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武夷紅烏龍

找到約513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梅占紅茶業(yè),香飄齊魯大地

7月16日,2023首屆中國淄博國際茶文化博覽會進入第三天,展館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作為此次茶博會的協(xié)辦單位,梅占紅茶業(yè)產品深得山東人民的喜愛,在品嘗到梅占紅茶、梅占金芽、梅占烏龍茶的同時對梅占茶系列產品贊賞有加,為火熱的茶博會掀起了一陣陣高潮。

來自有關單位、社會各界的領導、嘉賓、茶友,以及在山東的部分福建茶商出席了此次活動;淄博廣電集團及各新聞媒體進行現(xiàn)場視頻、圖片直播和采訪報道。

安溪縣蘆田商會副監(jiān)事長、梅占紅茶業(yè)總經(jīng)理林展土上臺推薦梅占紅旗下產品“紅烏龍”,吃燒烤喝紅烏龍茶解膩促消化天仙配。

“茶友集結號神州行”是茶友集結號“六進”之進展會的主要活動形式與內容之一,梅占紅茶業(yè)以合作的展會為平臺,組織茶友集結號會員和相關企業(yè)、茶區(qū)展團、行業(yè)機構等進行展示、宣傳、銷售、招商、加盟等活動,協(xié)助組委會開展宣傳推廣、策展招商及配套活動等工作,并開發(fā)、運營相關衍生產品、行業(yè)。淄博茶博會是“茶友集結號神州行”因疫情停擺三年后重裝出發(fā)的第一站,組織了福建茶葉、茶器具、茶文化企業(yè)和安溪鐵觀音、安溪梅占茶,武夷巖茶、漳平水仙及浙江平陽黃湯等公共品牌參與,并協(xié)助組委會開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宣傳、推廣、造勢。

此次活動由淄博市政府,淄博茶博會組委會、淄博市廣播電視臺、茶友集結號、名茶網(wǎng)、人人茶主辦,臨風文化、茶飾界、鷺島書香主辦。由福建梅占紅茶業(yè),安溪龍尖一號茶業(yè),天林茶業(yè),鄧大沿茶業(yè),中村謝記,硯席茶業(yè),墨染手繪,水云澗茶文化八方協(xié)辦助力淄博茶博會取得圓滿成功。

來源:梅占紅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舒曼:“考亭書苑”茶韻詠嘆

“考亭書苑”這款茶是上海茶客舌尖上記憶里的一個閃光點,如今在上海灘擁有“考粉”無數(shù),亦有數(shù)不清的上海茶館、茶莊正在經(jīng)銷著由考亭書苑榮譽出品的“正山小種”和“紅烏龍”,看著、聞著茶香如此溢滿申城,在茶客杯中緩緩地吟唱,這首先還的感謝武夷山桐木關的魏華先生把閩北精品好茶——“考亭書苑”引入上海。

“考亭書苑”有系列精制茶品推出而廣受青睞,細細品味,有時光荏苒,也有難以言說的情懷,但能撩動諸多喜歡“考亭書苑”茶客情感因素的卻恰恰是“正山小種”的溫馨心語。鐘情于這款茶是因為“考亭書苑”除了在武夷風景保護區(qū)內擁有生態(tài)茶園基地外,更有葉興渭、鄭成根這兩位杰出的制茶大師傾情出演,且融“煙熏”小種風雨,沏開那記憶的坳頭村制茶歷史。

葉興渭,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研究總工程師,有研制正山小種55年歷史,也是“金針梅”茶研發(fā)人之一,在小種紅茶領域有其獨特發(fā)言權;鄭成根是第一位金駿眉茶青樣本提供人,也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研究所首席制茶師,1997年獨創(chuàng)研發(fā)“紅烏龍”而茶香江湖。所以有人說,有此兩位制茶大師坐鎮(zhèn),考亭書苑有好茶的口碑不外傳也難,于是便有茶客端著茶杯洋洋自得,大有“坐擁‘正山’看外山”的感覺。

有茶友喜歡在冬日里,捧一杯熱騰騰正山小種,談古論今,朝花夕拾,可有風雨回憶,可有屬于自己的人生?然而這一切,都是在考亭書苑的茶湯傾注下完成屬于自己的一個個命題,于是有感而發(fā):“既然我已鐘情于考亭書苑,沒有理由不含情細訴我心中對正山小種的愛意”。

