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魏蔭魏說

找到約63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鐵觀音名稱來源的傳說

鐵觀音,是在安溪縣崇信里松林頭,即現在的西坪鎮(zhèn)松巖村被發(fā)現的。故事得從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2年)說起,松林頭的一個茶農家里降生了一個小孩,一生下來就哭叫不止,魏家大小束手無策,突然想起在大廳堂中的觀世音菩薩,就燒香祈求觀音保佑小孩平安無事,孩子就神奇般地不哭了。魏家人為感謝觀音菩薩的蔭庇,同時希望世代能受觀音的保佑,便把這小孩起名為魏蔭。魏蔭在父親的教養(yǎng)下,從小學習茶事,并虔誠敬佛,每日清晨以清茶三杯敬奉觀音大士,從未間斷。直至今日,公司每天的第一杯清茶都會先敬給觀音。

魏蔭成家后,新建房屋一座,親自將觀世音菩薩金身移進新居廳堂敬奉,祈求觀世音菩薩庇佑一家大小平安,家業(yè)興旺、茶葉豐收,質優(yōu)價好。

故事的高潮發(fā)生在公元1723年,清明過后,又是春茶采收季節(jié)。一天夜里,魏蔭忽然夢見觀音菩薩跟他說觀音山下打石坑龍?zhí)俄斒谔幱幸豢脫u錢樹,采之不盡,用之不完,但需傳遍人間,造福萬民。

夢這種東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第二天一大早,魏蔭依舊拜完觀音、土地爺,便扛起鋤頭,依據夢中場景,前往觀音山打石坑尋找夢中觀音菩薩所說的神樹。以前的觀音山雜草叢生,不比當今,滿山都是規(guī)整的茶樹及道路。魏蔭找了許久都沒有找到這棵搖錢樹,正要放棄,忽聞通常報喜不報憂的一對喜鵲嘰嘰喳喳個不停,魏蔭抬頭,但見晨光中有一株茶樹在微風中搖曳,他心里竊喜,爬上石壁,細看此樹:紅心、嫩牙、圓葉、歪尾、葉片上還閃著晶瑩的露珠。

圖片鐵觀音母樹彩虹

魏蔭高興地自道:真是奇茗。他俯下身子,細心鋤去雜草,采好茶葉,用衣裳包好,帶回家中。

可能有人看到“絲線串茶”會心生疑問,難道茶是串起來制作的?其實,茶呢,一般是不需要串起來的,魏蔭這樣做,是因為這棵搖錢樹上采下的葉子不多,不方便炒制,所以他將其用絲線串起來,和其它茶青混合搖青。經過數次翻搖,茶葉走水紅邊綠腹,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綠葉紅鑲邊”,軟嫩清香,觀音茶青如同木耳,嗅聞茶青,蘭花香沁人心脾。

接著,魏蔭把搖好的茶青進行適度發(fā)酵,并掌控好時間,生火炒制。

茶青炒熟后還需經手揉、烘焙等多道工序,才能保證制成后的干茶外行緊結,色澤砂綠,烏油潤滑,香氣非凡。

魏蔭將炒制成的干茶沖泡,先敬奉觀音菩薩,后自己細細品啜。此茶湯色金黃,香味獨特,口留余香,與其他茶區(qū)別甚大。

制成了好茶,當然不能辜負觀音厚望。立夏剛至,魏蔭就在打石坑石壁處,用紅土牛糞做成的農家肥,將茶母樹進行壓苗繁殖,培育出第一批茶苗,為以后此茶的大量繁衍,奠定了基礎。

說到壓條繁殖,我們不妨把時光再往前撥,共同來了解一下明朝后期那些事兒。明崇禎九年(1636年)松林頭魏氏功熹之孫朝镃,在秋天茶園深翻時,偶然間看到一株茶樹枝條損裂而埋入黃土中,在裂開的傷口處和彎曲處長出很多新的細根,魏朝镃從中得到啟迪,心想如果人為將枝條扭傷彎曲壓在新的黃土中間,是否可以培育出很多新的同種茶樹。經過反復實驗,證明其想法是對的。朝镃喜出望外,將此方法介紹給鄉(xiāng)親們,于是茶樹繁殖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也被眾多茶農仿效推廣。壓條育苗法正是利用茶樹固有的頂端優(yōu)勢及再生能力這一特性的原理形成的一種茶樹繁殖方式,并為西坪乃至安溪茶農發(fā)現培育和傳播良種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更促成了西坪成為茶葉良種寶庫,這些成就與茶樹無性繁殖方法的發(fā)現是密切相關的。

