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日本茶藝室

找到約44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從唐風宋韻到茶道 茶文化在日本的發(fā)展與演變

16世紀的日本室町時期,流傳著一個以中文漢字寫成的寓言式文本《酒茶論》,在兩千余字的文本中,雅號“滌煩子”和“忘憂君”的二人對坐,一人飲茶,一人飲酒。這個四無人聲的春晝,不可容俗談,于是“滌煩子”和“忘憂君”展開了一場茶酒之辯。雙方各執(zhí)一詞,反復爭辯茶與酒的尊卑、品德與功用,互揭其短,各陳己長。難分伯仲之際,一位“閑人”出面調停,說茶酒難分高下,皆是天下尤物,還是“酒亦酒哉茶亦茶”吧。

顯然,“滌煩子”和“忘憂君”的名號出自唐代詩句“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雙方問答式的爭辯敘事模式,也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的固有范式之一。無獨有偶,20世紀初敦煌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內藏數(shù)萬卷文獻及絹畫,其中包括與日本《酒茶論》極為相似的唐代遺書《茶酒論》。該文本出自唐代鄉(xiāng)貢進士王敷之手,全文千余字,以相同的敘事模式展開了一場唐代的茶酒之辯——這個文本較之于日本《酒茶論》早了好幾百年。

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的茶酒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化有著脫不開的干系,尤以茶文化的東渡為典型,日本茶文化在學習和吸收中國種茶、制茶、飲茶文化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衍生出獨具東方美學特色的茶道文化。


《唐宮仕女圖》之《宮樂圖》資料圖片


南宋劉松年《攆茶圖》(局部)資料圖片

壹從“自生”到“渡來”

歷史真相的回溯總會有一些崎嶇,中國茶種及茶文化的東渡也并非一開始就得到公認。

滕軍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簡要提及了日本茶文化早期的“自生說”。自17世紀起,日本學者一度形成了較為主觀的論斷,認為日本列島早有本土的原生茶樹,只是到8世紀中國飲茶之法傳入后,日本人才開始飲用本土茶。大石貞男的《日本茶葉發(fā)達史》(1983)、谷口熊之助的《野生茶調查報告》(1936)等論著都導向這一觀點。隨著茶葉科技的發(fā)展,日本茶的本土“自生說”逐漸瓦解。20世紀,以松下智、橋本實等為首的茶學專家提出了“自中國渡來說”,認為日本本土的野生茶樹繁殖呈現(xiàn)出人為因素,結合中國唐宋以來日本赴中國學習的留學僧人往返情況,合理推測是日本僧侶將中國的茶籽、茶苗及飲茶習俗傳播至日本,并推動了其在日本的發(fā)展。

傳入日本的中國飲茶習俗又通過宮廷、幕府、寺院逐漸普及民間。據(jù)日本文獻《奧儀抄》記載,“日本天平元年,中國茶葉傳入”,彼時正值唐開元十七年(729年),距陸羽《茶經(jīng)》成書還有差不多50年。最早的日本飲茶記錄出現(xiàn)在弘仁五年(814年)的《空海奉獻表》,這份記載了空海和尚(774-835)日常生活的文本曾簡要寫道:“觀練余暇,時學印度之文,茶湯坐來,乍閱振旦之書。”若這份個人經(jīng)歷記載的是可信的實際情況,那么9世紀早期,日本僧人的閑暇之余已有飲茶之舉。

另一處早期記載出現(xiàn)于《日吉神道密記》,文中載錄了日本最澄和尚從中國引入茶籽的事跡:相傳公元805年,最澄和尚(767-822)赴中國天臺學習教義,返日時帶回了天臺山的茶籽,播種在位于京都比睿山麓的日吉神社,結束了日本列島無茶的歷史。雖該文獻的真實性仍有爭議,但日吉神社園內至今矗立著“日吉茶園之碑”,碑文有“此為日本最早茶園”之句。

