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神農百草經茶

找到約427條結果 (用時 0.015 秒)

陳藏器《本草拾遺》載茶功

在陸羽《茶經》之前,有關茶的記載多是只言片語,記載茶功茶效的更少,綜合各種文獻,僅有《本草經》、《神農食經》(原書已散佚)、《桐君錄》、晉張華《博物志》、陶弘景《雜錄》、三國華佗《食論》、唐蘇敬《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孟詵《食療本草》、陳藏器《本草拾遺》等數(shù)種,唐代寧波籍大醫(yī)學家陳藏器編撰的《本草拾遺》,是其中重要的一種。

承先啟后稱巨著

陳藏器(681[一作687]-757),唐代四明(今浙江鄞州區(qū))人。醫(yī)學家、藥物學家、方劑學家。開元中(713-741)為京兆府三原(今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縣尉,縣尉系縣令以下分管治安的官員。平時愛好醫(yī)道,專心攻研藥學,喜讀《本草》一類書籍。他認為成書于漢代的《神農本草經》,雖有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蘇敬《新修本草》、孟詵《食療本草》等名家的集注補釋,尤其是由蘇敬主編,在唐高宗顯慶四年(659),由朝廷頒布的第一部官方藥典《新修本草》,載藥844種,但遺存尚多。而且在《新修本草》成書之后的70多年,民間又涌現(xiàn)出大批單方、驗方。于是,他廣集諸家方書及當時所用新藥,以寒溫性味華實禽獸為類,在開元二十七年(739),撰成《序例》一卷、《拾遺》六卷,《解紛》三卷,總名《本草拾遺》。《新修本草》新增藥物114種,《本草拾遺》比《新修本草》新增藥物多6倍。此書將中藥的藥物性能歸納為10類: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言其“宣可去壅”、“通可去滯”、“補可去弱”、“泄可去閉”、“輕可去實”、“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澀可去脫”、“燥可去濕”、“濕可去枯”,后世發(fā)展成“十劑”方劑分類法,至今仍為中醫(yī)界應用。又載“罌粟”可入藥。該書對祖國醫(yī)藥學有承先啟后的重要意義。

由于時代局限,該書亦有荒誕之處,如所記以人肉療羸疾,助長了后世愚孝風俗割肉療親的惡例,雖然他非始作俑者,而影響極壞。后人因此譏誚其搜羅怪僻,受到歷代醫(yī)家的批評,從而也影響到對《本草拾遺》的評價。

但瑕不掩瑜,明代大醫(yī)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陳藏器和《本草拾遺》作了高度評價:

其所著述,博極群書,精核物類,訂繩謬誤,搜羅幽隱,自本草以來,一人而已!膚谫(淺薄之意)之士,不察其詳核,惟誚其僻怪,宋人亦多刪削。豈知天地品物無窮,古今隱顯亦異,用舍有時,名稱或變,屆可以一隅之見,而遽譏多聞哉!如辟虺雷、海馬、胡豆之類,皆隱于昔,而用于今。仰天皮、燈花、敗扇之類,皆萬家所用者。若非此書收載,何從稽考?此本草之書,所以不厭詳悉也。

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教授愛德華·謝弗,在他的漢學名著《唐代的外來文明》一書中,稱贊陳藏器是“八世紀偉大的藥物學家”,并將他與“相對保守一些的藥物學者”相比較,認為“陳藏器詳細而又審慎地記錄了唐代物質文化的許多方面的內容,這些記載雖然與醫(yī)藥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對于我們來說,卻有很高的價值?!?/p>

2003年,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由中醫(yī)史學專家,本草文獻學專家和本草文獻整理研究奠基者尚志鈞輯釋的《〈本草拾遺〉輯釋》,這本46萬字的力作,對《本草拾遺》作了全面解讀、注釋。據(jù)尚志鈞研究,《本草拾遺》引用的文獻達127種,可見陳藏器的采集之廣和研究之深。

