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四川出產那些綠茶嗎

找到約13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九連山里茶香醉

(《吃茶去》雜志)人們說,神通八極的是酒,思聯(lián)四方的是茶。有人說酒醉人,醉在讓人麻木、浮躁、虛幻,飄飄欲仙。也有人說,茶醉人,醉在讓人冷靜、清醒、真實,心曠神怡。我不怎么喝酒,多是喝點家鄉(xiāng)九連山的綠茶,卻常常醉在那綠茶的清香蜜韻里。

那是今年的清明時分,正是家鄉(xiāng)綠茶的采摘季節(jié)。平時就喜歡喝點茶的我和幾位老同學,應高中時的老同學初兄之約,從海濱城市結伴而行,要回家鄉(xiāng)粵東北的九連山區(qū)小鎮(zhèn)——綠茶之鄉(xiāng)。我們在遍游了河源萬綠湖,鏡花緣、桂山風景區(qū)和蘇家圍等景點后,又穿越龍川、連平忠信,舍棄了稱為客家人“圣山”的九連山黃牛石主峰觀日出日落,卻直奔人稱為綠茶之鄉(xiāng)的青州鎮(zhèn),會同高中時的老同學阿初,上山去參觀九連山綠茶園,同時以解久違的口饞,一飽那家鄉(xiāng)綠茶清香的口福。

九連山脈位于粵贛邊界、南嶺東部,山脈東北西南走向。九連山主峰黃牛石海拔1434米,地勢由南向北、由北向西南遞降,山脊向北伸展,向西南延伸,并放射狀分支。北連江西龍南、全南、定南。東連廣東和平、連平,西接翁源,南延伸到新豐、清遠市的北江東岸,是贛江與東江,東江與滃江的分水嶺。九連山因環(huán)連粵贛兩省九個縣,境內有海拔 280~1434米99座山峰相連而得名。1981年被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內地貌復雜,山勢險峻,溝壑縱橫,溪澗回繞。南高北低,中間貫穿著溪流、瀑布與切割很深的高崖陡坡。汽車飛馳在通往九連山腹地的山間公路上,蜿蜿蜒蜒,九曲十八彎,道路十分奇特和艱險,一面徬山,一面臨澗,山高萬仞,澗深百尺,又險又峻,真是不得了啊!

幸好,這里的山是美的,翠竹婆娑,青松挺拔,藤蔓攀繞,山花爛漫,翠綠搖綴,參差披拂,郁郁蔥蔥,宛如一張張綠色的絨毛毯,把大大小小的山頭坡地蒙得嚴嚴實實,好一個綠色的“世外桃園”,綠得透明清澈,綠得閃閃發(fā)亮,綠得勃勃生機。而這里的水更美,斗折蛇行,傍山而流,山環(huán)水抱,碧綠相映,潺潺流淌,清澈如鏡。有時宛如一條銀色的彩帶舞練盤延山澗谷底,有時又像似一面水晶般的明鏡,鑲嵌在萬山叢中。山里一種叫白瓦片的鳥兒在山溪中的石頭上跳躍,野山雞在小溪旁的草叢中穿梭,還有叫不出名的鳥兒在溪旁不停地嬉鬧,更是給這九連山的山光水色增添了十分的情趣。我們都被這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了,被這綠水青山的色彩所癡迷,早已把行車過程中的驚險拋置腦后,樂而忘憂了。當我們路過八磜村停車下來時休息時,“美啊,多美啊,真美啊!”與我同單位同事老劉的女兒小婷婷,一個在城市長大,大學畢業(yè)已應聘到一家國有上市大公司任職員,但還沒正式上班工作的女孩子,被這美麗的景色陶醉的忘乎所以的呼叫起來,就像那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小孩子一樣。

我們一行九人乘車繼續(xù)前往桐子嶂青山茶場,蜿蜒的盤山路上,極目眺望遠處那滿山墨綠的灌木林和茶樹林,近處那一抹醉心的嫩綠,裊娜起一層淡淡的翠霧,猶如一幅寫實的水墨畫卷,令人讀來美的享受,悏意欣然。當我們下車站在半山腰茶園的茶叢里,仿佛就如置身于一片茫茫的綠海之中。你看啊,那一片片梯田式的矮山茶園雖然排列的不是非常有序,且大小不一,但其順著山勢伸展,也讓人覺得錯落有致,加上那綠油油的茶樹枝葉的點綴,更顯得蒼翠欲滴,就像一顆顆翡翠鑲嵌在山間地頭上,在和熙的陽光照耀和微微的山風吹拂下,隨風搖曳,真是漂亮極了。當把雙眼聚焦后慢慢地漂移,追隨到遠處的茶園景色,那無邊無際的滿山茶樹,猶如一條條綠色的彩帶,盤繞點綴在山坡輋地中。再看看綠色的茶園里,一枚枚鮮嫩的茶樹葉片帶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下舞蹈,仿佛讓人看到蓬勃生命的快樂滋長。當我偶爾抬頭看那藍天上飄飄灑灑的朵朵白云,耳邊再靜靜地聽著陣陣山風送來的悅耳鳥鳴,早已就把我久在城市生活的那些喧囂和塵埃吹到了九霄云外。

突然,在我們前方的一塊茶園里傳來女的清脆嘹亮的客家山歌歌聲:“哎…,生深山草里青,東西南北有名,客在堂前先請,客去堂前謝聲。”這邊的歌聲剛落,另一邊的男聲又和聲亮起:“哎…,滿山茶葉青又青,采茶妹子笑盈盈,茶葉送給阿哥來,一片茶葉一片心。”接著是一陣陣列嘰嘰喳喳的嬉戲玩耍的清脆爽朗笑聲……

當我們循著歌聲方向走進茶園里,只見一群采茶的小伙、姑娘們背著竹茶簍,在茶樹上的雙手手指如穿梭般的彈動,宛如一只只輕盈的蝴蝶在花朵上飛舞,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初兄對我們說,這些采茶姑娘都是臨時顧來的當地采茶季節(jié)工,茶場包吃包住和往返接送,一天采茶的收入就好幾十元呢!

我們的車緩緩地行駛在下山的山路上,路雖然不寬,但還平坦,當來到村道時,只見村口的禾坪里都晾曬著的青青的茶葉,就像鋪著一張張綠毯一樣。不一會,車就來到了初兄自家的茶葉加工場門前。進去坐定后,初兄一邊沏茶一邊介紹起綠茶的情況來。他說,綠茶以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茶葉。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為綠茶。 綠茶的特性,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和咖啡堿保留著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我國的名茶香氣都特別高爽,回味也尤其悠長,唇齒留芳,許久不散,讓人漸入“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蘇軾語)的佳境。在茶葉中各種茶的香型有所不一樣,其味也不盡相同。雨花、龍井、眉珍、碧螺的清香;鐵觀音、大紅袍、滇紅、祁紅的醇香;玉蘭、茉莉花茶的芬芳;而綠茶就屬于清香類,其外形細膩緊湊,色澤青綠而有光澤,湯色清亮,葉色發(fā)綠,滋味清香甘爽,收斂性強,具有較好的提神、醒腦、抗衰、消炎、殺菌等功效。其中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廬山云霧、洞庭碧螺春,以及四川蒙山的蒙頂茶,均為我國綠茶中的珍品。而我們九連山區(qū)出產的綠茶,由于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和氣候的優(yōu)勢,也形成了其獨特的韻味清香而享譽海內外。

聽著聽著,不一會茶已沖好。熱情的初兄把剛沏好的綠茶一一遞到了我們的手中,我端著在鼻前稍聞片刻,再放入口中,一股清清的綠茶香味直在口腔里的舌尖翻騰,爾后直下喉嚨胸腔,頓時把我剛才上山的睏思倦意退去,覺得全身舒展自如,神清氣爽,就像緊縮的葉片,在清水中,云卷云舒;又似閑庭漫步——舒展的葉片,在杯里悠悠旋轉,讓我回味無窮,獨享清福。我不禁想起魯迅先生說過的“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

中午用餐時,我從初兄口中了解到,綠茶屬不發(fā)酵茶,采制一般有春夏秋茶之分。春茶,又名頭春茶。為清明至夏至節(jié)氣所采制成的茶。茶葉至嫩,品質甚佳。夏茶,即在夏至節(jié)前后,所新發(fā)的茶葉采制成的茶。秋茶,即夏茶采后一個月所采制的茶。綠茶的制作法可分為四大類,即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綠茶的制作一般流程除采摘外,簡單分為殺青、揉捻和干燥三個步驟,其中關鍵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殺青。鮮葉通過殺青,酶的活性鈍化,內含的各種化學成分,基本上是在沒有酶影響的條件下,由熱力作用進行物理化學變化,以便達到綠茶的品質特征。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團搓成粒,體積縮小,且便于沖泡和儲存。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著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干燥的目的,蒸發(fā)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發(fā)揮茶香的功能。

