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邵武中國茶都

找到約44條結果 (用時 0.023 秒)

干貨:口糧茶選擇寶典

??

江西寧都的窨制荷花茶

中國茶就如中國菜一樣,品類繁多、眾口難調。雖稱寶典,其實也只能是一些經驗之談。

如何選擇口糧茶,對于老茶客來說如同自己要穿多大的襯衫喜歡什么樣的內褲一樣嫻熟。

而對于那些一只腳剛踏入門檻說起茶還一頭霧水、一臉懵懂的茶小白們;或者那些裝了半桶水到處搖晃遇到棘手問題還要靠百度的茶小紅們。如何選好口糧茶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畢竟茫茫人生總是波瀾不驚,還要靠茶續(xù)命。

口糧茶口糧茶,入口之糧,內涵第一。選口糧茶不是選女(男)朋友,顏值并不是最重要(當然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誰都喜歡)。

選擇口糧茶的第一要素,就是選擇自己喜歡喝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香氣,選擇自己喜歡的滋味,最后還要掂量一下自己的錢包。

選喜歡的女(男)朋友我們要選有氣質與品味的,選茶也一樣,茶葉一定得有“氣質”與“品味”,“氣質”是香氣,“品味”是滋味。

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香氣、自己喜歡的滋味。

定好“擇偶”標準后,我們再理一理很容易犯的錯誤。

黃山猴坑的猴魁

1、一般來說便宜沒好貨,但也不絕對。按市場照角度來說成本越低賣價才越低,但不乏在市場源頭遇到一些質優(yōu)價廉的好茶,市場信息總是不對稱的時候多,很多源頭好茶經過一層層流通環(huán)節(jié)才能到消費者手里,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如果你掌握了源頭信息,就有可能找到便宜的好茶。

2、一般來說貴的一定是好貨,但也不絕對。茶葉的貴分為兩種,一種是物以稀為貴的原料貴;一種是獲過XX獎、XX十大名茶之一等外在榮譽與知名度的高附加值的貴。兩者商品價值都有泡沫,但前者畢竟是有貴的理由,后者只是拿個茶樣去參賽,獲獎了與他家其他茶品無關,但他家出廠的都會打上“獲得XX大獎"等字樣。

3、相信原產地,但不迷信。我以前總感覺只有重慶的火鍋最好吃,出了重慶哪里的都不地道;現在去吃海底撈感覺哪里的都一樣。誰都知道龍井要選西湖龍井、毛峰要選黃山毛峰、巖茶要選武夷山正巖、單從要選烏崠山、普洱茶要選知名山(寨)。沒錯,這些地方都出一流的好茶,但并非一定全都是最好的茶。如有新昌產地的龍井勝過西湖產區(qū)的、有祁門產區(qū)的毛峰勝過黃山風景區(qū)的、我喝到過比同級別巖茶品質更好的邵武巖茶、好喝的鴨屎香雪片烏崠山上根本沒有、很多產地不知名的普洱茶與知名山(寨)茶不相上下........

4、跟對人,多喝茶。小時候跟鄉(xiāng)下的土拳師學武,當時對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長大后才知道他們太三腳貓;小時候只認得家鄉(xiāng)的龍井茶,以為天下只有這種茶是最好喝的,以后才知道天下好喝的茶多了去了。跟對人是讓你能夠喝到更接近高品質的茶,不至于尚未入門就被帶歪;多喝茶是為了增加你的視野和經驗,不至于坐井觀天、牖中窺日。

有人問,口糧茶有價位區(qū)間嗎?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人分三六九等,各有喜好惡憎。年薪百萬的跟年薪十萬的消費觀肯定不同、我和杰克馬的消費水準肯定不同。所以,口糧茶也應人而異,應口感喜好而異,應財務自由程度而異,應各種條件影響而異。

以當下的物價指數和普羅大眾的消費水平來看,只要每市斤售價在100到1000之間的茶葉我們都可以將它納入口糧茶范疇。當然,如果你是996,也不妨礙你去買30一斤的茶;如果你是高富帥,也不阻擋你喝3000以上一斤的茶。

所以,什么價格區(qū)間的茶算口糧茶其實是沒有絕對定義的。

既然說是口糧茶選擇寶典,那就得學會認識茶葉,認識的越多選擇才不容易出錯。萬物皆有規(guī)律,規(guī)律與事物的結果成正比,雖然也沒絕對。茶葉也一樣,任何茶葉的選擇(包括口糧茶)都以季節(jié)、產地、品種、工藝這四個標準為參照。

湖北秭歸的群體種

一、季節(jié)春花秋實、夏茂冬眠,每一種植物生長都有自己的生長時令,茶葉也是如此。我國地域遼闊,從北緯18度到38度橫跨幾千里間都產茶,最早的海南白沙綠每年臘月間就可以品嘗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天都沒到,當然海南也沒有春天;最遲的嶗山綠至少要五月初才開采,都到立夏了。

每一個地方名茶都有自己的采收節(jié)氣,早了或遲了總有不妥和不好的地方。

如西湖龍井群體中正常在三月底清明前幾天才上市,如果你三月初就買到了那肯定不對了。

如武夷山正山小種,桐木關上氣候寒冷,正常每年的茶青采摘要到五月上旬和中旬,如果清明時節(jié)有人向你推銷正山小種新茶那肯定是假的了。

如有人跟你說這是烏崠山頂的雪片,那他一定是在撒謊或是無知,烏崠山上的茶樹深秋后早就休眠了,哪里還有茶葉可采,雪片只有海拔較低的地方才有。

我們會發(fā)現這些年的采茶季節(jié)已經變得越來越早,這是因為一些江南茶區(qū)的特早生品引種到了西南茶區(qū),如今年立春前就開始采摘的貴州六盤水、立春日開始采摘的四川筠連,都是浙江引過去的烏牛早品種。

