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臺北茶人曾先生

找到約43條結果 (用時 0.01 秒)

茶在畫中,意蘊無窮

茶在畫中,意蘊無窮

——評葉梓先生《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茶,在中國諸多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中可以說是最具有典型性的一種文化符號,以茶為紐帶,“琴棋書畫詩酒茶”和諧地融為一體,被古人并稱為人生七大雅事。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葉梓先生的新作《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就是這樣一本以中國古代茶畫為著眼點,全面展現(xiàn)中國歷代文人各種風雅生活的集子。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對這些出自歷代名家之手的“茶畫”的深刻關照,與創(chuàng)作者穿越時空進行“對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富的傳統(tǒng)文人生活的世界。

從最初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麓的一種山茶科(Camellia sinensis)野生植物到置于各色杯盞中靜待人們品飲的茶湯,從古代中國解毒之“藥物”到整個現(xiàn)代世界為之迷醉的飲品,從“自然之物”到“人造之物”,再到“文化之物”——茶的這一復雜角色演變過程是歷代的茶人們智慧凝聚的結果,這其中既包括采茶人的艱辛勞作,制茶人為提高工藝的奇思妙想,更包括文人雅士們或儲雪烹茶,或調琴品茗,或跋山涉水只為尋找一泓上好泉水的雅趣。而在物質文明幾乎全盤洋化的現(xiàn)代社會,要想重溫古人的這番詩情畫意,除了需要一腔與古人遙相呼應的文人情懷,還要求作者具備極高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這其中既包括茶葉知識(如歷代制茶飲茶之法沿革、各朝盛行之茶器特征、歷代茶葉論著與茶詩,對名泉和名茶的分布和了解等),也包括較高的書畫藝術鑒賞能力以及閱讀古文獻的能力。簡言之,對于引領現(xiàn)代讀者穿越重重歷史迷障領略此類“茶畫”之美,一顆“赤子之心”與綜合性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積累二者缺一不可。作者童年在西北天水的淳樸鄉(xiāng)居生活以及后來多年從事茶文化寫作的經(jīng)歷使得他恰好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從而有了展現(xiàn)于讀者面前的這本《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茶畫”——即以茶事為題材或與茶有關之畫,這是作者自己對于畫的一種分類,并非藝術史學科的專業(yè)劃分。按照不同的分類法,這些畫實際上涉及山水畫、高士圖、侍女圖、花鳥畫、宮廷畫、文人畫、清供圖,甚至是近代豐子愷的漫畫。盡管這些畫各具風格,采用了不同技法,但其內容都與茶有關,如采茶、飲茶、烹茶、點茶等人們熟知的古代茶事,或者只見山水之間隱隱綽綽的兩三間茅舍,懷抱水甕行色匆匆的隱者,又或者只是一段紅燭,一樹玉蘭花與瓷瓶里旁逸斜出的一枝梅花,或月色下寂寥的一只茶壺幾個茶杯。在本書中,作者不僅體現(xiàn)出較高的書畫鑒賞能力,以茶為主線,用平實的語言介紹了歷朝歷代各大書畫名家的繪畫風格、技巧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使普通讀者在閱讀完此書之后也能對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發(fā)展演變有大致了解。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通過建立在文獻閱讀、各地博物館藏品中的實物考證以及對“茶畫”的解讀之上的“三重證據(jù)法”,盡可能地為讀者還原了傳統(tǒng)中國關于茶的社會文化史,充分挖掘出了這些古畫的歷史文獻學意義。