一晃到了中午,當我們用完午餐后,新一輪的品茶又開始了,我的幾個同行平時就很喜歡喝茶,今天有了佳茗,無不為之樂乎,一杯又一杯的品啜,卻毫無停盞之意,還不時稱贊綠茶的芳香清洌。這給本來就精于茶道的初兄增添了舒情愜意,逸興遄飛,天南地北,海闊天空。這時的我,已飲過好幾盞了,怕飲多了到晚上不勝茶力,而導致不能入眠,像蘇東坡說的那樣:“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就停止了品茗。但我出于對這清香綠茶香韻的驚嘆和好奇,以觀察茶葉在沖泡中的變化和奧妙,便隨手從裝茶的錫罐里抓了一撮茶葉,在自己帶來的潔凈澄透的玻璃茶杯里放入幾芽碧嫩,向杯中緩緩倒入沸騰的開水,葉片頓時在水中翻滾浮沉,交融暈染。水由澄澈漸漸變成了碧綠,茶由干枯漸漸舒展豐潤,終至相互浸透,結為一體。望著杯中的茶,我的心隨之好像也生出一片綠意來了。在這期間, 透過沸騰的水蒸氣,一股不可名狀的清香輪番撲鼻而來,讓我感到一身舒爽神怡,并從中領略了那魂牽夢縈般的韻致。我凝望著杯中的茶葉,再仔細地想想剛才我們參觀茶園的情景、細細品茗的過程和初兄的幾番妙論神談,讓我不得不思緒聯(lián)翩,心頭不禁撲騰跳蕩起來,不知不覺地就飛翔在綠茶的生命里程中去了……

是啊,在酷暑寒冬的季節(jié),萬物一片寂靜,就是平常最愛冒尖的木棉樹,喜歡炫耀的桃蕾柳芽,也無不都在酣睡中做著一個又一個的天真美夢。但茶樹卻在寒霜徹骨的冬日,毫不瑟縮,一身凜然地傲立在深山地域中,頂寒風冷雨,冒霜凍雪凜,默默地積蓄著身體里的能量,為春天的到來呈上滋潤、厚實的嫩葉,為人們的品嘇獻出清韻茶香。春風乍暖、清明前后,早已探出翠滴綠嫩的葉片,任由采茶姑娘們的巧手摘去簍中,送到茶葉制作工房,歷經火鍋上烘,熱浪里炒,布袋里揉,從綠嫩里卒死,在干枯后重生,以純樸誠摯的干枯一葉,成為千家萬戶的香茗,在壺里杯中變幻,在口中腔里留香,化作人世間的青春活力和厚重溫馨。

是啊,雖然綠茶沒有華美絢爛的外表,沒有妖媚招搖的氣象,也沒有堂皇尊貴的冠冕。但它有的是純樸自然,率性本真,可恬淡,也可清靜;可絢爛,也可壯烈,最終回歸于平淡和寧靜之中。

是啊,品茶,即品人生。悠悠品茶情,漫漫人生路,一抹艱難,幾多煩惱和疲憊,一并浸入杯中緩緩地消解和忘卻,心境超于平和,情感得以凈化,氣韻得到提升,讓你沉浸于物我兩忘的夢幻境界,這不正是對生命的一種參悟嗎?

是啊,一片茶葉,一片生命。人的一生何不像綠茶那樣,綻放自己美麗的一生,最終沉淀下一世的精華留在人間。

這時,還在沉醉在綠茶的清香韻致中的我,突然聽到同行的老同學催促,說時間已經不早了,我才從恍惚的思緒中醒來,匆忙向初兄作了言謝辭行,才登上座駕馳騁在返回縣城的行程……

(摘自2014年第3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賴運勝)

深度剖析:綠茶皇帝龍井茶之淪落

前言:本來想寫一篇《2019龍井茶白皮書》,可是一要等到10月份龍井茶全面結束時才可以寫,二是文章要涉及到的數據實在是過于繁多龐大,寫作成本太大,所以改寫了《深度剖析:綠茶皇帝龍井茶之淪落》來敘述當下龍井茶的現狀與痛點。


雨一直下,氣氛很不融洽,自去年底開始江南茶區(qū)迎來了1972年以來最多的雨。不單江南下西南也下,準確的說是今年的早春茶產區(qū)都下,下到每個采茶人都是“潮人”,每一個茶商都有了一顆“潮濕的心”。


龍井茶的出處和典故大家都聽爛了,不再贅述。由于其實力超群底蘊深厚,又老是占據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龍井),由于其采摘標準高、外形漂亮、口感香甜,在廣大喝茶人的心目中代表著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所以不知道的人幾乎很少。


龍井茶產業(yè)好比茶界的一頭肥豬,誰都想吃一口,由于門檻低,大家干脆自己養(yǎng);龍井茶市場好比茶界的一位經典老牌明星,成為大家的模仿秀對象。


龍井茶,一種基本以浙江當地群體種為原料,采摘一芽一葉為標準,做成扁平型的一種炒青茶。

最初,“龍井”只屬于杭州西湖產區(qū)。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為了促進浙江省內茶葉經濟快速發(fā)展,浙江將龍井品牌讓渡給全省使用,把省內符合龍井炒制工藝的綠茶統(tǒng)一稱謂“浙江龍井”。2008年,“龍井茶”成為經國家核準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杭州、紹興、金華、臺州下屬的18個縣(市、區(qū))成為龍井茶的合法產區(qū)。


根據《GB/T18650-2008地理標志產品龍井茶》,龍井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限于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批準的范圍,即杭州市西湖區(qū)(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現轄行政區(qū)域為西湖產區(qū);杭州市蕭山、濱江、余杭、富陽、臨安、桐廬、建德、淳安等縣(市、區(qū))現轄行政區(qū)域為錢塘產區(qū);紹興市紹興、越城、新昌、嵊州、諸暨等縣(市、區(qū))現轄行政區(qū)域以及上虞、磐安、東陽、天臺等縣(市)現轄部分鄉(xiāng)鎮(zhèn)區(qū)域為越州產區(qū)。


“西湖龍井”于2011年6月28日在國家商標局注冊成商標,其商標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在這之前,西湖龍井已經開始出現仿冒偽劣產品。

?


而在這之前,”龍井茶“已經在各大產茶省遍地開花。


而且,勢頭越來越盛!


浙江人血液里流淌著做生意的基因,他們秉著走盡千山萬水、道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歷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遍布每一個可以生財的領域,每一個可以賺錢的角落。


2000年左右,當時龍井茶還是以手工炒制為主,就有一幫吃螃蟹的人帶著炒鍋坐火車去貴州、四川等地炒制龍井茶;后來有機械炒制了就發(fā)機器過去那邊炒茶,還教會了當地人制作龍井茶;又有人把炒茶機販賣給當地人,于是當地逐漸成為了龍井茶生產基地,每年都有炒茶者、茶販子、賣機器的一個產業(yè)鏈的浙江人擠滿一個西南的一個個產茶鄉(xiāng)鎮(zhèn)。


到2008年左右,省外龍井市場開始大面積興起。


到2013年左右,省外龍井市場已經達到鼎盛時期。


茶葉加工的主要利潤分兩塊,即時間差(早)、價格差(便宜)。


西南茶區(qū)是出綠茶最早的產區(qū),每年春茶上市大約比江南茶區(qū)早個把月。當江南還是天寒地凍時,西南茶區(qū)已經油菜花盛開,茶香四溢。西南茶區(qū)的經濟都相對落后,人工成本和茶葉價格相對偏低,這樣就與江南茶區(qū)產生差價。


出茶比別人早、成本又低,利潤就有了。



但早期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品種問題,西南茶區(qū)基本上是福鼎系列(福鼎大白、福選九號、福云六號)為主,加上一些本地的群體種。這些品種都不適合做龍井,主要原因是色黑暗、白毫多、芽頭不夠肥壯,通俗點講就是賣相不好看;


二是信息不對稱,那些加工戶都是幾人成群出門到某地安營扎寨,收購鮮葉加工,盡量以自己的技術去彌補品種的缺陷,但做好賣給誰是個大問題?;旧线€是發(fā)回賣給當地茶葉市場的老板,由于品相上的原因,被老板壓價、欠款是家常便飯,因為老板也有風險,品相難看的龍井茶同樣不被北方客戶看好。


中國綠茶,茶界最大的外貌協(xié)會》——點擊瀏覽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聰明的浙江人想出了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把老家的茶苗種到西南茶區(qū)!什么品種早就引種什么,什么品種暢銷就引種什么。從此,浙江的烏牛早、龍井43、平陽特早、中茶108、安吉白茶等品種為天下人所知。


當浙江的品種在當地生根投產后,第二波龍井茶炒制熱潮才真正到來。更大的時間差(有的甚至年內就可以采摘),更好的品相,更好的利潤.......


市場總是物極必反。當大量的制茶者涌入目標茶區(qū);當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信息逐漸透明;當當地人開始明白自己也可以制作龍井茶時。這個市場利潤逐漸變得僧多粥少,甚至茶品價格出現了倒掛現象........


