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武夷山老單樅

找到約99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茶知識 | 鳳凰單叢的十大常識,你知道多少

鳳凰單叢不像其他茶葉,它包含太多東西,也承載很多。


一個剛入門的茶客,面多鳳凰單叢這么多的種類會覺得自己一臉茫然。


而即便是沉浸多年的老茶客,也不敢說自己對鳳凰單叢了如指掌。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鳳凰單叢里的一些常識吧。




1、鳳凰單叢,為什么有人用叢,有人用樅?

       

邱陶瑞先生編著的《潮州茶葉》,鳳凰單叢品種是鳳凰水仙品種眾多優(yōu)異單株的總和。


各個單株的品質各具特色,風格各異,因而單株采摘、單株制造、單株儲藏、單株銷售,“單叢”由此而來。


意思是說,鳳凰單叢茶是根據(jù)茶樹成茶質量,以“一樹一香”的特性優(yōu)勢,正式名字應叫“單叢”。“單樅”算別名、曾用名。

       

華夏出版社《中國茶事大典》,就用樅,鳳凰單樅,武夷名樅;而在武夷山,著名茶文化專家林冶則用名叢,武夷茶業(yè)學會會長趙大炎也用名叢。


又:在武夷山方言(建州八音)中,叢,讀如叢,為量詞,與棵通用,一叢稻,一叢茶,一叢樹,大叢則稱“蓬”。


這樣看來,樅確是錯,準確的應為叢。




2、鳳凰水仙“種性”造就了單叢茶

       

李斌先生編著的《潮州單叢茶探源》中,鳳凰水仙茶樹從原產地向華南演化中形成的地方群體,鳳凰水仙和鳳凰單叢同種同源,是鳳凰水仙的基因造就了鳳凰單叢,其“種性”通俗來說是“熱帶型”的種性。


據(jù)茶樹染色體組型分析,鳳凰水仙的演化程度接近喬木型大葉品種,而有別于其它小葉品種。


但鳳凰水仙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它在演化過程中,由于同源分居和地理隔離,既具熱帶型種性又兼具適制烏龍茶的特性,這正是它的特異之處。


由此,也得以造就具有華南地方“特質”的單叢茶。




3、聞所未聞的鳳凰單叢命名方式


鳳凰單叢光是把那些名字記全,也需花費不少時間。葉漢鐘、黃柏梓編著的《鳳凰單叢》就把其歸了一個類:


① 按樹型命名:大叢茶、望天樹、團樹、娘仔傘等。


② 按樹葉形狀命名:柚葉、柿葉、楊梅葉、仙豆葉等。


③ 按葉色命名:淺綠或黃綠色稱為白葉、深綠稱為烏葉。


④ 按葉片大小命名:大烏葉、烏葉仔、大白葉、白葉仔等。


⑤ 按成茶外形命名:大骨杠、絲線茶、大蝴蜞等。


⑥ 按成茶香氣命名:蜜蘭香、柚花香、桂花香等。


⑦ 按成茶沖泡后口感命名:杏仁香、肉桂香、水蜜桃味等。


⑧ 按所在地命名:烏崠單叢、中坪芝蘭、坡頭芝蘭等。


⑨ 按事件、時代背景命名:東方紅、棕蓑挾等。


⑩ 特殊命名:八仙過海、老仙翁等。


黃柏梓老先生曾感慨說:鳳凰單叢是“品不完的香型,記不完的茶名”。




4、用鴨屎形容香型

     

據(jù)《鳳凰單叢》書里面記載,鴨屎香還是祖?zhèn)髅麉?,原叢由茶農魏氏烏崠山引進,種在“鴨屎土”(其實是黃壤土,但含有礦物質的白堊)茶園,長著墨綠色的茶葉,葉張像剛畝(學名鴨腳木)葉一樣。


鄉(xiāng)里人評價這茶香氣濃,韻味好,紛紛問是什么名叢,什么香型。


魏氏怕被人偷去,便稱是鴨屎香。但還是有人想辦法獲得了茶穗進行插枝、嫁枝。結果“鴨屎香”的名字便傳開去,茶苗也在鳳凰地區(qū)擴種。


2014年5月,也許一是覺得不雅,二是鳳凰單叢茶專家黃柏梓和“銀花香”源產地坪坑頭村茶農經過多方品鑒,認為其香型近似鳳凰山上野生的金銀花,鳳凰單叢茶“鴨屎香”更名為“銀花香”。