以上兩處記載如果都不足以作為確證,那么日本史書《日本后紀》作為確切的日本飲茶記載,是較為可信的直接文獻。那是在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時值日本弘仁六年,當時日本嵯峨天皇出行禮佛,來到梵釋寺,奉迎的大僧都(即僧官)永忠和尚(743-816)親自為其沏茶?!啊^梵釋寺,停輿賦詩?;侍芗叭撼挤詈驼弑姟4笊加乐沂肿约宀璺钣?,施御被,即御船泛湖。”這位奉茶的永忠和尚于公元775年乘坐遣唐船來到唐朝,并在長安生活了30年,在公元805年返回日本,他在御前煎茶之舉,使嵯峨天皇大受震撼,命人在關西地區(qū)植茶,以備每年進貢。

在這里,永忠為天皇供奉的“煎茶”是陸羽《茶經(jīng)》記載的一種烹煎的飲法,在中唐大為盛行。主要是用餅茶,經(jīng)過炙烤和冷卻后碾磨成粉末狀。煮水時,第一次水沸后放入鹽,第二次水沸后投入茶末,環(huán)攪,待三沸后倒入一瓢水稍做冷卻,隨后便可分茶飲用。陸羽提倡的這種煎飲之法成為唐代文人和宮廷貴族的常行雅事,碾茶成末、煮末飲茶的喝法,在古代繪畫中也時有出現(xiàn)。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唐宮仕女圖》就呈現(xiàn)了晚唐宮廷的飲茶場景,長桌的中間放置著茶釜,內盛茶湯,其中一位女子正手持長柄茶勺從中舀取分飲,其他仕女圍坐,手執(zhí)茶碗飲用。

千利休資料圖片

貳唐風宋韻禪意

以上記載均符合日本著名漢學家、茶學家布目潮沨先生的論斷,他在《中國茶文化在日本》一文明確指出,中國的飲茶文化最遲于9世紀上半葉就傳到了日本,遣唐的學問僧在此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空海和最澄和尚都是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呂的隨行,在唐期間廣學佛法、吟詩唱和,均有不俗的漢文化修養(yǎng),對佛教的東渡、漢學的傳播都起到過重要作用。

日本飲茶史上,茶飲最初僅限于日本貴族階層內部流行,并曾一度衰退。12世紀末,榮西禪師(1141-1215)從中國帶茶籽、茶種返回日本,種植茶樹,逐漸復興了飲茶習俗,廣及佛寺、武士階層。榮西是日本茶道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人物,被后人推崇為“日本茶祖”,在來華僧人中他是最杰出的一位。榮西曾兩度入宋,潛心修習禪學,長期參禪習佛的生活也滋養(yǎng)了他對中國宋代茶文化的精深體悟。

在他臨終前才最終定稿的《吃茶養(yǎng)生記》是一本盛贊茶德的漢文書稿,也是日本已知最早的有關茶事的著作,被稱作“日本的《茶經(jīng)》”——由此也可見陸羽《茶經(jīng)》在日本的影響力。該書從禪修與延壽的角度,大力提倡飲茶,書中開篇便寫道:“茶者,養(yǎng)生之仙藥也,延齡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土同貴重之,我朝日本亦嗜愛矣,古今奇特仙藥,不可不摘也。”以“仙藥”和“妙術”譽之,榮西對茶的嗜好與推崇可見一斑。

榮西來華期間正是我國茶文化發(fā)展鼎盛的南宋,《吃茶養(yǎng)生記》記載了這一時期流傳于江浙一帶的飲茶方式:“極熱湯服之,方寸匙二三匙,多少隨意,但湯少好,其又隨意,殊以濃為美?!边@顯然與唐代陸羽時代的飲茶有所不同了,榮西這里說的“方寸匙”舀取的是什么呢?這就要從他傳入日本的南宋新茶法說起了。由于此前的飲茶法需要將茶青采來蒸熟、搗爛成餅、烘干收藏,飲用時,再把茶餅烤軟、碾碎、煎煮,著實有些費時費力。到了南宋,榮西傳到日本的飲法則簡單得多:當下采摘制作、散葉保存,飲用時磨成粉,直接點飲。整個過程保留了茶的鮮度,末茶點服,直接進入體內,也能夠更充分吸收茶青。榮西在《吃茶養(yǎng)生記》中說到的,方寸小匙大概兩三匙,舀取的正是被碾磨成粉狀的末茶。

