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龍井茶喝法

找到約193條結果 (用時 0.905 秒)

一杯龍井茶,飲盡江南綠!

春茶的采摘,從每年的立春(2月初左右)開始,結束于谷雨(4月中下旬)。每年春分(3月下旬左右)到清明節(jié)當日(4月5/6日)期間采摘的龍井茶,就被稱為「明前龍井茶」。

民間有句俗語:「前三日早,正三天寶,晚三天草」。明前龍井茶采摘時間相對較短、采摘條件高、制作工藝復雜又多,所以正宗的「明前龍井茶」稀缺又昂貴。

百里挑一只為好茶

「明前是珍品,雨前是上品。」在龍井的品類中,明前龍井茶是品質佳且稀缺的一款。

理由1:看準時機

等到春季開始,日間溫度高于20°,夜間溫度高于10°后,就可以采摘明前龍井茶的茶芽了。經(jīng)過一冬天的蟄伏和春雨的滋潤,明前的茶葉更肥碩、柔軟,含豐富的維生素和氨基酸。

頭輪采摘的茶芽會比后幾輪采摘的茶葉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也是成就第一輪春茶誘人的鮮、爽、嫩、甜的風味口感的關鍵。

關鍵詞2:保持耐心

三四月,南方多雨水。采茶一般選在晴天,因為光照更充足,炒制后也更香。所以遇上天氣好的日子,茶農會在早晨六七點就起床,穿好防蟲防蛇服裝,到茶園親手采摘。

在整片的茶田里,找完整又細小的芽尖,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取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提拉采下茶樹鮮葉,干一上午,腰痛無比,沒有耐心都采不到好茶葉。

關鍵詞3:「火候」得當

上午采摘的茶鮮葉,還不能立刻炒制。室外鋪平晾曬6-7小時,蒸發(fā)水分、自然萎凋。然后就進行同樣重要的一步:炒茶。

「茶不離鍋,手不離茶」。上好的明前龍井茶,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傳統(tǒng)手炒,喝得是精致;現(xiàn)代機炒,看似冷冰冰,但也同樣需要「火候到位」。

每臺炒茶鍋旁邊,都有一位炒茶老師傅。用觀、聞、聽的方式,去把控溫度、時機,讓每一鍋明前龍井茶都剛好到「火候」。

正如乾隆寫道: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手工龍井工序繁復,用時較長,考驗的是制茶匠人的智慧、手藝和耐心。

水溫得當不負春味

有了好的明前龍井茶,也要掌握好的沖泡小技巧,才能不虧待任何一杯好茶。

明前龍井茶的茶葉是較嫩的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用過熱的水和泡過久的時間,都會影響明前龍井茶鮮爽的風味。掌握好茶葉、水的比例小公式,就算家里來了懂茶的長輩,也能輕松沖泡一杯好喝的明前龍井。

黃綠的茶湯,聞起來有濃濃的板栗香、蘭花香;喝起來甜醇鮮爽??雌饋硪咽菨M滿的清爽春天,喝進去更能感受春天般的香甜。

除了常規(guī)的熱泡,愛茶人總會嘗試更多新奇的泡法,今天介紹一款特別的龍井茶喝法,如果你有更好的品飲方式,也可以在留言區(qū)和我們分享喲!

冰萃:多一個步驟鮮爽升級

熱泡后,將熱茶湯慢慢倒進裝滿冰塊的冷萃杯中,讓茶和冰塊充分接觸,快速降溫,放大了龍井茶的甜味,喝起來冰爽清涼。

來源:茶悅世界,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喝茶,要喝好茶

每天一文,陪伴你開心喝茶!

?

?

喝茶,要喝好茶

?

文/梁實秋

?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經(jīng),更不懂什么茶道,從無兩腋之下習習生風的經(jīng)驗。

?

但是,數(shù)十年來,喝過不少茶,北平的雙窨、天津的大葉、西湖的龍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安溪的鐵觀音、洞庭山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巖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葉梗于滿天星隨壺凈的高末兒,都嘗試過。

?

茶是中國人的飲料,口干解渴,推茶是尚。茶字,形近于茶,聲近于(木賈),來源甚古,流傳海外,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茶。人無貴賤,誰都有分,上焉者細啜名種,下焉者牛飲茶湯,甚至路邊埂畔還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輒問訊“喝茶么?”茶是開門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

?

孩提時,屋里有一把大茶壺,坐在一個有棉襯墊的藤箱里,相當保溫,要喝茶自己斟。我們用的是綠豆碗,這種碗大號的是飯碗,小號的是茶碗,作綠豆色,粗糙耐用,當然不能和宋瓷比,和江西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樸實敦厚的風貌,現(xiàn)在這種碗早已絕跡,我很懷念。

?

這種碗打破了不值幾文錢,腦勺子上也不至于挨巴掌。銀托白瓷小蓋碗是祖父專用的,我們看著并不羨慕??茨切⌒〉囊槐K,兩口就喝光了,泡兩三回就換茶葉,多麻煩。

?

