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武夷山大紅袍之父

找到約31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武夷巖茶大紅袍之父陳德華逝世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據(jù)悉,2020年10月28日下午三點二十三分,著名的武夷巖茶“大紅袍之父”陳德華老先生不幸逝世。

陳德華老先生生前,曾任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所長,福建省武夷山北斗茶研究所所長。

但巖茶圈子里,茶友們對他更熟悉的稱號是——大紅袍之父。

他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大紅袍傳統(tǒng)工藝技能代表性傳承人。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1963年,陳德華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

后于1965年,被派到農(nóng)村搞社教。

七年之后,在1972年,他又回到武夷山茶科所。

至此,一直專注于武夷巖茶的科研研究。

1982年,他在武夷山御茶園建起一座占地5畝的武夷名叢、單叢的觀察園。

里面包括有165個品種,著名大紅袍、鐵羅漢、仙女散花,都由他挽救。

此次,陳德華老先生的去世,讓我們甚為震驚。這是武夷巖茶界的一大損失,對此,表示深切哀悼,祝愿陳老先生一路走好!

【相關閱讀】

【陳德華是誰】

陳德華,福建長樂人。曾擔任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所長,福建省武夷山北斗茶研究所所長,福建武夷山愛德華實驗茶廠廠長。

【陳德華先生主要成就】

1989年、1996年被聘為第二屆與第三屆福建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茶葉專業(yè)審定小組成員。1991年主持的高產(chǎn)肉桂栽培試驗獲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獎。

1996年參加省地方標準《武夷巖茶(烏龍茶)綜合標準》制定工作,獲省標準計量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還參加“武夷巖茶快速做青技術及設備研究”工作,獲武夷山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7年退休后創(chuàng)辦了武夷山市首家民營科技企業(yè)——武夷山市北斗巖茶研究所,后又創(chuàng)辦了武夷山市(愛德華)實驗茶場。

2006年被授予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大紅袍傳統(tǒng)工藝技能代表性傳承人,2007年被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武夷山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注:內(nèi)容來源福茶之心,圖來源網(wǎng)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大紅袍只有六棵,那你買到的是什么?


大紅袍,茶葉界的大明星,即便是不喝茶的人,也很少有沒聽說過的。

?

欲承名聲,必有爭紛,市面上對它也有許多說法。


?

這不,過年回家,就被收到茶禮的親戚圍?。郝犝f大紅袍就只有武夷山那六棵,那我手上的這款,是真的嗎?

?

六棵“大紅袍”是什么?

市場上并不難買到的“大紅袍”是什么?

你買的大紅袍,又是哪種“大紅袍”?

?

無論是自喝還是送人,關于大紅袍,你真的不能再一知半解了。

?

了解大紅袍,從源頭開始

?

大紅袍,這一名稱的由來,還要從一個動人的傳說開始說起。

?

據(jù)說古代有一位舉子進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昏倒在路邊,奄奄一息,時值茶季,被天心寺采茶的僧人所救,并以一種陳茶入藥為其治療。


舉子得救后繼續(xù)進京應考,并考取狀元,而后回武夷山報答救命之恩。僧人告訴他救他命的是九龍窠的幾棵茶樹,狀元就脫下紅袍披蓋茶樹,跪拜謝恩。


從此那幾顆茶樹就被稱為“大紅袍”。

?

有了傳說加持,這幾棵茶樹,便不再是普通的武夷山菜茶,而更多地帶有文化寓意,象征著知恩圖報的美德、金榜題名的佳寓和治病救人的慈悲。


大紅袍,不是“一個”品種


目前位于九龍窠的這六顆大紅袍,被稱為“母樹大紅袍”。


雖然統(tǒng)稱大紅袍,其實是不同的品種,它們的葉型、發(fā)芽期均有不同。


?

從石刻旁上層第一棵茶樹開始,依序編號。位于上層的1-4號是歷史上所記載的大紅袍母樹,其品種都不相同。

?

中層的5和底層的6,分別在1980年修建九龍窠名叢圃時,由1號和2號壓條移栽而成。

?

