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綠茶英文

找到約270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海南白沙綠茶

白沙綠茶產自白沙盆地,盆地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常年晨霧繚繞,是高山云霧茶生長的最佳環(huán)境。據當地人說,真正的白沙綠茶必須是出自白沙隕石坑及其周圍方可稱其為白沙綠茶。

白沙隕石坑的土壤不僅含有大地表面和地殼深層的物質,也含有“天外來客”帶來的特有物質。白沙綠茶所含的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均高于其它同類產品,成品茶的水浸出物指標和水溶性灰分指標遠遠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白沙綠茶形色綠潤有光,湯色黃綠明亮,氣味清香持久,滋味濃厚甘醇。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導滯,,清熱降火,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之功效。

白沙綠茶,來自海南島的茶香

綠色的心情跟自由一樣珍貴
滿頰的清香帶來的是一季的幸福
回甘悠長,讓嘴角輕輕上揚,舒暢跑上眉梢




品 名: 白沙綠茶 BAISHA GREENTEA
產 地: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區(qū)
注冊商標: 白沙牌
規(guī) 格: 春茶 一級品
品 質: 既有高山云霧茶形色綠潤有光、湯色黃綠明亮、氣味清香持久、滋味濃厚甘醇的特點,更富含營養(yǎng)物質和稀有元素,常飲有益健康的品質。
適宜人群: 經常用腦的上班族,或常熬夜苦讀、看球的人;長時間坐著不動,很少運動的人;抽煙一族;每天和電腦面面相睽的人;既想健康又想苗條,追求本質生活的人
注意事項: 綠茶性寒,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導滯、敵煙醒酒、清熱降火、提高人體免疫力、消除幅射等功效。
忌空腹喝茶,胃潰瘍者、貧血者、神經衰弱者、經孕哺期女性慎飲茶。
沖泡方法: 取茶3-5g,先沸水洗茶,再沸水200-250ml續(xù)泡3-5分鐘后即可飲用。
鑒別方法: 白沙綠茶獲得QS認證,為綠色食品及海南省名牌產品,并獲得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1、包裝背面印有商標、生產日期及保質期。
2、防偽標志采用激光防偽的造幣技術,凹凸制版、彩色印刷,在日光下顯示凹印的“中國”及中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總局的英文縮寫“C”字樣,紫色熒光燈照射下顯示“白沙綠茶”字樣,折光可見“白沙”字樣。
3、成茶緊結細直、勻整、無梗雜,色澤綠潤有光,香氣清高,滋味濃厚甘醇,湯色清澈細亮,葉底細嫩勻齊。
保存方法: 防潮防高溫、避光避氧氣和遠離異味。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茶。
白沙綠茶的產區(qū)位于海南島的中西部山區(qū),那里地勢高峻,群山起伏,溪流縱橫,云霧繚繞,森林覆蓋率達56%,白天光照充足,氣溫較高,夜間涼爽,晝夜溫差居全島之首,被譽為海南島之“肺”。此外,那里光、水資源豐富,全年日照2000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溫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加上茶區(qū)四周樹種繁多,植被優(yōu)化組合,這一切為茶樹生長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并比國內其他茶區(qū)有年生長量大、采摘時間長、春茶上市早等地理優(yōu)勢。
?