這種點茶之法受到日本人的歡迎,時至今日,日本茶人依然在改良后沿用著宋代末茶的點飲之法。整個備茶的過程稱為“點茶”,即將粉末狀的茶舀取入茶碗,在碗中注入沸水,以茶筅快速有力地上下前后攪動,直至茶湯表層形成黏稠細密的泡沫,即可吸飲。有趣的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代日本茶人所喝的抹茶,茶沫多為鮮綠色。與之不同,中國的宋代茶人,崇尚“茶色白,宜黑盞”“茶色貴白”(蔡襄《茶錄》)。這非常直觀地體現(xiàn)了日本茶文化對中國茶文化的吸收與改造。長期以來,日本茶人們試圖保留茶葉本身的自然之色,并視其為至純至美的生命與精神。

在13世紀初期,掌控鐮倉幕府實權的北條家族十分仰慕中國杭州的徑山興圣萬壽禪寺,增派大量僧人前往徑山求取禪理。宋代的徑山寺為“五山十剎之首”,具有很高的地位?!稄缴绞分尽份d,“徑山古剎的開山祖師法欽鐘茶,初為供佛,后至請客。請客飲茶還有專門儀式和茶具,名曰‘茶宴’?!睆缴降亩U堂茶禮規(guī)制嚴謹、法式嚴格。南宋的禪寺茶禮在元代《敕修百丈清規(guī)》中有完整記載,這是我國宋元時期禪堂茶禮的最高總結,也是徑山茶禮的重要歷史佐證。

以徑山茶宴為代表的宋代禪堂茶禮的移植東渡,與“圣一國師”圓爾辨圓(1202-1280)有直接的關系。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34歲的圓爾辨圓前往徑山寺巡禮求法,其間掌握了徑山的種茶、制茶與茶禮之事,返回日本時帶去了徑山茶種,栽種于靜岡的故鄉(xiāng)小村。與徑山茶種同時被帶回的還有一冊《禪院清規(guī)》。在傳法過程中,圓爾辨圓效仿宋代的禪院清規(guī),結合日本實際,制定了《東福寺清規(guī)》。文中明確規(guī)定,從徑山寺習得的飲茶規(guī)式必須一應遵行,永遠不可偏廢,其中自然包括禪寺的茶宴儀式。直至今日,日本東福寺依然會在每年圓爾辨圓忌日當天舉行“方丈齋筵”,保留著徑山寺茶禮的影子。

唐宋期間,另一個推動日本茶文化發(fā)展的直接要素是中國茶書的流傳,其影響歷久彌堅。例如陸羽的《茶經(jīng)》一書,就為日本茶道這一綜合文化藝術形式勾勒了具體可行的內容基礎。以茶具來說,陸羽在“四之器”中細數(shù)了二十四種不同茶具的質料、尺寸、用途等。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器物的使用也幾乎全對應在今天日本煎茶道的實踐中。煎茶道茶藝有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huán)節(jié)。江戶時期,酒井忠恒編的《煎茶圖式》和東園編的《清風·煎茶要覽》兩冊書介紹了從唐代引入的煎茶道具(風爐、茶罐、茶碗)與煎茶歷史。細看書稿內頁插圖可知,煎茶茶具悉數(shù)以唐制為標準,日本茶人細致描摹了唐茶具的外形與規(guī)制,并以文字簡要說明。今天日本煎茶道流派眾多,如小笠原流、松月流等,但行茶道之時,依然普遍使用著諸如都籃、風爐等流傳自中國唐代的茶具。

