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陶泥壺與紫砂壺

找到約313條結果 (用時 0.013 秒)

該不該用紫砂壺的標準來衡量紫陶壺的好壞?

近年來,建水紫陶行業(yè)發(fā)展迅速,隨之而來紫陶知名度也逐步提升。尤其是建水紫陶茶壺,因泥料天然安全,一無二的刻填工藝裝飾風格備受廣大茶友的追捧,而提到茶壺,不得不提及宜興紫砂壺,因此很多茶友在挑選建水紫陶壺時,喜歡用建水紫陶壺跟宜興紫砂壺作比較,并以紫砂壺的評判標準來衡量一把紫陶壺的好壞。該不該用紫砂壺的標準來衡量紫陶壺的好壞呢?

“紫陶怎么沒有自己的壺形?”“紫陶都是跟隨紫砂的腳步的吧?”“你這個壺沒有紫砂的輕巧???”等等,經常有類似的問題,怎么說呢?紫陶與紫砂本身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無論是從泥料還是工藝、歷史、文化等等,這樣的比較以及衡量標準并不適宜,紫陶在器型韻上確實還做得不夠,所以我們這些紫陶手藝人也在不懈努力的去做,這有個過程。

建水紫陶跟宜興紫砂同為四大名陶正是因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

宜興紫砂壺側重形制,建水紫陶壺側重裝飾。必須區(qū)分開來,盲目的用紫砂壺的指標去標定紫陶或者說用紫陶壺的指標去標定紫砂壺是不切實際的。無論紫砂也好紫陶也罷,我們應該著眼于他們各自特點,欣賞不同的美,而不是拘泥于某些小節(jié),當然紫陶壺是新起之秀,也是“晚輩”有許多方面需要和紫砂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以下幾點是經常遇到的幾種情況,在介紹的同時也會隨帶說明紫陶與紫砂兩者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兩者不相同。

“三點一線”

剛入紫陶門的壺友會過分追求器型的規(guī)整,必須三點一線,三山齊平很多陶友在挑選紫砂壺時都講究壺身必須是最規(guī)整的圓,甚至會用圓規(guī)比劃測試。另外要求壺嘴、壺鈕、壺把,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稱為三點一線,當倒立過來時,壺蓋口,壺嘴口、壺把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把這稱之為三山齊平,其實這些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體現出一把壺做工的精良程度,但過分追求的話就有本末倒置之意,且紫砂機制壺還更容易達到。再把這些標準放到紫陶上來,就稍顯"過分"。

原因之一是建水紫陶泥料與宜興紫砂泥料本質上天差地別,紫陶泥料屬黏土(200-300目),而紫砂泥料屬石質砂料類型(60-80目之一),紫陶泥料越拍越松散,越容易軟。在可塑性上紫陶泥料由于過于細膩因此不及紫砂強。紫砂可以拍片、轉身桶、靠模成型,紫陶目前均是手拉坯成型。

注:泥料目數越大,說明泥料越細,目是指過濾的網孔。

原因之二紫陶泥料燒制時的收縮比(百分之18左右)要略大于紫砂(紫砂收縮比整體比紫陶小,不同礦泥不一樣,比如紫泥在百分之10左右)。泥收縮比越大,壺越難成型,收縮比大的泥料所制作的壺,燒制中容易鼓泡,變形,坍塌,故而柴燒的時候燒窯的技術就比較考驗。

很多時候紫陶藝人制作一把壺時都會用直尺進行測量比對,準確無誤的將壺把、壺鈕、壺嘴成一條直線粘接起來。可等到入窯燒制過后,由于各處坯體厚薄難以做到完全相同,燒制時收縮比過大,造成三點并未能很規(guī)整的在一條直線上,會有輕微的歪斜,但只要歪斜的不是特別明顯,肉眼無法直接辨別,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在燒制柴窯時,燒制時,火焰大,溫度高,泥料在收縮時,煙囪的抽力很容易把壺嘴壺把或者壺鈕等地方隨著抽力的方向而導致變形、扭曲、坍塌等)

“氣密性”

壺友測氣密性方法一:拿起紫陶壺按住蓋子就開始對著壺嘴吹,不知道這種方法怎么流行起來的,但其實真要測氣密性完全不需要這樣,試水的同時,按住出氣口,不再出水其實就可以了,而且簡單衛(wèi)生,不然大家都用嘴測試,那多不衛(wèi)生。

