:他說以松蘿茶為代表的明代炒青制茶技術(shù)是“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睆堅凑J為茶中有“內(nèi)蘊之神”即“元神",發(fā)抒于外者叫做“元體",兩者互依互存,互為表里,不可分割”。所以,張源的觀點很明確:元神是茶的精氣,元體是精粹外現(xiàn)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過程中,做到淳樸自然,質(zhì)樸求真,玄微適度,中正沖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諦。因此,張源的茶道是追求茶湯之美、茶味之真,力求進入目視茶色、口嘗茶味、鼻聞茶香、耳聽茶濤、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而有著“炒青始祖”之譽的松蘿茶,因其茶的色、香、味及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則是真正體現(xiàn)了茶之“道”。然張大復(fù)則是在這樣的認知基礎(chǔ)上更進一層,他說:“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xué)佛而不破其宗?!睆埓髲?fù)想告訴人們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諦,即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達到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也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化境,更是達到一種天、地人心融通一體的境界。茶癡張大復(fù)對于飲茶之“道”的認識,可以說是明代時期的茶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fā)展與超越。

張大復(fù)的一生,都在執(zhí)著地追求一種富有生活情趣及理想的生活方式;這一點在他的小品文《泗上戲書》里,有著絕妙的描述:“一卷書,一塵尾,一壺茶,一盆果,一重裘,一單綺,一奚奴,一駿馬,一溪云,一潭水,一庭花,一林雪,一曲房,一竹榻,一枕夢,一愛妾,一片石,一輪月,逍遙三十年,然后一芒鞋,一斗笠,一竹杖,一破衲,到處名山,隨緣福地,也不枉了眼耳鼻舌身意隨我一場也……”真的是不枉了“茶癡”的美稱??!

【摘自2018年第4期《吃茶去》雜志;作者:鄭毅(安徽黃山),作者系茶文化學(xué)者、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國際茶事】第39屆國際茶會在塞浦路斯利馬索爾圓滿舉辦

  北京茶世界資訊:2019年3月28日至4月1日,應(yīng)塞中文化交流協(xié)會的邀請,由行家茶道研究會主辦的第39屆國際茶會在塞浦路斯利馬索爾市的St.Rafael酒店舉行,超過700名中國茶友和數(shù)十位塞浦路斯貴賓參與了此次盛會?!?/p>

  行家茶道研究會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著“以茶入道,提升性靈,增進人類和平,共創(chuàng)人間天堂”的宗旨,通過每年在不同的國家地區(qū)舉辦茶道盛會,向世界傳遞愛與和平的訊息,積極促進精神文明交流,每一次也都會歷經(jīng)挑戰(zhàn)和考驗,但這一次的塞浦路斯之旅,可算是行家歷史上最為特殊的一次。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上的島國,在聯(lián)接歐亞大陸、古老和現(xiàn)代文明之間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這里仍然保留著久遠的歷史文明印記,但是如此規(guī)模的茶道盛會,在塞浦路斯的歷史上是創(chuàng)新的第一次。而對絕大多數(shù)國人來說,塞浦路斯也是一個極其遙遠又陌生的國度,當周圍大多數(shù)國家已經(jīng)成為喧鬧的熱門旅行勝地時,這里依然保有著濃厚的神秘色彩。

  古希臘傳說中愛神誕生的故鄉(xiāng),先哲柏拉圖所推崇的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屬地,它的極度獨特和美好,也深深牽引出這一次國際茶會的主題:讓我們的內(nèi)在有甜美的靈性交往和友誼。

  不遠萬里的一杯茶香,源于茶人們對這塊土地的深厚聯(lián)結(jié)??缭綄訉悠琳希粸檎一卦?jīng)共有的輝煌記憶。在3月28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塞浦路斯農(nóng)業(yè)與環(huán)境部代表Makis Andoniades、利馬索爾副市長Nikos Sikkas、利馬索爾CTO Yiannis Solomonidis、塞中交流協(xié)會商務(wù)部代表Pascal及塞浦路斯大學(xué)校長等十余位要員出席,農(nóng)業(yè)與環(huán)境部代表Makis Andoniades先生致歡迎辭。他們熱情迎接了所有到來的行家茶友們。塞浦路斯當?shù)刈畲蟮碾p語廣播電視臺CCN對茶會進行了全程報導(dǎo)。