首次記載茶瘦身

《本草拾遺》原書散佚,今本根據(jù)宋元豐五年(1082)唐慎微編撰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醫(yī)心方》等書收錄,才得以傳世。

該書有關茶的文字,有如是記述:

茗、苦茶:寒,破熱氣,除瘴氣,利大小腸,食宜熱,冷即聚痰。茶是茗嫩葉,搗成餅,并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

早期記載茶效茶功的,大多只有一兩句話,著名的如被陸羽引入《茶經》、已經散佚的《神農食經》的記載:

茶茗久服,令人悅志有力。

陶弘景《雜錄》載:

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 黃山君服之。

華佗《食論》載:

苦茶久食,益意思。

比較而言,蘇敬《新修本草》與孟詵《食療本草》,已開始記載茶的多種功效,《新修本草》所載即陸羽《茶經·七之事》所引《本草·木部》內容:

茗,苦荼,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春采之。

苦荼,主下氣,消宿食。作飲,加茱萸、蔥、姜良。

《食療本草》所載內容為:

茗葉利大腸,去熱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氣,除好睡,消宿食,當日成者良。

可見,《本草拾遺》綜合了《新修本草》與《食療本草》的內容,不同的是,《本草拾遺》在其它本草記載消食、消宿食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的觀點。這一觀點非??茖W,即如今廣為宣傳的茶的減肥功能。古代食物短缺,居民大多營養(yǎng)不良需要增肥,與當代發(fā)達地區(qū)富裕人群營養(yǎng)過剩需要減肥不同,提醒人們要注意不宜多食、久食。這說明陳藏器的記載,是經過仔細觀察研究的。

似茶非茶皋蘆木

在《本草拾遺》中,陳藏器還記載了一種似茶非茶的皋蘆木,并先后轉引東晉裴淵《廣州記》、南朝陳代沈懷遠《南越志》對皋蘆的記述:

皋蘆葉,味苦平。作飲止渴,除痰不睡,利水明目,出南海諸山。葉似茗而大,南人取作當茗,極重之?!稄V州記》悅:新平縣出皋蘆。皋蘆,茗之別名也,葉大而澀。又《南越志》曰:龍川縣出皋蘆,葉似茗,味苦澀,土人為飲。南海謂之過羅,或曰物羅,皆夷語也。

皋蘆,《茶經》稱瓜蘆,很多古籍記載產于廣東、四川、貴州等地,似茶非茶,近代少有記述,至今沒有定論。一說即是大葉茶,一說是一種大葉冬青。當代苦丁茶一般指指大葉冬青,屬冬青科植物,葉片大而厚,味較苦。筆者以為與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記相吻合:

皋蘆,葉狀如茗,而大如手掌。捼碎泡飲,最苦而色濁,風味比茶不及遠矣。今廣人用之,名曰苦登。

這一記載中“葉狀如茗”不符合。

多種文獻記載皋蘆“葉似茗”,《茶經》也說它“似茶,味苦澀”,顯然不是苦丁茶,應該與茶相似。據(jù)吳覺農主編的《茶經述評》介紹,今日本就產有與茶相似的皋蘆,該書還配有照片,葉片小而略圓,與茶葉相似,與苦丁茶則完全不同。

筆者以為,皋蘆是有別于苦丁茶的,兩者究竟是否同一植物,尚待專家進一步研究確認。

《茶經》未錄留遺憾

在唐代《食療本草》、《新修本草》、《本草拾遺》三種著名本草中,《茶經》僅引錄了官方頒布的《新修本草》,引文分別見于《茶經·七之事》“本草·木部”、“本草·菜部”。

筆者原來以為《茶經》對茶事古文獻的搜羅,已經相當全面,很少遺漏,由此可見并不盡然。這三種當朝本草,陸羽應該看到的,可見他是有選擇的。如果說《食療本草》與《新修本草》的記載大同小異,那么,《本草拾遺》記載的“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的內容,是《茶經》所有引文中所沒有的,未能收錄實為一大憾事。包括筆者曾經寫到的虞世南《北堂書鈔》中記載的12則茶事,個別也未被《茶經》引用。這僅是筆者涉及到的個例,說明茶史還大有研究余地。

