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武夷山上巖人家

找到約18條結果 (用時 0.011 秒)

關于烏龍茶發(fā)源地的幾點思考

烏龍茶發(fā)源于福建無可置疑,但具體發(fā)源于閩南安溪還是閩北崇安(今武夷山市),尚有爭議。福建省安溪縣農業(yè)農村局教授級高級農藝師、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蔡建明,安溪中國茶都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國家一級評茶師吳小猛,安溪縣茶業(yè)管理委員辦公室主任陳志明共同完成了《關于烏龍茶發(fā)源地的幾點思考》一文,從大量的、權威的文獻資料出發(fā),結合茶葉傳統(tǒng)命名方法的邏輯考證、早期實地走訪調查報告、民間傳說等為輔助,就厘清烏龍茶發(fā)源地問題展開探討。

當今國內外學術界普遍認同烏龍茶發(fā)源于福建,而具體發(fā)源于何地?是閩南安溪,還是閩北崇安(今武夷山市)或是閩南漳州?尚有爭議。針對烏龍茶起源問題,進行以下思考:

武夷山發(fā)源說及其佐證史料的考辯

武夷山發(fā)源說主要出現(xiàn)于解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來,相關著述漸多,一度幾乎蓋過閩南安溪說,此說的佐證材料幾乎都是阮旻錫的《武夷茶歌》、《安溪茶歌》和陸廷燦《續(xù)茶經》里引用王草堂《茶說》里的相關記述。反觀著名茶葉專家在談起烏龍茶發(fā)源時則審慎得多,并不妄下結論。

下面,來認真考究支撐閩北武夷山說重要佐證材料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嚴密性。

目前,持烏龍茶起源于閩北的人士,其主要依據是對阮旻錫《武夷茶歌》、《安溪茶歌》和王草堂《茶說》、陸廷燦《續(xù)茶經》的解讀而后引而為據。但仔細研讀這些史料,都沒有提及烏龍茶制作技藝的起源問題。

阮旻錫《武夷茶歌》與《安溪茶歌》的

文意解讀

阮旻錫(1627—1712),字疇生,僧名釋超全。福建廈門同安人。阮旻錫師從工部尚書曾櫻,與之共患難。順治五年(1649),清軍攻襲廈門,曾櫻戰(zhàn)敗,殉節(jié)自盡,阮旻錫冒險為其收尸。順治十二年(1655),鄭成功在廈門設儲賢館,阮旻錫為其幕僚之一。其后阮料抗清無望遂棄家行邀,奔走四方,留滯燕云二十余載。甲戌年(1694),阮慕茶名至武夷山,入武夷山天心禪寺為僧,與閩南籍僧人在寺廟研習茶藝,品茗論道,以茶論佛,以茶說經。阮旻錫大致在1694—1703年期間寫下《武夷茶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廈門寫下《武夷茶歌》的姐妹篇《安溪茶歌》。

《武夷茶歌》:建州團茶始丁謂,貢小龍團君謨制。元豐敕獻密云龍,品比小團更為貴。無人特設御茶園,山民終歲修貢事。明興茶貢永革除,玉食豈為遐方累。相傳老人初獻茶,死為山神享廟祀。景泰年間茶久荒,喊山歲猶供祭費。輸官茶購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嗣后巖茶亦漸生,山中借此少為利。往年薦新苦黃冠,遍采春芽三日內。搜尺深山栗???,官令禁絕民蒙惠。種茶辛苦甚種田,耘鋤采抽與烘焙。谷雨屆其處處忙,兩旬晝夜眠餐廢。道人山客資為糧,春作秋成如望歲。凡茶之產準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淺渚土膏輕,幽谷高崖煙雨膩。凡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吹。苦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近時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時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閑手敏工夫細。巖阿宋樹無多叢,雀舌吐紅霜葉醉。終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積雨山樓苦晝間,一宵茶話留千載。重烹山茗沃枯腸,雨聲雜沓松濤沸。

《安溪茶歌》: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陰長濕生叢茶。居人清明采嫩葉,為價甚賤供萬家。邇來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歲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溪茶遂仿巖茶樣,先炒后焙不爭差。真?zhèn)位祀s人聵聵,世道如此良可嗟。吾哀肺病日增加,蔗漿茗飲當餐霞。仙山道人久不至,井坑香澗路途賒。江天極目浮云遮,且向閑庭掃落花。朝夕幾焙茗香迷,無暇為君辨正邪。

《武夷茶歌》講述了武夷茶區(qū)茶的發(fā)展歷程、采摘、制作、品類以及武夷山特有的祭祀、喊山習俗等文化信息。但并沒有提到烏龍茶制作工藝的起源問題。

《安溪茶歌》的文意是:安溪適宜種茶,這里的居民于每年清明時節(jié)采摘茶葉,廉價賣給普通百姓;近來在武夷山做出了紫毫、白毫兩種茶;外國的商船年年前來買茶,價格卻全由牙行定價。武夷茶在西洋暢銷,安溪茶模仿武夷茶;此時作者的肺病加劇,無法分辨真假!這只是當時的歷史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在如今的茶葉市場上也是比比皆是的?。?,只能說明武夷茶在西洋市場的歡迎程度,并不能說明烏龍茶起源于閩北。而且,茶歌中所描述的茶葉“紫毫”和“白毫”是兩種紅茶而不是烏龍茶。

著名茶學家、茶教育家、茶史學家陳椽在《新中國茶業(yè)科學論》中指出:青茶(作者注:青茶即烏龍茶)起源于安溪,茶農逃亂,先到沙縣而到武夷山。青茶制法也傳到武夷山。安溪茶農到武夷定居后,仿效小種紅茶先炒后揉的制法,改進安溪青茶制法,提高香氣,品質大大提高,銷路很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安溪青茶仿武夷巖茶樣,這是很自然的,也是改進制茶技術的一般規(guī)律,不足為奇。并不是武夷巖茶先于安溪青茶。

由此可見,阮旻錫的兩首茶歌只是對武夷和安溪兩地茶的采制、品類、技術改進、銷售等的描述,而與烏龍茶的創(chuàng)制發(fā)源無關。僅僅以《安溪茶歌》中“溪茶遂仿巖茶樣,先炒后焙不爭差”來作為烏龍茶發(fā)源于武夷山而后傳入安溪,是解釋不通的。

《茶說》與《續(xù)茶經》的文意解讀

陸廷燦《續(xù)茶經》(成書于1734年)中引用王草堂《茶說》(清康熙、雍正年間)的記載。王草堂《茶說》載:“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謂之頭春。約隔二旬復采,謂之二春。又隔又采謂之三春。頭春葉粗味濃,二春三春葉漸細,味漸薄,且?guī)Э嘁?。夏末秋初,又采一次為秋露,香更濃,味亦佳。來年計,惜之,不能多采耳。茶采后以竹筐勻鋪,架于風日之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后再加炒焙。陽羨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蘿、龍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摝,香氣越發(fā)即炒,過或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復揀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氣也,汰之以存其精力。乃盛于簍而鬻于市”。

陳椽指出:《茶說》論述制焙方法很詳細,不是烏龍茶的焙制方法,而是小種紅茶的制法。從陽羨岕片和松蘿、龍井的綠茶制法發(fā)展到小種紅茶的制法?!斑^紅鍋”的技術,沒有掌握好,半青半紅正是表明紅茶的花青嚴重。武夷巖茶制法是搖青,邊紅中青,舊稱三紅七綠。小種紅茶制法的特點,是經過曬青(雨天烘青),過紅鍋后初焙,攤放揀梗,再焙。


△余澤嵐2016年10月攝于武夷山星村鎮(zhèn)九曲碼頭

顯而易見,陸廷燦《續(xù)茶經》引用王草堂《茶說》的有關記載,只是記述了小種紅茶(而不是烏龍茶)的制作方法,并沒有提及起源一說。如今的引用者以此為據說明烏龍茶發(fā)源于閩北武夷山,但也都忽略了最為關鍵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茶說》只是對茶葉制作工藝的總結性記述,并非是對茶類起源的記述,這是不足以得出烏龍茶起源于閩北的論斷的。

烏龍茶發(fā)源于武夷山的民間傳說

據西安瓦庫2014年7月22日《瓦庫茶事·烏龍茶的起源與影響》一文中記載:關于烏龍茶制作工藝的形成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傳說清朝年間,有一隊官兵經過武夷山,當時正值采制季節(jié),廠主及工人們倉惶躲避,士兵們就睡于茶青之上。官兵走后,廠主見茶青已變軟,部分邊緣發(fā)紅,痛心不已。無奈之下,將其炒、揉、焙,結果意想不到其茶不但香高、味厚,而且比之松羅茶更無苦澀。筆者認為,士兵們在茶青上睡覺時壓迫、滾動,這種無意識的簡單“做青”,卻起到了部分發(fā)酵的效果,真是“歪打正著”。廠主、茶師們喜出望外,逐漸揣摩而為之,終于摸索出烏龍茶的制作工藝,這當然是初級階段的烏龍茶。有人將此引證為紅茶起源,筆者認為欠妥。因為紅茶主要在揉捻后發(fā)酵,而烏龍茶是在炒揉之前發(fā)酵,士兵不可能睡在粘乎乎的紅茶茶胚上。這種偶然的巧合是有它的前因的。

△說茶編輯2020年4月在武夷山拍攝

但在武夷山地區(qū)廣為流傳的這則民間傳說,更多人講的卻是紅茶起源的傳說。由福建農林大學等編寫的《絲路閩茶香——東方樹葉的世界之旅》一書中指出:傳說,它的誕生純粹是源于一個美麗的錯誤。武夷山民把它從茶樹上采下,原本是要做成綠茶的,可是因故沒有及時付制,芽葉全都發(fā)熱變紅,“變質”了!這可愁煞了山民們,無奈只好將錯就錯,并砍來松柴熏焙。這些“變質”的青葉做成茶后,烏黑的茶色看起來不甚美觀,甚至還有些丑陋,與鮮翠的綠茶不可同日而語,但它卻散發(fā)著一股濃郁的松香,而且嘗起來隱約間有類似于桂圓湯的味道,這便是世界上第一泡紅茶——正山小種。小種紅茶在桐木關問世后,最先是葡萄牙人發(fā)現(xiàn)了它的美,然后又于1610年被荷蘭人最先把它裝進了商船輸往歐洲,武夷紅茶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自1684年清政府首度解除海禁以來,武夷茶幾乎已經傳遍了歐洲。到了1689年,英國商船首次??繌B門港,直接收購武夷紅茶運回國。

烏龍茶閩北發(fā)源說的人士為了說明烏龍茶起源于武夷山也有民間的傳說,卻把眾所皆知的紅茶發(fā)源的民間傳說套用在烏龍茶上,這也是說不過去的。

武夷茶不同于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姚月明論文集》中“武夷巖茶之崛起”講到: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只能稱“武夷茶”,而不能稱“武夷巖茶”,因兩者有根本區(qū)別,前者應解釋為武夷之茶,包括蒸青團餅茶、炒青散茶以及小種紅茶、龍須茶、蓮心等諸茶;后者是專指烏龍茶(青茶)類,即生產加工在武夷的半發(fā)酵茶。

綜上所述,從現(xiàn)有的文獻記載或者是所謂的民間傳說,都無法說明烏龍茶起源于閩北武夷山的。

漳州發(fā)源說的質疑

經查,極少數認為烏龍茶發(fā)源于漳州的人士的觀點,其依據也是對阮旻錫《武夷茶歌》和《安溪茶歌》進行解讀而得出的結論。漳州市薌城區(qū)地方志編撰委員會陳僑森在《烏龍茶工藝源于漳州》一文中主要是對《武夷茶歌》中“近時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安溪茶歌》中“邇來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進行解讀分析,認為:按兩首茶歌和有關資料分析,明末清初,漳州茶葉商在武夷經營茶業(yè),使漳州的烏龍茶制作工藝傳入武夷。安溪的烏龍茶制作技術則是學習武夷,故說烏龍茶的半發(fā)酵制法源自漳州。不過那時不是叫烏龍茶,漳州茶商標名“漳芽、漳片”。當然烏龍茶工藝的“發(fā)明”不是偶然,而是漳州人講究品茶、精心研制,逐漸改進的結果。由此得出烏龍茶工藝源于漳州,太過于武斷和牽強,也許是作者的一廂情愿吧!