“以圖證史”是現(xiàn)代史學研究中一個新的趨向,有學者曾言,“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眻D像所傳遞的信息,是文字無法取代的;反之,文字所表達的意思,有時也是圖像所無法勝任的,所以圖和文經(jīng)常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漢語中就有圖書、圖籍、圖注這樣的詞匯。在本書中,作者以圖像為主,輔以文獻資料與器物考證,極為可信地還原了一些現(xiàn)代已經(jīng)失傳的“茶法”,例如宋代的“點茶”法在書中的多篇文章中都有所述及。眾所周知,自宋以降,在宋徽宗趙佶的引領下,茶事進入了追求精致的鼎盛時代,飲茶之法由唐代的煎茶法逐漸演變?yōu)楦鼮榫路睆偷狞c茶法,然而具體是怎樣的“點”法,文獻記載卻語焉不詳,以至于在當代的各種“雅集”活動中,茶人們所還原的“點茶”之法都按照各自的理解有所差異。作者以臺北故宮博物館收藏的劉松年的《攆茶圖》為視覺證據(jù),依次描述了畫中所出現(xiàn)的茶帚、茶盞、湯瓶、風爐、茶釜、貯水甕、茶筅、茶盞、盞托以及茶羅子、貯茶盒等宋代點茶器具,并將點碾茶、煮水及注湯等過程進行了動態(tài)的還原:“把磨好的茶用拂末收集,放置于桌上的分茶罐中,然后由另一人開始點茶,先從右手覆荷葉蓋的大水瓶中,用水瓢取水入鐵瓶,放在風爐上面煮水,煮至湯嫩水熟后倒于茶瓶,再從分茶罐中用則取出茶末,放入大湯中,加注嫩湯熱水后,拿起茶筅,用力點拂,至水乳交融、白沫泛花時,復用茶杓分茶?!痹凇堆偶芬晃闹?,作者參照趙佶所著的《大觀茶論》,在《文會圖》的那張大案上找到了“瓶宜金銀,小大之制,唯所裁給”、“勺之大小,當以可受一盞茶為量”、“盞色貴青黑”與“茶色尚白”等各種物證,生動地描述了從“云腳散”再到最后“咬盞”的宋代點茶之美。在《竹爐記》中,作者開篇即修正了“松風竹爐,提壺相呼”之語出自蘇軾之訛傳,顯示了作者查閱文獻的實證精神,而非只是人云亦云的附和,然后再從南宋杜耒的詞到明清的畫作,對“竹爐”的材質、外觀、設計與使用之法進行了一番考證。此外,在對浩瀚的資料進行搜集整理的過程中,作者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以前尚未引起茶學界重視的“遺珠”,比如吳門四大家之一的沈周著有茶論《會茶篇》及《書茶別論后》,但后人大多推崇其畫,卻忽視了其“茶論”。作者指出若能將二者結合起來,則更能理解在明代成化、弘治以后蘇州地區(qū)經(jīng)濟繁榮、生活富足的社會背景下,文人熱衷于會飲品茗、垂釣聽泉、賞花觀月的生活方式的變化,從畫中窺見滲透到明代文人骨子里的風流蘊藉。

對于書中所選出來之歷代茶畫,作者不僅僅從文化史的角度對歷代飲茶習俗進行了“解讀”,同時在行文之中亦投射出一種深刻的時代“關照”精神。閱讀此書時,我總能感受到不斷交替出現(xiàn)兩種對比強烈的意象:草木蔥蘢的江南與大漠黃沙的西北;物質匱乏的童年與生活富足的現(xiàn)在;越來越不堪擁擠的城市與回不去的故鄉(xiāng);拙樸的粗瓷大碗與精致的茶器……這與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作者年少時是在甘肅天水的農村度過的,祖父在屋檐下煮罐罐茶的場景以及院落中開得極艷的牡丹成為了作者成年后不斷追溯的一個永恒意向。盡管現(xiàn)在身居繁華的杭州,盡管這里產(chǎn)最名貴的西湖龍井,盡管現(xiàn)在喝到的茶比祖父所煮之茶價格不知貴了多少倍,盡管眾人皆知“茶,南方之嘉木也”,然而作者聲稱“自己堅硬的心今生今世注定只屬于沙棗花開放的茫茫沙漠?!弊髡吒袊@“現(xiàn)在的高官富商。他們買得了茶具,能買走一顆靜心品茗的心么?”然而不止是富商們,當劉益謙捧著2.2億元的明成化雞缸杯飲茶的照片在網(wǎng)上曝光后立馬引起軒然大波,人人都盯著那只世界上最貴的茶杯,誰還在乎茶是什么滋味?可見即便是普通人現(xiàn)在也庸庸碌碌中逐漸遺失了淡然品茗的“赤子之心”。那樣的儲雪烹茶,寫經(jīng)書換茶,為了一壺好茶可以翻山越嶺去乞求一壺好水的風雅都已經(jīng)湮沒在了時光的洪流里了,那樣的云淡風輕只屬于工業(yè)社會之前的那個中國社會。其實,不管是茶的濃烈,還是茶的淡雅,不管是置于粗陶大碗還是金銀茶器中,千百年以來茶一直都只是它原來的樣子,榮辱不驚,靜靜等待它的有緣之人。

