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世界茶樹的原產地是

找到約1,736條結果 (用時 0.029 秒)

一棵過渡型古茶樹的世界價值

邦崴古茶樹巨大價值的關鍵點在于“過渡型”。所謂“過渡型”是茶樹介于野生型和栽培型之間的一種類型,是茶樹人工馴化歷程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邦崴古茶樹是古代先民們(古濮人)馴化、利用茶樹的珍貴文物和文化遺產,它為研究茶樹的起源、演化、人工的馴化與傳播提供了新的證據鏈。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價值是世界性的。

第一,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發(fā)現,

為中國是茶樹原產地完善了物證鏈。

中國是茶樹原產地,這原本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卻在1824年被打破。世界茶樹的原產地被認為在印度阿薩姆地區(qū),這個謬論的制造者最大的證據便是印度阿薩姆發(fā)現了野生大茶樹,而中國沒有野生大茶樹。

1824年,駐印度的英國少校勃魯士(R.Bruce)在印度阿薩姆省沙地耶(Sadiya)發(fā)現了野生大茶樹。隨后又在1838年印發(fā)了由他本人撰寫的小冊子,列舉他在印度阿薩姆發(fā)現野生茶樹多處,其中沙地耶發(fā)現的一棵野生茶樹高達43英尺,胸圍3英尺。勃魯士由此斷定,印度才是茶樹原產地。

1877年,英國人貝爾登(S.Baidond)緊步勃魯士后塵,發(fā)表了《阿薩姆之茶葉》,將這一觀點論據化。隨后的一些重量級專家,如英國學者勒萊克(J.H.Blake.1903)、勃朗(E.A.Blown.1912)、易培遜(A.Ibbetson)、林德萊(Lindley)和日本的加藤繁等將這一觀點推向極致。

他們不僅認為印度是茶樹的原產地,而且認為中國江浙及福建的小葉種與中葉種茶都是通過印度種逐漸馴化而變成現在的矮小茶種。這一理論竟然得到了國際上眾多專家學者的認同。

圖 I 譚春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先后在西雙版納南糯山發(fā)現了栽培型古茶樹,在勐海巴達發(fā)現了野生型古茶樹。但是,問題來了,中國和印度都發(fā)現了野生古茶樹,“印度茶源說”并未被徹底反駁,反而引來了“二源論”的討論,即茶樹原產地存在兩個區(qū)域:一個是印度的阿薩姆,另一個是中國的云南。

外國專家們認為只憑野生茶樹的出現就認定其為發(fā)源地,缺乏科學依據。他們提出,眾多的可食用的植物演變有一個共同規(guī)律:絕大部分歷史延續(xù)下來的可食用植物(包括植物的花、果、核、皮)都經歷三個過程,從野生型向過渡型演變,再由過渡型向人工栽培型轉變。

因為野生型茶樹與人工栽培型茶樹內部沒有形成必然的進化聯系,其茶樹細胞染色體也是有差異的。單純以野生茶樹作為茶樹原產地的標志,存在證據上的不足。能夠證明某個地區(qū)為茶樹原產地的證據必須是一條完整的物證鏈,即野生古茶樹、過渡型古茶樹、人工栽培型茶樹。而且這三個物證缺一不可。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發(fā)現正是彌補了這條完整物證鏈上的關鍵一環(huán)。而至今為止,并未在印度,甚至是云南以外的其他地區(qū)發(fā)現過渡型古茶樹。如今,“印度茶源說”的論調早已不攻自破,在世界茶葉界無所遁形。中國是世界茶葉原產地,成為鐵一般的事實,不再被質疑。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花葉果 I 段兆順

第二,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的發(fā)現,

確立了“世界茶源”云南普洱的國際地位。

達爾文說過,“某種植物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這種植物起源的中心地帶?!卑钺诉^渡型古茶樹的發(fā)現證明了世界茶樹原產地在中國,在云南,茶樹由野生型到栽培型的馴化過程是在云南完成的,尤其是在云南瀾滄江中下游流域沿岸。

這一結果的宣布轟動了世界,它不僅終結了一百多年來關于茶樹原產地的爭,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了云南,尤其是云南的普洱地區(qū)大面積存在的品種多樣,生態(tài)各異的古茶樹群落。

距今約1.8億年前的晚三疊紀(裸子植物的興盛時代),云南已露出山海面,成為陸地,這里生長著很多裸子植物。到了距今6500萬~180萬年的第三紀(被子植物的時代),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一帶,古木蘭(被子植物之源)在特殊的氣候條件下演化為茶樹,他們僥幸躲過了距今200萬年的第四紀冰川(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冰川)的襲擊,在漫長的進化歷史中形成了今天的云南大葉種茶樹。

邦崴古茶樹 I 段兆順

其實追溯茶葉的進化史,應從古木蘭開始。幸運的是,在普洱的土地上,還留存著史前的寬葉木蘭化石和中華木蘭化石,再加上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古茶樹,它們構成了一部活生生的茶樹起源進化史,可謂是五世同堂。

