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唐代詩人盧仝作有一首茶詩

找到約21條結果 (用時 0.025 秒)

唐詩里的皇家貢茶

“茶香飄紫筍,膾縷落紅鱗?!边@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詩句(《題周皓大夫新亭子》)。

唐代大歷十才子之一的錢起曾寫詩說: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綠水靜留賓。(《過張成侍御宅》)

這兩首詩里都提到了一款唐代名茶——紫筍茶。

唐代名優(yōu)茶眾多,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就列出了一系列唐代名茶:

“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牙,號為第一。湖州有顧渚之紫筍,東川有神泉、小團,昌明、獸目,峽州有碧澗、明月、芳澀、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義興之紫筍,婺州有東白,睦州有鳩沉,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壽州有霍山之黃牙,蘄州有蘄門團黃?!?/p>

書中李肇一口氣列出了幾十種名茶,而這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紫筍,因為在唐代,紫筍茶是皇家貢茶。

茶葉入貢的歷史由來已久,如果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的記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魚、鹽、銅、鐵、丹、漆、茶、蜜皆納貢之”,那么貢茶當始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

《南齊書》中記載南齊世祖武皇帝蕭賾的遺詔:“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茶飲、干飯、酒脯而已?!被实鄣撵`座上設有的幾樣貢品中就有茶?!恫杞洝て咧隆分休嬩浀氖妨嫌涊d,八王之亂時,西晉“惠帝蒙塵,還洛陽,黃門以瓦盂盛茶上至尊”。落難的晉惠帝終于回到洛陽城,黃門官用瓦盂為皇帝奉茶。這些記載散見于不同史料但都說明了皇家用茶歷史久遠。

唐朝時茶業(yè)開始興盛,貢茶制度也漸趨形成?!缎绿茣さ乩碇尽分杏涊d懷州河內郡、廬州廬江郡、壽州壽春郡、峽州夷陵郡、歸州巴東郡、夔州云安郡、湖州吳興郡等十多個州府皆有茶葉入貢。

唐代的皇家貢茶中以紫筍茶最受推崇,名氣最大。產于常州義興縣(今宜興)的陽羨紫筍和湖州長城縣(今長興)的顧渚紫筍就是唐王朝最著名的貢茶。

太湖之濱的宜興(古稱義興,又叫陽羨),出產的茶叫“陽羨紫筍”,作為貢茶,陽羨紫筍茶成名還要早于聲名赫赫的顧渚紫筍。據說,它的成名還和茶圣陸羽有關。宋代大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在他的著作《金石錄》里收集的碑文《唐義興縣重修茶舍記》中記載,御史大夫李棲筠當常州刺史時“山僧有獻佳茗者,會客嘗之,野人陸羽以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薦于上”,茶圣對這款茶作了很好的評價,于是李棲筠就根據陸羽的推薦將此茶進貢給皇上,此為陽羨紫筍貢茶之濫觴,“義興貢茶自羽與棲筠始也”。后來有很多人會以此為由抨擊陸羽,比如許有谷曾有詩句:“陸羽名荒舊茶舍,卻教陽羨置郵忙?!闭f的就是因陸羽一言,使陽羨茶貢,致茶農平添辛勞之事。其實就是陸羽不推薦陽羨的茶,也會有其他地方的茶入貢,茶圣的一言評語也全然是就事論事,就茶評茶,如此批評陸羽不免偏頗。

宋 趙明誠《金石錄》中收錄的《唐義興縣重修茶舍記》

茶人們都非常熟悉一首著名的茶詩歌——《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其實這幾句詩是從唐代詩人盧仝的長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擇選出來的,因為詩中對喝七碗茶時的感受描摹的淋漓盡致,深受大家喜愛,所以后世就將這幾句單挑了出來稱為《七碗茶歌》。

那么玉川子盧仝是喝了什么茶寫出這么好的詩句呢?答案就是皇家貢茶陽羨紫筍。那年的一個早上,盧仝正在睡懶覺,有軍將敲門,原來是他的好朋友諫議大夫孟簡給他送來了三百餅今年的紫筍新茶,“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北R仝大為驚喜,因為這茶原本是為皇家制作的,所謂“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盧仝拿到茶百感交集,很為這茶不平“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他說你這陽羨紫筍茶身份如此尊貴本應在至尊皇帝或是王公之處,怎么就淪落到我這山野村夫的家里了呢,這話聽著像是為茶鳴不平,其實潛臺詞里滿是得意慶幸!既然得到如此好茶,當然也就老實不客氣的“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了。這吃相也足見他見到好茶的迫不及待和對茶的鐘愛了。煎出來便是“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清爽香冽的茶這一喝便是七碗,直喝的兩腋清風幾欲仙,直喝的千古傳誦盧仝歌。玉川子盧仝也因為這首詩常被稱為茶中亞圣。

杜堇 《古賢詩意圖》,圖中描繪的便是軍將打門為盧仝送茶的場景

盧仝煮茶圖(宋)

唐代素有“花間鼻祖”之稱的大詩人溫庭筠寫有一部茶學著作——《采茶錄》,在其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甫里先生陸龜蒙,嗜茶荈。置小園于顧渚山下,赍歲入茶租,薄為甌蟻之費。自為品第書一篇……

說唐代詩人陸龜蒙特別喜歡喝茶,在產茶勝地顧渚山開辟了一片小茶園,每逢早春產茶時節(jié),陸龜蒙就來到這里采茶、制茶,還在這里寫了一部品評茶葉優(yōu)劣的專著——《品第書》。

顧渚山是唐代貢茶“顧渚紫筍”的產區(qū),陸龜蒙所品飲的正是這一名茶。

顧渚山位于湖州的長興縣。湖州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清幽,物產豐饒,文化昌達。同時湖州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產茶勝地。南北朝劉宋山謙之《吳興記》記載:“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山,出御荈”。一般認為,由此可以上溯到三國時期孫皓被封為烏程侯的年代。如此,則湖州貢茶之史久矣。

