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普洱茶盒紙

找到約99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普洱茶投資分析:用文化來推動普洱茶,把歷史記載的具象化

  普洱茶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現(xiàn)在很多高端普洱茶都講求復古,追求幾百年的“貢茶”。可是普洱茶作為貢茶有著這樣的歷史,又在何時何地成為國禮走出國門,則鮮有人知道。而且這些歷史僅僅存在于檔案文獻中,茶商在宣傳普洱茶輝煌的歷史時,只能采用圖文講故事的方式,最近總算有了點時間,終于可以把相應的歷史記載具象化,接下來就為大家奉上正菜了。

  普洱茶作為國禮,曾在清乾隆年間大放異彩。1793年,英國使臣馬嘎爾尼帶著一支龐大的使臣團覲見乾隆皇帝,再接受了馬嘎爾尼的饋贈后,龍顏大悅的乾隆皇帝開心不已,立即命和珅準備了一份豐厚的回禮,在給馬嘎爾尼的回禮清單中,就多次出現(xiàn)了普洱茶的身影,既有磚茶、餅茶(團茶)、又有金瓜貢茶還有茶膏,真的是普洱茶相關的大禮包了——“正使龍緞、帽緞各一,妝緞、倭緞各二,藍緞、青花緞、彩緞、杭綢各三,綾、紡絲各六,茶葉二瓶,茶膏二盒,磚茶二塊,大普洱茶團二,刮膘吉慶一架,青玉全枝葵花洗一,瑪瑙葵花碗一,瑪瑙葵花碟一,藏糖二匣;”

  接下來就要將這段歷史記載進行復刻,也就是把當年的禮單還原出來,有了這樣一份東西,無論是配在茶葉盒內(nèi),還在擺在店中必將成為一件宣傳普洱茶,事半功倍的利器。

  紙必須要用古紙(古紙不好找那就用現(xiàn)代手工仿古紙代替,重點是工藝復原古法),墨也必須要用古墨。清代手寫用紙的品種很多,一般常用的有開化紙、開化榜紙、太史連紙、元書紙、羅紋紙、棉紙、竹紙、宣紙等。舊紙則有側理紙、藏經(jīng)紙、金粟箋、明仁殿宣德敕箋。仿古紙則有澄心堂紙、磁青紙、藏經(jīng)紙、宣德描金箋等等。而禮單之類多用元書紙,我就以此紙作為禮單復刻品的用紙好了。

  有了紙就要考慮用墨,清代以徽墨為最。古墨過于昂貴,只能用民國時期的曹素功龍翔鳳舞六棱墨所替代。接下來就是書寫,有以下注意事項:1.不能有現(xiàn)代簡體字;2.要嚴格按照清廷禮單的格式3.字體必須采用館閣體。將上面的內(nèi)容進行書寫,成果如下:

  這樣顯然還不夠,既然是復刻就要復刻的原汁原味,不做舊怎么行,經(jīng)過十多天的努力,最終成品如下:

  怎么樣,這下夠看了吧。找個茶搭配下,

  感覺還不錯,再跟同時期的歷史文物對比下,

  不敢說一模一樣,但也相差不遠了。怎么樣,這東東配茶不錯吧。

  作者丨天火

  圖片丨網(wǎng)絡

乾隆——普洱茶最佳代言人

  最近有朋友想找一位有牌面、知名度高、要價少的并且有影響力的人物來推廣普洱茶。


  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我發(fā)現(xiàn)想要同時滿足以上條件,在現(xiàn)在活著的人當中是不可能的了。若要算上古人,還真能找出這么一位——乾隆皇帝。

  乾隆喜歡普洱茶的歷史人盡皆知,但乾隆也是一位帶貨達人,這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當時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為了加強與中國的貿(mào)易,便派遣外交使節(jié)馬嘎爾尼率領一支龐大的使臣團前往清帝國拜會乾隆皇帝,這也成為中英外交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