第一世:寬葉木蘭化石,發(fā)現于普洱市景谷縣,時代為第三紀漸新世,距今3540萬年;

第二世:中華木蘭化石,時代為第三紀中新世,距今2500萬年,發(fā)現于云南的7個縣,其中普洱市占了3個,分別為瀾滄縣(勐濱)、景谷縣(煤廠)、景東縣(田心);

第三世:鎮(zhèn)沅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樹,樹齡約2700年;第四世: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樹齡1000年以上;第五世:瀾滄景邁山千年萬畝栽培型古茶園。

這“五世茶祖”同時存在于普洱境內,普洱市被稱為“世界茶源”,絕對是實至名歸。2013年5月,國際茶葉委員會正式授予云南省普洱市“世界茶源”的稱號,標志著云南作為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事實得到了全球公認,普洱市正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來源:普洱雜志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云南小葉種茶之謎對話錄(云南栽培型古樹茶的分類與斷代)

云南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但不是茶葉種植文明的發(fā)祥地,云南先民利用茶樹的方式很原始,世界茶葉種植文明是誕生在巴蜀大地。世界茶樹的原產地是云南的瀾滄江流域。在史前云南的野生型茶樹中的阿薩姆卡種,本來是只適應在比較濕熱的地區(qū)生長,通過基因變異有個別茶樹能適應溫涼的氣候,于是這些變異的茶樹就能遷徙到巴蜀大地大量繁殖,為了適應當地的環(huán)境逐漸演變成了中小葉種。而四川的先民們對這些中小葉種野生茶樹進行人工馴化,培育出了先進的中小葉良種,逐漸形成先進的茶葉種植文明。云南茶葉種植文明源自巴蜀大地,云南遍布小葉種茶是茶葉文明不斷南傳的結果。二無量山多小葉種茶,是因為歷史上其充當了茶葉種植文明南傳的主要通道,二無量山在銀生茶時代向普洱茶時代演進的數百年過渡時期,扮演了傳播的關鍵角色。二無量山遍布小葉種茶,就是云南茶葉種植文明源自四川的活見證。

巴蜀大地的小葉茶良種傳入云南,大大提升了云南茶葉種植水平,激發(fā)了當地原住民培育大葉茶良種的熱情,經過上千年的不斷選育,終于在普洱茶時代培育出了勐庫大葉種、勐海大葉種、鳳慶大葉種三大國家級良種。大葉良種的興起,讓小葉良種逐漸邊緣化,讓現代人誤以為普洱茶都是云南大葉種茶加工而成的,這顯然與歷史不符,也漠視了大量的小葉種茶加工成普洱茶的事實。

云南也存在大葉種變異型的小葉茶,主流的觀點將小葉種歸為大葉種變異型。如果是大葉種變異的話,茶樹的葉子會變小,葉形始終是圓形與橢圓形,而小葉種的葉子是奇特的細長柳葉形,由此可見小葉種茶不屬于大葉種變異。

——文章提要

在“銀生茶”向南傳播,演化為“普洱茶”的數百年歷史進程中,無量山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無量山源自南澗,最高峰在景東,來到景東與鎮(zhèn)沅交界處,分為沿瀾滄江邊南下景谷民樂、永平的大無量山,另一條就是穿越鎮(zhèn)沅、景谷、寧洱直到江城、勐臘的二無量山。通過山形走勢我們可以看到,從北逶迤南下的二無量山長達數百公里,北邊的一頭連著景東永秀,南邊的一頭連著古六大茶山,這中間就盛滿了從銀生茶到普洱茶數百年的傳播史。

這次隨行到困鹿山、黃草壩考察的普洱市資深茶人李琨先生,多年前就對“二無量”這條被忽視的山脈進行深入考察,其認為從北到南該山脈的東西兩麓分布有一系列的著名茶山,從景東無量山主脈的金鼎古茶山開始,往下就進入了二無量山的北部,在鎮(zhèn)沅分布有老烏山、老海棠、茶山箐,在景谷分布有苦竹山、鳳山、南板、黃草壩;而到了二無量的南部,在寧洱有困鹿山、板山,在勐臘有著名的六大茶山。而且其還發(fā)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相對于瀾滄江東岸的哀牢山、大無量山,瀾滄江西岸的臨滄大雪山、邦馬大雪山,二無量山系的小葉形茶特別多。關于這種葉子如細長柳葉的小葉茶,云南茶界的主流說法是,其是云南大葉種的變異,還有一種觀點是,倚邦的小葉種來自四川。

李琨通過多年的實地觀察認為,小葉形茶分為兩種,一種是葉片橢圓形的小葉茶,其是云南大葉種的自然變異;而柳葉形小葉茶,葉片細長,其經過人工選育,已進化為小葉種。這些小葉種茶樹來自哪里?李琨認為,可能跟南遷民族有關,這些不斷南遷的種茶民族,數百年間將小葉種茶沿著二無量山的山脈走勢不斷南下,從景東帶到鎮(zhèn)沅,然后是景谷、寧洱,最后是種在六大茶山的倚邦。