“萬病之藥”待考證

“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很多茶書都寫到,該語出自陳藏器的《本草拾遺》。尤其是2008年,解放軍總醫(yī)院營養(yǎng)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央保健委員會預防保健會診專家趙霖教授,以《茶為萬病之藥,勿忘飲茶健身》為題,在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健康大講堂》宣講后,被多家報刊、網站轉載,影響極大。另說“貴在茶也,上通天境,下資人倫”之語也出自該書。但筆者查閱尚志鈞的《〈本草拾遺〉輯釋》,并未發(fā)現(xiàn)上述文字。筆者曾通過電子郵件請教趙霖教授,詢問出處,未見回音。

筆者不排除《本草拾遺》其它版本可能有此一說,但在未見到出處之前,無法消除懷疑。如流傳更廣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語,很多專家、學者都說出處是《神農本草經》,事實是《神農本草經》根本沒有此語,目前查到該語的最早出處是在清代。

雖然茶之功效甚多,但說它是“萬病之藥”未免夸張。身為名醫(yī)的陳藏器,記述的茶功、茶效不過五六種而已,應該不會如此夸大。再說《茶經》也未引錄。筆者以為,很可能是后人偽托陳藏器之語。

總之,“茶為萬病之藥”是否出自《本草拾遺》,尚待考證,未找到出處之前,不能隨便采信。

【摘自2014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竺濟法(浙江寧波)】

中國茶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葉源自中國,茶文化發(fā)源自中國。然而根據(jù)近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國人均每年的茶葉消費量卻在世界上排到了第十九位。排在前幾位的,反而是英國,愛爾蘭這些不產茶的國家。


當然,英倫風的茶是要加很多東西的


沒有自然條件長出茶葉的西方國家,反而成為了茶葉的消費主力,這很顯然是因為茶葉的成功傳播。


那么茶葉這種來自東方的神奇樹葉,是如何漂洋過海,傳向西方乃至世界的呢?


?

南方有嘉木


其葉有真香


《詩經》有云:采茶薪樗,食我農夫。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茶已經開始作為一種飲料,并在秦漢之后,飲茶之風日盛,逐漸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而茶文化,也隨著中華文明的前進而不斷發(fā)展著,衍生出了諸多的茶葉制法。


不同發(fā)酵的茶


從右到左:綠茶,黃茶,烏龍茶和紅茶


?

與此同時,隨著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交流,茶,在宋朝開始也逐漸傳到了周邊的日韓等國,并在當?shù)厣l(fā)芽。茶葉的傳播,最早是以東亞文化圈的整合而展開的。

?


直到大航海時代開始,西方人才第一次正式接觸到茶葉。如公認的第一個品嘗中國茶的歐洲人,葡萄牙人加斯帕·達·克羅茲神父曾在他撰寫的《中國志》中寫到:如果有人或幾個人造訪某個體面人家,那習慣的做法是向客人獻上一種他們稱為茶的熱水。


葡萄牙人也是選對方向了


才能在東方占得先機


?

但真正將茶傳入歐洲的是后起之秀荷蘭人。十七世紀開始,低地國家完成了獨立,荷蘭東印度公司日益興盛。之后,荷蘭東印度公司指示每艘商船都要從中國以及日本運一些茶回國,由貴族自上而下地引發(fā)了歐洲的飲茶風潮。


雖然東南亞本身的熱帶產物也很重要


但參與到東亞尤其中國、日本的貿易體系


才是真的利潤豐厚



十七世紀中期,茶葉開始經由荷蘭商人之手傳到英國。但最開始,茶在英國并不是作為飲料,而是被包裝成一種治療百病的神秘東方樹葉,并成為了第一種在報紙上推銷的商品。


《科勒的藥用植物》中的茶樹



當時的人們可以在咖啡館買到茶葉和茶制品,尤其是紅茶以其柔順的口感,能提神,祛除寒冷的功效,比酒健康等優(yōu)點,很快獲得了上流社會的好評。不過在剛開始,囿于高昂的價格,茶葉只流行于少數(shù)貴族之中。工人階級和貧民與這種神秘的飲料基本是無緣的。