說起“考亭書苑”,自然會聯(lián)想到朱熹晚年在武夷山南麓建陽創(chuàng)辦的“考亭書院”。而“考亭書苑”乃據(jù)“考亭書院”名號而來,是為紀念朱熹在似水流年的恬淡時光里嗜茶、愛茶、品茶、植茶的情結而來,是為一代大儒人生跋涉的宏儒精神而來,是為在淡然的歲月里緩緩地綻放九曲山水風光而來。

南宋紹熙三年(1192年),因四方前來求學的人眾多,理學家、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筑室建陽興辦學堂,初把學堂稱為“竹林精舍”,后改名為“滄州精舍”。因朱熹嗜茶有加,亦常在“精舍”內外與文友賦詩揮毫、品茗論道。寶慶元年(1225年)建陽縣令劉克莊建祠紀念,淳祐四年(1244年)詔為書院,御書“考亭書院”匾額。于是,考亭書院隨著朱熹的名號遠播四海,流傳千古。在考亭書院,朱熹躬耕茶事,把種茶采茶當作講學著書之余的修身養(yǎng)性之舉,朱熹的茶事活動亦體現(xiàn)了與武夷山自然風光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情愫。考亭書院是朱熹一生中創(chuàng)辦的最后一座書院,為當時宋代四大書院之一。朱熹在閩北建有多座書院,其中最有影響的當數(shù)在建陽位于麻陽溪畔的考亭書院了,也正因了朱熹的考亭書院影響,建陽也因此被稱為“理學之邦”。不過,史學界有人說,在當時中國就其書院規(guī)模而言,考亭書院遠不及白鹿洞、岳麓、睢陽、嵩陽四大書院,但是若以其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影響而論,“考亭書院”足以與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座書院相提并論。

鑒于此,魏華說,讓昔日考亭書院的“理學”思想就體現(xiàn)在“考亭書苑”茶文化“游學”韻味體驗中。在武夷山脈溪流旁,圍爐煮茶,待沸水激活你的心緒,素手調一曲琴簫和鳴,兌上一份閑情逸致,還有半夢清趣半幽居的心情,此時一杯茶已然超越了一切,沁入了武夷山“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的悠悠韻味之中。

品茶,不僅講究茶的色香味形,更講究茶的文化內涵和品位。所以,昔日考亭書院的一杯茶,其茶品已非物質意義而言,而是與人生哲學有關聯(lián)。誠如朱熹在品武夷巖茶所言:“飲罷醒心何處所,遠山重疊翠成堆”(《詠武夷茶》)。在朱熹眼中,飲茶為一洗塵心,悠然地與自然相處。他在建陽曾寫過一首茶詩名《詠茶》,是在參加其表兄邱子野設的茶宴會上而作:“茗飲瀹甘寒,抖擻神氣增。頓覺塵慮空,豁然悅心目”。由此可見,朱熹品茶,更多的是從人生態(tài)度上考量人生的處世機緣來領悟茶道的真諦。

說起朱熹喝茶,許多人都以為他常喝武夷山茶,譬如朱熹常與友人在武夷山“茶灶石”上品飲名茶、吟詩斗茶,并留下“仙翁遺石灶,宛在水中央。飲罷方舟去,茶煙裊細香”(《茶灶》)詩句。其實不然,朱熹從不刻意挑剔茶葉,走到哪里就喝哪里茶,屬“遇茶吃茶”之人。紹興十八年,朱熹游杭州上天竺寺院與慧明(文暢)法師以茶結緣,談興盛濃。這杯鳩坑種的龍井茶讓朱熹喝出了“沙門有文暢,啜茗漫留題”(《春日游上竺》)的絕妙詩句;淳熙六年(1179)至淳熙八年(1181),朱熹在南康軍任職期間,曾多次到康王谷游歷,享受當年陸羽以好水谷簾泉水泡飲廬山云霧茶時所體會到的雅興和暢快之感,留下了“采薪爨絕品,渝茗澆窮愁”(《康王谷水簾》)的深刻印象。朱熹后來在廬山臥龍崗品茗逍遙感懷于“玉淵茗飲余,三峽空尊愁”(《臥龍之游得秋字賦詩紀事呈同游諸名勝聊發(fā)一笑》)深切體會。但凡朱熹外出縱使游山玩水,總會尋茶覓茶,是朱熹一大人生樂趣,但他在享受山水之樂中仍不忘“座對清蔭只煮茶”(《積芳圃》)的清香與悠然,要的是茶煙緩緩、心不落塵的感覺。