這當然只是一種假說,但也與我們設想的云南茶葉種植文明源自四川一致,也就是更先進的小葉種茶從巴蜀大地傳播到云南,先是在銀生茶時代一路向南傳播,然后在普洱茶時代再向北傳播,由西雙版納地區(qū)反哺到瀾滄江中游兩岸地區(qū)。

這次茶馬史詩編輯部考察的困鹿山與黃草壩,茶葉種植歷史久遠,在困鹿山留下的數百年大單株很多,而在黃草壩則是規(guī)?;B片種植茶園的典范。就現存茶樹樹圍推測,困鹿山小葉種茶樹種植年限可能會早于倚邦小葉種,小葉種存在經鎮(zhèn)沅、景谷、寧洱傳到倚邦的可能。

從困鹿山、黃草壩考察歸來,2015123日上午在普洱市的巴塞羅酒店白馬非馬與李琨就小葉種茶之謎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交流。

白馬非馬:大家都知道無量山,但對于二無量是陌生的,請介紹一下二無量山。

李琨:無量山從南澗到景東,在勐統(tǒng)河谷分為大無量、二無量兩支。大無量沿瀾滄江邊從景谷縣永平、民樂下來,海拔低,宜開發(fā)熱區(qū)農業(yè)、規(guī)?;r業(yè),植茶不多。二無量位于川河(把邊江)與威遠江之間,一路南下,直到勐臘,出名的茶山有鳳山南板、正興黃草壩、鎮(zhèn)沅田壩茶山箐與老海棠、鳳陽困鹿山、勐先板山、易武茶山,以及一些不太出名待開發(fā)的古茶區(qū)。二無量南段的主脈,東邊是寧洱,東北邊是鎮(zhèn)沅,西邊是景谷(鳳山、正興)。老烏山、苦竹山介于大無量與二無量之間。大無量與二無量的分界,東邊以景東芹菜塘形成的勐統(tǒng)河為源頭,西邊以景東永秀為源頭的景谷河為源頭。二無量許多地區(qū),茶葉種植海拔高,1900左右,多中小葉種。整個二無量的茶樹都很雜,紅梗茶多,大葉、中葉、小葉種都有,分細葉子茶(柳葉)、大葉子、紫茶、紅梗茶、勐庫茶等品種。當地許多原生茶種品質好,比如中小葉紅梗茶加工出來品質比勐庫種好。紅梗茶芳香物質更多,喝起來更潤口;勐庫茶易成活,易生長,產量高,外形好看,勁頭足,但不夠香潤。倚邦小葉種多,當地人稱為細葉子茶,種植年代跟黃草壩接近。小葉種以困鹿山最為古老,倚邦面積最廣,黃草壩連片種植,鎮(zhèn)沅零星分布,景東漫灣也有發(fā)現,整個二無量都有小葉種。

白馬非馬:請談談考察小葉種茶的經歷。

李琨:小葉種跟南遷民族有關。2003年、2004年我做太和甜茶,發(fā)現有些茶樹樹形半開展,多數往上張,葉形細長,老葉長1.52㎝,這類茶做出來,香型、口感很特殊。主流的觀點將之歸為大葉種變異型。我走了一些茶山后,認真對比發(fā)現,如果是大葉種變異的話,葉子會變小,葉形始終是圓形與橢圓形,不是這種奇特的細長柳葉形。當時交通條件不是很好,都是走路,或騎摩托去,考察范圍不是很大。就鎮(zhèn)沅而言,在二無量發(fā)現的細葉子茶更多,在哀牢山系基本沒發(fā)現。

我后來開茶樓,就有機會走更多地方。2005年左右,我發(fā)現景谷鳳山、南板、黃草壩一帶有大規(guī)模連片種植的小葉種茶,它的性狀更為典型。它的種植方式不開溝,不開臺,順山坡按傳統(tǒng)的滿天星方式種植。許多茶樹高大,甚至可達七八米高。在黃草壩外寨這邊,土層淺,沒有松土深翻,茶樹長得不漂亮,但也有一定樹齡,反而在以寨小葉種不多,多為大葉種。整個南板、黃草壩片區(qū),可以看出是茶種混雜片區(qū),以小葉種為主。,