白沙綠茶的種植、加工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農場始建就開始墾荒種茶,種植的茶樹品種主要為海南本地品種,后來陸續(xù)從云南、福建等地引進云南大葉、鳳凰水仙、烏龍、奇蘭、福鼎大白、福云 6 號等優(yōu)良品種。經過多年培育、馴化和繁殖,所引進的茶樹品種在這塊土地的孕育下,長勢比引進原產地的茶樹更旺盛,芽芯更粗壯,葉片更鮮嫩肥厚,與本地品種形成了獨特的“白沙綠茶”品質。
令人驚嘆的是,用同樣的茶樹品種,同樣的栽種技術,同樣的制茶工藝,在白沙農場方圓十公里內外的綠茶卻有不同的口感。在白沙農場轄內的茶青所制出的成茶,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細嫩勻凈,滋味濃醇鮮爽,更勝一籌。離開此范圍種植的茶樹,制成的茶葉在色、香、味等品質明顯降低。
1991 年,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白沙農場考察時,發(fā)現(xiàn)有些手表被磁化,有些攝像機不能正常使用,離開此地后便恢復正常。經鑒定,這是我國唯一被確定,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白沙隕石坑。特別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隕石坑中沖擊角礫巖巖石的礦物質豐富到令人難以相信的程度—— 一塊數平方厘米的樣品居然檢測出 48 種礦物質。茶區(qū)土壤已測出的礦物類達 50 多種,有的礦物十分罕見。隕石的撞擊改變了隕石坑范圍的地質及自然環(huán)境,獨特的地質、磁場等自然條件孕育了白沙綠茶獨有的質量品質及獨特的品味。
天時地利是質量的基礎,加工工藝才是茶葉質量的保證。茶廠在管理好茶樹、茶園之外,還嚴把農藥關,制定了采摘、驗收、加工標準,強制推進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品質。
從來佳飲出深山,獨特的生長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良的茶樹品種以及精湛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造就“白沙綠茶”優(yōu)異品質。早在30年前,白沙綠茶就曾在當時的廣東農墾茶葉評比中榮獲7次第1名,而現(xiàn)在的白沙綠茶已經成為最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海南名牌產品”, 在2004年10月通過國家原產地域產品申請審查,獲得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06年獲得QS認證、“海南省著名商標”、“海南省名牌產品”、“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等榮譽。國營白沙農場茶廠也一躍成為海南農墾系統(tǒng)的生態(tài)茶葉生產基地。


“白沙綠茶”既有中小茶樹品種的香氣,又有大葉茶樹品種的濃醇滋味,啜飲時似乎頗為清淡,細細品味方覺滿口清香,令人一飲難忘,具有“一開味淡二開吐,三開四開味正濃,五開六開味漸減”的泡性。
經華南農業(yè)大學和農業(yè)部檢測分析證明:白沙綠茶的茶湯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酶類、芳香物質、多酚類和生物堿等各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鞍咨尘G茶”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導滯、敵煙醒酒、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等之功效。“白沙綠茶”外形獨具特色并具有清香馥郁,滋味鮮醇耐沖泡的特征。在生產和衛(wèi)生方面,其獨特的生產區(qū)域,地理特征,優(yōu)越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產加工管理均達到無公害食品標準;理化指標上,各種有益人體的水浸物豐富且含量高,如 2002 年 9 月農業(yè)部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抽檢結果報告:成茶水浸出物為: 43.2%, 水溶性灰分為 :71.4%, 兩項指標均大大超過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 34% 和 45% 的指標。這也是“白沙綠茶”獨特、優(yōu)異品質特色的重要內在因素。
?

白沙農場是國家農業(yè)部確定的全國茶葉行業(yè)唯一的“示范農場”,而且海南省技術質量監(jiān)督局已經將“白沙綠茶”產區(qū)確定為本省的“國家級農業(yè)標準化示范區(qū)”。
茶園重施豬、牛、羊、“三鳥”肥和茶葉專用肥,以保證茶葉原料的質量。并且嚴格控制農藥使用,測檢出有農藥殘留的茶青,一律停止收購。
白沙綠茶產量小,銷路廣。在海南本土都有許多假冒“白沙牌”的茶葉出售,各位在購買茶葉時要細心鑒別。