浙江人通過20年的努力終于培養(yǎng)出了自己最大的龍井茶競爭者,準確的說是培養(yǎng)出了一個競爭市場........


目前,浙江地區(qū)的龍井茶年產量約在2.5萬噸左右,約占全國茶葉總產量的1/104(以2018年全國茶葉總產量260萬噸計算);而市場上流通的龍井茶大約在5萬噸左右,約占全國茶葉總產量的1/52(以2018年全國茶葉總產量260萬噸計算)。在20個產茶省數百款名優(yōu)茶類的激烈競爭中,如果2.5萬噸龍井茶在全國茶葉消費市場來說還算暢銷的話,5萬噸則漸顯疲軟狀態(tài)。


寫到這里,我們不得不分析一下浙江本省的幾個產茶大縣對龍井茶市場的影響。



新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引進龍井茶超值技術,茶葉產業(yè)從原來的珠茶改成扁茶后,逐漸成為龍井茶主產區(qū),“全國十大重點產茶縣”,創(chuàng)建了全國最大的龍井茶交易市場——中國茶市,擁有聞名天下的大佛龍井品牌。


與貴州對茶園面積的浮夸不同,新昌官方茶園面積12萬畝(實際遠遠超出,因為浙江農業(yè)對GDP貢獻微不足道,所以官方對于種植面積相對保守很多);“茶葉一產產值超8億元,........茶業(yè)全產業(yè)鏈產值27億元(2016年官方統(tǒng)計數據)",全產業(yè)鏈的27億(先不講有無水分)減去一產的8億,中間有19億,這19億中絕對包含了大量外面流入新昌的龍井茶以及大量茶苗的輸出所產生的價值。


對龍井茶產生的影響包括:本地茶葉種植、加工、交易一條龍,各種名優(yōu)茶苗繁育、對省外技術輸出(上各產茶地加工)、龍井茶炒制機輸出,回收省外龍井(進行販賣)。


嵊州:嵊州是“中國茶葉之鄉(xiāng)”、“浙江省首批農業(yè)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茶葉第一強縣”,“全國十大重點產茶縣”。全市有茶園面積18萬畝,年產茶2萬余噸(主要為出口珠茶),其中越鄉(xiāng)龍井6000噸,約占全省龍井茶產量的1/3(官方數據)。


對龍井茶產生的影響包括:本地茶葉種植、加工、交易一條龍,對省外技術輸出(上各產茶地加工)、龍井茶炒制機輸出,回收省外龍井(進行販賣)。


松陽:擁有12萬多畝茶園,全縣40%的人口從事茶產業(yè),全縣50%的農民收入、60%的農業(yè)產值均來自茶產業(yè)。2017年,松陽縣茶葉全產業(yè)鏈產值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05億元,成為浙江省示范性全產業(yè)鏈,躋身全國茶產業(yè)十強縣、全國重點產茶縣。松陽的茶葉品類散而大(品類多、數量大),無論香茶、龍井都無公用品牌,浙南茶葉城吞吐量巨大,卻也只是名優(yōu)茶集散中心而已。


對龍井茶產生的影響包括:技術輸出(上各產茶地加工,綠茶炒制技術獨步天下)、龍井茶炒制機輸出,回收省外龍井(進行販賣)。


還有臨近新昌的磐安縣、臨近松陽的遂昌縣、武義縣都是龍井茶出產地,都有技術輸出、茶葉回購的市場行為,這里不再贅述........



接下來再展開分析:


論產地 ? ?除了《GB/T18650-2008地理標志產品龍井茶》限定產地之外,我所知道的龍井茶產地還有:江西玉山、婺源,湖南桃源、石門,四川納溪、筠連、名山、夾江、峨眉、青川,湖北英山、五峰、咸豐、宜都,貴州黎平、雷山、晴隆、普安、貞豐、興仁、望謨、納雍、湄潭、正安、沿河,廣西三江、融水,云南騰沖,山東日照........等等,全國至少有進百個縣在加工龍井茶,占了全國產茶縣的近10%。


(2019年2月15日四川納溪某茶園為迎接早茶節(jié)而打了催芽素的烏牛早,已經攤葉)


論品相? ? ?以新昌的龍井為基準,嵊州、磐安、千島湖、西湖的稍次之,貴州黎平(黔東南)的再次之,其他產區(qū)又次之,以廣西、四川產地最次(主要是品種及氣候原因);以松陽(含部分遂昌、武義)的龍井特別漂亮。


總其原因,新昌是龍井茶專業(yè)產業(yè)大縣,茶葉品種齊全、制作工藝扎實,市場結構完善、政府肯花大力氣搭臺唱戲。


嵊州的主產茶葉是出口珠茶(全國第一)和灰白(一種類似于珠茶的綠茶,但比珠茶高端),龍井茶區(qū)塊相對于新昌要弱一些。


磐安(以及天臺)依附于新昌龍井大市場,要弱于老大哥。


千島湖(以及富陽)是錢塘龍井主產區(qū),依附于西湖龍井老大哥,實力稍遜于新昌和嵊州。


西湖龍井雖是龍井茶鼻祖,江湖地位尚在,但綜合實力與已是江河日下。富足的杭州市郊“農民”已經不愿意當農民,茶二代早已出現斷層現象,子承父業(yè)即將成為歷史,本地茶園逐漸承包給外地人打理。在現代化、大擁堵的大杭州城包圍下,西湖龍井產區(qū)的品質在走下坡路,我認為西湖龍井的價值80%來自品牌及文化,20%才是真正的商品價值(對于這個評價你盡管可以罵我)。


松陽在中國綠茶界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說難聽一點,沒有松陽茶的貢獻,山東人可能會缺茶喝,山東人最愛喝的日照綠95%都是松陽產的香茶。就說龍井茶制作工藝,從滾筒脫水、熱風萎凋槽、空調立體萎凋間等創(chuàng)新工藝都是松陽人發(fā)明的,正是這些工藝保證了鮮葉萎凋統(tǒng)一、干茶色者漂亮,賣相極佳,特別是白茶龍井(安吉白茶)、黃龍井(黃金芽)等高端龍井茶品相始終引領市場。


(2019年2月7日,正月初五,浙江新昌某加工點正在加工溫州的烏牛早品種龍井茶)


論口感? ? ?茶葉的品質與產業(yè)繁榮成反比。近20多年快速發(fā)展的產業(yè)產業(yè)使得人們過度管理茶園,中國茶品質量較20年以前普遍下降,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同樣的工藝沒有以前的好喝了,這時毋庸置疑的事實。


新昌、嵊州、磐安、天臺、諸暨(越州龍井產區(qū))的龍井茶香高、色黃綠、味香濃,幾個地方口感不相上下,若真要論高低只有拼山頭、拼小產區(qū)了。新昌龍井茶分為兩種炒制風格,茶商們講的“黃版”、“綠版”,黃版為新昌原創(chuàng),綠版模仿西湖龍井;黃版為高火香,綠版為清中火香,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其中新昌以中高端為主,嵊州、磐安以中低端為主(最低的夏秋龍井茶有三四十一斤的)。


富陽(泛富春江流域)、淳安、建德(泛千島湖)(錢塘龍井產區(qū))的龍井茶受富春江、千島湖水域小氣候影響,顏色偏綠,口感偏清香柔甜。與越州產區(qū)兩種風格,隨人喜好,各有千秋。


西湖龍井產區(qū)的管理和制作最為講究,一是因其附加值特別高、二是作為龍井茶的標桿有理由要做到最好。對于喝過眾多產區(qū)好龍井的老茶鬼來說,它有什么樣的十分好喝之處確實講不出,但其韻味的確與眾不同,也有可能是它的高價作怪吧。


松陽龍井是中看不中喝的代表,相貌在各大產區(qū)中排第一,口感在浙江產區(qū)中卻相當靠后(當然不是全部,某些山頭小產區(qū)還是有好喝的)。主要原因一是松陽是個典型的農業(yè)縣,主要經濟以茶葉為主,想要在茶葉里獲取更大的利潤,難免會對茶園進行過度管理(頻繁的施肥、施藥),這樣出產的茶葉很肥壯卻不好喝;二是在綠茶加工制作中,干茶的色澤與口感成反比。在以貌取茶的消費風氣中加工者基本會迎合消費者心理以好看為主而忽略口感。大名鼎鼎的竹葉青就是一個反面教材。


在眾多的省外龍井茶產地,特別要提一下貴州黎平的龍井茶,全縣生態(tài)極佳,沙壤土居多,品種基本是早期從浙江引進的龍井43,工藝傳承西湖龍井,2000年初就成為浙江茶葉進出口公司的基地,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龍井茶涌入杭州市場,口感不亞于浙江任何產區(qū)??梢哉f整個貴州除了黔西南、畢節(jié)產區(qū)淺煤層上的茶以外,其他產區(qū)都不賴。