壺友測試氣密性方法二:挑壺時喜歡把壺蓋蓋上,使勁的左右搖晃,若是壺蓋蓋的不夠嚴實,就會認為此壺不好。也正是這點,許多商家就開始賣“轉轉壺”,我家的壺可以提著轉圈圈,這就是所謂的氣密性好,可是有什么必要嗎?用過這類壺的就知道,用起來十分麻煩,壺蓋若是嚴絲合縫,泡茶時沾上水,再加上熱脹冷縮,半天才能打開,用著不順暢不說,萬一你覺得沒問題還能轉時,壺突然掉下來,豈不是損失。

若要做到轉轉壺其實非常簡單,紫陶因收縮問題壺蓋都會做大一點,燒好之后再進行??冢恍枰蚰r少打磨一下就可以做到沾水就可以提著轉,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也很容易做到,所以這也是告訴廣大壺友,理性思考,不要被忽悠,其實壺蓋和壺口間是需要保留適宜的空間的,這樣使用起來才能稱手如意。只要能出水流暢,斷水利落,封水不外漏這就是一把合格的紫陶壺。買壺并不是耍雜技!

無論是紫陶壺還是紫砂壺,都有各自的特性和優(yōu)劣,喜歡哪一類陶就去發(fā)現它身上的閃光點,人無完人,更何況是陶呢?還有很多紫砂“忠粉”特別喜歡拿紫砂來和紫陶比,說紫陶都是蹭紫砂熱度之類的話,其實,真是沒有必要,紫砂壺是榜樣,但也是前車之鑒。

閑聊|紫砂、紫陶誤區(qū)

近年來,建水紫陶行業(yè)發(fā)展迅速,隨之而來紫陶知名度也逐步提升。尤其是紫陶茶壺,備受廣大茶友的追捧,而提到茶壺,不得不提及宜興紫砂壺,因此很多茶友在挑選建水紫陶壺時,喜歡用建水紫陶壺跟宜興紫砂壺作比較,并以紫砂壺的評判標準來衡量一把紫陶壺的好壞,其實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樣的比較以及衡量標準并不適宜。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糾正一些挑選紫陶壺誤區(qū),看看在你身上有沒有體現。




誤區(qū)一:過分追求器型的規(guī)整,必須三點一線,三山齊平
很多陶友在挑選紫砂壺時都講究壺身必須是最規(guī)整的圓,甚至會用圓規(guī)比劃測試。另外要求壺嘴、壺鈕、壺把,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稱為三點一線,當倒立過來時,壺蓋口,壺嘴口、壺把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把這稱之為三山齊平,其實這些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體現出一把壺做工的精良程度,但過分追求的話就有本末倒置之意。再把這些標準放到紫陶上來,就稍顯"過分"。


首先建水紫陶泥料與宜興紫砂泥料本質上天差地別,紫陶泥料屬黏土,而紫砂泥料屬石質砂料類型。成型方法完全不同,紫陶壺采用手工拉坯成型,而紫砂壺采用拍泥片圍筒身成型。紫砂泥料越拍越緊實,而紫陶泥料越拍越松散。在可塑性上紫陶泥料由于過于細膩因此不及紫砂強。








另一方面紫陶泥料燒制時的收縮比要略大于紫砂。很多時候紫陶藝人制作一把壺時都會用直尺進行測量比對,準確無誤的將壺把、壺鈕、壺嘴成一條直線粘接起來。可等到入窯燒制過后,由于各處坯體厚薄難以做到完全相同,燒制時收縮比過大,造成三點并未能很規(guī)整的在一條直線上,會有輕微的歪斜,但只要歪斜的不是特別明顯,肉眼無法直接辨別,其實是情有可原的。

誤區(qū)二:過分追求壺的氣密性,口蓋必須嚴絲合縫
這樣的情況比較多見,通常部分陶友在挑壺時喜歡把壺蓋蓋上,使勁的左右搖晃,若是壺蓋蓋的不夠嚴實,左右晃動,他們就會判別此壺不好。這其實也是一個誤區(qū)。設想壺蓋若是嚴絲合縫,泡茶時沾上水,再加上熱脹冷縮,豈不是要拿刀來才撬的開。壺蓋和壺口間是需要保留適宜的活動空間的,這樣使用起來才能稱手如意。


還有一部分人會把壺裝滿水,倒置過來,堵住壺嘴,看壺身是否會下墜,用此法來檢查壺的氣密性。其實在小編看來這未免有些過于計較,買壺并不是耍雜技。只要能正常斷水出水,不外漏這就應該是一把合格的壺。


其實建水紫陶跟宜興紫砂同為四大名陶正是因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宜興紫砂壺側重形制,建水紫陶壺側重裝飾。必須區(qū)分開來,盲目的用紫砂壺的指標去標定紫陶或者說用紫陶壺的指標去標定紫砂壺是不切實際的。無論紫砂也好紫陶也罷,我們應該著眼于他們各自特點,而不是拘泥于某些小節(jié),錯過了真愛。





