承襲朱熹茶意深處的是考亭書苑對“琴棋書畫詩曲茶”形而上追求的境界??窗干弦换ǎp一季嫣然;聞席間一琴,聽一夜秋風;品茶中一席,得一方清趣。有人邀友暢談忘塵之處,就會聯(lián)想到“考亭書苑”茶寮中的滴水微香,那番流水洗肌骨、席間如清林的淡泊情懷恰恰是喝茶人身在茶席、心閑山野的浪漫追求。

茶無雅俗,與人共飲。以魏華之見,人這一生都是在一杯茶中相遇,無論是在寒冬還是春秋。我在泡茶,你來喝茶,我能做的,是為你沖泡一杯昔日考亭書院“理學”之茶,淺啜即可,不必深究,因為朱熹理學思想始終在這杯茶湯里與您相逢。而“考亭書苑”這杯茶韻,即使你身在遠方,也能彼此牽掛。

秉持著這份念想,魏華堅持在制茶過程中,以物性為上,遵茶理,合三才,拜五行,使得茶性盡顯,如武夷山的一縷風、一場雨,清馨來自天際,品一口,卻能澈入心底。魏華認為,堅持武夷山“正山”品質,致力于將“正山小種”紅茶發(fā)揚光大,自始至終是考亭書苑發(fā)展的終極目標。也許正是魏華的這份牽掛和用心,在2016年7月舉辦的上海“考亭書苑杯”茶藝職業(yè)技能競賽上,使考亭書苑的茶香韻味大放異彩,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自古文人墨客對武夷山茶的描述和點贊是實實在在的,一杯隱藏在考亭書院的茶韻卻從來沒有離開記憶,那一幅鑲嵌于心的朱熹在建陽茶事活動的畫面,給人帶來的絕妙詩意和無限遐想……

(舒曼茶話寫于2018年8月上海浦東清茗齋)

武夷巖茶“玩火”,內外兼修

武火篇

前些日,注意到茶??系囊粡堈掌湟纳侥巢杵蟮奶勘汗し粌?,一位老茶師帶著倆徒弟,正在拍攝焙茶的情景。每人身前擺放著一個裝有茶葉的焙籠,一個軟簍。他們凝神靜氣,全神貫注,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身體微微前傾,目光投向焙籠,動作恰似打太極的起勢,沒有絲毫的做作,這一瞬間神態(tài),自然流露著武夷山制茶師們對工作的專注。

照片里很平靜,室溫卻很高,他們在焙茶,也是在玩火,火被灰藏著,看不到。

若想看火,是要在打焙階段,也就是炭焙過程中最辛苦的時刻。

在另一家茶企,一天上午,焙茶師傅叫上一位助手,戴上口罩,從雜物間內搬出干燥、無異味的荔枝木炭,倒出,用焙鏟將大塊的木炭敲成小塊,剔除炭頭、雜物等,用谷斗將木炭加入直徑約54cm深約33cm的圓形焙坑中,用松柴和竹篾片引燃三五個焙坑的木炭,待坑中火舌竄起,再加滿木炭燒紅。用洋鏟將燒紅的木炭一分為三加入其它焙坑中,接著再加滿木炭燒紅。滿滿的木炭燒紅后,落下去一半高度,接著再加滿木炭。

焙間的煙氣越來越大、越來越濃,室內熾熱難耐。

焙茶師將毛巾在水中漂漂浸浸,又擰了擰,披在頭上,握住焙鏟手柄往坑中猛插,接著又往坑內猛拍,拍得火星四濺,拍得窗戶嗡嗡作響,地面震撼,地面越是震撼,炭越是結實,以確保在焙茶過程中坑內的炭不會塌陷,保持溫度的穩(wěn)定性,并且用的時間更久。