直到三次英國對荷戰(zhàn)爭后,茶葉才開始直接從中國進口到英國。然而,此時茶葉的價格依舊十分昂貴,對廣大群眾來說仍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很貴族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工業(yè)革命,英國國力日益強盛,逐漸成為“日不落帝國”,茶葉在英國也慢慢走進了千家萬戶。然而日益巨大的茶葉進口額,背后卻與我國近代的血淚史息息相關。


十八世紀的中國,農業(yè)與手工業(yè)緊密結合,在此基礎上中國經濟高度自給自足。如此一來,歐洲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十分狹小,幾乎找不到銷售市場,唯一的例外是中國對白銀的大量需求。如178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財庫尚有二十余萬兩白銀盈余,翌年反而出現(xiàn)22萬兩白銀的赤字。


歐洲人在美洲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的貴金屬


最終也大都流向了東亞、南亞



為扭轉由茶葉貿易產生的巨額貿易逆差,東印度公司開始大規(guī)模向中國販賣鴉片,以求逆轉貿易逆差。但鴉片比之茶葉,顯然是禍國殃民的成癮品,很快遭到了中國政府的阻截。鴉片戰(zhàn)爭由此爆發(fā),并以此為標志拉開了近代中國屈辱史的大幕。


“臣有兩句詩不知當講不當講”



溪邊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從古栽


中國雖然是茶葉的故鄉(xiāng),但在如今的茶葉種植業(yè),卻并不處于絕對優(yōu)勢地位。斯里蘭卡,印度等國在茶葉產量,出口量,創(chuàng)匯量中的部分指標甚至勝過我國。而十九世紀英國一位叫羅伯特.福瓊的植物學家,正是將茶樹籽帶到這些溫暖地區(qū)的人。


英殖民地的茶葉產量曾在近代大幅超越中國


而待中國政治經濟狀況穩(wěn)定后


又再次初步奪回曾經中國的份額



福瓊受東印度公司的委托,曾兩次前往中國,以獲得品種優(yōu)良的茶樹,并在其廣闊的殖民地進行種植。福瓊為了深入當時不為外國人開放的中國內陸產茶地區(qū)考察,剃了頭發(fā)換上長袍,喬裝打扮成中國人。


其主要路線大致為由上海出發(fā),經嘉興,杭州前往徽州、嚴州這些綠茶產區(qū)之后回到上海。在上海做一段時間的休整,之后又從寧波出發(fā)經衢州到達福建武夷山的紅茶產區(qū),最后將得到的種子,茶工等帶到今天印度的喜馬拉雅山南麓。


一路運到阿薩姆也是不容易



福瓊的觀察很有見地:紅茶茶樹(廣東茶樹)與綠茶茶樹品種之間的差異很小,紅茶與綠茶的主要差別在于加工的不同,并認為最好的茶葉是福建的紅茶和徽州的綠茶。


廣東丹霞1號茶樹


在以他為首的一眾植物學家的努力下,茶樹在英國的南亞殖民地廣為種植。當?shù)厮嵝缘姆饰滞寥?,熱帶季風的氣候及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因喜馬拉雅山的阻擋而形成的的大量降水,使當?shù)匮杆俪蔀槭澜缟吓e足輕重的紅茶產區(qū)。


如今日聞名世界的阿薩姆紅茶(產自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錫蘭紅茶(產自今斯里蘭卡),大吉嶺紅茶(產自印度孟加拉邦大吉嶺高原)等茶種,便是從那時起引福建武夷山脈的正山小種等茶種與當?shù)匾吧铇潆s交而來的。