 

小壺細盞天地寬——工夫茶茶器文化流變

中國飲茶的歷史十分悠久,從早期的生煮羹飲,當作解渴解乏的菜湯食用,到隋唐時期出現明確的品賞階段,制團研末,開始用心品味,是味覺意識的一大飛躍。自從陸羽、皎然、盧仝等茶人提倡茶器要配合茶道,茶飲的主流變化可以概括為兩個大階段,就是唐宋時期的研末煎點與明清以來的芽葉沖泡。到了明末清初,福建又出現了一種飲茶習慣,開始喝條索發(fā)酵的陳茶,先流行于武夷山一帶的茶農,逐漸發(fā)展到閩粵各地,出現了武夷巖茶、烏龍、鐵觀音一系。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飲茶風尚的演變,與制茶的技術規(guī)范、茶器的形制釉色,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息息相關的。唐代講究煎茶的湯色與沫餑,就崇尚浙江青瓷系的秘色瓷碗;宋代講究點茶拉花,就推崇建窯黑瓷茶碗;明代開始品味芽葉新茶,就中意薄胎的甜白釉茶盞與青花瓷杯。錫壺與紫砂壺的普遍流行,以及使用精致細巧的小杯飲酌,是在明代中葉之后,特別適合清初逐漸風行的發(fā)酵茶,成為清代閩南潮汕飲茶常設的茶器。

孟臣水平流嘴朱泥小壺

在明末清初的飲茶習俗進程中,茶事發(fā)展的新鮮事物,是武夷發(fā)酵茶的出現。武夷茶農原先遵循江南炒青綠茶的風尚,后來改為品賞發(fā)酵陳茶的濃郁口感。明清兩代,一直以江南炒青或蒸青的新茶為尚,講究的是早春新出的茶芽,在清明與谷雨期間采摘制作,如虎丘茶、龍井茶、松蘿茶等,成為茶人的新寵。比較例外的是蒸青的羅岕茶,但也是初夏的新茶,保有新鮮的春天氣息。到了清初的武夷山地區(qū),卻在全國流行鮮嫩新茶的氛圍中,發(fā)生影響近現代流行的飲茶方式,開始喝陳茶,飲用發(fā)酵過后的茶葉,有的是輕微發(fā)酵,有的重發(fā)酵,有的則是完全發(fā)酵。在世界飲茶史上,由此而出現了著名的武夷巖茶、烏龍茶、鐵觀音,以及紅茶、普洱茶,許多都在十七世紀以后成為外銷茶的主力,對全球飲食文明發(fā)生了巨大的影響。

關于武夷發(fā)酵茶的出現,比較早的記載來自明末清初的周亮工(1612—1672),他在清初順治年間擔任過福建按察使與布政使,寫過《閩小記》一書,記載了明代武夷地區(qū)采制茶葉,本來是學江南綠茶的做法,以新茶為貴,后來則著重發(fā)展陳年發(fā)酵茶。書中所錄《閩茶曲》,也見于他的《賴古堂集》(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其中有這么一首詩:“雨前雖好但嫌新,火氣難除莫近唇。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蓖瑫r還有自己的注:“上游山中人類不飲新茶,云火氣足以引疾。新茶下,貿陳者急標以示,恐為新累也,價亦三倍。閩茶新下,不亞吳越,久貯則色深紅,味亦全變,無足貴?!泵鞔_指出,武夷地區(qū)茶農不喜歡新茶,在販賣茶葉時,還要特別標明是陳茶的品類,以別于新茶,因為發(fā)酵陳茶的價錢是新茶的三倍。

與飲用發(fā)酵茶相應的,是陶瓷茶器使用的變化。閩南、潮汕一帶,因為飲茶風氣的轉變,從嘗新(明前茶、雨前茶)轉為品賞發(fā)酵陳茶,也就選擇可以呈現發(fā)酵茶濃郁口感的茶器,以紫砂壺與細瓷小杯為主。到了乾隆時代,以宜興紫砂壺沖泡半發(fā)酵葉茶,在閩南與潮汕地區(qū),特別是泉州、漳州、潮州一帶,已經形成獨特風格,與江南主流品賞明前或雨前新茶的風尚大為不同了。