  馬戛爾尼帶領天文數(shù)學家、藝術家、醫(yī)生以及士兵組成的使團,攜帶最能代表英國文明的天文、地理儀器、車輛、船式等“貢品”出使中國。1793年7月1日,馬戛爾尼一行在舟山登陸,短暫停留后,從外海入天津,然后進京。馬嘎爾尼帶來的西洋禮物,讓乾隆皇帝龍顏大悅。


  為了彰顯清帝國的威嚴,乾隆也準備非常豐厚的禮品,在這些禮品當中,普洱茶(金瓜貢茶)赫然在列。不知是出于對普洱茶的偏愛,還是因為普洱茶的貴重,乾隆分批、多次加以賞賜英國使臣團。在這幾份禮單中,多次出現(xiàn)了團茶、茶磚、女兒茶、茶膏、大普洱茶團(可能是餅茶)等與普洱茶相關物品,可謂是一次全方位的推廣。


  如今這段記載已經(jīng)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今日舊事重提,就是希望大家能夠記得,兩百多年前,有一位叫做愛新覺羅弘歷的帝王親自帶貨普洱茶。


  大家日后在推廣茶文化的時候,不妨也把這段歷史記載加入到文案中,這比編故事有意義多了。文章最后,附上當時的禮單,方便大家轉載使用!

  附錄:


  賜該國王百花蟒緞二,袍緞、線緞各四,紫檀彩漆銅掐絲琺瑯龍舟仙臺一,玉器八,瑪瑙盂盤一,瓷器二百有二十,漆器三十七,葫蘆器十四,文竹掛格、棕竹漆心炕格各二,花卉冊頁二,畫絹二十,灑金五色字絹箋紙、白露紙、高麗紙各二十,墨六匣,各樣扇四十,普洱茶團八,六安茶八瓶,武彝茶四瓶,茶膏、柿霜四盒,哈密瓜乾、香瓜乾各四盒,藕粉、蓮子各二盒,藏糖三盒。


  隨敕書賜國王龍緞三,蟒緞二,妝緞七,百花妝緞六,倭緞三,片金緞二,閃緞、袍緞、藍緞、彩緞、青花緞、衣素緞、線緞、帽緞各四,綾、紡絲各二十二,羅十三,杭綢七,畫絹、白露紙各百,灑金五色絹五十,五角箋紙、高麗紙各二百,宮扇十三,十錦扇百,連三香袋四盒,十錦香袋八盒,錦香袋四盒,香餅四盒,普洱茶團四十,茶膏、柿霜各五盒,哈密瓜干、香瓜干二盒,武彝茶、六安茶各十瓶,藕粉、蓮子各三盒,文竹炕桌二,雕漆炕桌二,掛燈十二,墨二十匣;

  正使龍緞、帽緞各一,妝緞、倭緞各二,藍緞、青花緞、彩緞、杭綢各三,綾、紡絲各六,茶葉二瓶,茶膏二盒,磚茶二塊,大普洱茶團二,刮膘吉慶一架,青玉全枝葵花洗一,瑪瑙葵花碗一,瑪瑙葵花碟一,藏糖二匣;副使龍緞、帽緞各一,妝緞、藍緞、倭緞、青花緞、彩緞、縐綢各二,綾、紡絲各四,茶葉四瓶,茶膏一盒,磚茶二塊,女兒茶十,白玉全枝蔡花洗一,花瑪瑙菊花瓣碗一,葫蘆器藏糖二匣;


  副使之子龍緞、妝緞、倭緞、青緞、藍緞、錦、漳絨、帽絨各一,綾、紡絲各三,縐綢二,茶葉二瓶,磚茶二塊,茶膏一盒,女兒茶八,藏糖一匣;


  總兵官、副總兵官二員,每員龍緞、妝緞、倭緞、藍緞、青緞、帽緞、錦各一,綾、紡絲各三,縐綢二,茶葉三瓶,磚茶二塊,茶膏一盒,女兒茶八,藏糖一匣;

  通事、管兵等官四員,每員龍緞、妝緞、漳絨、錦、藍緞、彩緞各一,綾、紡絲各二,茶葉二瓶,磚茶二塊;


