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綠茶青茶

找到約4,098條結果 (用時 0.014 秒)

綠茶青茶產品

老徐談茶:僅按成品茶顏色分類真的合理嗎?不同角度分析普洱生茶歸為綠茶有何結論?

今天接著和各位聊新發(fā)布的ISO20715國際標準將普洱生茶歸類于綠茶的看法,上期說到了ISO國際標準和我們的GB國標之間在本質上的差別,這期我們從市場和歷史文化方面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從文化角度來看,普洱茶在全國被大家認知的時間并不長,應該是從2007年后才開始逐漸在全國普及,而白茶、綠茶、青茶、紅茶、黑茶、黃茶等在國內普及的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都有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了,歷史上包括陸羽、徐霞客、蘇東坡以及太多的文人談到茶幾乎都是指綠茶、青茶、黃茶,并沒有普洱茶,即便有,查遍文獻資料后也是鳳毛麟角,并不被大家所關注,就算是在普洱茶的老家——云南,在2007年之前也很少有人喝普洱,大部分人還是喝綠茶,當時茉莉花茶是最暢銷的一個品種,因此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普洱茶出世時間雖然并不比綠茶等茶類晚,但在認知度上來看就比綠茶晚得太多了。

我個人沒有任何實據(jù)地瞎猜一下,參與制定ISO國際標準的專家們也許對普洱茶深入研究得并不多,畢竟普洱茶向全國推廣的時間太短了,從茶葉的分類名稱就可以得知它的分類是比較粗糙的,基本上是按照成品茶的顏色來進行分類的,綠茶就是綠色的,比如西湖龍井、茉莉花茶等顏色是綠色的。黑茶看上去就是偏黑的,比如說紅茶、巖茶、廣西的綠寶茶和普洱熟茶看上去就是黑黑的。青茶就是青色的,烏龍茶就是青墨色。黃茶就是偏黃的,它的代表太平猴魁就是偏黃的。白茶分兩類,一種顏色是偏綠的,一種是白色的,幸好綠色的白茶沒有被劃歸為綠茶。

普洱生茶在新茶時看上去也都是偏綠的,如果按這種方法來分類的話,那把普洱生茶劃歸為綠茶也是順理成章的,不過我個人認為這樣分類并不科學,應該更嚴謹、更科學一些,不能僅憑顏色來分類。而且我們進行分類時應該將這種茶葉的生產工藝、內含物質對人體的作用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變化過程考慮進去,即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究竟是變得對人體有益了還是有害了,或者是它的韻味變得更好了還是更差了,應該要把這些東西考慮進去以后,再從中得出一個比較科學合理的分類,這樣才能給咱們廣大的茶友一個更為合理、全面的指引。

從市場角度來看,普洱茶最近十年來確實一直在紅紅火火地快速普及,市場份額也越來越高,這個也是事實,大家都回避不了。傳統(tǒng)喝綠茶、青茶、黃茶、白茶的地區(qū)對于普洱茶的接受度也變得越來越高,比如說江、浙、滬地區(qū)過去都是綠茶一統(tǒng)天下,但現(xiàn)在那邊喝普洱茶的人也蠻多了。現(xiàn)在的北方地區(qū),包括東北、西北、華北等對普洱茶的接受度也變得很高了,并且市場還在快速擴張,不少地區(qū)的普洱茶市場份額已經(jīng)完全超越了綠茶,綠茶的市場份額反而在不斷縮減,而且這種勢頭還在不斷蔓延。這讓傳統(tǒng)經(jīng)營、種植、制作綠茶、青茶的商戶,尤其是這些茶的高檔茶經(jīng)營者感到了極大的壓力,但他們又不愿意順勢而為,因此這次國際標準出來以后他們歡呼雀躍也是情有可原的,只是這種趨勢一旦形成,是不太可能被扭轉過來的,它會按既有的邏輯繼續(xù)發(fā)展。


其實大家應該都懂普洱茶火起來是有很強的邏輯性,再加上它又是所有茶類當中最有韻味的,這種韻味在于會變化、多樣性、原生態(tài),同時這也是現(xiàn)代人所追求的三大要素?;蛘叽蠹铱梢运伎家幌聻槭裁此拇ǖ幕疱仌鸨榇蠼媳保渌讼迪鄬τ谒拇ɑ疱亝s沒那么火呢?而且你去到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都能很輕易地找到四川火鍋店,這其中的原因大家可以好好考慮一下。

來源:老徐談茶,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品茶丨夏日,一杯綠茶,沁人心脾


夏 日 品 茶

俗語有云:“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彪m然這幾類茶在任何季節(jié)都可以飲用,但茶葉有寒熱、溫涼的區(qū)別。綠茶具有清熱、降燥、止渴、生津、消暑、提神等功效,比較適合在夏季飲用。



綠茶,是未經(jīng)發(fā)酵的,

其中茶多酚、咖啡堿保留了鮮葉的85%以上,

葉綠素保留50%左右,

維生素損失也較少,

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



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有清熱、利尿、助消化的作用,適合體質強壯、易上火的人喝。



夏季飲茶,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消暑?