這個過程,他們完成得真是夠漂亮的,又快、又猛,恰似在完成一套武術動作。

他們走了出來,將頭上烤干了的毛巾往臉上抹了抹汗,擦了擦手,順手將毛巾往臉盆內丟去。

稍作休息,焙間的煙小了,火燒的通紅、通紅,炭再次落了下去。他們又將木炭添得高高的,用焙刀將邊上的向中間收攏,聚合成一個小山包。

過一會兒,他們又覆上濕毛巾,操起焙鏟將炭條插緊、拍實。

接著用鐵線篩篩出炭末,用焙刀將燒紅的炭塊培成如倒扣的鐵鍋狀,披上炭末,待炭末也燒到紅透,又披上一層純凈的炭灰,打焙就此完成。

剛打好的焙,不能馬上焙茶,要到第二天清晨開始使用,從而有效的提高炭火的純凈度。

從“火焰山”出來的茶師,從頭到腳滿是黑黑的灰塵,口罩更多。

他們漱了漱口,擤了擤鼻涕,再擦一把汗,點燃一支煙,不以為然的聊著天,完成任務,本就開心。

打焙完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吃些綠豆、花生、蓮子湯,或是泡些金銀花、泡些蜂蜜,又或是吃些香蕉等,以排除體內的火毒,再吃些豬血,相助體內排出污物。

要說打焙這份工作,還真不是所有茶師都能做的事,他不但要有強健的體魄,還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磨練。一般體質的人,參與打焙工作一次,便會嚴重上火,咽喉腫痛,頭昏耳鳴。我所見過的焙茶老師傅,大多是幾代人都從事炭焙工作,從小耳濡目染,親身體驗,玩起火來簡直就駕輕就熟。

文火篇

從江西過來的陳師傅便是如此,我與他相處了好些個年頭,對他甚為了解,他很擅長幫企業(yè)焙制精茶。

第二天,天還沒亮,陳師傅就起床了,不用刷牙,沒有洗臉,先抽了根煙,直奔焙間去。先將茶按標準量上到焙籠內,爾后用手背在每個焙坑上方試了試溫度,依據(jù)茶所需的溫度調整,用炭灰勺或舀掉些灰,或再覆些灰,再用批灰刀將灰修個嚴實光整。

約摸二十分鐘,用手背在焙籠腰際下方試了試溫度,如高低相差太大,則移下焙籠,調整炭灰厚度。過十分種,再探測溫度。茶葉剛上焙的前一兩個小時,焙間的門要半開著,以利于水分及雜味的發(fā)散。

第一次翻焙時間約在茶裝上后三十到五十分鐘,依據(jù)火溫與茶葉的耐火程度而定。翻焙之前調溫極其重要,往往茶葉焙成急火,是在這期間溫度控制不好產生的。還有就是焙沒打嚴實,炭堆塌陷,火舌從裂縫中竄出,燒傷茶葉。

第一次翻焙采用扣焙方式,就是將空焙籠放在拖藶上,將焙坑上的焙籠移下,左手移到身體右側,四個手指套在焙籠上方邊沿內側,拇指在外側。右手手指于左手正下方,四指伸入焙籠底部邊沿內側,拇指在外側,兩手虎口同時鉗住焙籠邊沿,左手順勢向下,右手提起焙籠底部沿著空焙籠邊緣劃個半弧,茶葉就勢堆放在整個焙籠內,中間高,邊緣低,與焙篦形狀相吻合,用手稍稍將茶整一下,端上之前先將灰厚度調好再用灰刀將炭灰修嚴實。

第一次翻焙采用扣焙的方式,主要是烘焙過程中,底部的茶葉溫度比面上的更高,幾十分鐘的時間烘焙,上下的吃火程度相差較大,此法可避免茶葉焙成花底。

第二次翻焙用軟簍搖勻茶葉,倒入焙籠,再用雙手將茶葉翻拌一遍,然后再將它們修整得與焙篦形狀相似。

第二次翻茶,用翻拌的方式,主要是因為面或底部的茶葉各有一次貼近焙篦的機會,如此這般,茶葉吃火程度就均勻了。

翻拌茶葉比較辛苦,如若是新焙籠、焙篦,會帶有細小的竹刺,稍不留神就會刺入手指,稍長些的可以扯出,短的直接沒入皮肉,刺痛、刺痛的又拔不出來,最后只會被愈合的皮肉包在里面。如若是舊焙篦,有些竹條因為脆化而斷裂,恰巧向上翹起,雙手將茶捧起的一瞬間,竹條直接刺破手指。更有甚者,茶葉焙到快要下的階段,溫度很高,既燙又痛。盡管如此,為了更好的感知茶葉的葉溫,老茶師即使是受傷,在高溫情況下,也是不愿戴手套的。