請大家記住一點,茶葉的“早”與“品質”未必成正比,每個產茶地都有自己的產茶季節(jié),超出當地正常產茶季節(jié)的茶品嘗嘗鮮可以,但不宜選擇作口糧茶。

二、產地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yǎng)一方茶。農產品講究道地,茶葉當然也是,所以才有原產地理標志,才有各地名茶的產地特色。

如同樣的品種,浙江新昌本地的龍井茶外形扁平、光滑,芽葉粗壯、色澤黃綠,炒豆香明顯。而從四川、貴州等地過來的“龍井茶”外形似扁平卻不光滑,芽葉略顯干瘦,色澤暗淡,香氣不顯,工藝水準天差地別,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云泥之分。

浙江新昌的龍井茶

四川名山的“龍井茶”

如桐木關出產的正山金駿眉都是以本地菜茶茶芽為原料,干茶外觀特征芽頭緊瘦、微微卷曲、黑色居多,一些芽尖上略帶金黃、通體油潤。而那些全黑、全褐或全金黃的芽茶肯定不是桐木關的。桐木關金駿眉香氣為天然的果香、花香、蜜香、玉米甜香,且持久悠長,聞起來是一種讓人心情愉悅的感覺。

而仿制的聞起來不是火功香、就是薯香或者焦糖香。不光品質,而且價格也是差的很多,桐木關的金駿眉光茶青就要七八百一斤,四斤多茶青做一斤干茶,成本就要3500多塊,高成本就要高利潤,一般沒有五千來塊起是買不到的,不到這個價格能買到的肯定不是正山菜茶品種。

而廣西三江產的“金駿眉”都是以福云六號品種為原料,干茶可能一兩百一斤都能買到,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但以顏值論茶的小白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會選擇下圖2金毫滿披的“金駿眉”。

600多一兩的桐木關正山金駿眉

248一斤的三江“金駿眉”

三、品種有茶友會問一個問題:是不是同一棵茶樹上采下來的茶青可以做成任何茶呢?理論上講是沒錯的,但是每個茶樹品種都有自己的適制性,比如龍井43適合做綠茶;福鼎大毫適合做白茶;柿大種適合做太平猴魁;肉桂適合做巖茶;鴨屎香適合做單從;云臺大葉適合做安化黑茶......這些茶樹品種的適制性是幾百年來各地茶人們摸索總結出來的經驗。

所謂一個品種的適制性就是它加工成某類茶的最佳品質表現。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創(chuàng)新茶,反其道而行之未嘗不可,但如果難以得到最佳的品質口感,作為口糧茶并非最佳選擇。

四、工藝工藝分采摘工藝和制作工藝。綠茶界有個頑固的通病,那就是以貌取茶,不管是制作流通環(huán)節(jié)、還是消費群體,都是要好看的,芽葉要越小越好,色澤要越綠越好。紅茶大多數時候也是芽葉、條索越小越好賣,口感如何再說。

茶乃飲品,要入口的東西肯定是香氣和滋味的內涵第一,而非以形和色的外在取勝,當下這種本末倒置的取舍風氣或習慣非常不利于茶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也會讓人們在選擇口糧茶時產生誤區(qū)和誤導。

如同很多美女的顏值與內涵不匹配一樣,很多茶葉的顏值也與內涵不成正比。但凡顏色綠翠欲滴、鮮活漂亮的基本不好喝,又苦又澀又鎖喉,空有一副好皮囊。這樣的茶基本沒有做干,含水量偏高,也不適宜保存。倘若干度做到4%(含水量)以內的綠茶會呈黃綠色或墨綠色,只有這樣的干度才能泡出炒青綠茶應有的香氣和滋味。

外貌丑陋卻蘭花香四溢的舒城小蘭花

顆顆芽頭、綠翠欲滴的名山蒙頂石花,干茶含水量很高,青澀、寡淡毫無品飲價值

最后,講幾點去茶店、市場選購茶葉小技巧:

1、抓一把茶葉哈一口氣,立馬去聞茶葉有沒有香氣,如果是綠茶一般做到位的茶葉會有火香、板栗香、豆香、花香等香氣,如果能聞到煙火味、餿味、青臭味無需再看。如果是紅茶只要原料好工藝到位會散發(fā)怡人的花香、果香,一般的泛薯香、薯蜜香,再次焦糖香,如果有酸餿味或者聞不出氣味就別再看了。

2、拿起一片(根)茶葉放到門牙上咬,酥脆的合格,外酥里韌的干度還不到,有點韌勁的含水量較高(如上圖蒙頂石花,就是典型的金寶其外敗絮其中)。這樣的茶葉哪怕聞起來有很好的香氣也是表香,所以最好還是沖泡一下來確定是否真的好喝。但曬青類茶葉除外(如普洱生茶、曬紅這些茶含水量會高一點,達不到酥脆的程度,太干了反而不易轉化)。