第二年春天,魏蔭把壓植的茶苗移植,分別在觀音山下和石鼓府種了數株幼茶,專留三株帶回家中,種在家里的破鐵鼎里,經過三年種植觀察,最終實現了大面積種植。

鐵觀音大家經常喝,可“鐵觀音”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呢?話說雍正三年,也就是公元1725年,喜逢魏父六十大壽,魏蔭殺豬宰羊叩答上蒼,邀請親朋好友及鄉(xiāng)親尊長共聚一堂。酒宴之后,他把制炒好的茶葉當眾沖泡,讓大家品嘗,同時把此茶的來源告訴大家,并請大家為此茶命名,諸宗親紛紛提議,有的說魏蔭種,有的說鐵羅漢,還有說紅樣觀音、紅心觀音等,但這些名字聽起來都覺得不怎么理想。魏蔭說此茶是觀音托夢于我,種植于鐵鼎之中,茶色如鐵又是觀音所賜,就稱鐵觀音,大家都說所言及是。

魏蔭不怕辛苦,精心管理茶園,適時鋤草,施肥,不久即墾殖出成片茶園。同時魏蔭謹記夢中觀音所托,把壓植的茶苗贈送給鄉(xiāng)里及鄉(xiāng)外種植,特別宣傳此茶養(yǎng)生之道,力求造福人類。從此以后,鐵觀音茶傳播五湖四海,名揚天下。

來源:魏蔭名茶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鐵觀音從安溪走向世界,非遺傳承人魏月德出版祖?zhèn)鳌懊伢拧?/a>

閩南安溪的清晨,露水漸漸滑落,浸透葉片。魏月德每天都會去茶園里看葉面。一片好的茶葉,要經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十來道工序,30多個小時連續(xù)的制作,才能成就一泡有“觀音韻”的鐵觀音工夫茶。

2011年,耗費魏月德15年時間的《鐵觀音秘笈》出版了。作為魏蔭鐵觀音第九代傳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46歲這年,他終于完成一個心愿:將祖輩用閩南話口傳身教流傳下來的制茶秘訣,轉成文字,展示給世界看。

閩南安溪是烏龍茶的故鄉(xiāng)和鐵觀音發(fā)源地,全縣120多萬人有80萬人從事涉茶產業(yè)。關于鐵觀音的來源,當地流傳一種說法:300年前,魏月德的祖先魏蔭發(fā)現一株破石而出的茶樹,便將此茶樹在打石坑壓苗繁殖,日后成為了中國最有名的茶之一。

魏月德家族位于鐵觀音發(fā)源地的茶山上,有一棵300年的鐵觀音母樹,如今已繁殖了千千萬萬鐵觀音茶樹。魏月德對學茶、做茶、愛茶的人來者不拒,幾十年來,徒弟已有數百個,學有所成出師者數名。


魏月德。受訪者供圖

300年鐵觀音,一個家族承前啟后

安溪的冬日,隨處可見的茶山和街巷里泡茶的人,讓人感到空氣里茶香味道濃郁。西坪鎮(zhèn)松巖村有一棵鐵觀音母樹,已經59歲的魏月德十分關注鐵觀音母樹的發(fā)展與保護,對母樹茶的松土、除草、管理都是親力親為。

魏月德介紹,清朝時期種植鐵觀音的茶農并不多,制茶技術也不是很成熟,通過魏蔭發(fā)現鐵觀音母樹后,經過多年的培養(yǎng)種植制作的經驗開始傳播、傳教、傳制。第五代魏福耀將家族茶的發(fā)展推向一個高潮,茶鋪能一年出產近4000斤。如今,魏月德每年售茶達到數十萬斤。

傳統(tǒng)農耕社會里的茶行業(yè),并不被人們看作是農業(yè)里的一部分,而被當作某種奢侈品。魏月德說,在上世紀80年代前,安溪鐵觀音的種植規(guī)模一直比較小、畝產量比較低。這是因為茶山種植比較嚴格,當時的茶園都是茶樹和糧食作物合種,沒有只種茶樹的茶園,作物會和茶樹搶奪土壤養(yǎng)分。那時候,茶樹畝產茶葉不到三十斤,而現在畝產能達到近百斤。

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有人主張把茶樹全部刨掉,種上糧食。魏月德的父輩們連夜偷偷地在茶園上切茶樹留根部,將茶樹根遮起來——對他們來說,保護好鐵觀音樹種,是家族的使命。

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魏月德把傳承發(fā)展鐵觀音技藝當成一輩子最大的事來做。在父親的口傳心授下,13歲的魏月德已是村里的采茶能手;14歲他便能扛鋤頭開荒種茶,很快學會了茶樹的種植管理,并開創(chuàng)性采用了單株種植模式;16歲時,魏月德已經能獨自制出一手好茶,還巧妙地將同屬烏龍茶品種的梅占、毛蟹等茶葉做出特殊的品質;17歲時,他成為閩西國營農場烏龍茶的制茶師傅;上世紀80年代,魏月德開創(chuàng)安溪首家個體茶葉加工廠。