不過,時至今日,大家依然還是覺得叫“鴨屎香”更為親切好記,反而是“銀花香”少有人用。




5、“東方紅”那棵宋種原來有很多名字


鳳凰單叢里面最著名的茶樹就是宋種了。


宋種中的“宋”字來自傳統(tǒng),一株樹叫不叫宋種,傳統(tǒng)非常重要。


李仔坪那株老樹,《中國鳳凰茶》及《鳳凰單叢》中,將之名為“宋種黃茶香”。


相傳其為南宋時選育所得,多次歷史普查中均有記載。


它最出名的稱號是飽含時代特色“東方紅”,但除此之外它還有過其他很多名字,比如“大叢茶”、“團樹葉”、“大葉香”、“宋種一號”等。




6、宋種原來有很多棵,香型也多

     

宋種有很多棵,而且香型也不少。


黃柏梓在《中國鳳凰茶》中說,冠以“宋種”之名,須同時考慮樹齡和茶質因素,目前茶區(qū)公認的三棵宋種是宋種黃枝香母樹及兩棵宋種芝蘭香。


這三棵母樹及后代,皆可稱為“宋種”,而因兩棵宋種芝蘭香發(fā)展不及宋種黃枝香,茶區(qū)默認為“宋種”二字茶品,指宋種黃枝香品系。


不過,2009年邱陶瑞《潮州茶葉》及邱陶瑞、黃瑞光主編《中國鳳凰茶 茶史茶事茶人》二書都沒有將其稱為“宋種”。


而且有的著作將其歸類為黃枝香體系,有的則歸于黃茶香體系。


有意思的是,管理它的茶農則說,它的香型會隨年份天氣而變化。




7、為什么鳳凰單叢的量詞是“條” 


茶商從茶農那里收購鳳凰單叢的毛茶后,因為品質不同,會篩選后烘焙。


這樣就造成了兩袋茶葉的質量不同,假如同一袋茶葉,因為量多,得分兩次烘焙,那么就要分成兩袋裝。


同個爐子,同樣的溫度同樣的烘焙時間,烘焙出來的茶葉,在口感上不會一模一樣,只會無窮接近。


一條茶分開烘焙茶客喝起來滋味會不一樣,當喝到喜歡的時候,就會將一袋茶買下來,通常的表述是這樣的:“老板,這條茶我要了?!?/span>


故而言“條”,就是指一個品種香型,在茶葉的加工過程中,表現(xiàn)出單一口感的一袋茶葉。




8、制法上,鳳凰單叢始于黃茶

      

這個說法的提出出現(xiàn)于葉漢鐘、黃柏梓編著的《鳳凰單叢》一書中。


作者認為,在追溯單叢茶的源頭,一般人認為在黃茶之前應有早期單株采制的茶葉,在黃茶之后,才有烏龍茶意義上的單叢茶和傳統(tǒng)制法。


明末清初,“鳳山”黃茶是潮州烏龍茶的起點,單叢茶的“雛形期”也可能隨之出現(xiàn)。


潮州鳳凰山是個特殊地域,這里的地理環(huán)境、茶樹種性,栽培方式和單株采制,都是產生單叢茶的有利條件。


明末清初,潮州出現(xiàn)了用做青法炒制的“黃茶”,稱為“鳳山茶”,這是潮州烏龍茶的起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關于黃茶,早期記述見于郭子章《潮中雜記》(約1582年):潮俗不甚貴茶,今鳳山茶佳,亦云待詔山茶,可以清肺消暑,亦名黃茶。




9、雪片是什么茶?


雪片,是鳳凰茶區(qū)對冬茶的一種節(jié)氣稱謂,代表一年中最后一季產的茶。


一般情況雪片在10月中旬即霜降前采制,此時晝夜溫差大,制作的單叢花香艷麗,滋味鮮爽。


不過高山茶園一般都是只采頭春一季,更不會采雪片了,這也是讓茶樹休養(yǎng)生息,以期來年好茶。


所以,高山做雪片茶,反而是舍本逐末的。




10、如何概括鳳凰單叢的品質特點?