3、如果干茶聞起來尚有香味,開湯后卻香氣消失,而且滋味寡淡有水青氣、或稍有漚味的則要懷疑是否是雨天采摘制作的,不選擇。

4、同樣的日期、天氣、品種和工藝的茶類低海拔的香氣平淡、滋味苦澀或寡淡,高海拔的則香氣悠長、滋味甘甜鮮爽。但也不排除用創(chuàng)新工藝提高香氣與口感的綠茶和紅茶。

以上檢測方法適合一切綠茶。

中國茶 世界香——讓“一帶一路”精神走向世界

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茶樹栽培史。


從唐朝開始,中國茶葉就已經成為世界貿易的重要商品,所到之處,已經形成了不同的飲茶習俗和茶文化形態(tài)。


18世紀以后,中國茶樹在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種植成功,迄今為止,全世界種茶國家已達60多個,17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0多億人,鐘情于飲茶。


中國茶葉生產規(guī)模,全世界首屈一指。占世界茶園面積和總產量的半壁江山。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茶葉消費國。長江流域的優(yōu)質綠茶,東南沿海的青茶,西南地區(qū)的普洱茶和紅茶,各有其醇厚芬芳,各有其審美氣韻。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具備六大類茶生產加工技術的國家,歷經千年積淀,始終引領世界潮流。

——《中國茶·世界香》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樹起源于中國。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栽培、利用茶葉的國家?,F在茶已經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扎根,茶葉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


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之下,茶業(yè)界正在實現產業(yè)升級,再度復興中國茶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絲綢之路,是絲路也是茶路,要了解中國茶走向世界的歷史,不得不從絲綢之路說起……

目錄海上盛景:從一艘木船說起出走:再說一條路武夷之巔:一個偶然的機會彼岸的茶:一則廣告


海上盛景:從一艘木船說起


全名“東印度人——哥德堡號”,船長82米,排水量約833噸,船上配備30門大炮,為瑞典東印度公司第二大船只。


1984年,瑞典潛水員發(fā)現了沉睡在海底200多年的這艘木船。


1745年9月12日返航即將靠岸之際,它竟然滿載財富觸礁沉船。據說,它三次從哥德堡起航到廣州,每次約700多噸貨物,大約茶葉就有370噸,其中大部分是武夷茶,而這次打撈起來的乾隆時期的茶葉,還可以沖泡品評。

?

這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一場不幸。雖然那時海上的盛景不再,但,后人享受到的茶福卻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1602年,荷蘭商船首次到中國。


1610年前后,茶葉由荷蘭商船首次從爪哇運回歐洲,那就是武夷紅茶。


1650年以前,歐洲的茶葉貿易可以說完全被荷蘭人所壟斷。


164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廈門設立貿易辦事處,開始與荷蘭人在茶葉貿易上發(fā)生磨擦,經過兩次英荷戰(zhàn)爭,英國獲勝,便開始擺脫荷蘭,漸漸壟斷茶葉貿易。


1669年英國政府規(guī)定茶葉由英國東印度公司專營。


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


1689年英國商船首次靠泊廈門港,同時,在廈門設置基地,直接大量收購武夷紅茶。

?

17世紀初到18世紀90年代,荷蘭人通過印尼巴達維亞城市轉口,向歐洲販運茶葉不下數十萬擔。


1757年,清政府實行第二次海禁,閩海關關閉,只開廣州一個口岸。廣州十三行經營茶葉貿易。?


據有關資料記載,1664-1684這20年間,英國進口紅茶共5697磅,平均每年進口271磅。到17世紀的最后5年,平均年進口11428.2磅;推算17世紀,荷英兩國進口武夷紅茶的數量為3萬磅(合225擔)。18世紀前50年,英國平均年進口紅茶873973.31磅(6556擔),一下子數量飆升到前一世紀最后5年年平均的76倍。1792年,英國進口紅茶156000擔,而從中國出口角度講,當年出口量為18.35萬擔,英國占當年出口量的85%。1886年,紅茶出口達165萬擔,這是中國紅茶出口最高的年份。


18世紀,中國尚未有福建以外省份生產紅茶,武夷紅茶(BOHEATEA) 成了中國紅茶的總稱。國內關于紅茶最早的記載,當屬蕭一山的《清代通史》:


明末崇禎13年紅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始由荷蘭轉至英倫??滴?5年(1706年)綠茶(有大珠茶、小珠茶、熙春茶、雨前茶屬之,婺源茶、屯溪茶、楝培茶、松蘿茶、包種茶、押冬茶等)始傳入英國。



出走:再說一條路

?

武夷山,春天開始了,這里美麗而忙碌的季節(jié)。蒙蒙的清晨,綠綠的茶芽,發(fā)酵好的小種茶,以及裝運妥當的馬幫……


每年此時,就有人們開始了這樣的行程。從福建崇安啟程,越武夷山入江西鉛山,過河口,沿信江下鄱陽湖,再過九江入長江而上,至武昌,轉漢水至樊城(今襄陽)起岸,再越秦嶺至降州(今晉城),經潞安(長治),平遙、祁縣、太谷、忻縣、大同,天鎮(zhèn)至張家口,至歸化(今呼和浩特),再經戈壁沙漠到庫倫(今烏蘭巴托),最后到達恰克圖。


這是中俄運茶路線,晉幫是主力。



馬幫、駝幫等組成的運茶駝隊,穿山越嶺,風餐露宿,南方霧障山隘,北方大漠戈壁,漫漫長路,陣陣駝鈴,想想都壯觀!