  代筆、醫(yī)生等官九員,每員龍緞、妝緞、錦、漳絨、藍緞、彭緞、綾、紡絲各一,茶葉二瓶,磚茶二塊;


  貢使從人七名,每名綾、綢各二,布四,銀十兩;

  吹樂、匠作、兵役等六十七名,每名綾、綢各二,布四,銀十兩;內(nèi)地護送官二員,大緞各二;


  貢船留存管船官五名,每名回子布、高麗布、波羅麻、兼絲葛各二;


  留存貢船兵役水手共六百十五名,各高麗布、回子布、小增城葛、波羅麻各一。

來源:普洱世家

一份處理故宮普洱貢茶的資料,揭秘不為人知的普洱茶

2023年9月2日至11月30日,由故宮博物院主辦的“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在故宮隆重開展,展示了歷史悠久的中國茶文化,其中筆者最為關注的便是普洱茶相關展品。

普洱茶貢茶,以阮福在《普洱茶記》中有明確的記載:“每年備貢者,五斤重團茶,三斤重團茶,一斤重團茶,四兩重團茶,一兩五錢重團茶,又瓶裝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領銀承辦?!?/p>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云南官員閻光煒的貢單

作為目前普洱茶最為主流的七子餅和磚茶,在普洱茶早期的歷史資料中比較少見。

本次茶文化特展,也展出部分普洱貢茶,讓更多研究者有機會見到貢茶實物,對普洱茶有一個全面了解。

曉德書號最近收集到了一份王郁風老師的日記手稿資料,其中就有關于普洱貢茶的部分,在進行了識讀之后,發(fā)現(xiàn)其中有很多重要的信息,且很多信息筆者還未在他處見到,借由這份手稿及其他貢茶研究資料,本文將對60年代故宮處理存茶、同興號七子餅和磚茶貢茶來龍去脈及百年普洱貢茶的滋味三部分進行闡述,從不同角度來探索普洱貢茶。

1、60年代故宮處理存茶

故宮中存有大量的貢茶,這些貢茶除了日常消耗之外,還會賞賜給皇親國戚、朝廷大臣、外國使臣等,還有一部分會出售。

1924年——1930年,清室善后委員會對故宮所留存的貢茶進行了清點,同時還做了造冊登記,之后貢茶更多的是作為文物留存在故宮中。

60年代,故宮對其中的部分存茶進行了處理,王郁風老師就是見證人之一,他還寫下了詳細的筆記,現(xiàn)將我們識讀后的筆記內(nèi)容整理如下:

王郁風日記,劉宏飛提供

故宮處理存茶,1964年10月23日

從北京市茶葉加工廠(即今廣安門外馬連道14號)取來

人頭普洱,單重5斤半市斤,略扁圓形,高15.5cm,直徑寬20-21cm,多白毫尖,似有包心,布包下開小口,結實,黑褐色。

小王(丸)子,5個1.25市斤,扁圓形,直徑7.5cm,高5.3-5.5cm,白毫無,人頭普洱為。

大王(丸)子,二個一斤15兩(殘)直徑12cm,高8.5-9cm,扁元(圓)形狀。

小普洱,10個2.375市斤,寬8.8cm,長12.7cm,厚0.9cm,表面光潔,角楞(棱)分明無損,似細黑條壓制,很緊結,大葉種芽條。

大普洱,每個10舊兩,寬11.5cm,長23.5cm,厚1-1.7cm,表面黑褐色,中部有直徑1.8cm凸臍,表面有凸,龍形飾紋,有布紋,有梗,雜,及石子,麥稈皮,稻草穗,一有兩龍戲球并飾紋,愣(棱)面鮮明,原料有細嫩和較老兩種,嫩者為一、二級春茶,有梗,乃壓而成,紋飾較明顯,老者為三四級春里茶,紋飾模糊。