△說茶編輯2019年8月在漳州詔安拍攝

論安溪發(fā)源說

相較于閩北武夷山或閩南漳州起源說,烏龍茶發(fā)源于閩南安溪的可能性更大,且有著權威、翔實的史料可以佐證。對此,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文獻資料

關于烏龍茶的起源問題,實際上從解放前后以及多年來大量的文獻資料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證。下面以目前能夠查詢到的有關烏龍茶發(fā)源地記載的文獻出版時間為序進行闡述:

《建甌縣志》(民國18年出版)記載:“烏龍茶葉厚而色濃,味重而遠,凡高曠之地,種植皆宜,其種傳自泉州安溪縣”。福建省政府建設廳編印的《福建建設報告》(民國25年5月出版)記載:“第三節(jié)茶之命名法及其由來”“甲,依制造命名者有,一,烏龍茶——烏龍茶始于安溪。清光緒初各縣工夫茶就衰,逐漸發(fā)明一種非紅非綠之半發(fā)酵茶,因其來自烏龍樹,故曰烏龍茶?!薄冻绨部h新志》(民國29年出版)記載:“至于烏龍、水仙雖亦出于本山,然近代始由建甌移植,非原種也?!薄盀觚埐璁a于安溪,清代由詹姓者移植建甌?!备=ㄊ≌y(tǒng)計處民國30年出版發(fā)行的《福建之茶》(上冊)記載:“可見當時茶葉貿易之盛,及影響于福建之民生者。其時閩南之茶葉,亦臻極盛,烏龍茶之發(fā)源地安溪,以鐵觀音馳譽海外?!薄伴}北青茶中尚有烏龍一種,相傳百余年前,有安溪人姓蘇名龍者,移植安溪茶種于建寧府,繁殖甚廣。及其死后乃名曰烏龍。其產量在青茶類中為最多,產地亦最廣,即在茶葉市場亦極有名。海內外皆用烏龍茶,以分別紅茶與綠茶間之半發(fā)酵茶。沙縣昔亦產烏龍,近已絕跡。崇安之烏龍于清道光年間由安溪人詹金圃先移建甌而再移往者?!?956年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茶業(yè)傳習所印刷發(fā)行的《烏龍茶及包種茶制造學》指出:“清嘉慶三年(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義程在臺灣把烏龍茶制作技術加以改進,創(chuàng)制出臺灣包種茶,并在臺北縣茶區(qū)大力倡導和傳授。”全國高等農業(yè)院校試用教材《制茶學》指出:“青茶起源,福建安溪勞動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禛雍正三年至十三年(公元1725年至1735年)創(chuàng)制發(fā)明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后傳入臺灣省?!睆?zhí)旄=淌谥骶幍摹陡=觚埐琛匪砻鞯挠^點:“閩南安溪在歷史上選育和繁殖了不少適制烏龍茶的優(yōu)良品種,并在制作技術上精益求精,雖然缺乏較早的有關歷史文獻,但亦不能就此認為安溪與烏龍茶的創(chuàng)制無緣。”“武夷巖茶卓著的聲譽,除了優(yōu)越的品種和自然環(huán)境因素之外,能工巧匠的精工細作是重要的因素。歷史上,武夷茶工大多來自江西上饒,其中做青師傅多為閩南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指出:“閩南是烏龍茶的發(fā)源地,由此傳向閩北、廣東和臺灣。產于福建南部的烏龍茶,最著名、品質最好的是安溪的鐵觀音”陳椽在《武夷茶三起三落——武夷茶起源考證》一文中指出:“歷史上記載的武夷茶都不是指武夷巖茶,武夷巖茶是青茶的發(fā)展。武夷巖茶的創(chuàng)制,是從閩南安溪居民先逃至沙縣而后逃來武夷山定居,所以沙縣很早也生產青茶而改進的。武夷山居民至今是安溪人,亦是制巖茶的高手。武夷巖茶的采制者都是逃難的安溪人的后代?!薄拔湟膸r茶茶工,除定居的安溪人,大部均為逃難到江西的閩南人,于春茶前由上饒、河口一帶來山,茶季終了,除留少數為長工外,余均清算工資返回江西,現(xiàn)在還是這樣。”“撫今追昔,安溪難民在困苦的生活中,振奮精神,發(fā)揮無窮的智慧,發(fā)明武夷巖茶的巧妙制法,流傳后世,留下了千古不滅的功績?!薄鞍蚕y民來武夷山后,在閩南青茶制法和閩北青茶制法的基礎上結合武夷山小種紅茶制法,創(chuàng)制發(fā)明武夷巖茶的高超的制茶技術。如安溪鐵觀音午后曬青,改為早上曬青,兩曬兩晾是小種紅茶的復式萎凋,控制萎凋程度。安溪大笳蔞搖青改為水篩篩搖制法??刂扑^“發(fā)酵”程度,制成三紅七綠的非紅非綠的高超品質。雙炒雙揉改進紅茶過紅鍋炒揉不勻,半紅半青的花青?!?

“考古學家、廈門大學教授莊為璣在《安溪縣的發(fā)展歷史》一文中說:安溪到了宋朝的時候,已有很大的發(fā)展,潘田的鐵礦和仙苑的烏龍種,就在這個時候生產的。莊為璣教授把潘田的鐵礦和仙苑茶聯(lián)系在一起,可見仙苑的茶葉在宋初的發(fā)展已非一般。而制作茶葉手工業(yè)出現(xiàn),則表明安溪茶葉的發(fā)展在宋初已具產業(yè)的雛形?!标惔凇恫铇I(yè)通史》中指出:“安溪勞動人民在清雍正年間(公元1723年——1735年)創(chuàng)制的青茶首先傳入閩北,然后傳入臺灣?!蔽湟膶W院教授李遠華主編的《第一次品烏龍茶就上手》的“導論”中指出:“福建安溪在清朝接連發(fā)生了幾件震撼中外茶界的重大事件,如烏龍茶制作工藝的發(fā)明和定型、名茶鐵觀音的發(fā)現(xiàn)、茶樹無性繁殖育苗技術的發(fā)明、烏龍茶制作技術和鐵觀音茶苗傳入臺灣等?!敝袊枞~學會編著的《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一書中的第14問“我國什么時候開始有烏龍茶?”答:“烏龍茶,又稱青茶。烏龍茶創(chuàng)制于1725年前后(清雍正年間),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發(fā)明烏龍茶做法,以后傳入閩北、廣東和臺灣。”


△說茶編輯2019年4月在安溪拍攝

關于閩南、閩北之烏龍茶制法孰先孰后的問題,2022年8月出版發(fā)行并獲得業(yè)界廣泛好評的《近代以來中國茶葉研究及圖鑒》的作者郭紅軍、郭楚嘉,通過查閱大量的史實資料,進行深入研究、比對,得出了以下的結論:

“烏龍”這二個字,既是茶樹品種名,又曾作為品質上佳的紅茶花色之一外銷,是眾多外銷茶“字號”中的一員,如今還是我國六大基本茶類之一。

烏龍茶制法之演變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初創(chuàng)時期——18世紀初,閩南地區(qū)安溪及鄰近各縣茶農,可能是基于耐沖泡等方面因素考量,從當地名為“烏龍”的茶樹上采摘較為成熟的葉片制得一種青茶(或于每年春天紅綠茶采制工作完成后),即以“烏龍”命名;最初主要為自用,后因經濟實惠,受到老百姓普遍歡迎,漸漸成為本地市場商品之一。

演變時期——嗣后這種飲用烏龍茶的習慣及其制法隨著當地人口遷徙等原因,向東傳播至我國宜茶地區(qū)之臺灣文山、淡水等地,發(fā)展出與閩南制法相同而制作上佳的“臺灣烏龍茶”;向北則流傳至鄰近福州口岸之沙縣、武夷一帶,制法逐漸改良,清咸同年間并出產烏龍品質更為優(yōu)良之“紅邊茶”,亦為現(xiàn)今武夷巖茶制法之雛形,“奇種”等花色得于光緒年間推銷粵滬等地。

定型時期——20世紀初,清政府力圖商業(yè)之振興,措施頻舉,我國與南洋一帶之華僑聯(lián)系日益密切,商務漸趨發(fā)達。華僑多為閩粵人士,于是廈門烏龍茶絕處逢生,乃積極拓展僑銷市場,運銷香港、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復以制作更臻完善、品質堪稱優(yōu)異之武夷巖茶,滿足上層人士所需。嗣后閩省又相繼有茶務講習所之成立、制茶機器之推廣、茶業(yè)改良場之設置、茶葉出口之檢驗、茶樹更新之運動等等,閩省青茶遂為民國時期僑銷華茶之翹楚,而其制法在通過長期的生產和市場檢驗后最終得以確立。

武夷山實地調查訪談和游客的游記

武夷山實地調查訪談

1982年,承擔省科委科技情報研究所編寫《福建土特產》之《安溪烏龍茶》篇。為調查了解安溪烏龍茶史,筆者(作者注:謝志群)與安溪縣科委副主任謝德保同志前往省圖書館、崇安縣、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公社等地歷經10多天進行調查、探訪。

6月9日往崇安縣茶葉局調查,談到烏龍茶的制造史,當時崇安茶葉界的干部就有兩種觀點,有的認為武夷山的烏龍茶制作方法是從安溪傳過來的;有的認為安溪烏龍茶制作方法是從武夷山傳去的。后來他們介紹到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公社進一步調查。據他們說,崇安烏龍茶制作多集中在武夷山區(qū)域內。

到了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公社查閱了一些資料,又介紹到天心大隊,說武夷山區(qū)域的烏龍茶產地集中在天心大隊。到了天心大隊,大隊程書記介紹了一個情況,說天心大隊制作烏龍茶技術掌握在天心一陳姓家族手里。

拜訪了陳書省老茶師。到了陳家,見到陳茶師是一位穩(wěn)重、經過滄桑的人,康健、個子高高,70多歲。他邊泡茶邊問:你們是哪里的?調研團隊說:我們是安溪的。這一下陳茶師高興了起來表示自己也是安溪祖的??汕闪?,找到老鄉(xiāng)了,話投機多了。調研團隊就問:您們是安溪哪里的?他說:是安溪(蓬萊)彭格的。調研團隊問:怎么到武夷山來了?他說,早前祖上陳姓兩兄弟從彭格跑到江西上饒落戶,后代又從上饒遷居到武夷山來做茶。調研團隊又問:出來多久了?他說,從安溪搬往上饒已有十三、十四代左右,大約有300多年。調研團隊問,有沒有回安溪過。他說:很早前祭祖、續(xù)族譜時有回過安溪。

閑談了一會兒,話題回到烏龍茶制作技術上。調研團隊表示,被一路介紹過來,聽說武夷山制作烏龍茶的技術掌握在天心大隊陳姓家族手里,這是怎么回事?他說:確實是這樣。調研團隊又問:其他人家為什么不懂呢?他說:家族有很嚴的保密傳統(tǒng)。我們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烏龍茶的制作技術只傳子、傳媳、不傳女。調研團隊很好奇地問:這是為什么?他說:如果傳女,出嫁了,會把技術外傳。調研團隊又冒昧地問:那萬一兒子身故了,兒媳婦不是也要再嫁出去嗎?陳茶師說:祖上族規(guī)如果喪夫只允許兒媳婦招贅進來,不能讓兒媳婦再嫁出去,以防制茶技術外傳。所以長久以來,世世代代相傳制茶技術都沒有外傳。

一路調查,武夷山掌握烏龍茶制作核心技術的竟是移居到武夷山的安溪人(祖籍),而且此技術傳男不傳女。這真是一個很有趣的情節(jié)。

福州游客的游記——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

清初,安溪曾有許多制茶高手被武夷山聘為制茶師傅,傳授烏龍茶制作技術,其中不少人就在武夷山定居下來?,F(xiàn)在武夷山的天心洞、水簾洞等產茶區(qū)一帶操閩南話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多年前,旅居福州的陳民先生到武夷山旅游,在游覽大王峰后,過幔亭,經三姑,欲睹鷹嘴巖風采,于馬頭巖下一個小村落的路邊農舍里喝茶時,意外地遇到了一位操閩南話口音的老阿婆,為此特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文中記述:

上得屋前,一位年老的阿婆十分熱情地問調研團隊從哪里來?調研團隊說:“從省城來。不過,是閩南人?!卑⑵疟硎咀约阂彩情}南人,祖籍安溪,世代種茶為生,來武夷已經三代人?,F(xiàn)在全村20來戶人家,還全都講閩南話哩?!罢娴??”見調研團隊驚訝不已,阿婆索性用閩南話和我攀談起來。那口音,與泉州方言太相似了。她說:“只是出來久了,閩南腔調有點變了,不過,還是閩南話,聽得懂吧?”調研團隊說:“聽得懂,聽得懂?!币环N完全不同于當地崇安話的閩南方言,怎么會聽不懂呢?阿婆又重泡了一杯“武夷巖茶”,并到廚房生火為我煮了一碗熱騰騰的雞蛋面。坐在閩北農家的陽臺上,抬頭可見奇異的馬頭巖風光,聽著阿婆講述從閩南到武夷的故事以及近年來武夷山旅游的話題,“孤獨”的游人大有“他鄉(xiāng)遇故人”的感受,心情十分激動。

茶葉傳統(tǒng)命名法的邏輯

在按照鮮葉氧化程度和制作工藝不同把茶葉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和青茶六大類之前,各地所產茶葉基本是按照“地名+品種”,或直接以茶樹品種進行命名,每一種茶葉各自對應著相應的產地和制作工藝,并沒有進行系統(tǒng)細分。六大茶類分類法在得到廣泛認可后,方將各地茶葉按照工藝和氧化程度歸類匯總,烏龍茶才與青茶完全等同起來。也就是說,烏龍茶一開始只是茶樹品種名,或一種茶葉制成品的名稱,它對應著相應的制作工藝。烏龍茶的制作工藝首先誕生于安溪。閩北的烏龍茶樹品種由安溪傳入,也就是烏龍茶首先產于安溪,而后閩北因移植安溪的烏龍茶樹,才開始生產烏龍茶。同時,閩北最開始并沒有稱為烏龍茶而是稱為武夷茶、武夷巖茶。

我國開始認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武夷山市被認定的項目名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而安溪縣被認定的項目名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由此可見一斑。


△說茶編輯2021年4月19日在安溪開茶節(jié)拍攝

在安溪西坪流傳了幾百年的民間傳說

關于烏龍茶的發(fā)源地,歷來有閩南、閩北之爭,莫衷一是,沒有定論。但在安溪人看來,烏龍茶的發(fā)源地為安溪無疑。因為這里的民間數百年來就流傳著一段“蘇良與烏龍茶”的傳說。