漢代,中國茶葉就流傳到日本福岡了。


據漢史記載,公元前86年至前74年,日本分立百余小國,通過當時的東浪郡,與中國接觸,茶葉便隨著中國文化輸入日本。隋文帝時期(大約公元597年),中國文化和佛教相繼傳入日本后,常有航船載運少量茶葉到日本。

?

據說,印度人從1780年就引入了中國茶籽;1834年前后開始試種;1839年印度紅茶在倫敦上市,但當時,印度人并不清楚茶葉發(fā)酵技術。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指派植物學家羅伯特·福瓊(Rorbert Fortune),于1848年第二次到武夷山,他偷學了紅茶的制作技術,并帶著茶苗、茶種及8名制茶工人到了印度。僅60年時間,到了1900年,印度紅茶就取代了中國紅茶的壟斷地位,成為世界最大的茶葉出口國。


1684年,印度尼西亞,這個橫跨亞洲、大洋洲的群島國家,有說那里就有人開始種茶了。


1690年,還是荷蘭人統(tǒng)治,被稱為荷屬東印度群島,也是荷屬東印度公司從中國、日本向荷蘭運輸茶葉的中轉站。


1825年前后,荷蘭人從日本進口茶籽。


1827年,試驗后,開始了有規(guī)模地種植。


1829年第一批紅茶售賣。就紅茶而論,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一個在中國以外的紅茶生產基地。

?

1842年,英國人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把正山小種的茶樹種帶到斯里蘭卡。


1867年,一個叫James Taylor的英國人,在康提地區(qū)建立了斯里蘭卡第一個種植園,錫蘭紅茶從那時候開始,一步步茁壯,成為今天世界四大紅茶之一。


1888年,跨亞歐兩洲、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間的土耳其,有東西橋梁之稱、也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終點,開始了茶葉種植,土耳其人把茶叫作Cay(Cai),很像中國茶的發(fā)音。


1903年,英國人凱納將茶樹種引進到肯尼亞的Limuru地區(qū),1920年英國殖民肯尼亞后,大約1924年左右開始大規(guī)模種植茶葉。


美國波士頓商人托馬士·漢考克(Thomas Hancock)挺慷慨,1770年左右,他為自己店里的武夷紅茶打廣告,大意是:“如果武夷茶不合女士們的口味,她們可以退貨,并退回她們的鈔票?!?784年2月,美國第一艘“中國皇后號”快船,從紐約開航,經大西洋、印度洋到廣州,直接運回茶葉。

?

莫斯科沙皇使者1638年帶回了200包茶葉,這是中國茶葉首次亮相俄羅斯。1679年,中俄簽訂了固定供應茶葉的協(xié)議,定期向俄羅斯供應茶葉。到了1839年,俄國繼英國之后成為最大的茶葉輸入國——進口茶葉超過2724.3噸。


1833年中國茶苗輸入克里米亞。


1848年再移植于高加索地區(qū)。


1888年,茶商波波夫聘請了中國茶師劉俊周和10名茶工去格魯吉亞,指導茶葉生產。


1893年11月他們抵達高加索,并在隨后的3年里,種植了茶樹,建立了小型茶廠。

?

列夫·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中,有超過40處關于喝茶的描述。茶,不僅在俄羅斯深入人心,更在世界范圍內風靡。



武夷之巔:一個偶然的機會

?

崇安縣(現武夷山市)星村鎮(zhèn)桐木村東北五公里外,江墩、廟灣二村,明末某個采茶時節(jié),遭遇了一次軍隊的駐扎,茶廠里的茶青成了隊伍的床鋪。軍人們走后,村民們傻了眼,發(fā)紅的茶青可咋整?


情急之下,有人想出了點子,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烘干,試試?


不想茶葉烏黑油潤,帶著松香,自成一番風味。



然而,村民們還是擔心,這樣的茶誰要?


特意擔到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因為當時人們習慣喝綠茶。又一個沒想到的是,有人竟然高價預訂第二年的茶。


就這么,催生了迥異于傳統(tǒng)綠茶的小種紅茶。江墩、廟灣就是正山小種的原產地。


閩南籍武夷僧人釋超全(名阮旻錫,同安人),曾寫下著名《武夷茶歌》,1706年,又寫了《安溪茶歌》,歌中有:“邇來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歲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漳人制,由漳泉人仿制的武夷茶。


自從廈門港開始頻見這些高鼻子深眼窩的洋人之后,茶葉,特別是色黑湯紅的武夷茶(英國人稱為Black tea),就成了香餑餑。

??

一下子擴大的市場需求,讓仿制茶也沾了光。于是,出現了正山與外山的區(qū)別。


所謂正山,真正高山地區(qū)所產,涵蓋的范圍:以廟灣、江墩為中心,北到江西鉛山石隴,南到武夷山曹墩百葉坪,東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澤司前、干坑,西南到邵武觀音坑,方圓六百平方公里。這一區(qū)域,也是今天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外形烏黑油潤、湯色紅艷明亮的小種紅茶,由于茶味濃郁、獨特,備受洋人青睞。

?