大吉嶺茶園


由于茶樹在英國各大熱帶殖民地的廣泛種植,在1854到 1875年間英國茶葉進口量上升超過八倍,茶價迅速下跌,茶葉由此走進了英國千家萬戶的日常。而與此相對的,則是原產地中國國際茶葉貿易量的迅速下滑。


在印度種植茶葉成功后


英國人又將茶葉生產帶向他的各個殖民地試驗


比如英屬東非



基于此,福瓊被許多人認為是史上最大的商業(yè)間諜,他給當時脆弱的中國經濟深深的捅了一刀。不過拋開民族情感想想,讓茶葉只在中國種植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真的是長遠之計嗎?若非外國的競爭者壓縮了中國茶的盈利空間,中國的近現(xiàn)代化革命,又將遷延多久才能發(fā)動呢?


除了茶葉之外


中國瓷器的霸權地位也在近代被動搖


而絲綢的地位更早就被其他國家模仿


在唐宋時代之后更是被日本動搖



休對故人思故國


且將新火試新茶


前幾個月一篇叫《萬家中國茶企,為何利潤不及一個立頓》的文章,在中國茶葉圈引發(fā)了轟動。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是不爭的事實,但當前中國的茶產業(yè)不及英國,甚至印度,肯尼亞,也是事實。在茶產業(yè)上,中國處于一個“種植面積第一,產量第二,外銷量第三,利潤第四”的尷尬位置。


立頓可不止是一個立頓


歐美列強也不止一個聯(lián)合利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茶業(yè)的衰落,或許從當年乾隆反對茶葉貿易,一把火燒掉價值六百萬兩白銀的茶葉時便已經開始了。


當年中國茶葉多以家庭為單位種植和加工,規(guī)模小,效率低下,品質標準無法統(tǒng)一,自然難以與英國在印度大規(guī)模的茶葉種植園相競爭。而時至今日,中國茶企仍具有小而分散的特征,保留了許多小農經濟時代留下的印記。



時至今日,在很多茶產區(qū)的農村,仍然有許多個體種植戶在自家梯田種茶,然后家家戶戶的茶每年由茶商統(tǒng)一收購。各家茶樹的品種,種植時間,加工工藝難免有差別,導致茶商收購后的茶葉難免參差不齊,標準難以規(guī)范統(tǒng)一。這樣生產出來的茶葉明顯很難滿足在工業(yè)標準化社會下日益挑剔的消費者。


缺乏品牌意識,把品種當品牌也是中國茶企的一大通病。


受強調原產地而忽視品牌的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使我國空有“西湖龍井”,“信陽毛尖”,“安溪鐵觀音”等知名品種,卻沒有什么在國際上叫的響的品牌。這樣的發(fā)展思路,毫無疑問將使我國的茶葉“土特產化”,連中國人自己都覺得土,就更沒有工業(yè)化和國際化的空間。


還真說不上來什么品牌



當然,要把茶企做大做強,除了企業(yè)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離不開政府對行業(yè)的規(guī)范和引導。


例如,中國茶葉在西方市場難以取得突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農藥殘留過高和制作標準不統(tǒng)一,導致不得不“賤賣”。政府和行業(yè)公會加強相應標準的制定與執(zhí)行,才能讓中國茶葉有所突破。


當然對茶,我們也要有文化自信。如中國茶講究外形,一芽二葉,采芽頭等就成了我們的標準,機械化程度也就不得不相應降低。而英式袋泡茶則只講究內在,把老葉和嫩葉一起加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降低了成本。此類因文化差異而造成的的區(qū)別不勝枚舉,不必為了追求工業(yè)化而完全拋棄。


畢竟對于中國人來說,袋泡茶固然便捷,但只有把茶葉用茶筷挾如紫砂壺中,用剛剛燒開的山泉水沖泡,倒在茶杯里,那溢出的騰騰香氣才是茶的精華所在啊。


參考文獻:


1.羅伯特.福瓊:《兩訪中國茶鄉(xiāng)》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5.07

2.馬曉俐《多維視角下的英國茶文化研究》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0.08

3.角山榮《茶的世界史》 玉山社 2004

4.磯淵猛《一杯紅茶的世界史》 東方出版社 2014.5

5.環(huán)球時報《中國七萬家茶企為何不敵一家立頓》

6.宗蕊《中國茶葉產業(yè)市場報告》 中糧營養(yǎng)健康研究院消費者與市場中心

本文出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中國茶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NO.656-中國茶與世界

作者:陳思遠

配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后語解析·中國茶史】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證據(jù)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chuàng)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發(fā)源時間


簡介


關于飲茶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是眾說紛紜,爭議未定。大致說來,有神農說、商周說、西漢說、三國說。


發(fā)源地點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fā)源地的研究上來。關于茶樹的發(fā)源地,有這么幾種說法:


西南說


“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fā)源地?!边@一說法所指的范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四川說


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飲之事?!毖韵轮猓厝巳胧袂?,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么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云南說


認為云南的西雙版納一帶是茶樹的發(fā)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川東鄂西說


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卑蜕綅{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jù)。


江浙說


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yè)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


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fā)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fā)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fā)明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fā)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xiàn)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后來有人償食之發(fā)現(xiàn)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guī)律。


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fā)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同步說,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最恰當?shù)牧恕?/span>


現(xiàn)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fā)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并不為大眾所熟知。


《茶經》中陸羽列舉了我國古代識茶的人物,如神農、周公旦和晏嬰等,表明了我國是最早發(fā)現(xiàn),利用茶葉的國家,他引《神農食經》說:“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他引《爾雅》說:“槚,苦茶;”他引《晏子春秋》說:“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由此可見,我國先秦茶事已始。但是,有的學者認為陸羽引用著作,都成書于漢代,況且中華民族發(fā)源于黃河中下游,我國西北古代氣候雖較溫潤,但歷來不產茶,那么神農氏怎能“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彼麄冋J為我國的茶事較遲,以致外國人趁機制遣中國茶葉來自印度的說法,后來事實證明印度古代無茶。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四川一帶已盛行飲茶。西漢時,茶是四川的特產,曾通過進貢傳到京城長安,原來我國古代四川東鄂西就是茶樹的發(fā)祥地,而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農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領。在《史記·吳起傳》與《說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記載,這說明神農氏的部族發(fā)源在四川東部和湖北西部山區(qū),這正是今日大神農架的地域。在這樣一個植被茂盛,至今還盛產茶葉的環(huán)境里,神農嘗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后來這些部族不斷北移或東徙,西北才成為華夏政治中心。


到舜帝禪讓王位于大禹,氏族社會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帶,前幾年己在該處王城崗發(fā)掘出夏代遺址遺物,大禹接位,并非一帆風順,當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導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后又戰(zhàn)敗防風氏,逐漸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讓位于他。而“三苗”后裔不服,所以,《史記五帝本紀》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shù)為亂”的記載。大禹治水在江南,史書也有根據(jù):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曾“上會稽、祭大禹”,司馬遷20歲時,也“登會稽,探禹穴?!彼越袢照憬B興留有大禹遺跡。夏禹原讓位于“百蟲將軍”伯益,但為兒子夏啟奪權,啟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斷發(fā)生王位之爭,到禹的第六代孫夏杼時政局統(tǒng)一,國力強盛,他曾率部南下尋根,至浙西、駐驊金斗山東南延巒妙峰一帶,故這一帶山稱之為杼山。當時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村等遺跡。夏杼之后八代而衰,履癸(桀)為契滅,契建立先商世代。