其他產區(qū)不值得一提,但以廣西三江、四川名山中國兩大“名優(yōu)綠茶OEM生產基地“的”龍井茶“口感最墊底。


論品種? ? 在浙江龍井產區(qū),制作龍井茶的茶樹品種分為本地群體種、浙農系列、中茶系列、永嘉烏牛早、平陽(平陽縣)特早、安吉白茶、迎霜等。浙農(浙江農業(yè)大學)系列包括浙農117、113、139等,中茶(中國茶葉研究所)系列包括龍井43、108、102、105、龍井長葉等。一些地方茶農繁育出的新品種更是數不勝數。


我們只選幾個當家代表品種作論述。


烏牛早,它的原產地是浙江永嘉縣烏牛鎮(zhèn)(屬溫州),上世紀80年代繁育成功,后來在浙江省內廣泛推廣。2000左右新昌等地茶農自發(fā)去永嘉購買扦插枝條進行大面積繁育,使得出現了一批專門繁育茶苗販賣的群體(后形成產業(yè)),且新昌的大佛龍井也以烏牛早做為代表品種。


無利不起早、一早破天下,“早”代表物以稀為貴,“早”代表能比別人更早的獲得利益。烏牛早無疑是以“早”字出名,一個綠茶產區(qū)都熟悉的大明星。早到什么程度,以四川納溪為例,他們的第一茬茶基本可以在元宵節(jié)前采摘,有的年頭甚至可以在除夕前采摘,比江南茶區(qū)整整早上一個到一個半月。


(2019年3月6日浙江新昌某茶園的烏牛早)


烏牛早這個品種發(fā)枝率不高,以留枝條采摘為主,不適宜養(yǎng)成平面茶蓬。它的口感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總體口感比較寡淡,田里或紅壤土里生長的口感差,高山林地的口感好些。烏牛早怕倒春寒,江南茶區(qū)四季分明,除了溫州外其余產地幾乎每年都會遭受倒春寒影響,越早發(fā)芽的烏牛早越容易受凍害,而西南某些茶區(qū)有霜凍的年份很少,早品種不易遭受倒春寒,所以每年都是西南茶區(qū)的烏牛早和溫州的最先上市。


烏牛早這個品種已經遍布全國綠茶產區(qū),每個省份都有。


龍井43,產量高,易修剪管理,香味高揚、口感清甜,風格獨特,閉著眼睛都能喝出來的那種。單論香氣口感龍井43 明顯優(yōu)于烏牛早。是西湖龍井的代表品種(還包括群體種)。


龍井43出茶比烏牛早稍遲,比其他品種要早,同樣被浙江人發(fā)展到全國各大綠茶產區(qū)。

(2019年3月6日杭州翁家山茶園的龍井43,大概要等3月22日開采)


安吉白茶,安吉白茶的價值在于它是白化茶,滋味鮮爽,干茶色澤非常漂亮,優(yōu)于其他一切綠茶品種。目前安吉白茶以鳳形(松針形,安吉白茶主力)、龍形(扁平型,即龍井)、螺形(卷曲形,即曲毫類)。幾種形狀又以龍井最為漂亮,行內俗稱白茶龍井。


群體種,這個讓茶農又愛又恨的古老茶種已經在大力推廣名優(yōu)茶品種的運動中破壞的差不多了。茶農愛的是它中后期的高產,恨得是出茶太遲,烏牛早都快下臺了它才可以采摘。目前只有西湖龍井產區(qū)一直把群體種做為當家品種,這一點值得稱贊!


2019年3月6日,24節(jié)氣中的驚蟄,浙江新昌群體種尚未萌芽


浙江龍井的出茶大致順序依次為烏牛早、龍井43、平陽特早、浙農系中茶系、安吉白茶等,最后才是群體種。


這里特別說一個浙農117,它是一個芽頭長而粗壯、產量高、采摘周期長的品種,由于能給茶農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它的口感下品,只能糊弄北方消費者(個人觀點)。


其他省份的出茶順序大致依次為烏牛早、龍井43或福云六號、福選九號、福鼎大白等,最后才是本地品種(當然有一些本地早品種,比如四川名山的蒙山九號)。


似乎是南柑北枳的道理,烏牛早、龍井43等浙江品種到了省外做出來的干茶品相大部分比浙江本地的差一些,不是偏瘦就是偏黑,再好的炒茶師傅也不管用。福云六號由于毫多(龍井干茶的第一特征就是不能帶毫)現在幾乎沒有人用它做龍井,福選九號做成龍井雖偏瘦但還是有不少地方在做,目標市場也以北方為主,根本進不了浙江市場。


2019年2月17日四川邛崍的福選九號茶


茶葉良種的普及是否中國茶產業(yè)的倒退?——點擊瀏覽


三江很怪,你跟他們說看一些龍井,他們的認知會立馬歸位到龍井43這個品種,于是會給你看一些用龍井43 做的”碧螺春“、”信陽毛尖“,當你跟他們解釋半天后,他們會來一句:哦,你要扁茶啊!他們不直接稱龍井形狀的茶為龍井,還算厚道,至于茶商們拿走叫什么不關他們的事。


茶界西施VS茶界東施——點擊瀏覽


論工藝? ? 以品相和品質綜合分數權衡,越州產區(qū)龍井應該排第一;錢塘龍井次之;西湖龍井品質優(yōu)于品相(光憑外貌的確干不過其他一些省內產區(qū),傳統(tǒng)工藝干不過現代化的機器,祖師爺的手藝早已被眾多徒子徒孫超越);松陽龍井品相優(yōu)于品質(多為外貌協(xié)會)。省外龍井品相和品質綜合分數貴州產區(qū)第一,湖北次之,廣西和四川再次之,其他根據具體小產區(qū)高低不一。浙江人去加工的龍井品相及品質的要優(yōu)于本地人工藝,當然也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本地加工者。


論價格 ? ?我們由高到低來劃分,西湖龍井價格始終遙遙領先。如2018年翁家山頭采鮮葉收購價800左右一斤(獅峰的也差不多,具體看當時天氣及鮮葉質量),干茶最高在4500左右。龍塢產區(qū)看山頭,頭采鮮葉最高400一斤左右,龍門坎干茶價格在3000上下,大清谷2800左右,里桐塢3000左右,這還只是茶商的收購價,一般茶農會把幾天的混在一起這樣價格就低了。還有炒工水平、天氣等因素都決定茶葉品質,因此價格不一。二采價格有點亂,不再贅述。


隨后越州產區(qū),以新昌為例,我一直認為新昌龍井茶的初始定價有嚴重弊端。本地頭采產烏牛早400一斤左右,龍井43也差不多(極品也有600多的),炒的好的白茶(安吉白茶)能上700,群體種出來時最高也就300左右,而且只能持續(xù)三四天,后面馬上幾十塊一天的往下跌。以上是茶商的收購價,茶商再加上5%到10%的利潤賣給省外批發(fā)商或終端客戶。相比于10前,茶葉價格略有提升,但扣除通貨膨脹,其實價格在下降。新昌的龍井茶知名度與價位不符,明顯低于其他名優(yōu)茶平均價位水準。現在做的再好也難以去集體提升當地茶葉的價格了。


新昌周邊如嵊州、磐安產區(qū)價格略低于新昌,錢塘龍井價格與越州龍井相仿,而松陽市場比新昌略高。


省外龍井市場剛被浙江人開發(fā)時,各地的龍井茶與浙江本地還存在約40%(甚至更高)的差價,但隨著互聯(lián)網科技的進步,信息逐漸同步,外出加工戶的利潤在逐年減少,很多地方出現了價格倒掛顯現(就是省外的龍井茶鮮葉原料與干茶價格比浙江省內市場還高)。


(2019年2月7日,正月初五,浙江新昌某加工點收購溫州的烏牛早加工的龍井,當日茶青75,此時尚未開市,加工者表示能賣350元左右一斤。)


(2019年2月24日杭州西湖一公園大華飯店附近商家售賣的龍井茶)


(2019年2月25日,廣西三江,烏牛早茶青56一斤,干茶330一斤)


(2019年2月24日四川名山,福選九號茶青93一斤,干茶450一斤,開泡外焦里嫩,只有糊味和青味。說實話這樣的干茶放到浙江任何市場可以說150都沒人要)


(2019年2月26日四川峨眉大西南茶葉城某店,烏牛早半成品280一斤,放嘴里嚼里面還是軟的。當然本地人以成品茶來賣的,經過輝鍋加工估計能炒出7折)


(2019年2月26日貴州興仁縣,龍井43茶青60一斤,干茶330一斤,茶葉實際還要漂亮)


(2019年2月27日浙江松陽浙南茶葉市場,貴州龍井43品種干茶280元一斤)


(2019 年2月27日浙江松陽浙南茶葉市場,四川產區(qū)烏牛早干茶340一斤)


(2019 年2月27日浙江松陽浙南茶葉市場,本地烏牛早干茶300一斤)


(2019年2月27日,新昌中國茶市本地烏牛早茶青90一斤,干茶430一斤)


(2019 年3月6日新昌中國茶市外來烏牛早干茶310元一斤,茶葉實際比照片漂亮)


(2019 年3月6日新昌中國茶市本地頭采烏牛早干茶380元一斤,茶葉實際比照片漂亮)


(2019年3月6日新昌中國茶市本地頭采極品烏牛早干茶400元一斤,茶葉實際比照片漂亮)


論市場和矛盾 ? ? ????