2006年,我來到寧洱困鹿山。聽說這里古茶樹比較老,我就想去看看藤條茶的傳播路線,結果發(fā)現當地分布有柳葉形小葉種古茶。這種古茶長得特別高大,有的達10米有余。有的樹體年久,受到傷害,但生命狀態(tài)依然旺盛。這又讓我對大葉種、小葉種的傳統(tǒng)界定方法有點懷疑起來。傳統(tǒng)觀點認為,云南大葉種屬喬木型,樹形高大,主干突出,芽葉肥壯,豐產期長,生命力旺盛,千年之樹也會有。而這種柳葉形小葉茶,傳統(tǒng)認為屬灌木型茶樹,分枝低矮,芽葉細小,生命力不是很旺盛,百年之樹難找。但是眼前的困鹿山細葉子茶,明顯樹齡超過百年,甚至高達數百年,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我就想,這類茶樹在無量山一帶廣泛分布,肯定有它的原因,那么往南邊是否還有傳播?2010年,我到普洱市茶源廣場開店以后,又沿無量山脈往南走了江城、勐臘一帶的茶區(qū)。在易武茶區(qū)的倚邦茶山又發(fā)現了大面積的小葉茶。這種茶已經被當地老百姓稱為細葉子茶。其特點是葉子細長,它的口感、香型與在鎮(zhèn)沅、景谷、寧洱發(fā)現的基本屬一種類型。在太和甜茶總結提升為曬紅,并大力推廣曬紅技術的過程中,我又走了更多的山,在無量山主脈景東漫灣發(fā)現大樹型小葉子茶。

這十多年來,我走了瀾滄江兩岸的無量山、哀牢山、臨滄大雪山、邦馬大雪山,發(fā)現這種細葉子茶沿無量山集中分布。

白馬非馬:你的結論是細葉子茶不是大葉種的變異,而是典型的小葉種茶?在歷史上,小葉種沿著二無量山由北向南傳播,導致細葉子茶在無量山集中分布?

李琨:細葉子茶屬于小葉種茶。我的推斷是,這種細葉子茶能長成百年古樹,從而顛覆了“小葉種為灌木型茶樹”的傳統(tǒng)觀點。它的形成,應該是隨中原農耕民族南遷帶來的。有些地方的人,不叫它細葉子茶,而稱之為“南宋茶”。但這個“南宋茶”是否跟歷史上的南宋王朝有關,有待考證。有種說法是,一些老百姓將這種葉間距短,芽頭細,茶毫少,老葉細長,很難生長發(fā)芽的茶,稱為“難聳茶”,意為茶葉難以發(fā)芽生長,聳為向上聳立出來之意?!澳纤尾琛笨赡苁恰半y聳茶”的訛傳。

這類茶葉做出來的好的曬青毛茶,相比勐庫大葉種更為潤口、爽滑,香氣更為內斂悠長(水含香),即便是當初加工不好的茶,儲存隔年之后香型比較明顯,會體現這種細葉子茶的品種香。這種細葉子茶花果香更顯,干毛茶顏色更黑,有的是黃帶黑,有的時候是烏黑,茶毫很少。細葉子茶帶有一點紅梗,紅得不太明顯,屬于紅梗茶的一種。紅梗茶屬于各個茶種的變異茶,大葉、中葉與小葉都會變異出紅梗茶。

白馬非馬:在清代以前,云南作為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主要有兩條。據萬歷《云南通志》記載,其一為上路,或稱北路,自永昌(保山)直達麓川(瑞麗)邊境而抵于海邊(孟加拉灣)。其二為下路,或稱南路,由景東南下至車里(西雙版納)和八百(泰國清邁)。萬歷《云南通志》具體地記載了下路交通路線情況:“由者樂甸(今鎮(zhèn)沅恩樂)行一日至鎮(zhèn)源府,……行三日至普耳(普洱)……又行二日至一大川原,……又四日至車里宣慰司(駐今景洪)……?!?/span>

由此可見,以景東核心區(qū)的銀生茶文化就沿著“下路”這條主要的交通干道南傳,從景東傳到鎮(zhèn)沅、景谷,然后是寧洱,最后到勐臘的古六大茶山,演變成為普洱茶。其傳播路線是沿著二無量山一路南下,帶來了許多源自巴蜀大地的小葉種茶,這就是如今二無量多中小葉種茶的原因。

李琨:你提出來的“云南茶葉種植文明傳播路線:由北向南傳播,再向北反哺”,我非常贊同。為什么說云南茶葉種植文明源自巴蜀大地?

白馬非馬:二無量山遍布小葉種茶,就是云南茶葉種植文明源自四川的活見證。云南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但不是茶葉種植文明的發(fā)祥地,云南先民利用茶樹的方式很原始,世界茶葉種植文明是誕生在巴蜀大地。世界茶樹的原產地是云南的瀾滄江流域。在史前云南的野生型茶樹中的阿薩姆卡種,本來是只適應在比較濕熱的地區(qū)生長,通過基因變異有個別茶樹能適應溫涼的氣候,于是這些變異的茶樹就能遷徙到巴蜀大地大量繁殖,為了適應當地的環(huán)境逐漸演變成了中小葉種。而四川的先民們對這些中小葉種野生茶樹進行人工馴化,培育出了先進的中小葉良種,逐漸形成先進的茶葉種植文明。云南茶葉種植文明源自巴蜀大地,云南遍布小葉種茶是茶葉文明不斷南傳的結果。二無量山多小葉種茶,是因為歷史上其充當了茶葉種植文明南傳的主要通道,二無量山在銀生茶時代向普洱茶時代演進的數百年過渡時期,扮演了傳播的關鍵角色。