在2006年,這六顆母樹大紅袍就已經(jīng)被保護性地禁止采摘。因此,目前在市面上,也不可能出現(xiàn)以“母樹大紅袍”為原料制作的大紅袍了。


?

但這并不等于,你買到的大紅袍,就是“假”的大紅袍。


解密:你手上的大紅袍,到底是何物?


目前,市面上所指的“大紅袍”,是成品茶葉的名稱。雖然名字中帶有“紅”字,卻切勿誤以為是紅茶。



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中的一類,屬于閩北烏龍。其外形呈直條形,緊結重實,滋味上花香馥郁,巖韻顯露,且耐沖泡。

?

大紅袍成品茶又分為兩類,“純種大紅袍”和“商品大紅袍”。

?

| 純種大紅袍


即母樹大紅袍中的某一株,經(jīng)過單獨無性繁殖栽培后,培育出子樹,再采制加工而成的茶。

?

經(jīng)過無性繁殖的茶樹,子樹與它對應的母樹性狀基本完全相同。換句話說,相當于間接喝到“母樹”了。


?

目前用來廣泛制作大紅袍的品種奇丹,就是由大紅袍中的2號和6號單株繁育而成的。因此,由奇丹品種制作而成的大紅袍,可稱為“純種大紅袍”

?

那純種大紅袍的滋味如何呢?基本可以參考有關母樹的描述。


1941年林馥全在《武夷茶葉之生產(chǎn)制造及運銷大紅袍記》記載,“大紅袍馥郁芬芳,有似桂花香,沖九泡有余香”。


?

| 商品大紅袍


所謂“商品大紅袍”,是1985年由“大紅袍之父”陳德華與當時茶科所的同事成功拼配,并推向市場的產(chǎn)品,是目前市面上所見的大部分大紅袍。


?

它是根據(jù)消費者的口味與需求,由巖茶中的幾個品種拼配而成的

?

說到這里,可不要談“拼配”色變。正如前文提到,六棵大紅袍母樹中就有四個不同的品種,由他們直接制成的大紅袍茶本來就是“拼配版本”。

?

商品大紅袍,一般選用4-5個品系的茶葉。常用的拼配方法是以水仙、肉桂打底,再輔以其他幾種品種的茶葉,如白雞冠、鐵羅漢、北斗等。


?

拼配的整體原則,是“香幽、水厚、韻足、回味好”,可謂一點兒都不簡單。原料品種不但要講究,拼配的比例更是各家的獨門絕技。因此,你在不同商家、茶人買到的大紅袍,滋味都會有微妙的差別。

?

使用拼配的方法,可以讓各個品種在它們特長的領域盡情發(fā)揮。就像在音樂會中,獨奏自有情調(diào),而交響樂則有和諧又恢宏的氣勢。


| 番外篇 單品大紅袍


說到這兒,想必有茶友會疑惑,為什么有些其他的品種名之前,也要加上“大紅袍”三字呢?是蹭熱點嗎?



其實,那是除了純種大紅袍、商品大紅袍以外的“普通大紅袍”,只由單品種制成,基本等同于“武夷巖茶”。


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巖皆有茶叢扎根,既生長著數(shù)量繁多的原生品種,在它們前面加上“大紅袍”之名,也是業(yè)內(nèi)認可的。

?

公認的名聲,私人的選擇


大紅袍之盛名,不僅來源于它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故事,還與它長久以來都飽受贊譽的香氣、滋味緊密相關。

?

如何將大紅袍制作得更出色,這是武夷山做茶人們執(zhí)著的追求。


?

而作為品茶人,我們則應更關注眼下這泡茶湯,在名字以外,所帶來的切實享受。

?

茶友們不妨在購買茶葉時,細心留意手頭大紅袍的來由,品飲時再做個比對。喝茶,也要喝得明明白白。

【茶言觀社】聽陳老談大紅袍

?茶言觀社

大家好!【茶言觀社】是元泰茶生活公眾號特設的茶界“鏘鏘四人行”欄目,會在每周四定期為大家奉上嘉賓的茶言茶論。"多少天下事,盡付笑談品茗中",以茶會友,盡述民間茶話,交流自由觀點,訴說生活體驗,不掩真實性情,分享趣味茶生活。

? ? ? ?