外來產地與原產地的矛盾 ? ?龍井茶,浙江茶葉產業(yè)的金字招牌,浙江大部分茶農主要經濟來源的保證。20年間卻被自己人拖累,大量的茶苗輸出,大量的炒茶機輸出,對于本地茶農或茶企越來越不利。市面上價格高時自己的茶園還不能采,可以采時價格又跌了(主要原因是外地客商前期吃了大量的外省貨),后期的茶價格又拼不過外地的。


手工炒制龍井茶的時代每次炒制時都會把手燙起泡,的確是件苦差事,很少有人學。但當新昌人發(fā)明了龍井茶炒制機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龍井茶會遍地開花。從半自動到現在的全自動,從一個人看2臺機到一個人看20臺機,殺青、成型、做干一道自動完成,每臺機器價格不會超過8000元。只要有場地、有動力電就可以炒制,雇個師傅當天就能產生效益;自己家里買一臺(照明電就可以)跟人學上兩天就會炒制,非常方便這是其他茶類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是龍井茶炒制推廣為什么會那么容易、那么快的最主要原因。


當年師傅教出了好多徒弟,現在這些徒弟們翅膀硬了,不再需要師傅了,而且還搶師傅老家人的飯碗。這就是龍井茶原產地與省外產區(qū)的現狀與矛盾,當年種下的因結成了今日的果。


市場經濟與地域保護的矛盾 ? ? 你說不讓外省茶區(qū)炒制龍井茶嗎?不可能!市場經濟大環(huán)境下誰也不能遏制別人生產與自己同類的產品(這里指農產品),落什么市場通過包裝就成了什么牌子的茶。


市場經濟對茶產業(yè)的最大好處就是:

1、能夠對相關產地進行全面、準確、快速和及時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傳達系統(tǒng);

2、能夠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重點項目建設(種植、生產),集中有限的資金發(fā)展重點產業(yè)(市場);

3、在流通過程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隨時調整商品價格;

4、打破地方保護主義。


而缺點是:

1.人品道德觀降低 ;

2.社會利益化更嚴重 。


每年春茶伊始,在浙江杭州、新昌、松陽市面上出現的龍井茶都不是本地的(除了少數溫州的)。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一切為了商品的利潤,一切為了自己的利益,道德觀一降低,市場就亂了。


關于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其實上計劃經濟時代的遺留產物,好比每學期給小學生的獎狀以資鼓勵,僅此而已。整個浙江龍井產區(qū)除了西湖龍井產區(qū)還在偶爾打擊以外(請注意,是偶爾,因為根本管不過來),別的品牌市場對于外來龍井采取默認狀態(tài),都是靠辛勤付出在賺錢,誰會愿意去干涉人家生計。


西湖龍井產區(qū)很會想辦法,采取防偽標識來定量,即一個防偽標志貼可以生產多少西湖龍井,可以根據二維碼追根溯源??墒窃S多茶農把標貼賣給茶商,茶商把別的產地龍井裝進西湖龍井罐子貼上防偽標貼就成了“西湖龍井”了。


(這是某茶商向茶農買的防偽標志,一張600塊,共60個貼,可以賣60斤茶)


西湖龍井產區(qū)管理部門的意識是好的,是為了保護當地茶產業(yè)有序發(fā)展、保護當地從業(yè)者的切身利益,可是你哪里擰得過市場經濟這條大腿。


市場經濟大環(huán)境下,就是人人想把自己的利益發(fā)揮到極致,你與人人為敵,好比螳臂擋車。


產業(yè)發(fā)展與游戲規(guī)則的矛盾 ? ?浙江人似乎有個夢想,要把全天下的綠茶都炒成龍井!于是,20年間不斷地輸出技術、輸出茶苗、輸出市場........20年間東部人開發(fā)西部,在西部賺到了錢,但同時也帶動了西部。西部茶產業(yè)已經慢慢出師,雖然還不能離開東部,但早有自己單干的想法了。這20年間是江南茶區(qū)向西南茶區(qū)幫扶,讓西南茶區(qū)茁壯成長的時代。隨著信息不斷的 透明、技術不斷的增長、市場不斷地成長,西南茶區(qū)與江南茶區(qū)的差距在慢慢縮小。


從每個產茶區(qū)的產業(yè)發(fā)展角度考慮就是多做茶、多賣錢,什么茶葉好賣我們就做什么茶,似乎很對。


但從行業(yè)游戲規(guī)則角度來看它已經犯規(guī)了,龍井本來應該在浙江出產,現在遍地都是;碧螺春本來在江蘇太湖出產,現在遍地都是;黃山毛峰本來在安徽黃山出產,現在遍地都是;金駿眉本來在福建武夷山出產,現在遍地都是.........


最終,更多人會接受龍井茶,龍井茶(其他名優(yōu)綠茶也將是)會成為一種加工工藝名稱,唯一的差別只有產地、季節(jié)、口感、價格罷了。


于是,我們很難在產業(yè)發(fā)展、游戲規(guī)則之中;經濟利益,人性道義上作抉擇,似乎誰都沒有絕對的錯,誰都沒有絕對的對。

??


龍井茶不會淪落,只是將會迎來一次大洗牌。


(1)最大的就是源頭采摘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會嚴重制約龍井茶的產量(單芽類茶會更加突出),現在已經出現明顯的端倪,5到8年后綠茶名優(yōu)茶將會全部減產(除非有機器可以替代人工采摘)。


(2)西南茶區(qū)的崛起,讓浙江龍井原產地與其它茶區(qū)的商品差價出現倒掛(當下只是局部),浙江外出加工龍井茶隊伍會逐漸萎縮,會從加工者轉變成收購商的角色。


(3)龍井茶消費者會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理性,會根據自己的喜好買不同產地的龍井茶。


近二十年間,浙江的龍井茶變遷就是一場中國茶葉經濟產業(yè)發(fā)展變革的縮影,在兩千多年的飲茶歷史中,二十年很短,但卻見證了茶葉產業(y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歷程。無論怎樣變革,始終不會改變龍井茶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始終不會改變我們對這個產業(yè)的熱愛.........


作者簡介:書卷彎刀

深度剖析:綠茶皇帝龍井茶之淪落


前言:本來想寫一篇《2019龍井茶白皮書》,可是一要等到10月份龍井茶全面結束時才可以寫,二是文章要涉及到的數據實在是過于繁多龐大,寫作成本太大,所以改寫了《深度剖析:綠茶皇帝龍井茶之淪落》來敘述當下龍井茶的現狀與痛點。


雨一直下,氣氛很不融洽,自去年底開始江南茶區(qū)迎來了1972年以來最多的雨。不單江南下西南也下,準確的說是今年的早春茶產區(qū)都下,下到每個采茶人都是“潮人”,每一個茶商都有了一顆“潮濕的心”。


龍井茶的出處和典故大家都聽爛了,不再贅述。由于其實力超群底蘊深厚,又老是占據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龍井),由于其采摘標準高、外形漂亮、口感香甜,在廣大喝茶人的心目中代表著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所以不知道的人幾乎很少。


龍井茶產業(yè)好比茶界的一頭肥豬,誰都想吃一口,由于門檻低,大家干脆自己養(yǎng);龍井茶市場好比茶界的一位經典老牌明星,成為大家的模仿秀對象。


龍井茶,一種基本以浙江當地群體種為原料,采摘一芽一葉為標準,做成扁平型的一種炒青茶。


最初,“龍井”只屬于杭州西湖產區(qū)。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為了促進浙江省內茶葉經濟快速發(fā)展,浙江將龍井品牌讓渡給全省使用,把省內符合龍井炒制工藝的綠茶統(tǒng)一稱謂“浙江龍井”。2008年,“龍井茶”成為經國家核準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杭州、紹興、金華、臺州下屬的18個縣(市、區(qū))成為龍井茶的合法產區(qū)。



根據《GB/T18650-2008地理標志產品龍井茶》,龍井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限于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批準的范圍,即杭州市西湖區(qū)(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現轄行政區(qū)域為西湖產區(qū);杭州市蕭山、濱江、余杭、富陽、臨安、桐廬、建德、淳安等縣(市、區(qū))現轄行政區(qū)域為錢塘產區(qū);紹興市紹興、越城、新昌、嵊州、諸暨等縣(市、區(qū))現轄行政區(qū)域以及上虞、磐安、東陽、天臺等縣(市)現轄部分鄉(xiāng)鎮(zhèn)區(qū)域為越州產區(qū)。


“西湖龍井”于2011年6月28日在國家商標局注冊成商標,其商標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而在這之前,西湖龍井已經開始出現仿冒偽劣產品。


而在這之前,”龍井茶“已經在各大產茶省遍地開花。


而且,勢頭越來越盛!