2008年,魏月德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也開始把越來越多的精力用在傳播鐵觀音制作技藝和文化上,這些年,他出版了多部相關書籍,在各地傳播茶文化。

現在,魏月德為鐵觀音發(fā)展的狀況感到欣慰——300年的母樹依然枝繁葉茂,鐵觀音茶樹早已遍布全國各地。

制茶是一個人與時間和火候的較量

安溪鐵觀音傳統(tǒng)制作技藝由采摘、初制、精制三個部分組成。采摘前先要確定采摘期,制定采摘標準,然后再進行采摘。鐵觀音初制工藝包括采青、晾青、曬青、搖青(四搖四涼)、涼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四烘四揉)、烘干等十道大工序內有八道重復工藝。歷經38小時制成成品毛茶,精制工藝要經過有經驗的老茶師通過審評、分級、挑撿、拼配、成堆、烘焙、攤涼、包裝等八道工序。

魏月德說,安溪鐵觀音十道工序,道道都難。茶葉顏色到了什么深淺程度采摘,考驗的是茶農的眼力和經驗;而搖青,就要考驗人的技術和耐心。茶農一般搖青是在下午五點,要分批次搖到次日凌晨五點多。

制作安溪鐵觀音需要長久的經驗積累。制茶時“要看天做青,看青做青”,這是說做好鐵觀音要考慮天氣和時辰因素,一般是午時采青、申時曬青;制茶師要在合適的天氣中,以曬青、搖青、涼青等方法調節(jié)茶青,使之發(fā)生一系列物理、生物等變化,形成“綠葉紅傷邊”的效果;再以高溫殺青的方法,制止酶的活性,控制其發(fā)酵程度;然后進行揉捻和反反復復的包揉、烘焙,最終制作出帶有天然蘭花香和特殊韻味的茶品,呈現出被品茶人所鐘愛的“蘭花香”和“觀音韻”。

制茶流程漫長繁瑣,全程是一個人與時間和火候的較量。魏月德小時候和父親學制茶時,父親告訴他,制茶要守住“三心”,學茶的時候要專心,做茶的時候要用心,賣茶的時候要有良心。

魏月德種茶有個竅門,把茶樹栽在巖石邊、溪水旁。為了讓茶樹有更大的生長空間,他種的茶樹間距比較大,且不施加農藥、化肥、除草劑,也不被其他作物所擠壓。他希望每一棵茶樹都要枝條披張、無拘無束。

為什么把茶樹種得疏松?魏月德說,茶樹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人希望有自己的獨立空間,茶樹當然也需要大些的生長空間?!坝眯慕承牧夹模@是做茶的文化,也是家族傳下來的文化?!?

制茶技藝成為全球性“雙料”文化遺產

在包含鐵觀音制作技藝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之前,今年5月20日,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tǒng)被聯合國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這也意味著,鐵觀音茶文化和技藝成為全球性“雙料”文化遺產。

魏月德說,安溪鐵觀音自誕生起就已經邁向國際化。當時,憑借“海上絲綢之路”所承載的開放與共享的商業(yè)條件,安溪鐵觀音從泉州港、廣州港出發(fā),流向印度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以及歐洲、北美等地區(qū)。

中國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多以家族為渠道傳承,有“傳男不傳女”或“傳內不傳外”的習慣。魏月德說,他不希望鐵觀音技藝只藏在一個家族的“秘笈”里,它應該傳播向全世界。

為此,他籌措資金建設鐵觀音文化園,通過神農氏雕像、鐵觀音母樹發(fā)源地微縮景觀等展示鐵觀音的發(fā)展歷史和技藝方法。為了修繕和保護鐵觀音的母樹發(fā)源地,他還設立鐵觀音制作技藝傳習所,并將家族的種茶制茶經驗匯集在《鐵觀音秘笈》等著作中。

他說,編制《鐵觀音秘笈》用了他15年的時間,“我請縣文史館的一個專家?guī)兔?zhí)筆,我口述,他來寫。我把祖輩留下來的技藝,和自己半輩子摸索出來的經驗,都寫到了這本書里?!?

“可是,制茶是個功夫活。看再多書,不上手刻苦練習,都是學不會的。這些年,我教了有幾百個徒弟,能達到一定水平的,只有十來個。一壺好茶,來自一片好茶園。從管護好茶園到完成制茶,這過程經年累月,確實太磨人性子了?!?

