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日本茶欣賞

找到約292條結果 (用時 0.017 秒)

一盞香茶洗俗塵——談當代茶道美學

當代中華茶道是甚么?

我認為“茶道”有三個特征:一是糅合傳統(tǒng)文化藝術與哲理的、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種修身活動;二是以茶為媒介而進行的一種行為藝術;三是借助茶事通向徹悟人生的一種途徑。無論我國或日本、韓國的都離不開這三個內容。凡出自我國,具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藝術特征的精致行茶方式的就應叫中華茶道。所謂“精致行茶方式”,是包括已精進了的泡茶技藝與具邏輯、富美感的動作設計。茶道應以“茶”為中心、“無心”為要求、“敬”為宗旨,通過色、聲、香、味、觸、法達致眼、耳、鼻、舌、身、意的最佳感受,從物質享受達致精神享受的提升乃至頓悟。中華茶道是融合了儒(人格至善)、釋(指禪宗的覺悟與無我)、道(天人合一)為一體的生活藝術。

“當代茶道”并非日本茶道的翻版!日本茶道則是因為崇拜唐、宋文化而引進的其中一種漢文化。簡單地說,日本茶道是“尚古”,而中華當代茶道是“崇新”。日本茶道通常在象征隔絕世俗的茶庵內進行,而中華茶道卻喜歡融入大自然。參與日本茶道的人其一舉一動都要求格式化,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緊張地進行活動。而中華茶道則是多樣化、個性化的,主張和悅舒暢、脫俗清神。日本茶道是從寺院開始的,與宗教密不可分,而中華當代茶道卻是跨越宗教的信仰。日本茶道的主要內容是“點茶”或“煎茶”,而我國的是茶品豐富、茶法多樣。重要的是,日本茶道沒有“茶席設計”的內容。

當代茶道也不是古代茶技或歷史片斷的重現,當代茶道是中華民族經過40年茶藝復興,國民人文素質提高之后而產生追求更美滿生活的其中一種文化現象。

茶道藝術跟其他藝術一樣,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反映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意念,傳達美感,使人覺得和悅舒暢。茶道是包羅了視覺藝術、行為藝術甚至音樂藝術于一身的綜合藝術。茶道包含思想性和藝術性,但主要是通過藝術去表達思想,利用茶道這生活藝術去享受藝術的生活。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去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任何一門藝術都有它的秩序和法則,必先充分了解,準確掌握。

茶道的視覺藝術

為了全面品出茶葉的色、香、味,于是就出現了能配合其茶品的泡飲方法以及相應的茶具。也正是因為要方便泡出一杯好茶,所以所有茶具的設置都必須有一個合理的定位。所謂“合理定位”,是要因應所泡茶品及品茗人數而設定茶具的種類、質材、容量、數量以及應在位置等等,將必須的茶具合理地設置在一個便于操作的平臺上,這個特定的茶具組合形式就叫做“茶席”。

當你熱愛茶藝,就必然會收集各式各樣的茶具,更會刻意去組合一些精美的茶具以個性化的形象作為品茗會友之用這就是茶席設計的動機。將茶席藝術化以傳情達意,那便是茶席設計了。

要進行茶道就需要有一個茶席,而茶席主要是由茶具組成的。利用茶具去表達意念、傳遞訊息的藝術手段就叫做“茶席設計”。我們可以將每件茶具看作為一個“點”,若干茶具可連結成“線”,也可以組成“面”。利用茶具本身的質材與色彩再輔以其他的素材去為茶席進行“形”與“色”的設計,通過對視覺的刺激去影響觀眾的心理,這就是茶道的視覺藝術。

茶席設計

茶席設計是以方便泡飲為原則,在色彩、造型、空間等滲入美學元素,使之升華為充滿美感的藝術作品。在學習茶席設計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主次分明,也即藝術的層次感。譬如說,泡茶器具是行茶中最重要的用具,應該放在最注目的中央位置,其他茶具就不能占用。茶花只起點綴或點題作用,不應占太多面積,也不可過分奪目。目前不少的茶席設計只側重于“悅目”的關節(jié)上,茶具的布局不合理,有的甚至無法泡茶,違背了茶席設計以茶事為中心的原旨。嚴格來說,這不是茶席設計。