日積月累,焙茶師的虎口因為鉗握焙籠而結出了厚厚的老繭,手部不斷受傷,愈合,又受傷,又愈合,一道又一道的加厚了老繭。

手背是焙茶師的溫度計,經(jīng)驗豐富的老茶師,是不愿用譬如紅外線測溫計之類的輔助工具。

事實也印證了他們心中的道。用紅外線測溫度計,有幾種測定位置標準,譬如測焙籠腰箍位置,每個焙籠在焙間的位置不同,外圍的溫度與焙籠內部的溫差程度也會不同。譬如測焙籠內茶葉面上中心的溫度,也會因所在安放位置的不同而受影響。譬如在茶葉扣焙到另一焙籠后,測定焙篦中心溫度也會因為茶葉掉下后,堆放形式的不同而有差異。還有就是紅外線測溫計數(shù)字顯示,哪怕是在同個位置每相差一秒都不盡相同。

自信的茶師認為自己的雙手與茶是心性相通的,其它工具僅是輔助而已。

重復一扣一翻拌的程式,茶葉從上焙時吸熱變軟,漸漸變干,蓄積的溫度漸漸升高,茶葉變得越來越燙手,越來越硬,越來越緊結。

前半部分,因為有靑氣在散發(fā),只需重復著一扣一拌的程式,后半部分有火香上來的時候就要注意了,每翻動一次,從各個焙籠取一小撮茶樣搖勻,為了保障良好的嗅覺、味覺敏感度,不便急于開湯,比如先看它的條索收縮程度,色澤變化程度,再隨手取幾粒茶葉捏成粉,看粉的粗細、粉的轉色情況,具體情況不好判斷時,就該開湯審評了。

開湯的前兩沖特別是第一沖通常是不喝的,觀察湯色的變化程度就可以了,正焙著的茶喝著容易上火,一旦感官系統(tǒng)上火了,那么之后對品質的把握就會越來越遲鈍。第三沖一定要品嘗,并且將葉底倒在葉底盤中仔細觀察。在關鍵時刻,最好是多叫幾個人來共同審評,更能準確的把握。

微妙篇

“武夷焙法,實甲天下”

——梁章鉅。

武夷巖茶的焙法必須遵循:依茶調溫,文火慢燉、看茶焙茶的原則。

茶葉的導熱性差、傳熱慢的物理特性決定了它無法一次性焙到透。焙精茶時的火候拿捏是重中之重?;鹨莆詹璧哪褪芏?,時長要掌握茶的最佳收官點。

焙茶分三到四個程序完成。

第一次是將毛茶梗、片、茶類夾雜物、非茶類夾雜物剔除,勻堆后及時用鏈板式茶葉烘干機快速將茶葉含水量控制在百分之八以內。

之后,用炭焙法焙兩到三道。

第一道焙到聞干茶無青味,火香尚顯,開湯審評略帶青香,滋味略帶澀,苦味加重即可下焙,攤涼、裝箱,半個月以后再焙。

下焙的理由是:茶葉的導熱性差,在焙火過程中,茶葉受熱后茶條逐漸收縮,表外部分比內心部分吸熱更充分,當外部的吃火程度與內部相差很大時,便可下焙。

初焙一道的茶葉,在存放的過程中,表面的火工味慢慢減弱,內部繼續(xù)發(fā)生微妙的熱化學變化反應,如脂型兒茶素減少,黃酮類氧化、咖啡堿升華等等,從而有效地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并有效地提高香、味的濃度、厚度。

第二道烘焙,火盡量吃足,吃透,烘焙原則是根據(jù)茶葉的本質確定調多高的溫度,一般來說葉張薄的品種,如白雞冠、白芽奇蘭、春蘭、金觀音等。還有就是高海拔的茶葉或是以光合作用充分的原料制作的,具有品種特征明顯,香氣純度高的茶葉適宜焙中、輕火,以保持茶葉本真的高雅氣息,當然,火不宜高,卻需低溫長烘,完全祛除青味,香清味爽是為適度。