顧渚山風光

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在湖州的顧渚山上,修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貢茶院。這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皇家制茶廠,顧渚貢茶院規(guī)模之大,為史所鮮見。《元和郡縣圖志》中說“貞元以后,每歲以進奉顧山紫筍茶,役工三萬人,累月方畢”,春天制茶盛期要征調三萬多人來采制貢茶,唐武宗時茶產量高達一萬八千四百斤!當地的官員也極其重視貢茶的制作,刺史常以立春后四十五日入山,到谷雨以后才出山。每年早春時節(jié),“蟄蟲驚動春風起”。顧渚山上滿是制茶的工人,“春風三月貢茶時,盡逐紅旌到山里”(《茶山貢焙歌》唐·李郢)。從這些記載足以想見唐朝時貢茶院宏大繁忙的生產場景。

顧渚山風光

顧渚紫筍制成后要快馬專程直送京都,趕在清明節(jié)前呈獻給皇上,謂之“急程茶”。試想一千多年前沒有發(fā)達的交通工具,不但要趕在清明節(jié)前高質量的做出貢茶,還要遠路迢迢算著日子把茶從浙江送到陜西,從詩中的描述可以想見其緊張程度。

茶成拜表貢天子,萬人爭啖春山摧。

驛騎鞭聲砉流電,半夜驅夫誰復見。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

——《茶山貢焙歌》唐·李郢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

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

這是唐朝湖州刺史張文規(guī)的《湖州貢焙新茶》詩,詩中描繪的正是當年顧渚紫筍茶進貢到朝廷時宮中的喜悅場面。顧渚紫筍制成后要快馬專程直送京都,趕在清明節(jié)前呈獻給皇上,謂之“急程茶”。在那個交通工具還不發(fā)達的時代,從浙北到長安是需要一些時候的。也許從皇帝到宮娥都早就等的不耐煩了,此時紫筍茶到,于是大明宮雄偉巍峨的宮殿里為這小小細嫩的茶葉有了一片歡騰。紫筍茶何以如此受到唐朝人的喜愛呢?

摩崖石刻上有“湖州刺史裴汶”等文字,裴汶也是唐代的茶學專家,曾撰寫過茶學專著《茶述》,清人陸廷燦的《續(xù)茶經》中有錄

湖州是茶圣陸羽長期生活的地方,可謂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他所創(chuàng)作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就寫于湖州,《茶經》是茶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專著,是我們了解唐代茶的主要途徑。在《茶經》中陸羽對茶的優(yōu)劣作了這樣的評判:“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紫筍茶茶芽細嫩,色呈紫而形如筍,正符合“紫者上”、“筍者上”的優(yōu)良茶標準。而作為貢茶,又有著精良的制茶工藝,這都決定了這一茶品在唐朝的王者地位。

陸龜蒙和他的摯友皮日休這一對詩人朋友都很喜歡紫筍茶,皮日休曾經寫給陸龜蒙一組茶詩,主要就是品的紫筍茶,如《茶籯》詩:“筤篣曉攜去,驀個山桑塢。開時送紫茗,負處沾清露?!薄恫枭帷吩姡骸芭锷霞臣t泉,焙前蒸紫蕨”

重新復原修建的顧渚山大唐貢茶院

“山實東南秀,茶稱瑞草魁”。這是大詩人杜牧對顧渚山和紫筍茶的由衷禮贊。這位詩名宿著的風流才子曾在湖州做官,到了湖州就愛上了這里的茶山,或者根本就是愛上了這里的山水才欣然來此為官的,他在湖州做官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督造貢茶,然而他并不以此為負擔,反而認為是美差“剖符雖俗吏,修貢亦仙才?!?《題茶山》 唐·杜牧)

貢茶院里唐代大詩人杜牧奉旨造茶的摩崖石刻

前面提到的皮日休用詩人浪漫的眼光打量著顧渚山的茶人:

生在顧渚山,老在漫石塢。

語氣為茶荈,衣香是煙霧。

——唐·皮日休《茶人》

在他看來生長在顧渚山的茶人說話吐出的口氣和翻飛的衣袂間也盡是茶的香氣。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唐·錢起《與趙莒茶宴》

大歷十才子之一的錢起,曾與趙莒一起舉辦茶宴,地點選在竹林里,他們喝的正是紫筍茶,在他們看來茶宴上這紫筍茶的味道鮮美簡直勝過了流霞仙酒。那么就以茶代酒,洗盡塵心,在一片蟬鳴聲里清談到夕陽西下吧。在那個時代,每個喝茶的文人或多或少總要為紫筍茶留下一筆。

貢茶制的建立保證了茶葉生產定時、定點、定量、定質,對優(yōu)良茶的生產和激勵各地競制名茶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需要提一句的是在顧渚山下還有一處歷史名泉——金沙泉。在唐代因“碧泉涌沙,燦若金星”而得名的金沙泉與紫筍茶交相輝映,同享大名。金沙泉煮紫筍茶是相得益彰的,杜牧曾寫詩如此稱贊:“泉嫩黃金涌,芽香紫璧截”(《題茶山》 唐·杜牧)。有這樣的說法:“金沙水泡紫筍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筍茶只半功”。

顧渚山腳下的金沙泉在唐代常被視為好水的代名詞

常州和湖州兩地的紫筍都是貢茶,這導致兩地存在了一定的競爭關系,于是都爭著搶先制茶,希望自己的茶能夠最先進貢到京城,得到皇帝的認可“爭先萬里,以要一時之澤”(《嘉泰吳興志》)。但是茶并不是越早越好,太早制作的茶,生長期不足,內含物不豐富,反而質量不高。于是,兩地官員決定不再惡性競爭,而是友好協商,并在湖常兩州交界之處的啄木嶺建了一座境會亭。每到春天要采茶的時節(jié),兩州太守便相聚于此,共同會商茶事?!昂蓍L興縣啄木嶺金沙泉,即每歲造茶之所也,湖常二郡,接界于此,厥土有境會亭,每茶節(jié),二牧皆至焉”。(毛文錫《茶譜》)