像作者一樣,每個迷失于鋼筋水泥之中的城市游子想必心中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xiāng),而在寂靜的夜里,在異國他鄉(xiāng)閱讀這樣的文字,安靜地翻閱這些關于茶的畫,拙劣地模仿古人“臥游”之心境或許就是對自己心中那壺故鄉(xiāng)“罐罐茶”的告慰吧。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肖坤冰(四川成都)】

跟著《夢華錄》,體驗宋代精致的茶生活(中)

上期我們對茶的“干玩”進行了普及,今天小編將繼續(xù)對茶的“濕玩”進行介紹。

“濕玩”重于茶湯色香味的鑒賞,較之于“干玩”似乎更加抽象一些,游藝的技巧也更為新穎,更富情趣?!皾裢妗钡闹饕问绞恰岸凡琛焙汀胺植琛?。

本期主要對“斗茶”形式進行簡單介紹。

章岷從事斗茶歌

“斗茶”,其藝術性最初并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它首先是一種茶葉品質的比較方法,有著極強的功利性。

它最初應用于貢茶的選送和市場價格、品位的競爭,其一個“斗”字,已經(jīng)概括了這種比較的激烈程度,所以斗茶”也被稱為“茗戰(zhàn)”。

宋代貢茶的基地是在福建的建安北苑,“斗茶”在這里也最為盛行。

在最近的熱播劇《夢華錄》中,我們也再次領略到了茶文化的無限魅力,中華珍貴文化遺產(chǎn)也因此再次被更多人所看到。其中第十六集中趙盼兒(劉亦菲飾)斗茶制作茶百戲的名場面就一個字——“絕”!

有網(wǎng)友留言:“這場面也就天仙姐姐可以hold住了,一整個哈嘶哈嘶了!"

就小編而言,天仙姐姐和劇中精彩的茶文化情節(jié)也算是互相成就了,她很好的塑造了自己劇中的角色,同時我們的茶文化也隨著該劇熱度的持續(xù)走高得以很好的宣傳。

無獨有偶,有一位耳熟能詳?shù)谋彼挝膶W家范仲淹也寫了篇描述“斗茶”的著作,名為《和章岷從事斗茶歌》,其中對“斗茶”活動作了詳細的描述——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fā)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

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吁嗟天產(chǎn)石上英,論功不愧階前蓂。

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jīng)。

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大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萬千,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只斗草,贏得珠璣滿斗歸。

《斗茶圖》

此外,南宋劉松年繪有《斗茶圖》(或稱《賣茶圖》)、《茗園賭市圖》等,也是表現(xiàn)了這方面的內容。

宋 劉松年 斗茶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上圖中央有茶販四人歇擔路旁,兩兩相對,各自夸耀,從神情及歇擔位置來分析,似為路遇。茶擔是竹質小茶桌架與貨架的結合物,挑起為擔,放下為桌,十分利于經(jīng)營。畫面中,老樹枝干剛勁,細葉初綻,是為早春時節(jié)。

“斗茶”從實用到藝術的性質轉換,是依賴于茶葉在沖泡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美感。

如范仲淹《斗茶歌》已經(jīng)寫到的“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不正是茶的色、香、味的絕妙之處嗎?

