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同興號普洱茶廠

找到約76條結果 (用時 0.012 秒)

普洱百年老字號[慶豐號、同興號、宋聘號、同慶號、福元昌號]

一說起普洱茶老字號,相信很多茶友都會想到同興號、宋聘號、同慶號以及福元昌號。這些老字號,經過百多來起起伏伏,一直堅持到現在真是不容易,在這里我找了一些關于百年老字號的資料,讓不知道的朋友也來了解一下。

圖片描述??

慶豐號茶莊

易武慶豐號茶莊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初年(公元1875年),年經營茶葉100-200擔;由于兩地相隔僅數十里,然兩地區(qū)的茶葉,一為最適合制成普洱貢茶的小葉種茶,另一則是最好的越陳越香大葉種普洱茶品。一般茶商多跨著兩茶區(qū)同時設有茶廠。“宋云號”和“元昌號”兩個茶莊,均在兩大茶山設了制茶廠,其中“宋云號”設于易武的茶廠名為“慶豐號”,專門采用有別于倚邦小葉茶種的易武山大葉種普洱茶葉,制造精選茶品,茶葉主要銷往貴州、四川、越南萊州等國內及海外市場。

古六大茶山茶莊創(chuàng)建時間不一,有清雍正、同治、光緒、民國等時期,有的開開停停,停停又恢復。清光緒年間至民國26年(1937年)抗戰(zhàn)爭爆發(fā)前,易武主要茶莊除了慶豐號外,還有同慶號、同興號、乾利真宋聘號、福元昌、同昌號、同泰昌、迎春號、慶春號、守興昌、車順號、元泰豐、君利祥、中和祥等十四家。

易武慶豐號普洱茶

福元昌號

清代末期以前,一直都是以倚邦茶山(后來稱為“倚邦茶區(qū)”)的普洱茶品最受歡迎,而且以小葉種普洱茶著稱,尤其在清朝是貢茶的主要茶種。開設在倚邦茶區(qū)的茶莊號很多,后來流傳而繼承下來,有史料可考的,要推“宋云號”和“元昌號”兩家茶莊。這兩家茶莊同是創(chuàng)立于光緒初年。宋云號茶莊在光緒初年創(chuàng)業(yè),到民國初年暫時歇業(yè),1921年又重新開業(yè),每年制造普洱茶二百多擔,以銷往四川為主。元昌號茶莊也是創(chuàng)設于光緒初年,每年制造普洱茶四五百擔,以運銷到四川省及北方地區(qū)。到了民國初年停業(yè)后,全部業(yè)務就此營運,并不再復業(yè)。

清代中期,易武山普洱茶事業(yè)已逐漸崛起,更早時期已經建有一條運送貢茶古道,后來并鋪成石塊馬道,連接了易武鎮(zhèn)和倚邦茶山區(qū)。兩地相隔僅數十里,然兩地區(qū)的茶葉,一為最適合制成普洱茶貢茶的小葉種茶,另一則是最好的越陳越香大葉種普洱茶品。一般茶商多跨著兩茶區(qū)同時設有茶廠。元昌號茶莊在光緒年間中期,也在易武大街開設了茶廠分行,叫“福元昌號”茶莊,專門采用易武山大葉種普洱茶菁,制造精選茶品,以供普洱茶品茗者,或銷售到海外市場。“光緒二十六年易武周圍到處是老茶樹,另外還種了不少茶地……那時期是易武街曾產茶千多擔。

福元昌號圓茶是采用最優(yōu)良大葉種普洱茶菁制成,茶葉厚大,條索寬扁,土栗中略帶灰色,油光淡薄。茶氣仍強、充分表現出易武正山普洱茶的特性。那藍色、紫色內飛者是屬于較陽剛性茶品,而白色內飛者則是陰柔性,兩者茶性各具特色。最近已經發(fā)現福元昌圓茶劣品,像是早期的贗品,其茶韻很新,還有一些澀味,葉底呈暗栗色,多厚硬大的單葉茶箐。從茶餅表面很難辨別出真?zhèn)巍8T枅A茶那種氣勢磅礴雄厚的氣勢,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壯男性美,是現今普洱茶行列中的“普洱茶王”。