茶做好了,兩州的長官在境會亭里拿出各自制作的新茶斗斗茶,看哪家做的更好,品茶第一,比賽第二,每一次場面都非常熱烈。

大詩人白居易特別喜歡茶,他曾在蘇州做官離湖州、常州都不遠估計會跑來蹭茶,然而有一年白居易身體不適,不能前來,很是遺憾,于是白居易躺在病榻上想象著境會亭里斗茶的場景,當真羨慕,恨不得立刻趕過去參與其中,他特地寫了首茶詩寄過去: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遰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

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詩中提到歡宴之時,兩地剛剛制作出來的紫筍貢茶齊嘗斗新,白居易艷羨之情溢于言表。

順便說一句,白居易在唐代大詩人中是以愛茶著稱的,比如溫庭筠的《采茶錄》中寫到“白樂天方齋,禹錫正病酒,禹錫乃饋菊苗、齏、蘆菔、鲊,換取樂天六班茶二囊,以自醒酒?!眲⒂礤a酒喝多了就去找白居易要茶解酒,但又不好意思白要,特地送去土特產來換取。白居易曾經寫過很多關于茶的詩歌,留下了許多關于茶的經典詩句,比如:

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唐·白居易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琴茶》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山泉煎茶有懷》唐·白居易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食后》唐·白居易

凡此等等,不勝枚舉,白居易并不僅是喜歡一個地方的茶,對各地的好茶他都會品飲贊賞。寫到詩歌里就留下了那一時代茶飲的雪泥鴻爪。

從白居易的茶詩說起,又聊回到白居易,此時正是春日,該是紫筍茶采制的時節(jié)了,遙想1200多年前的此刻,坐在笤溪邊的陸羽,也正煮著紫筍茶吧,旁邊放著剛剛寫就的《茶經》。清風吹來,書頁翻動,空氣中彌漫著茶香。

來源:中華茶人聯誼會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中國茶之道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也是最早制茶飲茶的國度。自上古神農時代的【藥飲】至唐代陸羽的【瀹飲】,再到明代的【泡飲】,茶文化涵蓋了修身養(yǎng)性之道。時至今日人們又應通過何種途徑來滿足內心的精神渴求?中國傳統(tǒng)茶道,承襲自唐宋茶人師祖的茶事風雅,在現代生活中以茶為媒介,來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平衡。


茶器



最讓人真切感受到這樣一席茶味道的,就是這些因茶而設的器具。說起來,無論是唐代陸羽創(chuàng)制的茶器二十八式,還是宋代審安老人的十二種茶器,抑或現代茶席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品茗杯這些茶器十余種的選擇,不同的材質器形,以及它們之間彼此連接關系,都隱藏著神秘的符號,而經驗老道的喝茶人是符號的破譯者,從這只壺、那只杯的關系中,在心里慢慢勾畫出將要喝到茶的性格和味道。


茶器的選擇,是對泡茶人的反作用,泡茶人對器皿的取舍尺度,從要沖瀹的茶品、所用沖泡手法來考量,進一步還要感知季節(jié)、時辰這些因素對茶的影響,最終呈現出一席茶。


茶席



茶席是茶事進行的空間,也是泡茶人對茶事認識的綜合表達。一個茶席的思考重點,是如何展現所要泡的茶。由此,茶席的季節(jié)性和地域性不是獨立于茶事之外的,而是由泡茶人結合當下和對茶性的理解而通過鋪陳的細節(jié)來呈現的。四季的更迭、晨昏交替,氣候的轉變、泡茶空間所在,這些因素都是日常泡茶擇茶要考慮到的因素,也是泡茶人積累的生活素養(yǎng)。


選擇契合的茶品,由對茶性的認識出發(fā),選擇茶的泡法、再由此決定泡茶的茶器具,其他配合的器具圍繞這個內容而配合,呈現出的茶席,自然帶有鮮明的季節(jié)和地域性。當然不同的茶席也是可以觀察其中蘊涵的季節(jié)因素的。春天的某日,天氣微濛。選擇碗泡臺灣高山烏龍茶,高山茶的清冷韻致能夠在這樣的天氣里更深長細膩的表現出來。


茶器除品杯以甜白釉的品杯來感受紆回的香氣和細膩口感外,茶碗、杯托、花器多是暖色調的陶器,而藍色席布上一枝北方早春的海棠更是微帶清寒季節(jié)的鮮明意味。在暑氣漸生的時候,夏天的茶席常以簡淡的色彩和清簡的茶器營造清涼的夏日空間,一簇小黃楊的茶花、石硯的茶盤、景德鎮(zhèn)的白瓷杯,讓人有清泉石上流的涼意。這一席泡的是鳳凰單叢的黃梔香。黃梔香是單叢茶里高香鮮爽的一種,口感微苦而生津迅速,正是適合溽熱天氣來消暑的。


茶聲


起炭從點燃一枝油薪竹開始,鵝毛扇扇動的風聲里,油薪竹的火焰帶著一縷白煙自下而上地升起,龍眼炭開始有爆裂聲,讓人心生期待,不過這個時候的扇子舞動反倒更加透著舒緩和沉穩(wěn)。直到炭爐里噗地一聲,火焰結結實實地圍繞在逐漸泛白地炭塊之間。壺里地水開始鳴叫,正是所謂“松風”的鳴響。注水溫壺、投茶入壺、出湯入杯,淅瀝水聲和器皿碰撞的聲響,如果靜下心來,就會聽到茶席上全然不同的情緒,隱約而細微,但是卻讓人清晰探尋到最無可隱匿的內心。