當刻意選擇具個性化的茶具,創(chuàng)作一個茶席以寄托思想、傳達意趣并與受眾產生共鳴的時候,以茶為主角的當代茶道藝術就誕生了?!安柘O計”的流行,象征當代茶文化步進了“藝術”的階段。

茶道的造型藝術

茶具本身就是一種造型藝術,茶花設計是造型藝術,茶道裝置也是造型藝術。

茶道的行為藝術

茶是中國的國飲,不論民族基本上人人飲茶,本來就如吃飯一樣是無需向人表演的。但出于對自身民族文化的認同、宣示中國的茶文化,于是出現了可表演的茶文化藝術了。

行為藝術不一定是前衛(wèi)的、驚駭的、嘩眾的。茶道的行為藝術是指在特定的地點、時間,借助茶事以肢體語言與觀眾互動交流,傳達普世的價值觀與高尚的人生觀。茶道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但不是表演藝術的一種,它沒有故事情節(jié),也不是要反映一種現象,更不是要表演一些高難度動作。茶道的行為藝術是以優(yōu)雅、自然、簡練的行茶動作,引領觀眾進入中國傳統(tǒng)文人思想境界之中。

行茶前,具列中的茶具應如何放置才合理、才富美感?茶具展開時其先后次序應如何?如何使行茶過程動作不重復而又便利、優(yōu)雅?泡飲時,如何傳遞司茶者的意念?整理時,如何能以引人入勝?其手、眼、身、步、氣、意如何配合?——這些都是過去遺缺的茶道行為藝術。

茶道中只有茶才是主角,其他一切都只是為茶而設。司茶者要排除一切雜念進入忘我境界,超脫自然的享受泡茶之樂。當你完全享受時,觀眾就如你一樣舒暢無比了這就是茶道的魅力所在。

初習茶道者,最好嘗試在寧靜的戶外進行。多留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的美態(tài),使對萬物生情。當你感到無憂無慮、全情投入的一刻,就是茶道最美的時候了!“茶藝”是學來的,而“茶道”是要“悟”出來的。

茶道美學

談藝術,先要談美學;談美學,先要了解“美”是甚么?

“美”是感性認識的完善。(“美學之父”鮑姆嘉登 1714-1762 德國)

“美”是詩意地棲居于大地之上。(海德格爾 1889-1976 德國)

“美”是用生動感人的形象去打動人的感情。(伕名)

“美”并非抽象得模稜兩可、高深莫測,是可以用簡明的文字或語言清楚表達的。茶道美學是研究茶道過程中的美,即研究茶道藝術的科學。

人的耳朵和眼睛是主要的審美感官,因而產生了文學(詩歌)、音樂、繪畫、雕塑、建筑、舞蹈、戲劇、電影,稱為八大藝術。茶道藝術則包羅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心靈感覺,是圓滿的藝術。茶道是要借助茶去展現人性的真(知識的真)、善(倫理的善)、美(詩意的美),使授受者都得到心靈的滿足,和諧圓滿。故此,和諧的“美”是審度茶道藝術優(yōu)劣的主要標準,而另一標準是具有完整而簡練的行茶過程。完整的行茶過程是包括展開、泡飲、整理三部份。概括而言,美學原理可分為統(tǒng)一、調和、平衡、律動四方面。

統(tǒng)一,是美學的最終要求。茶道中的茶具超過20件,大小各異、質材相別、形狀不同,都不統(tǒng)一。我們茶道過程中不統(tǒng)一的因子,透過美學理論使其達到風格統(tǒng)一、結構統(tǒng)一、動向統(tǒng)一。統(tǒng)一,達致和諧。統(tǒng)一絕非是單純的,統(tǒng)一必須服從主題,主次分明是茶道要理。我們可以通過構圖、空間、強調、聚焦、導引五種技巧使之統(tǒng)一。

當遇上不統(tǒng)一的因子,采用“調和”手段使之和諧。調和的技巧有:分離、分隔、加置、調色四種。但是,絕對或接近絕對的調和以及多次的重復都會使人覺得沉悶,此時應采取“破調”手法將兩種造型、色塊、行為的差距拉闊去沖擊人的視覺,影響其心理,造成意外的結果。