到困鹿山、黃草壩考察的前一天下午,我與天下普洱茶國公司董事長包忠華先生共同探討了云南茶葉種植文明的傳播路徑,一致認為:云南雖然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最早栽培與利用茶樹的地方,但是云南土著先民的茶樹培育與種植水平長期停留在原始階段,茶葉種植文明真正的興起應該是在巴蜀大地,因為其在遠古與中古擁有遠比云南先進的農耕文化。秦開五尺道,漢武帝征服西南夷,云南這個化外之邦第一次與中原文明的聯系變得緊密。而“孔明興茶”的傳說,不過反映了諸葛亮七擒孟獲,深入大規(guī)模治理南中,巴蜀大地的茶種與種植模式開始傳入云南的史實。中國茶源自神農氏的新石器采集農業(yè)階段,到了漢代走出了蒙昧,在巴蜀大地開出了農耕文化璀璨的花,又經魏晉南北朝的僧侶階層與士大夫的推崇,終于在唐代上升為“國飲”,以陸羽《茶經》的誕生為標志,茶成為了中國引車賣漿者流的日常飲品,也是文人與貴族的精神飲品。

在中原茶文化不斷進化的歷史進程之中,云南茶也在原住民的馴化下不斷茁壯成長,加上自秦漢以來中原文化的不斷滲透,洱海與滇池地區(qū)成了云南文化的發(fā)展高地,其鄰近這兩個地區(qū)的蒙舍蠻在南澗、景東一帶也發(fā)出了云南茶的第一縷聲音。就在陸羽《茶經》問世的唐代,在樊綽的《蠻書》里第一次出現了云南人種茶,利用茶葉的正式記載,其指的銀生城界諸山,據后人考證就在景東、南澗一帶,至今這一無量山主脈地區(qū)多生長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茶樹就是明證。在南詔國時期,應該是繼“孔明興茶”之后云南茶葉的第二個蓬勃發(fā)展期。南詔是個奴隸制國家,經常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搶奪人口為奴。天寶年間,乃至其后的一百多年,南詔與唐朝的戰(zhàn)爭頻仍,大量戰(zhàn)敗被俘的中原士兵以及四川被擄的居民被迫為奴,其中有許多人是種植經驗豐富的農民、手藝高超的工匠。這數十萬人及其繁衍的后代,就在南詔與大理國生生不息,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手工業(yè)、農耕文化,當然也帶來先進的茶種、種茶模式與制茶技藝,推動了云南茶葉的進步。

李琨:請詳細介紹一下云南茶葉由銀生茶到普洱茶的演變過程。

白馬非馬:我們的觀點是,云南茶葉發(fā)展史上有三個時期,一是“孔明興茶”的神話傳說時期,其在于南詔國興起之前,由于其缺乏足夠的史料來佐證,對之我們只能發(fā)出“濮人種茶”的感嘆,只能留下了除了猜想還是猜想的遺憾。云南茶葉第一次走入信史是南詔、大理國的“茶出銀生”時期。繼之興起的是“普洱茶”時期。

我們認為,云南茶葉種植文明的傳播路徑,是從四川向南傳播的,其從兩漢到魏晉南北朝數百年間,巴蜀大地先進的農耕文化與云南原始的茶葉種植文化相融合,終于在唐宋時期于南澗、景東、景谷、鎮(zhèn)沅一帶催生了璀璨的“銀生茶”。接著是銀生茶在元代與明代前期一路向南,經寧洱困鹿山、板山一路向南傳播,再加上中央政府在西南邊疆推行土司政策及其后的大規(guī)模改土歸流,并大規(guī)模推廣軍屯、民屯與商屯,以及將內地數百萬漢族人口遷入云南,使得漢人先進的農耕文化深入車里宣慰司,于是誕生了興起在明清兩朝并于當代復興的普洱茶。

隨著車里宣慰司六大茶山茶事的勃興,一路向南傳播的云南茶葉種植文化開始向北反哺。其先聲就是明代成化年間,雙江勐勐土司派人到西雙版納取茶籽種于冰島,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勐庫大葉種之來源。杜文秀、李文學起義被鎮(zhèn)壓之后,云南茶葉的北上運輸通道被重新打通,繼瑞貢京城、邊銷藏區(qū)之外,云南茶葉的南洋市場也被開辟,四川、重慶人也愛上了沱茶,清末民國云南茶產業(yè)迎來了繼雍正、乾隆、嘉慶與道光之后的第二個興盛期,其顯著的標志就是江南六大茶山——勐海茶的強勢崛起,以及瀾滄江中游兩岸的雙江、鳳慶、臨翔、景谷、景東、鎮(zhèn)沅茶事的勃興。瀾滄江兩岸的新茶區(qū)的興起,享受的是盛極一時的普洱茶文化向北反哺之恩澤。大量新辟的,采取滿天星方式種植的商品化茶園,其茶籽大多來自雙江的勐庫與邦協,而勐庫種又源自西雙版納。

白馬非馬:通過系統(tǒng)深入地梳理云南茶葉種植文明的傳播史和傳播路徑,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云南茶葉品種資源。就你多年的考察,云南栽培型古樹茶該怎么分類?