浙江人血液里流淌著做生意的基因,他們秉著走盡千山萬水、道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歷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遍布每一個可以生財的領域,每一個可以賺錢的角落。


2000年左右,當時龍井茶還是以手工炒制為主,就有一幫吃螃蟹的人帶著炒鍋坐火車去貴州、四川等地炒制龍井茶;后來有機械炒制了就發(fā)機器過去那邊炒茶,還教會了當地人制作龍井茶;又有人把炒茶機販賣給當地人,于是當地逐漸成為了龍井茶生產基地,每年都有炒茶者、茶販子、賣機器的一個產業(yè)鏈的浙江人擠滿一個西南的一個個產茶鄉(xiāng)鎮(zhèn)。


到2008年左右,省外龍井市場開始大面積興起。


到2013年左右,省外龍井市場已經達到鼎盛時期。


茶葉加工的主要利潤分兩塊,即時間差(早)、價格差(便宜)。


西南茶區(qū)是出綠茶最早的產區(qū),每年春茶上市大約比江南茶區(qū)早個把月。當江南還是天寒地凍時,西南茶區(qū)已經油菜花盛開,茶香四溢。西南茶區(qū)的經濟都相對落后,人工成本和茶葉價格相對偏低,這樣就與江南茶區(qū)產生差價。


出茶比別人早、成本又低,利潤就有了。


但早期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品種問題,西南茶區(qū)基本上是福鼎系列(福鼎大白、福選九號、福云六號)為主,加上一些本地的群體種。這些品種都不適合做龍井,主要原因是色黑暗、白毫多、芽頭不夠肥壯,通俗點講就是賣相不好看;


二是信息不對稱,那些加工戶都是幾人成群出門到某地安營扎寨,收購鮮葉加工,盡量以自己的技術去彌補品種的缺陷,但做好賣給誰是個大問題?;旧线€是發(fā)回賣給當地茶葉市場的老板,由于品相上的原因,被老板壓價、欠款是家常便飯,因為老板也有風險,品相難看的龍井茶同樣不被北方客戶看好。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聰明的浙江人想出了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把老家的茶苗種到西南茶區(qū)!什么品種早就引種什么,什么品種暢銷就引種什么。從此,浙江的烏牛早、龍井43、平陽特早、中茶108、安吉白茶等品種為天下人所知。


當浙江的品種在當地生根投產后,第二波龍井茶炒制熱潮才真正到來。更大的時間差(有的甚至年內就可以采摘),更好的品相,更好的利潤.......


市場總是物極必反。當大量的制茶者涌入目標茶區(qū);當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信息逐漸透明;當當地人開始明白自己也可以制作龍井茶時。這個市場利潤逐漸變得僧多粥少,甚至茶品價格出現了倒掛現象........


浙江人通過20年的努力終于培養(yǎng)出了自己最大的龍井茶競爭者,準確的說是培養(yǎng)出了一個競爭市場........


目前,浙江地區(qū)的龍井茶年產量約在2.5萬噸左右,約占全國茶葉總產量的1/104(以2018年全國茶葉總產量260萬噸計算);而市場上流通的龍井茶大約在5萬噸左右,約占全國茶葉總產量的1/52(以2018年全國茶葉總產量260萬噸計算)。在20個產茶省數百款名優(yōu)茶類的激烈競爭中,如果2.5萬噸龍井茶在全國茶葉消費市場來說還算暢銷的話,5萬噸則漸顯疲軟狀態(tài)。


寫到這里,我們不得不分析一下浙江本省的幾個產茶大縣對龍井茶市場的影響。



新昌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引進龍井茶超值技術,茶葉產業(yè)從原來的珠茶改成扁茶后,逐漸成為龍井茶主產區(qū),“全國十大重點產茶縣”,創(chuàng)建了全國最大的龍井茶交易市場——中國茶市,擁有聞名天下的大佛龍井品牌。


與貴州對茶園面積的浮夸不同,新昌官方茶園面積12萬畝(實際遠遠超出,因為浙江農業(yè)對GDP貢獻微不足道,所以官方對于種植面積相對保守很多);“茶葉一產產值超8億元,........茶業(yè)全產業(yè)鏈產值27億元(2016年官方統(tǒng)計數據)",全產業(yè)鏈的27億(先不講有無水分)減去一產的8億,中間有19億,這19億中絕對包含了大量外面流入新昌的龍井茶以及大量茶苗的輸出所產生的價值。


對龍井茶產生的影響包括:本地茶葉種植、加工、交易一條龍,各種名優(yōu)茶苗繁育、對省外技術輸出(上各產茶地加工)、龍井茶炒制機輸出,回收省外龍井(進行販賣)。


嵊州

嵊州是“中國茶葉之鄉(xiāng)”、“浙江省首批農業(yè)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茶葉第一強縣”,“全國十大重點產茶縣”。全市有茶園面積18萬畝,年產茶2萬余噸(主要為出口珠茶),其中越鄉(xiāng)龍井6000噸,約占全省龍井茶產量的1/3(官方數據)。


對龍井茶產生的影響包括:本地茶葉種植、加工、交易一條龍,對省外技術輸出(上各產茶地加工)、龍井茶炒制機輸出,回收省外龍井(進行販賣)。


松陽

擁有12萬多畝茶園,全縣40%的人口從事茶產業(yè),全縣50%的農民收入、60%的農業(yè)產值均來自茶產業(yè)。2017年,松陽縣茶葉全產業(yè)鏈產值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05億元,成為浙江省示范性全產業(yè)鏈,躋身全國茶產業(yè)十強縣、全國重點產茶縣。松陽的茶葉品類散而大(品類多、數量大),無論香茶、龍井都無公用品牌,浙南茶葉城吞吐量巨大,卻也只是名優(yōu)茶集散中心而已。


對龍井茶產生的影響包括:技術輸出(上各產茶地加工,綠茶炒制技術獨步天下)、龍井茶炒制機輸出,回收省外龍井(進行販賣)。


還有臨近新昌的磐安縣、臨近松陽的遂昌縣、武義縣都是龍井茶出產地,都有技術輸出、茶葉回購的市場行為,這里不再贅述........


(2019年2月15日四川納溪某茶園為迎接早茶節(jié)而打了催芽素的烏牛早,已經攤葉)


接下來再展開分析:


論產地 ? ?

除了《GB/T18650-2008地理標志產品龍井茶》限定產地之外,我所知道的龍井茶產地還有:江西玉山、婺源,湖南桃源、石門,四川納溪、筠連、名山、夾江、峨眉、青川,湖北英山、五峰、咸豐、宜都,貴州黎平、雷山、晴隆、普安、貞豐、興仁、望謨、納雍、湄潭、正安、沿河,廣西三江、融水,云南騰沖,山東日照........等等,全國至少有進百個縣在加工龍井茶,占了全國產茶縣的近10%。


論品相? ? ?

以新昌的龍井為基準,嵊州、磐安、千島湖、西湖的稍次之,貴州黎平(黔東南)的再次之,其他產區(qū)又次之,以廣西、四川產地最次(主要是品種及氣候原因);以松陽(含部分遂昌、武義)的龍井特別漂亮。


總其原因,新昌是龍井茶專業(yè)產業(yè)大縣,茶葉品種齊全、制作工藝扎實,市場結構完善、政府肯花大力氣搭臺唱戲。


嵊州的主產茶葉是出口珠茶(全國第一)和灰白(一種類似于珠茶的綠茶,但比珠茶高端),龍井茶區(qū)塊相對于新昌要弱一些。


磐安(以及天臺)依附于新昌龍井大市場,要弱于老大哥。


千島湖(以及富陽)是錢塘龍井主產區(qū),依附于西湖龍井老大哥,實力稍遜于新昌和嵊州。


西湖龍井雖是龍井茶鼻祖,江湖地位尚在,但綜合實力與已是江河日下。富足的杭州市郊“農民”已經不愿意當農民,茶二代早已出現斷層現象,子承父業(yè)即將成為歷史,本地茶園逐漸承包給外地人打理。在現代化、大擁堵的大杭州城包圍下,西湖龍井產區(qū)的品質在走下坡路,我認為西湖龍井的價值80%來自品牌及文化,20%才是真正的商品價值(對于這個評價你盡管可以罵我)。


松陽在中國綠茶界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說難聽一點,沒有松陽茶的貢獻,山東人可能會缺茶喝,山東人最愛喝的日照綠95%都是松陽產的香茶。就說龍井茶制作工藝,從滾筒脫水、熱風萎凋槽、空調立體萎凋間等創(chuàng)新工藝都是松陽人發(fā)明的,正是這些工藝保證了鮮葉萎凋統(tǒng)一、干茶色者漂亮,賣相極佳,特別是白茶龍井(安吉白茶)、黃龍井(黃金芽)等高端龍井茶品相始終引領市場。


(2019年2月7日,正月初五,浙江新昌某加工點正在加工溫州的烏牛早品種龍井茶)