視覺上的平衡會達致心理上的平衡,使人覺得和悅舒暢。平衡是包括量、質、形、色、方向、高矮等,虛與實、動與靜的并存也是平衡。平衡的方式有兩種:對稱平衡和不對稱平衡。對稱平衡使人有穩(wěn)定的感覺,但嫌呆板。不對稱平衡有輕快活潑之感,茶道多取此法。美學中的“比率”是人類在實踐中獲得視覺平衡的一種寶貴經驗。1:0.618的“黃金比”最符合視覺心理。我就是運用人體工學的原理制定茶道用席巾的大小的。這樣大小的席巾不但易于操作,而且使人看得十分舒服,這就是因為視覺心理的作用。

又如茶匙,其長度為手背中指指尖到第三關節(jié)距離的兩倍則最為美。手執(zhí)茶匙時,尾端外露部份是前端的兩倍,過多或不足都不好看。

線條、形態(tài)、造型、對應的色塊以及點與點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都會產生跳動的感覺,使沒有聲音的藝術也具節(jié)奏感。茶道過程中的律動,是要根據行茶時的動作配合恰當的停頓,就如詩歌、音樂一樣,表現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

色彩是藝術的魔術師,懂得基礎的色彩學是學習茶道的重要條件。當代茶道如能配合適當的音樂一起進行,其感染力是相當可觀的。

隨著茶藝的復興,茶的物質已不能滿足人們心靈上的需要。在精進了泡茶技藝以后,開始探索茶道美學以及茶道精神。當解決了“如何活下去”之后,人類就會思考“如何活得更好”——這就是生活哲學。現今世界除了以金錢與權力來衡量社會地位之外,更多的是以灑脫、閑逸、精致與怡樂來比較生活品味的層次,以及能否在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美感的滿足。

“美應該是一種生命的從容,美應該是生命中的一種悠閑,美應該是生命的一種豁達?!薄囆g家蔣勛先生視“美”為生活的贊歌。能夠感受美、欣賞美、享受美是莫大的福氣,“當代茶道”要培養(yǎng)的正是“尚美人格”。

當你對美好生活有所追求,就會講求穿出個人風格一點、吃得精致健康一點、住得舒服雅致一點、環(huán)境清新優(yōu)美一點、出行悠閑舒適一點?!@就是“當代茶道”貢獻社會的“尚美人格”功能。

生活美學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雖然選擇的內容和展現的方式不盡相同,但都是一種與財富、權力無關的價值觀。而美學的形式在于秩序,在于和諧,在于規(guī)律,在于張力。生活美學是一種生活享受,人活著的意義在于享受生活,如活得很沒趣,活得沒質量,便失去了生命的意義了?!爱敶璧馈笔窃趯ふ疑钇肺兜某绷飨鲁霈F的一種新的品茗方式,是通過嚴格的行茶過程去達至高雅涵養(yǎng)的修身活動,是通過茶席的物象轉為意象再化為心象的過程。“當代茶道”藉著個性的茶席,創(chuàng)造一個能給自已靜下來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間。

“生活美學也許就是未來的主流美學。實際上,藝術回到生活母體本身,反而是向更廣闊的生活世界的回歸,以此可以來為中西文化和美學架設橋梁。”茶文化,因為注入了時尚的內容而不斷活化?!爱敶璧馈保巳逖诺闹腥A文化修養(yǎng)與獨有個性的現代美,崇尚道德而不說教、時尚卻不媚俗、精致但不奢侈,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茶道。(本文略有刪減)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雜志;作者:羅慶江(澳門),系澳門中華茶道會會長、《吃茶去》雜志顧問】

“神農得茶解毒”由來考述

(《吃茶去》雜志)“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边@是茶文化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出自成書于漢代、甚至戰(zhàn)國的《神農本草經》,但未見出處,多是人云亦云。最近筆者對此作了研究,查到了最早引錄該語的,是清代的著名類書——??谇∪哪?1769)的文淵閣影印本《欽定四庫全書·格致鏡原》,引文來源可能是宋、元、明時代的筆記類稀缺版本,與流行的“神農得茶解毒”引語有所差別:

《本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

筆者結合相關文獻,考述如下。

學術不能“莫須有”

將此說歸為戰(zhàn)國、漢代《神農本草經》的代表性著作有:

安徽農業(yè)大學教授陳椽編著的《茶業(yè)通史》(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84年初版、2008年再版)第一章《茶的起源》:“我國戰(zhàn)國時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就把口傳的茶的起源記載下來。原文是這樣說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彪m然該書配有三幅《神農本草經三卷》古本書影,但看不出有該語的出處。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蔡鎮(zhèn)楚等3人編著的《茶祖神農》,該書2007年由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被譽為“中國第一部以茶祖神農氏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被作為《神農本草經》引語,與《茶經》引語“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并列,醒目地印在該書封面上。但這本近25萬字的專著,并未說明該語的出處。筆者曾致電請教蔡鎮(zhèn)楚教授,含糊地回答說《四庫全書》上可能有類似記載,但說不出是何種古籍。

中國茶葉博物館編著、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話說中國茶文化》,在插圖《神農本草》古本書影的同時,也引用了該語:“據考證,距今五千年前,成書于漢代的《神農本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的記述,是茶葉作為藥用的最早記載。但由于《神農本草經》中的許多內容是后人根據傳說的補記,其可靠性值得商榷?!彪m然說可能是后人根據傳說補記的,值得商榷,但前提還是《神農本草經》有此記載。

今年4月,筆者主編《科學飲茶益身心——2011`中國寧波 ‘茶與健康’研討會》文集時,40篇來稿中,粗讀就有7位專家、學者引用此說,可見影響之大。

其實,此說在任何版本的《神農本草經》,都是找不到出處的,因為該書根本就沒有記載。筆者查閱哈爾濱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清代顧觀光等著的《神農本草經》,該書被認為是現存較早的《神農本草經》版本,在該書記載的365種中草藥中,不僅沒有“神農得茶解毒”之語,連“茶”的詞條都沒有。很多茶文化書籍則將《茶經》引錄的唐《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引語“苦荼,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弊鳛椤渡褶r本草經》引語。

如此看來,引用該語的專家、學者多是認為,此說在古本《神農本草經》上應該有的,可能有的,只是現在沒發(fā)現,也許散佚了。眾所周知,言之有據是學術研究的基本點,學術不能搞“莫須有”。

清代陳元龍《格致鏡原》有引錄

最近,筆者在寧波圖書館分別查到了兩種清代陳元龍編撰的著名類書《格致鏡原》,分別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谇∪哪?1769)三月的文淵閣影印本《欽定四庫全書·格致鏡原》,和光緒十四年(1888年)印刷的單行本《格致鏡原》,兩書《飲食類·茶》均有如下引錄:

《本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

陳元龍(1652—1736),浙江海寧人。字廣陵,號乾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累擢廣西巡撫,在桂七年,吏畏民懷。所建陡河石堤及三十六陡門,盡復漢馬援、唐李渤故跡。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卒謚文簡。工詩,有《愛日堂》詩二十七卷,又輯有類書《格致鏡原》,《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歷十年而成的《格致鏡原》,被譽為清代中國傳統(tǒng)博物學官方類書的代表,最早??谟赫?1735),即作者逝世前一年。該書廣記一般博物之屬,分一百卷三十大類,子目多至一千七百余條。內容涉天文、地理、身體、冠服、宮室、飲食、布帛、欣賞器物等,幾乎無不具備。所謂博物之學,故名“格致”。又“格致”寓致知,即研究事物之意;“鏡原”為探求本原,猶事物紀原之意?!端膸烊珪偰刻嵋焚澠洹安蓴X極博,而編次且有條理……體例秩然,首尾貫串,無諸家叢冗猥雜之病,亦庶幾乎可稱精核矣”,是研究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和文化史的重要參考書。

《格致鏡原·飲食類·茶》引錄了大量茶事文獻,此前,茶文化界未曾關注,除“神農得茶解毒”以外,可能還有其它獨家引錄的內容,有待詳細研究。

兩點細微差別,引于何種《本草》有待考證

仔細閱讀《格致鏡原》“神農得茶解毒”引文,可以發(fā)現與常見的《神農本草經》引文,除了結尾多了“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以外,另有兩點細微差別:

一是“七十毒”非“七十二毒”。

“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說《淮南子·修務訓》有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 《格致鏡原》引文原文作者是否由此而來,有待考證。

二是“茶”字非“荼”字。上述兩種版本均為“茶”字,而非“荼”字。

雖然僅是一字之差,但其中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一般說來,隋代之前多為“荼”字;隋、唐時代“荼”、“茶”并用,如成書于隋末的著名類書虞世南《北堂書鈔》,已經列出“茶篇”;宋代以后則多用“茶”字。

《格致鏡原》引錄該語時,只注明是《本草》,未說明年代與作者,由于目前尚未發(fā)現其它文獻引錄該語,給后世留下了疑問。

中國歷代《本草》類著作繁多,據北京大學博士、茶文化專家滕軍女士轉引日本岡西為人《本草概說》統(tǒng)計,中國隋代之前,已有《本草》類著作百種左右,唐代以后更多。

雖然《格致鏡原》引文出于什么年代仍需考證,但筆者以為有兩點可以確定:

一是此引文肯定出自《本草》原著,因為身為高官的陳元龍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嚴謹的學者,從他凡事究其原委的治學態(tài)度來看,他是看到該《本草》原著的。

二是可以排除引文出自《神農本草經》。除了最早的茶事文獻《北堂書鈔》、《茶經》未見《神農本草經》引文,今存《神農本草經》沒有“茶”之詞條外,從《格致鏡原》引文使用“茶”字的信息,又附有“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句,說明該《本草》不會是唐以前的版本,而是宋、元、明時代刊印的筆記類稀缺版本,很可能是明代版本,因印刷甚少而散佚了,或尚有存世而未被發(fā)現,如清代稍晚于陳元龍的陸廷燦的著名茶書《續(xù)茶經》,也未見引錄。

《新義錄》記載可能源于《格致鏡原》

關于“神農得茶解毒”的話題,《農業(yè)考古·中國茶文化專號》早在1991、1994年就作過探討,分別發(fā)表過周樹斌《“神農得茶解毒”考評》、陳椽《〈“神農得茶解毒”考評〉讀后反思》、趙天相《“神農得茶解毒”補考》三篇文章,可惜都沒有說清楚,三文都把《格致鏡原》書名錯為“《格致鏡源》”,把另一種記載“神農得茶解毒”的清代文獻《新義錄》作者孫璧文錯為孫壁文,周樹斌還顛倒了陳元龍與孫璧文的前后年代,說明他們均未查閱原著。陳椽所持觀點也是“莫須有”的。

孫璧文在《新義錄》中記載:

《本草》則曰: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藥不飲茶,恐解藥也。

孫璧文(?—1880),字玉塘, 安徽太平仙源(今黃山市黃山區(qū),原治所為仙源)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一生淡榮利,愛讀書,尤善經史,博聞強記,善鑒別,重考證,對人文地理,??蹦夸洠赜袑iL,尤對蕭統(tǒng)《文選》頗有研究。光緒元年(1875),太平知縣鄒仲俊、教諭馬鹿初,提倡文化,重振仙源書院,璧文募集資金,四出搜集圖書,主要從江、浙、滬、湘、鄂、贛、閩、粵等江南諸省市及日本等地購書2150種,計2.74萬卷,藏于仙源書院,連同先期邑人捐書,藏書達3.3萬余卷。除《新義錄》外,另有《仙源書院》續(xù)編四卷等。

孫璧文晚陳元龍100多年,一個是清末舉人愛書者,一個是清初高官、大學者,《新義錄》引文與《格致鏡原》完全一樣,亦未記載詳細出處,筆者以為《新義錄》引文可能源于《格致鏡原》。

排除《神農本草經》之說并不影響神農的茶祖地位

“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筆者以為,確立神農氏茶祖地位的,是國人世世代代的傳說,尤其是茶圣陸羽在《茶經》中的點睛之筆,“神農得茶解毒”之說是否出于《神農本草經》并不重要,排除該書“神農得茶解毒”之說,絲毫不影響神農的茶祖地位,而將找不到出處的說法,硬是“莫須有”地加于其上,無異于“皇帝的新裝”。