以唐代茶具為代表的“唐物”(指從唐代傳入的物品)曾是風靡日本的“中國制造”,一時風頭無兩,尤其在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1358-1408)的推動下,一切日用品無不以“唐物”為高檔,深受宮廷貴族、武士中上層的青睞。在室町時代極其流行的“斗茶”活動一度成為擴大交際、炫耀“唐物”的聚會?!岸凡琛庇址Q為“茗戰(zhàn)”,是宋代盛行的品評茶質優(yōu)劣和茶技高下的活動,上至宮廷,下至民間,無不熱衷于此。“斗茶”風尚傳入日本時,主要發(fā)生在武士階層,與宋代文人雅士們的斗茶場面有著明顯不同。

最澄資料圖片

叁集大成:千利休與茶道四規(guī)

明末,一代僧杰隱元禪師(1592-1673)乘坐鄭成功的渡船抵達日本,將明代的文人茶風傳入日本京都的黃檗山萬福寺(為隱元所創(chuàng))。由此,雅號賣茶翁的高游外(1675-1763)在日本創(chuàng)立了使用葉茶的日本煎茶道,被稱為“煎茶道中興之祖”,與奉千利休(1522-1591)為尊的抹茶道分流,形成日本茶道的雙峰之勢。時至今日,人們常說的“日本茶”從制茶技術和飲茶方式而言,依然分為“末茶”與“煎茶”兩大類,其中“末茶”又細分“薄茶”與“濃茶”兩類。如今日本茶道流派紛呈,其中最以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家為知名,飲茶之事也早已滲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蛠盹嫴瑁侨毡救巳粘2豢苫蛉钡幕径Y儀,一碗茶中見人情。飲茶活動在日本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可以從日語詞匯“日常茶飯事”中窺見一二。

日本在接收中國茶文化的同時,將茶文化上升至“道”的審美和哲學層面。日本茶道真正的開山鼻祖村田珠光(1423-1502)師從禪宗大德一休宗純和尚(1394-1481),在京都大德寺修禪期間,珠光坐禪飲茶,參禪了悟,體味“佛法存于茶湯”,繼承和發(fā)揚了“禪茶一味”的理念。之后的武野紹鷗(1502-1555)也極力倡導茶人參禪之風,認為在茶湯中注入了深厚的禪的精神。禪宗與茶道兩相結合,使日本茶道上升為一種藝術、宗教和生活方式,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內核。

最為人們熟知的千利休被視為日本茶道體系的完成者,是一位集大成的宗師人物。利休深得珠光和紹鷗的茶道思想,認為“茶湯之深味在于草庵”,他所行的“草庵茶”極力踐行一種忘卻機心、將心味歸于無味的飲茶境界。追求在飲茶時,主人和客人之間必須拋去世俗、回歸本心,盡可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于是他將茶室一再縮小。

今天我們在日本京都妙喜庵內看到的待庵,是千利休創(chuàng)建的草庵風格茶室,也是利休留存于世的唯一茶室,被日本奉為“國寶”,外觀上看卻是極為不起眼的一間狹小茅草屋。人們進入茶室時,無論地位高低、身份貴賤,都只能彎腰屈身而入。利休生前正值日本的戰(zhàn)亂年代,人們感喟于人生的無常與生命的短暫,戰(zhàn)火硝煙使人們有了生似浮萍的漂泊感,這就提醒人們珍惜偶一相遇的緣分,因此有了“一期一會”的說法,只愿全身心投入“坐而飲茶”的當下,抵達寧靜的達觀。

我們現(xiàn)在熟知的日本茶道四規(guī)(或稱四諦、四則)便直接觀照參禪、飲茶、審美的基本禪茶精神——和、敬、清、寂。這與珠光禪師曾表述的“謹敬清寂”四字有內在傳承。簡單地說,“和”代表和諧、和悅,不僅針對內在情感和知覺的平和,也指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與恰切;“敬”指恭敬、尊重,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人人平等不二;“清”是指純潔清凈,保持無垢之心,摒棄雜念和妄念;“寂”指的是靜寂、侘寂、至純的境界。