元(圓)茶,每個重,10市兩(10/16),直徑19-20cm,邊緣1cm,皆中部有凹臍,直徑6.5-7cm,深2.2cm,大葉種全金黃芽頭小,凈度差,有稻草穗絲,表面齒型,并有商標紙*******cm,鎖紋印邊,水紅印。

(因字跡及書寫習慣,本文識讀難度大,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王郁風在1993年思茅地區(qū)(今普洱市)召開的“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古茶樹遺產(chǎn)保護研討會”上提交了論文《普洱茶與清皇朝——兼議弘揚普洱茶文化》一文中第五節(jié)為《北京故宮遺存普洱茶見聞》,文字如下:

本世紀60年代初,北京故宮茶庫里還存放著清官沒有吃完用完的貢茶數(shù)噸,其中仍有普洱茶、女兒茶、茶膏。

1963年故宮處理清宮貢茶2噸多,1963年10月23日一次偶然機會我在北京茶廠見到這批貢茶實物,普洱團茶大者為西瓜(略扁),小的如網(wǎng)球、乒乓球狀,茶色褐黑,不霉不壞,保存完好。

茶團表面有擰緊布紋的印痕,可見當時制茶是用布包著揉緊、干燥成型的。我曾選了一個大的普洱團茶用磅稱了一下,重量為市秤5斤半,當是清代5斤重的團茶(清代老一斤合596.82克)。

這種團茶形狀似人頭,對照清代趙學敏《本綱目拾》“:普洱茶有‘人頭式,名人頭茶,每年入貢,民間不易得也’”的記載相符合。故宮這批貢茶,同時處理的還見有類似現(xiàn)代的白毫銀針茶(全是白毛長芽頭)、烘青茶(當是六安茶)、長方形的黑磚茶(較今茶磚為薄)等。我曾取回少量樣品試泡,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

60年代初期,茶葉減產(chǎn),內(nèi)銷市場供應不足。這批故宮普洱團茶打碎篩細,拼入散茶賣掉了。

我于1992年11月13日在全國政協(xié)禮堂偶遇故宮老專家單士元先生,曾詢故宮貢茶事,據(jù)告團普洱團茶、茶膏等仍留有樣品。

故宮茶庫遺存的普洱貢茶,不知是清朝哪位皇帝在位時遺留下來的,推測至遲當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們吃剩的。歷史貢茶實物,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存,自應保存下去,當作一般茶葉處理掉,令人十分痛惜。

對比筆記和文章,兩者的時間出現(xiàn)了一定的偏差,日記中寫的處理時間為1964年,而正式的文章中卻寫的是1963年。關于故宮貢茶處理的時間,張勤民在《故宮清代貢茶品飲記錄》一文中寫也是1964年,綜合分析,故宮處理貢茶的時間,1964年較為合理。


2007年拍攝的故宮藏11號金瓜貢茶,照片由張勤民提供

除了確定了故宮處理普洱貢茶的時間,在王郁風的筆記中我們還獲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1、當時不同貢茶的尺寸信息,對人頭普洱、小王(丸)子、大王(丸)子、小普洱、大普洱、圓茶的尺寸做了系統(tǒng)的記錄,對內(nèi)飛尺寸進行了記錄和還繪制了示意圖。

2、對當時普洱貢茶情況的做了客觀描述,包括茶品色澤、原料情況及茶品凈度等,對貢茶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如大普洱和圓茶中“有梗,雜,及石子,麥稈皮,稻草穗”“凈度差,有稻草穗絲”,可以看出大普洱和圓茶凈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高。

3、記錄了大普洱上的具體紋飾,“龍形飾紋,有布紋”“有兩龍戲球并飾紋”“紋飾較明顯”,這些記錄也是第一次出現(xiàn)。

4、故宮相關實物資料與王郁風手稿對比分析

故宮現(xiàn)存貢茶(資料來自《從六大茶山到紫禁城》《茶世界卷一》)



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初四日貢檔記錄(資料來自《從六大茶山到紫禁城》)


王郁風筆記整理


1928年新度量衡換算表

對目前故宮貢茶實物的相關資料和王郁風老師筆記內(nèi)容進行對比研究,我們可以得到以下推論:

(1)從故宮現(xiàn)在貢茶實物與貢檔記錄分析,普洱茶進貢不同時期應該是存在不同重量的。

(2)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初四日貢檔記錄的四兩重團茶,按照庫平斤計算應該是149.204克,與現(xiàn)存次中型普洱茶團的重量接近,重出約20g,可能后期為了規(guī)范,把普洱女兒茶縮小成四兩重團茶,所以貢單記錄品名為四兩重團茶。

(3)王郁風老師記錄的人頭普洱對照故宮現(xiàn)存貢茶以及相關記錄應該為普洱大茶或五斤重團茶;小王(丸)子應該是四兩重團茶;大王(丸)子應該是一斤重團茶;小普洱從記錄來看應該是磚茶,對照現(xiàn)存貢茶,形制可能與邛州磚茶比較接近,但是王郁風老師判斷它是大葉種制成,不知這類普洱貢茶是否像邛州磚茶一樣的貢茶;大普洱應該是中間凸起有龍形紋飾的磚茶;圓茶極有可能與現(xiàn)存貢茶一樣是同興號制作。

2、同興號七子餅、方磚貢茶

在王郁風的筆記中,有一張磚茶的內(nèi)飛,有說明文字:

王郁風日記,劉宏飛提供

“L9(未明確含義)號紙紅標簽為故宮處理存茶,附在青磚茶商的方標紙,開始文字很顯,后來淡化不清。1963處理,2001年12月補記”。

曉德書號在李路、楊凱老師的指導下,對內(nèi)飛文字的識讀如下:

王郁風老師對內(nèi)飛的識讀及圖案的記錄,劉宏飛供圖

“本記加重督造,吃茶發(fā)行,不誤主顧,茲特復加內(nèi)票,以防假冒,避免魚目混珠也。向質(zhì)卿謹記?!?

在《故宮貢茶圖錄》及“茶世界”茶文化特展中展示了同興號兩份茶品,一款是整桶七子餅茶,外面筍殼上寫著同興號,茶餅包有棉紙,另一個為筍殼包磚茶,里面包有棉紙,從棉紙的內(nèi)容推測也為同興號。(關于同興號的歷史可以參看楊凱老師的《向逢春家族與易武同興號的故事》和《八色貢茶與貢茶流向》李路老師在曉德書號上刊發(fā)的兩篇:何作如先生對向質(zhì)卿有關碑文的判讀、普洱茶故事丨一代貢茶傳奇向質(zhì)卿遺事——以任昌明鄉(xiāng)團首為中心及何作如老師的同興號茶莊的貢茶故事)

至于進入宮中的時間楊凱在《八色貢茶和貢茶流向》一文中認為是1911年以后,溥儀從宮外采購?!豆蕦m貢茶圖典》作者也認為是小朝廷時期從宮外采購,這也算貢茶或者“貢茶的余音”。

“茶·世界”主題展中的普洱茶品

另外,在展示的團茶中有一個團茶上有標識“xx號周記”,但目前所見到的歷史資料中,還未明確“周記”是誰?可惜未能看到整個團茶全貌。

此團茶團茶上有標識“xx號周記”,但因視角緣故,未能看清完整文字,《故宮貢茶圖錄》中也因視角,無法看到完整標識

另外,關于普洱磚茶的進貢時間,很少有人研究,普遍都認為是在清朝后期才進入宮廷的。但在本文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看到王郁風老師的文章中有:“送普洱茶124團,女兒茶34個,(普洱)茶膏26匣,磚茶28塊,六安茶48瓶,武夷茶24瓶,還有未列茶名的茶葉32瓶?!痹诤涡氯A《清代貢物研究》和張宏杰《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兩書中,都找到了賞賜給英使覲見團禮物的名單,其中就有“……茶葉二瓶,茶膏二盒,磚茶二塊,大普洱茶團二……”“……茶葉四瓶,茶膏一盒,磚茶兩塊,女兒茶十……”“……茶葉三瓶,磚茶二塊,茶膏一盒,女兒茶八……”的記錄,從行文邏輯來看茶膏和大普洱團茶、女兒茶中間的磚茶,極有可能是云南進貢的普洱磚茶,當然,目前留存的故宮貢茶中還是有“邛州磚茶”實物樣,資料中提到的磚茶是否為云南磚茶,還需要更多資料來證明。