易武福元昌圓茶

宋聘茶莊

宋聘茶莊始創(chuàng)于清光緒初年,和同慶號、福元昌號、同興號并稱為四大貢茶茶莊。光緒二十二年在思茅設立總店,到民國初年,“宋聘號”已成為云南易武鎮(zhèn)最有名的茶莊,其時總店名為“乾利貞宋聘號”。

宋聘茶莊為四大貢茶唯一保留字號,宋聘號出品的百年老茶在茗界中已經成為一個極品的專有名詞,也是品質優(yōu)良的茶的象征,主要的消費群體是當時的權貴富人,即現在所說的“高端人群”。明末清初成為皇室貢茶,廣受皇宮貴族的青睞及厚愛,并且在進貢茶品中非常受寵,擁有普洱茶是皇室地位的標志。同時也作為國禮送給國外使節(jié),遠銷日本、東南亞、歐洲。清雍正七年,清廷在普洱設建“普洱府治”,征收茶捐,并駐軍防守茶山。清光緒初年(1875年),宋聘茶莊字號在傳承了幾代人的家業(yè)后,正式創(chuàng)號,成為當時第一個茶莊連鎖。

包裝的竹箬雖然沒有同慶老號那種特級頂好品質,但已經屬于很好的材料。在頂上面片竹箬上,原本是寫有字的,但因年久而剝落。每筒壓有內票一張,規(guī)格約11厘米正方形,橘紅底色,藍字圖案。四邊框以云紋圖案,內寫明“本號在易武山大街開張福元昌……”經過仔細研究發(fā)現,內票和內飛的圖字都是刻成印章,別具藝術意義和價值。

易武宋聘號

同興號

同興號茶莊原名同順祥號,亦稱中信行。創(chuàng)設于公元一七三三年的易武鎮(zhèn)。民國十年前后,同興號和同慶號一樣聞名于易武大街,那時年產普洱茶量約五百擔,是屬于大型茶莊之列。現在也存有著兩種同興號普洱餅,都是圓餅茶,一種是民國十年至二十三年之間制造的,我們稱它為“同興后期園茶”兩種茶青都取自倚邦山曼松頂上茶園,品質非常優(yōu)良。

易武同興號

易武同慶號茶莊

百年前,吾祖“易武同慶號”老莊主——劉葵光(字向陽公)、人稱“劉大老爺”。繼承制茶之祖業(yè),苦心經營,事業(yè)于清末、民初達至巔峰。“易武同慶號”各款茶餅,成一時之寵,被飲茶人追捧為“普洱皇后”,深得廣大茶友之厚愛。當年同慶之茶一餅難求,仿制同慶者大有人在,因此,民國初年同慶號注冊“龍馬”“雙獅旗圖”商標,以防范贗品損害茶友之利益,由此“同慶號”名號之金貴可見一斑。百年后,“易武同慶號”后人,承先祖同慶龍馬之精神,延續(xù)古法、傳承“見義勇為”金匾之祖訓,用“易武同慶號”、“見義勇為”金匾、“劉大老爺牌”商標為品牌.

易武同慶號

易武慶豐號的故事

? ? 據口碑流傳及易武《茶祖史話》記載,易武茶始于公元225年左右。到唐朝“大興土木”時期又得到較大發(fā)展,初步形成山山有茶園,處處有人家的宏大局面。易武、倚邦、攸樂、漫撒、蠻磚、和革登成為了普洱古六大茶山。由于茶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其他事業(yè),易武成了滇南有名的“利潤城”,使群眾的經濟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富裕,修房建廟、立茶莊,辦學堂,筑路架橋,一派欣欣向榮的發(fā)展景象,磨者河永安橋碑記描述了清道光年間的情景:“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薄?/p>

