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蓬萊茶

找到約191條結(jié)果 (用時 0.007 秒)

誰言茶苦澀?

夏夜,坐在陽臺上,目視遠方,手握一杯茶。這是一杯泡久了的濃茶,入口充斥著苦澀,腦子里突然跳出了一個問號:誰言茶苦澀?

是蘇東坡嗎?居士文章名聞天下,理應(yīng)是那個時代無上的驕傲,但實際上不但沒能成為當時的寵兒,卻二度受迫害,流放嶺南吃荔枝,靠陽光止餓。即使身處地遠天偏,那群政敵小人也不讓他安靜消停,按說居士的人生是充滿了苦澀了。但翻開蘇東坡近百篇關(guān)于茶的詩文,卻是愛之極深?!巴煤帘K里,霎時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zhàn)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本邮坎谎圆杩酀?。

是曹雪芹嗎?曹公因為家道衰落,飽嘗人世間的辛酸,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潦倒,?!芭e家食粥酒常賒”,靠著賣畫和親友的接濟過日子。據(jù)一些紅學家考證,曹雪芹就是在這樣極端困苦的條件下進行了“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紅樓夢》創(chuàng)作,最終因貧病無醫(yī)而“淚盡而逝”,一書只寫出了半部。他的人生也應(yīng)當是極苦難的,可在《紅樓夢》中,六安茶、老君眉茶、女兒茶、龍井茶、楓露茶,款款名品亮相,好喝極了,還借劉姥姥之口說:“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辈苎┣垡膊谎圆杩酀?/p>

是白居易嗎?此公天資聰穎,五、六歲的時候便能學著作詩,九歲已“諳識音韻”。十六歲時,他的詩才已被當時的大詩人顧況所欣賞。因家境貧困,直到二十七歲時才到長安應(yīng)試。四十四歲被貶,到七十歲時,又任刑部尚書,可謂仕途迭宕,命運多舛。此公愛茶,一生不離左右,“窮通行止常相伴”,早上要喝一碗、中午要喝一碗,午睡完要喝一杯、晚上要喝一碗、吃完飯要喝上兩碗,酒后更要喝一碗。被貶后更是自己種起茶來。如此看來,此公喝茶,定是苦澀相伴左右,“老來齒衰嫌桔酸,病來肺渴覺茶香”,到了晚年,他的感受卻只是一杯茶香了……

橫亙的是歲月的輪回,豐富的是我們的夢寐,傷痛的是我們的旅途。旅途,我們并不苦澀,因為我們還有清茶相伴。

不錯,是清茶。清茶,天生就是苦澀纏身,卻盡情釋放。我們呱呱落地之后,美好總是前輩描繪的秀色,誘惑著我們前行的腳步。清茶,總是用豐厚的滋味浸潤我們的腳步,苦澀的、清香的,都是人生的一個伴,一口清心劑。

愛茶之人,無論茶自何來?茶味多濃?味多豐富?渴求的就是那份清心。那份清明必是在滾滾紅塵中蘊涵著的悠遠,沉沉浮浮中自有一番精彩的述說。

南方的夏,夜風依然含著淡淡暑氣,身體的汗微微滲出,杯中的茶味已經(jīng)完全調(diào)適了味覺,似味又不是味,遠方一串串車燈移動,電視上忽然飄出很美的女中音“……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聽歌的人不許掉眼淚……”那一瞬,鼻竟然酸了,眼也有點澀了。

難道是我在說茶之苦澀?回首往事,回憶過去的腳印,自憐是大抵的,因為外揚的沖勁,遭遇了風催雨殘,因為專注于美好,失去過很多的理解,怨過天也恨過地,一度讓青春無語。努力的積綻,每一節(jié)的頓挫,每一浪的起伏都在講述精彩的故事,只要骨子里的堅韌依然,苦澀也是精彩的美化師。既然有所求,必須有所苦澀,要不何來那絲絲扣扣的紀念呢?

我也不言茶苦澀,因為我愛濃茶,唯有濃才讓我感受到好,濃茶濃情,苦點算什么?澀點又如何?活著,就是一個歷程,甜可以歷,苦照樣也得歷,不然何來精彩?

孔子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謝忠榮(廣東陽春)】

茶與蘇東坡的情結(jié)

茶,在蘇東坡的人生中,是一位形影不離而又安靜契合的伴侶。

《次韻曹輔寄豁源試焙新芽》:“仙山靈草濕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詩中點明是戲作,實際上乃真心真情之作。在東坡心中,佳茗似佳人,宛轉(zhuǎn)解音,可以清心,可以忘憂,更可以品禪悟道。