如今蓋碗很少見了,除非是到故宮博物院拜會蔣院長,他那大客廳里總是會端出蓋碗茶敬客。再不就是電視劇中也看見有蓋碗茶,可是演員一手執(zhí)蓋一手執(zhí)碗縮著脖子啜茶那狼狽相,令人發(fā)噱,因為他們不知道喝蓋碗茶應該是怎樣的喝法。

?

他平素自己喝茶大概一只用玻璃杯、保溫杯之類。如今,我們此地見到的是蓋碗,多半是近年來本地制造的 “萬壽無疆”的那種樣式,瓷厚了一些;日本制的蓋碗,樣式微有不同,總覺得有些怪怪的。近有人回大陸,順便談是我的舊居,帶來我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一只瓷蓋碗,原是十二套,只剩此一套了,碗沿還有一點磕損,睹此舊物,勾起往日心情,不禁黯然。蓋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

?

茶葉品種繁多,各有擅長。有友來自徽州,同學清華,徽州產茶勝地,但是他看見我用一撮茶葉放在壺里沏茶,表示驚訝,因為他只知道茶葉是烘干打包捆載上船沿江運到滬杭求售,剩下來的茶梗才是家人飲用之物。恰如北人所謂的“賣席的睡涼炕”。

?

我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龍井,多次到大柵欄東鴻記或西鴻記去買茶葉,在柜臺面前一站,徒弟搬來凳子讓座,看伙計秤茶葉,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見棱見角,那份手藝只有藥鋪伙計可媲美。茉莉花窨過的茶葉臨賣的時候再抓一把鮮茉莉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雙窨。于是茶店里經(jīng)常是茶香花香,郁郁菲菲。

?

其實,清茶最為風雅。抗戰(zhàn)前造訪知堂老人于苦茶庵,主客相對總是有清茶一盅,淡淡的、澀瑟的、綠綠的。我曾屢侍先君游西湖,從不忘記品嘗當?shù)氐凝埦恍枰实悄细叻屣L篁嶺,近處的平湖秋月就由上好的龍井茶,開水現(xiàn)沖,風味絕佳。茶后進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正是“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后山山?!?

?

?

有朋自六安來,貽我瓜片少許,葉大而綠,飲之有荒野的氣息撲鼻。其中西瓜茶一種,真有西瓜風味。我曾過洞庭,舟泊岳陽樓下,購得君山茶一盒。沸水沏之,每片茶葉均如針狀直立飄浮,良久始舒展下沉,味品清香不俗。?

?

初來臺灣,粗茶淡飯,頗想傾阮囊之所有再飲茶一端偶作豪華之享受。一日過某茶店,索上好龍井,店主將我上下打量,取八元一斤之茶葉以應,余示不滿,乃更以十二元者奉上,余仍不滿,店主勃然色變,厲聲曰:“賣東西看貨色,不能專以價錢定上下。提高價格,自欺欺人耳!先生奈何不察?”我愛其戇直?,F(xiàn)在此茶店門庭若市,已成為業(yè)中之翹楚。此后我飲茶,但論品位,不問價錢。?

?

?

茶之以濃釅勝者莫過于功夫茶。

?

《潮嘉風月記》說功夫茶要細炭初沸連壺帶碗潑澆,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

?

我沒嚼過梅花,不過我旅居青島時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飲酩酊,輒相偕走訪一潮州幫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煙具、茶具均極考究,小壺小盅猶如玩具。更有孌婉卯童伺候煮茶、燒煙,因此經(jīng)常飽吃功夫茶,諸如鐵觀音、大紅袍,吃了之后還攜帶幾匣回家。不只是否故弄玄虛,謂爐火于茶具相距七步為度,沸水和溫度方合標準。與小盅而飲之,若飲罷逕自返盅于盤,則主人不悅,須舉盅至鼻頭夢嗅兩下。這茶最具解酒之功,如嚼橄欖,舌根微澀,數(shù)巡之后,好像越喝越渴,欲罷不能。

?

?

喝功夫茶,要有工夫,細呷細品,要有設備,要人服侍,如今亂糟糟的社會里誰有那么多的功夫?紅泥小火爐哪里去找?伺候茶湯的人更無論矣。普洱茶,漆黑一團,據(jù)說也有綠色者,泡烹出來黑不溜秋,粵人喜之。

?

在北平,我只在正陽樓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亨不得動彈,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

?

四川的沱茶亦不惡,惟一般茶館應市者非上品。

?

臺灣的烏龍,名震中外,大量生產,佳者不易得。處處標榜凍頂,事實上那里有那么多凍頂?

?

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煙。提起喝茶的藝術,現(xiàn)在好像談不到了,不提也罷。

?

西湖龍井茶的這六種香味,你鐘愛哪個?