優(yōu)質單叢茶品質都具有“香”、“活”、“甘”。


香:香是單叢的一大特點,除本身香型之外,口含茶湯有清香芬芳之氣沖鼻而出,有齒頰留芳之感,雋永幽遠,清快爽適。


活:潤滑、爽口的快感、少澀感、喉感清洌,此外,還有獨特的“蜜韻”。


甘:回甘快而力度強,清爽甘滑,俗稱“有喉頭”。


鳳凰單叢茶除具備以上品質外,還具備獨特的“山韻”,所謂“山韻”主要指滋味而言,是對茶湯質感上更深一層的表述。


這種特殊的“山韻”是鳳凰單叢茶品質特有的關鍵,也是區(qū)別于其它產地單叢茶所在。

究竟是“叢”還是“樅”?茶界一直有人在用錯

在很多茶葉店(館)中,及有的茶書茶文中,甚至有的大部頭茶葉全書,都把茶的“名叢”字誤寫 為“名樅”字。“老樅水仙”的叫法也是屢見不鮮。這在產茶當?shù)睾筒杞缛耸恐校兄湟?,但如果讓剛入門的茶友們溯其字面意思,則感莫名其妙。

“名叢”是從武夷菜茶中挑選出來的優(yōu)異茶葉,在歷史上,由于大都采用有性的茶籽繁育,非常容易產生變異。武夷山茶農及茶家則根據(jù)這些茶樹的不同特征和情形,遴選出各種茶叢,冠以雅名,單獨制作。早在明代就有珍品“白雞冠” ,清代及民國初年,名稱越來越多,竟達千余種。其大體是根據(jù)生產環(huán)境、茶樹形態(tài)、葉片形狀、葉子顏色、發(fā)芽遲早、茶品香型、傳說故事、種植年代等方面來命名。至今尚見記載的有280個。

這些茶名頗具文采,富有內涵,且品質優(yōu)異,深得認同,為武夷巖茶一大特色。2002年國家批準的《武夷巖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條例中,將“名叢”統(tǒng)歸作為武夷山一大類產品茶,并訂有感官標準。

「叢」與「樅」

「叢」與「樅」

武夷茶文化研究的鄉(xiāng)土專家黃賢庚先生發(fā)表于2009年9第3期《福建茶業(yè)》的《「叢」字和「樅」字不可通用》一文,引用權威工具書的相關詞條,按照該文的說法:“叢”解釋為 :“聚集 ,如叢生” ,繁體字為“叢”,解釋為“叢生的草木”;“叢”的異體為“欉”。

“欉字”最早被用于武夷“名叢”,是林馥泉寫于1943年的《武夷茶葉之生產制造及運銷》(鉛印本)。

1943年林馥泉先生在《武夷茶葉之生產制造及運銷》最早使用的“欉”字。

后來有人將此自字自行想當然地簡化拼合成“樅”字。而“樅”字,根據(jù)《漢語大字典》的真正釋義,繁體字為“樅”,義為(1)樹木名:柳杉、松;(2)姓:如漢代樅公;(3)縣名,樅陽:在安徽省南部。據(jù)以上的詮釋,“叢”、“樅”含義完全不同,因此武夷名叢和其它單叢的“叢”不可用“樅”。陳宗懋《中國茶經》、王鎮(zhèn)恒《中國名茶志》上也均用“叢”字。

陳宗懋院士主編的《中國茶經》中,林心炯先生執(zhí)筆的“武夷巖茶”篇章亦均用“叢”字。

我們在外包裝上,??吹疥P于“叢”與“樅”的錯誤用字。

依據(jù)上圖認準“叢”的正確寫法

鳳 凰 單 叢

鳳 凰 單 叢

其實在茶界,不單單只有武夷山的茶會使用「叢」字。同屬烏龍茶的廣東潮州工夫茶也用這個「叢」字,如「鳳凰單叢」,而且也同樣存在「叢、樅」并行的情形。不過潮州市政府于2004年8月專門下文進行規(guī)范,采用「叢」字為標準字,而明確以「樅」字為錯別字。不過民間仍見到不少「單樅」的寫法。

關于茶學文書中那些易錯字、詞

綜觀這些年來涉茶用字、用詞中,錯用、錯寫、錯讀等不符合語言文字規(guī)范的現(xiàn)象不在少數(shù)。

茶界泰斗張?zhí)旄@舷壬土喂珫m老先生在2014年發(fā)表了發(fā)表《涉茶常用字、詞辨析和規(guī)范》一文,望能引起茶界同仁們的注意,在茶學文書中不再犯字、詞之錯。

01/“名茶”與“茗茶”

陸羽《茶經》一之源,說茶的名稱有五: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蘐”、四曰“茗”、五曰“荈”。