白沙綠茶簡介

白沙綠茶—產于海南省五指山區(qū)白沙黎族自治縣國營白沙農場。白沙綠茶又以注冊商標“白沙牌”名世。產茶區(qū)位于該縣鸚歌嶺下方圓10公里的小盆地。這里四面群山環(huán)繞,溪流縱橫,土質肥沃,雨量充盈,云霧彌漫,氣候溫和,是屬于高山云霧區(qū)。年均陰霧日長達215天,月均氣溫16.4~26.9℃,溫射光合作用強,乃是天然的產茶之地。五指山區(qū)產茶歷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但解放前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白沙地區(qū)的茶園仍未得到充分開發(fā)。
1963年,廣東省外貿部門一個考察團到白沙農場進行考察時,發(fā)現(xiàn)了這里的茶樹長勢特別好,制出的成品茶品質優(yōu)良,因而建議為適應內銷、外貿的需要,應大面積栽培生產。目前白沙農場的茶園面積已發(fā)展到5000多畝,種植的茶樹為海南、云南大葉與福建水仙、烏尤四個優(yōu)良品種。其特點為:葉之更換,花之發(fā)育,實之結成,均為局部進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綠,四季枝葉繁茂,芽長柔嫩,優(yōu)質高產,1993年干茶產量已達五千擔。 白沙綠茶的工藝與茶品特色:原料多采自一芽二葉初展的芯葉,鮮葉經殺青、揉捻、發(fā)酵、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緊結細直,色澤綠潤有光,湯色黃綠明亮,具有清香爽口、持久而耐泡的特點。該茶經華南農業(yè)大學生化室檢測,含有多種氨基酸、酶類、芳香物質和各種有益于人體的多酚類和生物堿,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導滯,敵煙醒酒之功效。常飲此茶還有抗癌、防癌作用。

白沙綠茶自投放市場以來頗受國內外茗飲者的青睞,有的作家以“綠茶飲白沙”的優(yōu)美詩句來贊譽其品格高超。在歷次評比中屢獲殊茶:在參加原廣東省農墾系統(tǒng)的茶葉評比中有七次名列前茅,被譽為廣東省五大名茶之一。產于海南省五指山區(qū)白沙黎族自治縣國營白沙農場。白沙綠茶又以注冊商標“白沙牌”名世。產茶區(qū)位于該縣鸚歌嶺下方圓10公里的小盆地。這里四面群山環(huán)繞,溪流縱橫,土質肥沃,雨量充盈,云霧彌漫,氣候溫和,是屬于高山云霧區(qū)。年均陰霧日長達215天,月均氣溫16.4~26.9℃,溫射光合作用強,乃是天然的產茶之地。五指山區(qū)產茶歷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但解放前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白沙地區(qū)的茶園仍未得到充分開發(fā)。1963年,廣東省外貿部門一個考察團到白沙農場進行考察時,發(fā)現(xiàn)了這里的茶樹長勢特別好,制出的成品茶品質優(yōu)良,因而建議為適應內銷、外貿的需要,應大面積栽培生產。目前白沙農場的茶園面積已發(fā)展到5000多畝,種植的茶樹為海南、云南大葉與福建水仙、烏尤四個優(yōu)良品種。其特點為:葉之更換,花之發(fā)育,實之結成,均為局部進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綠,四季枝葉繁茂,芽長柔嫩,優(yōu)質高產,1993年干茶產量已達五千擔。

白沙綠茶的工藝與茶品特色:原料多采自一芽二葉初展的芯葉,鮮葉經殺青、揉捻、發(fā)酵、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緊結細直,色澤綠潤有光,湯色黃綠明亮,具有清香爽口、持久而耐泡的特點。該茶經華南農業(yè)大學生化室檢測,含有多種氨基酸、酶類、芳香物質和各種有益于人體的多酚類和生物堿,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導滯,敵煙醒酒之功效。常飲此茶還有抗癌、防癌作用。 白沙綠茶自投放市場以來頗受國內外茗飲者的青睞,有的作家以“綠茶飲白沙”的優(yōu)美詩句來贊譽其品格高超。在歷次評比中屢獲殊茶:在參加原廣東省農墾系統(tǒng)的茶葉評比中有七次名列前茅,被譽為廣東省五大名茶之一。

普洱茶跟綠茶的區(qū)別在哪里?

  普洱茶主要產于云南勐海、勐臘、普洱市、耿馬、滄源、雙江、臨滄、元江、景東、大理、屏邊、河口、馬關、麻栗坡、文山、西疇、廣南、永德。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等11個州部分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為普洱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可清飲,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綠茶,英文GreenTea,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中國生產綠茶的產地極為廣泛,包括河南、貴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四川、陜西、湖南、湖北、廣西、福建。綠茶采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fā)酵,經殺青、整形、烘干等工藝而制作的,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堿、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綠化色澤和茶湯較多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由此得名。

  普洱茶跟綠茶的區(qū)別在哪里?