? ? ?古六大茶山茶莊創(chuàng)建時間不一,有清雍正、同治、光緒、民國等時期,有的開開停停,停停又恢復。清光緒年間至民國26年(1937年)抗戰(zhàn)爭爆發(fā)前,易武主要茶莊除了慶豐號外,還有同慶號、同興號、乾利真宋聘號、福元昌、同昌號、同泰昌、迎春號、慶春號、守興昌、車順號、元泰豐、君利祥、中和祥等十四家。

? ? ? 追根朔源,易武慶豐號茶莊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初年(公元1875年),是倚邦“宋云號”在易武的制茶廠,專門采用有別于倚邦小葉茶種的易武山大葉種普洱茶葉,制造精選茶品,年經營茶葉100-200擔,1911年停辦,1921年恢復,年產普洱茶15噸左右,產品銷往四川等地,1935年又停辦。


? ? 2019年易武慶豐號傳承人張先生創(chuàng)辦恢復百年慶豐號茶莊,設在易武大街,收購易武正山古樹大葉種普洱茶。


易武慶豐號茶莊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初年(公元1875年),年經營茶葉100-200擔;由于兩地相隔僅數十里,然兩地區(qū)的茶葉,一為最適合制成普洱貢茶的小葉種茶,另一則是最好的越陳越香大葉種普洱茶品。一般茶商多跨著兩茶區(qū)同時設有茶廠?!八卧铺枴焙汀霸枴眱蓚€茶莊,均在兩大茶山設了制茶廠,其中“宋云號”設于易武的茶廠名為“慶豐號”,專門采用有別于倚邦小葉茶種的易武山大葉種普洱茶葉,制造精選茶品,茶葉主要銷往貴州、四川、越南萊州等國內及海外市場

百年老字號:曾經輝煌的易武慶豐號

? ? 易武慶豐號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初年(1875年),年經營茶葉100-200擔。清代中期,易武山普洱茶事業(yè)已逐漸崛起,更早時期已經建有一條運送貢茶古道,后來并鋪成石塊馬道,連接了易武鎮(zhèn)和倚邦茶區(qū)。

? ?由于兩地相隔僅數十里,然兩地區(qū)的茶葉,一為最適合制成普洱貢茶的小葉種茶,另一則是最好的越陳越香大葉種普洱茶品。一般茶商多跨著兩茶區(qū)同時設有茶廠。創(chuàng)于光緒初年的“宋云號”和“元昌號”兩個茶莊,均在兩大茶山設了制茶廠,其中“宋云號”設于易武的茶廠名為“慶豐號”,專門采用有別于倚邦小葉茶種的易武山大葉種普洱茶葉,制造精選茶品,茶葉主要銷往貴州、四川、越南萊州等國內及海外市場。


古六大茶山茶莊創(chuàng)建時間不一,有清雍正、同治、光緒、民國等時期,有的開開停停,停停又恢復。清光緒年間至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易武主要茶莊除了慶豐號外,還有同慶號、同興號、乾利真宋聘號、福元昌、同昌號、同泰昌、迎春號、慶春號、守興昌、車順號、元泰豐、君利祥、中和祥等十四家。



? ? 2014年農歷甲午年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百年字號“易武慶豐號”商業(yè)文化精髓,西雙版納易武慶豐號茶業(yè)有限公司在普洱茶歷史上遐爾聞名的“古六大茶山”的核心腹地成立,承祖先盛名,集數百年經驗,2019年在易武古鎮(zhèn)開業(yè)恢復百年茶莊,繼續(xù)以傳統(tǒng)制作理念為基石,發(fā)揚其以德制茶、表里如一的精神。公司以古六大茶山萬畝生態(tài)古茶園和景邁山千年古茶山為基地,遵循古法傳統(tǒng)工藝,其原料采收及茶品制作具備了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與地理優(yōu)勢,為打造品質優(yōu)秀、永世留香的普洱茶奠定了夯實基礎。秉承前人,不斷創(chuàng)新,做精做細,不斷探索,將普洱茶這一大自然的饋贈與廣大的愛茶人分享

找到約73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