從現(xiàn)存的歷史資料也不難看出,氏族社會“三苗氏”生息之地,產茶歷代不衰,如南北朝時,《劉琨購茶書》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陸);《桐君錄》中提到酉陽(今湖北黃風東)、巴東(四川奉節(jié));《荊州土地記》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產茶葉。唐代的史料中提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崍等地盛產茶。陸羽《茶經》中提茶葉品質不詳?shù)氖恢葜芯陀卸踔菁唇窈蔽洳?。由此可見,《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應發(fā)生我國中原。即使從《王褒僮約》所記載的飲茶、賣茶的事實看來,我國漢代以前,川東鄂西地區(qū)生產和利用茶葉的事業(yè)已相當發(fā)達。人們不難設想從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樹,從自給自用到“產、供、銷”的過程,需要多長年代。所以說我國祖先發(fā)現(xiàn)利用栽培茶葉的歷史是悠久的。

飲茶書籍

茶神陸羽有著《茶經》一書?!渡褶r本草經》亦有記載關于茶這方面的知識。如今,關于茶的書籍更是日益增多。有興趣可以到書店逛逛,想必定有所收獲。

參考資料:

[1] 茶經中的茶文化.百度文庫

茶小說推薦 《南方有嘉木》

  八十年代,到杭州出差。江南水鄉(xiāng)一派安詳,花開暗香,美女如云,眨巴地眼疼生澀。

  水上蕩過的輕舟,穿著藍花衣裳的船娘,搖槳的美姿驚若下凡的仙女。 辦完了行役,遇天大雨。端坐客舍,無聊,心閑,靜觀屋檐的漏雨,窗下的芭蕉葉上濕綠一片。

  實在是無聊,撐傘踏進雨中。遠遠望見,一家位于西湖岸頭上的書店,不覺心中一喜。

  南方得風氣之先,北方的書肆還是柜臺后售書。南方早已開架選購,壁立的書架前,人可以靜靜地翻書,店員也不打擾。抱一本書,坐在窗邊的小幾凳上,盡情享受讀書的愉悅。

  南方梅雨時節(jié),天似漏斗。淅淅瀝瀝的雨,輕飄飄的好似南國的少女一般。北方的暴雨,好似粗糙的北方漢子。雨后晴日,萬道金光,沒有一點柔情。合上書頁,抬頭望?望窗外的江南。雨中的西子湖,水霧洇潤,一派朦朧。詹詹升起薄薄的水霧,遮掩著那遠處的黛色的蒼山,湖上的小舟,輕輕飄在湖心,身穿蓑衣的船夫輕搖著槳板,在湖上慢慢地行走,船艙里對飲的人影,隨著小舟輕輕搖擺。

  手中的書名——《南方有嘉木》,一位女作家的長篇小說。

  描寫江南一戶望族,經營茶葉的營生,在離亂的時代背景下的興衰成敗,恩怨情仇。文字細膩入微,好似南方的細雨,濕濕的,滑滑的,溫潤萬物。癡癡地望著西湖,又是一片細雨淋鈴,不免念起了故鄉(xiāng)。

  小時候,爺爺給我講過一件事情。

  關于“茶的印象”,少年便知道,茶樹即嘉木。

  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春天,豫西大疫,死者枕籍,斗米價五千錢。疫病嚴重,韓旗村的老百姓,全都躲到北邙山上溝溝腦腦的皺褶里。丁溝村,郭墳村,寨后村的后山石洞,庵子,以及樹下聚得全是投親靠友的南鄉(xiāng)人。

  疫情中,大家都往高處跑,以為疫病的瘴氣、戾氣都處在低處。山頭的陽光硬實,殺菌;山頭的風剛冽,能吹走瘟神。

  韓旗村的村北住著一家大戶,韓姓,在京城做著高官,據(jù)說是工部的尚書,相當于現(xiàn)在的部長。常年居京,宅邸和花園由居住在鄉(xiāng)村的窮親戚們打理。