  1.地域不同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8個產茶省(區(qū))都生產綠茶。而普洱生茶必須選用云南瀾滄江流域的大葉種曬青毛茶制作,其內含物的豐富度遠勝于小葉種。

  2.香氣類型不同普洱生茶多為蜜香、花香、果香、蘭香荷香、清香、栗香、陳香等,香氣種類繁多且變化莫測。綠茶為單一的清香,一般稱它為豆香。

  3.保質期不同普洱生茶講求的是越陳越香,在自然存儲中經過自然氧化,口感變化的魅力無窮,所以一般年份久的品飲價值越高。而綠茶講究鮮美,易氧化,不易保管,以新茶為貴。一般一年內的新茶口感最佳,一旦放置過久,綠茶的香氣、口感都會降低。

  4.耐泡度不一樣普洱茶采摘以一芽兩葉或三葉為主,再加上其加工的工藝使得茶葉活性比較好,故茶葉很耐泡(15泡左右甚至更多),而綠茶通過其炒青工藝將茶葉的香氣固定,并且采摘的以牙尖為主,主喝香氣,3-5泡后口感就會很淡。

  普洱與綠茶的區(qū)別在于,普洱茶是以云南大葉種的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發(fā)酵后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綠茶是不發(fā)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梢為原料制成的。


英文的紅茶為什么叫“Black Tea”

在學習英語或者學習茶的過程中,是否你也曾經有這樣的疑問?茶的英文是tea——綠茶的英文是green tea(常見的直譯)——白茶的英文是white tea(常見的直譯)——烏龍茶的英文是oolong tea(常見的音譯),為什么偏偏到了紅茶不是red tea,就成了black tea呢?

關于“紅茶的英文為什么是black tea”這個問題,據筆者查閱海量(也就幾本)資料了解,目前在茶業(yè)界與翻譯界都還沒有統(tǒng)一定論,但有兩種“學說”較為流行。

01茶葉運送發(fā)酵說

這種說法認為,起初運送到國外的茶均是綠茶,但因為從中國運送到歐洲當時只能通過海運,這一過程往往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在行程過程中,部分綠茶淋雨受潮,茶葉自然發(fā)酵變成了黑色,這種茶被外國人稱為“Black Tea”。

02顏色描述說

起初出口到歐洲的紅茶為小種紅茶,而這種紅茶的特點是“色澤烏黑油潤,湯色橙紅明亮,滋味醇厚回甘,香氣純正高長”。不難看出在漢語體系中,是以其茶湯的顏色來命名,為“紅茶”;茶葉出口到歐洲后,則是取其干茶顏色“色澤烏潤”來描述,故稱為“Black Tea”。

那么,你認為呢?

紅茶為什么要叫black tea?

還有,黑茶為什么又叫dark tea(中國海關采用hei tea)?

紅茶小知識:紅茶是世界上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茶類,約占全球茶葉總產量的近80%。紅茶起源于中國,161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首次將中國小種紅茶,運往荷蘭,1618年和1650年又相繼將中國紅茶運往英國、西歐和北美等國家。從此,我國的紅茶高貴地走進了歐洲貴族的生活。目前,世界紅茶主產區(qū)主要分布于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和非洲東部,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錫蘭紅茶、祁門紅茶、英德紅茶、滇紅等均是紅茶的代表。

參考資料:

[1]黃玫,趙甜甜,楊興榮,包云秀.紅茶的英國情結[J].蠶桑茶葉通訊,2011(06):24-26.

[2]莫燕鳳,趙小媛.從“紅茶”的表達看中英文化差異[J].科技信息,2011(34):18.

[3]林燕萍,黃毅彪,葉乃興.福建紅茶概況及展望[J].福建茶葉,2010,32(10):14-18.

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67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