作為一種基底性的精神氣質與心靈寄托,茶道的內在思想也影響著諸多日本文人墨客。川端康成、夏目漱石、太宰治等作家都直接或間接地描寫過飲茶的場景。太宰治在思考人生滋味時,以茶借喻,說“以世為茶者,竹林拈須”;川端康成的《千只鶴》以日本茶碗作為線索描繪人物內心秘而不宣、纖細柔軟的情感,主人公文子在一次重要的約會中帶去了母親飲茶用過的陶碗,茶碗上面留著母親的唇印……無論外在形式如何變化,日本茶道的精神實質并未改變,它代表著人們在日常的俗務中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表面看來,茶道是一種規(guī)范嚴格的美學儀式,其內在卻意蘊悠長,日本明治時期的思想家岡倉天心在《茶之書》中描述日本的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試探”。

日本茶文化來自中國,歷經(jīng)漫長的本土發(fā)展與改良,吸收與融合了中國茶文化的內在文化與外在技法,形成獨具日本美學特色的茶道文化,其中保留的中國文化元素,也成為我國茶文化研究者認識與復原古代茶禮的重要參考。今天,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抹茶拿鐵等當代日本抹茶的改良品,也在中國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小小一杯茶,體現(xiàn)著兩國審美情志的共通和歷史文化的共融。

《光明日報》(2022年03月24日13版)

作者:陸穎(浙江師范大學文化創(chuàng)意與傳播學院講師)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茶道與茶藝

  溫一壺熱熱的茶,在雨夜、在夏日的黃昏里,邀二、三好友,促膝品茗,自是中國人熟悉的待客或生活的一環(huán)。

  喝茶,是中國人在舊日農業(yè)社會中一種暇余的消遣習慣,因農業(yè)生活單純、休閑時間多,喝茶不只能殺時間,更能藉此一家人團聚共敘聯(lián)絡感情,并且在閑談中,或彼此切磋學術、或消除一日辛勞,真可謂一舉數(shù)得。

  時代巨輪并未湮沒茶香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逼凡枋且婚T相當高雅的藝術,喜愛喝茶的人,能從品茗中體會出“茶”所蘊含的風范與風格,并且視茶茗為心靈的享受。由于茶藝講究和平、寧靜,所以對忙碌緊張的現(xiàn)代人而言,無疑是一股紓解的力量。因之,雖然當今工商業(yè)發(fā)達、科技文明,但中國流傳已久的飲茶習慣并未被時代所淘汰。

  雖然隨西風東漸,外來的咖啡和可樂曾風光一時,但真金不怕火煉,歷經(jīng)長久的考驗,“茶”終于又收復那片薪傳已久的失土。而今,很多成功的企業(yè)家特辟品茗室招待客人,講究氣氛的家庭也常以茶代酒,可見茶的魅力非但未見稍減,更讓人有種“倒吃甘蔗”及“好酒沉甕底”的感覺。

  “茶”道出中國人的個性及胸襟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良藥苦口”都是中國古老的至理名言,因之在跨躍入茶藝的門坎中,也可窺出中國人“吃若”及“耐勞”的民族習性。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品茗的意境,不只是陶醉在馥郁甘醇之中,更使人有如置身高空仙閣、頓覺塵念俱消,而在浸潤茶藝的氣氛間,并培養(yǎng)中國人謙沖的胸懷;中國歷來的民族性也就在年代的累積中,由茶中孕育著一份恬然,與世無爭,及洞悉透察人世的超脫物外的人生觀。

  日本于茶藝中另辟蹊徑

  擅于由模仿中汲取菁華、再變化改善的日本一向予人“短小精悍”的印象。無可諱言這個民族,是具有令人敬佩的精益求精精神及對事物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中國的茶在進入日本國度后,不僅被吸收,更且煥發(fā)出另-番新面貌,而以更精美的包裝,賦予茶的新造境,而變成了日本人的茶道。