我們界定工夫茶,首先要注意工夫茶的獨特風格。在茶器方面,長期以來使用紫砂小壺與細瓷小杯,所謂“罐推孟臣小,杯取若琛(深)潔”。清末臺灣學者連橫在《雅堂文集》中說到,“臺人品茶,與中土異,而與漳、泉、潮相同;蓋臺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ㄉ睿?,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边@段話言簡意賅,明確指出清末臺灣人喝茶,沿襲閩南潮汕風俗,而“與中土異”,也就是不同于主流喝新鮮綠茶的風尚。工夫茶有三要:茶葉是半發(fā)酵的武夷系統(tǒng)的巖茶、烏龍、鐵觀音;孟臣壺是江蘇宜興的紫砂壺;若?。ㄉ睿┍瓌t是江西景德鎮(zhèn)出品的細瓷小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武夷半發(fā)酵茶是清初出現的制茶法,紫砂壺是明末發(fā)明的制壺法,而若琛(深)杯則是清代景德鎮(zhèn)制作的闊口小杯。所有的歷史證據都顯示出,閩南潮汕工夫茶的獨特風格,是明末清初之后逐漸成形的。

坊間有潮汕工夫茶始自宋代之說,并隨意引述蘇東坡貶謫到惠州,稱贊當地的茶品,還說蘇轍詩句“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可以作為宋代已經出現潮汕工夫茶的證據,其實大謬不然,完全昧于宋代茶飲崇尚點茶拉花的情況。為宋人稱道的建州龍團茶,是用來研末煎點的,與清代工夫茶使用沖罐泡葉茶,其間有巨大的差別。何況宋人講究的茶具,是建窯黑釉茶碗(日本茶道稱之為天目碗),在碗中擊拂茶末成為沫餑,日本抹茶道沿襲至今。工夫茶使用明末才發(fā)明的紫砂茶壺,以及細白瓷的小杯,沖泡半發(fā)酵的葉茶,是明清時代雅俗共賞的后起風尚。

還有些研究潮州工夫茶的學者,為了提升工夫茶的文化意涵,開啟工夫茶的哲思空間,追溯工夫茶歷史到唐代的陸羽,以顯示工夫茶源遠流長,有著超過千年的歷史傳承。他們的理由是陸羽《茶經》展示烹茶要有茶具、有茶儀、有仔細的程序與步驟,所以,工夫茶源自陸羽。這種說法,完全昧于陸羽喝的是茶鐺烹煎的末茶,強調最好的茶器是浙江的越窯青瓷碗,與工夫茶的品賞過程,風馬牛不相及。清代乾隆末葉的俞蛟,在《夢庵雜著·潮嘉風月·工夫茶》中說道:“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致?!逼鋵嵵皇谴騻€比方,說品飲工夫茶有道,與陸羽茶道在精神上一脈相承,不是說唐朝就有當今工夫茶的品飲方式。

工夫茶最有特色的茶器是紫砂壺與細瓷小杯。最早系統(tǒng)記載紫砂壺的,是晚明的周高起,寫了一本《陽羨茗壺系》,詳細記錄了明代中晚期紫砂壺出現的前因后果。書中說到,明代中葉之后,飲茶用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又近人遠過前人處也?!碧貏e稱贊宜興紫砂壺的功能,在泡茶的過程中,可以保持好茶本身的色香味,是金屬壺不能媲美的。他列出的創(chuàng)始人,是傳說中的金沙寺僧,在宜興發(fā)現了可以制造紫砂壺的各類陶土。之后,宜興人吳仕(號頤山)在金沙寺讀書,他的書童供春就偷偷學了老和尚的制陶法,做出了傳世的紫砂壺。供春的紫砂壺精美絕倫,成了明代后期的收藏珍品,用周高起的話來說,就是“栗色暗暗如古金鐵,敦龐周正,允稱神明垂則矣?!焙喼本褪巧衩鞯淖髌罚耸篮庇?。供春的主人吳仕,正德九年(1514)中進士,讀書金沙寺的時間當然更早,而金沙寺和尚發(fā)明紫砂壺的制作法也應該在此之前。所以,我們可以說,紫砂器的創(chuàng)始,大概是在弘治、正德的明代中葉期間,也就是十五、十六世紀之交的時候,開始風行大約是在萬歷年間。

供春,亦名龔春,據說是他后人改的,或許因為本來是個書童,地位低下,就像世家巨族的童仆一樣,有名無姓。后來成了一代名匠,也就配上了適當的姓氏。供春之后,有所謂制壺四家:董翰、趙梁、玄錫、時朋。有趣的是,這四個人的名字,有三個都有不同的寫法,即:趙良、袁錫、時鵬,也反映了他們是工匠出身,由于口耳相傳,當時的人也搞不太清楚,記下的姓名只是諧音的字。這個時鵬有個好兒子,成了一代制壺大家,就是譽滿乾坤的時大彬。