相傳,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安溪縣崇信里(現(xiàn)在的西坪鎮(zhèn))南巖村,山高林密茶茂,村民以種茶為主,狩獵為輔。村里賀厝半嶺湖有一位茶農蘇良(1440——1515),不僅善于種茶制茶,還是位狩獵能手。這位茶農因長年累月風吹日曬,長得健壯黝黑,鄉(xiāng)親們都親切地叫他“烏龍”(閩南方言中“蘇”“黑”和“烏”,“良”與“龍”諧音)。有一次采茶返回途中,蘇良忽然看見一頭山獐從前方跑過,他端起獵槍,擊中山獐。受傷后的山獐奪路而逃。蘇良便背著茶蔞一路追趕抓捕。由于天色已晚,又忙于宰殺品嘗,竟然把炒茶的事給忘了。第二天清晨要動手炒茶時,沒想到擱置一夜的茶青已經變得柔軟了,葉緣也呈現(xiàn)出紅鑲邊,并散發(fā)出陣陣香味。全家人隨即動手炒制,香味越發(fā)馥郁。做好的茶葉沖泡品嘗,濃濃的花香撲鼻而來,滋味也更加醇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蘇龍和家人欣喜若狂,連忙邀請左鄰右舍的鄉(xiāng)親前來品嘗。大家品后紛紛嘖嘖稱奇。蘇良細細琢磨,終于悟出了其中緣由:茶青在茶蔞中經過抖動,葉緣互相摩擦,從而形成紅邊,這樣制出來的茶葉最終形成天然的花果香味。經過反復實踐,蘇良將摸索出的一整套新的制作技藝,傳給了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大大地提高了茶葉品質。蘇良過世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的貢獻,便將依照此法制作出來的茶葉稱為“烏龍茶”,并在他原來居住的地方興建了一座“打獵將軍廟”。蘇良與烏龍茶賀厝人世代相傳的這一則故事,兼有法師承傳佛事輔證,因而為世人所認同。

烏龍茶如今已成為中國六大茶類中的佼佼者,雖然烏龍茶工藝的發(fā)明早些時候只有民間傳說,缺乏更早的史志文字佐證,但這并非空穴來風。作為一個茶農,在偶然中發(fā)現(xiàn)并加以完善的新的制茶工藝,不但是茶農長期茶作智慧的結晶,更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因為歷史上有很多新事物的產生都是人們在偶然中發(fā)現(xiàn),加以總結、完善、提高、推廣并且被接受和應用、傳播的。

雖然民間傳說不能等同于史料,但傳說往往來源于勞動人民的生活和勞動實踐。民間傳說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有了許許多多的民間傳說,才使得我國諸多的古代歷史得以代代相傳,較好地保留下來。古代的勞動人民在勞動生產中逐漸產生一種新的技術并世代相傳,這也是符合人類發(fā)展規(guī)律的。

烏龍茶發(fā)源于閩南安溪

得到全球業(yè)界專家的認同

據《泉州府志》記載,五代越王錢俶幕僚黃夷簡于北宋時退隱安溪時有詩云:“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可以說明公元960年以前安溪就已種植茶葉。安溪閬苑巖寺始建于唐朝,大門兩側有一副對聯(lián):“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明朝嘉靖《安溪縣志》中記載:“茶,龍涓、崇信出者多”“安溪茶產常樂、崇善等里,貨賣甚多”。明朝萬歷《安溪縣志》載:“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清水、圣泉為安溪兩大歷史名巖。另據《清水巖志》記載:“清水高峰,出云吐霧,寺僧植茶,飽山嵐之氣,沐日月之精,得煙霞之和靄,食之能療百病。老寮等屬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將以補茶經焉”。

光明網《科普中國》2022年7月26日發(fā)布了以《福建安溪鐵觀音:綠葉紅鑲邊,七泡有余香》為主題的完整視頻,播放了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科學咨詢小組委員、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研究員李先德副主席向公眾推介的“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tǒng)”。李先德介紹說:這個農業(yè)系統(tǒng)是在今年的5月20日被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的。中國有了普洱茶古茶園和茶文化系統(tǒng),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統(tǒng),那為什么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tǒng)還能夠被認定為世界級的農業(yè)遺產,想來,與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tǒng)具有的三個重要特點有關。一是培育了安溪鐵觀音茶樹良種;二是發(fā)明了“茶樹短穗扦插繁殖法”技術;三是發(fā)明了烏龍茶“半發(fā)酵”制作工藝,生產出有別于“不發(fā)酵”的綠茶和“全發(fā)酵”的紅茶的另外一種獨特的茶類,也就是“青茶”,也叫它烏龍茶。


△說茶編輯2020年10月在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拍攝

李先德明確指出,在我國已有兩個涉茶的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的情況下,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tǒng)還能夠入選世界級的農業(yè)文化遺產是與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tǒng)具有的三個重要特點有關,其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發(fā)明了烏龍茶“半發(fā)酵”制作工藝。從而為烏龍茶發(fā)源于安溪提供了世界級的認同。

從烏龍茶的中、英文發(fā)音

進行考證烏龍茶發(fā)源于安溪

烏龍,閩南話的讀音為woliong(烏龍、黑良),烏龍茶的英文單詞為oolongtea,與閩南話的讀音基本一致,可見烏龍茶出口時的叫法(讀音)就是閩南話的讀音。假設烏龍茶發(fā)源于閩北,其讀音會是閩南方言的發(fā)音嗎?

綜上所述,在大量的、權威的文獻資料基礎上,結合茶葉傳統(tǒng)命名方法的邏輯考證,以及早期實地走訪調查報告、民間傳說等作為輔助,通過甄別、比對,調研團隊認為:烏龍茶的制作工藝起源于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起源地是閩南安溪西坪南巖村。

來源:說茶ShowCha 《福建茶葉》刊發(fā),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金鳳柳葉眉紅茶

金鳳位于雪峰山脈中段的新化縣西陲,紅軍長征時紅二方面軍曾在此駐扎,為婁底、懷化、益陽三市交界地,與溆浦、安化兩縣毗鄰。這重重大山中,人煙稀少,出入都得翻山越嶺。

金鳳的土地總面積113平方公里,轄金鳳、大灣、大通、光輝、魏家、坳坪、陽雀、巖山灣、架橋、馬路、筍芽、竹林、鳳凰、堯灣、命田、鐵爐、滑板、雪溪、九龍山、大坪、坪油等二十一個自然村,茶葉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開發(fā)潛力巨大。金鳳的山林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五,為茶葉的生長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條件。

新化女人似茶,新化紅茶如江南女子般含蓄、柔情,既有新化雪峰山脈的淳厚,又有高山流水的清新,還有一絲梅山蠻勁的繞纏。著名新化籍女作家謝冰瑩在她的《小橋流水人家》曰:“沿著溪岸向東行,還有一座長石橋,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經隨著采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欣賞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樹,腦海里立刻會浮現(xiàn)出當時的情景來?!毙禄礁琛毒床韪琛吩疲骸案呱綆X上有好水,云霧山中有好茶,好井水,泡濃茶,既打口干又好呷,看完風景嗚哇嗚耶,我送包茶葉嗚哇給你帶回家。”

金鳳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有茶樹生長和采茶的記載。五代馬殷時期,金鳳的茶已通商旅,這些民茶由官運往唐、襄、郢、復州、河南等地銷售,列為馬殷換取軍馬和軍費的資源。宋神宗熙寧五年,章悙開發(fā)梅山,新化置縣,實際是掠奪茶葉作為軍需物資,在資江中游設立博藝場吸納茶葉,供蠻人生活的鹽巴、大米等。金鳳已有貢茶的雛形和一定的茶葉產量,全部集中到邵州,與新化其他地方的茶葉一起完成宋代朝廷規(guī)定繳納的茶品。南宋及元代二百余年間,國家征收茶農的茶租,茶商的茶稅奇重,茶葉生產、貿易衰落,金鳳的茶葉產量卻沒有減少。

明代,全國茶樹的種植、生產,茶葉的貿易逐漸恢復。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規(guī)定新化縣進貢茶十八斤芽茶,并代替資江上游的邵陽縣、武岡州準備貢茶。金鳳也是新化進貢十八斤芽茶和代辦邵陽縣二十斤、武岡州二十四斤芽茶的產地之一。洪武末年,新化金鳳巖山灣村已經有用干發(fā)酵做老紅茶的記載,產量雖然不多,會做的茶農已經有一定的人群基礎。明代嘉靖年間編修的《新化縣志》記載,永樂年間,新化知縣肖岐、蔣英教導新化人民種茶、開辟茶園,新化進入茶樹人工栽培時代,金鳳開始栽培茶樹、開辟茶園,進行大面積人工種植,茶葉產量大增。當時,新化縣、邵陽縣、武岡州年產茶葉一萬擔,新化縣是其主力。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朝廷在新化蘇溪巡檢司建立茶稅官廳一所,額定歲收茶稅銀三千兩,按《明史茶法》隆慶年間規(guī)定實際每年納稅茶葉達九千擔,年產茶量當在一萬擔以上。新化的商茶順資水下運至蘇溪關納稅,再運往北方各省銷售;明末農民起義峰起,急需補充馬匹,將蘇溪關納稅的商茶調往甘肅補官茶不足。茶葉課稅苛刻,新化嘉靖時期進士鄒廷望有《茶稅論》一篇,他認為茶稅過重,茶價低導致商困民不利,得到了當時的官吏重視。

清代道光八年,新化縣蘇溪關納稅商茶一萬余擔,全部運往西北銷售。咸豐四年(1854),廣東商人來新化傳播濕發(fā)酵采制紅茶的技法,并經陸路、水陸的茶馬古道運往廣州、上海,銷到歐美國家。咸豐六年,厘金分局在新化設分二卡,抽收紅茶厘金。商販將毛茶原料運至安化加工成箱,以“安化茶”名義運往銷售口岸。光緒年間,新化年產紅茶4600擔,約四十六萬斤。咸豐十一年,漢口開放為對外商埠,英、俄等國商人在漢口設立洋行收購紅茶,新化紅茶多集中于漢口外銷,一部分運往廣州、上海、恰克圖等地出口。湘鄉(xiāng)縣沙塘鄉(xiāng)朱紫桂在永豐及湖南各地設立封君茶莊收茶、加工、裝箱紅茶,安化縣有封君茶莊分號,新化縣有封君茶莊的收購點,運至漢口賣給外商?!肚灏揞愨n》中《朱紫桂業(yè)茶致富》載:“湘鄉(xiāng)朱紫桂,初赤貧,讀書村塾,三月而輟,以樵采營生。成童,執(zhí)爨于米肆,甚勤。巨商劉某委之司店事,尤干練。越數年,以所得薪資紅利自設一肆,積千余金,遂業(yè)紅茶,歲盈萬金。時同治丁卯也。紫桂既小康,即以少失學為憾,而補讀。既而逐歲貿茶,集資近百萬,湘皋、漢滸,幾無不知有朱紫桂名矣。”按1871年《英國領事商務報告》等稱:“湖南湖北兩省茶葉的種植擴張很快,較十年前幾乎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后還在繼續(xù)擴大,面積迅速增加。光緒初年,湖南紅茶出口達到驚人的高峰,每年九十萬箱以上(271670噸),其中安化三十五至四十萬箱,新化、武崗紅茶包括在安化茶內?!缎禄琛份d,新化最盛時期產紅茶三萬擔,王彥調查的只是新化的主要產茶區(qū),還有土橋、兩下江、洋溪、筱溪、小南山、張家沖土居、毛易鋪、謝澤山等次要產茶區(qū)四的千余擔茶葉未計入其內。

1915年,新化寶大隆紅茶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金獎。民國十九年(1930),新化商人曾碩甫組織茶商在楊木州興建有寶泰隆、豐記、寶聚祥、富華、裕慶、光華、富潤、寶記等八家茶商號的聯(lián)營茶廠,精制紅茶16300擔。其中光華即劉光華,為劉家吉蘊公的第二十六代子孫,即柳葉眉茶業(yè)董事長劉國仲的前輩,帶領金鳳人做紅茶。國民政府在西城埠成立茶公所,征收茶稅、管理茶事。民國十七年至三十二年,新化縣茶園面積有三至七萬畝,年產10000—35000擔。民國二十二年,新化制紅茶23286箱。民國二十三年,新化制紅茶12143箱。民國二十八年至三十年,新化縣二十余鄉(xiāng)中有十七個鄉(xiāng)種茶和產茶,主要產茶鄉(xiāng)是中和、永安、遵義、鎮(zhèn)梅,年產約12000擔;其次是平山、羅江、鵝塘、古塘等鄉(xiāng),年產量約9000擔;第三是禮智、太和、四教、鎮(zhèn)資鄉(xiāng)等,年產量約6000擔;第四是安集、大陂、蜈赤、吉黃等鄉(xiāng),年產約3000擔,以上共計30000擔。金鳳屬于鎮(zhèn)西鄉(xiāng),當時的產量稍差。從品質上看,楊木州、龍珠山、爐觀、洋溪、沙江、土橋(潘橋)等地品質較佳。民國三十七年,新化產茶一萬擔,發(fā)放貸款二十萬元。

1950年,中國茶葉公司在新化建立中國紅茶廠,將精制紅茶出口,后改為湖南省新化茶廠。1951年,發(fā)放貸款和稻谷扶助茶農恢復生產,茶葉生產量增加到21000余擔,收購量達到17613擔。1953年,在縣財經辦領導下由農建科、縣糧局、縣供銷社、新化茶廠成立新化縣統(tǒng)購辦公室領導茶葉等特產的發(fā)展與統(tǒng)購統(tǒng)銷。1955年,在縣農村工作部的領導下成立茶葉辦公室,領導茶葉生產發(fā)展。1957年,新化縣試制紅碎茶成功。1979年,在新化設立湖南省爐觀茶葉研究所,主要從事功夫紅茶、紅碎茶生產研究,其紅茶生產工藝獲外貿部三等獎。1980年代,新化茶園面積十萬畝,村村有茶場、家家做茶葉,年產功夫紅茶、紅碎茶3000多噸,其紅茶產品先后被湖南省外貿局、國家外貿部、商業(yè)部評為優(yōu)質產品,享譽全國。新化縣紅茶產品出口到英國、新西蘭、美國、埃及、俄羅斯及東歐國家和地區(qū),出口創(chuàng)匯占全縣34.6%。1989年,新化縣精制紅茶2737噸,產值1539萬元。金鳳的紅茶產量非常多,并有金鳳紅碎茶廠,各個村落所在區(qū)域都有茶園分布,生產和銷售茶葉成為了金鳳人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曾堯灣村現(xiàn)金鳳村的戴哲瓊老人曾帶領三個村民小組做茶,年產二十多擔;曾巖山灣村現(xiàn)竹林村的李為善老人一戶年產三十擔紅茶,全村年產三十擔的茶農達三十余戶。金鳳歷年是縣內的產茶、制茶重鎮(zhèn)。