后來,文人們便專注于這種美的比較和享受,而實用性的目的已退居其次,甚至逐漸消失。

“斗茶”,其實反映的是宋代茶飲的沖點技巧和要求,這在宋人所著的茶書中有許多記載。

如蔡襄《茶錄》中所述,幾乎都是“斗試品點”的要素——

茶色,“黃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鮮明,故建安人斗試以青白勝黃白”。

茶香,“建安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

茶味,“主于甘滑”,“水泉不甘,能損茶味”。

所用器具及其操作也甚講究。“茶匙要重,擊拂有力”;湯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茶盞,“茶色白,宜黑盞……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

此外,在宋徽宗《大觀茶論》里,茶的點法雖然仍是“斗茶”之法,但是追求的效果和目的卻有所不同。

此時觀賞已居于首位了(特別是其中“點”一節(jié))。也就是說,點茶更注重其藝術的表現(xiàn)力。

《大觀茶論》和《文會圖》

宋徽宗留給茶界的遺產(chǎn)有兩件最為著名,一是著作《大觀茶論》,另一件,就是工筆人物畫《文會圖》。

《大觀茶論》中,其對點茶用水、用器以及茶湯的色、香、味等的鑒賞標準,均能深中肯綮。特別是“點”一節(jié),頗有點像教科書中的圖解式,完全是“手把手”的教法,這也是現(xiàn)在很多人教學宋代點茶的藍本,趙佶因而也儼然成了“宋點”的祖師。

宋徽宗愛茶身體力行,曾在延福宮等處大設茶宴,天子親自操觚,注湯擊拂。茶盞中白乳輕浮,如疏星淡月,眾臣稱妙。

這已然是純粹的玩茶游戲了。

宋徽宗傳世的畫作不少,但反映茶飲的并不多。

宋 宋徽宗 文會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會圖》,今藏臺北故官博物院,絹本,設色,縱184.4厘米,寬123.9厘米。欣賞者常常將此畫與《大觀茶論》互為注腳。此畫描繪了一場盛大的文人聚會,優(yōu)美的庭院里,山石楊柳、朱欄翠竹,交相輝映,文人雅士會集于此,飲酒、品茶,賦詩、暢談,人物姿態(tài)生動有致。

《文會圖》在茶界被認為是一幅文人“品茶圖”,而在有的專家眼里則是一幅文人“品酒圖”。有圖在,不妨“看圖說話”,客觀而論,《文會圖》應是一幅君臣“茶酒共飲圖”。

趙佶《大觀茶論》有專條論及茶器,“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fā)茶采色也”;“茶筅以箸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勁,本欲壯而末必眇,當如劍瘠之狀”;“瓶宜金銀,小大之制,惟所裁給”;"勺之大小,當以可受一盞茶為量”。

文中所說的這些器具,在《文會圖》中能看到的只有“瓶”和“勺”,并未見青黑色的“盞”。在此畫中,所有的盞,均是淺色,可能是青瓷或白瓷,明顯不是如《大觀茶論》所述的建盞。

但有意思的是,托的色彩則有深淺兩種。在大桌上已放置入座的盞與托均為淺色,而在操作區(qū)域正等待上奉的,卻是淺色盞、深色托。估計是用不同色彩的托,來區(qū)別兩種不同的飲品。

此外,我們似乎也沒有看到擊打泡沫的標準器“茶筅”。因此,將此畫與《大觀茶論》的文字相對比,我們有理由說,至少圖中所反映的,不是典型意義上的為斗茶而作的“點茶”。

根據(jù)畫面中用勺從小口瓶中舀茶分湯的動作來看,《文會圖》似為描述大規(guī)模茶會中的簡易點茶或烹茶之法,從一個側面,有意無意間為我們展示了宋代文人茶會中的新場景。