生逢其時。


吳覺農先生著《茶經述評》,曾查閱全國2000多州縣志中有關茶葉的記載,提到湖南《巴陵縣志》(清同治11年)載:“道光23年(1843年)與外洋通商后,廣人每挾重金來制紅茶,土人頗享其利,日曬者色微紅,故名紅茶?!?/span>


清代丁紹儀所著《東瀛識略》載:“茶固閩產,然祗建陽崇安數邑,自咸豐(1851-1861)初,請由閩茶出運,茶利益溥,福、延、建、邵諸郡種植殆遍?!?/span>

?

19世紀初葉以前,國外沒有紅茶生產,中國是紅茶的唯一產地。

?

葡萄牙人、荷蘭人先后到達遠東、東西方海上貿易興起,僅僅福建一省所產已遠遠不能滿足海外所需,19世紀初的清道光年間,其他省產紅茶相繼出現:安徽的祁紅,云南的滇紅,福建的閩紅,湖北的宣紅,江西的寧紅,湖南的湖紅,廣東的英紅,浙江的越紅,江蘇的蘇紅。


日后,這份紅茶list更加壯大到全世界:印度大吉嶺紅、斯里蘭卡的錫蘭紅、肯尼亞紅等等……



彼岸的茶:一則廣告


1658年9月23日,倫敦《政治公報》周刊(《Marcurinspoliticus》)登載了一則廣告:“中國的茶,是一切醫(yī)士們推崇贊賞的優(yōu)良飲料,在倫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斯威汀蘭茨街‘蘇丹王妃’咖啡店內有貨出售。”


那個時候,還沒有茶館;很明顯,茶是新生事物,所以聰明的廣告商要醫(yī)士們出面,推薦喝茶的好處。 ?


166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晉獻給凱瑟琳皇后2磅紅茶,才2磅啊,足見其稀有。

?

有人分析為什么茶葉會先在英國風靡,因為英國的水是軟水,適合于做飲料用,而用歐洲大陸的水沏茶,缺少茶味和茶香,小小茶葉,輕而易舉地博得了英國人的喜愛,腐國人民以紳士淑女風范的禮儀,嚴謹且隆重地對待著下午茶。


?

也是因為茶的稀少,那時候,茶葉存放在上了鎖的茶柜里,下午茶時間一到,女仆會取鑰匙開茶柜。也有細心人指出,那時候女主人腰間會掛著鑰匙,像裝飾一樣,實際上是為防茶葉被盜的茶柜之鑰。

?

美國威廉·烏克斯1935年編著出版了《茶葉全書》,記載了其中一幕:“當時開張營業(yè)之一幕,遣一年青侍役高呼:‘新鮮咖啡,先生!新鮮武夷茶,先生!’”烏克斯還在這部全書里的“茶葉年表”中記述,1705年,愛丁堡人也曾刊登賣茶廣告:綠茶每磅16先令,紅茶每磅30先令。


這和英傳記作家瑪麗返藍尼夫人記載當時茶價差不多,她提到:武夷紅茶(BOHEA)20至30先令,中國福建省武夷山所產的茶,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國紅茶(China ?Black Tea)。?


飲茶的好處漸被人們接受。就跟今天朋友圈里人們分析“為什么喝茶的圈子比喝酒的圈子富裕”一樣,當時人們也是拿喝茶與飲酒作比較。

?


茶的心靈雞湯作用,也被那個年代的文學家們發(fā)現。


英國作家奧維格頓(Joha Ovington)在1699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飲茶具有神奇的療效,歐洲人習慣了飲酒,但這能損害人的健康;相反,飲茶卻能使人頭腦清醒,使酒鬼恢復理智。”


19世紀初英國著名詩人拜倫在其《唐璜》詩中:“我覺得我的心兒變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紅茶;真可惜,酒卻是那么的有害,因為茶和咖啡使我們更為嚴肅。”


英國的一位老茶師,諾頓,也說:“喝這種茶勝過飲人參湯?!?/span>


18世紀著名的文學家約翰遜博士寫道:“以茶來盼望著傍晚的到來,以茶來安慰深夜,以茶來迎接早晨?!?/span>


直到今天,世界范圍內的愛茶之人仍然享用著這種茶帶來的美妙。感謝那條路,絲綢之路。?

版權聲明:著作權屬于原作者,轉載文章若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

編輯//袁子

溫馨提示:文章來源于網絡《武夷山茶美文》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微信:15960987982互聯(lián)網是一個資源文章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

中國紅茶解讀

  六大茶類中,紅茶產地多,產區(qū)廣,基本所有的產茶省份,皆有當地的紅茶名品。紅茶包容性廣,除了清飲之外,加入牛奶、糖或蜂蜜等飲用也是全世界通行,還可以搭配白蘭地、朗姆酒、威士忌等酒類做調飲,口感滋味變幻無盡。

  紅茶單獨品飲,可盡數感受它迷人的香氣質地;若佐以美味茶點,則是別一種風味。手工餅干、水果派、蛋糕...在享受各種美味甜點之際,紅茶都是絕佳伴侶。

  全發(fā)酵的紅茶,茶性溫和,非常適合冬日里品飲。鮮醇的口感,琥珀的湯色,暖意融融,悅目驅寒。紅茶形制多樣,有的條形秀麗,有的干茶壯碩,有的細碎烏潤,有的色澤多樣,有的緊卷如螺,有的直如毛峰,還有的造型如花......自然的造化之功,工藝的創(chuàng)造之美,營造出了豐富多彩的紅茶大觀園,跟隨茶百科來認識一下吧!