  重視茶道的日本人,將茶室視為崇高的地方,日本武士進入茶室,必須先卸下刀劍,一般茶室的門不是非常低矮,就是掛上門簾,武士進門必先低頭,象征喝茶前,須先清心、靜心,也可看出品茶端在于一心。唯有心定、心靜,方能悟出高奧的茶道。

  茶雖然發(fā)源于中國,可是目今我們品茶的風氣與學問,卻遠遜于日本。因為日本擅于鉆研事物,所以只要他們執(zhí)著于某一事,就會百分之百的投入精力;此點,我們可以從日本制的糖果見出端倪,一顆小小的糖果,日本人也會以最精細的糖衣包裝。對于茶,日本很早就把它稱之為“茶道”,喝茶成了修身養(yǎng)心性與學習禮儀之道。因此其國人飲茶風氣甚為普遍,幾乎家家戶戶無不飲茶。

  中國人的茶“藝”

  中國人稱研究品茶的學問,及其方法或技術,謂之“茶藝”。

  由中國的文史,再到茶藝的連系中,我們可知“藝”的涵義甚廣,凡文或武都可并容于中。中國對一切事物通常懷有相融相通的精神,這種兼容并蓄的寬闊胸襟,運用在茶品上,就成為博義的茶藝。

  既然茶的一切儀節(jié)統(tǒng)稱為“藝”。就給了茶藝極度的自由,可不受任何太僵化的格局或形式所束縛,每個人可擁有他獨特的品味、泡法;您品您的茶,我喝我的味道,個人可執(zhí)守、浸潤在自我-方的天地中,邀游在自己的心靈境界中。若幸能逢上知己,也可以敞開心屝,樂在其中,甘苦自嘗。所以中國人的茶藝,沒有-定的喝茶規(guī)則、標準,也沒有一套奉為圭臬的經(jīng)典可遵循。這種道地道地的中國風喝茶,正十足地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習性及民族風格。所謂的隨緣、順其自然,更表露無遺的表現(xiàn)在茶“藝”上。

  日本人的茶“道”

  日本人的茶道雖傳自我國,然其“修身養(yǎng)性、正禮法、規(guī)習俗”的茶道思想,卻比我們早訂下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曾敗得落花流水的日本,如今輝煌的經(jīng)濟成就,除了讓國際人士刮目相看外,更教人折服于他們的韌性與耐力。也不得不為他們的那股堅毅精神,及嚴謹?shù)拿褡逍运鸷?。一般人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很好奇,也一直摸不透是何種力量、權威,可讓人摒除對生死的疑慮,而能在一念剎那之間,以利刃證明心中的那份堅持、執(zhí)著。

  而日本人的這種武士道的個性,便完完全全地融入“茶”中。日本所謂“茶道”,就是把關乎茶的所有技術、泡法及儀節(jié),訂出一套完整劃一的準則,一道道的手續(xù),不容-絲的輕忽隨便,喝茶到這種嚴謹?shù)牡夭?,已不是-種輕松的休閑方式,因此日本人的喝茶心情,與中國的喝茶心境自是大異其趣。

  “藝”、“道”揉合的新風貌

  無論是中國的茶藝、或日本的茶道,同樣都對茶投入了相當?shù)呐d趣及精力,并以各自的特色、風格發(fā)揮出專屬于自己的品味及格調。

  中國的茶藝,攝入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自然豪爽、能容乃大。正如一個歷盡風霜的老人,在看透無數(shù)歷境后的超脫,自由放任,不受拘束,但也由于太奔逸而不易捉摸,自然顯出漫大無當、難以循從之虞。

  而日本的茶道,除了十足地表現(xiàn)出日本人的拘謹,放不開的保守、認真外,當然也顯示出,他們對事物嚴謹執(zhí)守的民族習性。正如他們之所以有今日“經(jīng)濟王國”之冕,也就是得之于他們那種不服輸?shù)恼J真,而此點不正是我們該好自省思,學習之處?