經(jīng)驗豐富的茶友都知道,只有飲用熱茶,才會讓人感覺更舒暢。熱茶的溫度,能促進人體排汗,從而帶走體內熱量;汗水蒸發(fā)越多,人體散熱也就越多。有醫(yī)學研究表明,飲用熱茶10分鐘后,人體體表溫度能下降1~2℃,維持時間約達20分鐘。


夏日來臨,喝一杯綠茶吧!


今日產品推薦

為什么老有人說生普不是綠茶?

—“這是什么茶?”

—“普洱生茶?!?/p>

—“是綠茶嗎?”

—“不是,是普洱生茶?!?/p>

發(fā)生在茶店的這樣一段對話,成功在初來乍到的客人頭上打了一串問號,客人一臉茫然地點了點頭,似懂非懂。

普洱生茶是不是綠茶?這個問題其實無需再論,《制茶學》早已經(jīng)說清楚了。

“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是選用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經(jīng)殺青、揉捻后,采用日光曬干而成的綠茶。”

——出自《制茶學》

從六大茶類的分類來看,普洱生茶屬于曬青綠茶,這就是綠茶呀。這對于行業(yè)內的人來說并不算一個冷門知識,那為什么老有人說生普不是綠茶呢?

有一種可能,市場對曬青茶的了解不多,當曬青和普洱兩個相對陌生的概念同時出現(xiàn),有些無所適從。

說起綠茶,一般會直接想到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太平猴魁這類烘炒青綠茶,但很少有人想起曬青綠茶。曬青茶主要作為發(fā)酵茶的原料,很少直接銷售,知名度遠不及烘炒青和蒸青,導致曬青茶被“冷落”。

甚至有人想當然地認為,“曬青茶”是直接太陽曬干的。由于對普洱茶的曬青茶的制作不熟悉,甚至從業(yè)五年多的培訓講師(不在云南)都認為曬青是不經(jīng)過鍋炒殺青的,可見大家對曬青茶了解之少。

實際上,六大茶類和普洱茶并不屬于同一邏輯序列。六大茶類是以工藝劃分的,描述的是不同的加工方式;而普洱茶卻是以地域來命名的,是一個文化產物。

要厘清兩者之間的關系,需要從兩條邏輯線出發(fā),強行將兩種邏輯糅合在一起,只會越描越黑。

鍋炒殺青后,日光干燥

而在云南,還存在另一種可能:為了區(qū)分生普和其他綠茶的不同,有意無意間造成的差異化。

普洱茶和綠茶的審美差異,讓“生普不是綠茶”這種說法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因為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性,這使得生普(曬青)需要和烘炒青綠茶劃分開來。萬一說了生茶就是綠茶,那還怎么「越陳越香」呢?畢竟在大家的印象里,綠茶是不適合長期存放的。

為了強調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性,干脆就一言以“避”之——生普不是綠茶,涇渭分明。

烘炒青的審美在于「鮮」,需要盡快喝掉來感受它的鮮爽;生普(曬青)的審美在于「陳」,經(jīng)過轉化會更加適合品飲,呈現(xiàn)它越陳越香的特性。

兩者品飲習的不同,直接導致了生普和其他綠茶的差異,而且曬青綠茶其他綠茶在外形、口感上的差異實在明顯,于是曬青茶(生普)似乎在綠茶中顯得格格不入。

說到這里,還有一個極容易被誤解的概念:普洱茶綠茶化。

這個概念的提出,讓很多人產生這樣一種誤解:生茶的工藝不是綠茶工藝,一旦殺青殺太熟了就把生茶做成綠茶了。

其實這個概念是早期珠三角南洋地區(qū)的一個共識,倡導生茶不要一做出來就把它喝掉了。喝生茶如果求“鮮”、求“新”,就把普洱茶當綠茶喝了。普洱茶應該擺一擺,喝它的醇厚和韻。

這才是“不要把普洱茶綠茶化”的語境。

「越陳越香」是普洱茶的獨特之處,但在某些方面,也恰恰成了它的羈絆。

找到約4,014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找到約8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