茶事



對喝茶這件事,古人說得直白,“飲茶以客少為貴,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幽,二客曰勝, 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仔細思量,其中的深意并非單以形式上人數的多寡來斷定喝茶雅俗之別,避免嘈雜喧囂回歸內心的寧靜和疏淡才是喝茶的本意。


近年愛茶者人數日增,若不是把茶當做解渴的飲品或者攀比的名品,會漸漸覺察到喝茶的過程會帶給我們的更多滋養(yǎng)。這樣的滋養(yǎng),隱于平淡生活中了然無痕地與茶的對話,由此養(yǎng)成對茶深切感知的思考習慣,又憑借不同的喝茶形式傳遞,無論是獨啜還是約幾個朋友茶聚,是常年如同抽絲剝繭般積累得來的喝茶理念在特定時空的集中展現。


每次茶會有不同形式的表達,茶品茶器的選定、茶席的鋪陳,花木的選擇、空間的安排,凡此種種細節(jié),遠超想象。茶品的選定,關乎對茶客人的體貼,除季節(jié)氣候而外所要瀹泡的茶品前后邏輯也同樣要考慮到對味覺體感的影響。茶會上容易被忽略的茶譜,如同古曲的工尺譜,其實是茶會的法度。讓茶與器之間輝映出另一番神韻,使不同茶品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長期養(yǎng)成的功夫。


茶會



茶會不同的茶席空間錯落組合,移步易景的觀念來自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風致。在一個空落的廳堂里,“無中生有”構建出傳統(tǒng)的花木掩映、心手閑適的意境。這些形式的背后,由無數個細小的信念和綿密的行為在做支撐。愛茶人的行為理念總是如同細流在茶事中涓涓流過。


入口屏風前陶罐里粗大的枝條,并非是為了營造氣氛而砍伐的樹木,是前幾天經過離家不遠的路邊時,看到園林工人正修剪花壇里的枯死的樹木,理下長長短短的枝條是為了保證花木過冬保留必須的養(yǎng)分,一大捆用麻繩捆扎的不同種類的枝條被我欣然討要過來,將要丟棄在路邊的枝條在茶會上恰恰就是意態(tài)天然的點睛之筆。這大概就是所謂無用之用,這樣的器物在每次茶會里都會出現,都會喚起很多人內心的柔情,也都會成為提亮茶事的一筆。


一場茶會,對于泡茶人和喝茶人來說,是彼此的成就。交織而成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的饗宴,其實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但在被視為彌漫著粗浮氣息的時代,能夠專心去成就一瞬的絢爛,是一種雋永的深意。茶會對客人來說,喝到一杯感懷于心的茶湯,他也許不會看到背后瑣碎的過程,但正是這些不斷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日常瑣屑,讓小小的茶湯能夠幻化萬千的心意。


茶會結束的時候,打包整理器具、家具收拾整理搬運——又回到最初的空落,似乎一切了無痕跡。朋友來告別,有了依依不舍的傷感,這也許是一場茶事另一個不在預料中的提醒,對每個當下珍惜就好。



喝茶,真的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常會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總是小心地說: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隨便喝喝。不管這謹慎的態(tài)度是不是謙虛,其實懂不懂茶對大多數人來說,真的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款茶感覺還不錯,能接著喝下去就足夠了。


喝了那么多茶,面對茶的類別,還是一知半解。


六大基本茶類


1、發(fā)酵篇


六大茶類的劃分基礎是在制作中,由茶葉發(fā)酵的不同程度決定的。發(fā)酵程度同時影響著茶的口感和功效,這就是為什么你要了解它的原因所在。



發(fā)酵程度越高的茶,茶性更溫和,比如紅茶、黑茶就適合胃不太好的人喝;相反,不發(fā)酵或是輕度發(fā)酵的茶,茶性微寒,適合降火去燥,但脾胃較弱的人應適量。



2、品類篇



3、沖泡篇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茶性,順應茶性泡出來的茶,才能最大發(fā)揮茶的口感、香氣、湯色。六大茶的沖泡方式多種多樣,只要記住綠茶和黃茶不要悶著,其它想怎么泡就怎么泡,沒有特定的沖泡手法,別人告訴你的方式不見得適合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喜歡就好。


4、儲存篇



5、功效篇


綠茶


六大茶類之首。

零發(fā)酵,茶多酚最多。

性微寒,微苦,回甘。

清熱祛燥,提神醒腦。

不適合腸胃較弱的人群。


白茶


茶中珍品。

輕度發(fā)酵,茶性清涼。

滋味清淡、回甘。

富含茶多糖,適合降糖需求人群。


黃茶


中國獨有茶類。

湯色杏黃清澈。

輕微發(fā)酵,口感清爽香醇。

富含茶多酚和咖啡因。

提神醒腦,消食化滯。


烏龍(青茶)


綠葉鑲紅邊,綠茶+紅茶之和。

又叫青茶,屬半發(fā)酵茶。

降血脂、膽固醇,適合三高人群。

提神醒腦,不宜空腹飲用。


紅茶


世界人民最愛。

茶性溫潤,無刺激。

口感甜醇。

調節(jié)脾胃功能,適宜腸胃不好的人群。


黑茶


紅、濃、陳、醇。

后發(fā)酵茶類,微生物發(fā)酵。

香氣獨特,口感醇厚。

改善腸道環(huán)境,調節(jié)脂肪代謝。




中國茶道


唐代詩人韋應物《喜園中茶生》詩云:


性潔不可污,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中國茶道興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代。


中國茶道有三義: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


飲茶之道是飲茶的藝術,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與詩文、字畫、建筑、天然環(huán)境相結合,把飲茶從日常的物質糊口上升到精神文化層次;飲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實于飲茶的藝術形式之中,重在修煉身心、了悟大道;飲茶即道是中國茶道的最高追乞降最高境界,煮水烹茶,無非妙道。



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huán)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掛的字畫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跡;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新靜要真閑。茶是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認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求真。



魯迅先生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薄?/p>



茶道法則:


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

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為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鑒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肴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①煎茶 ②斗茶 ③工夫茶


“茶圣”陸羽煎茶


斗茶圖卷

趙孟頫: 斗茶圖 (元代畫家)


而喝飲茶歷史發(fā)展到現在,人們對茶藝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也有了新的改進,以使飲茶這一過程更加豐富細膩?,F今中國功夫茶操作規(guī)程有以下十三程式,合稱為功夫茶十三程式。


一、行茶注點,如人飲水,各有異趣

二、溫壺:茶欲展香必先溫壺,作為行茶前的暖身動作。熱水可在壺內停留片刻,同時可進行賞茶。

三、賞茶:從觀賞茶葉的外形,進而期待茶湯,是引導客人走入茶人預構情境的必要流程。

四、溫盅:壺水可直接溫盅,應專注于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注水傾湯,當做指尖運氣的練習。

五、溫杯:夏天溫盅的水可利用以暖杯,冬天則可分別預熱。待茶出湯前再將杯中之水傾出,有利聚香。

六、納茶:球形或體積小的茶可直接經茶則入壺,膨松或條形茶則可借助茶匙,先往后松茶再推前。若茶則太小,可把茶則當滑溜梯,邊轉動茶倉邊溜茶。唯茶則不應??吭趬乜冢终礉?。

七、注湯:水應煮沸再依茶類需要而降溫,燒水壺點注時可注意由低注點再直線拉高,待水滿至壺約七八分時,再壓低以斷水,如書法的提筆與按筆,點注時指尖應自然運氣。氣壓低悶時壺小不易展茶,可做淋壺追熱的動作,先循壺外圈后往內圈淋,或右手從五點鐘方向運水切入。

八、候場:壺是茶修行的道場,一如面對結跏趺坐的行者,應避免心浮氣躁,干擾茶湯的氣場。茶人在候湯的片刻可目視壺而作觀想,心定神閑。

九、出湯:傾壺瞬間應如跳水員騰空一躍之勢,可先放開壺蓋,到一定角度在扣緊,然后九十度角垂直手腕,放松手臂,待茶湯幾近傾出,再做個回壺的動作將剩余茶湯盡出,避免久浸苦澀。

十、分茶:斟茶時需注意茶盅角度,流口的中心點微微朝內,便于控制湯流。利用拇指與中指力量運轉茶盅,使茶湯一如橄欖油的滑度落下。

十一、傳杯:淺托能突出杯身線條,但不易將杯托起,可利用手的虎口靠著杯身角度將茶傳送出去,并注意此刻杯身是否呈水平狀,避免茶湯濺出。

十二、去渣:當茶湯高潮退去漸趨平淡時,應適時停下。觀賞葉底是主人向茶做的最后致敬,一如送行者的姿態(tài),莊嚴感懷。

十三、清壺:去渣后以熱水滌蕩壺體,并借水之旋力將茶末瞬間傾出。食指扣入鋬內,以中指與拇指運轉壺身,唯壺嘴應微微朝上,避免碰撞。

飲茶十三式看起來過于繁瑣,但對真正熱愛飲茶之人而言,卻不必可少。如蘇東坡詩句所寫:“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飲茶個中之味,余味無窮。



中國茶道常用禪語


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中國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養(yǎng),如石蘊玉,如水含珠。佛教對茶道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如名山名寺產名茶,佛教推動了茶葉的生產;寺廟施茶,促進了茶文化的傳播;寺中以茶禮佛,以茶敬客,豐富了茶禮的表現形式;然而最重要的貢獻當屬把禪語、佛典、公案融入茶事活動,為中國茶道注入了靈魂。


一、無


無是歷史上禪僧常書寫的一個字,也是茶室中常掛的墨寶。


無成為禪語出于趙州和尚的無公案。從前有一個僧人問趙州和尚:門前那只狗是否有佛性? 發(fā)問的僧人心里想,佛經中寫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么狗自然有佛性,師父回答一定是有??墒勤w州和尚回答卻是無。


趙州和尚是有道高僧,他不會不懂眾生皆有佛性。但是他為什么偏要說無呢?這是這段禪宗公案的關鍵。按理講,既然眾生皆有佛性,狗是眾生之一,狗當然亦有佛性,可見趙州和尚所說的無不是世俗所說的無,而是超越了世俗認為的有、無之上的無,是佛教的世界觀的反映。


講到無,不能不提起五祖?zhèn)鞯赖牡涔省6U宗五祖弘忍在將傳授衣缽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門人,要他們各自寫出對佛法的了悟心得,誰寫得最好就把衣缽傳給誰。


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個飽學高僧,他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弘忍認為這偈文美則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諦。而當時寺中一位燒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認為,慧能了悟了。于是當夜就將達摩祖師留下的袈裟和鐵衣缽傳給了慧能,后來慧能便成了禪宗六祖。


因為慧能明白了諸性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的真理。只有認識了世界本來無一物,才能進一步認識到無一物中物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


茶學界普遍認為,只有了悟了"無"的境界,才能創(chuàng)造出"禪茶一味"的真境。無是茶道藝術創(chuàng)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場


茶道界把茶室視為修心悟道的道場。這一禪語典出《維摩經.菩薩品第四》。據該經記載:有一天光嚴童子為尋求適于修行的清靜場所,決心離開喧鬧的城市。在他快要出城時,正巧遇到維摩詰居士。


光嚴童子問他:你從哪里來?


我從道場來。


道場在哪里?


直心是道場。


聽到維摩詰居士講直心是道場,光嚴童子大悟。既然直心是道場,那么又何必要離開這喧鬧的都市去四處尋找清靜的修身之地呢?