魏月德說,他永遠都是一名安溪鐵觀音茶文化推廣的志愿者。只要學茶的人還在,鐵觀音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傳承就不會中斷。

來源: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鐵觀音誕生的地方:安溪

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fā)源地——安溪,有“中國茶都”之稱,是烏龍茶之鄉(xiāng),同時還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素有“龍鳳名區(qū)”之美譽。除了茶園,此地的文物古跡也頗吸 引。安溪的鐵觀音,茶色金黃,香味醇厚,是茶中的精品。鐵觀音之所以名貴,既有物以稀為貴的市場因素,也有廣為吸收自然之精華的“物場”因素。探訪這個 “物場”,是一場清心吸氧之旅。

安溪縣,古稱清溪,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廈門、漳州、泉州閩南金三角西北部,隸屬泉州市。有漢族、畬族等多個民族,通行普通話與閩南語。

安溪縣是“國家級園林縣城”,全縣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其中以清水巖、文廟、城隍廟最為著名。安溪縣以茶業(yè)聞名全中國,是中國烏龍茶之鄉(xiāng)、世界名茶鐵觀音發(fā)源地,位居中國重點產茶縣第一位。

鐵觀音魏說發(fā)源地

西坪鎮(zhèn)是中國鐵觀音茶的發(fā)源地。距離泉州市區(qū)車程約一個半小時,距離安溪縣城車程約40分鐘。作為閩南烏龍茶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安溪縣鄉(xiāng)鎮(zhèn)重要的茶葉交易市 場之一,早在清朝時期西坪鎮(zhèn)就是遠近聞名的茶市和商品交易市場。周末到西坪鎮(zhèn),可飽覽茶鄉(xiāng)的旖旎風光和醉人美景,可品嘗茶農親手沖泡的傳統(tǒng)工藝制作鐵觀 音。

鐵觀音王說發(fā)源地

西坪山因水而清,水因山而秀。有“魏說”和“王說”兩個鐵觀音發(fā)源地旅游景區(qū)?!拔赫f”風景區(qū)位于松巖村,有魏蔭發(fā)現的鐵觀音茶母樹(打石坑)和代天府旅游景點。堯山村的“王說”鐵觀音發(fā)源地風景區(qū)。這里有王士讓所建書軒——“南軒”。東有茗圣坊,下有南陽石和移植百年的鐵觀音茶樹,巖石旁就是王士讓讀書 處。

除此之外,位于赤石村長坑的土樓,名為“聚斯樓”,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據省文管部門初步認定,該土樓極有可能是福建省現有最早興建的土樓建筑 之一。西坪著名的建筑物還有見證安溪茶葉向東南亞、臺灣地區(qū)傳播的日月兩座古寨,柏葉村的林氏祖宇、平原村的基督教堂、培田的土樓以及西原村的奇苑樓、活 水厝等。

月寨已有500年歷史

安溪茶葉大觀園位于位于鳳城北側鳳冠山,是國家3A級旅游區(qū)——鳳山風景旅游區(qū)內重要的茶文化景觀。茶葉大觀園占地面積11畝,分為茶樹品種觀賞園、茶作坊、鳳苑三大部分。大觀園內種植中外53種名茶,最具代表性的是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獬等安溪名茶品種。在這里游客可見到世界各地名貴茶種,在比較中 認識各種名茶,在茶作坊了解安溪古時制茶工藝流程,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包揉、烘焙等。

清水巖

清水巖位于安溪縣城西北的蓬萊山,始建于北宋,內奉中國百仙之一清水祖師,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旅游區(qū),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圣旅游勝地。清水巖是中國惟一主殿建設呈“帝”字形結構的巖寺,存有文物古跡中,宋代29處,元代1處,明代8處,清代5處,近代拓展23處,加上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構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萊仙境”。2009年12月份,清水巖獲批為福建省著名商標。2010年,“清水祖師信仰”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清水巖成為中國書法家創(chuàng)作培訓基地。

安溪縣文廟,位于安溪縣城南, 素有“八閩第一”“安溪文廟冠八閩”、“秀甲東南”之譽。

文廟

安溪文廟是中國現存比較完整的文廟,為江南現存同類物中最完整的古建筑藝術群,它工程宏大,藝術精湛,雄偉壯觀,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地方性特征,其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相當高。

2006年6月,安溪文廟被確定為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茶葉大觀園

安溪鳳山森林公園位于安溪城關,以鳳山公園為中心,向周邊輻射。站在山頂可以看到整個安溪,該公園以自然、人文景觀為根本,強化茶文化、宗教文化主題,集茶文化旅游、尋根旅游、朝圣旅游、健身旅游、觀光旅游、生態(tài)旅游6大功能為一體,公園規(guī)劃由“一園兩區(qū)”構成,即茶葉大觀園、宗教朝圣區(qū)、健身游覽區(qū)。

來源: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61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