  窮親戚里,有位老人,陳姓,危難時救過高官的父親,高官的后代記著他的恩情。

  就像《紅樓夢》里的焦大,從死人堆里背回了主家爺,一生受用。

  有一年,高官的兒子外放余杭做知縣,年終回京,順著大運河,繞道回了洛陽府的韓旗村替爹爹回鄉(xiāng)省親,恰在后花園里邂逅了打掃院落的那位陳姓老人。老人不知道深淺,說你在江南做知縣,給俺買點“龍井茶”,讓俺也嘗一嘗,知縣知道老人對爺爺有恩,就上了心。

  回到任上,托?從杭州捎回一斤“龍井茶”,茶轉送給了陳姓老人。

  鄉(xiāng)人不知道“龍井茶”的金貴,拿著大海碗,抓把茶葉子,惦著水瓢從湯鍋里舀水,沖進碗里喝一口,苦。嘴上嘟囔著,還不如紅糖水好喝哩。順手把包著茶葉的紙包,扔到了屋檐下的窗臺上。其實,這位老人不懂茶,只是想沖沖大爺,顯擺一下,誰知道高官的公子把事情當了真兒。

  村子里發(fā)生了疫病,也顧不上家里養(yǎng)的雞鴨牛羊,跟著村人跑到北邙山上。

  一天,雷鳴電閃,驟雨狂風,院子的水道又堵塞,集滿了雨水,刮著的狂風把老人扔在窗臺上,剩下的半包“龍井茶”,吹進了雨水里。

  一院子雨水把“龍井茶”泡開,雨水泛著淡黃的茶色,關在院子里的雞鴨牛羊,口渴難耐。人都跑了,哪還顧得上家禽畜口的死活,陳姓老人家的雞鴨牛羊,喝了院子里龍井茶泡過的積水。

  大疫過后,活了下來。

  風平浪靜,村子從山上返回了家。除了陳姓這戶人家外,其他家的雞鴨牛羊都死在了院子里。

  村人稱奇,紛紛到老人家的院子看熱鬧。有人說,院子的樹上住有神仙,有人說院子的地下埋著鎮(zhèn)宅的寶貝。

  事情越傳越奇,驚動了知縣??h太爺坐轎來到了村子,圍著村子轉一圈,便來到了陳姓老人的家里,看看也沒有啥出奇,樹不華蓋,門不對山口,何言貴氣啊。

  看看院子里留下的積水,淡黃色泛著暗色,和別家的不同,說你家的牛羊是否喝了地上的雨水。

  過去的縣太爺是父母官,出門威風八面,老百姓不敢近身。老人跪在院?的地上點頭說是,它們喝了雨水。卻不敢抬頭看七品知縣的真容,以免違不尊之罪。知縣又問,你家的雨水難道泡了中藥不成,咋會發(fā)著暗黃色?老人一激靈,慌忙瞄一眼放龍井茶的窗臺,忽然想起來,那半包“龍井茶”可能被刮進了雨水里泡了,家里的雞鴨牛羊喝了泡過“龍井茶”的雨水,留住了性命。

  兩千多年前中國漢朝的醫(yī)學著作《神農百草經》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知縣老爺講了一番“龍井茶”的金貴,驚悟了陳姓老人,老人悔青了腸子,心想著,我咋把陣貴重的“龍井茶”棄了呢。不過也算因禍得福,保住了家里雞鴨牛羊的性命。

  近日,病毒肆虐,不得出門,閑悶無聊。

  翻看閑書,讀茶圣陸羽的《茶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周公云:“檟,苦茶?!?/p>

  楊執(zhí)戟云:“蜀西南人謂茶曰蔎?!?/p>

  郭弘農云:“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耳?!?/p>

  原來,茶有好深的學問哩。中國人聰明,幾千年的文化,你不服不行。喝著壺中的綠茶,端起茶盞,想起了記憶里的舊事。

  【作者簡介】

  魏進京,祖籍河南偃師,文化學者,資深管理專家,潛心研究漢魏洛陽故城歷史文化,好讀書,喜田園。

  主要作品《觀世相?貓記》,《韓旗村紀事》,《漢魏洛陽故城城墻系列》,“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講座?視頻”系列。


找到約414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