蘇東坡對茶道深有研究?!耙堰^幾番風雨,前夜一聲雷,旗槍爭戰(zhàn),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結(jié)就紫云堆。輕動黃金碾,飛起綠塵埃,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里,霎時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zhàn)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此闕《水調(diào)歌頭》記述了采茶、制茶、點茶的情景及品茶時的感覺,描述得極為生動傳神。蘇東坡認為好茶須好水配:“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勺分江入夜瓶?!彼€在《試院煎茶》詩中,對烹茶用水的溫度作了形象的描述:“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以沸水的氣泡形態(tài)和聲音來判斷水的沸騰程度。蘇東坡對烹茶用具也很講究,他認為“銅腥鐵澀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燒水。對飲茶用的茶盞,他最初贊同兔毫盞,后來在江蘇宜興發(fā)現(xiàn)當?shù)氐淖仙皦馗似凡?,東坡興致極高,親自設(shè)計了一種提梁式紫砂壺,還在壺上題詞:“松風竹爐,提壺相呼”,更是風雅神韻。此后這種壺式被后人命名為“東坡壺”。

蘇東坡一生,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樂觀豁達的性格讓他隨遇而安。他在《和錢安道寄惠建茶》詩中所云:“我官于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彼诤贾萜穱L白云茶之后贊嘆:“白云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喝過顧渚茶之后,寫詩:“千金買斷顧渚春,似與越人降日注?!痹谀蟿χ萜穱L到新餅茶,贊道:“未辦報君青玉案,建溪新餅截云腴。”“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閑試雨前茶”,這種谷雨前的“焦坑茶”產(chǎn)自粵贛邊的大瘐嶺下;還有四川涪州(今彭水)的月兔茶。江西分寧(今修水)的雙井茶,湖北興國(今陽新)的桃花茶……篇篇茶文,記錄了蘇東坡的人生軌跡。

蘇東坡年少得志意氣飛揚,后半輩子久經(jīng)風波看淡生死,于茶道上亦到達自然雋永超然物化的境界。故人千里迢迢寄來的上等好茶,被不諳茶道的老妻稚子按照北方的習慣“一半已入姜鹽煎”,東坡不以為意,說道:“人生所遇無不可,南北嗜好知誰賢?!边@一句,淡泊寧靜,意味深長,真是關(guān)于茶道的最本質(zhì)最精煉的概括。

蘇東坡的一味禪茶,不僅是追求優(yōu)雅的生活,更是散亂中的內(nèi)心堅守。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 林頤(浙江溫嶺),原題:禪茶一味蘇東坡】

精美茶詩欣賞(二)

【前言】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xiāng),其茶文化源遠流長。茶詩文化作為我國茶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是茶文化的絢麗瑰寶。一篇篇優(yōu)美的詠茶佳作,對我國茶文化的繼承、傳播與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與促進作用。



七碗茶詩歌

? ?唐·盧仝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

【詩文賞析】這首精妙絕倫的《七碗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的最為精彩部分)為唐代詩人盧仝(自號玉川子)所創(chuàng)作,因其影響深遠,至今仍膾炙人口和廣為流傳,但凡愛茶之人,無一不喜歡的。“一碗喉吻潤”,第一碗茶喝下去,口與喉頓感滋潤爽滑,滿滿津液,令人口齒生香,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生津”之意吧?!岸肫乒聬灐?,第二碗茶喝下去,感覺所有的孤獨與煩悶、所有的不屑(詩人盧仝雖出身名門望族,家境卻十分貧寒,而且他品性耿直孤僻、淡泊名利,厭惡官場、隱居山野,以清貧耿介而聞名)因為茶的滋潤而被破除了,如遇人生之知音,靈魂之友人,得到了充分的理解與信任?!叭胨芽菽c,惟有文字五千卷”。喝第三碗茶的時候,便有了強烈的傾訴欲和表現(xiàn)欲,內(nèi)心極力的思考搜索,只想把學富五車--文字五千卷的才華都展示出來了?!八耐氚l(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喝到第四碗茶時,開始微微發(fā)汗了,似乎平生遇到的所有不平之事,全部都向身上的毛孔發(fā)散開去,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啊?難道這是不一種自我釋懷,與命運和解的大境界嗎?“五碗肌骨清”,第五碗喝下去,感到全身的肌肉與骨頭都清爽通透了,難道這就是達到了道家所謂的“超越”之境嗎?仿佛飲者的身體與靈魂得到了重生?!傲胪ㄏ伸`”,喝了第六碗,感覺飄飄欲仙,可以通達仙靈了。這又上升到一種什么樣的境界了???如同進入“靈之來兮如云”“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之境?飲茶至此,竟然喝到由體質(zhì)之變領(lǐng)悟到精神之變,仿佛能與自然、大地、仙靈等相融通了?!捌咄氤圆坏靡?,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第七碗再也吃不得了??!再吃下去的話,只會覺得兩腋下徐徐生出習習清風了,似乎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去了。或許這就是人生喝茶的至臻至妙之境吧!這首著名的《七碗茶詩歌》產(chǎn)生的背景是:在唐元和六年,詩人盧仝收到好友諫議大夫孟簡寄送來的“竹串子”茶后,邀韓愈、賈島等友人在桃花泉煮飲時的頓悟之作,同時也表達出詩人對此茶的深深喜愛之情。讀罷此詩,引發(fā)讀者的強烈共鳴,如同穿越時空、身臨其境……

(編輯:慧緣軒)



找到約184條結(jié)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7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相關(guān)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