  花開兩朵: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

小種紅茶

  目前名稱里帶“小種”二字的紅茶大致有“正山小種”、“煙正山小種”、“外山小種”、“煙小種”等類。從原料、工藝、品質、等級上來分,由優(yōu)而次依次為:正山小種、煙正山小種、外山小種、煙小種。

  【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紅茶一詞在歐洲最早稱武夷BOHEA,就是現在所說的武夷地名的諧音,在歐洲(英國)它是中國茶的象征。后因貿易繁榮,當地人為區(qū)別其它假冒的小種紅茶擾亂市場,故取名為“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紅茶原產地就在武夷山市星村鎮(zhèn)桐木關一帶,即選用當地傳統(tǒng)的菜茶群體品種,經同一種傳統(tǒng)工藝制作、品質相同、獨具特有高山韻和桂圓干香味的紅茶品種。它依靠感官指標的不同分為特級,一級和二級。

  “小種”是指其茶樹品種為小葉種,且產地地域及產量受地域的小氣候所限之意。

  正山小種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茶地區(qū)所產”之意,正山所指的地區(qū)“以廟灣、江墩為中心,北至江西鉛(yan)山石隴,南到武夷山市曹墩百葉坪,東到武夷山洋莊鄉(xiāng)大安村,西到光澤縣司前村,西南到邵武觀音坑,面積約600平方公里,凡是武夷山中所產的茶,均稱作正山”-----(陳宗懋、楊亞軍主編《中國茶經》)。

  “正山”與“外山”相對而言,故正山小種又稱“桐木關小種”或“星村小種”,以區(qū)別武夷山附近及以外所產之小種。

  【煙正山小種】

  采用正山小種為原料,用大塊的松木烘焙之后,再經過第二道松枝熏焙工藝的正山小種,稱“煙正山小種”。

  “烘焙”利用的是松木在燃燒過程產生的熱量和少量的煙。而“熏焙”利用的是松枝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煙。正山小種紅茶原料經過松茗薰焙后,形成正山小種紅茶特有一股濃醇的松茗香和桂圓干香。

  正山小種紅茶與煙正山小種紅茶的條索外形看上去并沒有多大分別,但煙正山小種的色澤要比正山小種紅茶更黑而潤,又比正山小種紅茶重實。

  從香氣上來看。正山小種紅茶帶有甜甜的桂圓干香,煙正山小種紅茶則是濃重的松煙香。在桐木當地,人們稱煙正山小種為西方口味茶。這種茶葉絕大部分都是出口的,國內市場上流通的較少。

  【外山小種、煙小種】

  在小種紅茶暢銷時期,福建閩東、閩北政和、邵武、光澤、坦洋、屏南、古田以及江西鉛山等縣都有用正山小種相同的工藝進行仿制的小種紅茶。品質不高,質地較差,統(tǒng)稱外山小種、人工小種、假小種等,現早已被市場所淘汰。

  煙小種:用外山小種為原料,仿小種制法所產的毛茶及工夫紅茶,參照煙正山小種的熏焙工藝,熏制而成具有松茗香,均稱為煙小種

  傳統(tǒng)正山小種紅茶特色:

  傳統(tǒng)正山小種紅茶的最大兩個特色是松煙香味、桂圓湯感。

  正山小種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烏黑油潤,干聞具有特殊的松脂香和桂圓干香。沖泡后湯色橙紅、明亮、清澈,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甘滑爽口,不苦不澀,回甘持久。尤其煙正山小種紅茶湯中加入純牛奶和糖后,香氣十分獨特,口感極其迷人

  它還具有耐儲藏的特點,在常溫條件下,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品質能保持不變,滋味反而更加醇厚,松香味反而更純爽。

  正山小種紅茶在19世紀70年代就運銷歐美各國,后因戰(zhàn)事影響,產量逐減,至1949年產銷幾乎絕跡。上世紀50年代后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特別是金駿眉紅火之后,帶動了更多的人了解、品嘗、喜歡上正山小種紅茶,進而以新的面貌出現在國內外消費市場。

  【創(chuàng)新型正山小種紅茶】

  近年來,隨著紅茶市場的發(fā)展和消費者口感的多樣化,正山小種紅茶也逐漸創(chuàng)制出很多新的品種。

  比較知名的有金駿眉、銀駿眉、赤甘、花香小種等。

  這類創(chuàng)新型正山小種紅茶,產區(qū)要求也是在“正山”范圍內,茶樹品種也要是傳統(tǒng)的“菜茶”品種,工藝是正宗的紅茶工藝。

  金、銀駿眉和赤甘的制作,區(qū)別傳統(tǒng)正山小種的最明顯地方在于:工藝上省卻了傳統(tǒng)正山小種制作過程中重要的煙熏工序。

  不再于“青樓”內用松柴、松枝熏制,自然也就沒有了傳統(tǒng)工藝的“松煙香”,金、銀駿眉和赤甘經萎凋、發(fā)酵和烘焙的工藝把握,加工成的是具有蜜糖香的小種紅茶,形成了消費者更易接受的花香、果香、蜜香等。

  創(chuàng)新型正山小種紅茶,外形更加細小緊致,多以花果蜜糖香為特色,湯色金黃、橙黃等琥珀色,入口清甜而湯里透顯花香幽雅,杯底花果蜜糖香顯,持久耐泡。

▼金駿眉

  采取桐木正山產區(qū)的菜茶品種茶樹的單芽,經創(chuàng)新工藝制作而成。眉外型細小而緊秀。顏色為金、黃、黑相間。條索緊結纖細,圓而挺直,有鋒苗,身骨重,勻整。