“茗”,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中的注釋為:茶樹的嫩芽,泛指飲用的茶。“名茶”,著名的茶葉。這里的“名”是形容詞,意思是:有名的,眾所周知的,如:名人、名校、名牌、名茶?!败迸c“茶”連用,成了“茶茶”,兩個同義的名詞疊用,重復了?!败笨膳c“香”、“品”組合為:“香茗”、“品茗”。由此可見,“名茶”不可錯寫為“茗茶”。

02/是“香櫞”非“香椽”

“香櫞”,是永春佛手茶的別名,也是外銷的商品名?!跋銠础?,讀xiāng-yuán,學名“枸櫞”,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有短刺,葉卵圓形,花瓣里白外淡紫,果形長圓,色黃,香濃郁,果皮可入藥。佛手茶樹的葉與香櫞的葉相似,成品茶又有類似香櫞的果香,故茶區(qū)稱佛手茶為“香櫞種”。“椽”讀chuán,指架在檁條上承受屋面板和瓦片的長形木料?!跋愦笔清e寫。

03/是“炭焙茶”,不是“碳焙茶”

“炭焙茶”的炭,是木炭,指茶葉干燥過程用木炭作燃料烘焙。

“碳”,則為非金屬元素,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是構成有機物的主要成分,它不能作為燃料焙茶?!疤急翰琛笔清e寫?!氨骸?,讀bèi(與“貝”同音),不讀péi(陪)。

04/“工夫茶”與“功夫茶”有區(qū)別

工夫:(做事)所耗費的時間。

功夫:本領、技能。

“工夫茶”,特指條形紅茶。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tǒng)稱,是福建的特產。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擁有各自的消費群體。

“功夫茶”,是廣東、福建一帶的一種飲茶技藝。對茶葉、茶具、水質等都有特殊要求,沏茶、飲茶也有一定的程序和禮儀。

05/“若深杯”,不可錯為“若琛杯”

“若深小盞孟臣壺,更有哥盤仔細鋪。破得工夫來瀹茗,一杯風味勝醍醐”。這首詩摘自臺灣已故著名史學家連橫的《劍花室詩集》,堪稱名器、茶境完美結合的情景畫卷。深諳功夫茶的連橫還在其《茗談》中寫道:“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由此可見,“若深杯”在功夫茶器具中之重要。但遺憾的是,長久以來,許多人把“若深”誤作“若琛”,以訛傳訛,謬傳甚廣。

“若深”探源,“若深”最早見于清康熙年間。1851年,一位具名為“杯隱”的雅客寫了一本古陶 瓷專著《杯史》,書中明確記載:“本朝器......抹紅碗、若深杯、雕龍杯”。同時期,就有三個若深款記:若深珍藏、慶溪若深珍藏和西朱若深珍藏。(摘自顒若齋主、佛見笑在搜狐博客中:詞海拾貝、靜水若深——略說功夫名器“若深杯”)

06/“窨”,是多音字。

讀yìn(與“蔭”同音),作名詞用,意為:地下室,地窖。讀xūn(與“熏”同音),作動詞用,意為:熏制茶葉,把茉莉花茶等與茶葉混在一起,使茶葉染上花香。

//////

愿廣大茶友,尤其是茶文化人及傳播和交流信息的各種載體的工作者率先垂范,帶動業(yè)界共同為涉茶用字、用詞的規(guī)范化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資料:

①《福建茶業(yè)》2009年第3期《“叢”字與“樅”字不可通用》(黃賢庚)

②《福建茶業(yè)》2014年第5期《涉茶常用字、詞辨析及規(guī)范》(張?zhí)旄?、廖公杕)

來源:武夷茶天下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鳳凰單叢的十大常識

鳳凰單叢以其“一叢一香”的獨特魅力著稱于世。對于剛接觸的茶客來說,面對鳳凰單叢眾多的種類,往往會感到不知所措。

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茶客,也不敢宣稱自己對鳳凰單叢完全了解。那么讓我們一同來熟悉一下鳳凰單叢的一些常識。