新化茶葉品種甚豐,主要是中小葉型群體種,占全縣茶園面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野生型野生茶多為小喬木,樹姿高挺,荒野幾十年的茶樹高達三米以上。新化從明代開始茶葉的栽培,大葉型有筍芽巖茶、槎溪大葉、關王大葉、先進大葉;中葉型有荊竹群體、先進群體、留山嶺群體、奉家群體等;小葉型主要有安化群體和地方品種。新化境內現(xiàn)存的野生種茶種主要分布在大熊山、金鳳、貓面山等地,其中大葉種有大熊山大葉、貓面山大葉、竹林大葉,中葉種有大熊山中葉。金鳳屬于竹林大葉,相當于栽培茶的中小葉種,茶芽經過太陽日曬后,多為紫色芽莖和葉片,即我們俗說的紫鵑。栽培型野生茶以灌木或小喬木居多,樹枝多開展或半開展,樹高一點五至三米,因為有人工管理,茶葉產生變異較少,在同一茶區(qū)中,約有二三種變異茶種。嫩葉多銀毫,葉緣細銳齒,半展未開支三級芽三至五厘米,成葉長可達六至十五厘米,葉身較喬木薄,毛茶顏色多呈深綠或黃綠色。主副葉脈明顯。茶性較野生型強烈而品質相當,香氣較揚,口感較野生型茶略薄而剛烈。坊間所認為的栽培型野生茶,多為民國初年以后或是建國后種植而野化的茶園茶,即常說的野化茶。

金鳳群山環(huán)繞,山嵐起伏,崇山峻嶺,谷幽林深,溪河廣布,常見潺潺流水的溪澗和山山油綠的竹林。多層疊加造就獨特的山地氣候,常年草蔥樹郁,四季鳥語花香。承蒙天地的恩寵與厚愛,翠藍的樹葉更加蒼勁挺拔,生機無限的千年古松與星羅棋布、盎然勃發(fā)的竹林交相輝映。異質性強、兼容多元、豐富多彩的峰巒有棱,蔓披綠紗,隨風飄舞,如幻如夢;水似有靈,婉轉縈回,清波碧浪,柔情依依。村莊錯落有致地點綴在翠綠之中,群山擁翠,浪影松濤,山美水美,更讓人目不暇接而流連忘返。

時值初春,陰晴雨霧,櫻花芳華,櫻枝動艷,藻灼輝芳,緗葉花蕾,紅花已發(fā)。漫山櫻花,絢如云霞,極盡熱烈,堯灣山景,四面麗景,美景驚艷,爭斗不休,紅白交映,懸于枝頭,微風搖曳,布滿浪漫,花瓣揚起,亭亭玉立,自在悠閑,不爭不搶,身姿綽約。一櫻凋零,鋪滿路徑,賞心悅目,宛如仙境。櫻花樹下,春光十里,遇此實境,一見傾心,念念難忘。

攜帶愜意的心情走在茶叢中,看正在積聚力量的茶芽與花海相得益彰,那陣陣春風拂過,飛花如雪,白櫻勝霜,粉櫻如霞,紛紛揚揚地落到身上。滿眼茶芽初綻放,開始動人,雖有寒凍,結局可愛,心馳神往,亦能感受到茶湯在口腔里舞動的美好青春,追溯著茶芽的行跡。

采茶人的到來,打破了山的寂寥。她行至山巔,山靈來迎,云山霧海,仙人之境。茶樹錯落散生于次生林中,采茶人要尋覓、挑選、采摘、投簍。林下茶芽正壯,茶人歡喜采摘。邊走邊采,竹簍漸沉,滿簍的綠意綻開了唇角的淺笑。

金鳳保存了很多老茶樹和茶文化,他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養(yǎng)生的良藥、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征,彰顯著人民享受自然的智慧與才能。金鳳作家山珍的《梅山茶韻》云:“正月采茶是新年,背起糞肥進茶園。雪花卷得北風起,吹落眼淚滴腮邊。二月采茶茶發(fā)芽,早進茶園摘細茶。只望今年茶價好,鹽不欠賬米不賒。在春風的引誘下,茶樹們將溫情嫩綠成一劍劍細芽,羞答答地躲在每一片老葉的腳邊,盡情吸吮著陽光和雨露。三月采茶是清明,摘罷茶來繡手巾。右邊繡起采茶女,左邊繡起作田人。陽光開始為茶樹補鈣,硬挺挺的茶芽在茶樹上靚麗著自己的青春和風采。妹妹在茶園里穿來穿去,閃電般的身子把過往的清風撞得踉踉蹌蹌,又將鳥雀的歌聲攪得七零八碎?!毙禄礁琛恫刹韪琛罚骸罢虏刹枋切履辏瑒兂霾璺N點茶園,點完茶畬十二畝,梳妝打扮去拜年,二月采茶茶發(fā)芽,織個背簍采春茶,左手織對陽雀叫,右手織雙蝶采花。三月采茶是清明,姐妹雙雙繡圍裙。兩邊繡起茶花朵,中間繡起采茶人。四月采茶正當最,又采茶來又插秧,采得茶來秧又老,插得田來茶又貴。五月采茶是端陽,茶蔸腳下惡蛇盤。紙剪大錢祭土地,吩咐惡蛇斟地方。六月采茶熱難當,楊梅樹下好乘涼,芭蕉葉子當蒲扇,口吃楊梅甜又酸?!?/p>

民國三十八年,劉助培之子道實出生在新化鎮(zhèn)西鄉(xiāng)的堯灣,即現(xiàn)在的金鳳鄉(xiāng)金鳳村堯灣公園,也是柳葉眉系列紅茶的茶園中心基地。那年湖南解放,父母又給他取名國仲,意思是國家重生,即有新中國的意思。那年,戴家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玉玲,后改為玉林。

劉家自劉國仲的祖父劉華球于清代咸豐八年就出生在堯灣。劉姓始祖源明公為堯帝第九子,經過歷史的洗禮,擴展到全國各地。劉華球的祖先一百三十祖吉蘊公隨父文斌公于宋神宗元豐八年由江西遷徙到新化坪底,稱為坪底劉氏。后來有一支遷徙到金鳳山,把自己的住地稱為堯灣,意思是堯九子劉氏子孫生活的一塊地方。發(fā)展到劉華球時,已經是坪底劉氏第三十代。

堯灣自劉華球記事起就是茶園,劉家茶園分為四片,大約六十余畝;周邊還有魏定元家有二十畝茶園。自從粵商在湘鄉(xiāng)、安化、新化傳授濕發(fā)酵紅茶即英式紅茶的制作方法,劉家就從事紅茶的制作。到光緒二十五年左右,漢口成為通商口岸,收購紅茶的商人就來到漢口。新化人用毛板船從水上運輸茶葉,在毛板船底層放木材和竹子,在最上層放茶葉。開始主要用蔑籮和布叉袋盛裝,遇到下雨和毛板船下灘破碎落水,茶葉就會打濕浸水。長期隨父親跟船去漢口的劉助培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他一直在想辦法,最后是就地取材,用農村殺豬后遺棄的豬尿泡為材料,去油、吹開、干燥等工序,等茶葉制好干燥后用土紙包裹起來,再套上吹開的豬尿泡,扎住豬尿泡的口子就不會淋濕和泡水了。就這一小小的防務措施在漢口的收茶界激起巨大波瀾,只要是華球公的紅茶,就會有固定的幾家商號搶著收購。金鳳當地的茶農也紛紛把自己的茶葉整理央求華球公運到漢口去出售。華球公用砸火機的方式標注木材以及各家的茶葉袋,方便出售和結算。

劉國仲五六歲的時候,已經非常勤快了,可以幫著爸爸媽媽做些家務。有年谷雨時節(jié),父母忙于上山采茶,劉國仲與同伴們玩耍,在山上采了一些蘑菇,帶回家清洗干凈就做成菜,等父母回來吃。父母非常高興,當看到端上來的是毒蘑菇,父親非常生氣,認真的教育他區(qū)分可食用蘑菇和毒蘑菇,并告訴他“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告訴他茶可以解百毒、可以救命,劉國仲聽得非常認真,開始對茶事極有興趣。

六歲,劉國仲讀私塾,先生叫劉神組,高度近視。最先教他們習蒙學《三字經》和《買賣交易》,半年后開筆,劉國仲寫了第一篇作文,只有三十二個字,其中就有“茶,采茶,采好茶。”先生讀了非常高興,特意批了紅圈,把他的作文給其父劉助培看,劉助培半開玩笑的說:“我還擔心他以后只能去殺豬做個屠戶,這樣對茶感興趣,以后可能是做茶的農民?!币荒臧胨桔雍?,劉國仲就進入洋學堂,讀完初中,進入生產隊。他父親去世,劉國仲還只有七十七斤半,挖土勞動手無縛雞之力,他會寫些材料,算數也快,生產隊就安排他記工分,采茶時節(jié)做茶。生產隊給劉國仲計一百個工,白天還可以繼續(xù)去學校讀書學習。劉國仲就繼續(xù)讀高中,與他玩得特別好的劉新邀是金鳳茶站站長劉化行的侄孫子,劉化行非常喜歡劉國仲的文化好,也喜歡他來家里玩。劉化行把收購來的金鳳茶分為三等,一等最高價,二等三等價格依次降低。劉國仲那年十七歲,常得到劉化行特許,允許他上樓參觀茶倉,他常與這位劉爺爺交流茶葉栽培、種植、采摘、制作的技術,劉化行見劉國仲好學,就把他收購茶葉的訣竅和茶葉等級劃分的標準告訴他,還讓他參與茶葉收購的實踐工作,并且邀請他幫忙精選茶葉。劉國仲他們堯灣生產隊的隊長見他與劉化行的關系很特別,邀請他到生產隊指導茶葉篩選,并在劉化行收購時賣個好價錢。

戴玉林的母親一年采三次茶做三次茶,清明一次,谷雨一次,谷雨后一次,年年如此。清明茶全部賣掉,收茶人不需泡湯必出高價;谷雨茶照賣,留一點點敬地王菩薩;她只喝谷雨后茶,而且只喝陳茶。這第三次的谷雨后茶茶形粗梗大葉,做出來的看相不好。這株茶清明時期采制為頭道茶,谷雨時期采制的為二道茶,谷雨后采制的為三道茶。金鳳農人有俗語云:一道苦,二道澀,三道四道實有味。谷雨后茶常放置在第三層的閣樓的糧倉里,保存兩年或者三年,喝前用溫水沖洗陳倉味,再焙至干。把有提梁的粗陶茶壺洗干凈,不留滑膩、茶渣,沖燙后投入焙好的茶葉,燒水的大鐵鍋常年不能沾油腥,水燒至二沸倒入陶壺。一壺可以管自家人兼過往路人一天的量,杯具就是一只大瓷碗,也叫大碗茶,夏天喝清涼甜潤解渴,冬天喝不冷不熱,體感自然,咕咚兩碗不脹肚,喝完暖暖生津,腋下清風。

劉國仲妻弟即戴玉林的親弟弟戴前寬曾是金鳳紅碎茶廠廠長,任期是1987—1989年。戴前寬對茶特別珍愛,制茶時節(jié),常通宵在加工廠,為了防偷盜,長居工廠,幾乎不歸家。在制茶技術上獨樹一幟,在他主導下生產的紅碎茶顆粒勻齊,色澤油量烏黑,滋濃味強,湯色紅艷,為高檔二號紅碎茶。湖南省內,現(xiàn)居長沙的很多老茶人猶記當時金鳳紅茶的優(yōu)良品質,做出口茶拼配時,金鳳紅茶是上等拼配料。這之前的金鳳紅碎茶廠廠長戴光榮,任期是1984—1986年,也是金鳳卓越的制茶人。改革開放以來,金鳳生產的茶葉由于品牌開發(fā)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沒有與時俱進。金鳳紅碎茶廠在20世紀90年代末破產,金鳳的茶葉產業(yè)陷入了低谷。

劉家和戴家在此后的每年,還在清明、谷雨時做茶,他們從采摘到制茶都是精益求精,做自己的手工茶。受條件限制,產量不多,一般為自飲和饋贈親朋好友的禮品,更多的是為每年來看望劉國仲和戴玉林老師的學生備禮,學生對他們做的茶情有獨鐘,有些同學不能親自去劉家,特別叮囑同學去劉家?guī)Р枞~。很多學生建言:這么好的茶,應該流傳更廣,讓更多有緣人來分享。劉國仲就順道而為,想自己的茶產量不多,沒有經營壓力,對自己的茶品質量有信心,嘗試著開展運營。想通過平時的交往結識有緣人幫襯其傳播、營銷。

2012年,從小善于品茶和制茶的劉國仲看到家鄉(xiāng)的茶葉產業(yè)落后于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決心急起直追,實現(xiàn)后發(fā)趕超。他發(fā)動親朋好友籌資近1000萬元,組建新化縣國仲茶業(yè)有限公司,在堯灣村海拔1000米的地段復墾和撂荒三十多年的茶園基地,完成水、電、路、辦公場所等基礎建設和茶園墾復,向百歲老人戴哲瓊老先生和茶葉專業(yè)戶李為善老人學習制茶方法和技巧,秉承他們獨特的制茶工藝,研制開發(fā)出“柳葉眉”高山野紅系列產品,完成了工商登記和產品“柳葉眉”商標注冊,并向湖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申請辦理生產許可證。想重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紅茶偉業(yè),振興新化鄉(xiāng)鎮(zhèn)茶企,帶動金鳳廣大農戶脫貧致富。