我們說此畫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和史料參考價值,除了表現(xiàn)宋代宮廷茶事之外,在技術層面上也豐富了我們對宋代點茶方式多樣性的認知。

來源:中國茶葉學會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廣州茶博會 茶.器.人 | 柏采窯:傳承創(chuàng)新

2018中國(廣州)國際茶業(yè)博覽會將于11月22-26日舉行,屆時,柏采窯將驚艷亮相,讓茶友玩家們更全面的接觸到柏采窯。敬請關注。

展品鑒賞,柏采窯

柏采窯由臺灣青年陶藝家何柏輝先生2009年初創(chuàng)立于千年瓷都中國景德鎮(zhèn),除了質感貼近傳統(tǒng)的汝窯,柏采窯產(chǎn)品樣式更多達三百多種,而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是何柏輝先生親自設計研發(fā),融入了臺灣大師的美學造型,讓汝窯茶具兼具傳統(tǒng)的溫潤釉色與創(chuàng)新多變造型,以仿古為基礎再添增時尚風采。


  

   北宋汝窯的古雅與意蘊,是眾多茶人所追求的,然而,物稀難覓真品,想一飽眼福也唯博物館一途?!叭?、官、哥、鈞、定”宋代五大名窯中,汝窯有“名瓷之首,汝窯為魁”的美稱。因為歷史原因,宋代官汝窯大約共燒造了20年左右就斷層了,傳世品共計67件。

   柏采窯茶具是經(jīng)過1270度以上的溫度燒制而成,較傳統(tǒng)汝窯為高;高溫燒制后的柏采窯,胎質細密,非常適合搭配中、輕發(fā)酵或不發(fā)酵的茶類,如綠茶,高山茶。



   因為對汝窯的癡迷,何先生追尋她的蹤跡,輾轉奔走于景德鎮(zhèn)、德化、宜興等中國各大陶瓷重鎮(zhèn),最后于2009年在千年瓷都景德鎮(zhèn)展開了[柏采窯]的品牌之路。[柏采窯]雖然是個年輕的品牌,但憑借何先生在臺灣與景德鎮(zhèn)十幾年的積累,在品牌創(chuàng)立之初,便以其精湛的技藝、新穎的設計、一流的品質,驚現(xiàn)陶瓷界,在業(yè)界已擁有良好的口碑,每件作品都讓人愛不釋手。


揭秘,創(chuàng)始


   CCTV-4《華人足跡》欄目曾對柏采窯創(chuàng)始人何柏輝先生進行人物專訪。 

    柏采窯創(chuàng)始人何柏輝先生生于臺灣,自幼熱愛藝術,長年流連于臺北故宮,群覽無數(shù)名瓷珍寶,培養(yǎng)了深厚的藝術文化修養(yǎng)。1993年何先生畢業(yè)于臺灣東海大學美術系,后在臺灣從事陶藝創(chuàng)作十余年,堅持不懈的鉆研技術,使其在泥料調配、釉性掌握、陶瓷燒制上有良好的佳績。



   至今,柏采窯汝瓷品質在中國內地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經(jīng)銷網(wǎng)點遍布全國,品牌譽響茶業(yè)界、陶瓷界以及收藏界,是國內名瓷御器玩家的首選之品。


品牌, 藝

   因為有著共同的品牌理念與文化追求,2009年柏采窯就與中國茶業(yè)高端品牌,貢茶御器引領者“御茶園”強強聯(lián)手,實力打造一個富有內涵的、有生命力的、有價值的當代藝術陶瓷品牌。

   柏采窯每一款都承載著自己的思想,自然淡雅、含蓄質樸,給人帶來的沖擊是視覺的,更是心靈的。它沒有絢麗的色彩,每件作品都披上柔和大度的顏色——天青色,恰到好處。


 

敬請蒞臨 15.3茶具文化館 D-2204

 柏采窯.清宇泉  展位品鑒




找到約39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