  湯色金黃,水中帶甜,甜里透香,杯底花果香顯等。具“清、和、醇、厚、香”的特點。耐泡耐高溫水沖泡,口感仍然飽滿甘甜,葉底舒展后,芽尖鮮活,秀挺亮麗。

  ▼銀駿眉

  銀駿眉紅茶,與金駿眉的區(qū)別主要是在于采摘標準不同,多是一芽一葉。

  ▼赤甘

  有人稱為“銅駿眉”,“赤甘”又有大赤甘、小赤甘之分,主打經濟型紅茶路線。與金駿眉、銀駿眉不同也更多在于級別不同,采摘的標準不同。

  大赤甘因鮮葉長開后葉片較大,茶毫較少,所以干茶形貌粗獷,色澤油潤黑亮。湯色橙黃、有微微花香、滋味濃醇甘厚,當然價格也是相當的親民,作為日??诩Z茶或是入門品飲性價比頗高。

  小赤甘用的鮮葉采摘早于大赤甘,鮮葉是未張開或張開弧度較小的。干茶外形相對比較緊細秀氣,因茶芽較嫩茶毫較多,做出的干茶呈棕褐色、黑色、金色三色相間。其湯色澄澈透亮,呈琥珀色,花香馥郁,口感順滑,滋味清醇,回味起來有蜜甜之感,整體感官享受提升了一個檔次。

  補充:小種紅茶,以上介紹這些并不能代表全部,比如江西的寧紅小種,目前依然有不少,品質也不錯,受茶友們喜歡。

  工夫紅茶

  中國紅茶先有小種紅茶,后有工夫紅茶。

  由于小種紅茶加工比較復雜,在后來的實踐中簡化了工藝,只保留了日光萎凋、揉捻、干燥三道工序。這樣粗糙的毛茶必須經過精制才能出售,所以毛茶加工(精制),又經過多次繁復,費了不少工夫,后來就把這種經過精制的紅茶叫工夫紅茶。

  工夫紅茶,又名“條紅”,為精制紅茶的一種,是我國特有的紅茶,也是傳統(tǒng)出口商品。

  工夫紅茶產地廣泛,多以產區(qū)命名,如安徽的祁紅工夫,湖北的宜紅工夫,福建的閩紅工夫,滇紅工夫、寧紅工夫、川紅工夫、湖紅工夫、臺灣工夫、越紅工夫、江蘇工夫及粵紅工夫等。

  下面小編擇其部分介紹。

  【祁紅工夫】

  《DB34/T1086—2009標準》中為祁門工夫紅茶定義:“以安徽省祁門縣為核心產區(qū),以祁門櫧葉種及以此為資源選育的無性系良種為主的茶樹品種鮮葉為原料,按傳統(tǒng)工藝及特有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祁門香”品質特征的紅茶?!?/p>

  祁門紅茶產于安徽省祁門、東至、貴池(今池州市)、石臺、黟縣,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帶。自然品質以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歷口古溪、閃里、平里一帶最優(yōu)。

  祁門紅茶是中國工夫茶后起之秀,群芳之最,因超眾脫俗的迷人香氣和品質,與印度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烏伐紅茶并稱為世界三大高香紅茶。

  多年來以“色艷、形美、香高、味醇”為特色、以令人無法形容的似花似果的花蜜“祁門香”而受愛茶人喜歡。并被譽為“群芳最”、“紅茶皇后”等?!捌铋T香”是祁紅風韻的稱呼,與綠茶的清花香不同,還有水果成熟時散發(fā)的甜香。

  “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祁門紅茶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具“寶光”;湯色紅艷明亮,滋味甘鮮醇厚,香氣馥郁持久,兼具果香和蜜糖香,高檔祁門紅茶更具有難得的蘭花香。

  祁門工夫紅茶按DB34/T1086-2009標準分特茗、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而在市場及實際的銷售中,還增加了比特茗更高的“國禮”級別,清明節(jié)前一芽一葉初展的鮮葉制作而成,其它季節(jié)采摘的即使是最嫩的茶芽制作,也不能稱為“國禮”級別。

  ▼祁門創(chuàng)新紅茶(祁紅香螺、祁紅毛峰)

  祁紅香螺:采自明前早春嫩芽,創(chuàng)新手法制作,在傳統(tǒng)工藝基礎上,增加了“發(fā)酵”后的“造型”工序,緊細卷曲如螺,色澤烏潤,金毫顯,條形更完整,花香明顯,滋味鮮甜。級別分特級、一級、二級。

  祁紅毛峰:按照萎凋、揉捻、發(fā)酵、做形、干燥、整形、歸類加工而成的祁門紅茶。級別分特級、一級、二級。

  祁紅毛峰與祁紅香螺在加工工藝上區(qū)別是在發(fā)酵后的控溫造型,香螺是通過搓揉,使干茶外形卷曲成螺狀;毛峰是使發(fā)酵葉直接烘干后進行手工精制,讓茶葉外形緊直。

  區(qū)別:

  創(chuàng)新祁門紅茶與傳統(tǒng)祁門工夫紅茶的加工工序不同,增加了“做型”,減少了龐雜的精制過程。由于傳統(tǒng)祁紅精制工藝中分“干燥”過程對紅茶的滋味和香氣的形成至關重要,所以不同的干燥方法呈現不同的滋味和香氣類型。