“直心”即純潔清靜之心,要拋棄一切煩惱,滅絕一切妄念,純一無雜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無"直心",就是在最清靜的深山古剎中也修不出正果。


維摩詰也稱為維摩,是與佛祖同時代的著名居士,他妻妾眾多,資財無數,一方面瀟灑人生,游戲風塵,享受世間富貴,一方面又精悉佛理,崇佛向道,修成了救世菩薩,在佛教界被喻為火中生蓮花。


茶道認為現實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證道、悟道在現實中就可進行,解脫也只能在現實中去實現。"直心是道場"是茶人喜愛的座右銘。


三、平常心是道


這一禪語出自《五燈會元》卷四。趙州從諗禪師在其修行之初曾問師父泉普愿:


如何是道?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后來廣為流傳,成為千古名言。平常心是指把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等,按世俗常規(guī)去辦事的主觀能動之心徹底忘卻,而保持一顆毫無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貪不嗔的虛靜之心。


這則公案的含義十分豐富,茶道和禪宗一樣,通過提倡平常心是道來強調隨性適意,安閑無為,應緣投物,隨機應變。日常生活中處處有禪,事事是道。我們提倡平常心是道,還體現了禪宗與茶道對解放人性的追求,以及直面聲色世界,用心去擁抱大自然的現實態(tài)度。


四、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這句話典出《五燈會元》卷二。有一次有個僧人問崇慧禪師達摩祖師尚未來中國時,中國有沒有佛法。 崇慧說:尚未來時的事暫且不論,如今的事怎么做? 僧人滿頭霧水,莫明其妙,又問:我實在不領會,請指點。 崇慧禪師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意思是長空萬古永存,風月朝朝不同。隱指佛法與天地同存,不依達摩來否而變,而禪悟則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應該著眼自身,著眼現實,著眼當前,而不管達摩來否。


五、橫眠豎坐


典出《五燈會元》卷十一。蘊聰禪師嗣法于首山省念禪師,達到大悟后住襄州谷隱山傳道說法。有一天一個僧人問他:什么是道? 蘊聰禪師回答:車子碾,馬兒踏的就是道。 來僧又請教:什么是道中人? 禪師答:倒著睡,豎著坐的就是道中人。


這個典故與千利休的茶道即燒水點茶是同一境界。橫眠豎坐是人的固有習性。求道即是隨緣任運,破除我執(zhí)與法執(zhí)。達到人性的徹底解放,獲得完全的自由,無拘無束地做到橫著睡、豎著坐。道在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之中,獲得了人性解放的人即是道中之人。



六、月印千江水


典出《五燈會元》卷十四。典故反映了悟道成佛的心路。


有個僧人問道隱禪師:什么是成佛之路? 禪師答:神妙地指示著人的靈機的,就是那碧波澄澈的秋水中映現著的月亮。 僧人又問:三家同時來邀請,不知去誰家才好? 道隱禪師回答:月印千江水,門門盡有僧。 禪宗精神和茶道義理一樣,好比月印千江水,普照大千世界,誰悟了它,誰就能見性成佛。


七、不如拋卻去尋春


典出《柳亭詩語》。宋代理學家朱熹寫了首詩:川原紅綠一時新,暮雨朝晴更可人;書冊埋頭何日了,不如拋卻去尋春。


陸象山聽到后高興地說:元晦(朱熹字元晦)到現在總算是覺悟了!


禪宗認為,對禪的追求,不應當把自己關在書齋或埋頭在古籍中,而應當到大自然中去。中國茶道特別崇尚親近自然,觀照自然,順應自然,回歸自然。因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佛理智慧的顯現。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八、青山不礙白云飛


典出《五燈會元》卷三。有個僧人問河南紫玉山的道通禪師:怎樣才能夠從三界中解脫出來? 道通禪師不回答而反問:你在里邊已待多少時間了?

僧人又問:究竟如何解脫? 禪師說:青山不礙白云飛。


佛教把世俗世界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超脫三界才能超脫生死輪回,達到涅磐的境界。道通禪師把青山比做囚禁思想、束縛人性的戒律,而人性如白云,只要白云想飛,青山是阻礙不了的。


九、日日是好日


典出《云門廣錄》卷中,《碧巖錄》亦有載,其大意是有一次上堂時,妙總禪師說:云門文偃曾對弟子說‘十五號以前暫且不問,十五號后的日子怎樣,請每人說一句?!?沒等眾人回答,他自己就說‘日日是好日’。妙總禪師認為云門文偃把佛法和世間法都說完全了。



如下禪語也是茶人十分喜歡并經常引用的:


吃茶去。


看腳下。


柳綠花紅。


獨坐大雄峰。


春來草自青。


云在青山水在瓶。


永夜無風月獨清。


摘茶更莫別思量。


天共白云曉,水和明月流。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


【中國茶道暗語】


一、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


喝茶是長輩的,用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


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三、先客后主,司爐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后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這個司爐的,俗稱“柜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fā)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五、喝茶皺眉,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fā)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



主人沖茶時,頭沖必須沖后倒掉不可喝。因為里面有雜質不宜喝飲,很多地方有“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后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系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九、無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沖之后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為“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沖,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于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


十、茶三酒四禿桃二



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于俗語“茶三酒四禿桃二”而來,總認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游玩就以二人為宜,二人便于統(tǒng)一意見,滿足游興。



【中國茶道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國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現形式上常見于對茶具的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茶人們習慣于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杯托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三才合一”


二、貴生


貴生是道家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義思想。在道家貴生、養(yǎng)生、樂生思想的影響下,中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養(yǎng)生的功能,以及怡情養(yǎng)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講究太多的規(guī)矩,而是從養(yǎng)生貴生的目的出發(fā),以茶來助長功行內力。如馬鈺的一首《長思仁·茶》中寫道:一槍茶,二槍茶,休獻機心名利家,無眠未作差。


無為茶,自然茶,天賜休心與道家,無眠功行加。


可見,道家飲茶與世俗熱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貪圖功利名祿的人飲茶會失眠,這表明他們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賜給道家的瓊漿仙露,飲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體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當作忘卻紅塵煩惱,逍遙享樂精神的一大樂事。對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調歌頭·詠茶》一詞中寫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