李琨:從馴化與培育程度來看,大葉種分為野生馴化型、過渡型的大葉種、人工栽培型的原始大葉種等。從葉片大小來分,有大葉形、中葉形與小葉形。一個品種形成后,其性狀會趨于成熟穩(wěn)定,雖然在不同的地方種植,外觀上會有差異,但在穩(wěn)定的遺傳物質作用下保證了其獨特的外觀特性,因此不管用何種方法加工制作,其特有的物質會形成近似的“品種香”。

野生馴化型:在哀牢山、無量山都有分布,老百姓稱之為“大山茶”。老百姓會講其是由野生茶馴化過來的。其葉片大,茶氣強,苦顯,化得開,但化得慢,入口苦,不是那么叮嘴,干茶色澤烏黑,無毫。

過渡型的大葉種:它的干毛茶跟栽培型大葉種基本一樣,香氣稍顯特殊,吸水后香氣很容易飄蕩出來,顯得香氣張揚。

人工栽培型的原始大葉種,就是我們稱的古樹茶。其性狀不統(tǒng)一,各個片區(qū)有自己的性狀:有的是顏色深藍,老葉肥厚,蠟質層致密、油亮、反光,葉形平直;有的是果綠色的,葉片相對較薄,葉面凹凸不平,葉形半曲,氣孔粗大;有的在新芽時長出濃密的茶毫;有的在春天時新芽易帶紫色,葉子長老后變深綠色;有的長老后帶暗紅色、紫色;有的只是在茶梗部分帶點紫色。各地的葉片大小不盡相同,但葉形都為橢圓形。在西雙版納、臨滄發(fā)現的大葉茶,外形近似,品性穩(wěn)定。普洱茶區(qū)的小景谷、老烏山的茶葉,葉形大,一致性好,性狀穩(wěn)定,各地都有成熟的種植管護與采摘模式,雖然它們都有差別,但看得出來,都是經過人工多代選育的。

中葉形茶感覺更為復雜,地方差異多,性狀更為多樣,但葉片多為橢圓形。

小葉形茶總體分兩類:一為葉片橢圓的小葉形茶;另一類為葉片細長,近似柳葉的小葉形茶。兩者的共同特點為葉間距短,很難發(fā)芽。但它們的干茶形狀有明顯差別,香型、滋味不同。前者為云南大葉種變異的小葉形茶樹,后者是經人工選育后性狀穩(wěn)定的品種型小葉形茶樹。即前者自然變異,后者人工選育造成的。

無量山、哀牢山乃至整個云南茶區(qū)都有這種大葉種變異的小葉茶,很多茶園都是大葉、中葉、小葉共生,但品種型小葉茶多分布在無量山,其種植相對集中連片,不會在整個云南產茶區(qū)分布。

白馬非馬:講得很好,非常詳細,我看能不能再優(yōu)化一下,將之總結為:

云南栽培型古樹茶的分類與斷代:

分為大葉種、小葉種兩大類。

一、大葉種:

第一代為野生馴化型茶樹:云南土著民族將野生茶樹簡單地從山林里移栽過來,性狀接近野生型?!?/span>

第二代為過渡型:野生型茶種經長期自然進化,加上不多的人工干預,兼有野生型與栽培型的性狀。

第三代為栽培型大葉茶原生種:經過人為選育而得到的品性穩(wěn)定的大葉茶。各地不盡相同,都為大葉,雖然葉片色澤不同,形狀會有差別,葉面蠟質厚度不一樣,葉背面氣孔分布密度不同,嫩芽的茶毫致密性不一樣,但它們都是肥芽大葉,樹形高大,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主干突出,頂端生長優(yōu)勢明顯,人工干預后的采摘蓬面寬大,豐產,盛產。

第四代為大葉良種:比如勐海大葉茶、勐庫大葉茶、鳳慶大葉茶。其選育代數多,性狀穩(wěn)定,各地取向不同,風格不盡相同。

二、小葉種(品種型小葉茶):

葉片細長,以困鹿山品種最為久遠,樹形最為高大;倚邦茶區(qū)面積最大,小葉性狀最為突出;景谷南板、黃草壩茶區(qū)連片種植,大中小葉茶共生;鎮(zhèn)沅茶區(qū)偶有分布;無量山主脈的景東漫灣茶山也有品種型小葉茶發(fā)現。它是普洱曬青毛茶中比較另類的品種。其他茶山可能也有,因時間關系尚未考察。