2014年,劉國仲把堯灣這片老茶園確定為新化縣國仲茶業(yè)有限公司的核心產地,定名為柳葉眉中心基地,另名為堯灣公園。主要生產柳葉眉系列紅茶。并兼顧采摘七星伴月山、筆架山、九龍山、鳳凰界、瓜祿山等地的撂荒茶。這些茶園的海拔均超過一千米,冰凍期超過一百天,茶樹病蟲害少,芽葉嫩厚。2014年三月,新化縣國仲茶業(yè)有限公司和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對口成立了柳葉眉高山野生態(tài)紅茶技術交流中心,為保障柳葉眉“原生態(tài)、最自然”的品質,制定了茶葉種植加工技術標準,適時監(jiān)測中心基地光溫水肥的變化,對茶園施行原始看護,科學檢測。實驗分析,柳葉眉紅茶茶多酚、氨基酸、黃酮類等內含物顯著高于市場紅茶類;農殘為零,達到歐盟衛(wèi)生標準。五月,新化縣國仲茶業(yè)有限公司獲得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批準全國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成立了金鳳鄉(xiāng)有機茶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金鳳鄉(xiāng)四十二個茶葉種植大戶為社員。

新化縣國仲茶業(yè)有限公司注重茶樹的種植和栽培,2014年對堯灣這片老茶園進行去雜木后臺刈處理,讓其煥發(fā)新的生命力。茶園四周全是山,常年云霧繚繞,山高林密中,茶葉加快了蒸騰,形成芳香油。光照射時間短,空氣濕度大,茶樹生長緩慢,茶葉長得葉肉厚實又很柔軟,增加果膠質的含量。高山爛石堆中的土壤土層深厚通氣性好,酸堿度適宜,樹林落葉為茶樹提供優(yōu)良天然肥料,增加茶葉的天然養(yǎng)分。茶園錯落在竹林之中、花樹之間、溪澗之傍,茶樹物競天擇,絕無人工呵護。竹影婆娑、櫻花爭相競放,山、水、茶、花、竹和人構成的一個完整的生命共同體。遇上晴天,站在茶園高處,聽山泉淙淙,觀云浪濤濤,聞茶香陣陣,看仙霧裊裊,在這鶯啼茶濤的翠綠環(huán)境中遠離喧囂,心情靜好,人生的美好莫過于此。

柳葉眉的制作工藝師傅為世代祖?zhèn)鳎瑥V初公第十七代,光華公第二十六代,劉國仲第三十二代。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下,堅持獨特技藝創(chuàng)新,秉承傳統(tǒng)又講究茶道自然。柳葉眉紅茶的鮮葉全部實行手工采摘,集中在每年四月一日至六月一日期間采制,不同海拔高度和樹篼生長分布嚴格分門別類。湖南《金鷹報》有公書的《慕上柳葉眉》云,老尖(劉國仲綽號)對采茶確是很講究,下雨天不采茶,多云間睛也不采茶,往往在清晨冒著露水時開始采摘,這時茶葉好象薇蕨開始抽發(fā)的嫩芽一樣柔嫩。在仙霧裊裊中,這樣的采茶很是詩意。我想,老尖一定是讀過陸羽先生的《茶經》,采茶方法就如“若薇蕨始抽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發(fā)于叢薄之上”的再現(xiàn)。由采茶師根據歷代貢茶的原型純手工采摘,挑揀出雜草和腐葉。采摘來的鮮葉要經過精挑細選之后才實施萎凋。秉承獨特的制茶工藝,制成工藝中分、篩、剔、火、曬等各道工序均不著地,不含沙土粉塵,緊、撩、焙、曬、裝等過程不添加任何物質,力求天人合一的純手工工藝,摒棄香精香料成分,確保其香天然、其味自然。一直到開杯品茗,均講究天然自然無污染。

柳葉眉的條索緊結勻稱,色澤烏黑潤澤,氣質高貴優(yōu)雅。還來不及開泡,隱隱的茶香如鄉(xiāng)野的春風撲面而來,挑逗著茶客的嗅覺,仿佛聞到了山野的氣息。小壺沖泡,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黃相間,能真正品嘗到活、甘、清、香,茶香中夾雜幽幽花香。茶底如蓮心,肥壯油潤。入口清雅,無苦無澀,爽滑潤喉,回味很是清新,我仿佛喝到了山泉的叮咚,野櫻的花香,蘭草的悠然。蓋碗沖泡,湯紅亮艷麗,滋味醇和,香氣清雅馥郁,鮮爽醇厚,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

柳葉眉旗下有金豪、金灣、金旗等紅茶系列。

金豪為柳葉眉的仙姿玉色,清明前采摘,選取一芽一葉,半機械化打造,貢茶工藝,條形緊秀,金色毛茸密布,茶香中夾雜幽幽花香,湯色明黃清澈,分杯時淡淡金暈繚繞,入口清雅,無苦無澀,爽滑潤喉,回味清新,茶底如蓮心,肥壯油潤,葉底舒展呈古銅色,芽尖俊秀靚麗,像與輕風嬉戲,當觸碰到她卻又悄然溜走,失落時又輕撫你肩,茶葉黃黑相間,條索緊致,白毫密被,茶香、果香伴著甜香,香濃宜人,茶湯瀅瀅泛光,入口甜潤絲滑,回味空靈,茶底修長如柳葉,猶如漫步春風沉醉的夜晚,對影成雙,甜雅花香,一切恰好。

金灣為柳葉眉的名嬡美姝,谷雨時采摘,選取持嫩性好的長梗,帶一芽三、四葉,半機械化打造,貢茶工藝,貌似彎月,湯色橙紅靚麗,恰似一灣粼粼金光,茶底紅潤豐碩,醇厚甘滑,回味延綿。

金旗為柳葉眉的俠士風流,谷雨前采摘,選取一芽二、三葉,條索粗壯,茶湯橙紅透徹,其香清清,其味百千。

金湖為柳葉眉的國色天香,清明后谷雨前采摘,選取一芽二、三葉,半機械化打造,貢茶工藝,烘焙獨特,有焦香氣息和家鄉(xiāng)情懷,其香氣如湖水般深幽沉厚而得名,茶湯橙黃透亮,焦香馥郁綿長,口感濃烈飽滿,回味悠揚,久泡味不絕,茶底頎長健美,好似獨坐湖邊,看一片樹葉飄零,泛起圈圈漣漪。

金源為柳葉眉的黑壯奔放,谷雨后采摘,選取一芽三、四葉,茶香優(yōu)雅芬芳,湯色橙紅明亮,入口甘甜爽滑,回味清涼,茶底肥厚壯實,恰如夏日午后泛舟,尋一隅蔭涼。

銀湖為柳葉眉的秋水伊人,谷雨時采摘,選取一芽二、三葉,經野生金銀花花蕾窨制而成。茶香攜著花香,清新淡雅,茶湯黃綠剔透,甘爽舒暢。

2014年11月17日至24日,中國中部(湖南)國際農博會在長沙紅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新化縣國仲茶業(yè)有限公司的“柳葉眉”紅茶摘得本屆農博會金獎產品的榮譽稱號。梅山四維居士《題國仲兄創(chuàng)制之茗茶——柳葉眉》有云:“出自天然遠俗塵,雪峰山脈扎云根。形涵瓊玉三分質,神蘊芝蘭一縷魂。素雅常招仙客賞,清純倍受士人尊。七杯飲罷風生腋,名韁利鎖安足論?!薄段鹘隆て穭傩指呱揭凹t》:“匯聚山川靈秀,凝成天地精華。雪峰云霧毓奇葩,陸羽聞之返駕。雀舌養(yǎng)顏稱最,金豪益壽尤佳。清風明月品新芽,隱隱風生腋下?!?/p>

2015年5月,新化縣國仲茶業(yè)有限公司成立“柳葉眉”獎學金。每年,劉國仲和戴玉林都要在金鳳鄉(xiāng)中心學校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子頒發(fā)“柳葉眉”獎學金和榮譽證書。

2017年5月,新化縣國仲茶業(yè)有限公司成為湖南省農業(yè)委員會“2017年湖南省農產品加工企業(yè)價值提升行動試點單位”。提出深耕細作茶主題,以柳葉眉中心基地為載體,融合地理和歷史人文,創(chuàng)新發(fā)展當地經濟,提高本土居民生活文化水平為己任,致力將堯灣基地打造成富有濃郁茶文化和金鳳特色旅游的堯灣公園。并追求“天地人心”為和諧,天即天然之成,自然之作,純天然有機自然之品;地即源自高山之巔的野生產地,絕無污染的純粹生境;人即秉承貢茶工藝,秉承好善為茶,獨創(chuàng)于一律之外的茶品之人;心即寧缺毋濫的苛嚴標準,精益求純的手造之美,用心做茶,慈心為茶。

柳葉眉從金鳳飛出去,來到北京、上海、南京、廣州、長沙等國內一線城市,廣受愛茶人的歡迎,并給遠在美國、德國的游子捎去家鄉(xiāng)的味道。

劉國仲開始培養(yǎng)第三代茶人,教育他們采茶、制茶,說制茶要從娃娃抓起。并在茶馬古道上的老茶亭處建了一棟住房,即現(xiàn)在居住地,成了劉國仲的藏茗閣。劉國仲還是喜歡守在他的堯灣老茶園,建一竹樓,泡一壺茶,看疊嶂層峰、看云開霧散。也許,他在守望一葉茶,也許,他在等待一個人。

【摘自2019年12月《吃茶去》雜志(總第72期);作者:巴陵(湖南長沙),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茶文化隨筆集《尋茶問道》《尋茶筆記》《黑茶軍團的崛起(湖南黑茶、廣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湖北洞茶、福建武夷山茶五卷)》《新化之茶》《婁底全茶書》《中國普洱茶品鑒報告》《中國紅茶品鑒報告》等】

普洱六山漫游記:當我走進風味的秘境!


云霓中的秘境倚邦

當我又一次在夜晚,獨自喝完一泡18年麻黑后,細膩的花香和充滿包裹感的茶湯把那些游走在六大茶山的時光再次鮮活無比地閃耀在眼前。當六大茶山已經成為傳奇,除了一次又一次地行走其間,再也找不出更好的辦法,去感受它們。

張信剛教授在《大中東行紀》反復強調一個觀點:地理決定歷史!

老曼峨古茶園的茶葉


換成普洱茶,我想這句可以再稍微擴展一點:地理決定風味,風味成就歷史!尤其在你反復走進那些山頭,才會理解“一山一味”的力量會有多頑強。

 

當我再一次走進風味的秘境,六大茶山又會給我怎樣的回饋?

因為文章太長,又不想分開發(fā),心想:好的風景和風味都需要“沉浸”。為了便于大家閱讀,做了一個小小的目錄導航,一次看不完,那就慢慢看。



普洱的如夢之夢:易武


去易武的路,實在算不上近。從版納出發(fā),途經中科院西雙版納植物園,曼妙的熱帶雨林匍匐在路兩側。一口氣直開,也至少需要兩個半小時。就是這樣一條路,每次出發(fā)前,心里都還夾雜著小鹿亂撞的興奮和忐忑。 
中國貢茶第一鎮(zhèn):易武一路奔波終抵達
就好像明確知道每次去易武,自己會進入一場清醒無比的夢。易武,是普洱茶的如夢之夢。

易武之行,從老街開始!

每次的易武之行,都是從老街開始。老街街頭,是一個廣場,停滿鎮(zhèn)上百姓抑或前來易武尋茶的小轎車。廣場左側,拾階而上,有一間并不宏偉的易武茶文化博物館,易武茶無比躁動的歷史都藏在里面。據易武文化站站長楊建平老師介紹,博物館里有200多件珍貴文物。車里宣慰司管轄六大茶山時期記載易武茶葉生產經營的石刻執(zhí)照,完整詳盡地訴說著易武茶的過去。
易武老街車順號舊址
易武茶文化博物館館藏石碑
面對一件件鎖住易武茶風味傳奇的文物,我們不禁遐思:早已被歷史證明過無數次的易武茶,而今還在么?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你奔在七村八寨的路上,會有越來越清晰而肯定的答案:易武茶,還在易武!

去易武的路上,遇到馬幫

永遠逛不膩的七村八寨

七村八寨的概念,已經深入鐘愛易武茶的茶人心中,村稍大一點,寨則稍小。從鎮(zhèn)上出發(fā),最經典的七村八寨之旅,一般都是從曼秀進,高山村出。一個小環(huán)線,蘊含大風景,幾個代表性的村寨都在環(huán)線內:曼秀、落水洞、麻黑、丁家寨(漢)、丁家寨(瑤)、張家灣、高山村。

易武七村八寨分布圖

路過曼秀村極其氣派的牌樓,不多時就到了落水洞村。云南有許多地方都叫落水洞,大概因為村子地勢較低,有一個類似于小型水簾洞的地方,常年落水而得名。落水洞的古茶園就在路邊,村子四圍都是被人精心編好號的古茶樹。沿著古茶園修好的石階走下去,落水洞村安靜地落在山坳里。

編號為021的落水洞古茶樹

對于茶區(qū)而言,茶樹包圍村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落水洞的古茶樹,都不大,根部直徑有個八公分左右,就算蠻氣派。整體上,易武的茶樹,都不算粗大。也許是因為易武茶大部分是中葉,其“香揚水柔”的風格非常受人喜愛。

落水洞古茶樹,木架方便采摘

麻黑的新老茶王樹

落水洞逛完,都不用挪車,就可以走到麻黑。麻黑和落水洞,僅一山之隔,茶的風味也比較接近。麻黑的古茶園,古茶樹較為密集,樹齡都在百年以上。沿著半坡的小徑,走進古茶園,約莫半百米左右,一個鋼架結構建筑出現(xiàn)在眼前:這是為死去的麻黑茶王樹而建的。如同豐碑式的人物需要豐碑式的紀念,死去的茶王樹,終于佇立成供人憑吊的宮殿。

麻黑死去的茶王樹

幾乎每個山頭都有茶王樹,好像不立一個“王”或“后”出來,總不夠神氣?!巴跷弧痹u選的標準,一般來講是樹齡最老抑或樹形最為魁偉。稱王稱后之后,這些茶王樹的身價自此一飛沖天,直上云霄。然而,中國有句古話,昭示著亙古不變的規(guī)律“樹大招風”。許多山頭的茶王樹,在當上“王位”后的不多時,就被不遠千里前來朝拜的熙熙攘攘的茶客給“看死了”。

在麻黑古茶園,眺望易武群山

麻黑的這一棵,因為靠近路邊,死后還要被人圍而觀之,實在有些“鞠躬盡瘁”的意思。站在麻黑茶王樹前的平臺上,遠眺易武的遠山,只見一片莽莽的翠綠接著另一片翠綠,延綿起伏。民謠歌手小河,有一首樸實無華的歌《森林里的一棵樹》,里面有一句這么唱到“森林里的一棵樹,不知道自己是一棵樹”??v然如此,總不免還是有些傷感:易武這么多樹,為什么偏偏你被選中了?