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


碾破春無限,飛起綠塵埃。


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


喚醒青州從事,戰(zhàn)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


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呢?道家也為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茶道提倡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鑒”“澄心味象”的審美觀照,均可通過“坐忘”來實現。


四、無己


道家不拘名教,純任自然,曠達逍遙的廚師態(tài)度也是中國茶道的處世之道。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并非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盁o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幾年來臺灣海峽兩岸茶人頻頻聯合舉辦國際“無我”茶會,日本、韓國茶人也積極參與,這正是對”無我“境界的一種有益嘗試。


五、道法自然,返樸歸真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


物質方面,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在種茶、采茶、制茶時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guī)律才能產出好茶,行為方面,中國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樸實味美,東則行云流水,靜如山岳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fā)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表現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靜、恬淡、寂寞、無為,使自己的心靈隨茶香彌漫,仿佛自己與宇宙融合,升華到“悟我“的境界。


中國茶道是美的哲學


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中國茶道可稱之為美的哲學。歸納起來主要基于五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國茶道美學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奠定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基礎的宗師們不是佛學大師,而是大哲學家。如老子、孔子、莊子、以及《周易》的作者等等。


其二、中國茶道美學理論基礎源于一些哲學命題。如“和”、“道”、“氣”、“神”、“氣韻”、“意境”等等。


其三、中國茶道美學在發(fā)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釋、道、儒三教的哲學理念。


其四、中國茶道美學強調的不是從美學的一般表現形式上去欣賞和理解茶道美而是從“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出發(fā),要求“滌除玄鑒”、“澄懷味象”從小茶壺中去探求宇宙的玄機,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悟人生百味。


其五、中國茶道美學不僅僅是茶事活動中追求美感的理論指導,更重要的是從哲學的高度,廣泛而深刻地影響看茶人,特別是知識分子茶人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總之,中國茶道中既有佛教圓通空靈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曠達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中國茶道的虛靜之美


我國茶道審美文化的最顯著特征之一,即乃虛靜之美也。


追溯歷史,早在先秦時代,諸子百家對于虛靜之說,就曾經有過種種論述,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本也……虛靜之說,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審美學說。虛者,即虛無之謂也。就大處來說,天地本是從虛無而來,萬物本是由虛無而生。至于就小處來說,即如我國茶道審美文化中的這個虛靜之美,其“虛”與“靜”之間的辯證關系則亦不例外。這就是說,靜乃始于虛也。有虛才有靜,無虛則無靜。虛靜之間的辯證關系之真諦,即在于此。


中國茶道的虛靜之美,極富我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規(guī)”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稱沉寂之美、靜寂之美,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這是因為,日本茶道文化屬于禪道文化,亦即佛門文化的性質。故爾就日本茶道來說,他們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審美的過程中,其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需要表達佛門的教義并教規(guī)。這就正如日本禪師寂庵宗澤所說的那樣:茶意即禪意也,因此舍掉禪之外,就沒有茶意;不知道禪味的話,也就不知道茶味。這證明,日本茶道就其本質來說,它只不過是一種禪道模式。他們奉行的茶道美學,則是禪味至上主義的禪道美學,始終至虔至誠地追求充滿禪道理念的枯寂之美。所以,就日本茶道來說,他們很難體悟中國茶道的虛靜之美。試想,若讓心界的全部空間充滿宗教的教義、教規(guī),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如此境況,怎能有感悟茶道的虛靜之美可言呢。當然,日本茶道的宗教信仰,本是無可厚非的。這里作出兩種不同性質的茶道審美文化的比較,旨在說明因兩國國情的不同,因而彼此在茶道審美文化方面亦殊有差異。正視這一點,則更有利于彼此之間開展茶道文化交流,便于求同存異,取長補短。


關于中國茶道審美文化中的虛靜之說,對于日常品茗審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細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獲得審美感悟。其實虛靜之說并不玄奧,只需明白一點,即靜乃始于虛也,在內心世界的空間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時,在品茗審美之前,需把心靈空間的擠軋之物、堆壘之物,盡量排解開去,靜下神來,定下心來,開始走進品茗審美的境界,靜靜領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種種美感,以及賞鑒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擇器之美、擇水之美、擇侶之美、擇境之美。這一切,不正是屬于虛靜之美的境界么﹖


由此可知,歷代詩人兼茶人在從事詠茶的創(chuàng)作生活中,在茶道審美的感悟并吟詠中,自然皆離不開亦虛亦靜的精神氛圍與精神境界。尤其當心靈世界的靜氛形成之時,則更給茶道審美感悟并詠茶創(chuàng)作營造了最佳契機。禪有禪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審美與詠茶創(chuàng)作來說,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靈氣,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韻的美感,這一切皆跟所謂禪悟迥乎其異。需知,由茶悟而升華,即堪達于無窮美妙的藝術境界,甚至達于像盧仝在《七碗茶詩》中所謳歌的那般如夢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靈,如御清風的詩性境界。這正是中國茶道及其審美文化,包括虛靜之美所達到的一種最高精神境界和藝術境界。


或問,這虛靜之“靜”,是不是意味著自始至終需“靜”得鴉雀無聲,需“靜”得肅穆莊嚴,如日本茶道那般地枯寂呢﹖當然不是這樣。中國茶道審美文化中的虛靜之說,實質上是指心靈世界的虛靜,至于外界環(huán)境的寧靜,兼顧即可。只要自我心靈不失虛靜,則茗敘也罷、說笑也罷、聽曲也罷、賞戲也罷,在啜茗中興之所至,或則朗吟,或則放歌,或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無不可。無怪蜀都一帶茶館,歷來盛行擺龍門陣,那就叫做靜中有鬧,鬧中有靜,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這可以說是虛靜之美的一種動態(tài)樣式,動態(tài)風貌罷。