除品種型小葉茶之外,云南還大量生長有葉片橢圓的小葉形茶,其是大葉種的變異。中葉形茶更為復雜,地方差異多,性狀更為多樣,但葉片多為橢圓形,也屬于大葉種的變異。

李琨:總結得很好。

白馬非馬:巴蜀大地的小葉茶良種傳入云南,大大提升了云南茶葉種植水平,激發(fā)了當地原住民培育大葉茶良種的熱情,經過上千年的不斷選育,終于在普洱茶時代培育出了勐庫大葉種、勐海大葉種、鳳慶大葉種三大國家級良種。大葉良種的興起,讓小葉良種逐漸邊緣化,讓現代人誤以為普洱茶都是云南大葉種茶加工而成的,這顯然與歷史不符,也漠視了大量的小葉種茶加工成普洱茶的事實。

李琨:我們要為云南小葉種正名,小葉種茶是理解云南茶葉種植傳播史的一把鑰匙。我們提出的只是一種猜想與假說,拋磚引玉,期待更多的人參與小葉種與云南茶葉種植傳播路徑的討論。

/白馬非馬 請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第四屆“美美與共”云茶會在杭州余杭舉行

5月18日,由中國茶葉學會主辦的第四屆“徑山茶”美美與共云茶會成功舉辦。本屆云茶會凝集全球茶人智慧,通過講述各國茶葉故事,傳承弘揚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彰顯茶“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包容性特點,向全世界展示茶的美好生活方式,增強文化自信,推動我國向世界各國茶文化的交融互鑒,助力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統(tǒng)籌發(fā)展。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榮譽會長周國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宗懋,中國工程院院士朱位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劉仲華,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副書記,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姜仁華,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江用文,良渚管委會副主任、余杭區(qū)徑山茶發(fā)展領導小組副組長、區(qū)茶辦主任葉維軍,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浙江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浙江省農業(yè)農村廳原廳長林健東,貴州省農業(yè)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胡繼承,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會長何關新,余杭區(qū)茶辦副主任吳春仙,余杭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陸霞,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主任、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旭烽,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王岳飛等領導嘉賓以及業(yè)內外愛茶知名人士和中新社、中國食品報、浙江教育科技影視頻道、潮新聞、杭州電視臺、錢江晚報、科技金融時報、杭州日報、每日商報、茗邊、茶博覽、說茶等媒體代表共計120余人出席參加本次活動。

在云茶會現場,有20多個國家的茶葉組織,國內30多家茶葉社團、兄弟單位以及知名茶人以視頻的形式對即將到來的第四個國際茶日表示祝賀。

現場演示了大氣磅礴的唐代煮茶的飲茶方式,呈現了宋代點茶的文化盛宴——徑山茶宴。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一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徑山茶宴是該名錄重要組成部分。徑山茶宴,是徑山寺接待貴客上賓時的一種飲茶儀式,也是中國茶俗文化的杰出代表,它起源于唐朝中期,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茶宴的存續(xù)和傳承,包含貼茶榜、擊茶鼓、恭請入堂、上香禮佛、煎湯點茶等十多道儀式程序。

葉維軍副主任在致辭中指出,徑山茶文化底蘊豐厚,已有1280年的歷史。其優(yōu)越的生產環(huán)境及嚴格的培育管理系統(tǒng)成就出徑山茶真色、真味、真香的獨特品質。余杭區(qū)歷屆黨委政府對推動徑山茶高質量發(fā)展高度重視,成立了高規(guī)格的徑山茶發(fā)展領導小組,組建了國有徑山茶公司,安排發(fā)展專項資金,定制出臺徑山茶發(fā)展計劃,奮力打造余杭文化鄉(xiāng)村振興的“金鑰匙”,實現共富的“金葉子”。

姜仁華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茶作為一種健康飲品,深受全球消費者的歡迎。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喝茶,其中不乏青年茶人,他們對不同領域文化的堅守,見證了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融合,實現全球共飲新篇章。他希望通過“美美與共”云茶會、國際茶日暨第十五屆全民飲茶活動來傳播茶文化,豐富民眾的物質生活,推廣茶為國飲,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茶、了解茶、愛上茶,激發(fā)飲茶的熱情,以促進茶葉消費和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倡導美好生活,弘揚傳統(tǒng)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搭建溝通的橋梁,進而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茶文化的交融。

林健東副會長在致辭中提到,要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茶統(tǒng)籌”發(fā)展的重要指示為指導,積極促進三茶統(tǒng)籌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實現世界共品共享,推進茶文化、茶產業(yè)發(fā)展。習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tǒng)性保護,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我們茶行業(yè)工作者要緊緊抓住機遇,全面做好茶文化的研究、保護和推廣,切實增強與各國的交流合作。攜起手來共同努力,讓茶葉這片葉子更多地助力廣大茶農的增收,不僅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要散發(fā)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中國科協科普部龐曉東副部長發(fā)來視頻講話,龐部長在講話中指出,中國茶葉學會是茶葉領域科普的重要力量,征集中國茶葉故事,聯合社會各級力量,以非遺為特色,以云茶會為紐帶,展示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學會有效整合社會科技資源,帶領廣大茶葉科技工作者,合力打造茶葉科學文化品牌,突出茶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運用數字化技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最大限度面向公眾傳播茶葉科學知識,提升茶科普宣傳的影響力、傳播力,增強文化自信,取得良好的成效和社會效益。