  傳統(tǒng)祁門工夫紅茶更多的是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門香”、滋味香氣濃郁豐富變化,而創(chuàng)新型祁紅香螺和祁紅毛峰更多是以甜花香為主,缺少祁門工夫紅茶的醇厚。

  【滇紅工夫】

  滇紅工夫是指我國云南省生產的大葉種工夫茶,該茶在我國10余種工夫茶中品質獨特,以外形肥碩、金毫滿布、香高味濃稱著于世。

  滇紅產于滇西和滇南兩個茶區(qū)。滇南有西雙版納、思茅(現普洱)、紅河等地區(qū);滇西有臨滄、保山、德宏、大理等地區(qū)。其中以臨滄鳳慶縣為代表,被譽為“滇紅之鄉(xiāng)”。

  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具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滇紅工夫品質具有季節(jié)性和地區(qū)性的差異,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外形肥碩重實、色澤烏潤,香高味爽;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jié)間長,質地稍顯硬雜,味特濃強;秋茶正處干涼季節(jié),生長轉慢,成茶身骨稍輕,嫩度下降。

  滇紅工夫依產地不同而品質有所差異,其毫色有淡黃、菊黃、金黃之別,香氣有濃郁型、花香型之辨,滋味有厚、爽之分。

  一般滇西鳳慶、云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菊黃,香氣高長,有時帶花香,滋味濃而爽;滇南如勐海、雙江、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金黃,香氣濃郁,滋味濃厚刺激性強,回味不及滇西工夫的醇爽。

  同一茶園,春季采制的工夫茶毫色較淺,多呈淡黃色,但香高味厚而鮮爽;夏茶的毫色多呈菊黃,滋味濃刺激性強;秋茶的毫色多呈金黃色,香氣有時較高,謂之秋香,滋味尚濃不及春茶之鮮爽。

  【寧紅工夫】

  我國早期的工夫紅茶之一,主產江西修水、武寧,銅鼓次之,毗鄰的湖南平江長壽街一帶的紅毛茶,亦由修水茶廠加工為寧紅工夫,該茶以獨特的風格、優(yōu)良的品質而馳名中外。

  修水種茶歷史悠久,修水的紅茶生產則始于道光初年。修水、武寧古屬義寧州,所產紅茶稱寧州紅茶,簡稱寧紅(一種說法是其發(fā)源于修水縣漫江鄉(xiāng)寧紅村而得名)。

  寧紅工夫茶外形條索緊結,鋒苗挺拔,略顯紅筋,色烏略紅、光亮,內質香高持久,似祁紅滋味厚甜和,湯色紅亮,葉底紅勻。高級“寧紅金毫”,緊細秀麗,金毫顯kun露,多鋒苗,色烏潤,香味鮮嫩醇爽,湯色紅艷,葉底紅嫩多芽。

  1985年寧紅金毫參加全國優(yōu)質食品評比,博得“寧紅金毫為禮品中之珍品”之名,1988年在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評為金質獎。中國茶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題詞:“寧紅、祁紅并稱世界(紅茶)之首?!?/p>

  正因為寧紅品質如此優(yōu)異,所以它不僅是我國出口紅茶中的馳名品牌,而且也是我國拼配紅茶中的原料主體。在香港口岸曾有“寧紅不到莊、茶葉不開箱”之說。

▼寧紅龍須茶

  寧紅龍須茶,又稱“寧紅束茶”,在江西修水縣漫江鄉(xiāng)于道光年間和“寧紅工夫”茶幾乎同時創(chuàng)制。

  “龍須茶”選料特別講究,制作精細,風格獨特,品質優(yōu)異。制作時將一枝枝芽葉用彩色絲線呈網狀捆扎成一束束的茶條,因“身披紅袍,形以須”而得名。

  以往在江西漫江鄉(xiāng)各茶廠行每年要在出口的第一批優(yōu)質“寧紅”茶箱里放5-24個龍須茶蓋面,作為彩頭和標記,產品暢銷蘇俄及歐美各國。該茶亦有以精制的小木盒盛裝、單獨出口的,每個售價曾達一塊銀元。

  龍須茶具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異的色、香、味、形。形如紅纓槍之槍頭,挺秀顯毫,外披五彩花線。沖泡時,將花線頭抽掉,白絲線仍扎不解,香氣鮮爽馥郁,滋味甘醇爽口,湯色橙黃艷麗明亮,可連續(xù)沖泡十多次,風味不減。

  適宜在蓋碗或玻璃杯中沖泡,以欣賞其優(yōu)美外形。整個龍須茶在茶湯基部成束下沉,而芽葉向上散開,宛若一朵鮮艷的菊花,若沉若浮,新穎美觀,因而又有“杯底菊花掌上槍”之稱。

  【九曲紅梅】

  “九曲紅梅”簡稱“九曲紅”,又稱曲烏龍,產于錢塘江畔、杭州西南郊的周浦。據查,生產九曲紅梅已有百余年歷史。

  生產九曲紅梅的茶園面積和產量占全省茶葉的份額甚少,但因其品質獨特,為杭州市的十大名茶之一,故被譽為“萬綠叢中一點紅”。

  2009年6月,九曲紅梅紅茶制作技藝被浙江省文化廳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找到約43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