附帶一筆,因為《神農本草經》“神農得茶解毒”之說查無出處,有心人不妨反證一下,此說究竟源于何時何處,這對當前茶文化界不重文史考證,人云亦云的現狀,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本文摘自2013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竺濟法)

日韓茶道文化的傳承,啟示了中國抹茶未來發(fā)展的關鍵

  在上月剛舉辦的2020梵凈山抹茶大會上,“2020梵凈山抹茶產業(yè)發(fā)展高端對話·暨中日韓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一同順利召開。來自日本、韓國的茶學專家,向與會嘉賓展示介紹了各自國家的茶道文化。在這場年度盛會中,他們呈出了哪些的精彩觀點,又給中國抹茶今后的發(fā)展帶來什么樣的啟示呢?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文化

  作為東亞文化圈的重要一員,歷史上中國對周邊國家的文化形成具有重要影響,日本、韓國的傳統(tǒng)茶道文化就是典型例子,其形成、發(fā)展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日本著名茶藝家、陶藝家,日本“表千家茶派”傳承人高柳凌緒女士,首先以茶器為切入點,向嘉賓講述日本茶道的精神。

(圖:高柳凌緒女士講述日本茶道的發(fā)展)

  歷史上,日本僧人曾多次來到中國學禪,并把茶種、茶器與飲茶方式一并帶回了日本,這成為日本茶道誕生的緣起。

  茶具,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之一,古代日本僧人將“曜變天目茶碗”帶回國中,歷代以來被日本列為國寶,并與其“侘寂”美學的形成有深刻的內在關聯。

(圖:曜變天目茶碗)

  中國飲茶方式自唐宋時期傳入日本后,日本將其本土化,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茶文化形式。而在日本茶道的形成中,許多著名人物做出了重要貢獻。

  日本曾興盛斗茶賭博之風,村田珠光則是重要的改革者,他吸收宋代禪學的精髓,將取巧、求勝的斗茶風氣,轉為“從茶中尋求開悟境界”的取向,因而被奉為日本茶道的“開山之祖”。

  之后,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進一步將茶道發(fā)揚光大,奠定了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思想基礎,被譽為日本茶圣。

(圖:日本茶圣千利休畫像)

  茶席伊始,不論是身份高低的武士,進入茶室前都要放下武器,懷著赤子之心入內。飲茶者在茶中漸入佳境,人、茶湯、茶器、茶室都沒有了區(qū)別,仿佛進入了一個勝妙的世界。這種“以茶悟道”的追求,與中國禪宗的“不二之境”、道家的“由器入道”思想,有著深層的聯系。

(圖:日本茶圣千利休的茶室)

  高柳凌緒女士表示,在當代,茶是我們溝通的橋梁,中、日、韓三國都是在同一個時代,欣賞著同一件美好的事物。

  韓國宮廷茶禮

  隨后,韓國茶界領袖、韓國宮廷茶禮傳承人、韓國茶禮教育院院長金福一女士,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韓國的生活茶與宮廷茶文化。

(圖:金福一院長講話)

  韓國自新羅善德女王時代,從唐朝引入喝茶習俗,后由遣唐使金大廉從中國帶回茶種,并開始種植,從此茶飲及茶文化得以在韓國本土發(fā)展。

  韓國茶禮的形成,與中國關系密切。據考究,高麗時期,帶有祭祀性質的五行茶禮形成,中國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是其思想基礎。也正是這個時期開始,茶從王公貴族向平民階層普及,茶文化開始盛行。

  據了解,到朝鮮李氏王朝時期,王室尊奉朱子儒學,形成了以《朱子家禮》的冠婚喪祭之禮為核心的茶禮文化。朝鮮王朝后期,丁若鏞、草衣禪師、金正喜等人大力提倡飲茶、種茶,將茶與文學、藝術結合,茶道再度興盛起來。

(圖:對韓國宮廷茶禮影響甚深的《朱子家禮》)

  金福一院長介紹,韓國茶文化以中國茶圣陸羽的《茶經》為圭臬,宮廷茶禮中所用的器具,包括了茶壺、茶碗、茶筅等。

  通過視頻,金院長展示了韓國傳統(tǒng)的王室茶禮,凈器、投茶、擊拂、出湯等步驟,從容有度,規(guī)制嚴謹。金院長介紹,整套茶禮中的每一個步驟,都與陰陽五行的原理相契合。

(圖:金福一院長視頻展示韓國宮廷茶禮)

  通過金福一院長的展示,現場嘉賓對韓國宮廷茶禮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如何講好中國抹茶故事?