茶人的春天,總是要從品味不同的春茶開始的,否則,一整年好像都是不完整的。

最近些天,團隊人員基本都喝新季的綠茶,其中,又以西湖龍井茶為最多。

群體種、43種;明前、雨前;不同的產區(qū)西湖龍井茶等,交叉著喝、對比著喝。

說起西湖龍井茶,茶人們張口即來,八個字形容——”色綠、香郁、味醇、形美“。

其中,大家對色澤、滋味、外形方面的認識和體會,一般來說是相對具象的,也較少疑惑和爭議。

但關于西湖龍井茶的香氣,就相對要復雜的多。

繼而,也引發(fā)了對于西湖龍井茶香氣的討論:

到底什么香味才算正宗?哪種香才是最受人喜歡的?

常說的“蘭豆香”指的是什么?

為什么標準中是以嫩香、清香的為優(yōu)?

高品級龍井茶中的幽微蘭花香怎么捕捉?

炒豆香、火香濃的茶,就一定不好喝嗎?

......

于是,查閱資料、再結合平日里的品飲感受,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西湖龍井茶“香氣”方面的內容,一起來看:

關于如何辨識、品味“茶香”

在羅軍的《中國茶密碼》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

“茶香的感知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氣體部分和水汽部分;前者叫聞香,后者叫品香。氣體部分,包括從干茶中散發(fā)出的香氣,以及從新泡的茶湯中發(fā)出的香氣,這種香主要靠“聞”來感知;而水汽部分,包括吞咽茶湯時在鼻腔散發(fā)的水,以及吞咽茶湯后留在嘴里的余香,這一類茶香主要靠“品”來感知?!?

茶百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享,辨識、品鑒茶葉的香氣,一般可以從“干茶香、注水浸潤時的香氣、出湯后的公杯香、品飲時的湯中香、飲后的杯底香”這幾個方面留心。

同時,深度挖掘記憶里留存的、以往生活中的“香氣”經(jīng)驗,比如某種花、某種植物、某種食物的香是什么樣的。

有了這些作為參照物,展開聯(lián)想,可以對茶葉香氣有更準確到位的表述。

關于西湖龍井的“蘭豆香”(一說“豆花香”)

翻到靜清和老師的《茶路無盡》。

他認為“很多人把龍井茶的茶香,簡單地認為是炒黃豆香,這可能是對明代《錢塘縣志》的誤讀”。因為“《錢塘縣志》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保ㄎ闹械摹褒埦笔侵釜{子峰的老龍井)。因此,“豆花香,才是龍井茶真正的品種香?!?。

關于西湖龍井茶的“火香、炒豆香”

西湖龍井茶明前茶,特別是雨前茶。有的稍湊近聞,有明顯的類似出鍋不久的炒堅果的氣息、一種干燥的火香。

取3克干茶沖泡,不管是用蓋碗的工夫泡還是玻璃杯沖泡,滋味都非常濃郁,且層次豐富、回味甘甜。

有人說類似炒黃豆的火香是一種不好的香氣,是制作時對溫度把控不到位的表現(xiàn),認為這樣的茶不好喝。

但根據(jù)茶百科人的品鑒經(jīng)驗,也并不絕對。

炒豆香、火香味的茶,如果時機、火候把握的好,加上好的原料,滋味也可以討喜,不能一概而論。

在公道杯中聞到“蘭花香”

關于西湖龍井的“蘭豆香”,茶友們一般都有普遍的認知。

但實際中,帶有蘭花一樣清幽、高雅的香氣的高等級西湖龍井茶,也得到很多茶友的擁躉。

譬如茶百科最近連續(xù)幾年來制作的明前西湖龍井茶,就多以蘭花香見長。

沖泡中,最明顯捕捉到的蘭香,是在公道杯中(蓋碗工夫泡法)。

而且,要等公杯稍放冷一些的時候聞,最為明顯。

茶友們可以試試。

標準中的“嫩香”、“清香”

西湖龍井茶標準中,寫明是以“嫩香”、”清香“持久鮮醇為好為優(yōu)。

”嫩香“,顧名思義,茶中有一種非常鮮嫩的香氣。鮮葉一芽一二葉初展,新鮮柔軟,制茶及時,會出現(xiàn)嫩香。也是大多數(shù)綠茶的主要香氣,特別是采摘早、芽葉越嫩的茶中。

"清香"和嫩香有所不同,一般見于鮮葉嫩度在一芽二三葉,制茶正常的綠茶等,也是綠茶的典型香型。

所以說,嫩香和清香,正宗的西湖龍井茶中,也是有這兩種香的,只是大多數(shù)好品質的綠茶皆有,不是獨特的亮點,但恰恰是早、鮮、嫩、春茶的特色。

一抹西湖龍井茶香,不但是品評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更是許多愛茶人迷戀追尋的茶中至味。

喝明白了“香”,方能更好的喝明白茶。

來源:茶百科,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90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