嘉賓

程文秀

溫建平

金穡

夏云峰

▲【茶言觀社】四位嘉賓:程文秀、溫建平、金穡、夏云峰,每周將輪番論茶,敬請關注! ?

聽陳老談大紅袍

?

?

?

金穡

? ? ?

?

陳老,即武夷山的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陳德華。嗜好巖茶的人應該聽說過這個名字,因為早就有人稱他“大紅袍之父”了。這恐怕是源于陳老當年將大紅袍茶苗引種回武夷山,并身體力行推廣大紅袍,一生奉獻于大紅袍之故。

?

日前,借武夷山茶博會之機,我攜帶著陳老所著的《武夷巖茶(大紅袍)研究》,前往陳老的北斗茶科所,當面聆教。

?

?

大紅袍身披太多的神秘元素,巖茶系有說不完的故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越說越神奇,越說越好奇,有些茶客胃口被吊得高高,每天如果喝不到一泡好巖茶,一天似乎就過得不踏實。

?

就著一泡大紅袍,陳老侃侃而談。我拋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大紅袍的起源。在種種傳說中哪個更接近真實。

?

陳老答:“說不清?!?/span>

?

?

我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但陳老的嚴謹是出了名的。這一答案顯然是對他嚴謹作風的一個再一次佐證。陳老當年為弄清美國前副總統(tǒng)拜登在北京國子監(jiān)點大紅袍的緣由親自考證就留下了一段佳話(為紀念福建改革開放四十年,福建省政協(xié)邀請陳老撰寫了《德潤大紅袍,一葉凝芳華》一文有詳細描述)。

?

“零星的信息是先有紅袍之說,后有大紅袍,最早的時間也就是清初。”

?

大紅袍為四大名叢之首,這是定論,但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的座次不同的書中是不一樣的,甚至同一本書中,也前后不一。對此,我請教陳老甄別。陳老也顯然沒在意這個順序,一時語塞。我倒反而覺得自己太苛責了。

?

?

九龍窠崖壁上的大紅袍母樹以及“大紅袍”三字是不少茶客、游客的神圣之所,因此傳說也就特別多,寺僧看管、士兵看守、農(nóng)戶看護等至今未曾斷絕。陳老本著親身經(jīng)歷都給我一一作答。未曾想到的是“大紅袍”三字的歷史并不久遠。1994年,陳老采6棵母樹大紅袍做茶,共制作出2斤毛茶。而不是傳說中的只有7兩。

?

當然,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是繞不過去的——巖韻。品巖茶不談巖韻,那可能是對巖茶的最大浪費。朋友間饋贈,不懂茶者肯定手頭留不下好茶。陳老說,巖韻是巖茶的品種特征,是比對出來的,如同鐵觀音有觀音韻。

?

民國時期,著名茶人吳覺農(nóng)、王澤農(nóng)、張?zhí)旄!⒘逐ト仍谖湟纳綇氖虏枞~研究與制作,在兵荒馬亂、中國茶業(yè)凋弊時期,為后世留下一段傳奇與文化積淀,陳老談起,甚至敬佩。

?

“好茶一定有好葉底。”

?

?

茶味淡盡之時,陳老吩咐小妹端一碗清水,然后夾了十幾片茶葉放入碗中,一邊攤開講解,我一邊點頭,似有醍醐灌頂之感。

?

“好葉底三紅七綠,透亮。但好葉底未必就是好茶?!?/span>

?

品茶貴在得趣。何謂茶趣,古人不是人見人殊,而是所見略同者居多。當然,尋趣,得趣因人而異,途經(jīng)有別。不知從何時開始,喜歡聽人談茶,尤其是高人談茶,從最初的長知識,漸漸生趣了。

?

找到約31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