麻黑古茶園的茶花

沿著茶王樹旁的小徑,往里走去。半坡上的麻黑古茶園里,茶樹長勢頗好,繁茂的枝葉把本就不寬的小路幾乎要遮蓋起來。麻黑的古茶樹,整體上比落水洞要稍粗一點,許多茶樹的根部樹干上包裹著青苔,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好。

去看麻黑新茶王的路

古茶園看完,原路返回,在路的右側有一條岔開的土路,是前往新的“麻黑”茶王樹的路。約莫走個二十來分鐘,爬一小段山,就能一睹它的風姿:半坡上,一棵根部直徑有15公分朝上,樹高五六米的高桿古茶樹,被木頭搭成的采茶架圍了起來。木架正面,掛了一個木牌,寫著麻黑茶王樹和它主人的信息。

麻黑新茶王樹,胡家的

新老麻黑茶王樹,是來易武必須要觀摩的。一來是因為交通便利容易抵達,二來是因為麻黑是易武非常重要的一個小產區(qū),產量位居七村八寨首位。麻黑茶整體比較協(xié)調,細膩的花香下又有醇和的湯感,奠定了易武茶的風味底色。

麻黑村,也是易武尋茶重要的一個分界點!到達麻黑村界碑后,分叉路口往右拐,去往大名鼎鼎的刮風寨。往左呢,則是去往大漆樹、丁家寨的方向。

漢文、傣文、拼音并用的大漆樹路牌

彎弓人家的午餐

不多時,抵達丁家寨。丁家寨分為漢族和瑤族兩個寨子,漢族的古茶樹要更多一些。丁家寨的大部分村民,是從彎弓大寨搬出來的。而彎弓的名字,熟悉易武茶的茶友聽到一定都會眼睛泛光。

每次來丁家寨,都是中午時分,吃飯是頭等大事。自從去年來易武,闖進李大哥吃了頓印象深刻的午餐后,午餐的事,自此有了著落。提前和李大哥打好招呼,一桌堪稱豐盛的茶山午餐早就準備好了。吃完午餐,正事是喝茶,在丁家寨隨處一個茶農家能喝到什么好茶呢?

丁家寨李大哥家的午餐

首先丁家寨是肯定可以喝到的,因為李大哥的房子建在被茶樹包裹著的半山坡上,屋前屋后都是茶樹。喝完丁家寨后,如果覺得還不過癮,不妨大聲問李哥一聲:“李哥,有彎弓么?”聽完,憨厚的李哥,就會走進茶室旁邊的小房間里,找出一個塑料袋,里面裝著所剩無幾的彎弓。李哥說,彎弓就只有這么多了,自己留著喝的。

在易武,端起的每一杯茶都有驚喜

和麻黑相比,彎弓花香更加細膩,湯感清甜可人,頗受茶客喜愛。彎弓喝完,如果還不過癮,不妨再問李哥一句:“李哥,還有啥好茶?薄荷塘有么?”

一茶難求的薄荷塘

這個可把李哥問倒了,老實的李哥停頓幾秒后,說“薄荷塘是沒有噶,白茶園有!“

最近幾年薄荷塘火熱起來后,一茶難求。高桿動不動幾萬塊一公斤的價格,讓薄荷塘封神。封神后的怪現(xiàn)象是,街上哪里都有薄荷塘賣,都有薄荷塘喝。明白人都知道,哪有那么多薄荷塘呢?而李哥呢,沒有就是沒有,也絕不拿別的茶來冒充薄荷塘。在薄荷塘還沒有像今天這般炙手可熱的時候,彎弓的名氣更大。許多薄荷塘,被用來當彎弓賣。不過幾年光景,薄荷塘火了,不少彎弓又紛紛當作薄荷塘賣!

薄荷塘一類樹第19號

話說回來,能用彎弓當薄荷塘賣的,都算有良心的。市場上那么多薄荷塘,是哪里的薄荷?又是哪里的塘呢?

易武最好的味道,是森林

薄荷塘沒喝到,白茶園也是極好的。相比彎弓,白茶園就要更醇厚一些,不變的是共同的山野氣息。為什么彎弓、白茶園、薄荷塘,這么令人著迷呢?凡是來過易武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慨,生態(tài)環(huán)境太好了。相較于大規(guī)模的茶園,易武的茶樹都是散狀分布在森林里。而薄荷塘這些頂級小產區(qū),則更是潛藏著人跡罕至的國有林里面。


薄荷塘春茶鮮葉,香啊~

如同武夷巖茶正巖產區(qū)一樣,最好的口感來源于最極致的生長環(huán)境,而這種環(huán)境是無法復刻的。易武茶的好,是易武茂密原始的森林植被賦予的!來自山野秘境的茶香,每一口都是自然的氣息。

航拍的易武群山
茶樹都隱匿在里面

白茶園喝完,終于和李大哥作別。盤山公路下山,抵達前往江城方向的省道時,右拐直奔張家灣。

恍若隔世的張家灣

張家灣位于中老邊境上,算是易武相對較遠的村寨。從寨子里出發(fā),還要開十幾公里土路,才能抵達張家灣在邊境線上的茶園。盤山公路兩旁,不時有幾戶木頭搭建的房子,里面居然還有人住。和村里一棟棟的現(xiàn)代二層小樓相比,這里恍若是另一個世界。外面的文明,似乎和這里毫無關系。

中老邊境的張家灣
恍若隔世留守住戶

給我們帶路的另一個李哥說,很早以前不少張家灣的村民都是住在上面的,后面陸續(xù)搬了下去,繼續(xù)留在山上的不多。約莫半個來小時,終于抵達了李哥家在張家灣的茶園。從路邊的山坡往下走,穿過半個山谷的茶園,來到一片空地上。李大哥在荒草里,指著一塊翻出的青石板,告訴我們這里清末是一個當地有名茶號的舊宅。順著李哥手指的方向,我們大概用視線丈量了一下老宅的大小,面積總在300平米以上。

張家灣古茶園,夕照下的茶香

很難想象,今天如此難以抵達的邊境線上,曾經還有這樣的榮光。而所有的榮光,都是易武茶給予的!

易武的云海,好想在上面睡個覺
去往張家灣的路

易武之行,是無法結束的

從張家灣返回易武鎮(zhèn)時,已經是傍晚了。迷人的晚霞把易武的遠山整個罩住。從任何一個方向,向遠處眺望,我們都無比確定延綿起伏的群山密林里面,藏著普洱茶的如夢之夢!

易武騎摩托車才能到的茶園

易武,是一個每一次喝到都會興奮的產區(qū),更是每次抵達都會有新收獲的地方。易武茶的價值,早已經被歷史證明!我們唯一所需要做的,唯有靜靜感受它,然后傳誦它!

每次離開易武,都覺得沒有逛夠。易武之行,是永遠沒有辦法結束的!怎么辦呢?只好經常來咯!

圖片

云霓中的百年茶香:倚邦

倚邦曾是古六山的中心

要想去倚邦,先要到象明。從易武鎮(zhèn)出發(fā),前往象明鄉(xiāng),無論車技多好,蜿蜒的山路怎么都要開一個小時!我們常說的古六大茶山,也稱之為江內六山,分別為攸樂、革登、蠻磚、莽枝、倚邦和易武(古漫撒茶山),其中有四個在象明鄉(xiāng)。清朝末年,易武茶興盛起來前,六大茶山最熱鬧的當屬倚邦。

古六大茶山分布圖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擢升鄂爾泰為廣西巡撫,赴任途中,又改任為云南巡撫。鄂爾泰到了云南后的首件大事,就是“改土歸流”,即逐步取消土司世襲的制度,改用朝廷選用的流官,負責屬地的管理,加強中央對西南的控制。古六山地界改土歸流后,為了方便普洱茶的產制運銷,把倚邦作為古六大茶山的管理中心。從雍正年間開始,倚邦開始了100多年的繁榮時光,直到清末攸樂人攻打倚邦,一把戰(zhàn)火燒掉百年繁華。

倚邦老街的石板路

以上這些,都是古六山的陳年往事,現(xiàn)在的許多人已經沒有那么關心了。但是歷史就是歷史,永遠無法磨滅,更不應該被忘記,因為其中隱著一根完整的脈絡:云南普洱茶在清朝的繁榮,和政府的直接管理有關,倚邦是第一個中心,清末轉到易武,民國時至勐海。

永遠無法忘卻的云海

穿出濃厚的普洱茶史,今天吸引我們來到倚邦的,或許僅僅因為“貓耳朵”就夠了。而從象明鄉(xiāng)出發(fā),一早前往倚邦尋找“貓耳朵”的途中,遇見了最為夢幻的茶山云海!

這是什么?這是倚邦的云海!

前往倚邦的路,并不好走。依著山勢修的水泥路,像是一條長龍。我們尋著長龍的身骨,穿梭在倚邦的群山之間。不多時,一個急轉彎后,視線豁然開朗,眼前出現(xiàn)一片云海。云南拂曉的陽光,透過云縫瀑布一般地灑下來,正好落在云海上。不多時,太陽高升,云海溫柔翻滾起來,把群山整個裹住。朝任何一個方向看過去,總會好奇云海下藏著什么:是又一個好看的寨子?還是又一片充滿茶香的茶園?

請允許我重復一遍:倚邦的云海!

就在這樣的云海中,穿梭了將近一個小時:倚邦到了!

貯藏進歷史的倚邦

現(xiàn)在的倚邦并不大,曾經繁榮的老街也稍感蕭條。倚邦老街大概只剩下幾百米的長度,幾分鐘就可以走完。而只要稍稍了解一點倚邦的過去,就會立刻明白,這幾分鐘走完的是倚邦將近300年的芳華。

倚邦去往思茅的茶馬古道

整個老街仍然是青石板鋪地,臺階處還留有當年的車輪痕跡。老街兩旁不少房子的屋腳,刻有麒麟瑞獸圖案的石雕,以及規(guī)格甚高的石柱,都昭示著房子主人曾經的顯赫身世。老街中段還保留著,曾經茶號馬幫出發(fā)前往思茅的茶馬古道,幾乎也全是石板鋪就,厚重的歷史呼之欲出。

倚邦老街的精美石雕

倚邦從雍正年間就開始管理六大茶山,繁盛一時,而今在翻騰的云海中守望歷史。近年,倚邦憑借好喝的萌物“貓耳朵”再次出圈,被許多茶友捧為心頭好。那么,貓耳朵在哪里呢?

一只貓有兩只耳朵,喝掉它們

上曼拱,擼貓兒去

離倚邦老街不遠的曼拱村,是最佳的尋覓處。進入曼拱村后,當地茶農帶我們去看了貓耳朵茶王樹。這棵茶樹,在云南眾多山頭的茶王里,算是個頭小的,就生長在村里的小路邊。其實“貓耳朵”的叫法,也是近十年才有。倚邦茶大多樹形不高,葉子較小,也被稱作“倚邦細葉茶”。而倚邦細葉茶中,有不少變異。有些的葉片呈細長型,形似雞嘴,便取名“雞嘴殼”;而那些呈橢圓型,不到拇指指甲那么大的,因為形似貓耳,就被叫作“貓耳朵”。

貓耳朵茶樹開花了

可能由于貓比雞更受寵,漸漸貓耳朵這個名字就叫開了,越叫越響!貓耳朵的名氣喊出去了后,茶價陡然上升。而真正的貓耳朵產量又極其有限,一“貓”難求。一棵茶樹上,即使是茶王樹那棵,大部分葉子并不是圓形的。倚邦人慣常說的“純純的貓耳朵”,產量不過幾十斤,可謂是普洱茶界的“小熊貓”。

貓奴和貓耳朵茶王

如果拿普洱茶國標“大葉種”的硬指標來說,倚邦的茶樹鮮葉甚至都不具備成為制成普洱茶的資格。那么,為什么在倚邦會出現(xiàn)比江南茶區(qū)中小葉種還要小的茶樹呢?

貓耳朵和大葉種對比

對于這個問題,有兩個推測的答案。其一,明清時期,云南茶馬貿易的興盛,吸引力部分江西、四川等外人的遷入,也許他們帶來了小葉種的茶樹種子。其二,云南茶界的老專家張芳賜教授認為,小葉種其實是云南大葉種群落中的成員,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土壤讓它發(fā)生了變異。據曼拱村人講,他們曾經把革登、蠻磚茶山的標準喬木型大葉種茶樹茶籽引種到倚邦,發(fā)現(xiàn)長大后也會遠不及它們在革登高大,葉子也變小了。

倚邦古茶樹的寄生植物

倚邦,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回到開始的那句“地理決定風味,風味成就歷史!“,倚邦就是很好的例證!

貓耳朵喝完,倚邦的云海終于散去了,遠山和遠山都疏朗開來,倚邦的過去和今天,也在腦中清晰起來。

倚邦,這份云霓中的百年茶香,我穿云霓而過!

圖片

貢茶的應許之地:曼松

到了倚邦,曼松是不得不去的!

曼松作為貢茶的歷史,在《普洱府志》里有清晰的記載:“清雍正十三年,普洱茶由倚邦土千總負責采辦,定倚邦山曼松所產之茶為貢茶,年解貢茶百擔”。鄂爾泰雍正三年開始改土歸流,僅僅十年后,曼松就被采辦為貢茶,其中的殊榮不言自明。

貢茶之源:曼松

時至今日,一泡曼松古樹,仍然隨時穩(wěn)坐普洱茶第一梯隊,茶價相比冰島老寨也是不分伯仲。曼松,何以成為貢茶的應許之地?