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王積軍總農藝師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茶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傳承弘揚取得積極進展,并倡議堅持以茶會友,持續(xù)踐行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文化傳播理念。

中國茶葉學會與印尼茶與金雞納研究所線上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榮譽會長周國富宣布云茶會開幕云茶會還特設“院士說茶”專欄,邀請了大家的“老朋友”陳宗懋院士、劉仲華院士,還特別榮幸地邀請到愛茶喜茶的朱位秋院士。各位院士大咖齊聚一堂,帶來別具一格的“云上論茶”。“院士說茶”由浙江大學茶學系王岳飛教授主持。

三位院士緊緊圍繞大眾關心的“茶與健康”話題娓娓道來。朱位秋院士說自己在二十多年前就曾在日本喝到抹茶,今天才知道原來這是從中國的徑山走出去的。作為一位茶葉愛好者,他同時拋出“喝茶比喝白開水好嗎?”“該怎樣選擇每日飲茶的濃度”等四個大眾關心的問題。

陳宗懋院士通過他在茶葉質量安全問題上的研究回應了朱院士的疑惑,他表示茶葉的質量安全關鍵是茶湯里的物質,并講述了自己的兩個經歷。他提到我國出口的茶葉40%超標,超標的S421(八氯二丙醚)導致出口的貨物多次被退貨,造成不少損失。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陳院士發(fā)現一家茶生產工廠內的茶葉檢測出八氯二丙醚,在經過詢問工廠工人以及對檢測結果的分析,陳院士發(fā)現八氯二丙醚出自蚊香,并把這個結果報給了農業(yè)部。后來農業(yè)部下文,蚊香不準再添加八氯二丙醚,文件執(zhí)行的三個月后,茶葉里再也沒有檢測出八氯二丙醚了。此外,在經過科學的研究之后,陳院士領先主持的科技項目組認為茶葉中蒽醌污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主要來源于燃料和包裝材料,為避免農殘留,茶葉加工的環(huán)境必須保持清潔,加工過程應該選擇電或生物制燃料,茶葉包裝要使用健康材料,不采用含蒽醌的包裝材料。所以飲茶是安全健康的,我們不必擔心茶葉中含有農藥殘留的問題。

劉仲華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回應了朱院士的疑問,引導大家對茶與健康的正確認識。中國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是世界上茶文化的發(fā)源地。從茶的市場觀來講,在繼續(xù)保持綠茶出口絕對優(yōu)勢的前提下,中國要不斷地擴大紅茶品類的數量,注重六大茶類出口數量、品質、價格和效益。劉院士相信隨著科技、文化的聯動,政府對產業(yè)的重視和行業(yè)的共同努力,中國的企業(yè)品牌一定會快速崛起,雙品牌聯動在區(qū)域公共平臺下培育一批優(yōu)秀的龍頭企業(yè)集群,會快速打造形成一批在國際和國內市場都有影響力的百億級甚至更大規(guī)模的龍頭企業(yè)。劉院士還表示,文化科技是中國茶發(fā)展的核心動力,科技為產業(yè)發(fā)展賦能,文化為產業(yè)賦魂,科技是產業(yè)發(fā)展的基礎。我們要加強產教研融合,努力向茶葉大國強國邁進。

云茶會邀請到3位非遺傳承人易燕花、周方林、俞旦華在線上展示六堡茶、徑山茶、寧紅茶傳統(tǒng)制茶技藝,揭示了從一片樹葉到一杯好茶的來之不易,向世人展示茶葉背后那份執(zhí)著堅持的匠人精神。

“我昔嘗為徑山客,至今詩筆余山色”,這是蘇軾贊美徑山的詩句。余杭徑山多山多雨的溫濕環(huán)境造就了徑山茶優(yōu)異品質。“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樹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陳亮研究員從品種的角度分析了徑山茶優(yōu)異品質的關鍵因素。中國茶葉學會感官審評與檢驗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劉栩老師評鑒了徑山茶“色澤綠翠、嫩香持久、湯色嫩綠”的品質特征。

云茶會期間,主會場與遼寧沈陽、海南三亞、內蒙古烏蘭察布、北京、杭州及德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加拿大等90多個國內外分會場進行聯線,分別展示了不同地域的飲茶方式與地方特色。體現了茶“美美與共”的美好祝愿。

中國茶,行天下;中國茶,世界品。

來源:茗邊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1,688條結果 (用時 0.01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48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