  這場國際學術研討會,使我們略窺日韓兩國茶文化的發(fā)展脈絡。

  無論是兩國學者所介紹的日本茶道、韓國宮廷茶禮,還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以茶碗、茶筅調和茶粉的飲茶方式,實際上都淵源于古代中國的點茶法。

  茶文化的良好傳承,為日韓帶來軟實力提升,同時也為其帶來廣闊商機。尤其以日本為例,1990年代始,瓶裝茶飲料在日本流行,至今內需旺盛。而抹茶也成為一種主流口味,更遠銷歐美,征服了西方人的味蕾,來自日語音譯的“MATCHA”一詞隨之風靡世界。

  正因如此,作為茶文化淵源地的我國,更應在茶文化的發(fā)揚上持續(xù)發(fā)力,這或許是中國茶行業(yè)發(fā)展未來的關鍵。

  如何做好中國茶質量,如何講好中國茶故事,兩者應同等重要。

  歷史底蘊深厚的抹茶,自帶文化屬性。在當代,抹茶文化的發(fā)揚,不在于復原一套繁瑣復雜的茶禮,而在于厘清這些問題:

  ●如何講述好抹茶的前世今生

  ●如何講述好抹茶的當代價值

  ●如何讓用心研茶的企業(yè)講好品牌故事,為人所知

  如何講好抹茶的前世今生?陸羽《茶經》倡“精行儉德”、趙州禪師名偈“吃茶去”、蘇東坡“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一碗質樸的茶,早已被古人賦予深層內涵。先賢從茶中獲得的哲學思想,是當代講好中國抹茶故事的重要養(yǎng)分。

  如何講好抹茶的當代價值?現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普遍焦慮,這成為當代的現實語境。抹茶綠色、天然、健康,可表征一種自然的、健康的、舒緩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為現代人的身心帶來安慰。要敢于在當代語境下,延伸抹茶的意義,大膽探索抹茶的文化價值、營養(yǎng)價值、應用價值。

  除此之外,用心研茶的企業(yè),同樣要講好故事,讓優(yōu)質產品更為人所知,讓優(yōu)質的中國抹茶造福海內外消費者。這一點上,貴茶歐標抹茶一直在努力,用自身實力說話、用產品質量講好故事。

  “世界抹茶看中國,中國抹茶在貴州”中國抹茶文化的發(fā)揚,當然少不了貴州抹茶的力量。

  陸羽《茶經》記載:“茶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睋季浚闹兴涊d之地,皆屬于今貴州省境內。自古以來,貴州不乏出產上等好茶作為貢品。而省內少數民族眾多,各民族都與茶有著不同的淵源。貴州茶文化,天生便有著獨一無二的絕佳腳本。

  講好茶故事,當然離不開過硬的茶品質。在本次學術研討會上,日本、韓國的學者都對貴州茶、貴州抹茶表示認可,并寄予期望。

  “此行是我第一次品嘗梵凈山的抹茶,感覺充滿香氣、回甘無窮,完全可以在正式的茶會中亮相?!薄吡杈w女士稱贊。

  “中國貴州省因為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是中國最好的綠茶生產地?!薄鸶R辉洪L如是評價。

  日韓學者的認可再一次證明,梵凈抹茶大有可為。而作為梵凈抹茶的重要一員,高品質、高標準、無污染的貴茶歐標抹茶,將迎來廣闊前景。

  現代化、全球化背景下,代表自然的東方口味、東方審美得到人們的重視,這是抹茶在全球范圍內興起的大背景、大機遇。抹茶的未來,有待中國茶行業(yè)在塑造當代的“新時代茶文化”上進一步發(fā)力,讓茶文化的浪潮助力優(yōu)質的貴州抹茶走向世界。

  來源于: 貴茶歐標抹茶

找到約284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8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