1、鳳凰單叢,“叢”與“樅”的爭議

邱陶瑞先生所編著的《潮州茶葉》提到,鳳凰單叢品種乃是鳳凰水仙品種中眾多出色單株的總和。

各個單株在品質上各有特色,風格迥異,因而采取單株采摘、單株制作、單株儲藏以及單株銷售的方式,“單叢”的稱呼由此而來。

這意味著,鳳凰單叢茶是依據(jù)茶樹成茶的質量,憑借“一樹一香”的特性優(yōu)勢,其正式名稱應當是“單叢”?!皢螛骸笨梢暈閯e名或者曾用名。

華夏出版社的《中國茶事大典》使用了“樅”,比如鳳凰單樅、武夷名樅;而在武夷山,著名的茶文化專家林冶使用“名叢”,武夷茶業(yè)學會會長趙大炎也采用“名叢”。

另外,在武夷山方言(建州八音)中,“叢”讀作“叢”,作為量詞,與“棵”通用,比如一叢稻、一叢茶、一叢樹,大叢則稱作“蓬”。

由此可見,“樅”的確有誤,準確的應當是“叢”。


2、鳳凰水仙的“種性”成就了單叢茶

李斌先生編著的《潮州單叢茶探源》中指出,鳳凰水仙茶樹在從原產地向華南演化的過程中形成了地方群體,鳳凰水仙和鳳凰單叢同源同種,是鳳凰水仙的基因造就了鳳凰單叢,其“種性”通俗來講屬于“熱帶型”。

據(jù)茶樹染色體組型的分析,鳳凰水仙的演化程度接近喬木型大葉品種,有別于其他小葉品種。

然而,鳳凰水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演化期間,由于同源分居和地理隔離,它既具有熱帶型種性,又具備適合制作烏龍茶的特性,這正是其獨特之處。

正因如此,得以造就具有華南地方“特質”的單叢茶。

3、令人驚奇的鳳凰單叢命名方式

鳳凰單叢的名字繁多,要全部記住需要耗費不少精力。葉漢鐘、黃柏梓編著的《鳳凰單叢》對其進行了歸類:

①依據(jù)樹型命名:大叢茶、望天樹、團樹、娘仔傘等。

②按照樹葉形狀命名:柚葉、柿葉、楊梅葉、仙豆葉等。

③根據(jù)葉色命名:淺綠或黃綠色稱為白葉、深綠稱為烏葉。

④按照葉片大小命名:大烏葉、烏葉仔、大白葉、白葉仔等。

⑤依據(jù)成茶外形命名:大骨杠、絲線茶、大蝴蜞等。

⑥按照成茶香氣命名:蜜蘭香、柚花香、桂花香等。

⑦依照成茶沖泡后的口感命名:杏仁香、肉桂香、水蜜桃味等。

⑧依據(jù)所在地命名:烏崠單叢、中坪芝蘭、坡頭芝蘭等。

⑨按照事件、時代背景命名:東方紅、棕蓑挾等。

⑩特殊命名:八仙過海、老仙翁等。

黃柏梓老先生曾感慨:鳳凰單叢是“品不完的香型,記不完的茶名”。

4、用鴨屎來形容香型

據(jù)《鳳凰單叢》記載,鴨屎香屬于祖?zhèn)髅麉?,原叢由茶農魏氏從烏崠山引入,種植在“鴨屎土”(實際上是黃壤土,但含有礦物質的白堊)的茶園,長出墨綠色的茶葉,葉張如同剛畝(學名鴨腳木)葉。

鄉(xiāng)里人稱贊此茶香氣濃郁,韻味良好,紛紛詢問是什么名叢,什么香型。


魏氏擔心被他人偷取,便稱其為鴨屎香。但仍有人設法獲取茶穗進行插枝、嫁枝。結果“鴨屎香”的名字得以傳播開來,茶苗也在鳳凰地區(qū)廣泛種植。

2014年5月,或許一是認為名稱不雅,二是鳳凰單叢茶專家黃柏梓和“銀花香”源產地坪坑頭村茶農經過多方品鑒,認為其香型近似鳳凰山上野生的金銀花,于是鳳凰單叢茶“鴨屎香”更名為“銀花香”。