不進曼松,是讀不懂那些傳說的

從象明鄉(xiāng)出發(fā),前往曼松,約莫半小時就到了。車子穿過寫著“貢茶之源”的氣派牌樓,進入曼松的小路,一時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走進了怎樣的一個世界。

曼松村,裸露的部分都是紅色

抵達曼松后,總感覺眼前明晃晃的,像是大地在閃爍一般。定睛環(huán)顧四周,慢慢確定一件事實:周圍的山石和腳下的泥土,都是紫紅色的。前往曼松王子山的路,尚未鋪水泥,像是一條紅色的長龍搖曳著龍尾。難道,曼松被選定為貢茶,是因為這漫天的紫紅,充滿皇家貴氣?

曼松獨特的紫紅色土質

曼松古樹,真小真貴真好喝

在喝完一杯曼松小樹后,我跟隨曼松村小羅來到他的茶園。小羅說:這里的土都是紅色的,種什么莊稼都長的慢,茶樹更是如此。同樣的茶樹,種在曼松后,十多年也沒太大變化。即便是曼松王子山的古茶樹,也并沒有特別粗大。頭春的曼松古樹,據說每年只有40來公斤,自是一泡難求。

王子山曼松古樹

茶園看完,回到小羅家,他終于拿出了一泡今年春茶古樹。之前在喝小樹的時候,已經明顯感覺出曼松的細膩的花香,加之甜潤的口感。曼松的小樹價格,比一般山頭的古樹還要高不少,古樹更是動輒五六萬一公斤。

曼松小樹鮮葉

我們十多個人,圍坐在小羅家的茶室里,每個人都捧著自己的品茗杯,靜靜看著小羅,像是等候皇帝“恩賞”一般:古樹終于開泡了。頭兩泡下去,只感覺柔滑、淡雅、清甜。越喝到后面,湯感越來越醇和,卻又總有著“春風化雨”般的溫柔。一泡古樹喝了半個來小時,到后面竟然感覺茶室慢慢消失了,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曼松古樹茶湯,哇~

恍兮惚兮,今夕何夕?

紅土地的皇家味道

喝完曼松古樹后,我們立刻明白,曼松能被選為貢茶的原因,只能是一個:好喝!這種細膩柔滑又馥郁清甜的茶,誰能不愛呢?如果拿濃烈霸氣的老班章,許多皇宮貴族第一口未必喝得習慣。曼松茶外形上也舒直挺拔,神氣十足!

曼松紫紅色土壤和茶樹

曼松紫紅色的沙礫土壤,含鋅量比較豐富,遇水成泥,干后成石,成就了曼松茶獨特的氣韻。即使春尾的原料,隨意制成白茶,也比其他山頭的原料更加甜潤。鐘愛普洱茶的茶友,都熟悉一句話“一山一味,百山百味”,所有的味道,最終都是山頭自然的味道,而自然是無可替代和復制的!

曼松靜候綻放的花骨朵

喝完曼松古樹,還沉浸在它的美好中不能自拔的我們,趁著夜色到來前,離開了曼松。剛剛駛離村子,紫紅色的世界不見了,重又復歸土黃。

紫氣東來,紅瑞祥和,貢前御品,唯有曼松!

陽光普照:布朗山

離開被厚重歷史和原生雨林裹住的古六山,來到勐海這個如今的中國普洱第一縣,布朗山是不得不去的。

老曼峨一棵碩大的古樹,挺拔精神

布朗,是一座山脈的名字,也是一個民族的名字,還是一款茶的名字。布朗族,歷史記載是云南最早種茶的民族之一,古稱“濮”人。整個布朗族,信奉茶為信仰。而布朗山,也是全國唯一的布朗族鄉(xiāng),位于中緬邊境上。制霸普洱茶圈的老班章,就在布朗山上。

時代在布朗山種茶的布朗族

苦盡甘來的老曼峨

出發(fā)去布朗山尋茶,有兩條路,一條從賀開上,一條從賀開下,形成一個環(huán)線。從勐??h城出發(fā),穿過大益基地,和勐混鎮(zhèn)壩卡囡、壩卡龍兩個寨子,一路山路盤桓中抵達布朗山名寨老曼峨。下車的那一刻,明晃晃的烈日下甚至有些睜不開眼?;叵肫鹪谝孜涓呱酱?,陽光穿過茂密的森林,斑駁的蔭翳下散狀分布的茶樹,眼前的布朗山真是陽光普照,只能張目對日!

老曼峨牌樓

老曼峨是布朗山脈歷史最早的寨子,有1400多年歷史,是一個典型的布朗族寨子。老曼峨有苦茶和甜茶兩種,而老曼峨以“苦”聞名?;旧?,普洱茶里苦味的極限,以老曼峨為標桿。純料的老曼峨古樹,一口下去,苦若黃連,不少人喝得齜牙咧嘴。但是幾秒后,這種極限的苦,就轉為甘甜,從喉嚨底部涌上來。這種品飲體驗,被許多人用來比喻人生“苦盡甘來”!

老曼峨古樹葉片

有標桿的口感,就會被人銘記,老曼峨就是如此。作為世界上最早種茶的民族,布朗族人會把茶樹種在寨子周圍,世代以茶為生,被茶哺育滋養(yǎng)。正因為此,抵達老曼峨后,去往茶王樹的路,一點也不遠。從老曼峨大佛寺的側后方往上走,幾分鐘就能找到茶王樹。

老曼峨佛寺

在朝見茶王樹的路上,會穿過老曼峨古茶園。這個標準的喬木型大葉種古茶園里,每一棵古茶樹每一個葉片都有手掌大小,葉片肥厚黑亮,葉脈隆起,鋸齒清晰,一派氣宇軒昂舍我其誰的氣勢。置身在老曼峨古茶園,感覺每一棵古茶樹都在向我發(fā)出挑戰(zhàn):有本事,過來??!

老曼峨古茶園
古茶樹上的寄生植物

老曼峨的茶王樹和茶后樹,是連在一起的,眷侶一般。而茶王樹四周都搭著方便采摘的木架,將茶樹緊緊圍住,又有一種被人“脅迫”的既視感。稱王稱后之后,永遠都是孤獨的,所有山頭都不例外。離開老曼峨茶王樹的時候,有人發(fā)現(xiàn)一條蛇剛剛爬上茶王樹,難道是神龍護體?

老曼峨茶王
被搭起木架保護和方便采摘

當“苦”成為風味標的后,老曼峨成為布朗山口感厚重的烙印。純正的老曼峨,縱然是資深普洱茶愛好者,也未必能完全接受。而老曼峨卻深受普洱大廠喜愛,作為拼配的重要利器,與其他山頭的原料融合,成就濃厚豐富的層次和底味。 老曼峨,是布朗山山脊的味道!

老曼峨看完,上老班章

那布朗山山頂的味道在哪里呢?
毋庸置疑,答案是老班章! 從老曼峨去往老班章,大概半個小時左右車程。而這半個小時,卻過得飛快。因為老班章太有名了,心里對老班章的神往,讓這段半個小時的山路,輕快不少。俗話說身雖未至,心向往著;而身在途中呢,則心早已至。

老班章古茶園

但凡對普洱茶有些了解的茶友,都聽過老班章。稍微進階一點后,大抵都喝過若干;資深茶客呢,或多或少都藏有一些老班章。頂級發(fā)燒友對于老班章,則是如數家珍,每年不惜重金買老班章的頭春古樹已經是例行公事一般。對于老班章的熟悉,可以精確到幾號人家,哪片茶地,甚至哪幾棵古茶樹。對于茶葉經營者,尤其以普洱鎮(zhèn)店的,沒有老班章,生意怎么開得下去?

老班章,作為真正的茶王,已經高度符號化了,變得異常抽象。許多人都在談論一件事情的時候,這件事情的本真面貌,反而不容易看得清,即便你到了老班章村也一樣。

豪氣十足的老班章

抵達老班章村,氣派高大的大門,像是在迎接所有遠道而來的茶客,又像是在宣示著什么。畢竟這是老班章的大門,還是新近又翻修過的。

中國普洱茶第一村:老班章

進入老班章村,村口有一個銀行,銀行旁邊是陳升號的初制所。許多人介紹老班章時,一定都要提到這個銀行。大致的說辭是:老班章山頭熱門后,現(xiàn)金交易巨大,為了保障資金安全便捷,專門建了個銀行,儼然一座現(xiàn)代的財神廟。接著往老班章村的中心走去,更是感受到這里“都是錢的味道”:一棟比一棟大的豪宅,從村里的各個角度拔地而起。許多房子一層的建筑面積就有好幾百平米,然后好幾層疊上去,城堡一般。而這樣的房子,只是老班章村一百多戶人家中的一戶而已。

村口有財神坐鎮(zhèn)
老班章舊貌換新顏

穿梭在這些豪宅之間,你需要不時仰起脖子,來“欣賞”每一棟豪宅的風采。有的大理石鋪滿所有墻面,有的弄些羅馬式的柱子立于門前,有的則在三樓四樓修起碩大的陽臺…據說有建筑工程隊專門駐扎在老班章村,幫村民蓋房子,一直生意興隆。

老班章拔地而起的豪宅
都是老班章的茶葉帶來的

老曼峨布朗族的恩典

成就這一切的,當然還是因為老班章出名了。而這里的老班章古茶樹,最早屬于布朗族的老曼峨所有。老班章是一個哈尼族的寨子,大概500多年前從靠近南糯山的地方搬過來。300多年前,應哈尼族人的請求,老曼峨布朗族先民把老班章村周圍的山地、林木、田壩以及已有數百年樹齡的大茶樹一并出讓給了哈尼族人。為此,老班章哈尼人自建寨先民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歲歲年年向老曼峨寨奉獻谷種及牲畜,以示世代不忘布朗族的恩典。

布朗山,一直是布朗族的布朗山。現(xiàn)在,又不完全是了!

老班章是布朗山的哈尼族村寨

老班章村的哈尼族人,后來又在老曼峨留下的茶地基礎上,種下了更多的茶樹。終于,口感霸氣回甘迅猛花香馥郁的老班章茶,逐漸征服了越來越多的普洱茶愛好者。嶄新的故事開始了,老班章村舊貌換新顏,一騎絕塵。

身價幾乎都是茶王的老班章

老班章的古茶園面積大概4000多畝,產量幾十噸。在頂級的普洱山頭里面,老班章的茶園面積和產量都是不低的。而其越來越高的身價,讓老班章的產量還在以“各種方式”增長。其中的紛繁復雜,折射出普洱茶近20年的巨大變化。

老班章古樹春茶迎著光生長

老班章的每一棵古茶樹,都價值不菲,身價幾乎都是茶王。那老班章的茶王樹呢,更是茶王樹中的茶王樹。老班章茶王樹離村子不遠,走個十多分鐘就可以到。到了老班章村,除了品一杯老班章,打卡茶王樹也是所有茶客必備項目之一。于是,茶王樹成了熱門景點,游人絡繹不絕,拍照留念有時都需要排隊。

最近幾年,老班章的茶王樹長勢不怎么好,也許跟每年高價承包它的人過度開采有關系,也許是訪客太多,接待太過疲憊??傊?,王侯將相,都沒那么好當的!

老班章茶王樹和茶后樹

看完茶王樹,沿著兩旁都是古茶樹的水泥路往村中走,不禁想起幾百年前最早在這里種下茶樹的布朗族人,和后面遷徙到這里定居的哈尼族人,他們對這些茶樹,有著怎樣的期待?在種茶賣茶滿足生計之余,是否能想到若干年后這些茶樹,可以攪動整個普洱茶市場的風云!

回到開始的那句話:“地理決定風味,風味成就歷史”。布朗山山脈,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日照充足的古茶樹所制成的普洱茶,風味濃烈厚重,回味持久。喝過,就會難忘!

老班章古樹,每一棵都是茶王的身價

離開老班章,經過班盆、賀開,就回到了勐海縣城。班盆的古樹茶也非常好喝,花香細膩,湯感又不失厚重。賀開呢,則有萬畝古茶園,著名的西保4號就在賀開!

陽光普照下,整個布朗山脈,都無比璀璨!

茶王朝見錄:南糯山

如同一般游客到了西雙版納,必須要去告莊夜市和野象谷游覽一翻,幾乎所有的茶友到了勐海后,一定要上一趟南糯山,看一看茶王樹。

晨起,南糯山

茶王的概念,從南糯山開始

茶王樹的概念,應該最早發(fā)源于南糯山。1951年,南糯山發(fā)現(xiàn)了樹齡達到800年以上的古茶樹,樹形魁梧高大(1961年調查時,樹高5.48m,樹幅10.9mX9.8m,主干徑139.4cm,屬于普洱茶種(C.sinensis var. asssamica)——虞富蓮《中國古茶樹》),蔚為壯觀。這棵茶王樹的發(fā)現(xiàn),為證明云南是世界茶樹發(fā)源地提供了有利支撐。后來還是因為年代久遠,樹干中部枯朽,這棵茶王樹在各種保護措施中還是于1994年“仙逝”了,只留下粗大的樹根供人瞻仰。

《中國古茶樹》里老南糯山大茶樹記載

1990年12月,時年83歲的趙樸初老先生,赴勐海時,還專程到南糯山考察,看完茶王樹后,欣然寫下“南行萬里拜茶王”的名詩:“問年已達兩千歲,黛色參天百丈強;坐看子孫滿天下,南行萬里拜茶王!”

趙樸初的題字

朝代更迭的戲碼,中國人幾千年來司空見慣。老茶王“駕崩”后,新茶王“登基”,南糯山仍有茶王樹。于是,大家還是每到勐海,必來打卡,美其名曰“茶王朝見”??吹娜嗽絹碓蕉嗪螅安柰酢钡母拍钣l(fā)深入人心。繼而云南各地,乃至其他茶區(qū),一眾“茶王”紛紛被“冊立”。如果把全國的茶王樹,召集在一起開會,估計也是浩大的一個陣勢。很好奇茶王們聚在一起,會聊些啥呢?