論口感? ? ?茶葉的品質與產業(yè)繁榮成反比。

近20多年快速發(fā)展的產業(yè)產業(yè)使得人們過度管理茶園,中國茶品質量較20年以前普遍下降,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同樣的工藝沒有以前的好喝了,這時毋庸置疑的事實。


新昌、嵊州、磐安、天臺、諸暨(越州龍井產區(qū))的龍井茶香高、色黃綠、味香濃,幾個地方口感不相上下,若真要論高低只有拼山頭、拼小產區(qū)了。新昌龍井茶分為兩種炒制風格,茶商們講的“黃版”、“綠版”,黃版為新昌原創(chuàng),綠版模仿西湖龍井;黃版為高火香,綠版為清中火香,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其中新昌以中高端為主,嵊州、磐安以中低端為主(最低的夏秋龍井茶有三四十一斤的)。


富陽(泛富春江流域)、淳安、建德(泛千島湖)(錢塘龍井產區(qū))的龍井茶受富春江、千島湖水域小氣候影響,顏色偏綠,口感偏清香柔甜。與越州產區(qū)兩種風格,隨人喜好,各有千秋。


西湖龍井產區(qū)的管理和制作最為講究,一是因其附加值特別高、二是作為龍井茶的標桿有理由要做到最好。對于喝過眾多產區(qū)好龍井的老茶鬼來說,它有什么樣的十分好喝之處確實講不出,但其韻味的確與眾不同,也有可能是它的高價作怪吧。


松陽龍井是中看不中喝的代表,相貌在各大產區(qū)中排第一,口感在浙江產區(qū)中卻相當靠后(當然不是全部,某些山頭小產區(qū)還是有好喝的)。主要原因一是松陽是個典型的農業(yè)縣,主要經濟以茶葉為主,想要在茶葉里獲取更大的利潤,難免會對茶園進行過度管理(頻繁的施肥、施藥),這樣出產的茶葉很肥壯卻不好喝;二是在綠茶加工制作中,干茶的色澤與口感成反比。在以貌取茶的消費風氣中加工者基本會迎合消費者心理以好看為主而忽略口感。大名鼎鼎的竹葉青就是一個反面教材。


在眾多的省外龍井茶產地,特別要提一下貴州黎平的龍井茶,全縣生態(tài)極佳,沙壤土居多,品種基本是早期從浙江引進的龍井43,工藝傳承西湖龍井,2000年初就成為浙江茶葉進出口公司的基地,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龍井茶涌入杭州市場,口感不亞于浙江任何產區(qū)??梢哉f整個貴州除了黔西南、畢節(jié)產區(qū)淺煤層上的茶以外,其他產區(qū)都不賴。


其他產區(qū)不值得一提,但以廣西三江、四川名山中國兩大“名優(yōu)綠茶OEM生產基地“的”龍井茶“口感最墊底。


論品種? ??

在浙江龍井產區(qū),制作龍井茶的茶樹品種分為本地群體種、浙農系列、中茶系列、永嘉烏牛早、平陽(平陽縣)特早、安吉白茶、迎霜等。浙農(浙江農業(yè)大學)系列包括浙農117、113、139等,中茶(中國茶葉研究所)系列包括龍井43、108、102、105、龍井長葉等。一些地方茶農繁育出的新品種更是數不勝數。


我們只選幾個當家代表品種作論述。


烏牛早,它的原產地是浙江永嘉縣烏牛鎮(zhèn)(屬溫州),上世紀80年代繁育成功,后來在浙江省內廣泛推廣。2000左右新昌等地茶農自發(fā)去永嘉購買扦插枝條進行大面積繁育,使得出現了一批專門繁育茶苗販賣的群體(后形成產業(yè)),且新昌的大佛龍井也以烏牛早做為代表品種。


無利不起早、一早破天下,“早”代表物以稀為貴,“早”代表能比別人更早的獲得利益。烏牛早無疑是以“早”字出名,一個綠茶產區(qū)都熟悉的大明星。早到什么程度,以四川納溪為例,他們的第一茬茶基本可以在元宵節(jié)前采摘,有的年頭甚至可以在除夕前采摘,比江南茶區(qū)整整早上一個到一個半月。


(2019年3月6日浙江新昌某茶園的烏牛早)


烏牛早這個品種發(fā)枝率不高,以留枝條采摘為主,不適宜養(yǎng)成平面茶蓬。它的口感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總體口感比較寡淡,田里或紅壤土里生長的口感差,高山林地的口感好些。烏牛早怕倒春寒,江南茶區(qū)四季分明,除了溫州外其余產地幾乎每年都會遭受倒春寒影響,越早發(fā)芽的烏牛早越容易受凍害,而西南某些茶區(qū)有霜凍的年份很少,早品種不易遭受倒春寒,所以每年都是西南茶區(qū)的烏牛早和溫州的最先上市。


烏牛早這個品種已經遍布全國綠茶產區(qū),每個省份都有。


龍井43,產量高,易修剪管理,香味高揚、口感清甜,風格獨特,閉著眼睛都能喝出來的那種。單論香氣口感龍井43 明顯優(yōu)于烏牛早。是西湖龍井的代表品種(還包括群體種)。


龍井43出茶比烏牛早稍遲,比其他品種要早,同樣被浙江人發(fā)展到全國各大綠茶產區(qū)。

(2019年3月6日杭州翁家山茶園的龍井43,大概要等3月22日開采)


安吉白茶,安吉白茶的價值在于它是白化茶,滋味鮮爽,干茶色澤非常漂亮,優(yōu)于其他一切綠茶品種。目前安吉白茶以鳳形(松針形,安吉白茶主力)、龍形(扁平型,即龍井)、螺形(卷曲形,即曲毫類)。幾種形狀又以龍井最為漂亮,行內俗稱白茶龍井。


群體種,這個讓茶農又愛又恨的古老茶種已經在大力推廣名優(yōu)茶品種的運動中破壞的差不多了。茶農愛的是它中后期的高產,恨得是出茶太遲,烏牛早都快下臺了它才可以采摘。目前只有西湖龍井產區(qū)一直把群體種做為當家品種,這一點值得稱贊!


2019年3月6日,24節(jié)氣中的驚蟄,浙江新昌群體種尚未萌芽


浙江龍井的出茶大致順序依次為烏牛早、龍井43、平陽特早、浙農系中茶系、安吉白茶等,最后才是群體種。


這里特別說一個浙農117,它是一個芽頭長而粗壯、產量高、采摘周期長的品種,由于能給茶農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它的口感下品,只能糊弄北方消費者(個人觀點)。


其他省份的出茶順序大致依次為烏牛早、龍井43或福云六號、福選九號、福鼎大白等,最后才是本地品種(當然有一些本地早品種,比如四川名山的蒙山九號)。


似乎是南柑北枳的道理,烏牛早、龍井43等浙江品種到了省外做出來的干茶品相大部分比浙江本地的差一些,不是偏瘦就是偏黑,再好的炒茶師傅也不管用。福云六號由于毫多(龍井干茶的第一特征就是不能帶毫)現在幾乎沒有人用它做龍井,福選九號做成龍井雖偏瘦但還是有不少地方在做,目標市場也以北方為主,根本進不了浙江市場。


2019年2月17日四川邛崍的福選九號茶


三江很怪,你跟他們說看一些龍井,他們的認知會立馬歸位到龍井43這個品種,于是會給你看一些用龍井43 做的”碧螺春“、”信陽毛尖“,當你跟他們解釋半天后,他們會來一句:哦,你要扁茶?。∷麄儾恢苯臃Q龍井形狀的茶為龍井,還算厚道,至于茶商們拿走叫什么不關他們的事。


論工藝

以品相和品質綜合分數權衡,越州產區(qū)龍井應該排第一;錢塘龍井次之;西湖龍井品質優(yōu)于品相(光憑外貌的確干不過其他一些省內產區(qū),傳統(tǒng)工藝干不過現代化的機器,祖師爺的手藝早已被眾多徒子徒孫超越);松陽龍井品相優(yōu)于品質(多為外貌協(xié)會)。省外龍井品相和品質綜合分數貴州產區(qū)第一,湖北次之,廣西和四川再次之,其他根據具體小產區(qū)高低不一。浙江人去加工的龍井品相及品質的要優(yōu)于本地人工藝,當然也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本地加工者。


論價格

我們由高到低來劃分,西湖龍井價格始終遙遙領先。如2018年翁家山頭采鮮葉收購價800左右一斤(獅峰的也差不多,具體看當時天氣及鮮葉質量),干茶最高在4500左右。龍塢產區(qū)看山頭,頭采鮮葉最高400一斤左右,龍門坎干茶價格在3000上下,大清谷2800左右,里桐塢3000左右,這還只是茶商的收購價,一般茶農會把幾天的混在一起這樣價格就低了。還有炒工水平、天氣等因素都決定茶葉品質,因此價格不一。二采價格有點亂,不再贅述。