  透過茶的“藝”與“道”,去推究中、日的性格、習性;使我們聯(lián)想到中國古老的哲理“中庸”。若我們能從茶的反省中,走出了一條茶藝與茶道調和統(tǒng)整的路,既能保留發(fā)揚原有的優(yōu)點,又能摒除己身的缺點,相信未來的中國,必定會有更好的明天。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雜志;作者:呂傳彬(重慶)】

蔣同:日本茶文化小史

◎ 日本茶道儀式之美

蔣同點評:

日本的茶文化源自中國,時至今日,已遠遠超越了中國,這種超越是全方面的--在茶的種植、精深加工、科研應用、茶知識的民眾普及茶文化的國際傳播等諸多方面全面的超越。

我寫日本茶的文章,這是第一篇,但不是最后一篇,希望中國茶友能對日本茶有個粗線條的了解,能知已知彼。

01

茶葉的傳入與日本飲茶的開端

日本飲茶的開端可以追溯到奈良、平安時代,當時遣唐使往來頻繁,最澄、永忠等留學僧從唐朝帶回了茶種。據(jù)平安初期(815年)的《日本后記》記載,“大僧都永忠在近江梵釋寺為嵯峨天皇斟上了煎茶”。這就是日本有關日本茶飲用的最早記載。當時,茶葉十分貴重,只有僧侶、貴族階級等少部分人才能品嘗。

鐮倉初期(1191年),游學宋朝的榮西禪師歸國之際攜帶了一些茶種回到了日本。榮西著有《吃茶養(yǎng)生記》(1214年),書中對飲茶的功效到茶葉制法都作了介紹,是日本第一本真正與茶有關的專著?!段崞掮R》中記載,將軍源實朝嗜酒如命,建保二年(公元1215年),榮西獻上二月茶,治愈了源實朝將軍的熱病,自此,茶風更為盛行。榮西被譽為日本的“茶祖”。

◎ 京東建仁寺榮西和尚茶碑 蔣同/攝

02

日本茶葉的栽培

說到茶葉的栽培,有人認為日本人過去一直飲用自然生長于日本山谷深處的“山茶”,不過一般看法還是認為,茶葉栽培發(fā)端于榮西在佐賀縣脊振山種植從中國帶回的茶種。后來,京都的明惠上人從榮西那里得到了茶種,在京都栂尾開始栽培,由此形成了宇治茶的基礎,逐漸盛行全國。當時的茶屬于一種“碾茶”,即將茶葉揉捻后焙干制成。此后茶成為社交的手段,在武士階級中普及開來。

南北朝時代的《異制庭訓往來》中記載了當時的著名茶葉產(chǎn)地,茶葉栽培主要在京都各地及大和、伊賀、伊勢、駿河、武藏等地區(qū),以寺院、寺領為中心進行。而被稱為茶葉栽培之北界的茨城奧久慈茶也始于14世紀。

◎ 日本最古茶園-建仁寺榮西和尚從中國移植 蔣同/攝

03

日本茶道的形成

榮西的《吃茶養(yǎng)生記》對在日本普及飲茶文化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鐮倉時代末期,南宋的“斗茶”雅興在武士階級中間流行,“茶寄合”等游戲大受歡迎,茶歌舞伎等抹茶法也迅速擴展開來。到了15世紀后半期至16世紀后半期,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千利休等茶人發(fā)展出的新茶道禮儀—“閑寂茶”成熟起來,在武士階級中流行,最終形成了現(xiàn)代所說的“茶道”。

◎ 蔣同與日本茶道大師切磋交流

室町時代,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他隱居的京都東山建造了一個同仁齋,地面用榻榻米鋪門,一共用了四張半榻榻米,這種鋪滿榻榻米的室內設計被后世所借鑒,稱為“書院式建筑”,在里面所進行的茶會就被稱為是“書院茶”。書院茶要求茶室絕對肅靜,主客答辯簡明扼要,從而減少了民間斗茶的雜倫之風。書院茶完成了將外來的大唐茶文化與日本本土文化相結合的任務,并且基本確立了現(xiàn)代日本茶道的點茶程序。