冰島茶王樹

其實各地“茶王”熱所反應出的,是我們對于古茶樹和大茶樹的迷戀。帶著這種迷戀,到了勐海后,直奔南糯山。

南糯山除了那棵茶王樹,關于茶的看點還是頗多。南糯山,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孔明山。據說當年諸葛亮南征,路過南糯山,士兵水土不服,生了眼疾。諸葛亮用手杖插入土種,化為茶樹,摘下葉子煮水給士兵服用后就好了。其實當年諸葛亮南征,是沒有到達滇南的。諸葛亮教大家種茶的傳說,卻在云南許多地方都有,可見云南人對于諸葛亮的熱愛。

南糯山,也稱孔明山

南糯山,以哈尼族為主,哈尼族在云南的種茶歷史也十分悠久。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南糯山也不是一天種成的。幾百年來,南糯山的哈尼族人種下了大量的茶樹,據統(tǒng)計有1.2萬畝之多,就這樣為南糯山贏得了另外一個被外人津津樂道的頭銜——“全球古茶第一村”。

全球古茶第一村

茶王朝見,經典半日游

從半坡老寨往上再走一點,就到了朝見南糯山茶王樹的入口。從村旁邊一條不時看到幾顆樹番茄的窄窄的小路,穿進去,就會看到一個中英文表示小木牌,上面寫著“距茶王樹2000多步”。一路往里走,又一個小牌子出現(xiàn),赫然寫著“距茶王樹1500步”。從這個無比精確的“步行導航”,也可以看出,每年來看南糯山茶王樹的人,必然不在少數。

半坡寨,是朝見茶王的入口
步行導航,精準到步數

沿著導航,順著山腰下面鋪著石磚的小路,徑直往里面走。山坡上下,全是大小不一的古茶樹,隨眼可見,戳手可得。南糯山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許多茶樹都生長在高大的雨林喬木下。從上方照射下來的漫射光,是最適合茶樹生長的。較之于布朗山太陽直射下的老曼峨,南糯山的茶風格上要柔不少。
南糯山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良好
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就能走到半坡新寨的新茶王樹跟前?,F(xiàn)在的茶王樹,早已經被欄桿圍起來,不讓人上前踩踏和攀爬。虞富蓮《中國古茶樹》(P227)對于這棵樹的記載,是這樣的:“海拔1558m,2002年被定名為“南糯山大茶樹”,栽培型。樣株小喬木型,樹姿半開張,樹高5.3m,樹幅9.4mX7.5m,基部干徑34cm”。

威武南糯山新茶王

相較于1994年死掉的老茶王,新茶王的根部直徑要短105cm,氣場上還是要遜色不少。然而新王已立,南糯山的萬畝古茶樹都要聽他號召,所有的茶客也受到召喚,前來朝見!

來回五千余步,穿過千年時光,沐浴濃郁茶香,感念“朝代更迭”,這就是漫游南糯山之——茶王朝見錄!

時光博物館:勐宋保塘

離勐海縣城不遠的勐宋,作為新六大茶山之一,雖然名氣沒有布朗大,但是占著絕對的地利——西雙版納的最高峰滑竹梁子(海拔2429m),就在勐宋。

版納之巔,保塘味道

去往滑竹梁子的路上,會經過保塘老寨。保塘老寨是一個漢族寨子,往上海拔更高的地方,還有善做竹筒茶的拉祜族居住!

保塘舊寨的拉祜族
與茶共生的拉祜族老人

保塘老寨的古茶園里,也是遠近聞名。粗大的古茶樹分布集中,樹形魁梧,錯落有致,看點十足。著名的西保8號和西保9號,都在保塘。兩棵保塘老寨的大茶樹,相聚不過幾百米。其中西保8號,樹高約為9.2米,樹冠直徑7.2米,基圍2.1米。從任何指標來看,兩棵大茶樹,都是茶王樹的級別。當你看過老班章茶王樹和南糯山茶王樹之后,再到保塘看到西保8號,會覺得之前兩棵也不過如此。

西雙版納保護大茶樹,9號

許多人都知道保塘有古茶樹,且不止一兩棵,是成片的古茶樹,于是紛紛來看。漸漸地,保塘的古茶園,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古茶樹自然博物館”!

保塘王子的古茶園

那么,為什么保塘的古茶樹會如此集中,又如此粗壯高大呢?重回勐宋再上保塘后,發(fā)現(xiàn)了答案。

保塘古茶園入口

當我們再一次走進保塘的古茶園,一棵又一棵古茶樹,宛如博物館藏品一般,依次陳列在小徑的兩側。我們的向導,是保塘的茶山王子小胡,一個有些靦腆卻質樸動人又帥氣的95后制茶人。他對這一片從小生長的茶地,特別熟悉。

保塘小胡,是王子沒錯了
王子帶我們上山尋茶

一路上山的過程中,小胡告訴我們,保塘的大茶樹,并不是每一棵都特別好喝。好喝的幾棵,每年都會被大茶廠的老板整棵承包下來,價格不菲。當我們問到,為什么有些大茶樹沒有那么好喝呢。小胡說:有些大茶樹是“野茶”,沒有“家茶”好喝!

滑竹梁子的大理種

“野茶”是什么?荒野的茶么?當我們走進一棵小胡家一棵粗大的“野茶”前,摘下樹上碩大的茶花,撥開黃色的花蕊,看見五個柱頭后,立刻有了答案:這是一棵野生大理種大茶樹!

保塘的大理種大茶樹
大理種茶花和葉片和普洱茶種對比

我們大部分時候談起普洱茶時,都是在山頭、樹齡、年份等維度,作無盡的周旋。鮮有人知道,或者愿意花時間去了解,云南作為世界茶樹的發(fā)源地,茶樹的分類有多復雜。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張宏達教授,在1998年出版的《中國植物志》里,把茶組植物分成4個系,31個種4個變種。

小胡所說的“野茶”,是茶樹進化上更為原始的品種,一般含有更多的子房(室)和柱頭。保塘的野茶,有五個柱頭,屬于五柱茶系里的大理種(C.taliensis)。保塘老寨上面的森林里,還有樹形更為高大的茶樹,生活在滑竹梁子的村民都知道那是野茶。而虞富蓮《中國古茶樹》(P226)里,也記錄了一棵滑竹梁子的古茶樹。這棵古茶樹編號為滇319號,生長在海拔2391米的滑竹梁子,屬于野生型大理種,樹高10.5m,基部直徑達65.3cm,幾乎是南糯山茶王樹(34cm)的兩倍。

《中國古茶樹》里對滑竹梁子大茶樹的記載,大理種

茶樹的演變,是一場時光之旅

但是野生型茶樹,口感并沒有那么好。在后面的漫長歲月里,漸漸演化為更加好喝的普洱茶種,也就是阿薩姆種(C.asssamica)。而古代的先民在引種茶樹的時候,也會更加優(yōu)先選擇栽培好喝的普洱茶種。所以在布朗山、南糯山,上千年來就有布朗族人和哈尼族人世代種茶的地方,大量的古茶樹都是普洱茶種。在西雙版納之巔的保塘老寨和滑竹梁子,野生型大理種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過渡型古茶樹

在演化的過程中,“家茶”和“野茶”又會不斷雜交演變。一般來講,野生型大理種的古茶樹,可以長得更加高大。臨滄鳳慶縣香竹箐的那棵錦繡茶尊,就是大理種。故而,我們隨后在保塘古茶園里,還發(fā)現(xiàn)了4個柱頭的茶樹,就是大理種(5個柱頭)和普洱茶種(3個柱頭)結合的產物。這棵茶樹,正好是小胡家的。下山后,喝完一泡后,有種說不太清楚的味道。相比于大理種,這棵有4個柱頭的茶口感清甜不少,但是香氣又沒有普洱茶種豐富。真是介乎兩者之間,頗為神奇。

撥開花蕊,4個柱頭

保塘老寨的古茶樹,為什么整體上十分粗大,和滑竹梁子的森林里有大理種有密切關系。重新回看保塘,發(fā)現(xiàn)了更加原始的茶樹基因密碼,也讓我對這個“古茶樹自然博物館”有了全新的感受:這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古茶樹“時光博物館”!

斗轉星移,保塘還有哪些時光故事,尚未被挖掘和講述?

山音太古:景邁

景邁的故事,要從千年前的一樁婚事說起?,F(xiàn)在的景邁,是一個以布朗族為主的山頭,隸屬普洱市瀾滄縣管轄。而更早的時候,景邁是歸版納傣族土司所有。傣族土司的第七公主,嫁給景邁首領叭巖冷時,把整個景邁作為公主的嫁妝,送了出去。

景邁翁基老寨

這么大的“嫁妝”,真是古今少有!

景邁茶祖的兩個故事

叭巖冷非常能干,知道茶是好東西,于是號召景邁山的布朗族人大力種植茶葉,死前留下了遺訓:“到我死后,留下金銀終有會用完之時,留牛馬牲畜,也終有死亡時,留下這寶石和茶葉給你們,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這個遺訓,讓景邁山的布朗族人千年來以種茶為生,至今尤甚。后來,叭巖冷在景邁被奉為茶祖,芒景村里還設有供奉叭巖冷的廟宇和七公主亭。

景邁山古茶園

景邁的這兩個故事,也更進一步說明,布朗族(古濮人)種茶歷史的悠久,以及對茶的珍視,千年以后,世代種茶的景邁布朗人,依舊以茶為生!

連綿起伏的景邁山
布朗族烤茶

云量頗豐的景邁山

一早從勐海出發(fā),去景邁尋茶,經惠勐公路和219國道,需要將近三個小時才能抵達景邁山。到了景邁山腳下,已經將近中午,沒想到還在觀景臺看見了壯闊的翻騰云海。同樣是云海,倚邦的是晨曦時的山林吐納;而景邁呢,則是陽光下的水霧蒸騰。常說一山一味,百山百味,后面似乎還可以加一句:一山一云海!

一山一味,一山一云海

看完云海,繼續(xù)上山!從景邁山腳下,一直往上到翁基大寨和景邁古茶園,都是小方石板鋪就的盤山路。石板路兩旁,歸置整齊干凈明亮,一路神清氣爽。景邁古茶園里,行人步行的石板路和古茶樹,也被用竹柵欄小心翼翼得隔開,連垃圾桶都是竹筐編就,古樸自然。古茶林里面的許多古茶樹,還有大量寄生植物生在茶樹上,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得非常好!沿著小路,看著古茶園,可以一直走到佛寺。

從古六山看到新六山,最后到景邁,不得不說,景邁是目前所有古茶山里管理做得最精細的。景邁既把千年來的古茶園保護得很好,又兼顧了茶友和游客進山尋茶的訴求。不少茶山,在山頭熱門后,無序開發(fā),隨意建起大小不一的初制所和房子,破壞了整體的自然生態(tài)和人文生態(tài)。 
景邁山的古茶林文化景觀,正在申報世界世界文化遺產!看來,千余年前景邁茶祖叭巖冷對保護茶樹的叮囑,一直從未被景邁人忘卻。
 離開古茶林,回到景邁大寨的茶仙子家喝茶,古樹、白茶、曬紅一連喝過來,都是溫柔甜潤的口感。坐下靜心喝茶的時候,還不時想起進山時看到的云海。景邁茶,和布朗山比起來,要甜潤許多,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班章為王,易武為后,景邁為妃”。但是景邁的甜,和易武的甜,又有差別。易武是細膩的花蜜香甜,景邁是綿柔的蘭香甜。

景邁的云,好像永遠不會散

我想,景邁的甜,有一半是直到中午才散去的云海所賦予的!

凝固時間的糯干老寨

喝完茶后,來到景邁的糯干老寨,瞬時覺得時間像凝膠一般緩慢。糯干老寨,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傣族老寨,據說仍然保留著母系社會的組織架構。女人不是嫁出去而是“娶男人”進來,如果不喜歡還可以休了丈夫。

糯干老寨,四面環(huán)山,一百多戶村民,依舊居住在傳統(tǒng)的傣族干欄式木屋,透出一股不加任何人為修飾的古樸。從山腰上往下看去,100多個木屋依著山勢,高低錯落分布,井然有序。老寨后方,傍晚的陽光穿過種著茶樹的山林射進來,那一刻面對無法言說的美,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老寨里面,仍然生活著許多傣族老人。傍晚時候,有些村民正在處理白天采下的鮮葉,有鋪在二樓陽臺開始萎凋準備做成紅茶的,也有支起小鐵鍋不時翻炒,準備制成曬青毛茶的。還有些老人,正在準備晚飯,屋前的小爐子里面,炭火炙熱,鍋里到底在燉煮著怎樣的美食呢?雖然第一次來到糯干,并不認識他們,但是好想留下來吃一頓晚飯。

遁入景邁,只覺山音太古,瞬時已過千年!

漫游后記

文章名為“六山漫游”,也并沒有完全把古六大新六大走完。六山,已經深化為一個代號,代表遠山的呼喚。這種呼喚,數百年來一直在那里!

寫這篇文章,只是對那段漫游其中難忘時光的記錄,其中關于茶山歷史風味等介紹不準確的地方,望大家多指正!

最后,感謝所有云南老師、朋友的幫助!沒有你們,無法走完這段旅程,也沒有這篇記錄!謝謝!寫完后,又好想重走一遍,還是從易武開始,七村八寨里穿梭,好過癮啊,有一起的么?可以加我 ,咱們約一波,嘻嘻~

作者簡介

胡冬財,江西景德鎮(zhèn)人,畢業(yè)于江西師范大學廣告學專業(yè),曾因木心先生而留在烏鎮(zhèn)工作三年,期間參與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與烏鎮(zhèn)戲劇節(jié)接待,后在祁紅博物館任主管/經理,現(xiàn)為北京草木行(茶旅)合伙人。

來源:四月四月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7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