不過,直到現(xiàn)在,大家仍然覺得“鴨屎香”更為親切易記,反倒是“銀花香”少有人使用。

5、“東方紅”那棵宋種曾有眾多名字

在鳳凰單叢中,最為著名的茶樹當屬宋種。

“宋”字的稱呼源于傳統(tǒng),判斷一株樹是否被稱為宋種,傳統(tǒng)因素至關重要。

在《中國鳳凰茶》及《鳳凰單叢》中,李仔坪的那株老樹被命名為“宋種黃茶香”。

相傳其在南宋時期選育而成,在多次歷史普查中均有記載。

它最為知名的稱號是富有時代特色的“東方紅”,但除此之外,它還擁有許多其他名字,例如“大叢茶”、“團樹葉”、“大葉香”、“宋種一號”等。

6、宋種不止一棵,香型多樣

宋種數(shù)量眾多,且香型豐富。

黃柏梓在《中國鳳凰茶》中表示,被冠以“宋種”之名,需要同時考慮樹齡和茶質等因素,目前茶區(qū)公認的三棵宋種是宋種黃枝香母樹以及兩棵宋種芝蘭香。

這三棵母樹及其后代,都可以被稱為“宋種”,然而由于兩棵宋種芝蘭香的發(fā)展不如宋種黃枝香,在茶區(qū)默認“宋種”二字所指的茶品,是宋種黃枝香品系。

不過,2009年邱陶瑞的《潮州茶葉》以及邱陶瑞、黃瑞光主編的《中國鳳凰茶茶史茶事茶人》這兩本書都未將其稱為“宋種”。

而且有的著作將其歸類于黃枝香體系,有的則歸在黃茶香體系。

有趣的是,管理它的茶農稱,其香型會隨著年份和天氣發(fā)生變化。

7、為何鳳凰單叢的量詞是“條”

茶商從茶農處收購鳳凰單叢的毛茶后,由于品質存在差異,會進行篩選并烘焙。

如此一來,兩袋茶葉的質量有所不同,假如同一袋茶葉,因為數(shù)量較多,需要分兩次烘焙,那么就要分成兩袋裝。

在同一個爐子中,同樣的溫度和同樣的烘焙時間,烘焙出來的茶葉,在口感上不會完全相同,只會極其接近。

一條茶分開烘焙,茶客品嘗起來滋味會有所差別,當喝到喜歡的味道時,就會將一袋茶買下,通常會這樣表述:“老板,這條茶我要了?!?

所以,“條”指的是一個品種香型,在茶葉的加工過程中,呈現(xiàn)出單一口感的一袋茶葉。

8、制法方面,鳳凰單叢源自黃茶

這一說法出自葉漢鐘、黃柏梓編著的《鳳凰單叢》一書。

作者認為,在追溯單叢茶的源頭時,一般人認為在黃茶之前應當有早期單株采制的茶葉,在黃茶之后,才有烏龍茶意義上的單叢茶和傳統(tǒng)制法。

明末清初,“鳳山”黃茶是潮州烏龍茶的起點,單叢茶的“雛形期”可能也在此時出現(xiàn)。

潮州鳳凰山是一個特殊的地域,這里的地理環(huán)境、茶樹種性、栽培方式以及單株采制,都是產生單叢茶的有利條件。

明末清初,潮州出現(xiàn)了用做青法炒制的“黃茶”,稱為“鳳山茶”,這是潮州烏龍茶的開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關于黃茶,早期的記述可見于郭子章的《潮中雜記》(約1582年):潮俗不太看重茶,如今鳳山茶品質優(yōu)良,也被稱為待詔山茶,可以清肺消暑,又名黃茶。

9、雪片是什么茶?

雪片,是鳳凰茶區(qū)對于冬茶的一種節(jié)氣稱呼,代表著一年中最后一季生產的茶。

通常情況下,雪片在10月中旬即霜降前進行采制,此時晝夜溫差較大,制作的單叢花香艷麗,滋味鮮爽。

不過,高山茶園一般只采摘頭春一季,更不會采摘雪片了,這是為了讓茶樹休養(yǎng)生長,期待來年能產出好茶。

所以,在高山茶園制作雪片茶,反而有些舍本逐末。

10、如何總結鳳凰單叢的品質特點?

優(yōu)質的單叢茶品質都具備“香”、“活”、“甘”的特點。

香:香是單叢的顯著特點,除了本身的香型外,口含茶湯會有清香芬芳之氣撲鼻而出,給人齒頰留芳的感受,韻味悠長深遠,清新暢快舒適。

活:有潤滑、爽口的快感,澀感少,喉感清涼,此外,還有獨特的“蜜韻”。

甘:回甘迅速且力度強,清爽甘滑,俗稱“有喉頭”。

鳳凰單叢茶除了具備上述品質外,還具有獨特的“山韻”,所謂“山韻”主要針對滋味而言,是對茶湯質感更深層次的表述。

這種特殊的“山韻”是鳳凰單叢茶品質獨特的關鍵,也是它區(qū)別于其他產地單叢茶的地方。

來源:神州茶韻,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94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5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