  在短短幾天共5場的茶會里,塞浦路斯的貴賓們和行家茶友們一起品嘗了超過幾十種的名貴好茶,也一起觀賞了茶友們的精彩演出,茶會現(xiàn)場時而激情昂揚,歡笑不斷,時而寂靜無語,心靈溝通。動靜相宜、緩緩流淌的茶湯將彼此的距離拉近,無聲無息間,界限消融,心與心在共鳴。

  茶會期間,行家茶道研究會歐洲中心宣告正式成立,旨在通過行家茶道文明促進東西方精神與意識層面的深度交流。希臘語、英文、粵語、普通話交織的會場,蕩漾著別樣的趣味,東西方文明的融合,從碰撞開始,超越語言文化,當人們內(nèi)在相通,每一個點滴都成為了美好的創(chuàng)造。

  行家茶道研究會會長何在彬先生說,在過去的時代,人們擁有的能量比較單一,當大家經(jīng)歷了不同頻道的共振、各種層面的沖突,最終再融合的時候,就會呈現(xiàn)出嶄新的能量,這正是茶會所帶來的和諧的能量,它會給地球帶來愛與祝福,給這個世界帶來光明。人們聚合起來所產(chǎn)生的光亮,會滋養(yǎng)每一個人。而今天已是東西方能量融合的時代、合作的時代,是新的時代。

  盡管多數(shù)茶友是第一次來到塞浦路斯,卻都感受到這里的淳樸和友善,“感恩天地,萬物給予,真愛永不止息……”茶會在一曲合唱的《永恒生命之歌》中揭開序幕。塞方的朋友雖然聽不懂歌詞,但旋律卻再熟悉不過,友誼地久天長,生命永恒美好,感同身受,情不自禁流下淚水。當?shù)厝藶檫@群茶人臉上所綻放的喜悅驚嘆,一個又一個微小又美好的見證,在一杯杯茶湯中化為神奇。

  茶會專屬定制杯

  五瓣花的設(shè)計靈感取自歐洲遍布的報春花和歐盟旗幟,寓意著友誼的春天剛剛開始?!?/p>

  不懼寒冷的雪山踐行、雨中探訪庫倫古文明遺址、在帕福斯古羅馬遺址回望歷史、傾聽愛神巖經(jīng)久不息的浪濤,茶友們真切地感受著這片土地的神奇能量,并再次與這里深深交織。

  新時代的行家新茶道,在陌生中找回熟悉,在美好中發(fā)現(xiàn)美好,以享受生命的方式創(chuàng)造生活。這是一份神圣的生命事業(yè),更是一個質(zhì)樸的約定。

  雨露甘醇,春回大地,在這個愛的季節(jié),一起攜手,創(chuàng)造甜美的靈性友誼!

? ? ? ?(編輯:曉林)

? ?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 茶業(yè)周刊? ? 北京茶世界

聲明:《北京茶世界》自媒體公眾平臺,自2017年5月1日問世以來,立足北京,面向國內(nèi)外,主要為茶界與消費者之間提供茶界信息與文化知識傳播、品牌宣傳推廣、各種資源對接、發(fā)展與活動策劃等多種業(yè)界和跨界以及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所有信息以及其他內(nèi)容,只供大家借鑒參考。

本平臺主要內(nèi)容:傳播茶文化、茶知識、茶健康,關(guān)注茶事活動、茶博會,宣傳推廣國內(nèi)外茶、茶具、茶服、水以及產(chǎn)品營銷、招聘等方面的信息廣告,還有茶文學(xué)、茶圖片......。內(nèi)容量且豐富,切實為大家真心服務(wù)。

找到約491條結(jié)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23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