隨后越州產區(qū),以新昌為例,我一直認為新昌龍井茶的初始定價有嚴重弊端。本地頭采產烏牛早400一斤左右,龍井43也差不多(極品也有600多的),炒的好的白茶(安吉白茶)能上700,群體種出來時最高也就300左右,而且只能持續(xù)三四天,后面馬上幾十塊一天的往下跌。以上是茶商的收購價,茶商再加上5%到10%的利潤賣給省外批發(fā)商或終端客戶。相比于10前,茶葉價格略有提升,但扣除通貨膨脹,其實價格在下降。新昌的龍井茶知名度與價位不符,明顯低于其他名優(yōu)茶平均價位水準?,F在做的再好也難以去集體提升當地茶葉的價格了。


新昌周邊如嵊州、磐安產區(qū)價格略低于新昌,錢塘龍井價格與越州龍井相仿,而松陽市場比新昌略高。


省外龍井市場剛被浙江人開發(fā)時,各地的龍井茶與浙江本地還存在約40%(甚至更高)的差價,但隨著互聯(lián)網科技的進步,信息逐漸同步,外出加工戶的利潤在逐年減少,很多地方出現了價格倒掛顯現(就是省外的龍井茶鮮葉原料與干茶價格比浙江省內市場還高)。


(2019年2月7日,正月初五,浙江新昌某加工點收購溫州的烏牛早加工的龍井,當日茶青75,此時尚未開市,加工者表示能賣350元左右一斤。)


(2019年2月24日杭州西湖一公園大華飯店附近商家售賣的龍井茶)


(2019年2月25日,廣西三江,烏牛早茶青56一斤,干茶330一斤)


(2019年2月24日四川名山,福選九號茶青93一斤,干茶450一斤,開泡外焦里嫩,只有糊味和青味。說實話這樣的干茶放到浙江任何市場可以說150都沒人要)


(2019年2月26日四川峨眉大西南茶葉城某店,烏牛早半成品280一斤,放嘴里嚼里面還是軟的。當然本地人以成品茶來賣的,經過輝鍋加工估計能炒出7折)


(2019年2月26日貴州興仁縣,龍井43茶青60一斤,干茶330一斤,茶葉實際還要漂亮)


(2019年2月27日浙江松陽浙南茶葉市場,貴州龍井43品種干茶280元一斤)


(2019 年2月27日浙江松陽浙南茶葉市場,四川產區(qū)烏牛早干茶340一斤)


(2019 年2月27日浙江松陽浙南茶葉市場,本地烏牛早干茶300一斤)


(2019年2月27日,新昌中國茶市本地烏牛早茶青90一斤,干茶430一斤)


(2019 年3月6日新昌中國茶市外來烏牛早干茶310元一斤,茶葉實際比照片漂亮)


(2019 年3月6日新昌中國茶市本地頭采烏牛早干茶380元一斤,茶葉實際比照片漂亮)


(2019年3月6日新昌中國茶市本地頭采極品烏牛早干茶400元一斤,茶葉實際比照片漂亮)


論市場和矛盾 ? ? ????

外來產地與原產地的矛盾 ? ?龍井茶,浙江茶葉產業(yè)的金字招牌,浙江大部分茶農主要經濟來源的保證。20年間卻被自己人拖累,大量的茶苗輸出,大量的炒茶機輸出,對于本地茶農或茶企越來越不利。市面上價格高時自己的茶園還不能采,可以采時價格又跌了(主要原因是外地客商前期吃了大量的外省貨),后期的茶價格又拼不過外地的。


手工炒制龍井茶的時代每次炒制時都會把手燙起泡,的確是件苦差事,很少有人學。但當新昌人發(fā)明了龍井茶炒制機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龍井茶會遍地開花。從半自動到現在的全自動,從一個人看2臺機到一個人看20臺機,殺青、成型、做干一道自動完成,每臺機器價格不會超過8000元。只要有場地、有動力電就可以炒制,雇個師傅當天就能產生效益;自己家里買一臺(照明電就可以)跟人學上兩天就會炒制,非常方便這是其他茶類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是龍井茶炒制推廣為什么會那么容易、那么快的最主要原因。


當年師傅教出了好多徒弟,現在這些徒弟們翅膀硬了,不再需要師傅了,而且還搶師傅老家人的飯碗。這就是龍井茶原產地與省外產區(qū)的現狀與矛盾,當年種下的因結成了今日的果。


市場經濟與地域保護的矛盾 ? ? 你說不讓外省茶區(qū)炒制龍井茶嗎?不可能!市場經濟大環(huán)境下誰也不能遏制別人生產與自己同類的產品(這里指農產品),落什么市場通過包裝就成了什么牌子的茶。


市場經濟對茶產業(yè)的最大好處就是:

1、能夠對相關產地進行全面、準確、快速和及時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傳達系統(tǒng);

2、能夠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重點項目建設(種植、生產),集中有限的資金發(fā)展重點產業(yè)(市場);

3、在流通過程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隨時調整商品價格;

4、打破地方保護主義。


而缺點是:

1.人品道德觀降低 ;

2.社會利益化更嚴重 。


每年春茶伊始,在浙江杭州、新昌、松陽市面上出現的龍井茶都不是本地的(除了少數溫州的)。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一切為了商品的利潤,一切為了自己的利益,道德觀一降低,市場就亂了。


關于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其實上計劃經濟時代的遺留產物,好比每學期給小學生的獎狀以資鼓勵,僅此而已。整個浙江龍井產區(qū)除了西湖龍井產區(qū)還在偶爾打擊以外(請注意,是偶爾,因為根本管不過來),別的品牌市場對于外來龍井采取默認狀態(tài),都是靠辛勤付出在賺錢,誰會愿意去干涉人家生計。


西湖龍井產區(qū)很會想辦法,采取防偽標識來定量,即一個防偽標志貼可以生產多少西湖龍井,可以根據二維碼追根溯源??墒窃S多茶農把標貼賣給茶商,茶商把別的產地龍井裝進西湖龍井罐子貼上防偽標貼就成了“西湖龍井”了。


(這是某茶商向茶農買的防偽標志,一張600塊,共60個貼,可以賣60斤茶)


西湖龍井產區(qū)管理部門的意識是好的,是為了保護當地茶產業(yè)有序發(fā)展、保護當地從業(yè)者的切身利益,可是你哪里擰得過市場經濟這條大腿。


市場經濟大環(huán)境下,就是人人想把自己的利益發(fā)揮到極致,你與人人為敵,好比螳臂擋車。


產業(yè)發(fā)展與游戲規(guī)則的矛盾 ? ?浙江人似乎有個夢想,要把全天下的綠茶都炒成龍井!于是,20年間不斷地輸出技術、輸出茶苗、輸出市場........20年間東部人開發(fā)西部,在西部賺到了錢,但同時也帶動了西部。西部茶產業(yè)已經慢慢出師,雖然還不能離開東部,但早有自己單干的想法了。這20年間是江南茶區(qū)向西南茶區(qū)幫扶,讓西南茶區(qū)茁壯成長的時代。隨著信息不斷的 透明、技術不斷的增長、市場不斷地成長,西南茶區(qū)與江南茶區(qū)的差距在慢慢縮小。


從每個產茶區(qū)的產業(yè)發(fā)展角度考慮就是多做茶、多賣錢,什么茶葉好賣我們就做什么茶,似乎很對。


但從行業(yè)游戲規(guī)則角度來看它已經犯規(guī)了,龍井本來應該在浙江出產,現在遍地都是;碧螺春本來在江蘇太湖出產,現在遍地都是;黃山毛峰本來在安徽黃山出產,現在遍地都是;金駿眉本來在福建武夷山出產,現在遍地都是.........


最終,更多人會接受龍井茶,龍井茶(其他名優(yōu)綠茶也將是)會成為一種加工工藝名稱,唯一的差別只有產地、季節(jié)、口感、價格罷了。


于是,我們很難在產業(yè)發(fā)展、游戲規(guī)則之中;經濟利益,人性道義上作抉擇,似乎誰都沒有絕對的錯,誰都沒有絕對的對。


龍井茶不會淪落,只是將會迎來一次大洗牌。


(1)最大的就是源頭采摘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會嚴重制約龍井茶的產量(單芽類茶會更加突出),現在已經出現明顯的端倪,5到8年后綠茶名優(yōu)茶將會全部減產(除非有機器可以替代人工采摘)。


(2)西南茶區(qū)的崛起,讓浙江龍井原產地與其它茶區(qū)的商品差價出現倒掛(當下只是局部),浙江外出加工龍井茶隊伍會逐漸萎縮,會從加工者轉變成收購商的角色。


(3)龍井茶消費者會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理性,會根據自己的喜好買不同產地的龍井茶。


近二十年間,浙江的龍井茶變遷就是一場中國茶葉經濟產業(yè)發(fā)展變革的縮影,在兩千多年的飲茶歷史中,二十年很短,但卻見證了茶葉產業(y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歷程。無論怎樣變革,始終不會改變龍井茶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始終不會改變我們對這個產業(yè)的熱愛.........


授權轉載自「啖茶論道」,作者:書卷彎刀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找到約11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