到中國民朝的時候,日本出現(xiàn)了一位著名的茶藝大師,名叫千利休。千利休出生于商人家庭,從小開始學習茶道,18歲的時候他拜當時京都最著名的茶藝師武野紹鷗為師。千利休先擔任大將軍織田信長的茶徒,也就是茶道老師。織田死后,千利休轉奉豐臣秀吉。與權力者結合,這是千利休生命中的一大轉折,也使他有機會對茶道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完善,真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千利休說“和、敬、清、寂”是茶道的根本。

“和”,和諧,和悅,支配茶道整個過程的精神。代表和平的和,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敬”,沒有差別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相敬相愛;“清”, 清潔、整齊;“寂”,梵語中指“靜寂”““和平”,它還在佛典中被用作“死”、“涅槃”、“無”的意思,“寂”是茶道中美的最高境界。日本的茶道是以“和、敬、清、寂”四字成為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其思想的核心是“禪”。

◎ 日本茶道儀式之美

04

日本茶葉的制法與流通改革

茶葉的制法各地都有不同,在誕生了蒸制“碾茶”的京都,宇治田原鄉(xiāng)的永谷宗園于1738年制成上品的宇治煎茶,因而被譽為伸煎茶之祖。1835年,山本嘉兵衛(wèi)發(fā)明了玉露的制法,“宇治制法”這種優(yōu)越的技術由此擴展到日本各地。

到了近世,流通組織日益發(fā)達,在茶葉流通處“茶町”,茶葉交易在許可制下,通過茶株仲間(江戶消費地的批發(fā)商)、茶仲間(地方產(chǎn)地的批發(fā)商、貨主)等組織進行。

◎ 近代日本使用的茶葉機械 蔣同攝

05

日本茶葉的出口

日本最初的茶葉出口始于161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從長崎平戶向歐洲進口日本茶。江戶幕府在1858年與美國簽訂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后,接著又與荷俄英法也簽訂了相同的條約。1859年,以長崎、橫濱、函館三口岸開放為契機,日本把茶葉作為與生絲并列的重要出口品,對外出口了181噸。同年,一位名叫大浦慶的長崎女商人又向英國出口了6噸茶葉。

1868年的明治維新后,茶葉的出口量在政府的推動下進一步增長,主要出口地為美國,伴隨這股趨勢,大受歡迎的“宇治制法”改進后形成的蒸茶制法也在全國擴展開來了。

◎ 蔣同向日本茶界介紹中國當代茶業(yè)

06

日本近代茶產(chǎn)業(yè)的形成

江戶末期以前,茶葉都是在山岳地區(qū)栽培生產(chǎn)的,直到明治初期,由于士族授產(chǎn)事業(yè)的推動,集體茶園在牧之原臺地等平坦地區(qū)出現(xiàn)。但這些開辦茶園的士族們后來逐漸轉業(yè),農民取而代之繼承了茶園。原因可能是茶葉出口價格下跌、以及茶園修建開銷的龐大。

集體茶園的形成不僅只是停留在茶園的形成上,其對流通的發(fā)展、以及茶商、中介商、茶問屋等的形成、各種機械的發(fā)明、以及以茶為中心的相關產(chǎn)業(yè)的成立都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這個時期,隨著高林謙三的茶葉揉葉機等發(fā)明的出現(xiàn),機械化生產(chǎn)快速發(fā)展,既減少人力也確保了品質的安全。

近年來,由于傳感器與電腦程序的控制,非熟練工也能完成制茶作業(yè)。目前,手工揉茶主要是作為文化遺產(chǎn)及觀光項目流傳。

來源:中國茶產(chǎn)業(yè)觀察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40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