對于葉肉厚,或者是角質層厚的品種,焙火宜中足火,比如水仙的葉肉就比較厚,肉桂、梅占、矮腳烏龍等的角質層則比較厚。

焙中足火的茶葉,烘焙后期要在焙籠上加蓋焙藶,加蓋時焙藶單邊交替摞起來,留些小縫,用此方法主要是讓焙籠內的茶葉蓄積溫度,吃入茶心中。下焙前約三小時前需將焙藶取下,以退去表面過高的火味。焙火程度掌握在干茶葉色較深,葉脈突出,沖泡后葉背上顯現(xiàn)很多的突出泡點,俗稱“蛤蟆背”。并且茶葉要沖到六七沖以后每張葉底有百分之八十上下的展開面積,程度為邊緣稍稍翹起。中足火的巖茶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茶香凝聚于茶湯中,水香、以及飲后的掛杯香濃于杯蓋香,第三沖后濃郁的花、果香才逐漸顯露。

譬如,三坑兩澗內的茶葉葉肉特別厚,或者是葉肉雖看似不會特別厚,而內含物質極其豐富,又或是角質層特厚的茶葉,焙兩道火是焙不透的,其表現(xiàn)在第二道烘焙至十二小時以上,外部的焦糖香已經(jīng)顯露,而中心部位與外部吃火程度有較大差異,此時,要把茶葉下了,攤涼后裝箱,等上至少一個月以上再行烘焙,程度掌握在果香濃郁,滋味濃醇便大功告成。

火候中足以上的茶葉,一般焙好后要等三個月以上香味轉為較好時入市銷售,輕火茶一個月以后就可以上市,若再間隔兩三個月,則要通過審評判斷是否再補些火工。

相對篇

一、武夷巖茶的做青工藝更重要,還是炭焙工藝更重要?

可以這么說,決定武夷巖茶品質的因素有很多,就做青與炭焙而言,茶葉的品質在毛茶制作期間,包括地域特征,品種特征,品質風格就已經(jīng)基本定型,炭焙工藝只是將這些特征固化,并使茶葉的香氣向更高沸點,更耐保存的方向轉變。同時又使滋味更加醇厚,巖韻明顯。

做青與炭焙是武夷巖茶制作中必須相輔相成的工藝,只有先與后的說法,并無誰更重要的說法。

高境界的制茶師,對茶性的了解是相當?shù)轿坏模銮噙^程中就已經(jīng)根據(jù)鮮葉的特質,而確定毛茶要拿捏到何種程度,明白做青工藝是為下一步的炭焙工序準備的,為主導市場或是迎合市場做配套服務的。

二、武夷巖茶炭焙好,還是機器焙好?

炭焙用的是以木本植物燒制的木炭,充分燃燒生成的熱能進行烘焙的,茶葉也屬木本植物,在烘焙過程中不斷吸收木炭中與自身相近或相同的物質,據(jù)相關人士考證:炭灰質輕且呈堿性,主要成分是碳酸鹽,屬于天然堿,有防止食積、肥胖,促進消化吸收等功能。實踐表明,木炭在燃燒過程中,炭灰離子升華,與茶堿離子一道附著在茶葉表面,使茶葉滋味倍加溫和、醇滑。

炭焙還有個優(yōu)點,就是火溫比較穩(wěn)定,蓄積的溫度比較有滲透力。

炭焙過程中與茶接觸的用具,如焙籠、焙篩、焙篦、拖藶、焙藶、軟簍等都是竹制品,竹制品不會污染茶葉,甚至于高溫中揮發(fā)的香味物質可為茶葉所吸納。

再來看機器焙茶,機器配件幾乎都是金屬制品,普通的機器還極易生銹,電鍍的或是不銹鋼的,茶葉與之長時間接觸也難免會受影響。

再則,機器烘焙的熱源是通過風力吹送的,茶葉的導熱性本就不好,風在流動,溫度往往很難滲透茶心,只能將茶葉焙到高火防止其返青,就這點比起炭焙工藝就顯得大為遜色了。

筆者以為,茶葉的焙火方式主要依據(jù)茶葉的品質高低,以及市場需求而定,原則上是品質上者炭焙,中者炭焙或機器焙,中下者批量大用機器焙,以降低成本,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產品市場上新率,滿足中低消費群體。

【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謝榮(福建武夷山)】

找到約500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