3、百年普洱風味

普洱貢茶的滋味,很多人很好奇,也在想象是什么滋味。但從品鑒角度來說,只有喝過的人,寫出的品鑒記錄,才具有參考性,它的滋味肯定無法靠想象去描繪。

王郁風老師的文章中,都對滋味有描述:“我曾取回少量樣品試泡,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泵枋鲚^為簡單。

照片由張勤民提供

好在2007年,北京茶葉總公司彭廣義經(jīng)理組織了一次貢茶品鑒,時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家茶葉質(zhì)量檢驗中心主任駱少君老師以及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普洱茶學院邵宛芳教授及高級評茶師張勤民參與了品鑒,品鑒現(xiàn)場撰寫了“老普洱茶感官審評結果記錄表”,品鑒后邵宛芳和張勤民都寫了相關文章,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文字記錄中,感受到百年普洱茶的魅力。(關于貢茶品鑒,可以參考張勤民的文章故宮清代貢茶品飲記錄及邵宛芳的文章《皇家貢品——“金瓜貢茶”評審記》(本文作為附錄收入在《數(shù)據(jù)解碼普洱茶功效》一書中))

照片由張勤民提供

關于百年普洱的品鑒記錄,在唐魯孫《中國吃》一書中也有記載:

到期我準時前往,他已經(jīng)把茶具準備妥當,宜興陶壺,一壺三盅,比平常所見約大一倍。炭爐上正在燒著水,書童說,壺里的水是早上才從玉泉山“天下第一泉”汲來的。傅老已拿出核桃大小顏色元黑的茶焦一塊,據(jù)說這是他家藏的一塊普洱茶,原先有海碗大小,現(xiàn)在僅僅剩下一半多了。這是他先世在云南做官時一位上司送的大概茶齡已在百歲開外。據(jù)傅沅老說,西南出產(chǎn)的茗茶沱茶、普洱都能久藏,可是沱茶存過五十年就風化,只有普洱,如果不受潮氣,反而可以久存,愈久愈香。等到沏好倒在杯子里,顏色紫紅,激滟可愛,聞聞并沒有香味,可是喝到嘴里不澀不苦,有一股醇正的茶香,久久不散。喝了這次好茶,才知道什么是香留舌本,這算第一次喝到的好茶。

百年普洱茶,可遇不可求,但這些記錄卻給我們有機會去了解它的滋味。

故宮留存的茶樣,是中國茶文化研究的寶庫,也是理解中國茶發(fā)展歷程的重要的實物標樣,這些留存在故宮的普洱茶標樣,對普洱茶歷史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書籍及展覽能展示更多的普洱茶歷史標樣,構建更為完備真實的普洱茶歷史。

感謝李路、楊凱老師對本文的指導,劉宏飛提供王郁風老師手稿相關資料,文中使用的圖片做了局部保密處理,張勤民授權使用相關照片,何風華、趙紹橋、金美辰對識讀王郁風老師日記的幫助,支離子提供相關資料。

策劃:曉德書號

撰稿:茶世恩、李峻

參考資料:

1、《茶·世界》,故宮博物院編

2、《故宮貢茶圖典》,故宮博物院編

3、《清代貢茶研究》,萬秀峰等著

4、《中國普洱茶文化研究》,黃桂樞主編

5、《茶莊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楊凱著

6、《走出深山的普洱茶:百年前的云茶舊事》,楊凱、柴銳著

7、《清代貢物制度研究》,何新華著

8、《從六大茶山到紫禁城:清代貢茶研究》,萬秀鋒、周鄭斌著

來源:曉德書號,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98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