明末清初陳貞慧的《秋園雜佩》(1648),提到時大彬壺:“時壺,名遠甚,即遐陬絕域猶知之。其制始于供春壺,式古樸風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后則如陳壺、徐壺,皆不能仿佛大彬萬一矣。一云,供春之后四家,董翰、趙良、袁錫、其一則大彬父時鵬也。彬弟子李仲芳。芳父小圓壺李四老官,號養(yǎng)心,在大彬之上,為供春勁敵,今罕有見者。或淪鼠菌,或重雞彝,壺亦有幸有不幸哉?!敝芨咂鸬摹蛾柫w茗壺系》也說:“時大彬,號為山?;蛱酝?,或雜碙砂土,諸款具足,諸土色亦具足。不務妍媚,而樸雅堅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壺。后游婁東,聞眉公與瑯琊、太原諸公品茶施茶之論,乃作小壺。幾案有一具,生人間遠之思,前后諸名家并不能及。遂于陶人標大雅之遺,擅空群之目矣。”

時大彬作的紫砂小壺,創(chuàng)造了紫砂茶壺的典范,后來發(fā)展出更為纖小的孟臣壺。紫砂壺以小為貴,是閩南潮汕工夫茶的三寶之一,所謂孟臣壺、若深杯、武夷茶,讓中國近代飲茶在東南濱海地區(qū)展現了獨特的光彩。

俞蛟《夢庵雜著》,提到“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重點則是細述工夫茶用宜興紫砂壺,用小杯,用福建茶,講的是清代工夫茶的烹治法。我們不知道俞蛟是否清楚中國歷代飲茶的習俗演變:唐代喝的是茶餅研末烹煮的末茶,宋代沿襲研末點茶之法,明清的主流飲茶法則轉為芽葉沖泡,明末清初出現發(fā)酵的巖茶烏龍系列,才是工夫茶的濫觴。陳香白在《中國茶文化》中特別標出俞蛟的“重大貢獻”,是“在于他能以銳敏的眼光審視自唐以來的中國傳統(tǒng)茶藝,洞察潮州泡茶法與陸羽煎茶法之間的傳承關系,一語中的”,就未免有些誤導。該書又把潮州工夫茶的“工夫”與陸羽的“工夫”對比,未免混淆了歷史事實與哲思想象了。

清末以來的閩粵茶人,指出工夫茶必備的茶器“四寶”是:孟臣沖罐(小紫砂陶壺)、若深甌(小薄瓷杯)、玉書畏(燒水陶壺)、潮汕烘爐。閩、粵、臺茶人對茶壺沖罐排名次有句茶諺:“一無名、二仕亭、三萼圃、四孟臣、五逸公。”但是,排名第四的“孟臣”卻是茶人的最愛。孟臣是明末天啟年間的制壺名匠惠孟臣,所制的紫砂壺,現今尚有壺底刻“大明天啟丁卯荊溪惠孟臣制”字樣。《桃溪客語》說:“孟臣筆法絕類褚遂良。”據說孟臣壺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暑夏不變餿的優(yōu)點。工夫茶人選購好壺,即以孟臣壺為標準,必須“三山齊”,即把去蓋的壺口倒置平桌,壺口、滴嘴、把柄,三點平成一線。茶壺使用愈久,茶銹愈厚,茶味就愈濃,甚至可以不放茶葉而有茶香茶色。若深甌是清代江西景德鎮(zhèn)瓷的名匠若深的佳作,胎薄釉亮,細巧不盈手,杯底書有“若深珍藏”,已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了。玉書畏以潮州百年老號“陶圣居”所制為佳,能耐冷熱,保溫性能特別好。潮汕烘爐,則精選粵東的優(yōu)質紅泥土,燒制成白居易贊賞的“紅泥小火爐”。特點是爐身一尺多高,體態(tài)頎長美觀,爐心深窄,爐火均勻而省炭,設有爐蓋爐門,可開可關,通風性能好,又頗為雅致。

此外,如茶洗、茶盤、茶墊、水缽、水缸、砂?,一切與茶飲相關的器具,也都力求細致精雅,以臻工夫茶的境界。茶人試茶,例喜使用四字訣來形容工夫茶器,如茶壺要“小淺齊老”,茶杯要“小淺薄白”,茶盤要“寬平淺白”,茶墊要“夏淺冬深”之類??傊?,工夫茶從清代發(fā)展到今天,吸取歷代飲茶文化經驗與智慧,在茶器上講求精致細巧,在小壺細盞中品味天地之雋永,為中國茶道的發(fā)展獨樹一幟,別有風味。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鄭培凱),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308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5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相關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