文/網絡綜合

茗香裊裊詩中來

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乃華夏之“國飲”,中華又獨享“詩國”之美譽,千百年來茶與詩結下了不解之緣。凡描述茶葉、茶景的詩作,皆稱“茶詩”,從西晉至晚清,遺存歷代“茶詩”達上萬余首。

“心為荼舞劇,吹噓對鼎钅歷。脂膩漫白袖,煙熏染阿錫。衣被皆重池,難與沉水碧?!睍x代文學家左思的《嬌女詩》對兩位嬌女的容貌舉止、性格愛好作了細致傳神的描寫,而茶飲對她倆的強烈誘惑及有關茶器、煮茶習俗的記述,使該詩成為陸羽《茶經》節(jié)錄的中國古代第一首茶詩。張載在《登成都樓詩》中寫道:“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qū)。人生茍安樂,茲土聊可娛?!贝藶橐圆枞朐姷淖钤缙轮?。該詩描述了白菟樓的雄偉氣勢以及成都的商業(yè)繁榮、物產富饒、文人輩出的景象,其中除贊美秋橘春魚、果品佳肴外,還特別炫耀四川香茶。詩人認為茶為全中國人所喜愛的飲料,甚至超過“六飲”。

但是,若論茶詩之妙品,當推盛唐。茶詩全盛于唐代,唐代茶詩約有500首。詩人們詠茶葉、品茶香、贊茗之高潔、記茶會之盛況,也歌唱“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李白有《贈玉泉仙人掌茶》一詩,曰:“嘗聞玉泉山,山澗多乳窟。仙氣白如鶴,倒懸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酒芳津,采服潤肌骨?!贝嗽娎寺h逸、讀來若聞氤氳仙氣,別有一番神韻在。杜甫《重過何氏五首》中第三首描寫品茗題詩之樂,也出手不凡:“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詞。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自今幽興熟,來往亦無期?!贝嗽妼懹阢炅?開封)禹王臺,詩人于鳥語花香的春日夕陽之下,邊品味茶香,邊憑欄寫詩,茶助靈感,詩興與茶趣融為一體,高雅之至!皇甫冉的《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描述采茶人之不易,“采茶非采菉,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痹娋渲卑?,“草根”味兒甚濃。

白居易詠茶詩數量最多,留傳至今尚有70余首,最受推崇者是《茶山境會亭歡宴》一詩,寫絕了風云際會品茶斗勝的景象:“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茶名)齊嘗各斗新?!痹诎资显伈柙娭?,茶與酒常常出現在同一篇中,如“看風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爐一碗茶”(《自題新昌居止》);“舉頭中酒后,引手索茶時”(《和楊同州寒食坑會》)等。說起白的好茶,據說與當時朝廷曾下禁酒令、一時長安酒貴有關。其實詩人的愛茶另有一種高遠的精神寄托,其茶詩或與閑適相伴,或與傷感為伍,常以茶宣泄沉郁,茶水澆開其胸中的塊壘,他自己總結為“起嘗一碗茗,行讀一行書”、“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白畢竟是一位胸懷天下的人民詩人,在困境中不失中國文人能屈能伸的清醒,他在《何處堪避暑》中寫道:“游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從心到百骸,無一不自由,雖被世間笑,終無身外憂”,以茶陶冶性情、欲從憂憤中尋求一條新路來。

其實,與白居易交好的盧仝也是一位以善吟“茶詩”而聞名的中唐詩人,其《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就膾炙人口,詩云:“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輕,六碗通神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讀此詩如吮香茶,體察到品茗者神清氣爽、飄飄欲仙的神情,被譽為“七碗茶詩”,千古流芳,盧仝也因此被人稱為“茶癡”,贏得茶界“亞圣”之譽。我們從唐詩中還能看出當時茶商云集、市場繁榮的景象,如王建《寄汴州令孤相公》:“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酒客行”;劉禹錫《寄楊八壽州》“八公山下清淮水,茗園晴望似龍鱗”;李嘉佑《送陸士倫宰義興》:“淺疏通野寺,綠茗蓋春山”;項斯《山中》:“蒸茗氣從茅舍出,繅絲聲隔竹籬間”等,從中不難看出當時中國茶莊、茶園和飲茶的盛行,經濟生活的活躍。

陸游生于茶鄉(xiāng)紹興,并在福建建甌任朝廷茶官,晚年隱于茶鄉(xiāng),知茶甚深,以“飯囊酒甕紛紛是,誰賞蒙山紫筍香”傲視世間,留有“朱欄碧甃玉色井,自候銀缾試蒙頂”,“蒙頂茶如正焙香”;“焚香細讀斜川集,候火親烹顧渚茶”等詩句,在《建安雪》一詩中,“建溪官茶天下絕,香味欲全須小雪。雪飛一片茶不憂,何況蔽空如舞鷗。銀瓶銅碾春風里,不枉年來行萬里。從渠荔子腴玉膚,自古難兼熊掌魚”。詩中的“蒙頂”產自四川雅安、“顧渚”根植浙江長興、“建茶”源于福建建甌,都是茶中上品。

劉禹錫的《嘗茶》,“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痹诿髁猎律锛宀?,茶湯色澤神玄,茶味禪意深深;后人誦罷,都會情不自禁地咽下一點口水。

無論敘事、抒情、詠志、思辨、說古、道今,“茶詩”多借茶寓景、由茶含情,蘊含諸多歷史人生意境,若能翻開歷史每頁每章,處處都有茶汁浸潤的斑漬,彌漫縷縷青澀氣息。古往今來,茶有貴賤,茶客無高低;不論躬耕壟畝的農人、臉色凝重的詩人,憂國憂民的哲人,喝茶為解渴生津提神醒腦,而能喝便是“茶客”。喝新茶喝好茶更為人生一大快事,倘若旁有“紅袖添香”,墨客們的絕句佳作更會源源不斷了。

【摘自2017年《吃茶去》(總第67期);作者:海濤(重慶永川),系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

找到約18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